㈠ 如何有效緩解疲勞駕駛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每到春節臨近之時,在外的遊子都會收拾行囊,像歌中唱的一樣,回到爸媽身邊過年。面對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網路,相比一票難求、擁擠不堪的鐵路春運,不管路途遠近,選擇開車回家過年算是個明智的決定。在開車駕駛過程中,疲勞駕駛無疑是影響車輛安全行駛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車主在精神不佳的狀態下駕駛車輛,在整個行車過程中,將處於危險的狀態,隨時有可能受到意外事故的傷害,因此掌握長途駕駛遠離疲勞的方法非常重要。
上述5招可能還不夠全面,如果各位還有緩解駕駛疲勞的妙招,歡迎在留言區留言討論,讓我們一起趕走「疲勞君」,安全駕駛!
㈡ 正在開車時,如何緩解疲勞
開車時由於大腦持續專注、身體維持開車姿勢非常消耗體力,也就更容易疲勞犯困。實際上很難用單一手段起到全面的防範效果。可以雞尾酒式療法,多管齊下,要強於單一手段。
1、即時性生物刺激:用具有強刺激性的生物成分,如鮮辣椒、芥末口服。方法雖然原始,但是短期效果好,迅速救急。
2、即時性物理刺激:准備一瓶噴霧水適時對臉部噴水,短期簡單又有效。
3、全程能量加持:能量不足是導致人體疲勞的主要原因,可適時補充一些食物,但要避免飢餓和過飽狀態,用長途開車能量含片為身體提供持續性動力,清理疲勞代謝產物,活躍中樞神經。
4、分段駕駛:分段化駕駛就是將長途行程短途化,趁停車間隙做做舒展運動,幫助精力恢復。
5、行車環境調節:小汽車密封性好容易致車內缺氧,一旦缺氧人體就會感到頭痛、嗜睡、呆滯、注意力無法集中,甚至出現惡心。之外車內溫度過高也會促使人體產生眩暈,因此行車過程要多開窗通風開啟外循環,空調溫度適度打低一點,保持涼爽。
6、以困制困:人體進入極度疲憊狀態時,任何防困手段都是欠缺的,安全最重要,此時以困(睡覺)制困(犯困)才是終極之道。
㈢ 解除駕駛疲勞的方法有多種多樣,但最有效的方法是什麼
疲勞駕駛的成因和表現是多元的,實際上也很難用單一手段起到全面的防範效果。反倒是雞尾酒式療法,多管齊下,比單一手段要好的多。
1、即時生物刺激
如果開車時倦意很深,是可能進入無意識睡眠狀態的,哪怕只有2-3秒,也是極其危險的。此時可以用具有強刺激性的生物成分,如鮮辣椒、芥末口服。方法雖然原始,但是短期效果好,迅速救急。
2、中長期能量補充
如果身體有充足的能量供應,防範疲勞駕駛將更有效和持久。可以適時補充一些食物,但要避免飢餓和過飽狀態。用專業的能量產品如旅克能量、紅牛飲料為身體提供持續性動力,活躍中樞神經。
3、分段化駕駛
分段化駕駛,就是將長途旅行短途化,趁停車間隙做做舒展運動,以幫助精力恢復,舒張血管減輕酸脹反應。
4、行車環境調節
小汽車密封性能好,很容易導致車內氧氣濃度下降而二氧化碳濃度上升。當車廂二氧化碳濃度達到0.2%以上時,人體就會感到頭痛、嗜睡、呆滯、注意力無法集中,甚至出現惡心感。之外車內溫度過於暖和也會促使人體產生眩暈,因此行車過程要多開窗通風開啟外循環,空調溫度適度打低一點,保持涼爽。
5、以困制困
在人體進入極度疲憊狀態時,任何防困手段都是無效的,此時以困(睡覺)制困(犯困)才是終極之道。
㈣ 解除駕駛疲勞的方法有多種多樣,但最有效的方法是什麼
1、腰肌疲勞:開車時間過長,腰肌一直處於緊張狀態,長此下去肌肉的疲勞就會慢慢的轉化為勞損。此外,長久的保持坐姿的話,上身的體重會重壓椎間盤,非常容易讓腰椎間盤突出。
解決方法:在休息的時候做幾節體操,彎腰或踢腿3~6次;自己多按摩腰肌,方法是用兩拳的關節處橫向和縱向推擦腰肌各30~50次。
2、眼睛疲勞:長時間開車眼睛會感到酸澀、模糊,很多時候還會感到脹痛,這些現象都是典型的眼睛疲勞症狀。
解決方法:駕車每隔1~2小時後就要休息一會兒,用兩食指向鼻側刮眼眶3~5圈,或者閉目養神一會兒。
3、臂肌痙攣:汽車的震動會通過方向盤直接傳遞給人體手臂和手指,長此下去容易導致肌肉痙攣、麻木等症狀。
解決方法:經常活動手臂和手指的關節,比如兩手互相擦掌、伸屈肘關節等各10~20次。
4、聽覺損傷:汽車的發動機、喇叭等都會給駕駛者的聽覺帶來影響。
解決方法:在開車時盡量使用低音喇叭,每天兩手掌緊捫耳朵後突然放開5~10次。
5、日漸肥胖:有車後走路就少了,自己的體重也會逐漸增加。
解決方法:每天要保證30~60分鍾鍛煉身體,在外出且路途不遠時要以步代車。
㈤ 關於緩解開車疲勞,正確的做法是
一、控制速度
高速行駛時易使駕駛員神經緊張,在不影響交通的情況下,以略低於正常速度行駛可減輕精神壓力,降低疲勞。同時,行駛時盡量減少超車,減少緊急制動等動作,也可減輕疲勞。
二、行車時多通風
在駕駛過程中已經感覺睏乏時,還可以打開車窗通通風(防止內源氧缺乏),放不同風格的音樂,嚼嚼口香糖,塗抹風油精(體神香露效果更好,防疲勞駕駛必備品,本人一直在使用,效果顯著)犯困時塗一些在人中穴上然後深呼吸,可保持大腦清醒,減輕疲勞。
在不影響安全的前提下,可以拉伸一下手指,抖抖手臂,扭扭脖子,眼睛盡量向遠處看,總是盯著中心線易讓視覺疲勞。
三、多休息
對於長途駕駛來說,每兩個小時就要主動靠邊停下來,下車休息10到15分鍾,眼睛向遠處看看,扭動扭動身體,放鬆放鬆腳踝。
四、座椅可稍微向後傾斜
這可讓身體在駕車時保持平衡,緩解頸部與背部壓力。對於沒有腰部支撐功能的車輛,可以在背部與座椅空隙處加個腰墊,長途駕駛感覺更舒適。
五、身體與方向盤有一定距離
身體與方向盤較好的距離是,當手臂伸直時,手腕恰好可以搭在方向盤正上方輪輻上。
六、座椅前後恰當
前腳掌踩在離合踏板上,完全踩死時,整條腿仍要保持一定的彎曲度,這樣事故發生時可以有緩沖空間,同時也可減輕腿部疲勞。
七、座椅高低適中
座椅過高,駕駛時駕駛員容易駝背,即使保持挺直姿態,也會顯得僵硬,不方便操作。
八、多注意飲食調劑
飲食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我們知道有的食物具有安眠、催神作用,在駕駛之前就應該避免食用,如:牛奶、香蕉、肥肉及含酒精類食物。
㈥ 如何緩解開車疲勞
開車容易疲勞並非簡單的睡眠不足原因,是由於大腦和機體過度的能量消耗形成的一系列生理變化。實際上也很難用單一手段起到全面的防範效果,在此推薦雞尾酒式療法,多管齊下,要強於單一手段。
1、即時生物刺激:開車疲勞有可能進入無意識睡眠狀態,哪怕只有2-3秒也是極其危險的。此時可以用具有強刺激性的生物成分,如鮮辣椒、芥末口服。方法雖然原始,但是短期效果好,可以把人從周公那裡拉回來。
2、中長程能量加持:開車是高消耗行為,因此有足夠的耐力最重要。適時補充一些食物,但要避免飢餓和過飽狀態下行駛。用專業的能量產品如旅克、牧狼人等能量型含片為身體提供持續性動力,優化身體狀態,活躍中樞神經。
3、分段化駕駛:分段化駕駛,就是將長途旅行短途化,趁停車間隙做做舒展運動,以幫助精力恢復,舒張血管減輕酸脹反應。
4、行車環境調節:小汽車密封性能好,就很容易導致車內氧氣濃度下降而二氧化碳濃度上升,人體就會感到頭痛、嗜睡、呆滯、注意力無法集中,甚至出現惡心感。之外車內溫度過於暖和也會促使人體產生眩暈,因此行車過程要多開窗通風開啟外循環,空調溫度適度打低一點,保持涼爽。
5、以困制困:需明白在人體進入極度疲憊狀態時,任何防困手段都是不足的,此時以困(睡覺)制困(犯困)才是終極之道。
㈦ 如何緩解疲勞駕駛!
當開始感到睏倦時,切忌繼續駕駛車輛,應迅速停車,採取有效措施,適時的減輕和改善疲勞程度,恢復清醒。 減輕和改善疲勞,可採取以下方法:1.用清涼空氣或冷水刺激面部;2.喝一杯熱茶或熱咖啡或吃、喝一些酸或辣的刺激事物;3.停車到駕駛室外活動肢體,呼吸新鮮空氣,進行刺激,促使精神興奮;4.收聽輕音樂或將音響適當調大,促使精神興奮;5.作彎腰動作,進行深呼吸,使大腦盡快得到氧氣和血液補充,促使大腦興奮;6.用雙手以適當的力度拍打頭部,疏通頭部經絡和血管,加快人體氣血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和大腦興奮。 當然,以上方法只能是暫時的緩解疲勞駕駛,不能從根本上解除疲勞,唯有睡眠才是緩解疲勞和恢復清醒最可靠、最有效的方法。
希望能被採納!
㈧ 疲勞駕駛怎麼辦 六個有效的解決方法
疲勞駕駛容易引發交通事故,威脅自己和他人的人身財產安全,最好不要疲勞駕駛。
當你在開車時感覺疲勞時,為了緩解疲勞,你可以嘗試採取以下方法:
(1)喝一杯熱茶或熱咖啡或吃、喝一些酸或辣的刺激食物;
(2)下車做彎腰動作,進行深呼吸,使大腦盡快得到氧氣和血液補充,促使大腦清醒;
(3) 收聽輕音樂或將音響適當調大,提振精神;
(4) 用清涼空氣或冷水刺激面部;
(5) 停車到駕駛室外活動肢體,呼吸新鮮空氣,促使神經興奮;
(6)用雙手以適當的力度拍打頭部,疏通頭部經絡和血管,加快人體氣血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和大腦興奮;
(7)使用專業的疲勞駕駛檢測及預警產品,如:疲勞駕駛預警器MR688,時刻監測司機駕駛狀態,對瞌睡和分心駕駛等不良駕駛行為作出及時預警,避免發生意外事故。適合商用車隊車輛及民用車輛使用。
緩解疲勞駕駛最好的方法是在安全的地方停車休息至少20分鍾以上再繼續行駛。
㈨ 開車疲勞有什麼解決辦法
開車疲勞解決的方法如下:
1、按時上廁所,期間可以活動一下筋骨。
2、帶點口香糖,困的時候可以咀嚼。
3、盡量多地開車窗,保持新鮮空氣的流通。
4、在等待紅燈的間隙,一定要拉手剎,把腳從離合器上放下來,閉目休息10秒以上。
5、每隔兩個小時,就選擇一個地方停車休息10分鍾。
㈩ 司機克服疲勞駕駛的方法有什麼
司機克服疲勞駕駛的方法:
1、疲勞駕駛檢測系統:經常開車的司機可以在車內安裝專門的駕駛疲勞預警系統,如:伊路安行司機疲勞駕駛預警系統MR688,它可以檢測司機疲勞駕駛、分心駕駛、左顧右盼、超速、打電話、抽煙、打哈欠等行為並發出尖銳警報聲音提醒司機,提前避免意外事故的發生。MR688商用版本還能與車隊管理系統集成,輸出這些報警信息到管理後台,方便車隊管理人員查看和對司機駕駛行為進行管理。
PS:從根本上解除疲勞,唯有充足睡眠和休息才是最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