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短跑組織競賽方法有哪些

短跑組織競賽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4-22 21:31:15

㈠ 短跑技巧有哪些

短跑關鍵在起跑,起跑好了,成績一般比較理想。當裁判下達「預備」的口令時,你自己心裡默數3個數就跑,這樣就比別人快一步起跑,這是我短跑的最高心得。如果你沒有很好的訓練得話,這樣很不錯了,希望你能發揮出好成績! 與短跑成績相關的因素有很多:步頻、步幅、速度、速度能力、爆發力,以及肌肉、關節的柔韌性和協調性;還有運動員的心理素質和技術水平等。其中有三個因素與提高短跑成績最相關。 (一)合理正確的技術動作 短跑的技術形式上的表現是:跑的動作平衡、重心上下起伏較小;上下肢動作配合協調,上肢擺臂積極有力,下肢蹬擺結合、以擺促蹬;跑的向前性和直線性好,並且全程有良好的節奏感等。總之,能夠使運動員掌握好合理、正確的技術要領,我們在訓練中將會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專項力量能力 短跑的力量訓練,要根據短跑的肌肉用力特點進行安排。力量訓練採用的主要練習: (1)負(舉)重練習。 (2)抗阻力練習。 (3)跳躍練習。 提高肌肉的最大力量,主要通過負重練習和抗阻力練習。一般以遞增負重的方法實現的。練習時採用最大負重的70-80%開始練習,逐漸增加到100%的重量,完成5-7組,每組4-5次。 提高爆發力,主要採用負重練習.抗阻力練習和跳躍練習。練習量約為最大負荷量的60-75%,動作速度快,完成5-7 組,每組10次左右。採用跳躍練習時,選擇距離在60-100米負重或不負重的快速跳躍練習。 發展力量耐力,可採用負重量輕的,跳躍距離長的練習。練習量約為最大負荷量的40-50%,要求強度小,重復次數在10-20次以上。跳躍練習可選100-200米距離的負重或不負重練習。 (三)速度訓練 速度素質在短跑項目中是起主導作用的專門素質。速度訓練包括提高反應速度,動作速度和位移速度。發展速度是一個復雜的綜合發展的過程,其中主要的是肌肉力量和肌肉收縮速率的發展。 速度訓練採用的主要練習: (1)提高反應速度和起動速度。 (2)提高肌肉收縮速率和力量。 (3)提高運動過程的協調與放鬆能力。 提高最大速度跑能力的練習如下: (1)行時間跑30—60米,3—4次X2—3組。 (2)短距離接力跑2人X50米或4人X50米,3—4次X2—3組。 (3)讓距離追趕跑60—100米,3—5次X3組。 (4)短距離組合跑(20米+40米+60米+80米+100米)X2—3組。或(30米+60米+100米+60米+30米)X2—3組。 (5)順風跑或下坡跑30—60米,3—4次X2—3組。 (6)短距離變速跑100—150米(30米快跑+20米慣性跑+30米快跑+20米慣性跑),3次X2—3組。 (7)膠帶牽引跑(30—60米,4—5次X2—3組。 (8)反復跑30—60米,4—5次X2—3組。 提高反應加速跑練習如下: (1)半蹲踞式姿勢,聽到槍聲迅速向上跳起並角及高物。 (2)直立姿勢開始,逐漸各前傾斜接著快速跑出。 (3)在2—3度的斜跑道上,快速完成上坡或下坡加速跑練習,距離40—50米。 (4)雙手推滾球→接著起跑追趕滾動球的練習。 (5)雙手向前上拋出球→接著跑出追趕並接住球的練習。 補充: 腳後跟要抬高,步子要跨大,而且跑步時不能一下子快,一下子慢,這樣很消耗體力。更重要的是,跑步真的要靠毅力,我試過的。 而且跑步時,不能一快一慢,這樣會很消耗體力的,用速度時,必須均衡,最重要的是要忘記自我,超越自我,要向前沖,還要頑強的毅力。 祝你成功! 迅速擺動兩臂,兩條腿使勁抬高,筆直沖刺。 跑步時,雙腳要抬高,特別是腳跟,這樣有助於跑步速度快和跑了不怎麼費體力。 如果是短跑300米。 通常周期性的運動要特別注意呼吸的節奏,富有節奏地呼吸,將會使運動更加輕松和協調,更有利於創造出好的運動成績。如周期性的跑步運動,長跑宜採用2至4個單步一吸氣、2至4個單步一呼氣的方法進行練習;短跑常採用「憋氣」與斷續性急促呼吸相結合,即每「憋氣」2至12個單步(或更多)後,作一次1秒以內完成的急促的深呼吸。周期性游泳運動的呼吸節奏,蛙式為一次劃手、一次蹬腿、一次頭出水面的組合,完成一次呼吸,爬泳為三次劃臂、3至6次打腿的組合,完成一次呼吸(側換氣)。參考網站: http://..com/question/2906058.html 這只能幫助你一點,重要的還是要你努力去練習啊!! 而且,目光要敏捷,集中一個方向!

㈡ 想在短跑比賽中取得好成績,哪些方法最實用

跑步按照距離分為短跑、長跑以及中長跑,本文會專門給你講一講關於短跑的有關內容。你想提高自己短跑的速度嗎?你想跑得快一點兒嗎?如果你想要在短跑比賽中取得好成績,那麼,就試試這些方法吧!

第一個方法:上坡跑訓練

第一個方法是上坡跑訓練,上坡跑是在具有一定坡度的地面上進行練習。上坡跑向來是跑步訓練中一個有效的訓練方式,很多女性甚至用這種方法進行減肥,因為上坡跑會燃燒更多的熱量。


第四個方法是在跑步前刺激身體,我們可以簡單做熱身的運動,幫助身體快速進入狀態,然後再慢慢跑上那麼一圈兩圈的,先讓身體得到刺激,從而提前興奮起來。這樣會幫助我們的身體在真正跑步的時候,擁有一個更好的成績。

我們還可以在跑步前20分鍾,給自己的身體提前補充點兒能量,我們可以吃上那麼一塊麵包或者一根香蕉,提前補充碳水化合物或者是鉀,讓身體活力充沛。

㈢ 短跑比賽前如何訓練

力量、柔韌、小肌肉群力量好多,至於怎麼練請看在國內外大型的田徑運動比賽中,必定設有短跑項目100米、200米、400米等,特別是100米比賽,它的含金量最大,影響力最大,是最扣人心弦的一項比賽。本人多年來一直在基層學校摸爬滾打,並且負責訓練的正是短跑項目。因此,對於如何進行短跑的訓練,自己感受良深,謹以此文和同行們共同探討。

短跑項目是屬於極限強度工作項目。生理學、生物化學的理論認為極限強度工作屬於由無氧代謝方式供給能量。短跑技術要求人的軀干稍前傾,但不能低頭彎腰。兩臂應彎曲在體側做前後擺動。由此可見,短跑技術要求特別高,是一項要求全身配合,反應快,靈活性高,強度大的激烈運動項目。我在平時的訓練中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發展爆發力練習

爆發力由兩個有機組成部分確定,即速度與力量。因此,可採用以下練習方法:1、跳深;、2、縱跳;3、負重縱跳;4、負重蹲跳起;5、負重深蹲;6、負重弓箭步交換跳。

二、柔韌的練習

柔韌素質是指人的各個關節活動的幅度,肌肉韌帶的伸展能力。它在短跑運動中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對於增大運動員的步幅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在訓練中通常採用以下方法:1、體前屈練習;2、把桿拉腿;3、縱、橫臂叉;4、肋木體前後快速屈伸;5、踢腿(正、側面以及外擺內合四個方面),盤腿坐膝等;6、快速的蹲立練習。

三、動作速度的訓練

這個環節是短跑訓練的關鍵,我通常採用的方法是輔助練習法、重復法、比賽法和游戲法。其中比賽法是進行速度訓練經常使用的方法,由於速度練習時間短,經常使用比賽法,能使運動員情緒高漲,表現出最大速度。和比賽法作用一樣,可以激發運動員高漲的情緒,同時,由於游戲過程中能引起各種動作變化,還可以防止因經常安排表現最大速度的練習而引起的「速度障礙」的形式。

一直以來,我們把小步跑、高抬腿跑、後折疊跑、後蹬跑、跨步跳,作為比較傳統的短跑的專門性技術練習,認為在短跑技術練習過程中,正確的掌握上述的幾種練習是必要的。但隨著短跑技術的發展,筆者認為在正確分析與研究的基礎上,應有所繼承與發展。
現代短跑技術更重視技術的規范化,表現的動作更加符合運動生物學和解剖學的原理,更加重視短跑的擺動技術和下肢的伸髖扒地動作,動作高頻率大步幅自然平穩,重心上下起伏小,上下肢動作配合協調,有明顯的節奏感。單步技術中,表現為縮短支撐時間和騰起的角度減小。綜上所述,作為短跑的專門性技術動作練習,就要有促進此種技術的形成或發展的作用。
小步跑練習,主要是強調膝關節相對放鬆情況下的伸膝扒地技術。這是符合短跑技術原理的。這是需要指出的是,伸膝扒地的發力點應在髖關節上,而不是膝關節上,也就是說扒地的用力意識集中指向於髖關節。有些教練指出的小步跑幅度太小,找不到在短跑技術中的動作表象問題,本人認為應對這個技術加以正確的認識,小步跑這個動作,在加大抬腿、送髖的技術環節下,就是一個幅度較大的高抬腿跑技術。初學者先通過小步跑練習來培養髖發力、腳扒地的動作意識,然後再過渡到高抬腿跑。在高抬腿跑練習中,在高重心的前提下做到重心的平穩和擺動腿的積極前擺與腳扒地。隨著向前速度的增加過渡到快速跑。
大小腿的後折疊前擺技術被認為是短跑技術中的難點之一。大小腿折疊越好,越能縮短擺動半徑,減小擺動阻力,從而加快擺動速度,增大後蹬的力量。在途中跑中,大小腿的後折疊動作是一個隨勢動作,支撐腿隨著蹬地後的慣性,使膝關節折疊屈曲。膝關節的屈曲是被動動作,是與大腿後群肌和小腿肌的積極收縮相關連的,並且與相關肌肉的柔韌性和膝關節、髖關節的靈活性有密切關系。後折疊跑是有意識的強調後折疊技術的一種練習。初學者折疊前擺的幅度可小些,隨著折疊技術的提高,逐漸加大前擺的幅度,與高抬腿技術有機結合起來。在短跑的訓練中,要自始至終地加強後折疊意識的培養,特別對於初學者來講尤其重要。
爭議最多的是後蹬跑和跨步跳兩個練習。後蹬跑技術主要發展後蹬技術與後蹬能力。現代的短跑技術已從有意識的後蹬轉變成有意識的伸髖扒地,但並不說明可以疏忽後蹬技術。對目前國內外的優秀短跑運動員進行比較,國外優秀運動員的後蹬角度普遍小於國內選手。造成這一技術差異的原因,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⒈擺動腿擺動的向前性不夠,以擺促蹬的能力不強;⒉全身的協調用力能力較差;⒊形態之間的差異。前兩個因素通過後天的訓練可以有所改變。傳統的後澄跑練習注重髖、膝、踝關節的充分蹬伸。在一定程度上發展了關節的力量和支撐能力,但在整個跑的結構中卻阻礙了腿的擺動意識和伸髖扒地技術,可謂弊大於利。跨步跳練習一直以來是作為下肢的快速力量練習來看待的。但從跨步跳的技術結構來研究,發現跨步跳所要求的擺動腿以膝領先積極前擺和腿的積極伸髖扒地技術正是現代短跑所提倡的,而且較之跑的動作更為積極。著名力學專家艾立爾博士研究發現,在跳遠騰空起跳中,起跳腿所獲得的蹬地力量有63%—65%來自於擺動肢體,這就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啟示。其次,積極的伸髖扒地能加快步頻和縮短支撐時間,已被研究證明。綜上所述,跨步跳對提高短跑技術有著積極的作用。
短跑除了技術性很強,心理素質方面的要求也很高。在訓練和比賽中要養成運用良好技術的習慣,不可操之過急,任意破壞節奏。只要這樣才能為短跑水平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

㈣ 100米賽跑的比賽規則

【比賽規則】

1 運動員賽道預賽時由抽簽決定,排在哪一個跑道上是由計算機自由排列出來的,其後的各輪比賽,跑道的選擇依據運動員在上一輪的比賽成績而定,決賽一般由預賽成績決定。這個規則的目標是讓更優秀的運動員可以排在靠中間的跑道上。比賽時運動員到各自賽道就位,起跑後不能串道否則成績無效。

2 必須採用蹲踞式起跑及使用起跑器。在口令後,參賽者應馬上完成有關動作,任何參賽者不能在合理時間內完成有關動作,則屬起跑犯規(FS)。除此以外,在口令發出後,以聲音或動作擾亂他人,算起跑犯規。

3 起跑時,在槍聲響起前有任何起跑動作,都屬於起跑犯規。2010年起,規定只有一次搶跑(未發令起跑或發令後0.02秒以內起跑)機會,第一次搶跑須重新發令,再次搶跑的運動員取消比賽資格重新發令。

4 所有賽跑項目參賽者的名次取決於其身體軀干(不包括頭、頸、臂、腿、手或足)抵達終點線後沿垂直面為止時的順序,以先到達者名次列前。如果成績相等,則有關運動員均應進入下一賽次。在決賽中第一名成績相同,裁判長有權決定是否重賽,若無條件重賽,則並列第一;至於其它名次成績相同,按並列處理。

㈤ 短跑比賽流程與規則

流程就報道拿比賽號碼排隊等上場,規則的話 搶響之前就動一律算搶跑 取消比賽資格 跑著期間腳踩到人家道的線也算犯規

㈥ 50米短跑訓練的手段和方法有哪些

決定短跑成績的因素主要是步頻和步長。另外腿部要有好的爆發力,還要有強壯的上肢來擺臂協調。

(1)爆發力。爆發力由兩個有機組成部分確定,即速度與力量。因此,可採用以下練習方法①跳深;②縱跳;③負重縱跳;④負重蹲跳起;⑤負重深蹲;⑥負重弓箭步交換跳。

(2)發展步頻。30米沖刺~60米沖刺~80米沖刺,8~10組,關鍵在於提高步頻,下坡路跑提高成績效果顯著。在2~3度的斜跑道上,快速完成上坡或下坡加速跑練習,距離40~50米。

(3)訓練方法。訓練方法對增大運動員的步幅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①體前屈練習;②把桿拉腿;③縱、橫臂叉;④肋木體前後快速屈伸;⑤踢腿(正、側面以及外擺內合四個方面),盤腿坐膝等;⑥快速的蹲立練習。

認真做好運動前的准備活動。田徑運動很容易造成肌肉、關節和韌帶損傷,尤其下肢受傷的機會更多。防止的唯一辦法是賽前的准備活動。准備活動越充分越不容易受傷。可在慢跑的基礎上對肩關節、肘關節、背腰肌肉、腿膝踝關節等部位進行活動,強化肌肉韌帶的力量,提高機體的靈敏性和協調性,從而防止受傷,就可提高運動成績。

運動或比賽後,應做好放鬆活動,以盡快恢復體力和肌肉的力量。其方法是對身體各部分進行放鬆性的抖動、拍打。

㈦ 短跑的規則是什麼

1、400米及400米以下包括4×100米接力的項目,運動員應採用蹲踞式起跑。犯規2次以上者取消比賽資格,全能運動員三次。


2、在分道跑項目中,運動員跑出自己的分道,如沒有獲得利益,也未阻擋他人,一般不應取消比賽資格,否則應取消比賽資格。


3、在中長跑時,運動員擅自離開跑道後,不得繼續比賽。


4、跨欄跑時,運動員手腳低於欄頂面、跨越他人欄架、有意用或腳碰到欄架,均屬犯規。


5、接力跑時,在接力區外完成接棒、撿棒時阻擋他人或空手跑過終點。


6、如用3隻秒錶計成績,應以2隻表所示成績為准;如各不相同,則以中間成績為准。2隻表,應以成績較差者為准。

(7)短跑組織競賽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根據記載,公元前七七六年,在希臘奧林匹克村舉行的第一屆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上就有了短跑比賽項目。當時跑的姿勢是軀干前傾較大,大腿抬得很高,腳落地離重心較近,步幅較小的「踏步式」跑法。起跑是採用「站立式」姿勢,並把大石塊置於腳後,借推蹬巨石之力來加快起跑的速度。

一八八七年,開始採用「蹲踞式」起跑,一九二七年有了起跑器,但到一九三六年第十一屆奧運會上才被正式採用。在這個階段中,短跑技術有了很大的演變,由腳跟先著地改進為前腳掌著地,並形成了一種「擺動式」的跑法。由於短跑技術的改進,推動了短跑成績的迅短跑起跑速提高。

一八九四年,創造了第一個100米的世界紀錄,成績為11』2。以後經過七十四年時間,於一九六八年創造了9」9的世界紀錄(電動計時的紀錄是9」95)。200米被列入比賽項目是在一九零零年的第二屆奧運會,當時成績為22」2。

到一九六八年,經過六十八年,創造了19」83的世界紀錄(電動計時)。一八九六年第一屆近代奧林匹克運動會上所創造的400米紀錄是54」2,經過七十二年,到一九六八年創造出43」86的世界紀錄(電動計時)。

女子參加短跑比賽是從一九二八年第九屆奧運會開始的,當時100米紀錄是12」2。經過四十九年,到一九七七年創造了10」88的世界紀錄(電動計時)。

女子200米比賽直到一九四八年第十四屆奧運會才開始,經過了三十年,即到一九七八年提高到目前的22」06的成績(電動計時)。由於短跑運動水平的不斷提高,也促進了其他田徑運動項目的發展。

1936年劉長春代表中國,參加了第11屆奧運會,由於28天的海浪顛簸,體力消耗較大,而未能取得好的成績。自從一九五八年「八一」田徑隊短跑運動員以10」6的成績打破了保持二十五之久的10」7的舊紀錄之後,中國男子短跑成績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在短短幾年內,四川選手又以10」整的優異成績(手記時)平了當時的100米世界紀錄,轟動了世界體壇,為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爭得了榮譽。而目前的100米世界紀錄是9秒58(博爾特),全國紀錄為9秒91(蘇炳添)。

短跑是用最快的速度跑完規定的距離。比賽項目有100米、200米、400米,少年還有60米。短跑是人體運動器官和內臟器官在大量缺氧的條件下完成最大強度的工作,屬於極限強度的運動。短跑能有效地發展速度素質,因此,它是田徑運動的基礎項目,而且在其他運動項目的訓練中也佔有重要的地位。

㈧ 田徑比賽中競賽分組的方法有哪些

先分甲組(非專業組)男(如果是大型的還有年齡階段的,自己具體操作),女,乙組(專業組)男,女。

㈨ 短跑起跑有哪幾種方式

短跑起跑有站立式起跑半蹲式起跑和蹲踞式起跑。站立式適用長跑,蹲踞式適用於短跑。

站立式起跑,田徑運動徑賽起跑方式之一。適用於中長跑、初學者及少年兒童。聽到「各就位」口令後,運動員走近起跑線,兩腳前後開立,較有力的腿放在前面,兩腿屈膝,上體略前傾,重心移至前腿,異側臂向前,同側臂在後維持身體平衡。

聽到發令槍聲後,兩腿即用力蹬地,兩臂配合作積極有力的向前、後擺動,使身體迅速向前沖出。站立式起跑簡單易學,但容易搶跑犯規。上體前傾與屈膝程度,根據腿部力量與掌握技術的情況而定。

起跑後的加速跑

起跑後的加速跑是從後腿蹬離起跑器,到途中跑之間的一個跑段.其任務是充分利用向前的沖力,在較短距離內盡快地獲得高速度。

當後腿蹬離起跑器並結束前擺後,便積極下壓著地.第一步的著地應盡量靠近身體重心投影點,腳著地後迅速轉入後蹬.前腿在蹬離起跑器後,也迅速屈膝向前擺動。

起跑後的最初幾步,兩腳沿著兩條相距不寬的直線前進的,隨著跑速的加快,兩腳著地點,就逐漸合攏到假定的一直線兩側。

㈩ 短跑比賽項目包括哪些

短跑是田徑徑賽項目的其中一類,具體又包括:50米跑、60米跑、100米跑、200米跑,400米跑,4×100米接力跑等幾項。其運動特性:是人們同時以最快的速度,在田徑跑道上跑完規定的距離,並以最先跑完者為獲勝者的項目。

在人體機能供能方面,短跑表現為人體以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速度極限本能,並以無氧代謝供能的方式供能。

短跑是人體運動器官和內臟器官在大量缺氧的條件下完成最大強度的工作,屬於極限強度的運動。短跑能有效地發展速度素質,因此,它是田徑運動的基礎項目,而且在其他運動項目的訓練中也佔有重要的地位。

(10)短跑組織競賽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短跑比賽規則和國際田聯在男女個人及接力項目上的比賽規則是一樣的。400米以下距離的比賽必須使用起跑器以及蹲踞式起跑技術。比賽首先由發令員發布:「On your marks(各就位)」,然後是「Set(預備)」。

第一聲指令響起以後,運動員站至起跑線前,雙手和至少一個膝蓋觸及地面,雙腳落在起跑器的踏板上。「預備」指令響起後,運動員立刻抬起身體,只有雙手和腳分別與地面以及起跑器接觸。當所有運動員都准備好後,發令槍響,比賽開始。

根據比賽規則,「當認定一名運動員已做好最後的起跑姿勢後,在聽到發令槍響之前不得有任何起跑動作」。在槍響前移動會被判定為搶跑,任何一位被認定為搶跑的運動員都會被取消比賽資格(2010年以前運動員能夠有一次搶跑機會)。

在預備姿勢做好以後,如果有運動員用聲音或身體抽動干擾到其他對手而自己卻沒有任何的移動,便會受到警告,第二次違反將會被取消資格。室外短跑比賽為分道進行。運動員必須在指定的跑道上跑,如果跑出自己的跑道則往往會被取消資格。

如果運動員只是短暫地跑出自己的跑道,但並沒有因此而獲利或干擾到其他運動員的話,那麼裁判員可能會決定不取消其資格(在彎道跑時進入內道被認定為是從中獲利,而跑到外道上則不會被認為是獲利)。

在室內400米跑時,允許運動員在跑過前兩個彎道後進入內道。 白線代表的是比賽終點線。運動員以身體軀干任意有效部位(頭部、頸部、手臂、腿、手、腳以外的部位)觸及終點線後沿的先後順序排定名次。

閱讀全文

與短跑組織競賽方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汽車暖氣排氣管的安裝方法 瀏覽:288
五門鎖安裝方法 瀏覽:187
鋼尺使用方法 瀏覽:277
收稻米的正確方法圖片 瀏覽:97
舊衣服做褲子簡單方法 瀏覽:306
深色衣領發黃怎麼變白的最快方法 瀏覽:509
科目三如何加減檔的操作方法 瀏覽:475
紫草服用方法怎麼做 瀏覽:840
排痘針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132
瘋釣鯽的使用方法 瀏覽:302
如何打敗僵屍的方法 瀏覽:747
小白攝像頭使用方法 瀏覽:623
檢測蛋白含量的方法 瀏覽:420
如何呵護友誼的方法 瀏覽:25
學生如何祛斑青少年祛雀斑方法 瀏覽:337
冬天給寶寶穿衣服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432
電纜安裝方法 瀏覽:943
如何用土方法止牙疼 瀏覽:700
翡翠成品真假鑒定方法簡單 瀏覽:233
常用裝飾材料的計算方法 瀏覽: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