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避免信息傳遞干擾的方法有哪些

避免信息傳遞干擾的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4-18 09:35:47

『壹』 WIFI有哪些抗干擾的技術

1、 直接序列擴頻技術,見縫插針
面對無線標准之間的干擾問題,人們想到了電子戰中採用抗干擾技術——直接序列擴頻通信技術!
直接序列擴頻通信技術開始出現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美軍重要的無線保密通信技術。它主要是通過高碼率的擴頻碼序列對信息比特流進行解編,將窄帶頻段的數字信息流擴寬、從而能用比窄頻寬許多的頻道來傳輸數據。雖然擴頻的頻道很寬,但功率很低,這讓直接序列擴頻具有不錯抗干擾的優勢。比如信號擴頻寬度為100倍,窄帶干擾基本上不起作用,而寬頻干擾的強度降低了100倍,如要保持原干擾強度,則需加大100倍總功率——當然這實質上是難以實現的。因信號接收需要擴頻編碼進行相關解擴處理才能得到,所以即使以同類型信號進行干擾,在不知道信號的擴頻碼的情況下,由於不同擴頻編碼之間的不同的相關性,干擾也不起作用。

直接序列擴頻技術通過佔用寬頻頻譜資源通信來改善了抗干擾能力,是否浪費了頻段?其實正相反,擴頻通信提高了原有頻帶的利用率。傳統WiFi無線通訊是窄頻通訊,即是將頻譜分成數個使用信道,然後於每個通道內利用提高強度作法來傳遞信號。由於頻帶很窄,它很容易被其它頻率相同之高功率窄頻訊號所掩蓋,就好像講話時有重型卡車經過,因此同一頻率只允許一個系統進行傳輸,若有第二個系統使用將造成共擠出現相互重迭干擾的狀況。這樣另一個系統須使用不同頻率的信道。但由於功率強的緣故,不同頻率相鄰有時仍會產生干擾,因此為了不同信道避免相鄰干擾,每個信道間會有類似防火通道功效的防護頻段,即是閑置不用的頻率區段來避免相鄰干擾,而從另一個角度看也等於是浪費了本就有限的頻段資源。直接序列擴頻就是要利用這些閑置的頻段資源——因為擴展信號功率要低許多。
不過,直接序列擴頻系統也存在與存在與其它DSSS系統相重迭的風險,最可能產生數據丟失。因此針對這個缺點,開發者們採用一些補救措施來彌補。
2、自動變換信道
如果面對高速路堵車,你會怎麼做?不多人會選擇在下一個高速出口出去另尋它路!而「改變信道」也是WiFi 抗干擾的另一個備案是! 網路監視就是這種類似措施。 一些WiFi設備的DSSS系統會引入一種輪詢協議,當射頻干擾增加、在一定數量的發送嘗試失敗或接收到錯誤數據封包以後,主設備可自動切換到另一個「干凈」信道。但改變信道雖然是一種在特定頻率上解決持續干擾的有效方法,但干擾更傾向於不斷變化且時有時無,而且AP執行的改變信道操作需要將連接的客戶端脫離並再次關聯。這將引起語音和視頻類應用的中斷,並導致由於相鄰AP為防止同信道干擾且變換信道而引發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因此,改變信道並不被認為是最適合用戶的一種抗干擾方法,不過卻往往成為一些無線設備吹噓的本錢!
3、波束形成技術技術,給無線導路
其實任何無線抗干擾技術都是希望讓數據流能准確傳輸到接收端,那麼我們能不能直接將WiFi信號直接定向一名用戶並監視該信號確保以最高吞吐率傳輸呢?答案是肯定的!波束形成(Beamforming)技術成為了WiFi最新的抗干擾技術。
天線發射或接收信號時所形成的諸如「筆形波束」、「扇形波束」等等並不是在空間中真實地存在,事實上是在不同的方向隨著信號放大倍數的不同(倍數大時,我們稱其為增益),形成了一個信號增益與方向的關系曲線。而波束成形技術就是一種通過控制陣列天線各個單元的相位和幅度以便形成在空間滿足一定分布特性的波束,並且能夠改變其掃描指向的技術——通過系統控制波束的形成和掃描,達到單元相位的改變,從而使波束的指向、形狀和個數等很快地改變。通俗地說,波束成形技術就像是把散射的光線集成起來形成一條更加強大的「激光束」一樣,這樣可以使得無線區域網接入點更加「集中精力」,從而使得其可以被WiFi客戶端更好地接收,提供更好更加連貫的吞吐量,並避免不必要的干擾。
不過,抗干擾技術僅是治標不治本的措施。就如同一條4車道的高速路,一旦遇到今年的十一黃金周瘋堵的情況,任憑你車技有多高,「騰挪」的位置也是非常有困難的——2.4GHz頻段無疑也是這種情況。因此另闢新的高速路打開新的通道勢在必行。這時5.8GHz無線連接技術的出現給整個行業帶來新的希望。
延伸閱讀:功率越大,抗干擾越強?

相信不少朋友認為無線強度越大越好,其實這個觀點是不對的。因為很多設備和AP都是在同一頻段,所以功率很大的時候會有互相干擾的情況發生,如國家無線電管理委員會針對室內無線產品的功率的規定是不得超過100毫瓦。一些無線設備在干擾嚴重時會自動降低功率,從而更好地利用有限的信道數量。這就好比一條路前面堵車的時候,交通警察往往會採用限速措施通過降低車流速度來交通疏導。這種方法雖然可以達到一定的抗干擾的目標,但是犧牲速率為代價來實現,並不是直接針對無線干擾問題的。
5GHz頻段,能有效避免干擾嗎?
相對於2.4GHz,更高的傳輸速度是5.8GHz的最大特徵——即便802.11ac的入門級速度也可達到433Mbit/s,至少是現在802.11n速率的三倍。

不過,從技術上來看,5.8GHz也是採用直接序列擴頻技術進行無線信號傳播,在抗干擾技術方面基本繼承了2.4GHz的插點。5.8GHz它之所以抗干擾性更強,是因為它是一個較純凈寬闊的無線傳輸頻段——目前僅有部分高端無線路由器、高端數字無繩電話使用設備在不太擁擠或者說更「清潔」的5GHz頻段上工作的,爭用帶寬的無線設備較少,因此速度也有保障。這就像一條剛剛開通8車道高速公路,車輛極少,你可以隨心所欲地飆車。特別是在一個干凈的環境下5.8GHz產品可以穩定在一個頻段,無需頻繁調頻,從而也降低了設備的能耗。
因此,採用5GHz頻段無線產品只能暫時避免干擾的問題。隨著5.8GHz設備的增加,未來採用5GHz頻段也面臨2.4GHz「堵車」的困局,當然也許到那時新的抗干擾技術已經出現了!
延伸閱讀:為什麼飛機上要求不能用手機?
相信不少朋友坐飛機時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在飛機起飛前被要求關掉手機!為什麼這樣呢?這都是無線干擾惹的禍!這還得從20年前說起。1991年,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出台規定,禁止乘客在飛機上使用手機,其中一條理由是:手機發射的無線電波,有可能幹擾機載電子系統。在美國國家航空宇航局的「飛行安全報告系統」記錄著這么一起事故:一架波音737在一次夜航著陸時,定位器突然發生了大幅度偏轉,且沒有任何提示……後來根據調查是客艙有手機或類似設備干擾了定位器。
需要說明的是,在有關條例中均是建議「所有行動電話」在飛機離地後應禁止使用,而沒有排除「開啟飛行模式(或者離線模式)的行動電話」,因此後者也不幸地被列入了禁止范圍。各航空公司在執行時,往往會遵照這一規定而禁止所有手機,並且還會強調「包括開啟飛行模式的手機」。這一情況可能由多種原因導致,其中顯而易見的一點是「飛行模式」是智能手機才具有的功能,在條列制訂後10年才出現的

『貳』 防止心理亂,向外界亂傳輸信息的辦法,就是心裡錄制別人的聲音,幫幫我!

這種問題我也遇到過,其實就是無關信息干擾,在學習工作與考試中最為常見!
解決方法:心中默念與宇宙元氣溝通,任其意念與宇宙相連,把宇宙想像為你的本體,宇宙是你你是宇宙!
二、手書靜字,一筆一劃慢慢寫,工工正正(不是工工整整)即工整正氣以意念驅字,古代書法家之所以強悍就是字裡面的意念!
三、任其想不去管它,自然就好(閑暇時可用),否則只會浪費時間!
四、重復第一點,在睡覺時,可保證第二天起床忘卻無關信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記想記的東西!
以上四點,任爾擇一而行,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叄』 常見的信息傳遞信號干擾和損傷有哪些 怎麼解決

純屬個人理解
現在常見的介質存儲都是用二進制的形勢,只需要兩種狀態就行了
包括波的傳輸,只要在規定的時間內,按照一定的規律傳播和接收
如果是光,不同頻率,或者是某個時間段,先是亮,後是滅

『肆』 簡述通常干擾抑制技術有哪些分別採用的方法是什麼

LTE特有的OFDMA接入方式,使本小區內的用戶信息承載在相互正交的不同載波上,因此所有的干擾來自於其他小區。對於小區中心的用戶來說。其本身離基站的距離就比較近,而外小區的干擾信號距離又較遠,則其信干噪比相對較大:但是對於小區邊緣的用戶,由於相鄰小區佔用同樣載波資源的用戶對其干擾比較大,加之本身距離基站較遠,其信干噪比相對就較小,導致雖然小區整體的吞吐量較高,但是小區邊緣的用戶服務質量較差。吞吐量較低。因此,在LTE中,小區間干擾抑制技術非常重要。
2.1干擾隨機化
對於0FDMA的接人方式,來自外小區的干擾數目有限,但干擾強度較大,干擾源的變化也比較快,不易估計,於是採用數學統計的方法來對干擾進行估計就成為一種比較簡單可行的方法。干擾隨機化不能降低干擾的能量,但能通過給干擾信號加擾的方式將干擾隨機化為「白雜訊」,從而抑制小區間干擾,因此又稱為「干擾白化」。干擾隨機化的方法主要包括小區專屬加擾和小區專屬交織。
a)小區專屬加擾,即在信道編碼後,對干擾信號隨機加擾。如圖l所示,對小區A和小區B,在信道編碼和交織後,分別對其傳輸信號進行加擾。如果沒有加擾,用戶設備(UE)的解碼器不能區分接收到的信號是來自本小區還是來自其他小區,它既可能對本小區的信號進行解碼,也可能對其他小區的信號進行解碼,使得性能降低。小區專屬加擾可以通過不同的擾碼對不同小區的信息進行區分,讓UE只針對有用信息進行解碼,以降低干擾。加擾並不影響帶寬,但是可以提高性能。
b)小區專屬交織,即在信道編碼後,對傳輸信號進行不同方式的交織。如圖2所示,對於小區A 和小區B,在信道編碼後分別對其干擾信號進行交織。小區專屬交織的模式可以由偽隨機數的方法產生,可用的交織模式數(交織種子)是由交織長度決定的,不同的交織長度對應不同的交織模式編號, UE端通過檢查交織模式的編號決定使用何種交織模式。在空間距離較遠的小區間,交織種子可以復用,類似於蜂窩系統中的頻分復用。對於干擾的隨機化而言,小區專屬交織和小區專屬加擾可以達到相同的系統性能。
干擾隨機化繼續沿用 CDMA系統成熟的加擾技術,比較簡單可行。但面對的問題是將干擾視為白雜訊處理,可能會造成由於統計特性的不同而帶來的測量誤差。干擾刪除技術可以顯著改善小區邊緣的系統性能,獲得較高的頻譜效率,但是對於帶寬較小的業務(如VolP)則不太適用,在OFDMA系統中實現也比較復雜。後續對它的研究不多。干擾協調/避免則是目前研究的一項熱門技術,其實現簡單,可以應用於各種帶寬的業務。並且對於干擾抑制有很好的效果,適合於OFDMA 這種特定的接人方式,但是在提高小區邊緣用戶性能的同時帶來了小區整體吞吐量的損失。以上3種小區間的干擾抑制方法可以相互結合,相互補充,以獲得更高的系統增益。

『伍』 從」傳播學」角度,減少信息傳遞過程中干擾的手段是什麼

當時是防止所謂的「噪音」了

『陸』 怎樣消除數字通信中的碼間干擾,有哪些方法

為消除碼間干擾,就必須使信息傳輸速率和系統帶寬之間產生確定比例的約束關系,從而使系統的頻帶利用率也受到限制。

運用系統沖激響應過零點消除碼間干擾的方法對幾種常見的基帶系統和部分響應系統進行分析,直接給出其消除碼間干擾和獲得最大頻帶利用率的方法,為實際的應用提供一種理論指導。

(6)避免信息傳遞干擾的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數字通信用數字信號作為載體來傳輸消息,或用數字信號對載波進行數字調制後再傳輸的通信方式。可傳輸電報、數字數據等數字信號,也可傳輸經過數字化處理的語聲和圖像等模擬信號。

用數字形式傳輸消息或用數字形式對載波信號進行調制後再傳輸的通信方式。常規的電話和電視都屬於模擬通信。電話和電視模擬信號經數字化後,再進行數字信號的調制和傳輸,便稱為數字電話和數字電視。

以計算機為終端機的相互間的數據通信,因信號本身就是數字形式,而屬於數字通信。衛星通信中採用時分或碼分的多路通信也屬於數字通信。

『柒』 教師在傳播信息時應注意哪幾方面的問題

教師在傳遞信息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1.傳遞的信息要有針對性。提供給學生的信息,應該是他們的確需要或對他們的確有用的信息。
2.傳遞的信息應是完備的。提供的信息,在數量和質量上,應能滿足學生的需要。
3.要注意信息的時效。許多信息,具有很強的時間性。即時的信息能有很高的價值,而過時的信息則很可能成為無效信息。一定要注意學生對各種信息需求的時間。
4.要注意學生的反饋信息。教師可以從多方面去獲取學生的反饋信息:(1)在課常教學時,可通過觀察學生的表情、行為的反應,去獲取學生的反饋信息;(2)教師在講授過程中,可提出一些簡短問題或插入簡短的書面測驗,以取得反饋信息;(3)在課後,通過檢查學生的書面作業和考試考查,去取得反饋信息。教師獲得學生的反饋信息,並據此去調整教學內容和進度,或者改變教學媒體與方法,不斷提高信息的傳遞效率,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5.要注意克服信息傳遞中的干擾。教育信息的傳遞是在一定的干擾下進行的。信息傳遞過程中都會發生一定的干擾。干擾是和信息傳遞同時發生的。因此,在信息傳遞過程中,始終要與干擾現象作斗爭。克服干擾的方法,主要有重復傳遞、核對傳遞、多通道傳遞等。

『捌』 怎麼避開信號干擾器

有兩種避開信號干擾器的方法:
①降低天線高度,甚至可以挖坑將衛星天線置於地面以下
②設置微波屏蔽網,但要保證不要遮擋信號通道,另外屏蔽網的網孔直徑要小於信號的四分之一波長。
手機信號干擾器主要針對各類考場、學校、加油站、教堂、法庭、圖書館、會議中心(室)、影劇院、醫院、政府、金融、監獄、公安、軍事重地等禁止使用手機的場所。屏蔽器在工作過程中以一定的速度從前向信道的低端頻率向高端掃描。該掃描速度可以在手機接收報文信號中形成亂碼干擾 ,使手機不能與基站建立聯接。手機表現為搜索網路、無信號、無服務系統等現象。

『玖』 防止手機不被傳遞信息

在產品的設計中,“反饋”是很重要的一個交互特徵,它是一種界面輸出物,用以給用戶正確的引導信息,幫助用戶判斷和決策。而反饋的形式也是多方面的,視覺、聽覺、嗅覺、觸覺、正面的、負面的,都是在為用戶傳遞信息。而沒有反饋或反饋很差的交互,只會讓用戶產生失效和無助的負面體驗。 在煤氣中加入硫和笨,為的是通過臭味提供危險信號的反饋。地鐵里的門在關閉前會發出滴滴的報警聲,是用來告知乘客車門將要關閉的信息。這都是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反饋。 今天要和大家討論的是在手機產品中,用戶在信息交互過程中所得到的反饋形式。 1.反饋的必要性 在用戶與產品進行交互的過程中, 產品對於用戶的每一次行為都要有清晰的、及時的提示和反饋,從而使用戶獲得操作行為結果的信息。 如果產品不提供任何信息反饋, 那麼用戶就無法確定自己操作行為的的結果,反饋機制是產品設計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它是用戶前進道路的指向標。 2.反饋的形式 反饋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在不同的場景不同操作中要選擇適合的反饋類型。而在手機產品中更要考慮操作區太小被手指遮擋住的情況,反饋一定要明顯,並呈現在可視范圍內。下面嘗試對手機產品中的反饋形式做一些總結。 2.1 氣球狀通知 氣球狀通知是一個小型的彈出窗口,用於通知用戶出現非關鍵性問題或控制項處於某種特殊情況。 上圖中的信息提示是用來解釋指向菜單的功能,即該菜單項是做什麼的,屬於說明類的反饋提示,說明文字應簡潔、實用,避免提供用戶顯而易見的信息,需要設定合理的顯示時間。 上圖的氣球狀通知是當選中某一項功能(或方式)時,界面顯示該功能對應的簡要說明,用來告知用戶選中此項功能將要執行的操作是什麼,此類反饋通知一般觸發後顯示3秒鍾就自動消失了。此類的反饋通常不會太重要,因為很容易被用戶忽略。 2.2 對話框 對話框是最常見的反饋和提示形式,它存在的價值在於要引起用戶的高度重視。 上圖中的反饋提示是當用戶觸發某一項操作且需要用戶進行再次確定及選擇時顯示的對話框,此類反饋的方式一般用在較為重要的提示信息上,需要用戶進一步操作。操作按鈕要盡量突出,確定不會出現死循環和重復操作,提示文字要簡練易懂,以減少對文字的閱讀壓力。 上圖的反饋屬於過渡類的反饋提示,是通知用戶當前界面所處的一種特殊狀態,告知用戶可以做什麼及產品正在做什麼。 2.3 按鈕/圖標/鏈接的按下狀態 按鈕/圖標/鏈接的按下、選中的反饋效果,在手機產品中一樣不能缺少。 上圖的例子中當用戶按下按鈕或圖標時,該按鈕背景會增加一個按下的指紋,圖標背景會變成高光,這種實時的反饋讓用戶即時直觀地看到操作被響應了。 2.4 聲音 聲音同樣能為用戶提供有用的聽覺反饋,但是它不應是唯一的或主要的反饋方式。因為用戶的使用場景可能會迫使他們關掉聲音。尤其手機的使用環境復雜多樣,在地鐵、商場等嘈雜的環境,聲音的反饋就很容易被忽略。同時,過多的聲音反饋也會造成聽覺上的噪音,所以聲音的反饋不應是主要的反饋方式,並要允許用戶關掉聲音。 比如iPhone發送簡訊發送成功後的提示音,按下手機鍵盤上的按鍵時的提示音,新浪微博的信息拉取成功後的提示音,後台推送消息的提示音等等,都巧妙的運用了聲音反饋。 2.5 振動 振動為觸覺反饋的一種表現形式,讓用戶通過觸覺來感知產品的反饋及回應。 當我們將手機由聲音調到振動時,聲音的反饋提示就變成了振動提示。比如當有電話打進來時、接收到新消息時、接通電源充電時的反饋提示都變成了振動。 而有些產品中也可以設置新消息振動提示,打開此開關後,有新消息送達時的提示也就變成了振動提示。 2.6 動畫 順滑的動畫會給用戶提供有意義的反饋,幫助用戶直觀地了解到操作的結果。 上圖的例子都是通過一個顯著的動畫過程讓用戶知道操作是如何執行的,把衣服丟進購物車,把照片扔進垃圾箱等等,這些形象的擬物化的動畫能夠幫助用戶清晰地感知到整個操作執行的全過程。 上圖中的例子適用在那些會持續很多秒的長流程里,將等待過程採用動畫的進度形式顯示,展示已完成的進度,並在可能的時候提供解釋信息,以減少用戶的焦慮。 2.7 燈光 燈光的提示,在一些特殊環境中有特殊的應用,比如在黑暗的地方或者是用戶視線不在手機屏幕上時,燈光的反饋提示就以它獨特的閃爍方式引起用戶的注意。 手機指示燈大多是用在提示電量不足,即當手機快沒電的時候,指示燈會按照一定的頻率閃爍紅光。還有充電的時候,紅色指示燈常亮,充滿電之後變成綠色。 還有一些手機的燈光應用在提醒功能里,比如有新消息、未接來電的時候,屏幕會自動亮起提示用戶。 3.反饋的內容 3.1 信息 反饋提示的信息應簡潔、實用。避免不帶格式的大段文本,避免提供用戶顯而易見的信息或只是重復屏幕上的文字。 上圖中的例子可以看到用戶完成操作後給出的清晰的提示信息,告知用戶操作的結果。 3.2 警告 警告框用於向用戶展示對使用程序有重要影響的信息。 警告框浮現在程序中央,覆蓋在主程序之上。警告框的外觀強調了這樣一個事實,它的到來是由於程序或設備的狀態發生了重要變動,並不一定是由用戶最近的操作導致。 上圖中的警告是告知用戶當前產品的狀態,需要用戶引起重視。警告框通常至少有一個按鈕,用戶點擊後即可關閉窗口。警告框上也總會有標題,並展示額外的輔助信息。 3.3 錯誤 錯誤是提示用戶操作出現了問題或異常,無法繼續執行。 上圖中的例子為輸入的信息有誤,界面給出了相應的錯誤提示,告知用戶為什麼操作被中斷,以及出現了什麼錯誤。錯誤信息要盡量准確、通俗易懂,有效的錯誤提示信息要解釋發生的原因,並提供解決方案以使用戶能夠進行修復。 3.4 確認 確認是用於詢問用戶是否要繼續某個操作,讓用戶進一步對所作的操作進行確定和執行,為用戶提供可反悔的可撤銷的退路。 上圖中的例子是讓用戶對一些執行結果較危險或不可逆的操作進行二次選擇和確認,用戶防止用戶誤操作。 4.反饋的位置 4.1 狀態欄 反饋的提示信息在狀態欄,因為手機屏幕較小,可利用的空間有限,而放在狀態欄則是一種很好的空間利用,但此位置不是很明顯,建議只顯示重要程度不高的信息提示,如好友消息提示,操作結果提示等次要信息。 4.2 導航欄 反饋的提示信息在導航欄,此類提示一般為連接狀態的展示,臨時將導航欄的內容代替為連接狀態,表示當前產品正在努力連接網路拉取數據中。此位置適合顯示臨時的較重要的提示類信息。 4.3 內容區上方 反饋提示在內容區上方,導航欄下方,通常為拉取新內容,載入新信息的一種快捷方式,默認的提示信息是隱藏的,向下拉界面時才顯示對應的提示信息,以引導用戶進行操作。此位置的提示需要和內容進行緊密的關聯結合。 4.4 屏幕中心 反饋信息在屏幕中心,通常為整體性的較重要的信息提示,需要引起用戶重視的、系統的提示均可以顯示在此位置。 4.5 菜單欄上方 反饋提示在菜單欄上方,此位置基本沒有限制,可根據需要靈活使用,可以是產品的整體信息的提示,也可以是界面底部相關內容的提示。 4.6 菜單欄 反饋信息在菜單欄上,在此位置的顯示提示信息的產品較少,因為通常菜單欄都會被菜單占滿,不會有位置顯示提示信息,可在一些菜單項較少的產品中進行應用。 4.7 跟隨手勢隨機出現 反饋提示位置隨機出現,根據手勢或操作的位置臨近出現,要注意盡量避免提示文字被遮擋。 5.反饋的時間 參考網頁中的響應時間規律,一般而言,在0.1秒內顯示反饋結果用戶是可以接受的。1秒是用戶保持不間斷的思維流的限定時間,如果是超過了0.1秒而少於1秒內沒有特別的信息反饋時,用戶是會產生疑惑的。 對於長時間的延遲,用戶會想在等待完成期間去處理其他事務。所以需要顯示將要完成的時間(通常選擇進度條或百分比來表示),不然會大大降低用戶的期待值。 6.反饋的設計原則 為用戶交互行為的各個階段提供積極、即時的反饋予以響應。 要避免過度的反饋,以免給用戶帶來不必要的干擾。 能夠及時看到效果,操作簡單的成功型提示不需要反饋。 對提供的反饋要允許用戶以最方便快捷的方式完成選擇。 將狀態分類(對/錯/提/警等)並進行差異化設計。 不打斷用戶的意識流,給出的反饋提示要避免遮擋用戶可能會去查看或者操作的對象。 7.總結 反饋需要引起用戶注意,快速明確地傳遞操作的結果,不讓用戶產生迷惑,尤其在手機的操作中,產品需要即時響應用戶的手勢動作,手勢操作雖快速輕便,但沒有滑鼠按下時嗒嗒聲的安全感,也十分受限於設備屏幕的靈敏度,所以即時的、有效的操作反饋是非常重要的。 總結劃分的如有不當,還請大家一起來斧正。 文章來源:網路MUX

『拾』 信息安全防護方法有哪些

1、物理環境安全:門禁措施、區域視頻監控、電子計算機房的防火、防水、防雷、防靜電等措施。
2、身份鑒別:雙因子身份認證、基於數字證書的身份鑒別、基於生理特徵的身份鑒別等。
3、訪問控制:物理層面的訪問控制、網路訪問控制(如,網路接入控制NAC)、應用訪問控制、數據訪問控制。
4、審計:物理層面(如,門禁、視頻監控審計)審計、網路審計(如,網路審計系統,sniffer)、應用審計(應用開發過程中實現)、桌面審計(對主機中文件、對系統設備的修改、刪除、配置等操作的記錄)

閱讀全文

與避免信息傳遞干擾的方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貴州點光源安裝方法 瀏覽:802
化學鍍方法和技巧 瀏覽:487
寶寶怎麼治療最好的方法 瀏覽:452
csgo連入專屬伺服器失敗解決方法 瀏覽:933
溶液酸鹼性計算方法 瀏覽:201
戰馬貼膜的正確方法 瀏覽:168
復印機安裝與操作方法 瀏覽:17
概率中的個數計算方法 瀏覽:823
金帥洗衣機使用方法 瀏覽:648
怎麼選擇樁的施工方法 瀏覽:583
聯想筆記本限速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78
怎樣快速止牙痛土方法 瀏覽:51
子宮肌層2mm治療方法 瀏覽:792
波紋排水管安裝方法 瀏覽:253
華為網路密碼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005
含羞草如何種植方法 瀏覽:354
小米note微信視頻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49
在家製作紅棗糕的簡單方法 瀏覽:420
圓錐推力機軸承怎麼安裝方法 瀏覽:359
現代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的研究 瀏覽: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