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及時止血有哪些方法(外傷)
(一)各類血管的出血特徵與處理原則
1.毛細血管出血
出血緩慢,出血量少。如擦破傷,一般會由於血液凝固而自然地止血。處理時可先用清水洗去傷口上的泥土,如無泥土可直接塗上紅汞水(紅葯水),再用消毒紗布包紮,或暴露乾燥、形成痂痴自愈。
2.動脈出血
特別是較大的動脈,血流猛急,呈噴射狀,一般在外傷時多見。急救方法是就地止血,一般在受傷動脈的近心端,採用指壓止血法或止血帶止血法進行止血。止血時應行動快,止血徹底,防止失血過多。
3.靜脈出血
一般是將受傷靜脈的遠心端壓住而止血。動脈出血或靜脈出血經過止血處理後,都應盡快送醫院進行治療。
(二)指壓止血法
指壓止血法是動脈出血最迅速的一種臨時止血法,是用手指或手掌在傷部上端用力將動脈壓癟於骨骼上,阻斷血液通過,以便立即止住出血,但僅限於身體較表淺的部位、易於壓迫的動脈。
1.肱動脈壓迫止血法
此法適用於手、前臂和上臂下部的出血。止血方法是用拇指或其餘四指在上臂內側動脈搏動處,將動脈壓向肱骨,達到止血的目的。
2.股動脈壓迫止血法
此法適用於下肢出血。止血方法是在腹股溝(大腿根部)中點偏內,動脈跳動處,用兩手拇指重迭壓迫股動脈於股骨上,制止出血。
3.頭部壓迫止血法
壓迫耳前的頸淺動脈,適用於頭頂前部出血。面部出血時,壓迫下頜骨角前下凹內的頜動脈。頭面部較大的出血時,壓迫頸部氣管兩側的頸動脈,但不能同時壓迫兩側。
4.手部壓迫止血法
如手掌出血時,壓迫橈動脈和尺動脈。手指出血時,壓迫出血手指的兩側指動脈。
5.足部壓迫止血法
足部出血時,壓迫脛前動脈和脛後動脈。
(三)加墊涪龔帝夾郜蝗佃偉頂連屈肢止血法
加墊屈肢止血法是適用於四肢非骨折性創傷的動脈出血的臨時止血措施。當前臂或小腿出血時,可於肘窩或國窩內放紗布、棉花、毛巾作墊,屈曲關節,用綳帶將肢體緊緊地縛於屈曲的位置。
(四)止血帶止血法
止血帶止血法,主要是用橡皮管或膠管止血帶將血管壓癟而達到止血的目的。這種止血方法較牢固、可靠,但只能用於四肢動脈大出血。
1.止血帶結扎法
橡皮止血帶使用方法:左手拿橡皮帶、後頭約16cm要留下;右手拉緊環體扎,前頭交左手,中食兩指挾,順著肢體往下拉,前頭環中插,保證不松垮。如遇到四肢大出血,需要止血帶止血,而現場又無橡膠止血帶時,可在現場就地取材,如布止血帶、線繩或麻繩等。用布止血帶止血時,放平入環,拉緊固定。用線繩或麻繩止血時,可絞緊固定。
2.使用止血帶時應注意的問題
(1)止血帶應放在傷口的近心端。上臂和大腿都應綳在上1/3的部位。上臂的中1/3禁止上止血帶,以免壓迫神經而引起上肢麻痹。
(2)上止血帶前,先要用毛巾或其他布片、棉絮作墊,止血帶不要直接扎在皮膚上;緊急時,可將褲腳或袖口捲起,止血帶扎在其上。
(3)要扎得松緊合適,過緊易損傷神經,過松則不能達到止血的目的。一般以不能摸到遠端動脈搏動或出血停止為度。
(4)結扎時間過久,可引起肢體缺血壞死。因此要每隔1h(上肢或下肢)放鬆2~3min;放鬆期間,應用指壓法暫時止血。寒冷季節時應每隔30min放鬆一次。結扎部位超過2h者,應更換比原來較高位置結扎。
(5)要有上止血帶的標志,註明上止血帶的時間和部位。用止血帶止血的傷員應盡快送醫院處置,防止出血處遠端的肢體因缺血而導致壞死。
參考資料:www.pep.com.cn/200406/ca453316.htm
❷ 現場止血方法有哪些
現場止血方法常用的有五種,使用時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其中的一種,也可以把幾種止血法結合應用,以達到最快、最有效、最安全的止血目的。
一、指壓動脈止血法
適用於頭部和四肢某些部位的大出血。方法是:用手指壓迫傷口近心端動脈,將動脈壓向深部的骨頭,阻斷血液流通。這是一種不要任何器械,簡便、有效的止血方法,但因為止血時間短暫,常需要與其他方法結合進行。
1.頭面部指壓動脈止血法。
(1)指壓顆淺動脈,適用於一側頭頂、額部的外傷大出血。在傷側耳前,用一隻手的拇指對准下頜關節壓迫領淺動脈,另一隻手固定傷員頭部。
(2)指壓面動脈,適用於面部外傷大出血。用一隻手的拇指和食指或拇指和中指分別壓迫雙側下頜角前約1厘米的凹陷處,阻斷面動脈血流。因為面動脈在面部有許多小支相互吻合,所以必須壓迫雙側。
(3)指壓耳後動脈,適用於一側耳後外傷大出血。用一隻手的拇指壓迫受傷一側耳後乳突下凹陷處,阻斷耳後動脈血流,另一隻手固定傷員頭部。
(4)指壓枕動脈,適用於一側頭後枕骨附近外傷大出血。用一隻手的四指壓迫耳後與枕骨粗隆之間的凹陷處,阻斷枕動脈的血流,另一隻手固定傷員頭部。
2.四肢指壓動脈止血法。
(1)指壓肱動脈,適用於一側肘關節以下部位的外傷大出血。用一隻手的拇指壓迫上臂中段內側,阻斷肱動脈血流,另一隻手固定傷員手臂。
(2)指壓撓、尺動脈,適用於手部大出血。手指分別壓迫傷側手腕兩側的撓動脈和尺動脈,阻斷血流。因為撓動脈和尺動脈在手掌部有廣泛的合支,所以必須同時壓迫雙側。
(3)指壓指(趾)動脈,適用於手指(腳趾)大出血。用拇指和食指分別壓迫手指(腳趾)兩側的指(趾)動脈,阻斷血流。
(4)指壓股動脈,適用於一側下肢的大出血。用兩手的拇指用力壓迫傷肢腹股溝中點稍下方的股動脈,阻斷股動脈血流。傷員應該處於座位或卧位。
(5)指壓足背、脛後動脈,適用於一側腳的大出血。用兩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別壓迫傷腳足背中部搏動的足背動脈及足跟與內踝之間的脛後動脈。
二、直接壓迫止血法
適用於較小傷口的出血。方法是:用無菌紗布直接壓迫傷口處,壓迫約10分鍾。
三、加壓包止血法
適用於各種傷口。方法是:先用無菌紗布覆蓋壓迫傷口,再用三角巾或綳帶用力包紮,包紮范圍應該比傷口稍大。這是一種目前最常用的止血方法,在沒有無菌紗布時,可使用消毒衛生巾或餐巾等代替。
四、填塞止血法
適用於較大而深的傷口。方法是:先用鑷子夾住無菌紗布塞入傷口內,如一塊紗布止不住出血,可再加紗布,最後用綳帶或三角巾繞至對側包紮固定。
五、止血帶止血法
止血帶止血法適用於四肢大出血,其他止血法不能止血時才用此法。止血帶有橡皮止血帶(橡皮條和橡皮帶)、氣性止血帶(如血壓計袖帶)和布制止血帶。其操作方法各不相同。
1.橡皮止血帶。左手在離帶端約10厘米處由拇指、食指和中指緊握,使手背向下放在扎止血帶的部位,右手持帶中段繞傷肢一圈半,然後把止血帶塞入左手的食指與中指之間,左手的食指與中指緊夾一段止血帶向下牽拉,使之成為一個活結。
2.氣性止血帶。常使用血壓計袖帶,操作方法比較簡單,只要把袖帶繞在扎止血帶的部位,然後打氣至傷口停止出血。
(1)部位。上臂外傷大出血應扎在上臂上1/3處;前臂或手大出血應扎在上臂下處,不能扎在上臂的中1/3處,因該處神經走行貼近肱骨,易被損傷;下肢外傷大出血應扎在股骨中下1/3交界處。
(2)襯墊。使用止血帶的部位應該有襯墊,否則會損傷皮膚。止血帶可扎在衣服外面,把衣服當襯墊。
(3)松緊度。應以出血停止、遠端摸不到脈搏為宜。過松達不到止血目的,過緊會損傷組織。
(4)時間。一般不應超過5小時,原則上每小時要放鬆1次,放鬆時間為10~15分鍾。
(5)標記使用。使用止血帶者應有明顯標記,可貼在前額或胸前易發現部位,寫明時間。如立即送往醫院,可以不寫標記。
3.布制止血帶。將三角巾折成帶狀或將其他布帶繞傷肢一圈,打個蝴蝶結;取一根小棒穿在布帶圈內,提起小棒拉緊,將小棒依順時針方向絞緊,將絞棒一端插入蝴蝶結環內,最後拉緊活結,並與另一頭打結固定。
不要長時間用綳帶結扎,應每隔1小時左右放鬆10~15分鍾,以防通端肢體缺血壞死。
2006年12月20日下午,一名30多歲的女子搭乘一輛計程車。細心的計程車司機王師傅突然發現,女乘客雙手腕部各有一道利器割傷的傷口,鮮血直流。見狀,他一邊用手壓住傷口幫該女子止血,一邊迅速報警。
公安人員接到報案後,迅速通知了120急救中心。120急救醫生趕到現場後,迅速沖上去救治。經醫生檢查發現,女子雙手腕部傷口長3~5厘米,伴有活動性出血。幸運的是,由於止血及時,該女子沒有生命危險。
掌握簡單的止血技術,不僅對自己有利,而且也能夠幫助他人。
❸ 關於止血的方法有
出血有外出血和內出血兩類,外出血是指可見血液從創口流出,內出血是指外面見不到的體腔內部出血,如顱內出血、腹腔內出血、胸腔內出血等。止血是治療各種出血的必要措施,在日常生活中,出血並不少見,有小出血也有大出血,雖然小出血多見,但伴大出血兇猛時,一旦處置不當,可導致傷者休克,甚至死亡。因此,要熟知各種現場急救的止血方法,常用的止血法有:指壓止血法、止血帶止血法和加壓包紮止血法。一、指壓止血法,是對動脈出血的臨時和短時間的止血法,根據出血部位、動脈分布情況,用手指、手掌、拳頭在出血動脈的近端和上端,用力按壓以阻斷血流,達到止血目的。二、止血帶止血,主要用於上、下肢較大的動脈出血,將止血帶綁扎在出血部位的近端,阻斷肢體的全部血流,以達到止血目的。目前常用的止血帶有橡膠管止血帶、橡皮帶止血帶、充氣止血帶,也可用領帶、綳帶、布條、長筒襪等臨時替代。三、加壓包紮止血法,是急救止血中最常用的方法。方法雖然簡單,但應用較廣,分敷料加壓包紮法和屈肢加壓包紮法兩種。止血法應用後必須標記止血開始時間,每隔30分鍾,放鬆止血帶1次,使用止血帶的時間要盡量短,不易超過4小時,以免造成肢體缺血壞死等情況。合理運用止血帶,才能使傷者得到救治,挽救傷者生命。
❹ 止血方法*機械性損傷後常用止血方法有哪止血方法*機械性損傷後常用止血方法有哪些( 些(
一、止血急救措施最普通最常見的有三種:
1.手指壓迫局部止血法;
2.止血帶加壓主幹動脈止血法(表淺靜脈或毛細血管甚至微小動脈的出血一般可以自動止血);
3.紗布填塞創口止血法;
二、更專業的醫療止血法另外還有三種:
4.縫合線結扎止血:需要外科醫師用止血鉗和縫合線結扎小動脈止血;
5.切除或修補破裂臟器或大血管而止血:例如脾臟破裂不得不緊急麻醉條件下結扎脾動脈且切除脾臟!主動脈瘤破裂非常凶險,必須立即在全身麻醉、體外循環之下切除破裂的主動脈瘤,做人工血管移植術!心臟破裂則需麻醉條件下實施緊急縫合修補術!
6.注射止血法:注射止血葯物例如止血敏、止血芳酸、維生素K、鈣劑等。
❺ 現場止血的方法有哪些
現場止血方法常用的有五種,使用時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其中的一種,也可以把幾種止血法結合應用,以達到最快、最有效、最安全的止血目的。
一、指壓動脈止血法
適用於頭部和四肢某些部位的大出血。方法是:用手指壓迫傷口近心端動脈,將動脈壓向深部的骨頭,阻斷血液流通。這是一種不要任何器械、簡便。有效的止血方法,但因為止血時間短暫,常需要與其他方法結合進行。
1.頭面部指壓動脈止血法。
(1)指壓顆淺動脈,適用於一側頭頂、額部、額部的外傷大出血。在傷側耳前,用一隻手的拇指對准下頜關節壓迫領淺動脈,另一隻手固定傷員頭部。
(2)指壓面動脈,適用於面部外傷大出血。用一隻手的拇指和食指或拇指和中指分別壓迫雙側下頜角前約1厘米的凹陷處,阻斷面動脈血流。因為面動脈在面部有許多小支相互吻合,所以必須壓迫雙側。
(3)指壓耳後動脈,適用於一側耳後外傷大出血。用一隻手的拇指壓迫受傷一側耳後乳突下凹陷處,阻斷耳後動脈血流,另一隻手固定傷員頭部。
(4)指壓枕動脈,適用於一側頭後枕骨附近外傷大出血。用一隻手的四指壓迫耳後與枕骨粗隆之間的凹陷處,阻斷枕動脈的血流,另一隻手固定傷員頭部。
2.四肢指壓動脈止血法。
(1)指壓防動脈,適用於一側肘關節以下部位的外傷大出血。用一隻手的拇指壓迫上臂中段內側,阻斷肽動脈血流,另一隻手固定傷員手臂。
(2)指壓撓、尺動脈,適用於手部大出血。手指分別壓迫傷側手腕兩側的橈動脈和尺動脈,阻斷血流。因為橈動脈和尺動脈在手掌部有廣泛的合支,所以必須同時壓迫雙側。
(3)指壓指(趾)動脈,適用於手指(腳趾)大出血。用拇指和食指分別壓迫手指(腳趾)兩側的(趾)動脈,阻斷血流。
(4)指壓股動脈,適用於一側下肢的大出血。用兩手的拇指用力壓迫傷肢腹股溝中點稍下方的股動脈,阻斷股動脈血流。傷員應該處於坐位或卧位。
(5)指壓勝前、後動脈,適用於一側腳的大出血。用兩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別壓迫傷腳足背中部搏動的勝前動脈及足跟與內踝之間的勝後動脈。
二、直接壓迫止血法
適用於較小傷口的出血。方法是:用無菌紗布直接壓迫傷口處,壓迫約10分鍾。
三、加壓包止血法
適用於各種傷口。方法是:先用無菌紗布覆蓋壓迫傷口,再用三角巾或綳帶用力包紮,包紮范圍應該比傷口稍大。這是一種目前最常用的止血方法,在沒有無菌紗布時,可使用消毒衛生巾或餐巾等代替。
四、填塞止血法
適用於較大而深的傷口。方法是:先用鑷子夾住無菌紗布塞人傷口內,如一塊紗布止不住出血,可再加紗布,最後用綳帶或三角巾繞至對側包紮固定。
五、止血帶止血法
止血帶止血法適用於四肢大出血,其他止血法不能止血時才用此法。止血帶有橡皮止血帶(橡皮條和橡皮帶)、氣性止血帶(如血壓計袖帶)和布制止血帶。其操作方法各不相同。
1.橡皮止血帶。左手在離帶端約10厘米處由拇指。食指和中指緊握,使手背向下放在扎止血帶的部位,右手持帶中段繞傷肢一圈半,然後把止血帶塞人左手的食指與中指之間,左手的食指與中指緊央一段止血帶向下牽拉,使之成為一個活結。
2.氣性止血帶。常使用血壓計袖帶,操作方法比較簡單,只要把袖帶繞在扎止血帶的部位,然後打氣至傷口停止出血。
(1)部位。上臂外傷大出血應扎在上臂上1/3處;前臂或手大出血應扎在上臂下處,不能扎在上臂的中1/3處,因該處神經走行貼近肽骨,易被損傷;下肢外傷大出血應扎在股骨中下1/3交界處。
(2)襯墊。使用止血帶的部位應該有襯墊,否則會損傷皮膚。止血帶可扎在衣服外面,把衣服當襯墊。
(3)松緊度。應以出血停止、遠端摸不到脈搏為宜。過松達不到止血目的,過緊會損傷組織。
(4)時間。一般不應超過5小時,原則上每小時要放鬆1次,放鬆時間為10~15分鍾。
(5)標記使用。使用止血帶者應有明顯標記,可貼在前額或胸前易發現部位、寫明時間。如立即送往醫院,可以不寫標記。
3.布制止血帶。將三角巾折成帶狀或將其他布帶繞傷肢一圈,打個蝴蝶結;取一根小棒穿在布帶圈內,提起小棒拉緊,將小棒依順時針方向絞緊,將絞棒一端插入蝴蝶結環內,最後拉緊活結,並與另一頭打結固定。
不要長時間用綳帶結扎,應每隔1小時左右放鬆10~15分鍾,以防通端肢體缺血壞死。
2006年12月20日下午,一名30多歲的女子搭乘一輛計程車。細心的計程車司機王師傅突然發現,女乘客雙手腕部各有一道利器割傷的傷口,鮮血直流。見狀,他一邊用手壓住傷口幫該女子止血,一邊迅速報警。
公安人員接到報案後,迅速通知了120急救中心。120急救醫生趕到現場後,迅速沖上去救治。經醫生檢查發現,女子雙手腕部傷口長約3~5厘米,伴有活動性出血。幸運的是,由於止血及時,而且未傷到肌膨,該女子沒有生命危險。
掌握簡單的止血技術,不僅對自己有利,而且也能夠幫助他人。
❻ 止血方法
六種有效止血方法:
A、一般止血法:針對小的創口出血。需用生理鹽水沖洗消毒患部,然後覆蓋多層消毒紗布用綳帶扎緊包紮。注意:如果患部有較多毛發,在處理時應剪、剃去毛發。
B、指壓止血法:只適用於頭面頸部及四肢的動脈出血急救,注意壓迫時間不能過長。
▲頭頂部出血:在傷側耳前,對准下頜耳屏上前方1.5厘米處,用拇指壓迫顳淺動脈。
▲頭頸部出血:四個手指並攏對准頸部胸鎖乳突肌中段內側,將頸總動脈壓向頸椎。注意不能同時壓迫兩側頸總動脈,以免造成腦缺血壞死。壓迫時間也不能太久,以免造成危險。
▲上臂出血:一手抬高患肢,另一手四個手指對准上臂中段內側壓迫肱動脈。
▲手掌出血:將患肢抬高,用兩手拇指分別壓迫手腕部的尺、撓動脈。
▲大腿出血:在腹股溝中稍下方,用雙手拇指向後用力壓股動脈。
▲足部出血:用兩手拇指分別壓迫足背動脈和內踝與跟腱之間的頸後動脈。
C、屈肢加墊止血法:當前臂或小腿出血時,可在肘窩、膝窩內放以紗布墊、棉花團或毛巾、衣服等物品,屈曲關節,用三角巾作8字型固定。但骨折或關節脫位者不能使用。
D、橡皮止血帶止血:常用的止血帶是三尺左右長的橡皮管。方法是:掌心向上,止血帶一端由虎口拿住,一手拉緊,繞肢體2圈,中、食兩指將止血帶的末端夾住,順著肢體用力拉下,壓住「余頭」,以免滑脫。注意使用止血帶要加墊,不要直接扎在皮膚上。每隔45分鍾放鬆止血帶2—3分鍾,松時慢慢用指壓法代替。
E、絞緊止血法:把三角巾折成帶形,打一個活結,取一根小棒穿在帶子外側絞緊,將絞緊後的小棒插在活結小圈內固定。
F、填塞止血法:將消毒的紗布、棉墊、急救包填塞、壓迫在創口內,外用綳帶、三角巾包紮,松緊度以達到止血為宜。
❼ 首選止血方法有哪幾種
(一)、捆紮活血淺表創口出血少
(二)、加壓包紮活血
適用全身各位置動脈血管、靜脈、毛細管流血。用醫用敷料和清潔的純棉毛巾手絹、三角巾等遮蓋上口,加壓包紮,做到活血目地
1.立即壓法
實際操作關鍵點:
復位傷者座位或平卧,拉高傷肢復位查驗創口有沒有異物復位如無異物,用醫用敷料遮蓋創口,醫用敷料要超出創口附近最少3公分,假如醫用敷料已被血液淋濕,再再加另一醫用敷料
復位用力施壓立即被壓迫復位用紗布、三角巾等捆紮
2.間接性壓法實際操作關鍵點
復位傷者坐下位或平卧
復位創口有異物,入扎人身體造成 創傷入門的剪子、水果刀、玻璃鏡片復位保存異物,並在創口邊沿將異物固定不動復位隨後用紗布加壓包紮
(三)、指壓止血法
手指頭輕按近心端主動脈,阻隔動靜脈運,能合理做到快速止血的目地。指壓止血法用以血條多的創口
實際操作關鍵點:
復位精確把握主動脈被壓迫點
復位被壓迫能量要適度,以上口不流血為標准復位被壓迫10~15分鍾,僅是短暫性搶救活血復位維持患處身體拉高常見指壓按摩活血位置:1.顳淺動脈被壓迫點
用以頭部流血,一側頭部流血時,在同側耳屏前上邊1.5公分處,用大拇指輕按顳
淺主動脈活血2.肱動脈被壓迫點
肱動脈坐落於手臂中區的內側,部位很深,上臂流血時,在手臂中區的里側觸到肱動脈心搏後,用大拇指輕按活血
3.橈、尺動脈被壓迫點
橈、尺動脈在手腕掌面兩邊。腕及手出血時,要另外輕按橈、尺動脈即可活血。4.股動脈被壓迫點
在腹股溝韌帶圓心偏里側的正下方能觸到股動脈的心搏。用握拳或掌根向外上邊被壓迫,用以下肢內出血。
股動脈在腹股處部位淺表,該點損害時出血大,要用兩手大拇指另外被壓迫血點的的兩邊,被壓迫時間還要增加。假如裝運時間長時刻實施加壓包紮
5.腘動脈被壓迫點
在腘窩中間觸到腘動脈心搏後用大拇指或掌根向腘窩淺層被壓迫,用以小腿肚及下列比較嚴重出血。
6,手指頭創口流血、
用大拇指和示指掐著傷指根處兩邊的指主動脈
❽ 常見的止血方法有哪幾種
在臨床上止血的方法很多,在奶牛方面有以下幾種。
1.止血帶止血
該法使用於四肢出血和斷尾止血,用止血帶或橡膠帶,如果情況緊急,可用繩子,在出血的上方扎緊來臨時止血。
2.壓迫止血
就是用手壓住出血端,或者用止血鉗夾住出血的斷端,或在創口處沒有找到出血的血管,則可用紗布按壓創口,以達到止血的目的。
3.結扎止血
先用止血鉗夾住出血的血管,然後用縫合線將血管結扎,這是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
4.填塞止血
就是在較大的創口出血,找不到出血的血管,或無法結扎,只有用紗布或毛巾填塞創口來止血,如子宮大出血,無法找到血管,只能用毛巾填塞子宮來止血。
5.全身止血
如果出血快,或臟器出血,只能注射止血葯來止血,如肌注止血敏。
❾ 都有哪些方法可以快速的止血
引言: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出現一些磕磕碰碰的現象,稍不留神還會導致出血。如果沒有科學正確的止血方法,一旦感染,那後果將不堪設想,今天小編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最快最有效的止血方法。
三、捆綁止血。
這里所說的捆綁止血,一定要選擇專用的止血帶。先將紗布放在傷口處,再將止血帶放在紗布上方,力度要適中。要注意的是當使用這個方法時,止血帶一般要使用一個小時左右才能松綁。過了一個小時後,就可以將止血帶適當的松一些。不過對於一些小磕小碰的情況,我們就不用這樣大費周章,可以在生活中常備一些創可貼。這樣自己也能及時的處理,即方便又快捷,也不會導致傷口感染。如果存在自己實在處理不了的情況,就不要盲目處理,就要選擇就近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