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塗答題卡的簡便方法

塗答題卡的簡便方法

發布時間:2022-04-17 19:19:46

如何正確塗答題卡

填塗時在對應的信息位上塗一條長3毫米,寬1毫米的線段。

塗卡要求「准」、「深」、「滿」、「勻」、「凈」。

「准確」是指信息位的位置必須畫得准確,不得錯開。

「深」是指信息位的色度應塗深,但信息卡不能刮傷。

「滿」是指小矩形框中的信息位應該填充,不能超出框外,也不能填充框內。

「均勻」是指塗色信息卡上所有信息位的顏色深度應基本相同,相同的信息位也應一致。

「清潔」是指保持信息卡的清潔,不得用填充筆在非信息位置掉下墨水、污垢或塗鴉。

如果是用鉛筆填充的,塗錯了就必須用塑料橡皮擦擦乾凈。一般建議用2B鉛筆填寫信息卡。



(1)塗答題卡的簡便方法擴展閱讀:

填塗技巧

1、使用前,將紙上的鉛筆頭磨成馬蹄形(厚度與小格子差不多),填充時,比小網格更適合。

2、可以選擇買一張專用的機器讀卡來填寫自動鉛筆,因為自動鉛筆的筆尖已經做成了馬蹄形。

3、可以選擇買一把尺子來填充。尺子上有同樣大小的孔,直接填寫。

4、填表時不能折疊,否則全部無效。

5、填寫答題表時,可用手觸摸牆壁或接地物體,消除靜電。

㈡ 小學答題卡上怎麼解方程,簡便運算 五年級縣統考,老師說可能是答題卡,可是根本不知道怎麼寫

不用擔心,考試的時候,監考老師會告訴你如何填塗答題卡的

㈢ 答題卡怎樣塗才能更加快速

我個人認為做完先塗,因為邊做邊塗會分心的,如果做完先塗,那圖卡的時候就會很快了。

㈣ 如何正確塗考試答題卡

填塗時在對應的信息位上塗一條長3毫米,寬1毫米的線段。塗卡要求「准」、「深」、「滿」、「勻」、「凈」。

「准」是指信息位的位置一定要塗准,一定不能竄行和錯位。

「深」是指信息位的色度要塗深,但不能劃破信息卡。

「滿」是指信息位的小矩形框要塗滿,不要超出框,也不要塗不滿框。

「勻」是指所塗信息卡上所有信息位顏色的深淺要基本一致,同一信息位也要保持深淺一致

「凈」是指一定要保持信息卡的潔凈,絕不能滴上墨水、污物或用填塗筆在非信息位處亂劃。

(4)塗答題卡的簡便方法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塗卡要求「准」、「深」、「滿」、「勻」、「凈」。填塗時在對應的信息位上塗一條長3毫米,寬1毫米的線段。如果用鉛筆填塗,塗錯時,必須用塑料橡皮擦乾凈。一般建議用2B鉛筆填塗信息卡。

2、不要塗寫得太輕、太細。此種情況以女生為多,原因是鉛筆削的過細,塗寫用力太小。

3、注意不要斜塗和連塗。即在框內任意斜劃一筆或畫出框外或者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緊挨著的答案在一條線上,一筆塗寫完,也往往會造成機器採集信息失誤而失分。

4、不要把答題卡弄穿、弄臟。因為用力太大,把答題卡弄穿,也會造成不應有的失分。如果答題卡正面有泥土,或弄上水滴以及沾上墨水,把答題卡弄臟,也往往會造成不應有的失分。

5、非鉛筆塗寫。有的考生不按要求用相應的鉛筆塗寫,卻用圓珠筆、鋼筆塗寫。鉛筆劃的標記,吸光性強,容易使機感到光電信號的差別,而其他筆則不具備此種特徵,機器可能形成誤判。鉛筆需要到正規商店購買2B鉛筆,以免萬一因鉛筆質量導致填塗不達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答題卡

㈤ 答題卡怎麼塗

使用2b鉛筆(建議用中華牌的,避免假貨),在A.B.C.D四個選項的格子中先選擇答案,然後用2b鉛筆將這個格子全部塗滿即可
注意
1.一定要看清楚ABCD,如果塗錯用橡皮將痕跡完全擦去,再重新選擇
2.一定要把該選項的格子塗滿,否則沒有分數

㈥ 答題卡 怎樣塗填能更加快速

應該盡量把鉛筆削粗,這樣再塗的時候才能塗的更快 直尺上的塗卡器在用的時候需要把卡與直尺對齊,而且塗卡器的孔太小,有的時候鉛筆下不進去,即使下進去了,鉛筆完成填塗動作時也會受限制的。所以盡量不要用塗卡器,直接把鉛筆削粗認真塗就好了,其他應該沒什麼捷徑了。

㈦ 填塗答題卡的正確操作方法是什麼

填塗時在對應的信息位上塗一條長3毫米,寬1毫米的線段。塗卡要求「准」、「深」、「滿」、「勻」、「凈」。

「准」表示必須准確地應用信息位置的位置,並且不能彎曲和放錯位置。

「深」表示信息位的色度應深,但不能刮擦信息卡。

「滿」表示應該填充信息位置的小矩形框,而不是在框上方,並且不要對框進行粉刷。

「勻」是指要塗覆的信息卡上所有信息位的顏色應基本相同,並且相同的信息位置應保持在相同的深度。

「凈」表示保持信息卡清潔,切勿掉落墨水,灰塵或使用填充筆劃傷非信息位置。

如果使用鉛筆填充鉛筆,則必須使用塑料橡皮擦進行清潔。通常建議使用2B鉛筆填充信息卡。

(7)塗答題卡的簡便方法擴展閱讀:

填塗技巧

1、使用前,將鉛筆的頭在紙上磨成馬蹄形(厚度類似於小號筆),比小號筆更適合填充外套。

2、您可以選擇購買特殊的機器可讀卡來填充自動鉛筆,因為這種自動鉛筆的筆尖已經放置在馬蹄形中。

3、可以選擇購買直尺進行填充,直尺上有同樣大小的小孔。將其直接填充到裡面。

4、填寫答題紙時,不能將其折疊,否則將無效。

5、填寫答題紙時,請去除靜電並用手觸摸窗戶或接地的物體。

㈧ 考試中怎麼塗答題卡,有什麼經驗么

一、考生自行填塗「考生禁填」的缺考標記,造成計算機掃描試卷時將其作為缺考生處理;

二、考生未將條形碼貼在固定區域,造成計算機在掃描過程中無法識別;

三、考生未使用規定的2B鉛筆填塗答題卡的客觀題部分,計算機無法掃描;

四、考生在填塗答題卡時,採用的不是黑方塊的正確填塗方法,而是用劃勾或圓圈之類的代替,同樣造成計算機無法掃描該試卷。

五、考生在進行主觀題答題時,答題內容超出規定的答題區域,所超出部分計算機掃描後無法顯示,成績大打折扣。

就上述問題,省高招辦提醒廣大考生,高考時一定要認真謹慎地填塗答題卡,以避免成績受到影響。並告知考生如何正確填塗答題卡:

一是考生在拿到答題卡時,應檢查答題卡的正反面,如果發現答題卡字跡模糊、行列歪斜或單面缺印等現象,要及時向監考員報告,更換答題卡。

二是考生要仔細核對監考老師下發的准考證條形碼所列印的姓名、准考證號是否和本人的相符,如果不符,應該告訴監考老師對換正確的;在對條形碼核對無誤後,考生將其貼在指定的貼條形碼區。條形碼一律橫貼,即准考證號從左向右排列。考生應保持條形碼的整潔和完整,不要在條形碼上面和周圍寫畫。

三是考生在答題前,要仔細閱讀答題卡上的注意事項,並按注意事項的規定認真執行。用黑色墨水鋼筆或黑色簽字筆填寫姓名和准考證號。

四是考生要注意答題用筆:客觀題用2B鉛筆正確填塗,主觀題用0.5毫米的中性黑色簽字筆書寫,作圖題用鉛筆作好圖以後,用黑色簽字筆再描一遍(鉛筆線掃描儀無法掃進計算機)。書寫要字跡工整,清晰。不得使用鉛筆、紅筆、藍色的鋼筆或圓珠筆等筆書寫。

五是考生在進行主觀題答題時,應在指定的答題區域內答題,內容不可超出指定的矩形邊框,否則,答案無效。

六是在主觀答題過程中如需對答案進行修改,可用修改符號將該書寫內容劃去,然後在其緊挨處上方或下方寫出新的答案,修改部分的書寫同樣不得超出答題區域的矩形邊框,否則,修改的答案無效。修改答案允許用橡皮擦,但應注意不要造成答題卡破損。禁止使用塗改液、膠帶紙改錯或用透明膠帶紙粘扯欲修改的內容。

最後提醒廣大考生要保持答題卡的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

㈨ 答題卡怎麼塗

填塗時在對應的信息位上塗一條長3毫米,寬1毫米的線段。塗卡要求准、深、滿、勻、凈:

1、「准」是指信息位的位置一定要塗准,一定不能竄行和錯位;

2、「深」是指信息位的色度要塗深,但不能劃破信息卡;

3、「滿」是指信息位的小矩形框要塗滿,不要超出框,也不要塗不滿框;

4、「勻」是指所塗信息卡上所有信息位顏色的深淺要基本一致,同一信息位也要保持深淺一致;

5、「凈」是指一定要保持信息卡的潔凈,絕不能滴上墨水、污物或用填塗筆在非信息位處亂劃。

(9)塗答題卡的簡便方法擴展閱讀

答題卡存放:

首先由於答題卡紙張纖維具有很強的親水性,在溫度急劇變化時漲縮也較大,所以機讀答題卡的保管最重要的是要防潮、防溫度的急劇變化。

要放在陰涼乾燥的地方保存,冬天不要放在暖氣和火爐旁。水浸或雨淋濕的信息卡會有較大變形,就不能用了。同時我們還應該注意將答題卡並放在防潮塑料袋內,使用時用多少取出多少,剩下的機讀卡,還要放回到塑料袋內加以保護。

㈩ 請問考試如何又快又好的塗答題卡謝謝!

可以這樣做:
1、考試前把2B鉛筆削成楔形,寬度與要塗的框的寬度一樣。這樣的鉛筆可心多准備幾支,以備鉛筆用粗以後換。
2、考試時最好先做完客觀題以後一起塗卡。一般單選題和判斷題可以5道題一塗,多選題只能一道一道地塗。
3、塗卡時把鉛筆的較寬一面與答題框對准,向右一劃,長度與框的長度一樣。
我每次都用這種方法塗卡。感覺還不錯。希望對你有幫助。

閱讀全文

與塗答題卡的簡便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貴州點光源安裝方法 瀏覽:802
化學鍍方法和技巧 瀏覽:487
寶寶怎麼治療最好的方法 瀏覽:452
csgo連入專屬伺服器失敗解決方法 瀏覽:933
溶液酸鹼性計算方法 瀏覽:201
戰馬貼膜的正確方法 瀏覽:168
復印機安裝與操作方法 瀏覽:17
概率中的個數計算方法 瀏覽:824
金帥洗衣機使用方法 瀏覽:648
怎麼選擇樁的施工方法 瀏覽:584
聯想筆記本限速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78
怎樣快速止牙痛土方法 瀏覽:51
子宮肌層2mm治療方法 瀏覽:792
波紋排水管安裝方法 瀏覽:253
華為網路密碼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005
含羞草如何種植方法 瀏覽:354
小米note微信視頻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49
在家製作紅棗糕的簡單方法 瀏覽:420
圓錐推力機軸承怎麼安裝方法 瀏覽:359
現代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的研究 瀏覽: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