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平菇深加工的幾種方法
平菇深加工產品以多糖為主,但投資大、要求高,再就是進行食品加工類,要求資質要全。加工醬油是可以的,技術要求也不十分高,但銷路更是關鍵,而且食品加工手續健全是必須的。可以考慮腌漬保存、批量銷售;也可以干制,延長售貨期。
⑵ 平菇菌種如何製作
製作平菇菌首先要將土豆切成小塊放燒杯里煮半個多小時,過濾出裡面的水備用,將瓊脂放到煮土豆的水裡,燒開,等到瓊脂完全溶化後煮一會兒,把汁液分放到試管里,放到高壓鍋里消毒殺菌。斜放知道冷涼凝固之後准備接種。將品相優良的嫩蘑菇用酒精清洗殺菌。
在無菌箱里切成小塊,接種到瓊脂基質上,(接種時下面要放一個酒精燈,試管口在酒精燈上方,盡量保證接種空間無菌)用塞子堵上口,放到培養箱里培養就可以了。等到長滿菌絲備用,形成一級菌種。
二級菌種:將大豆等穀粒煮熟,高溫殺菌,無菌條件下晾乾;玻璃瓶高溫殺菌;將晾好的穀粒裝到玻璃瓶里。封口。放到高壓鍋里高壓滅菌。取出在無菌室冷涼。之後將培養瓶放到無菌箱里,將一級菌種放進去,用專用小匙挖出黃豆大小菌種接種入玻璃瓶里,(接種時下面要放一個酒精燈,試管口在酒精燈上方,盡量保證接種空間無菌)接種後隨即封口。放到培養室培養,等到長滿菌絲備用。
三級菌種(生產用菌種):與二級菌種制備方法基本雷同,不過,培養基一般採用煮熟的玉米粒、麥粒、棉籽等。等三級菌種菌絲長滿後就可以取出來種蘑菇了。這樣經歷了三級菌種的培育後,平菇菌就完全製作好了。
⑶ 平菇生產配方
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發展平菇生產,是一條致富快的門路,使用農作物副產品栽培平菇是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的有效途徑。現將多種培養料栽培平姑的配方及操作技術簡介如下:
一、玉米芯:玉米芯50公斤、石膏500克、過磷酸鈣500克、多菌靈50克。先把曬(烘)乾的玉米芯粉研成豆粒大小狀,然後拌入石膏、過磷酸鈣和多菌靈,調節含水量達58-62%為宜。最好覆蓋薄膜悶一夜再播菌種。
二、花生殼:花生殼78%、米糠(或麥麩)20%、白糖1%、石膏1%。把花生殼切成1厘米長或將花生殼粉碎,然後拌入米糠(或麥麩)、石膏,調水後加入白糖。調水量以手握料指縫滴1-2滴水為度。
三、廢紙:廢紙89%、糠(或麥麩)10%、石灰0.9%、多菌靈0.1%。把切碎的廢紙放入沸水中浸泡半小時後撈出瀝干,再拌入糠(或麥麩)石灰和多菌靈即可。
四、麥草:把麥稈碾碎後切成3厘米-5厘米長的小段,放入沸水中浸泡半小時撈出瀝干,控制含水量在60%左右即可播菌種。麥草用量視生產量而定。
五、稻草:稻草89%、米糠10%、石膏1%。將稻草切成15厘米左右小段,放入0.5%的石灰水中浸泡24小時-48小時,再用清水沖洗,使pH值降到7-8.5,瀝干水分,拌入新鮮米糠和石膏,最後使含水量達到65%左右則可播種。
六、酒糟:酒糟88%、稻草或麥草粉10%、石膏1%、石灰1%、0.1%多菌靈,把各種料混合拌勻,調水到60%為宜。
七、鋸木屑:鋸木屑78%、米糠(或麥麩)20%、白糖1%、石膏1%。先將鋸木屑(最好是闊葉樹的鋸木屑)、米糠、石膏粉混勻,再拌入白糖水,調節含水量至60%左右即可。
八、甜菜渣:甜菜渣88%、米糠(或麥麩)10%、石膏1%、過磷酸鈣1%。將甜菜渣(鮮、干均可)與米糠、石膏、過磷酸鈣拌勻,調水到60%為佳。
九、豆渣:豆渣70%、棉籽殼(或稻草)30%。用800倍的敵敵畏和多菌靈液拌料。將干豆渣與棉籽殼拌勻,加入多菌靈(它們可以交替噴灑),然後調水至60%為止。注意:豆渣養分充足易發霉生蛆,栽培房要清潔干凈;播菌種後隔10天可在菇房內噴一次葯(多菌靈)。
十、其他:棉籽殼99%、石灰1%、多菌靈0.1%。按比例拌勻加水至60%,然後放料於訂架、地面、竹筐或木箱內,鋪上干凈的薄膜,撒一層菌種鋪一層,照此播上2-3層,最上面撒一層菌種封面,最後用木板輕輕壓平,蓋上薄膜保溫發菌。
⑷ 怎麼製作菌包平菇
培養基配方; 母種、原種、栽培種培養基配方:木屑78%、麩皮20%、石膏和糖各1%、殺菌劑0.2%。料水比為1:1.2-1:1.3。
生長環境:
1、營養。平菇可利用的營養很多,木質類的植物殘體和纖維質的植物殘體都能利用。人工栽培時,依次以廢棉、棉籽殼、玉米芯、棉稈、大豆秸產量較高,其他農林廢物也可利用,如木屑、稻草、麥秸、玉米芯等。
2、溫度。菌絲生長不同種的菌絲生長溫度范圍和適宜溫度不完全相同,多數種和品種在5~35℃下都能生長,20~30℃是它們生長共同的適宜溫度范圍,低溫和中低溫類品種的最適生長溫度為24~26℃,中高溫類和廣溫類品種的最適生長溫度為28℃左右,鳳尾菇的最適生長溫度25~27℃。
⑸ 怎麼製作菌包平菇
1、第一步,收到菌包後,准備一個大一些的塑料桶或者紙箱(紙箱的話最好在里邊墊上一張防水薄膜),在里邊倒入一小杯水,把菌包封口處的報紙撕掉,然後將菌包在塑料桶里邊。(當然有泡沫箱的話,也可以把這些菌包放在泡沫箱裡面)。
拓展資料
病蟲害防
不出菇
平菇栽培過程中,發菌成熟的菇床遲遲不出菇,或采過1~2潮菇的菇床,不再正常出菇的現象較為常見,其原因有以下幾種:
1.料溫偏高。菌絲培養成熟的菇床,若無較低溫度的影響,其料溫下降的速度很慢。若料溫高於出菇溫度范圍,則原基不易發生,這種現象在秋栽的低溫型品種中最為常見。
2.環境不適。菇床所處環境溫度,高於所栽品種的出菇溫度范圍,或低於所栽品種的出菇溫度范圍,都會產生不出菇或轉潮後不再正常出菇的現象。前者春、夏、秋季均會發生,後者多出現在冬季低溫季節。
3.積溫不足。在低溫下種植時,菌絲長期處於緩慢生長狀態,雖然發菌時間較長,但由於有效積溫不足,菌絲生理成熟度不夠,而遲遲不能出菇。此外,無論何時種植,出菇前的溫差變化太大,均不利於出菇。
4.水分不足。發菌期由於揭膜次數過多,覆蓋不嚴或土壤吸濕等,會造成培養料含水量下降,或菇床表面失水偏干;此外,產菇期菇體大量消耗培養料的水分後,如菇床水分補充過少,也會造成不出菇或轉潮後不正常出菇的現象。[2]
5.菌絲徒長。培養料含水量過高,菇床表面濕度飽和,干濕差變化小,會造成菌絲徒長,在菇床表面形成厚厚的菌皮。
6.蟲害影響。雜菌污染菇床後,不但與平菇菌絲爭奪養分,而且能分泌有害物質,抑制平菇菌絲的正常生長;害蟲侵入菇床後,則大量咬食平菇菌絲,並使平菇菌絲斷裂失水死亡。病蟲危害重的菇床,平菇菌絲的正常生理代謝和物質轉換要能受到破壞,進而造成不出菇。這種現象在整個產菇期內均可發生。
7.通風不良。菇床通風不良,供氧差,膜內二氧化碳濃度過高,光線太弱,均不利於出菇。這種現象在地下菇場較為常見。
在栽培過程中,應根據平菇各生育階段的特性,進行精心管理,避免造成以上不出菇或不正常出菇因素的發生,而獲得穩產高產。
⑹ 平菇的做法有哪些
本色平菇 充分保持了平菇本身的味道
材料:
主材:鮮平菇半斤左右,輔材:1.食用油8ml。,2.蔥花薑末若干。,3.鹽一點點。
做法:
step1:把先平菇沖洗干凈,尤其注意洗一下背面縫隙里的泥沙,然後用手撕成小片,蔥姜切末備用。
step2:熱鍋倒油,油溫6成左右的時候下蔥薑末,爆香,然後放入剛才撕好的平菇,翻炒。如果有肉,可以放一點點肉。
step3:一直翻炒的同時,平菇會出一些水,不要用澱粉勾芡,轉小火,蓋鍋蓋悶,直到湯汁又被平菇吸進去。
step4:湯汁收的差不多了,撒鹽,出鍋。
小訣竅:
平菇洗的時候不要把水分擠出去,這樣才能保留平菇的原味。
整個過程不放水,完全靠平菇自己受熱後出湯,再自己把湯吸回去。
整個過程只放鹽作為調料,沒有其他,保持了平菇本身的味道,所以叫本色平菇。
餡平菇 材料:
平菇一個60g、圓蔥絲10g、蔬菜高湯適量、豬肉餡30g、煮胡蘿卜10g、酸黃瓜10g、漬紫菜絲10g。調料鹽2g、胡椒粉0.4g、橄欖油l 5g、俄力岡0.1g。
做法:
將平菇用開水焯熟備用,肉餡用鹽、胡椒粉、圓蔥碎、西芹碎、俄力岡調味後鑲入平菇中,上面嵌上圓蔥絲。煎盤中倒入橄欖油,放入制好的平菇煎熟即可。配以胡蘿卡、酸黃瓜、漬紫菜絲口感更佳。
廚藝經驗
做好的餡平菇,澆上用雞湯、茄汁兌的湯汁味道更佳。
茄汁平菇 材料:
包裝平菇的一袋(可以買新鮮的,如果下班晚了,可以去超市買這樣的),番茄醬
做法:
步驟1:打開包裝的平菇,洗一下。放入開水鍋內焯一下水,撈出冷卻。
步驟2:鍋中底油一些,有人下番茄醬煸至濃稠,開小火煸炒。
步驟3:然後下冷卻的平菇,加精鹽,少許料酒,白糖,適當清水,用大火燒沸,小火燉熟就可以了,時間不要太長。
平菇燒肉 蘑菇鮮美、燒肉飄香,單看二者便足以令人傾倒,合二為一的魅力更加令人無法阻擋。對於喜歡吃肉的孩子來說,沒有什麼能比這道菜來得更直接、更親切。
材料:
白平菇 300g,五花肉 500g,八角 1枚,桂皮 1小段,老薑 3片,大蔥 2段,蒜 4瓣,白砂糖 2湯匙(30g),醬油 2湯匙(30ml),黃酒 2湯匙(30ml),水 500ml,雞精 1茶匙(5g),油 2湯匙(30ml)
做法:
五花肉用流動水沖洗干凈,再用廚房紙巾擦乾水分,接著切成2cm見方的小塊。
白平菇切去根部,用流動水沖洗干凈,再用手掰成小塊待用。
中火燒熱炒鍋中的油,待燒至五成熱時(將手掌置於炒鍋上方,能感到有熱氣升騰),將八角、桂皮、老薑片、大蔥段和蒜放入爆香,隨後放入五花肉小塊,用小火慢慢翻炒片刻,逼出五花肉中的油脂。
將炒好的五花肉小塊和所有調味料撈出待用,鍋中留底油,燒熱後放入白砂糖,用小火慢慢攪炒至完全融化,再稍稍炒制上色。
把炒過的五花肉小塊和調味料再次放入鍋中翻炒均勻,使五花肉均勻地裹上糖色。
在鍋中烹入黃酒和醬油,並拌炒均勻,再倒入水用大火燒沸。
接著轉小火將五花肉小塊燉煮約40分鍾。
最後將白平菇小塊放入鍋中混合均勻,繼續用小火燒煮約10分鍾即可。
小訣竅:
平菇質地細嫩,不宜烹調時間過長,等肉燒好後再放入,只需再烹調數分鍾即可。
白色的平菇比灰色的平菇口感更細膩,味道並無二致,因此也可用常見的灰色平菇來製作這道菜。
⑺ 蘑菇,平菇深加工,怎麼做
蘑菇深加工的產品很多。例如腌漬。烘乾,速凍,調味等等。不知你說的是哪一種。
⑻ 平菇菌種如何製作
一、生產季節
平菇的制種和播種時間,因各地氣候不同、品種耐溫程度不同而有差異。以華中、華東、華北地區為例,利用自然氣溫生產平菇,一般中、低溫型品種在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制原種,8月中、下旬至9月上、中旬制生產種;中溫型品種在11~12月制原種,1~2月制生產種;高溫型品種在3~4月制原種,4~5月制生產種。播種可分為秋播、冬播和春播。秋播的播種期在8月中旬至10月上旬。8月上旬以前播種的,因日平均氣溫在25℃以上,雖然出菇較快,但在發菌期容易遭致雜菌污染。秋菇的最適播種期在8月下旬至9旬下旬,此時日平均氣溫已降至20℃以下,於雜菌生長不利,一般經35~40天方可出菇,從事大批量商品菇生產最好在這段時間內播種。冬播在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播種。10月下旬播種的,約經兩個月方可出菇,春節前後進入盛產期,有較好鮮菇市場;11月下旬播種的,需80~90天,至次年3月初氣溫回升時方可出菇。春播在2月以後播種,雖然氣溫較低,發菌慢,但很少有雜菌污染,至4月中、下旬出菇,遲至3月以後則不宜播種。
二、配料和拌料
傳統配方一:玉米芯80%,麥麩18% 石膏1% 石灰1% 多菌靈 0.15%
傳統配方二:棉籽殼70% 麩皮12% 過磷酸鈣 1% 稻草1.5% 糖 l% 石膏1% 多菌靈 0.15%
傳統配方三:玉米芯69% 豆稈30% 石灰0.5% 過磷酸鈣0.5% 多菌靈 0.15%
雪梅內部配方:即用「菇耳壯」拌料,為食用菌提供全面營養,以利菌絲體的生長繁殖,達到適合平菇生長發育的碳氮比。本配料方法在降低成本方面,每一萬袋節省精料1200元,並會增產30%-40%。
雪梅推薦配料方法
二級種配方
鋸末:80斤
麥麩:3斤
玉米粉:2斤(或白糖半斤)
菇耳壯:0.16斤
石膏:0.8斤(必須純石膏)
三級種配方
棉籽殼、鋸末(或混合料):80斤
菇耳壯:0.18斤
石灰:1斤
多菌靈(無硫、25%粉劑):0.15%
原料要求無霉爛。混合料比單一料效果好。秸稈、玉米芯等原料要粉碎成粗屑或玉米粒大小顆粒狀。
以上配方中,用棉籽殼、木屑、玉米芯作培養料生產平菇的,先把各配方的乾料拌勻,再分別把菇耳壯和多菌靈溶於溫水中,邊拌料邊加水,勿使拌水流失,含水量達到65%左右。拌完料後堆在一起燜12小時,讓其充分吸足水,將酸鹼度調至pH7.5左右,此時含水量65%(用手用力握,指逢間有水滲出,但不下滴為宜),然後裝袋、 滅菌。
若用秸桿粉作培養料的,為防止吸入粉塵,應帶口罩操作。
以上摘自 柴河食用菌學會《平菇栽培技術》,希望對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