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已知兩邊求第三邊有哪些方法

已知兩邊求第三邊有哪些方法

發布時間:2022-04-16 16:15:44

㈠ 三角形知道兩邊求第三邊怎麼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如果是普通三角形(銳角、鈍角三角形)只能求出第三邊的范圍: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兩邊之差小於第三邊如果是直角三角形,知道兩邊,可用勾股定理求出第三邊,你上初中的話,餘弦定理那兒不要掌握。



望採納,謝謝!

㈡ 直角三角形已知兩邊求第三邊公式

解:分兩種情況討論

1、需要求的第三邊為斜邊時,第三邊長度=√a^2+b^2 (ab分別為兩直角邊的長度)

2、需要求的第三邊為直角邊時,第三邊長度=√c^2-a^2 (其中c為斜邊,a為已知直角邊)

(2)已知兩邊求第三邊有哪些方法擴展閱讀

利用正弦定理證法

在△ABC中,sin²A+sin²B-sin²C

=[1-cos(2A)]/2+[1-cos(2B)]/2-[1-cos(2C)]/2(降冪公式)

=-[cos(2A)+cos(2B)]/2+1/2+1/2-1/2+[cos(2C)]/2

=-cos(A+B)cos(A-B)+[1+cos(2C)]/2(和差化積)

=-cos(A+B)cos(A-B)+cos²C(降冪公式)

=cosC*cos(A-B)-cosC*cos(A+B)(∠A+∠B=180°-∠C以及誘導公式)

=cosC[cos(A-B)-cos(A+B)]

=2cosC*sinA*sinB(和差化積)(由此證明餘弦定理角元形式)

設△ABC的外接圓半徑為R

∴(RsinA)²+(RsinB)²-(RsinC)²=2(RsinA)*(RsinB)*cosC

∴a²+b²-c²=2ab*cosC(正弦定理)

∴c²=a²+b²-2ab*cosC

㈢ 三角形知道2邊求第3邊怎麼算

三角形知道兩條邊和一個角的方法是利用餘弦定理:

(1)

(3)已知兩邊求第三邊有哪些方法擴展閱讀:

利用正弦定理證法

在△ABC中,

sin²A+sin²B-sin²C

=[1-cos(2A)]/2+[1-cos(2B)]/2-[1-cos(2C)]/2(降冪公式)

=-[cos(2A)+cos(2B)]/2+1/2+1/2-1/2+[cos(2C)]/2

=-cos(A+B)cos(A-B)+[1+cos(2C)]/2(和差化積)

=-cos(A+B)cos(A-B)+cos²C(降冪公式)

=cosC*cos(A-B)-cosC*cos(A+B)(∠A+∠B=180°-∠C以及誘導公式)

=cosC[cos(A-B)-cos(A+B)]

=2cosC*sinA*sinB(和差化積)(由此證明餘弦定理角元形式)

設△ABC的外接圓半徑為R

∴(RsinA)²+(RsinB)²-(RsinC)²=2(RsinA)*(RsinB)*cosC

∴a²+b²-c²=2ab*cosC(正弦定理)

∴c²=a²+b²-2ab*cosC

㈣ 已知一個三角形的兩條邊長,怎麼求第三條邊

已知一個三角形的兩條邊長,第三邊是無法確定的,只能確定取值范圍。即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任意兩邊之差小於第三邊。

三角形是由同一平面內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條線段『首尾』順次連接所組成的封閉圖形。常見的三角形按邊分有普通三角形(三條邊都不相等),等腰三角(腰與底不等的等腰三角形、腰與底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即等邊三角形);按角分有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等,其中銳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統稱斜三角形。

(4)已知兩邊求第三邊有哪些方法擴展閱讀:

直角三角形的邊長計算方法

在平面上的一個直角三角形中,兩個直角邊邊長的平方加起來等於斜邊長的平方。即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是一個基本的幾何定理,指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的平方和等於斜邊的平方。中國古代稱直角三角形為勾股形,並且直角邊中較小者為勾,另一長直角邊為股,斜邊為弦,所以稱這個定理為勾股定理,也有人稱商高定理。

㈤ 等腰三角形知道兩邊相等,怎麼求第三邊

1、只知道兩邊相等如果一個是底邊一個是腰的話,這個是正三角形,第三邊就等於腰了。

2、如果只知道等腰三角形腰長,那麼得知道一個頂角或者底角大小,否則是求不出來的,如果知道頂角(設腰長為a,底邊長為b頂角C)b=a√[2-2cos(C)]如果知道底角,通過底角相等和三角形內角和等於180°,求出頂角,也可以通過b=a√[2-2cos(C)]求出第三邊。

3、如果知道的等腰三角形底邊長,那麼也得知道一個頂角或者底角大小,才能求出三角形第三邊長,都是通過c²=a²+b²-2×a×b×cosC推出第三邊的。

(5)已知兩邊求第三邊有哪些方法擴展閱讀:

等腰三角形性質:

1、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度數相等(簡寫成「等邊對等角」)。

2、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平分線,底邊上的中線,底邊上的高相互重合(簡寫成「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

3、等腰三角形的兩底角的平分線相等(兩條腰上的中線相等,兩條腰上的高相等)。

4、等腰三角形底邊上的垂直平分線到兩條腰的距離相等。

5、等腰三角形的一腰上的高與底邊的夾角等於頂角的一半。

6、等腰三角形底邊上任意一點到兩腰距離之和等於一腰上的高(需用等面積法證明)。

㈥ 已知直角三角形兩條直角邊的長度,怎麼求第三邊

假設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邊長分別為a、b,斜邊為c,根據勾股定理,則

(6)已知兩邊求第三邊有哪些方法擴展閱讀:

一、定理用途

已知直角三角形兩邊求解第三邊,或者已知三角形的三邊長度,證明該三角形為直角三角形或用來證明該三角形內兩邊垂直。利用勾股定理求線段長度這是勾股定理的最基本運用。

二、意義

1、勾股定理的證明是論證幾何的發端。

2、勾股定理是歷史上第一個把數與形聯系起來的定理,即它是第一個把幾何與代數聯系起來的定理。

3、勾股定理導致了無理數的發現,引起第一次數學危機,大大加深了人們對數的理解。

4、勾股定理是歷史上第—個給出了完全解答的不定方程,它引出了費馬大定理。

5、勾股定理是歐氏幾何的基礎定理,並有巨大的實用價值.這條定理不僅在幾何學中是一顆光彩奪目的明珠,被譽為「幾何學的基石」,而且在高等數學和其他科學領域也有著廣泛的應用。

1971年5月15日,尼加拉瓜發行了一套題為「改變世界面貌的十個數學公式」郵票,這十個數學公式由著名數學家選出的,勾股定理是其中之首。

㈦ 三角形已知兩條邊怎樣能求第三條邊

直角三角形可以用勾股定量直接求得第三條邊的長。非直角三角形中,如果只能確定兩條邊的長度,沒有其它條件時,是不確定圖形(譬如可以保持相鄰兩邊的長度不變,而任意改變其夾角,這樣得到的三角形第三邊的長也就隨之改變),所以不能確定第三邊的長度。如果已知三角形兩邊的長,又知道其中的一個角度,就可以應用正統或餘弦定理求得第三邊的長。

閱讀全文

與已知兩邊求第三邊有哪些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地下水高錳酸鉀指數測量方法 瀏覽:329
纖維樁使用方法 瀏覽:683
貴州點光源安裝方法 瀏覽:804
化學鍍方法和技巧 瀏覽:490
寶寶怎麼治療最好的方法 瀏覽:455
csgo連入專屬伺服器失敗解決方法 瀏覽:937
溶液酸鹼性計算方法 瀏覽:203
戰馬貼膜的正確方法 瀏覽:171
復印機安裝與操作方法 瀏覽:18
概率中的個數計算方法 瀏覽:826
金帥洗衣機使用方法 瀏覽:651
怎麼選擇樁的施工方法 瀏覽:586
聯想筆記本限速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82
怎樣快速止牙痛土方法 瀏覽:54
子宮肌層2mm治療方法 瀏覽:794
波紋排水管安裝方法 瀏覽:254
華為網路密碼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009
含羞草如何種植方法 瀏覽:356
小米note微信視頻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51
在家製作紅棗糕的簡單方法 瀏覽: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