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得了IgA腎病到底該怎麼治療啊趕快讓我好了吧!
IgA腎病是不可以治癒的疾病,IgA腎病的預後和臨床、病理因素密切相關,臨床因素比如說初始發病時蛋白尿的水平、血壓控制的程度、腎功能水平以及病人年齡、性別,其他合並疾病的情況是有關系的。病理情況是很重要的決定預後的因素。如果臨床表現輕,但病理重,預後就不好。IgA腎病實際上不是一個溫和、進展緩慢的疾病,IgA腎病的有些病人都會進展到終末期腎衰竭,也就是尿毒症期。有的病人也會進展到終末期腎衰竭,也就是說它不是一個良性過程的疾病。決定疾病是否進展的因素,比如說病人合並了感染,我們要積極地去控制感染,預防感染的發生。積極的控制蛋白尿,力求把蛋白尿控制在尿蛋白定量1g以下,把血壓控制達標。病人的預後就會相對比較好,對於腎臟功能的保護比較好,腎臟的存活期就比較長。
㈡ IgA腎病如何治療【IgA腎病】
1. 一般治療:
①適當休息,注意飲食,避免受涼,預防感冒。
②糖皮質激素、細胞毒性葯物、免疫抑制劑等抑制免疫與炎症反應治療,但治標不治本,易出現毒副作用。
2. 「循經護腎療法」治療
IgA腎病是本醫院的主治疾病,採用獲得國家專利技術的獨特療法「循經護腎療法」,以中醫中葯外用治療為主,刺激人體經絡和穴位給葯,很少吃葯和打針,從給葯通道上根本解決「是葯三分毒」的弊端,在對腎臟無損傷的情況下給予腎臟治療,使損傷的腎小球基底膜得到有效的恢復。
㈢ IgA腎病有什麼樣的臨床症狀
Iga腎病跟普通的腎炎患者腎病是一樣的,都是尿蛋白,有幾個家,然後人比較容易疲勞,還有出現水腫。
㈣ 該怎麼治療IGA腎病
要注意尿液的變化,因為尿液異常變化是Iga腎病常見的症狀表現。正常人在60歲以內,普通不應該有經常夜尿,假如年輕人夜尿增加,很可能是腎臟功用不良的早期表現。尿變色是IgA腎病的早期症狀之一。尿呈濃茶色、洗肉水樣、醬油色或混濁如淘米水時,立刻就診。此外iga腎炎早期症狀還有:尿量過多或過少。正常人尿量均勻為每天I500毫升左右,每天4-8次。假如沒有發熱、多量出汗、多量飲水等,小便量呈現驟減或陡然增加時,就要到醫院檢查了,看看是不是腎臟病變。
很多患者在早晨起床後眼皮或臉部水腫,午後衰退,勞累後加重,休息後減輕。嚴重水腫會呈現在雙腳踝內側、雙下肢、腰骶部等。怎麼早期發現IgA腎病,要注意水腫症狀,水腫是Iga腎病的早期症狀之一。Iga腎病還有其他症狀表現,其中包括有小便泡沫多,這一水腫也是Iga腎病症狀的出現持久不消逝,闡明尿液中排泄的蛋白質較多。
㈤ 什麼是iga腎病
IGA腎病是一種原發性腎小球疾病,它是最常見的腎小球來源血尿的原因。在原發的慢性腎小球疾病中,它可以佔到40%以上,因此是我們國家非常常見的一種疾病。
IGA腎病是我們國家非常常見的一種原發性腎小球疾病,它是最常見的腎小球來源血尿的原因。在我們國家原發的慢性腎小球疾病中,它可以佔到40%以上,因此是我們國家非常常見的一種疾病。這種疾病好發於青年人,它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最典型的臨床表現是在前驅感染之後,三天以內出現肉眼血尿,此後可以轉為鏡下血尿,也就是在顯微鏡下才能夠看到尿中紅細胞增多。
這種疾病臨床表現多種多樣,輕重不等,如果我們去做腎穿刺活檢,也會發現不同的IGA腎病的病人會有不同的病理表現,因此它的治療方案和對治療的反應也會有所不同。因此每個病人的預後也會有比較大的差別。
㈥ IgA腎病有哪些臨床表現
IgA腎炎(IgA
glomerulonephritis)是以反復發作性肉眼或鏡下血尿,腎小球系膜細胞增生,基質增多,伴廣泛IgA沉積為特點的原發性腎小球疾病。
1968年Berger首先描述本病,故又稱Berger病。此外,又被稱為IgA-IgG系膜沉積性腎炎和IgA系膜性腎炎等。
IgA腎病也可解釋為腎活檢免疫熒光檢查腎小球系膜區有大量顆粒狀IgA沉積為特徵的原發性腎小球疾病。
臨床表現典型病例常在上呼吸道感染後數小時至2天內出現肉眼血尿,通常持續蛋白尿數小時至數天,個別可達1周。這類病人約占總數的40%~50%,兒童中略高。個別可有嚴重的腰痛和腹疼,可能與腸道IgA血管炎有關。本病另一常見表現為無症狀血尿和/或蛋白尿,約占總數的30%~40%。其中20%~25%病例在病程中可發生1次或數次肉眼血尿。腎病綜合征可見於5%~20%的病人中,以兒童和青年病例為多,常屬彌漫性增生型伴或不伴腎小球硬化。此外,有時系膜IgA沉積為主的現象也可以出現在以足突融合為特徵的微小病變腎病中。約不到10%患者可呈急性腎功能衰竭表現,通常能自行緩解。其中20%~25%則可能需要透析,多因患有新月體腎炎。在病程活動期有氮質瀦留者並不少見,約佔25%。起病時即有高血壓約佔10%,然在30歲以後起病者中顯著增多;隨病程延長,伴高血壓者超過40%。
㈦ iga腎病都有什麼症狀早期怎麼治療
IgA腎病是指在腎小球系膜區以IgA或IgA免疫復合物為主沉積的原發性腎小球疾病。主要由粘膜缺陷或IGA分子異常有關,例如發病前有呼吸道感染、胃腸道感染、勞累等均可以成為發病誘因。IgA腎病按病理分五級:1,輕微病變型2,輕度病變伴小的節段性增生型3,局灶節段硬化腎小球腎炎型4,彌漫系膜增生和硬化型5,彌漫硬化型。
㈧ 怎麼治IGA腎病
目前該病沒有特效的治療方法,要根據病人肉眼血尿發作的頻率,蛋白尿的程度,有沒有高血壓和腎功能受損,來採用葯物治療。第一,一般治療,對於上呼吸道感染後,發生肉眼血尿的患者,感染的時候是有有效抗生素,對反復肉眼血尿發作的病人,考慮行扁桃體切除術,對有高血壓的患者要積極控制血壓。第二,特殊葯物的使用,再有廣泛新月體形成,臨床上表現為,急性腎功能衰竭的,IgA腎病患者,治療與急性腎小球腎炎相同,對表現為腎病綜合征的患者,使用糖皮質激素,近年來不少研究顯示,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可減少,IgA腎病患者到蛋白尿可以適當使用,大部分患者有反復肉眼血尿的發作,其中少數人可以,自然緩解。
㈨ IgA腎病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一)治療 既往認為對本病尚無特異療法,而且預後相對較好,因此治療措施不是很積極。但近年來隨著對本病的認識深入,有許多研究證明積極治療可以明顯改善預後。IgA腎病從病理變化到臨床表現都有很大差異,預後也有很大區別,因此,治療措施必須做到個體化。 1.一般治療兒童最多見的臨床類型是反復發作性的肉眼血尿,且大多有誘因,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因此要積極控制感染,清除病灶,注意休息。短期抗生素治療對於控制急性期症狀也有一定作用。對於合並水腫、高血壓的患兒,應相應給予利尿消腫,降壓葯物治療,並採用低鹽、低蛋白飲食。 2.腎上腺皮質激素及免疫抑制劑對於以腎病綜合征或急進性腎炎綜合征起病的患兒,應予以皮質激素及免疫抑制劑治療。日本曾作全國范圍多中心對照研究,採用潑尼松及免疫抑制治療IgA腎病的患兒,其遠期腎功能不全的比例要明顯低於使用一般性治療的患兒。 Kabayashi曾回顧性研究二組病人,一組為29例,蛋白尿>2g/d,潑尼松治療1~3年,隨訪2~4年,結果表明早期的激素治療(Ccr在70ml/min以上時)對於穩定腎功能、延緩疾病進展有益。對另一組18例蛋白尿1~2g/d的IgA腎病也採用皮質激素治療,同時以42例使用雙嘧達莫(潘生丁)及吲哚美辛(消炎痛)的IgA患者作對照,治療組在穩定腎功能及降壓和減輕蛋白尿方面,明顯優於對照組。 Lai等報告了一個前瞻性隨機對照試驗結果,17例患者每天服用潑尼松4個月。與17例對照組相比,平均觀察38個月,兩組內生肌酐清除率無顯著差異,潑尼松治療對輕微病變的腎病綜合征患者,可明顯提高緩解率,但有一定不良反應。這一研究提示潑尼松治療對於IgA腎病是有益的。 有人報道一組對成人IgA腎病的對照研究以考察硫唑嘌呤和潑尼松的療效。66例病人使用硫唑嘌呤和潑尼松,結果表明其在減慢IgA腎病進展方面,與48例未接受該治療的對照組比較是有益的。 最近,Nagaoka等報道一種新型免疫抑制劑-咪唑立賓(mizoribine)用於兒童IgA腎病治療,該葯安全、易耐受,可長期服用,並能顯著減少蛋白尿和血尿程度,重復腎活體組織檢查證實腎組織病變程度減輕。 有關應用環孢素的報道較少,Lai等曾應用環孢素進行了一個隨機、單盲對照試驗,治療組及對照組各12例,患者蛋白尿大於 1.5g/d,並有肌酐清除率減退Ccr(77±6)ml/min,予環孢素治療12周,使血漿濃度水平控制在50~100ng/ml。結果顯示蛋白排泄顯著減少,同時伴隨著血漿肌酐清除率提高,但這些變化在終止治療後則消失。 總之,免疫抑制劑在治療IgA腎病方面的功效仍有待評價。Woo和Wallker分別觀察了環磷醯胺、華法林、雙嘧達莫(潘生丁)及激素的聯合治療效果,結果與對照組相比,在治療期間可以降低蛋白尿並穩定腎功能,但隨訪2~5年後,腎功能保護方面與對照組相比較無明顯差異。 3.免疫球蛋白在一組開放的前瞻性的研究中,Postoker等人採用大劑量人血丙種球蛋白靜脈注射,1次/d,每次2g/kg,連用3月,然後改為16.5%人血丙種球蛋白肌內注射,每次0.35ml/kg,每半月1次,連用6個月,結果發現,治療後尿蛋白排泄由5.2g/d降至 2.2g/d,血尿及白細胞尿消失,腎小球濾過率每月遞減速率由3.78ml/min減慢至0。 4.魚油(fishoil)IgA腎病患者缺乏必需脂肪酸,而魚油可補充必需脂肪酸,從而防止早期的腎小球損害。魚油富含長鏈ω-3-多聚不飽和脂肪酸、EPA(Eicosapentaenoicacid)、DHA,這些物質可代替花生四烯酸,作為脂氧化酶和環氧化酶的底物而發揮作用,改變膜流動性,降低血小板聚集。早在1984年Hamazaki收集20例IgA腎病患者做了初步研究,治療組接受魚油治療1年,腎功能維持穩定,而未接受魚油的對照組,則顯示血漿肌酐清除率的降低。 1994年Donadio進行了多中心的雙盲隨機對照試驗。共收集55例病人,每天口服12g魚油為治療組,51例病人服橄欖油為對照組,所選病例中68%的基礎血肌酐值增高,初始觀察終點是血肌酐上升>50%,結果為在治療期間(2年),魚油組僅6%的病人進展到觀察終點,而對照組達33%,每年血肌酐的增高速率在治療組為0.03mg/dl,對照組為0.14mg/dl。4年後的終末期腎病發生率,對照組為40%,治療組則為10%,結果有統計學顯著意義,沒有病人因不良反應而停止治療。表明魚油可減慢GFR的下降率。該作者在1999年又報道了上述病例遠期隨訪結果,表明早期並持續使用魚油可明顯延緩高危IgA腎病患者的腎功能衰竭出現時間。 5.其他Copp最近組織了一個為期6年的前瞻多中心雙盲隨機對照研究,以探討長效服用貝那普利對中等程度蛋白尿、腎功能較好的兒童和青年IgA腎病患者的治療功效,試驗於2004年完成。 以往有人採用苯妥英鈉5mg/(kg·d)治療IgA腎病,發現可降低血清中IgA及多聚IgA水平,且血尿發作次數減少,但循環免疫復合物未減低,且遠期療效不肯定,近年已很少使用。 中醫中葯治療IgA腎病也有一定療效,對於中等程度的蛋白尿,使用雷公藤多甙片lmg/(kg·d)治療3個月,可獲明顯療效。 6.透析及腎移植對終末期腎衰患者可行透析及移植治療。 (二)預後 成人IgA腎病10年後約15%進展到終末腎功衰竭,20年後升至25%~30%。兒童IgA腎病預後好於成人,Yoshikawa報道20年後10%進展到終末腎功能衰竭。影響預後的因素很多,重度蛋白尿、高血壓、腎小球硬化以及間質小管病變嚴重,均是預後不良的指標;男性也易於進展;肉眼血尿與預後的關系尚存爭議。據報道,IgA腎病患者從腎功能正常起,每年GFR的減低速度為1~3ml/min,而表現為腎病綜合征的IgA腎病病人GFR遞減率為9ml/min。合並高血壓時,GFR減低速度更是高達每年12ml/min,因此,控制血壓和蛋白尿在IgA腎病治療中至關重要。
㈩ IgA腎炎的臨床表現
典型病例常在上呼吸道感染後數小時至2天內出現肉眼血尿,通常持續數小時至數天,個別可達1周。這類病人約占總數的40%~50%,兒童中略高。個別可有嚴重的腰痛和腹疼,可能與腸道IgA血管炎有關。本病另一常見表現為無症狀血尿和/或蛋白尿,約占總數的30%~40%。其中20%~25%病例在病程中可發生1次或數次肉眼血尿。
腎病綜合征可見於5%~20%的病人中,以兒童和青年病例為多,常屬彌漫性增生型伴或不伴腎小球硬化。此外,有時系膜IgA沉積為主的現象也可以出現在以足突融合為特徵的微小病變腎病中。
約不到10%患者可呈急性腎功能衰竭表現,通常能自行緩解。其中20%~25%則可能需要透析,多因患有新月體腎炎。在病程活動期有氮質瀦留者並不少見,約佔25%。起病時即有高血壓約佔10%,然在30歲以後起病者中顯著增多;隨病程延長,伴高血壓者超過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