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種植洋蔥頭的方法

種植洋蔥頭的方法

發布時間:2022-04-14 13:11:03

『壹』 如何種洋蔥

種洋蔥的方法如下:

1、平常切洋蔥的時候,將洋蔥底部切下來別丟,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晾1-2天備用。


『貳』 洋蔥頭的種植方法

1.要選擇優質種子。一畝地20斤左右。2.選育苗地,深翻,施肥。澆水。3.土壤略乾爽時,用做畦。撒種子,深度10厘米。4.覆蓋地膜,保溫,時間長,期間澆水。出苗後地膜作用不大,可以只留無苗處地膜。5.待到移植時,移植地要深翻,施肥,做壟。株距20厘米,行距25厘米即可。6.生長期間,是一次大肥,保證水分。注意病蟲害,到寒冷季節,需要用暖室。7、待到植株低葉子枯萎,就到收獲季節。8.收獲後,好的儲存是關鍵!用紙箱,加鬆散土填充!可以長期儲存!

『叄』 怎麼種植洋蔥

1、整地與施肥

在播種前10天,先進行翻耕,普施充分腐熟搗碎和過篩後的農家肥,每畝的施肥量不超過2000kg,而後要耕翻兩次,深約20cm以上,使肥料與土壤充分混合,再用平耙將畦面整平,以備播種。

作畦規格分兩種:一種是小高畦,畦寬1.6m,畦溝寬0.2m,畦溝深0.1m,每畦移植8行,此畦適於粘質土壤或差距小的田塊。二是平畦:畦寬2m,畦埂寬0.27m,高0.2m,每畦栽10行。平畦適於對砂質土壤。

2、移栽與密度

移栽期可分:

1)覆膜田地適宜移栽期十一月十五日至二十日(立冬前後)。

2)不覆膜田地適宜移栽期十月二十日(霜降前後)。定期密度應根據土壤肥力、施肥水平、管理水平的高低,密度相應增減,一般定植行距20cm,株距16~17cm,每畝密度2萬株上下。

為防止抽苔,一般選用葉鞘直徑6~7mm,單株鮮重4~6克,適度大小的幼苗為宜。淘汰大苗、弱苗、劣苗。定植前大小苗分開栽植,分級管理,平衡增產。

(3)種植洋蔥頭的方法擴展閱讀:

生長環境:

1、溫度

洋蔥對溫度的適應性較強。種子和鱗莖在3~5℃下可緩慢發芽,12℃開始加速,生長適溫幼苗為12~20℃,葉片為18~20℃,鱗莖為20~26℃,健壯幼苗可耐~6~7℃的低溫。鱗莖膨大需較高的溫度,鱗莖在15℃以下不能膨大,21~27℃生長最好。溫度過高就會生長衰退,進入休眠。

2、光照

洋蔥屬長日照作物,在鱗莖膨大期和抽薹開花期需要14小時以上的長日照條件。在高溫短日照條件下只長葉,不能形成蔥頭。洋蔥適宜的光照強度為2萬~4萬勒克斯。

3、水分

洋蔥在發芽期、幼苗生長盛期和鱗莖膨大期應供給充足的水分。但在幼苗期和越冬前要控制水分,防止幼苗徒長,遭受凍害。收獲前12周要控制灌水,使鱗莖組織充實,加速成熟,防止鱗莖開裂。洋蔥葉身耐旱,適於60%~70%的濕度,空氣濕度過高易發生病害。

4、土壤和營養

洋蔥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強,以肥沃疏鬆、通氣性好的中性壤土為宜,沙質壤土易獲高產,但粘壤土鱗莖充實,色澤好,耐貯藏。洋蔥根系的吸肥能力較弱,要高產需要充足的營養條件。

每1000千克蔥頭需從土壤中吸收氮2千克、磷0.8千克、鉀2.2千克。施用銅、硼、硫等微量元素有顯著增產作用。

『肆』 蔥頭種植方法是什麼

一、種植時間

種植蔥頭要注意時間選擇,通常都是選每年的7到9月份之間,最好選8月下旬進行種植,這時種植成活率才會更高,也利於小苗的生長,方便管理。

二、准備土壤

它喜歡松軟、保水能力強、肥沃的土壤環境。若是想要盆栽,配土時可用沙土、堆肥土以及腐葉土進行混合,還要添加適量骨粉,提高肥力。若是想要地栽,選光照足、排水灌水方便的地塊。提前撒入農家肥作底肥,還要耕地一次,保證地塊松軟。

三、選種浸種

要選蔥頭大、形狀好、堅實、沒有損傷的蔥頭。種植入土之前還要消毒浸種,將蔥頭放在多菌靈溶液中進行浸泡,大概泡5到10分鍾即可。撈出後適當晾曬就可入土,這樣處理抗病蟲害能力強,可降低感染率。

四、種植入土

種植蔥頭的時候要注意深度,不可埋土太深,深度能達到蔥頭的三分之二即可。種下後要適量澆水保濕,後期很好的控溫,溫度維持在20℃左右,這樣能一兩周的時間就可長出小苗。小苗長出後要慢慢增加光照,提供光照足、溫暖、通風好的環境,這樣小苗便可旺盛生長。

形態特徵

洋蔥為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根弦線狀,濃綠色圓筒形中空葉子,表面有蠟質;葉鞘肥厚呈鱗片狀,密集於短縮莖的周圍,形成鱗莖(俗稱蔥頭);傘狀花序,白色小花;蒴果。根莖外邊包著一層薄薄的皮(白、黃或紅色),裡面是一層一層的肉,一般是白色或淡黃色。

洋蔥的胚根入土後不久便會萎縮,因而沒有主根,其根為弦狀須根,著生於短縮莖盤的基部,根系較弱,無根毛,根系主要密集分布在20cm的表土層中,故耐旱性較弱,吸收肥水能力能力較弱。根系生長溫度較地上低,地溫5攝氏度時,根系即開始生長,10~15攝氏度最適,24~25攝氏度時生長緩慢。

『伍』 洋蔥如何種植

洋蔥種植可以直播,也可以進行育苗移栽,一般來說如果是大面積種植多採用直播的方式,播種的時間是宜早不宜遲,當10厘米土層的地溫穩定在5℃的時候就可以播種了,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洋蔥的種植技術。

以上就是洋蔥種植的管理技術,如你在種植洋蔥中有任何疑問,也可在評論區留言,我們共同探討洋蔥的種植。

『陸』 洋蔥的種植方法有哪些

洋蔥的種植方法:
1、品種選擇。選擇抗病性強,產量較高的品種為宜,如牧童、太陽格林、潘多拉、農場主、福星、阿菠蘿、黃皮5號、黃皮5號、紅福洋蔥品種等。
2、精心整地,溫室育苗。洋蔥根系入土淺,喜肥的特點,選擇疏鬆、肥沃、保水性強的土壤,結合深翻,每畝施腐熟優質農家肥10000公斤,復合肥20~25公斤,然後耕細耬平,准備育苗。
3、適時播種,精細管理。播種時間為2月中旬至3月初,播種過早易抽苔,播種過晚不易形成壯苗。播種後上面覆蓋3~5厘米沙子即可灌水,第一水要完全滲透地面,待地面見苗後再灌第二水,這一次水不宜過深,出全苗後噴多菌靈、白菌清等防苗期猝倒病,15~20天後再澆一次水,促苗生長,若苗過小應適時追肥澆水;若苗過旺,應控制水肥,同時,苗期應注意拔出雜草。
4、定植前准備。洋蔥根系入土淺,分布范圍小,因此,要求洋蔥種植土壤肥力較好,地塊平整,基肥質優,腐熟充足,撒施均勻。一般畝施土雜肥10000公斤,復合肥20~30公斤,均勻的撒在地面上,然後淺耕翻壓。為防止地下害蟲,整地時每畝地施1~2公斤辛拌磷,在定植前一個星期地面覆膜,寬度以地膜而定,地膜四邊須壓實平整,已利保溫提商。
5、復選壯苗,適時定植。洋蔥定植時間大都在4月中旬至5月初之間,這時幼苗一般為三葉一心,定植時要對幼苗進行分級(分莖粗0.3~0.5厘米,0.5~0.8厘米兩級),分別定植密度為株距12~13厘米,行距20~21厘米,每畝2.3~2.5萬株為宜,起苗後用剪刀將長根略去一部分,便於插栽,用40%甲基異硫磷500倍蘸根,用專用工具打空,順空插下,用手埋上土。栽植深度2~3厘米,以土埋沒小鱗莖,澆水後不漂秧為宜。
6、定植後的管理。洋蔥定植後要及時澆一次緩苗水,同時要及時查苗補苗,待洋蔥全苗返青後,結合澆水可適當追肥。因此這時加強田間管理是提高洋蔥頭產量和質量的關鍵。最後一次追肥不能偏晚,一般應距收獲30~40天以上,以免引起貪青。
7、病蟲防治。洋蔥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紫斑病及銹病。霜霉病、紫斑病在返青後用75%百菌清600倍液、64%殺毒礬5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10天噴葯1次,連噴3次。銹病用15%粉銹寧1500~2000倍液噴霧,每隔天10天噴葯1次,連噴2次,以上農葯的最後一次噴
施時間應距收獲10天以上。洋蔥主要蟲害有地蛆和蔥薊馬。地蛆可用90%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灌根防治。蔥薊馬用吡蟲啉2000倍液噴霧防治。90%晶體敵百蟲在圓蔥整個生長期內只准施用一次,距收獲要在15天以上。

『柒』 洋蔥怎麼種植

1、整地作畦

在種植洋蔥的時候,整地作畦這個步驟是不可以少的,首先這個畦面要求在寬1.2米左右,畦埂則是在25厘米上面即可。進行栽培的時候,一般都會選擇用地膜去覆蓋畦面,這能夠起到防止雜草生長以及保溫保濕的效果,洋蔥也就能夠很好地吸收營養。

2、地塊選擇

種植地的環境如何,這關切到洋蔥後續生長的多個方面。在環境氣候的選擇上,則是需要滿足洋蔥的生長習性,而土壤的話,最好就是黏土最為合適。種植的地塊地勢要平坦,同時要適合耕層深厚的洋蔥正常生長。

3、病蟲害防治

洋蔥這種植物,在種植的過程中,最常出現的病害種類有很多,比如:紫斑病、灰霉病、軟腐病等等;而蟲害則有:紅蜘蛛、薊馬等。因此,在種植的時間,就要注意田間的管理,細心留意洋蔥的生長,一旦發現感染上蟲害或是病害,就要趕緊處理,以確保洋蔥的產量不受影響。

4、田間定植

一般情況下,洋蔥的栽種深度應該在2-3厘米,澆水過後沒有出現倒面為標准,如果播種太深,很容易就造成洋蔥畸形的情況;萬一出現播種過淺,植株也會出現不良的問題,有可能是鱗莖小,也有可能是倒伏,反正最後的產量會因此而減少。

5、合理施肥

想要洋蔥從播種下去就有好的成長,首先基肥就很重要。基肥有沒有做好,直接影響到用來種植洋蔥的土壤肥力,按照正常的情況,基肥在種類上的選擇有很多,只是洋蔥最符合的就是腐熟的基肥,最好的搭配上過磷酸鈣一起施加。

6、採摘時間

洋蔥採收一般在第二年5月底至6月上旬。當洋蔥葉片由下而上逐漸開始變黃,假莖變軟並開始倒狀,鱗莖停止膨大,外皮革質,進入休眠階段,標志著鱗莖已經成熟,就應及時收貨。

7、採收晾曬

洋蔥采獲後應及時進行晾曬,將洋蔥植株斜向排列,使後一排的莖葉正好覆蓋在前一排的蔥頭上,以避免蔥頭直接受到陽光的曝曬,每隔2~3天翻動1次,曬至葉子發黃為止。


(7)種植洋蔥頭的方法擴展閱讀:

洋蔥種植過程中的病蟲害防治:

1、洋蔥銹病:用20%粉銹寧乳油1000倍液噴霧,7~10天防治一次,連續防2~3次。

2、洋蔥霜霉病: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7~10天防治一次,連續防2~3次。

3、洋蔥白腐病: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7天防治一次,連續防2~3次。

4、洋蔥疫病:用68%金雷多米爾1000倍液噴霧,7~10天防治一次,連續防2~3次。

5、洋蔥灰霉病:用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噴霧,10天防治一次,連續防2~3次。

6、洋蔥黑斑病: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10天防治一次,連續防2~3次。

7、洋蔥軟腐病:用新植黴素4000~5000倍液防治,7天治一次,連續防1~2次。

『捌』 洋蔥種植方法

洋蔥種植方法:
1、品種選擇 洋蔥一般分為紅皮洋蔥,白皮洋蔥,和黃皮洋蔥三個類型。主要優良品種有荸薺扁,大水桃,黃皮蔥頭,紫皮蔥頭,熊岳圓蔥,紅皮洋蔥等。
2、整地 洋蔥宜選擇輕松而富含有機質的沙土壤栽培,並多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料做基肥。以免招致蠅蛆危害。
3、播種與定苗 播種方法一般採用平畦條播,或者拖拉機按60厘米的溝距開溝在隴上散播。洋蔥種子壽命很短,播前應做發芽試驗,最好用頭一年的種子。播前先將種子用水浸泡一晝夜以利於早出苗。
4、田間管理與收獲 ⑴中耕除草和間定苗。應保持田間疏鬆無雜草,間苗一般在兩片真葉時進行。⑵追肥和澆水。一般在鱗莖開始膨大以後進行追肥,可追2~3次肥。注意不要施用人糞尿,以免造成大量蠅蛆的危害。洋蔥比較耐旱,在生長期間不要澆水過多,要避免土壤積水,但也不能過旱。⑶收獲。洋蔥收獲期為九月中旬到十月上旬,每畝產量1~2噸。
種植洋蔥追肥:
一、洋蔥緩苗期的追肥:
在洋蔥定植後15~20天追緩苗肥,為根系的繼續生長補充養分的同時為不久即將開始的地上部的生長進行准備。尿素5~6千克/畝,撒施後澆水,以利於吸收利用。
二、洋蔥發棵期的追肥:
一般在洋蔥定植後30天,此時營養生長加強應追施發棵肥,以保證地上部功能葉生長的需要。因為葉部營養體的大小對以後鱗莖的大小關系十分密切;前期促進葉部生長是為後期鱗莖的肥大生長奠定基礎。多以氮肥為主,畝施尿素5~6千克,硫酸鉀5千克。
三、洋蔥催頭期追肥:
在洋蔥植株生有8~10枚管狀葉後鱗莖開始膨大,應追一次催頭肥,催頭肥應以鱗莖膨大生長中期為重點,在鱗莖剛開始肥大生長時不能過多追施氮肥,鱗莖膨大生長後期如氮肥追施過量會發生「貪青」而影響採收。
畝施尿素5~7千克,硫酸鉀8千克。在鱗莖膨大生長期,缺鉀不僅會使產量降低,而且對產品的耐貯性也有一定影響。

『玖』 洋蔥的種植方法是什麼

1、播種時間:洋蔥選擇適宜播種期是培育壯苗的關鍵,播種過早苗大,越冬後容易抽苔,晚播苗弱小,抗寒能力差且磷莖小、產量低。以黃淮流域為例,最佳播期為9月上中旬。

2、播種數量:洋蔥正常情況下每畝的育苗床播種量為4~5公斤,考慮到要淘汰和間疏20%的弱苗和劣苗,其栽培面積應為播種苗床的15倍,發芽率低於70%則應酌情增加播種量。

3、作畦施肥:畦高1.4~1.5米,畦寬27厘米,畦面整平後每畝過磷鈣15公斤,腐熟好的有機土雜肥每畝4方作基肥,出苗後結合澆水撒施速效氮肥,每畝施尿素10公斤。

4、播種方法:畦面整平後,先澆水,再均勻撒播。後覆0.8厘米營養土,確保一播齊苗。播後如果墒情不能達到出苗要求,可用噴壺淋水,以促進出苗,也可催芽後撒播。

5、出苗管理:洋蔥在出苗後要注意霉病和立枯病的防治。其方法為每畝用50%多菌靈或40%百菌清150克,對水30~40公斤均勻噴霧。

(9)種植洋蔥頭的方法擴展閱讀:

田間管理

1、澆水:洋蔥定植以後約20天後進入緩苗期,此時不能大量澆水,澆水過多會降低地溫,使幼棵緩苗慢。同時剛定植幼苗新根尚未萌發,又不能缺水,這個階段對洋蔥的澆水次數要多,每次澆水的數量要少,原則是不使秧苗萎蔫,不使地面乾燥,以促進幼苗迅速發根成活。

2、施肥:洋蔥每畝需氮13~15千克、磷8~10千克、鉀10~12千克,切忌氮肥過重。春播洋蔥幼苗出土前後要保持土壤濕潤,勤澆水,勤中耕,在葉生長盛期及鱗莖膨大期應適時施肥、澆水,每畝分別追施磷酸二銨15千克,磷酸二銨20千克,硫酸鉀3~5千克。

『拾』 怎麼種洋蔥頭

洋蔥是大家喜歡的蔬菜,簡單敘述一下洋蔥的種植技術,以供參考。

1、育苗

選擇土質疏鬆、保水力強、灌排方便的肥沃、不重茬的地塊,尤其是近三年未種過蔥蒜韭菜類的菜園地建設苗床;苗床基肥以有機肥為主,且用量不宜過多,一般施入腐熟的有機肥1.5kg/m2、氮磷鉀復合肥0.1kg/m2,然後整成1~1.2m寬、10m長的平畦備播。

2、播種

洋蔥育苗播種期的選擇十分重要。播種過早,入冬前蔥苗太大,越冬期容易通過春化階段,翌年春季提前抽薹,造成減產;播種過晚,冬前形不成壯苗,越冬易死苗,也會影響產量。因此,選擇適宜的播期,培育健壯蔥苗,是奪取洋蔥高產的基礎;洋蔥種子多採用濕播法,即苗床先澆足底墒水,等水全部滲完後,將種子均勻地撒播在床面上,然後覆厚1~1.5cm的細土,並加蓋草簾等遮陰覆蓋物,保持苗床濕度。

3、苗期管理

此時外界氣溫高,雜草生長快,要勤檢查苗床,有雜草及時拔除,並注意觀察苗床墒情,每隔7~10天澆一次小水,澆水同時隨水灌入適量的辛硫磷、毒死蜱等農葯,防治地下害蟲;洋蔥出苗後及時噴施惡霉靈、百菌清、殺毒礬等殺菌劑,預防猝倒病、霜霉病等病害。蔥苗密度大時,要適時間苗,掌握苗距一般為3~4cm。出苗一個月左右時,視蔥苗長勢長相,如果缺肥,可追施少量尿素和磷酸二氫鉀,有利於培育健壯蔥苗。

4、定植與苗期管理

4.1定植准備。整地前畝施入充分腐熟得有機肥3~5m3氮磷鉀復合肥75100kg,地面撒施後及時耕翻,耕深15cm左右,整平細耙,然後作畦。

4.2洇 地 造 墒先 按2m一 帶 做 畦, 畦 長 控 制 在20m左右,方便田間作業,畦埂寬40~50cm、作為預留間作帶。畦整理好後,先澆水後腹膜,農民多採用當天上午澆水、下午覆膜,停兩天後在畦面打孔,准備定植。

5、中後期管理

5.1水肥管理。洋蔥一般2月底3月初返青恢復生長,此期要根據土壤墒情澆好返青水,注意一要盡可能向後推遲澆水,二要澆小水,切忌大水漫灌。4月以後,洋蔥地上部分進入旺盛生長期,在沒有降雨的情況下,一般15~20天澆一次水,結合澆水畝追施尿素10~15kg、硫酸鉀15kg,或追施氮磷鉀復合肥15~20kg。5月份進入洋蔥鱗莖膨大期,此期要保持地面濕潤,以地面見干見濕為宜,但在洋蔥頭收獲前7~10天停止澆水,土壤濕度過大,蔥頭容易開裂腐爛,不耐儲運,降低商品性。

5.2病蟲防治。洋蔥主要害蟲有蔥薊馬、根蛆。蔥薊馬一般用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70%蝊蟲脒1000倍液噴霧防治,根蛆在澆返青水時用50%辛硫酸乳油灌根,畝用葯量500毫升。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灰霉病、紫斑病。灰霉病用40%嘧霉胺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48%灰霉剋星500倍液噴霧防治;紫斑病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50%速克靈30~50g/畝,或1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防治;霜霉病用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2%克露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等葯劑進行噴霧防治。用葯間隔期7~10天噴,一般連噴3~4次,遇雨、霧天氣及時補噴。

6.收獲

洋蔥收獲期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標志是洋蔥假莖變軟、植株倒伏。洋蔥收獲要在晴天進行,收獲後在田間晾曬2天,散發蔥頭表面水分,但要用蔥秧遮陰,不能陽光直射。洋蔥收獲後立即中耕鬆土,以備後茬作物種植。

閱讀全文

與種植洋蔥頭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地下水高錳酸鉀指數測量方法 瀏覽:331
纖維樁使用方法 瀏覽:684
貴州點光源安裝方法 瀏覽:806
化學鍍方法和技巧 瀏覽:492
寶寶怎麼治療最好的方法 瀏覽:457
csgo連入專屬伺服器失敗解決方法 瀏覽:937
溶液酸鹼性計算方法 瀏覽:203
戰馬貼膜的正確方法 瀏覽:171
復印機安裝與操作方法 瀏覽:18
概率中的個數計算方法 瀏覽:826
金帥洗衣機使用方法 瀏覽:651
怎麼選擇樁的施工方法 瀏覽:586
聯想筆記本限速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83
怎樣快速止牙痛土方法 瀏覽:55
子宮肌層2mm治療方法 瀏覽:796
波紋排水管安裝方法 瀏覽:256
華為網路密碼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010
含羞草如何種植方法 瀏覽:357
小米note微信視頻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53
在家製作紅棗糕的簡單方法 瀏覽: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