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潑墨發中四種方法怎麼畫

潑墨發中四種方法怎麼畫

發布時間:2022-04-13 18:57:42

A. 中國水墨畫的筆法

筆法是由行筆而形成的。行筆包括起筆、運筆、收筆三個部分,起筆和收筆逆入藏鋒、自然含蓄,行筆要有力度。用筆要意在筆先,以意使筆才能因意成象,筆自動人之處在於有意趣。筆要有力度,古人稱筆 「力透紙背」、「骨法用筆」、「力能扛鼎」,就是強調用筆的功力,所以用筆要全神貫注、凝神靜氣、以意領氣、以氣導力,氣力由心而腰,由腰而臂,由臂而腕,由腕而指,由指而筆端紙上,於是使產生了具有節奏和韻律、奇趣橫生的用筆。

運筆有中鋒、側鋒、逆鋒、拖筆、散鋒等區別,以中鋒用筆最重要,它是筆法的骨。

筆鋒可分中、側、逆、拖、散數種。

中鋒用筆。握筆較直,使筆頭中間有力,筆鋒基本上在筆痕的中央,筆痕呈圓柱形。

側鋒用筆。筆鋒略向左右傾斜,使筆尖、筆腰同時一側著力,筆痕變化較多,有時出現一面光一面成鋸齒形的效果,能同時表現線與面。

逆鋒用筆。將筆頭倒逆而行。順筆作畫時,筆根在前,筆尖尾隨;逆鋒用筆則相反,筆尖在前,筆根尾隨,自上而下,自右而左逆毛而行,具有蒼勁、古拙的效果。

拖鋒用筆。拖鋒也叫拖筆、露鋒。筆頭側卧於畫面,順毛而行,筆痕舒展流暢,自然松動。

散鋒用筆。筆毛散開而筆痕豐富虛靈、輕松飄逸、面積較大,皴擦點簇常用散鋒。

五代荊浩在《筆法記》中提出:「凡筆有四勢,謂筋、骨、肉、氣。筆絕而不斷謂之筋,起伏成實謂之肉,生死剛正謂之骨,跡畫不改謂之氣。」

古人總結了用筆的幾種特點:

1.平,如「錐劃沙」,力量勻實,不結不滯,只有控制住筆,線才能平實有力。

2.圓,如「折釵股」,豐腴,光滑圓潤,圓轉有力,富於彈性,轉折自如,剛柔相濟,富於彈性而有力量。

3.留,如「屋漏痕」,高度控制,積點成線,不漂不浮,象刻進牆皮,沉穩有力。線條是高度控制,行處皆留,意到筆隨。宋郭熙說:「一種使筆,不可反為筆使;一種用墨,不可反為墨用。筆與墨,人之淺近事,二物且不知所以操縱,又焉得成絕妙也哉?」(1)

4.重,如「高山墜石」,下筆就有力量,筆的壓力要大,要壓得住紙,充滿力量,力透紙背,入木三分。 5.變,如「百川歸海」、「驚蛇入草」。

第二節 墨 法

中國畫又稱為水墨畫,墨在中國畫中就是黑色。中國畫古代有墨分五彩之說,即黑、白、濃、淡、干、濕六種效果。墨的方法是為了體現繪畫的豐富變化,「筆為骨,墨為肉」。所以墨法可以說是一種用水的方法。根據水的多少,我們分為焦、濃、重、淡、清五個變化階梯。因為墨有新、舊、陳、變,又把墨質分為新、焦、宿、退、埃五種質。由於墨色的不同處理,產生了不同的墨的變化形象,可分為枯、干、潤、濕、漓五種感覺。在筆墨中,筆法更強調內力,而墨講求「活」和「變」。 古人把用墨的種種變化歸納為如下的方法稱為墨法。

用墨之法,前人有很多經驗,總結起來,主要有七法:濃墨法、淡墨法、焦墨法、宿墨法、破墨法、積墨法、潑墨法。「古人墨法,妙於用水。」所以墨法,離不開水的運用。

濃墨法。運用濃墨,要濃而滋潤、活脫。用筆頭飽蘸濃墨後速畫。

淡墨法。有濕淡、干淡兩種,濕淡是筆上先蘸清水,然後蘸少量濃墨,略加調和後速畫。

焦墨法。焦墨用法關鍵在於筆根仍需有一定水分,在運筆擠壓中,使水分從焦墨中滲出,達到焦中蘊含滋潤的效果。 宿墨法。分濃宿、淡宿兩種。由於宿墨脫膠而含渣,墨跡顯露。故用筆時要注意虛靈、松動,更不得拖塗。

破墨法。分濃破淡、淡破濃、干破濕、濕破干,還有水破墨、墨破水、墨破色、色破墨等多種變化。破墨法要注意在墨色將干未乾時進行,以利用水分的自然滲化。用筆的方向也要注意變化,直筆以橫筆滲破之,橫筆以直筆滲破之。

積墨法。用濃淡不同的墨,層層積染,稱積墨。積墨法的特點是必須等前一遍墨色干後,再畫第二遍,才能使畫面墨色層次分明、渾厚華滋。 潑墨法。有二種潑法,一種是墨水直接潑灑在紙上,根據自然滲暈的墨跡,用筆再加適當點畫。另一種是用筆潑墨法。這種潑法,便於控制。

沖墨法。是用墨畫後,乘濕速以清水沖淋,使墨自然滲發。

漬墨法。常用松煙墨、漬墨入畫,往往墨色濃黑而四邊淡開,得自然之暈。

第三節 色 彩

物體由於內部質的不同,受光線照射後,產生光的分解現象。一部分光線被吸收,其餘的被反射或透視出來,成為我們所見的物體色彩。 太陽的標准色有紅、橙、黃、綠、青、藍、紫七色。其中藍介於青、紫之間,所以又稱為六個標准色,其中紅、黃、藍被稱為三原色。

色彩的色相:物質色彩有紅、橙、黃、綠、青、紫的差別稱為色相的差別,如同人的相貌的差別。

色素:指構成物體色彩的物質

純度:指色彩的純粹程度,也指色彩的飽和度,又叫色度。

明度:指色彩明暗、深淺的程度,也稱色階。

色調:畫面各部分的色彩有某種共同的因素,可以組成一個統一的色調。一幅畫如果沒有統一的色調、色彩,雜亂無章,就難以表現出畫面的統一的情調和主題。 色彩的傾向性:在十二色中,由紅紫到黃綠都是熱色,又稱為暖色,以橙為最暖。由青綠到青紫都是冷色,以青為最冷。紫色和綠色都有冷暖的成分,又稱為「溫色」。黑、白、灰、金、銀色沒有色彩的傾向性,為中性色。

中國畫多注重水墨的效果,用色一般比較少,有「色不礙墨,墨不礙色」的要求。用色方法有以水墨為主,不著色或少著色的水墨法;有稱為輕著色,多以花青、 藤黃、赭石為主的淺絳色,前二種方法多用於寫意畫,再就是稱為大著色的重彩法,多用在工筆畫上。多以石青、石綠、硃砂、金銀等礦物色,一般要多次塗染,厚重而又鮮艷。 中國畫顏料的種類和性能

(1)國畫顏料有膏體、塊狀、粉狀三種顏色。按原料的性質可分三類:

礦物性顏料:膏狀有硃砂 、赭石。粉狀(用少牛膠、桃膠或瓶裝膠水調合,再加水使用)有石青(分頭、二、三、四青)、石綠(分頭、二、三、四綠)、真銀朱、硃砂、石黃、石藍、泥金、泥銀,都是不透明色,覆蓋力強,不易變色。硃砂色彩鮮麗,宜單獨使用。

植物性顏料:膏狀有花青,塊狀有藤黃,都是透明色。藤黃只能用冷水研磨,忌用水泡。藤黃有毒,不能入口。用後包紙,露風過久易變質。植物性顏料較易變色。 動物性顏料:膏狀有胭脂,粉狀有牡丹紅、鮮明血膘、漂凈蛤粉。胭脂畫時要用熱水調。牡丹紅在陽光下褪色很快,胭脂也易變色。蛤粉為不透明顏料,其他為透明顏料。

化學顏料:粉狀有漂凈鉛粉、鋅白、鈦白,膏狀有大紅、深紅、鉻黃,都是不透明顏料。鉛粉易變黃,變黑,可用「雙氧水」洗凈,再用清水反復多次洗去雙氧水。現在多以鋅白或鋅鈦白顏料代替。

(2)現在使用的顏料多為顏料廠出品的錫袋裝漿狀國畫顏料,用礦物和耐光化學顏材製成,色彩鮮明正確,性能穩定,粘著力大,抗水性強,裝裱不會滲化或褪色。出外寫生攜帶方便。 色彩調法:

藤黃+花青=綠、胭脂+花青=紫、藤黃+朱 膘=橙色

一般中國畫多以純色為主,如用復色,則中有調一點墨的習慣,是為了色彩更協調一些。

第四節 中國畫的構圖

構圖,在古代又稱為「經營位置」、「章法」、「布局」等,構圖過程又是一個繪畫的諸技法因素構成的過程,因為藝術家只能通過構圖才能把自己的創作意圖通過一定的技法展現出來,所以構圖是決定一幅畫成敗的關鍵,也是藝術作品的最後完成階段。 在中畫繪畫中、構圖的法則是多種的,中西的構圖的規律,沒有區別、又有聯系,因為繪畫的總的規律是一致的,我們對繪畫的總的規律作一下介紹。

第一形象是構圖的根本與基礎。

在美術各門類中,無論是雕塑、工藝美術和建築藝術都面臨著一個造型,塑造形象的問題,形象是繪畫的生命。創造生動傳神,具有個性的藝術形象是一個畫家一生的不懈追求,藝術形象的獲得往往選於構圖的形成,只有形象產生了才能去「經營」它的「位置」,形象的個性的差異,又是區分畫家風格的手段之一。 第二對比的規律是構圖的首先法則。

對比是繪畫藝術表現的主要技巧手段,也是一切藝術的表現技巧。對比即是矛盾,在繪畫上它表現為形式的對比,因為繪畫是通過形式而體現內容的,比如黑與白、動與靜、強與弱,疏與密、虛與實等等的對比,通過對比使畫面產生了生命力和感染力,出現了形式的美。

第三在構圖中,多樣統一與均衡是其最基本的法則。均衡,是指視覺的形象的一種平衡,它不是對稱和質量的平衡。多樣統一是指塑造的物象有多樣變化,但又統一在一個整體的效果之中。 第四畫面完整的統一性。

繪畫完成了,並不意味著成功了。因為畫家在繪畫的過程中,在不斷地尋求形象的個性、形式的對比、變化、在製造矛盾,達到了一個復雜多樣變化的藝術創造過程。但一件完美的藝術品,整體性是最主要的,在繪畫過程中,畫面形象的完整並不意味著畫面的完整,即便是完整的形象,只要它能夠統一在整個畫面中,達到一個視覺的完整性,那麼這幅作品就是成功的。

第五形式美是構圖中重要方法繪畫構圖中需要運用各種的方式方法,以體現作品的獨有的形式感和感染力。形式美在構圖中極為重要,它有力的形式感,會給人以新鮮的美感,畫家用線條的對比,如線的方、圓、長、短、曲、直等等變化,產生構圖的造型,有時利用視點的透視變化,光線的變化,形體的對比等手段,以達到構成的效果,完成作品的創作。 在構圖的原理和法則上,中國畫除了具有一般繪畫的特點外,還具有獨特的構圖方法,就是中國畫特別注重矛盾。表現為賓主的對比、黑白的對比、疏密的對比、動靜的對比、虛實的對比、方圓的對比等等,不論怎樣的變化,構圖最終還是要復歸於統一。

B. 怎麼潑墨點不是用電腦,畫在紙上的。

1、先用毛筆蘸墨從上滴下,就成了中間大點分散狀;
2、再用毛筆蘸墨輕敲點散。
3、還有個比較直接的,帶上乳膠手套,蘸墨、攥拳、張開手指彈於紙上試下,技巧哦。
4、古人還有口含噴射的……好多方法,悟罷。
5、上面提到的方法也有用的,用風筒吹比嘴吹省力罷。

C. 潑墨是一種怎樣的繪畫手法

一筆下去濃淡濕要有,筆墨的走向一定要注意,掌握收放的畫面,

D. 用中性筆怎樣能畫出潑墨的效果

可以嗎?我感覺不大好實現吶,均勻地塗上色後滴上些水試試應該會有一定的效果,太多會使紙張發皺

E. 潑墨畫的介紹

中國畫技法名。相傳唐代王洽,以墨潑紙素,腳蹴手抹,隨其形狀為石、為雲、為水,應手隨意,圖出雲霞,染成風雨,宛若神巧,俯視不見其墨污之跡(見《唐朝名畫錄》)。明代李日華《竹嬾畫媵》:「潑墨者用墨微妙,不見筆跡,如潑出耳。」清代沈宗騫《芥舟學畫編》:「墨曰潑墨,山色曰潑翠,草色曰潑綠,潑之為用,最足發畫中氣韻。」後世指筆酣墨飽,或點或刷,水墨淋漓,氣勢磅礴,皆謂之「潑墨」。現代中琳潑墨畫亦有以彩色為主的縱筆豪放的畫法稱為「潑彩」。

F. 國畫中的潑墨技法

國畫的一種畫法,用筆蘸墨汁大片地灑在紙上或絹上,畫出物體形象,像把墨汁潑上去一樣 如潑墨山水。
基本解釋
中國畫的一種畫法,將墨揮灑在紙或絹上。墨如潑出,畫面氣勢奔放。
詳細解釋
1. 中國畫的一種技法。用水墨揮灑在紙上或絹上,隨其形狀進行繪畫,筆勢豪放,墨如潑出。 潑墨
唐 陸龜蒙 《和五貺詩·華頂杖》:「拄訪譚玄客,持看潑墨圖。」《宣和畫譜·王洽》:「 王洽 不知何許人,善能潑墨成畫,時人皆號為 王潑墨 。」 李一氓 《<阿英文集>序》:「你畫油畫,他搞素描;你長青綠,他擅潑墨;你雕版畫,他鑿大理石。」 2. 比喻天氣或景物所呈現的暗黑色。 宋 陸游 《雪中》詩:「暮雲如潑墨,春雪不成花。」 清 黃景仁 《真珠簾·花朝雨》詞:「春陰潑墨人愁坐,把雨絲、牽下春雪如磨。」 吳組緗 《山洪》十:「近處山上茂密的樹林蔚成大塊大塊的重色潑墨。」
編輯本段潑墨的英文翻譯
a technique of Chinese monochrome painting usually translated as "splash-ink painting"
編輯本段繪畫技法之潑墨
中國畫技法名。相傳唐代王洽,以墨潑紙素,腳蹴手抹,隨其形狀為石、為雲、為水,應手隨意,圖 潑墨
出雲霞,染成風雨,宛若神巧,俯視不見其墨污之跡(見《唐朝名畫錄》)。明代李日華《竹嬾畫媵》:「潑墨者用墨微妙,不見筆跡,如潑出耳。」清代沈宗騫《芥舟學畫編》:「墨曰潑墨,山色曰潑翠,草色曰潑綠,潑之為用,最足發畫中氣韻。」後世指筆酣墨飽,或點或刷,水墨淋漓,氣勢磅礴,皆謂之「潑墨」。現代亦有以彩色為主的縱筆豪放的畫法稱為「潑彩」。 「潑墨」作為中國畫創作的一種墨法,古已有之。據傳唐王洽師事鄭虔、項容。虔對水墨向來「用心」,荊浩評論項容「用墨獨得玄門」,這對王洽影響很大,所以王洽在繪畫上以「潑墨取勝」是有師承的關系。相傳王洽瘋顛酒狂,醉後,往往「以頭髻取墨,抵於絹素」。朱景玄說,王洽「凡欲畫圖障,先飲醺酣之後,即以墨潑」,「或揮或掃,或淡或濃,隨其形狀,為山為石,為雲為水,應手隨意,倏若造化,圖出雲霧,染成風雨,宛若神巧,俯視不見其墨污之跡。」 二米的山水畫,屬水墨大寫意,是以潑墨法來畫的,並參以積墨潑墨,其緊要處,又常以焦墨提其神。青藤的潑墨芭蕉、葡萄,潘天壽先生大幅潑墨荷花,黃賓虹、陸儼少先生山水畫的潑水、潑墨,把水墨畫傳統技法,又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影響極大。 潑墨法是用極濕墨,即大筆蘸上飽和之水墨,下筆要快,慢則下筆墨水滲開,不見點畫,等干或將干之後,再用濃墨潑。即在較淡墨上,加上較濃之筆,使這一塊淡墨中,增加層次。也有乘淡墨未乾時,即用濃墨潑,隨水滲開,可見韻

G. 國畫的用墨方法有哪幾種

國畫的用墨方法可分為:寫實、寫意、工筆。

一、工筆

用細致的筆法製作,工筆畫著重線條美,一絲不苟,是工筆畫的特色。

二、寫意

心靈感受、筆隨意走 ,視為意筆,寫意畫不重視線條,重視意象,與工筆的精細背道而馳。生動往往勝於前者。根據畫面內容又可以分為傳統繪畫和現代繪畫。

三、寫實

中國畫畫齡以千年計,形成了一套筆法、構圖法 、皴法等固定的模式,所以具有此種風格的國畫稱為傳統繪畫。

(7)潑墨發中四種方法怎麼畫擴展閱讀:

中國畫的「畫分三科」,人物、花鳥、山水,表面上是以題材分類,其實是用藝術表現一種觀念和思想。所謂「畫分三科」,即概括了宇宙和人生的三個方面:

人物畫所表現的是人類社會,人與人的關系;

山水畫所表現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將人與自然融為一體;

花鳥畫則是表現大自然的各種生命,與人和諧相處。

三者之合構成了宇宙的整體,相得益彰。這是由藝術升華的哲學思考,是藝術之為藝術的真諦所在。

H. 水墨山水畫的潑墨山水畫法

潑墨畫法是中國美術里的一項獨有的繪畫創作技巧,其對畫家的基本功底要求是較為嚴苛的,必須要有深厚的畫技底子和對於圖形感觀的藝術創造能力。
潑墨畫法的的繪畫過程即為採用畫筆蘸墨,潑灑於畫紙之上,根據其所顯現出的不同形態,即興發揮,創作圖畫。據史界考證,中國潑墨山水畫的鼻祖是唐代集詩人、畫家、音樂家於一身的天才藝術家王維,其最擅長用潑墨法來畫梅花。
而另一個同時期的潑墨大師五洽,則更是將潑墨藝術的抽象畫訣與審美理想展現於癲狂之感,其畫作一揮而就、自由豪放,是此畫法的高峰之作。據歷史文獻《歷代名畫記》記載,王墨在作畫之時,痛飲至醉狀,而後潑墨揮毫,或濃或淡,或掃或揮,應手隨意,掂筆即出,畫作山奇水險,宛若神工。
潑墨山水畫創作的技巧中,以皴法運用最多,因為潑墨沒有定型,潑出什麼就是什麼,所以不用皴法則顯不出形狀,而許多畫家為了更豐富地展現出各種不同的事物形象,自創或借鑒得來多種皴法,這里總結出常見的幾種有:水皴、斧皴、麻皴、雲頭皴、牛毛皴、馬牙皴等等多達數十種。不同的皴法創造不同的畫作,所以想創作出美妙的潑墨畫,必須勤練皴法。
潑墨山水畫的創作,其實最能代表出中國古代文人墨客那種放達於山林,不拘於形式的藝術追求,也是種存在於每一個人內心的審美感動,是我們追求浪漫,嚮往自由的生活態度的集中表現。

I. 潑墨畫特點介紹 潑墨畫圖片

「在潑墨山水畫里,你從月色深處被隱去。」台灣著名歌手周傑倫的一首《青花瓷》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對中國的傳統文化開始有了興趣,尤其是中國的繪畫,更是吸引了不少對此感興趣的人。那麼,歌詞中的「潑墨畫」你知道是什麼樣的一種畫嗎,其特點又有哪些呢,今天小編就通過一篇文章來詳細為大家介紹一下。


潑墨畫簡介

潑墨畫實際上是以繪畫時的技法來命名的,自古以來,在中國悠久的歷史上就有不少出名的潑墨畫家,例如鄭虔與項容等等,例如鄭虔,其對王洽的繪畫影響十分之大,王洽後來在繪畫上的「潑墨取勝」就是師承鄭虔。而潑墨畫的畫師一般是在酒醉微醺之時作畫,其或揮或掃,或濃或淡,隨著墨水的形狀畫成山或者石頭,應手隨意,倏忽之間就能成就一副深巧的畫作。


潑墨畫特點介紹

潑墨畫的唯一性

對於潑墨畫來說,其與中國傳統繪畫中的工筆畫等等不太相同,其大筆、隨意的特點決定了其具有不可復制性的特點,因此僅僅從觀賞的角度去看一副潑墨畫,我們就會發現其十分引人入勝,對於潑墨畫來說,原創就是其生命,每一幅畫作都是唯一的、不可復制的。


潑墨畫的神秘與抽象性

潑墨畫自古以來就是文人十分推崇的一種畫法,它既然具備了天成之美,也有巧奪天工之妙,當山山水水、石頭互相重疊之時,其空間感就會更加強烈,色彩的堆疊也會讓觀看者有可觀、可游覽的「仙境般的世界」。

潑墨畫與創作者的氣質統一性

對於潑墨畫來說,由於其大部分的時候都是由創作者一氣呵成創作而成,因此當創作者筆尖點墨之後,錯落點開,就會呈現創作者自身的繪畫氣質,只要潑墨得法,到最後其畫作淋漓爛漫,會是一幅有骨有肉的作品。從這點上說,潑墨畫作與創作者的氣質是相輔相成的,創作者的氣質最終通過畫作展現出來。


古人對潑墨畫的技巧有著這樣的訣竅:"王洽潑墨,李成惜墨,兩家相合,乃成畫訣"。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與潑墨畫有關的知識,不妨先從王洽和李成的畫作研究起吧!

閱讀全文

與潑墨發中四種方法怎麼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地下水高錳酸鉀指數測量方法 瀏覽:337
纖維樁使用方法 瀏覽:691
貴州點光源安裝方法 瀏覽:813
化學鍍方法和技巧 瀏覽:496
寶寶怎麼治療最好的方法 瀏覽:463
csgo連入專屬伺服器失敗解決方法 瀏覽:943
溶液酸鹼性計算方法 瀏覽:210
戰馬貼膜的正確方法 瀏覽:179
復印機安裝與操作方法 瀏覽:25
概率中的個數計算方法 瀏覽:832
金帥洗衣機使用方法 瀏覽:658
怎麼選擇樁的施工方法 瀏覽:591
聯想筆記本限速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88
怎樣快速止牙痛土方法 瀏覽:60
子宮肌層2mm治療方法 瀏覽:800
波紋排水管安裝方法 瀏覽:258
華為網路密碼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011
含羞草如何種植方法 瀏覽:359
小米note微信視頻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53
在家製作紅棗糕的簡單方法 瀏覽: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