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吞咽障礙的康復訓練
(1)准備訓練之前,對患者進行康復訓練教育,有言語障礙者可利用文字或交流圖板及其它有效方式,飯前30min開始訓練。放鬆准備操:端坐椅子或床上,雙手放在腹前,吸氣、呼氣各3次,左、右搖頭部各3次,左、右側轉頭各3次,聳肩、放鬆各3次,上半身向左、右傾斜各3次,動作應輕柔。
(2)基礎訓練
1)口腔周圍肌肉的運動訓練:唇運動:包括閉唇、噘嘴和唇角上抬。患者緊閉唇,治療師將食指與中指分別壓於上下唇,用力掰開雙唇,促進閉唇力量。患者用力噘嘴,治療師用食指置於唇角向外拉,給予阻力。患者微笑,治療師將中指置於口角,抵抗唇角上抬。用冰塊沿口角向面頰快速輕擦,可促進唇角上抬。頜運動:包括張頜和閉頜。患者張嘴時,治療師手放在下頜下,向上推,抵抗下頜的向下力量。閉頜時,患者用力咬合,治療師向下拉下頜,施加反向力。舌運動:包括伸出、側伸、舌尖舌根抬高。要求患者盡可能地向外伸舌。用勺子或壓舌板給予阻力。用壓舌板或勺子在舌中部快速向內壓。伸舌舔吸管或果凍。舌側伸時,用壓舌板給予阻力。舌在口內將兩側面頰頂起,給予阻力。於唇角放置果凍,患者用舌舔。舌尖做順時針逆時針清掃牙齒動作。用壓舌板快速用力向下壓舌根部,然後用壓舌板抵抗舌根部抬高。發「k」音,也有助於舌根部抬高。
2)寒冷刺激法:①吞咽反射減弱或消失時:用冰凍的棉棒,輕輕刺激軟齶、齶弓、舌根及咽後壁,可提高軟齶和咽部的敏感度,使吞咽反射容易發生。 ②流涎對策:對頸部唾液腺用冰塊按摩,直至皮膚稍稍發紅。1日3次,每次10分鍾
3)屏氣-發聲運動:患者坐在椅子上,雙手支撐椅面做推壓運動,屏氣。然後突然鬆手,大聲用力發「a」音。也可改為推牆。或者患者試圖發聲時,治療師在前面將雙手置於患者雙肩給予壓力,發聲時患者推動身體向前,抵住治療師的手。此運動可以訓練聲門閉鎖功能、強化軟齶肌力,有助於除去殘留在咽部的食物。
4)咳嗽訓練:患者反復咳嗽,清嗓子,促進喉部閉鎖的效果。
5)構音訓練:病人張口發「a」音,並向兩側運動發「yi」音,然後再發「wu」音,每次每音發5次。也可囑患者縮唇然後發「hu」音,像吹蠟燭、吹哨動作。進一步讓患者發「你、我、他」簡單音。然後唱一段最熟悉的歌,鼓勵大聲唱,通過張閉口動作,聲門開閉來促進口唇肌肉運動和聲門的閉鎖功能。
6)呼吸訓練:通過延長呼氣吸氣,控制呼吸能力。具體操作參見呼吸系統疾病章節。
7)屏氣吞咽:喪失嘔吐反射、咳嗽反射、聲帶麻痹易造成吸入性肺炎。可改善進食步驟,進行聲門上吞咽,防止誤咽。方法是,咀嚼-吸氣-屏住呼吸-吞咽-咳嗽-吞咽。
8)吸吮和喉頭上舉訓練:患者食指帶上膠套,放在治療師的口中,治療師吸吮手指。然後患者把手指放在自己口中,模仿吸吮動作,體驗吸吮的感覺。反復練習,直到產生中度的吸吮力量。患者把自己的手指置於治療師的甲狀軟骨上緣,在治療師吞咽時,感覺它的運動。然後患者將自己的手指置於甲狀軟骨上,模仿動作。
❷ 吞咽困難該怎麼治療
吞咽困難的康復治療
(一)康復訓練
可分為不用食物、針對吞咽功能障礙的間接訓練(基礎訓練)和在進食的同時,通過調整體位及食物種類,應用輔助吞咽動作練習等的直接訓練(攝食訓練)。
1.間接訓練
間接訓練從預防廢用性功能低下、改善吞咽相關器官的運動及協調動作入手,為經口腔攝取營養做必要的功能性准備。由於間接訓練不使用食物,安全性好,因此適用於從輕度到重度的各類吞咽困難患者。間接訓練一般先於直接訓練進行,直接訓練開始後仍可並用間接訓練。常用的間接訓練方法有:
⑴口唇閉鎖練習:口唇運動訓練可以改善食物或水從口中漏出。讓患者面對鏡子獨立進行緊閉口唇的練習。對無法主動閉鎖口唇的患者,可予以輔助。當患者可以主動閉攏口唇後,可讓患者口內銜以系線的大紐扣,治療師牽拉系線,患者緊閉口唇進行對抗,盡量不使紐扣脫出。其他練習包括口唇突出與旁拉、嘴角上翹(作微笑狀)、抗阻鼓腮等。
⑵下頜運動訓練:可促進咀嚼功能,做盡量張口,然後鬆弛及下頜向兩側運動練習。對張口困難患者,可對痙攣肌肉進行冷刺激或輕柔按摩,使咬肌放鬆;通過主動、被動運動讓患者體會開合下頜的感覺。為強化咬肌肌力,可讓患者做以臼齒咬緊壓舌板的練習。
⑶舌的運動訓練:可以促進對食丸的控制及向咽部輸送的能力。可讓患者向前及兩側盡力伸舌,伸舌不充分時,可用紗布裹住舌尖輕輕牽拉,然後讓患者用力縮舌,促進舌的前後運動;通過以舌尖舔吮口唇周圍,練習舌的靈活性;用壓舌板抵抗舌根部,練習舌根抬高等。
⑷冷刺激(ice-massage):冷刺激能有效地強化吞咽反射,反復訓練,可使之易於誘發且吞咽有力。將冰凍棉棒蘸少許水,輕輕刺激軟齶、齶弓、舌根及咽後壁,然後囑患者做吞咽動作。如出現嘔吐反射即應終止刺激;如患者流涎過多,可對患側頸部唾液腺行冷刺激,3次/日,10分鍾/次,至皮膚稍發紅。
⑸構音訓練:吞咽困難患者常伴有構音障礙,通過構音訓練可以改善吞咽有關器官的功能。
⑹聲帶內收訓練:通過聲帶內收訓練,以達到屏氣時聲帶閉鎖,防止食物進入氣管。具體方法是,患者深吸氣,兩手按住桌子或在胸前對掌,用力推壓,閉唇、憋氣5秒鍾。
⑺咳嗽訓練:吞咽困難患者由於肌力和體力下降、聲帶麻痹,咳嗽會變得無力。強化咳嗽有利於排出吸入或誤咽的食物,促進喉部閉鎖。
⑻聲門上吞咽訓練:聲門上吞咽又稱「屏氣吞咽」,具體做法是由鼻腔深吸一口氣,然後屏住氣進行空吞咽,吞咽後立即咳嗽。這一方法的原理是:屏住呼吸使聲門閉鎖、聲門氣壓加大、吞咽時食丸不易進入氣管;吞咽後咳嗽可以清除滯留在咽喉部的食物殘渣。
⑼促進吞咽反射訓練:用手指上下摩擦甲狀軟骨至下頜下方的皮膚,可引起下頜的上下運動和舌部的前後運動,繼而引發吞咽。此方法可用於口中含有食物卻不能產生吞咽運動的患者。
2.直接訓練
直接訓練的適應證是:患者意識狀態清醒、全身狀態穩定、能產生吞咽反射、少量吸入或誤咽能通過隨意咳嗽咳出。
⑴體位:由於口腔期及咽期同時存在功能障礙的患者較多,因此開始訓練時,應選擇既有代償作用且又安全的體位。開始可先嘗試30o仰卧、頸部前傾的體位。該體位可利用重力使食物易於攝入和吞咽;頸部前傾可使頸前肌群放鬆,有利於吞咽。偏癱患者應將患側肩背部墊高,護理者於健側餵食。
⑵食物的選擇:一般容易吞咽的食物具有下述特徵:①柔軟、密度及性狀均一;
②有適當的黏性、不易鬆散;③易於咀嚼,通過咽及食道時容易變形;④不易在粘膜上滯留等。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及飲食習慣進行選擇,兼顧食物的色、香、味等。
⑶一口量:即最適於患者吞咽的每次餵食量。一口量過多,食物易從口中漏出或引起咽部滯留,增加誤咽的危險;一口量過少,則難以觸發吞咽反射。應從小量(1 - 4 ml)開始,逐步增加,掌握合適的一口量。
⑷調整進食速度:指導患者以較常人緩慢的速度進行攝食、咀嚼和吞咽。一般每餐進食的時間控制在45分鍾左右為宜。
⑸咽部滯留食物的去除法:可訓練患者通過以下方法去除滯留在咽部的食物殘渣。①空吞咽:每次吞咽食物後,再反復做幾次空吞咽,使食塊全部咽下,然後再進食;②交互吞咽:讓患者交替吞咽固體食物和流食,或每次吞咽後飲少許水(1 – 2ml),這樣既有利於激發吞咽反射,又能達到去除咽部滯留食物的目的;③點頭樣吞咽:頸部後仰時會厭谷變窄,可擠出滯留食物,隨後低頭並做吞咽動作,反復數次,可清除並咽下滯留的食物。④側方吞咽:梨狀隱窩是另一處吞咽後容易滯留食物的部位,通過頦部指向左、右側的點頭樣吞咽動作,可去除並咽下滯留於兩側梨狀隱窩的食物。
(二)其他治療
1.物理治療:可應用低中頻電療法、肌電圖生物反饋療法等,增強吞咽相關肌肉的肌力,促進吞咽動作的協調性,達到改善吞咽功能的目的。
2.針灸治療:常用穴位有風池、翳風、廉泉、人迎、合谷、內關、金津、玉液等。
❸ 吞咽障礙的間接與直接治療方法是怎樣的
(一)間接訓練間接訓練從預防失用性功能低下改善吞咽相關器官的運動及協調動作入手,為經口腔攝取營養做必要的功能性准備由於間接訓練不使用食物,安全性好,因此適用於從輕度到重度的各類吞咽障礙患者間接訓練一般先於直接訓練進行,直接訓練開始後仍可並用間接訓練
常用方法有:1.口唇閉鎖練習
口唇運動訓練可以改善食物或水從口中漏出的情況讓患者面對鏡子獨立進行緊閉口唇的練習對無法主動緊閉口唇的患者,可予以輔助當患者可以主動閉攏口唇後,可讓患者口內銜一個系線的大紐扣,治療師牽拉系線,患者緊閉口唇進行對抗,盡量不使紐扣脫出其他練習包括口唇突出與旁拉嘴角上翹(做微笑狀)抗阻鼓腮等
2.下頜運動訓練
可促進咀嚼功能,做盡量張口然後鬆弛及下頜向兩側運動練習對張口困難患者,可對痙攣肌肉進行冷刺激或輕柔按摩,使咬肌放鬆,通過主動被動運動讓患者體會開合下頜的感覺為強化咬肌肌力,可讓患者做以臼齒咬緊壓舌板的練習
3.舌部運動訓練
可以促進對食團的控制及向咽部輸送的能力可讓患者向前及兩側盡力伸舌,伸舌不充分時,可用紗布裹住舌尖輕輕牽拉,然後讓患者用力縮舌,促進舌的前後運動;通過以舌尖舔吮口唇周圍,練習舌的靈活性;用壓舌板抵抗舌根部,練習舌根抬高等
4.冷刺激
冷刺激能有效地強化吞咽反射,反復訓練可使之易於誘發且吞咽有力將冰凍棉棒蘸少許水,輕輕刺激軟齶齶弓舌根及咽後壁,然後囑患者做吞咽動作如出現嘔吐反射即應終止刺激;如患者流涎過多,可對患側頸部唾液腺行冷刺激,3次/日,10分鍾/次,至皮膚稍發紅
5.構音訓練
吞咽障礙患者常伴有構音障礙,通過構音訓練可以改善吞咽相關器官的功能
6.聲帶內收訓練
通過聲帶內收訓練,以達到屏氣時聲帶閉鎖,防止食物進入氣管具體方法是:患者深吸氣,兩手按住桌子或在胸前對掌,用力推壓,閉唇憋氣5秒鍾
7.咳嗽訓練
吞咽障礙患者由於肌力和體力下降聲帶麻痹,咳嗽會變得無力強化咳嗽有利於排出吸入或誤咽的食物,促進喉部閉鎖
8.聲門上吞咽訓練
聲門上吞咽又稱「屏氣吞咽」,具體做法是由鼻腔深吸一口氣,然後屏住氣進行空吞咽,吞咽後立即咳嗽這一方法的原理是:屏住呼吸使聲門閉鎖聲門氣壓加大,吞咽時食團不易進入氣管,吞咽後咳嗽可以清除滯留在咽喉部的食物殘渣
9.促進吞咽反射訓練
用手指上下摩擦甲狀軟骨至下頜下方的皮膚,可引起下頜的上下運動和舌部的前後運動,繼而引發吞咽此方法可用於口中含有食物卻不能產生吞咽運動的患者
10.K-Point刺激
適用於重度假型球麻痹吞咽反射消失或減退,以及張口困難食物不能送入口中的患者通過K-point刺激點可以誘發吞咽反射和張口操作方法:在誘發吞咽反射時,用壓舌板或者沾濕的或冰凍過的棉棒輕輕刺激K點黏膜,有效時,會出現咀嚼樣運動及空吞咽動作,當食物或者水放入口中時刺激K-point可以誘發吞咽動作當沒有咬合反射或張口困難的患者,K-point刺激可以促進張口注意左右反應是否有差別,有差別時選擇刺激有效側刺激時注意不要損傷黏膜
(二)直接訓練(攝食訓練)直接訓練(攝食訓練)的適應證是患者意識狀態清醒全身狀態穩定能產生吞咽反射少量吸入或誤咽能通過隨意咳嗽咳出
1.體位
由於口腔相及咽相同時存在功能障礙的患者較多,因此開始訓練時,應選擇既有代償作用且又安全的體位一般讓患者取軀干30?仰卧位,頭部前屈,偏癱側肩部用枕頭墊起,輔助者位於患者健側此時進行訓練,食物不易從口中漏出,有利於食塊向舌根運送,還可以減少向鼻腔逆流及誤咽的危險頸部前屈也是預防誤咽的一種方法,因為仰卧時頸部易呈後屈位,使與吞咽活動有關的頸前肌群緊張,喉頭上舉困難,容易發生誤咽但是適於患者的體位並非完全一致,實際操作中應該因人而異,予以調整
2.食物的選擇
食物的形態應根據吞咽障礙的程度及部位,本著先易後難的原則來選擇容易吞咽的食物其特徵為:柔軟密度及性狀均一;有適當的黏性不易鬆散;易於咀嚼,通過咽及食管時容易變形;不易在黏膜上滯留等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及飲食習慣進行選擇,兼顧食物的色香味及溫度等
3.一口量
即攝食時,最適於患者吞咽的每次入口量,正常人的每次入口量約為20ml對患者進行訓練時,如果一口量過多,不是從口中漏出,就是引起咽部殘留,導致誤咽;反之,一口量過少,則會因刺激強度不夠,難以誘發吞咽反射一般先以小量試之(3ml~4ml),然後酌情增加因此,開始進食時,餐具採用薄而小的勺子為宜
4.調整進食速度
指導患者以較常人緩慢的速度進行攝食咀嚼和吞咽一般每餐進食的時間控制在45分鍾左右為宜
5.輔助吞咽動作
可訓練患者通過以下方法去除滯留在咽部的食物殘渣咽部滯留食物的去除法:(1)空吞咽與交互吞咽
當咽部已有食物殘留,如繼續進食,則殘留積累增多,容易引起誤咽因此,每次進食吞咽後,應反復做幾次空吞咽,使食塊全部咽下,然後再進食
(2)交互吞咽2讓患者交替吞咽固體食物和流食,或每次吞咽後飲少許水(1ml~2ml),這樣既有利於激發吞咽反射,又能達到去除咽部滯留食物的目的製作(3)側方吞咽
咽部兩側的梨狀隱窩是又一處吞咽後容易滯留食物的部位,通過頦部指向左右側的點頭樣吞咽動作,可去除並咽下滯留於兩側梨狀隱窩的食物
(4)點頭樣吞咽
會厭上凹是另一處容易殘留食物的部位當頸部後屈,會厭上凹變得狹小,殘留食物可被擠出,反復進行幾次形似點頭的動作,同時做空吞咽動作,便可除去殘留食物
❹ 吞咽困難該怎麼緩解
平時多做以下幾項練習,可以有效預防吞咽困難:
吸吸管
做喉部上抬運動可以鍛煉喉部肌肉,有助及時關閉呼吸道。
具體方法:將吸管的一端含在口中,用手指堵住吸管的另一端,用力吸,直到喉結上抬到最高處,維持5秒,重復進行8次。
假聲練習運動
這一訓練可以幫助喉部上提,關閉呼吸道。
具體方法:發「一」的聲音,慢慢提高音調,越高越好,在最高音處維持5秒,重復進行8次。
吞口水
練習吞咽動作可以增加舌根和咽部肌肉的力量,減少食物殘留。
具體方法:舌頭前伸,用牙齒輕咬舌尖,吞口水,注意舌尖仍要維持在外面,重復吞8次。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老人頻繁發生吞咽困難,應引起高度重視,及時就診,結合具體情況分析。臨床上,食管癌、反流性食管炎、賁門失弛緩症等都可能引起吞咽困難。
❺ 吞咽訓練的方法有哪些
一
吞咽器官的訓練
1、下頜、面部及腮部練習:反復進行吸吮、鼓腮、吐氣、咀嚼等動作,以收縮面頰部肌肉、口輪匝肌,並活動下頜。
2、唇部訓練:通過運動及發音,增加唇部力量,減少因口角下垂、唇部封閉不全產生的流涎等問題。
3、舌訓練:包括做舌肌的上、下、左、右等方向運動,根據力量強弱,選擇相應的被動、主動或抗阻訓練。
4、齶咽閉合訓練:常見訓練方法為口含住一根吸管(封閉另一端)作吸吮動作或者按住牆壁、桌子同時發出「Ka」音,感覺齶弓有上提運動即可。
5、咽和喉部功能訓練:主要出現在咽期,由於咽及喉肌收縮力弱,聲門關閉不全,可訓練患者閉氣時關閉聲門,包括舌體背伸抵於軟齶、發「哼」聲誘發聲門閉鎖等。
6、呼吸訓練:主要方法是練習腹式呼吸、縮口呼吸、強化聲門閉鎖。
腦卒中後,真、假性球麻痹,中樞性、周圍性面舌癱常常引發吞咽器官肌肉力量弱、不協調、反射減弱等問題,從而導致吞咽障礙。以上方法為了提高吞咽器官的運動控制能力、強化肌肉的力量和肌群的協調性。
二
感覺促進訓練
患者開始吞咽之前給予感覺刺激,使其能夠迅速的啟動吞咽,稱感覺促進法。Hagg 等研究表明對於病程較長的吞咽障礙患者,局部感覺刺激有明顯療效。方法如下:
1、把食物送入口中時,使用湯匙下壓舌部。
2、給予感覺較強的食物,有觸感或者有強烈味道。
3、冰刺激:為使吞咽反射區域感覺靈敏,誘發吞咽發射。訓練時,使用冰凍的棉棒蘸,輕柔緩慢地刷擦齶弓、軟齶、咽後壁及舌後部。
❻ 吞咽困難怎麼緩解
平時多做以下幾項練習,可以有效預防吞咽困難:
吞口水
練習吞咽動作可以增加舌根和咽部肌肉的力量,減少食物殘留。
具體方法:舌頭前伸,用牙齒輕咬舌尖,吞口水,注意舌尖仍要維持在外面,重復吞8次。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老人頻繁發生吞咽困難,應引起高度重視,及時就診,結合具體情況分析。臨床上,食管癌、反流性食管炎、賁門失弛緩症等都可能引起吞咽困難。
❼ 在吞咽障礙康復護理技術中,代償性訓練方法有哪些
在吞咽障礙康復護理的訓練中,就一定要自我的嘗試吞咽唾沫,只有經過這樣的多次宣訓練,你的肌肉能力才能逐步的恢復。
❽ 吞咽障礙治療方法有哪些
臨床上很多治療方法,有直接的,有間接的,間接的有口腔感覺運動訓練、手法按摩、低頻電刺激、生物反饋訓練、球囊擴張術、針灸與電針治療、通氣吞咽說話瓣膜等等等等,直接的就是讓患者自己吃,所謂的直接主動攝食訓練,通過食物改進,把食物做成容易吞,且安全的性狀和質地,,,通俗說法:液體類加入增稠劑變成啫喱布丁狀爽滑易吞,飯菜粥米湯類就用攪拌機攪拌成糊,加入增稠劑,讓糊食爽滑成團不分散,醫用增稠劑目前國內市場種類豐富,選擇多樣,小編個人推廣的是奧特順咽增稠劑,敬請關注!
❾ 早期如何訓練吞咽功能呢
如果是因為病人,需要訓練吞咽功能,可以用冰凍的橙汁來刺激
❿ 緩解吞咽困難有什麼好方法
老人吃飯吞咽困難時,你可以控制一下老人的進食速度,不要吃的太快,還可以幫著改變一下老人的進食姿勢,比如讓老人坐著吃飯,還有飲食的種類也要注意,最好是干稀搭配,每次都要有湯或粥,不要食用干硬或粘滯的食物。除此之外,你還可以用舒食素,可與各種冷熱食物或飲料快速充分混合,幫助液體形成適合吞咽障礙患者的粘稠度,進而方便吞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