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石斛的種植方法
鐵皮石斛怎麼種,鐵皮石斛種植方法
1、時間鐵皮石斛的栽培時間一般是每年的春秋兩季,且春季優於秋季。在浙江地區,鐵皮石斛栽培的時間為每年4月中旬至6月下旬,這段時間氣溫在12~25℃,且空氣濕度較大,出瓶後的試管苗移栽成活率較高且生長時間較長;其次是9月中旬至10月下旬,此時期移栽特別要做好抗寒防凍工作。
2、水分、濕度水分管理是鐵皮石斛栽培過程中的關鍵環節之一。剛移栽的石斛苗對水分敏感,此時一般應控制基質的含水量在60%~70%為宜,具體操作時以手抓基質有濕感但不滴水為宜。移栽後7天內(幼苗尚未發新根)空氣濕度保持在90%左右,7天後,植株開始發生新根,空氣濕度保持在70%~80%。
3、溫度、光照鐵皮石斛的適宜生長溫度為15~28℃,因而為營建適於其生長的溫度環境,在夏季溫度高時,設施大棚內須加強通風散熱,通過遮陰棚、噴霧降溫、通風降溫等方式調控棚內溫度在一個適宜的范圍內;在冬季氣溫低時,應將設施大棚密封好,必要時可通過各種加熱方式使得設施內溫度上升以防植株。
鐵皮石斛喜陰,應採用遮陰措施以降低光照。生長期的鐵皮石斛遮陰度以60%左右為宜。幼苗剛定植完成時,大棚須蓋有70%遮陰度以上的遮陰網,以防強光曝曬導致幼苗萎蔫,影響成活率。高溫、高強光的夏、秋季,大棚的遮陰網須蓋好、蓋牢,因為高強光很容易讓植株提早封頂,長不高,影響產量。冬季應適當揭開陰棚以利透光,延長生長期。貼樹栽培(附主栽培)的,應在每年冬、春季節適當剪去附主植物過密的枝條
4、注意事項夏秋高溫季節則盡量控制水分,以基質含水量在40%~50%為宜;進入11月以後的冬季,氣溫逐漸降低,溫度在10℃以下時鐵皮石斛基本停止生長,進入休眠狀態,此時對水分的要求很低,應控制基質含水量在30%以內。
『貳』 石斛怎樣種植方法
石斛是一種附生植物,喜歡溫暖潮濕的生長環境。石斛蘭姿態優美,花開時節更是氣味清香,艷麗萬分,看著讓人賞心悅目,家庭盆栽種植石斛可以為家庭帶來美感,而且清香的氣味更是讓人神清氣爽。石斛開花一般是在4~6月,開花時間長,可持續一個月左右,可以長時間的為室內增添一處亮點。而且盆栽石斛可移動,如果需要,可以把石斛放在自己喜歡的地方,室內、窗檯上、陽台上都可以。
盆栽石斛的方法步驟如下所示:
一.選擇合適的花盆:選擇口徑大一點,底部或是周圍有孔的花盆,要求透氣性好,瀝水性好。
二.選擇合適的基質:下層要用較粗大石塊或是磚頭墊底,方便瀝水透氣,中層用較小石子或是碎磚頭,盡量選取吸水性較好一些材質,如陶粒、蘭石、碎磚,上層要用發酵好的松樹皮。
三.種植:鐵皮石斛盆景種植時注意盡量不要將苗莖部埋進基質里,要基質蓋住大部分根即可,種完後澆透水。
四.施肥:將石斛專用緩釋肥均撒在石斛根周圍,再用少量樹皮蓋住即可,再澆水一次。
五.擺放:完成後將鐵皮盆栽放在通風性良好、半遮陽環境中,如光線好的窗檯、無陽光直曬的陽台或遮陽棚內。
盆栽石斛的養護注意事項:
1.選擇一個遮光的地方。因為石斛這種植物不喜歡陽光充足的地方,喜歡半陰的地方。如果在春天夏天陽光充足時要讓它遮光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七十左右;如果在冬季的話,也是需要一些陽光的,這時候可以讓它遮光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之間,或者不讓他遮光也可以。
2. 做好保溫工作。這一植物喜歡陰涼高濕的環境,夜間溫度在十攝氏度左右或者更低一些,一般情況在十到十五攝氏度左右就可以了,如果溫差小的話會影響它的生長的,最後也會影響他開花的效果。
3. 適時的給其澆水。鐵皮石斛喜歡水分多一些的環境,但是這個度一定要把握好,如果溫度過高的話也會影響生長的,而且濕度太大會出現爛根的現象,所以一定要適度的噴水。
4. 做好病蟲害的防護工作。盆栽鐵皮石斛應及時清理病葉,並建議人工殺蟲,杜絕農葯的使用,使鐵皮石斛茁壯成長,同時做好通風工作,減少病蟲害出現的機率和次數。
『叄』 石斛如何種植方法
石斛需要栽種到陰涼濕潤的地方,並且附近有少量的苔蘚;在春季的三四月份時進行分株繁殖,每株大概3個莖左右;分株後貼合在樹干切口處,用繩子固定住,也可以栽種到石板上;栽種後把泥土輕微打濕,一星期後追加液態肥料一次。
1、栽種土地
石斛怎麼栽種
石斛喜歡生長在陰涼濕潤的地方,那麼石斛怎麼栽種;氣溫中的濕度需要控制在75%以上,在寒冷的天氣中,氣溫要在5℃以上;也可以栽種到樟樹等樹蔭下,並且附近有少量的苔蘚,能滿足植株少量微生物的需求。
2、栽種方法
石斛怎麼栽種
石斛一般採用分株方法,分株的時間通常在春季的三四月份左右,因為雨水充沛,栽種時很容易存活;分株的母體必須是健康的,把老化的根剪掉,保留兩年以下的根,從根部開始分離,每株大概3個莖左右。
3、貼樹栽植
石斛怎麼栽種
在樹50厘米的高度,用工具切開一個斜面,然後把分株好的石斛,裹上一層農家肥,緊緊的貼在樹皮處,用繩子捆好;或者還可以栽種到石板上,用工具挖出10厘米深的洞,把分株好的石斛放進去,然後灌點配好的泥沙,保持植株不倒即可。
4、栽種管理
栽種後不能大量的澆水,要保持空氣的濕潤,每天輕微把泥土潤濕,可以噴灑水霧;如果石斛栽種到肥料稀少的地方,需要栽種一星期後,使用液態肥一次,以及混合自製的農家肥。
『肆』 石麥19號的栽培技術要點
適宜播種期10月5-15日,高水肥地每畝適宜基本苗18萬-20萬苗,中水肥地每畝適宜基本苗20萬-22萬苗,晚播適當加大播種量。播前種子包衣或葯劑拌種,注意防治條銹病、葉銹病、白粉病等病害。
『伍』 小麥的種植方法,詳細的步驟和過程。
一、播種
1、收獲時期蠟熟中末期進行收割。
2、收獲要求收割後,捆好、碼好,及時拉運,脫谷。機械收獲不應造成二次污染。
3、貯藏脫谷後及時晾曬、精選,做到單品種收割、拉運、碼垛(應選擇無污染的曬場)、脫谷、貯藏和交售。
『陸』 麥子怎麼種植
小麥底肥。底肥能保證小麥苗期生長對養分的需要,促進早生快發,使麥苗在冬前長出足夠的健壯分櫱和強大的根系,並為春後生長打下基礎。底肥應占施肥總量的60-70%為宜。底肥應以有機肥料為主,適量配合施用氮、磷、鉀等化肥。
小麥返青期追肥。追肥要看苗追施,對於冬前每畝總莖數達100萬以上的旺苗,由於分櫱太多,葉色深綠,葉片肥大,返青肥應以磷、鉀肥為主,不要再追施氮肥。可以施里貝里宴沃「粉劑磷酸二氫鉀」,對壯稈防倒伏有好處。對於冬前每畝總莖數已達70-100萬的壯苗,應以鞏固冬前分櫱為主,適當控制春季分櫱,以減少無效分櫱,追肥可在2月底至3月底,每畝施碳銨7.5-10公斤。保水保肥力強的稻茬麥,可適當早施。
拔節、孕穗肥應該看苗巧施。對小麥生長不良、苗弱偏小的群體,應早施拔節肥,提高分櫱成穗率,力爭穗多、穗大。追肥量可占總施肥量10-15%,每畝可用尿素3-4公斤溝施或穴施。對於生長健壯的麥苗, 由於群體適宜,穗數一般有保證,主要應攻大穗,拔節期應適當控制肥水,防止倒伏,待葉色自然褪淡,第一節間定長,第二節間迅速伸長時,再水、肥並進,以保花增粒。
『柒』 麥苗種植方法
麥苗的種植方法
1、將麥種泡水過夜,第二天將水倒掉,放置蓋好,催芽2天,准備5-8厘米高的盤子,裡面放土,留一條空間讓過剩的水流出。土壤保持濕度,將麥芽鋪在土的上層,再用濕布蓋好,放在陰暗處幾天。等麥苗長高幾寸時,拿開濕布,放在室內陰涼處,避免陽光直射。每天澆水到小麥苗約有18厘米高即可收割,注意從根部以上剪割。
簡易種植:選好小麥種,准備5-8厘米高的盆子,裡面放土,土壤為沙子,黏土和腐殖物按照一比一比一的比例拌勻後准備栽種。將麥種均勻撒在土裡,撒好後上面蓋一層薄土,為保持土壤濕度,蓋好的薄土上噴灑足夠的水,每天澆水到小麥苗約有18厘米高即可收割,注意從根部以上剪割。
2、將麥種均勻地的撒在准備好的土壤中,注意不能撒的太稀
『捌』 蕎麥怎麼種,蕎麥的種植方法
蕎麥種植方法:
條播
主要是畜力牽引的犁播。根據地力和品種的分枝習性分窄行條播和寬行條播。條播以167~200厘米開廂,播幅13~17厘米,條播的優點是深淺一致,落子均勻,出苗整齊,在春旱嚴重、墒情較差時深墒播種、適時播種、保證全苗。條播還便於中耕除草和追肥,條播以南北壟為好。
點播
採取打塘人工點播,這種方式除人工點播不易控制種子量外,每畝的穴數也不易掌握,營養面積利用不均勻,還比較費工,以167~200厘米開廂,行距27~30厘米,窩距17~20厘米,每窩下種8~10粒種子,待出苗後留苗5~7株。
開廂勻播
廂寬150~200厘米,廂溝深20厘米,寬33厘米,每畝播飽滿種子3~4kg。
撒播
在一些地區小麥收獲後,先耕地隨後撒種子,由於撒播無株行距之分,密度難以控制,田間群體結構不合理,密處成一堆,稀處不見苗。田間管理困難,一般產量較低。
施肥
蕎麥是一種需肥較多的作物,要獲得高產,必須供給充足的肥料,根據研究,每生產100kg蕎籽粒,需要從土壤中吸收純氮4.01~4.06kg,磷1.66~2.22kg,鉀5.21~8.18kg。吸收比例為1∶0.41~0.45:1.3~2.02,氮、磷、鉀的比例和數量與土壤質地、栽培條件、氣候特點有關,但對於乾旱瘠薄地和高寒山地,增施肥料,特別增施氮磷肥是蕎麥豐產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