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比輕重的方法怎麼寫下來

比輕重的方法怎麼寫下來

發布時間:2022-04-01 23:54:04

① 那些方法可以減肥昨天高中同學聚會,說大家比輕重竟然我是最重的,好自卑有什麼方法可以減肥嗎

決明子和荷葉一起泡茶喝,健康還可以瘦身,我就是這樣瘦下來的,決明子對眼睛還很好,還有就是每天多喝水,早上那一杯和蜂蜜水,堅持每天可以BIANBIAN

② 比輕重怎麼教孩子

  1. 看一看。了解大的物品重,小的物品輕。但是輕重是相對而言的,生活中有時候不是這樣的,再用第二種方法。

  2. 掂一掂。如皮球和鐵球,很容易就分清楚了。有時候小的重,大的還輕一些。教孩子的時候要讓孩子去探索,去了解,去感受。

  3. 天平秤。這是最精確的方法了。

    如果有用的話,望採納,謝謝。

③ 比較物體輕重的方法有什麼和什麼

這個就是說比較物體的輕重的話,可以用秤來秤吧,秤的話能夠比較他兩個地方,哪個重哪個輕的?

④ 誰輕誰重 比輕重

  1.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誰輕誰重 比輕重PPT課件

  2. 《誰輕誰重》是一節大班的數學活動。意在讓幼兒通過不同的自然測量方法了解物體的輕重並且能夠正確的記錄自己的操作結果,從而感知物體之間的輕重關系。由於幼兒對輕重已經有一點了解,所以本次活動我把重點放在讓幼兒自己動手操作、並在探索中發現問題,從而解決問題、驗證問題。使幼兒在不斷的探索中體驗成功的樂趣。 設計理念:隨著年齡的增長,大班幼兒越來越喜歡擺弄和操作,並進行簡單的比較、分類、測量、判斷等活動,尤其對周圍生活中各類不同物品的輕重感興趣,喜歡嘗試比較,發現其差異。根據主題活動《動感天地》中的課程安排,我選擇了數學活動:誰輕誰重,旨在讓幼兒用自然測量的方法學習比較物體的輕重,並通過看一看、掂一掂、稱一稱等方法判斷物體的輕重,發展感知與判斷能力。 活動目標: 1、學慣用看一看、掂一掂、稱一稱的自然測量方法比較物體的輕重。 2、在探索過程中,能正確記錄物體的輕重,感知物體之間的輕重關系。 3、體驗採用不同方法比較物體輕重的樂趣和成功感。 活動准備: 書本、盒子、石頭若干、花片、雞蛋、彈珠、乒乓球、天平稱、課件 活動重難點:學慣用看一看、掂一掂、稱一稱的自然測量方法比較物體的輕重,並用語言表達物體的輕重。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1、班級里推薦兩位幼兒進行提物賽跑。(一袋裝沙,一袋裝布頭) 2、提問: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它們誰輕誰重呢? 二、探索實踐、感知輕重 1、看一看,比輕重 ⑴、出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提問:誰輕誰重? ⑵、觀察活動室的物體,哪些物體重,哪些物體輕? 2、掂一掂,比輕重 再來看一樣物體他們誰輕誰重 ⑴、出示兩個一樣形狀大小不一的書本,誰輕誰重? ⑵、出示兩個大小一樣的八寶盒,誰輕誰重? ⑶、出示兩塊差不多的石頭,誰輕誰重? 3、稱一稱,比輕重 ⑴、兩個石頭差不多輕重,我們用看和用手掂都分不清楚,那怎麼辦呢?請小朋友想一個更好的辦法來比較它們的輕重,幼兒討論。老師告知一種精確地測量方法+--用天平秤稱。 ⑵、教師演示用天平秤稱物體來比較輕重。 ⑶、幼兒分小組用天平稱物體,並記錄結果、交流評價 ⑷、教師小結:大小一樣,材料不同輕重也不一樣、材料相同,大小不一樣,輕重也不一樣。 三、課件運用,拓展思維 1、兩個磁體誰輕誰重? 2、三個挑水的人哪擔誰最重? 3、一個西瓜和兩個菠蘿怎麼樣? 4、四隻桃子和兩只梨他們怎麼樣? 四、活動延伸 .帶領幼兒到戶外,利用可操作的自然物比較輕重,到戶外玩蹺蹺板,比較自己與同伴之間的輕重。 設計意圖 創設情景,激情導入。激發幼兒對活動探索的興趣。 利用小朋友身邊熟悉的物體,引導幼兒用目測的方法進行比較輕重, 引導幼兒嘗試對多種材料進行探索與比較,層層遞進,步步深入,激發了幼兒的主體性與探索、比較的熱情,為下一環節的稱重伏下了鋪墊。 在「稱一稱」這個環節中,讓幼兒自己發明問題、探討問題、解決題目,體驗成功的快樂 通過前面的活動,幼兒對輕重有了感性的認識,為了進一步提升幼兒經驗,挑戰幼兒思維,利用課件為幼兒探索比較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使得幼兒在爭辯中,思維進一步激活並得到拓展。

⑤ 大班數學教案 哪個重哪個輕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哪個重哪個輕?

教師:屈老師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多種簡便的方法區別和記錄物體的輕重,初步了解輕重與大小、多少、材料等的辨證關系。
2、培養幼兒好探究、敢實踐的科學精神,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准備:
1、幼兒人手兩、三個小件物體、一張記錄單、一張操作單、一支水彩筆。
2、分組材料:用褲架改制的「天平秤」、一次性透明水杯、牛皮筋若干。
3、音樂磁帶「大桶與小桶」。

活動過程:
一、教師表演啞劇「舉重」,引出課題:
1、我在干什麼?舉了幾次?每一次的結果怎樣?你覺得為什麼會這樣?
2、說明:物體、人都有輕重之分,輕重是相對而言的,需要進行比較。你們知道平常都有哪些比較輕重的方法嗎?如果沒有秤,你會用別的方法代替嗎?如果將「輕重」結果記錄在紙上可以怎麼表示?怎樣表示最簡單、最清楚?
二、幼兒嘗試用各種日常的材料比較物體的輕重並加以記錄。
介紹操作方法和記錄要領:
1、請大家先看一看、猜一猜自己盆子里兩個物體的輕重,並把結果記在對應方法欄的下面;然後到後面的桌上選擇一種或幾種材料,試試:用它能不能比較物體的輕重?結果又是怎樣的?請你也將結果記在相應的方法欄下面;最後我們再來看看:你幾次比較的結果是否一致?
2、幼兒嘗試用目測和其他各種簡便的方法比較盆中物體的輕重並加以記錄。
3、匯報並交流:
你用了什麼材料、怎樣比較物體的輕重的?用不同的方法比較出的結果是否一致?你覺得問題在哪裡?你喜歡用哪種方法?為什麼?
4、操作練習:
印章寶寶也想玩蹺蹺板比輕重的游戲,請根據紙上蹺蹺板的平衡情況在兩邊敲上一定數量的印章。
三、聽音樂「大桶與小桶」想像搬很重或很輕的東西自然離開活動室。
(更多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

⑥ 幼兒園比較輕重的經驗准備

教學目標: 1.通過用眼看一看、動手掂一掂、稱一稱的活動,讓幼兒小朋友親身體驗到物體有輕有重,逐步加深對輕重的感受和理解。 2.使幼兒體會到物體的輕重和物體的體積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 3.提高小組合作的能力,培養幼兒的探索精神。 教學准備: 實物若干。圖片、天平秤 教學重點: 通過幼兒的實際操作,能夠分辨什麼樣的物體輕,什麼樣的物體重。 教學步驟: 一、創設情境 師:星期天,動物樂園可熱鬧了,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課件出示情境圖。) 1、動物樂園來了哪些小動物?它們都在干什麼?(噢,有馬、大象、小兔,還有小熊和小猴在玩蹺蹺板呢!) 2、你知道小熊和小猴誰輕誰重呢?你是怎麼知道的? 師:本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比輕重。出示課題。 二、探究新知 1、看一看,比一比 (1)在動物園里有許多動物,你還知道誰輕誰重呢?課件出示幾種動物比輕重? (2)你們又是怎麼知道它們的輕重的呢? 2、掂一掂,比一比 (1)數學書和文具盒你們能看出它們誰輕誰重嗎?(你們都認為不能用眼睛看出來)那麼,你能想出什麼辦法比較它們的輕重呢? (2)幼兒操作,掂一掂。(現在請一幼兒用掂一掂的方法比較數學書和文具盒的輕重,以及其它你感興趣的物體的輕重) (4)有幼兒說,他反復掂了一個蘋果和一個梨,它們的輕重不是很明確,你們想一想,該怎麼辦呢?(對了,我們可以藉助秤這種工具稱一稱,現在,我們用 天平這種秤稱一稱。 3、稱一稱,比一比 (1)教師示範稱一稱,課件出示稱蘋果和梨的圖畫。問:誰輕誰重呢?你怎麼看出來的?(很多同學都看出來了,放蘋果的這邊矮,說明蘋果重,放梨的這邊高,說明梨輕。而且,有的同學還發現,天平秤的指針會偏向重的那邊呢,可見同學們觀察的真仔細啊!) (2)幼兒操作,秤物體,比輕重。(現在你們可以自己來稱一稱,比一比輕重。 四、總結: 師:小朋友們回顧一下,本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內容?比較物體的輕重一般用哪些方法?在哪種情況下用哪種方法?(比較物體的輕重有很多的辦法,一眼就能看出輕重的物體,我們可以用看一看的方法;當看不出來的時候我們可以用掂一掂的方法;當掂不出又看不出的時候,我們可以用稱一稱的方法.

⑦ 誰輕誰重 比輕重 PPT課件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比較輕重
教學目標:
1、通過掂一掂、說一說等活動,使學生逐步加深對輕重的體驗與理解;
2、在活動中幫助學生體會藉助工具確定輕重的必要性和精確性;
3、初步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
4、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教學重點:在掂一掂、說一說等活動,使學生逐步加深對輕重的體驗與理解。
教學難點:體會藉助工具確定輕重的必要性和精確性。
教具學具准備:教學情景掛圖;輕重大小相當的蘋果和梨各一隻(梨稍小、稍重);天平一架。
教與學師生互動: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星期天,動物樂園里可熱鬧了,我們一起來看看都來了哪些小動物——(出示教學情掛圖)
看一看、說一說
1、有哪些小動物?它們在干什麼?
2、小熊和小猴誰輕誰重?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說明:在此教學環節中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觀察教學情境圖,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說一說誰輕誰重,是怎麼看出來的,同時初步感受天平原理)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比較輕重。(板書課題:比較輕重)
掂一掂、比一比
1、把語文書托在一隻手上,數學書托在另一隻手上,同時掂一掂、比一比,語文書和數學書誰比誰輕,誰比誰重。
2、把語文書托在一隻手上,另一隻手上的數學書換成筆盒。再掂一掂、比一比,語文書和筆盒誰輕誰重?
(說明:在此教學環節中,學生通過掂一掂、比一比體驗由於比較標準的變化,誰輕誰重具有相對性。教師在學生回答時要注意要求學生說清楚誰筆誰輕、誰筆誰重。)
3、比一比自己的書包和同桌的書包誰輕誰重。
小結:通過用手掂一掂我們可以感受物體的輕重。
二、作交流、探究發現
教師出示大小輕重相當的蘋果和梨各一隻,讓學生:
1、猜一猜:誰比誰輕、誰比誰重?
2、掂一掂:誰比誰輕、誰比誰重?
(因為兩個水果的大小輕重相差不大,學生的回答可能會是「一樣重」、「梨比蘋果重」,也可能是「蘋果比梨重」這三種情況,由此產生矛盾。)
3、想一想:想什麼辦法判斷蘋果和梨究竟誰輕誰重?
分小組討論,體會藉助工具比較輕重的必要性和精確性。(在分小組討論之前,教師應對小組合作學習的要求予以簡潔說明:如輕聲說話、注意傾聽他人說話等。)
4、全班交流小組討論結果。
學生的討論結果最直接的辦法是用秤稱,教師應在肯定學生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大膽創新。以下方法可供參考:
a、用橡皮和尺子做一個簡易蹺蹺板,一邊放蘋果一邊放梨;
b、利用一桶水,把蘋果和梨同時放進水裡,看哪個下沉得快;
c、用兩根同樣長的橡皮筋綁在蘋果和梨的柄上,用手提一提,看哪根皮筋拉得長;
d、把蘋果和梨各咬一口,看哪個水分更充足……
(學生的回答是飽含童稚、豐富多彩、充滿想像與創意的。教師在此時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評價時,應特別注意保護學生可貴的創造精神。)
5、教師用天平進行反饋驗證。
總結:剛才大家想了很多好方法,學習數學就要這樣積極思考。生活中最經常使用的比較輕重的工具就是「秤」。這是一架天平,(出示天平),我們來看看梨和蘋果究竟誰輕誰重(教師操作)。
三、形成應用,鞏固提高。
教材p21練習1和2,在學生獨立完成的基礎上,再進行集體評價。

⑧ 比輕重的數學題用什麼方法

一年級數學比較輕重
比較輕重不像比較大小那麼容易用眼看出來,有時要用手掂一掂,才可以分辨出來呢。有時要靠我們的生活經驗來分啦。

閱讀全文

與比輕重的方法怎麼寫下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地下水高錳酸鉀指數測量方法 瀏覽:338
纖維樁使用方法 瀏覽:692
貴州點光源安裝方法 瀏覽:814
化學鍍方法和技巧 瀏覽:497
寶寶怎麼治療最好的方法 瀏覽:464
csgo連入專屬伺服器失敗解決方法 瀏覽:944
溶液酸鹼性計算方法 瀏覽:210
戰馬貼膜的正確方法 瀏覽:179
復印機安裝與操作方法 瀏覽:25
概率中的個數計算方法 瀏覽:832
金帥洗衣機使用方法 瀏覽:659
怎麼選擇樁的施工方法 瀏覽:598
聯想筆記本限速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93
怎樣快速止牙痛土方法 瀏覽:61
子宮肌層2mm治療方法 瀏覽:800
波紋排水管安裝方法 瀏覽:258
華為網路密碼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012
含羞草如何種植方法 瀏覽:360
小米note微信視頻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53
在家製作紅棗糕的簡單方法 瀏覽: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