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少兒舞蹈基本功有哪些
1、壓腿
這是舞蹈基礎訓練中最為基本的訓練內容,分別為壓前、旁、後腿。壓腿的練習有助於打開孩子腿部關節的韌帶。
2、壓肩
這是打開肩部韌帶的練習。壓肩時,雙手臂伸直放在把桿上。兩腿之間的距離略等於肩寬。頭部和脊柱都要放鬆,向下壓時能夠感覺到肩部韌帶被拉長。
3、推腳背組合
腳背的好壞因人而異,大部分取決於先天因素,但也不能忽視後天的訓練。在訓練之前,從腳尖到整個大腳背都要活動開。訓練時,雙手扶把桿,挺胸抬頭、收腹提臀,雙腳並攏站好,先從單腳背訓練開始。
4、打胯
旁腿能不能搬起來,打胯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當你旁腿搬不好,那就要來練習下胯部柔韌度了,但當壓完胯後,一定要進行打胯練習,來鞏固提高之前所做的訓練,讓我們的訓練更加有意義,提高的更快。
5、腰
在練習腰背軟開度時,不要操之過急,以免受傷。
有些孩子,可能之前沒有任何的舞蹈基礎,可以先從練胸腰開始,在把桿上耗開;然後,單手扶把桿,控胸腰;控腰時,不要撅臀部、塌大腰。
Ⅱ 如何掌握少兒舞蹈創作的基本方法
1、尊重首創,使幼兒成為主動發展的人. 2.循序漸進,培養幼兒初步的藝術創造力 3.提供充分的表現機會,幼兒體驗創造的快樂 4.引導幼兒觀察身邊美好的事物,積累創造素材
Ⅲ 教幼兒舞蹈有什麼好方法
我現在也在排一個舞蹈,小孩子年紀也是大大小小的, 舞蹈表現能力也不怎麼樣,基本功當然也不行啦! 你要排的話,就編些動作簡單的舞蹈,換些隊形, 只能採取以整齊為主的舞蹈,比較好! 至於孩子的丟三落四,你要微微開始對她們眼裡起來了! 加油吧!祝你:早日成功!
Ⅳ 兒童舞蹈基本功有哪些
1、壓腿
壓腿分別為壓前、旁、後腿。要注意腿部關節的直立,腳背向外打開綳直, 並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向下壓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間的沒有縫隙。特別注意的是胯部要端正。
壓旁腿和後腿的時候最容易出胯和斜胯,需要及時矯正。在壓旁腿時,同側的。手扶住把桿,另一隻手臂緊貼在耳邊,向腿上靠近並向遠處伸展,拉長旁腰。壓後腿時,注意肩膀端平,頸部不要縮,撐住頭部別掉下去,並向後伸展。
Ⅳ 教幼兒舞蹈的方法是哪些
答:給幼兒排練確實與大人不同,要用他們的語言讓他們能懂的話去進行。首先,模仿是第一位。因此要求老師把動作準確的模仿到位,以便孩子一看就懂。在模仿過程中加上語言。比如你說到送胯,送胯這個詞對幼兒不適宜。因為送胯有各種各樣的,我不知道你指的是哪種風格的送胯?在動作中,你可以說把胯頂出去、頂到哪個方位。比如用兒童的話說,吸腿就說用膝蓋去找胸;比如雙方朝天?你就說兩個手朝天舉、胳膊找耳朵、後背就可以直立了等等。不同的動作有不同的解釋,總之要讓兒童明白。 答: 一、准確:無論講解還是傳遞知識,教師的准確性最重要。 二、生動:生動的語言可以喚起孩子的興趣,從而減少舞蹈訓練中的痛苦部分。語言要做到: 1、精煉:教師的話要盡量准確、簡單,不能啰唆,否則孩子的興趣就會降低。 2、親切:教師的語言要生動,形象不能過於嚴厲,過於生硬,孩子易產生抵觸情緒和逆反心理,所以老師要有耐心。 3、身授:老師要全面示範,待孩子熟悉後可以逐步簡化動作示範,最後讓幼兒自己完成動作。 答:幼兒是在發展身體的階段,因此在訓練當中應該注意孩子的骨骼的生長,肌肉的發育等等。少年兒童的訓練,不應照搬在幼兒的身上。但幼兒可以做一些站姿、坐姿簡單柔韌性的練習。比如坐在地面上劃劃小船;做做小元寶,趴地上做小燕子飛;躺在地上做做腿的延伸和勾綳。大量的舞蹈訓練應該在幼兒舞蹈作品中以正確的舞蹈動作姿態來訓練孩子。使幼兒在表演舞蹈過程中能夠有正確的舞蹈姿勢。一頭、一足都應該有準確的誤導姿態以達到訓練的目的。 答:教幼兒舞蹈可以採取以下方法, 1)啟發法:讓幼兒自己想像,自己表現; 2)示範法:教師完整或部分難點動作師范,引導幼兒仔細觀察; 3)練習法:讓幼兒自己做動作,教師指導; 4)分解組合法:把動作中重點、難點以及基本動作先分解再組合; 5)觀察模仿法:教師作師范,幼兒跟學; 6)游戲法:用游戲的口吻和形式進行舞蹈教學; 7)個別教學法:對幼兒進行個別教練,因材施教; 8)講解、提示、口令法:用語言幫助幼兒理解、感受、掌握和表達舞蹈的內容。 答:首先要看教學內容是否符合孩子的特點,如果是普及的舞蹈我們應該選擇小的兒歌,讓孩子邊唱邊說邊跳。小班的話更應該以律動為主,這樣就能啟發孩子的興趣。當然有個別的孩子不願意學舞蹈,那麼也要尊重他的個性發展,也許他喜歡美術和運動,那麼由他自己選擇。 答:20多年我的排練經驗,舞蹈班的孩子不但在舞蹈上學習有很大得好處,對於身體健康也非常有好處。往往幼兒園其他班都在流感,唯獨舞蹈班的孩子很健康,就在於他們經常運動。對於身體弱的孩子,我們在排練中要注意照顧,多喝水,及時添補衣服,跳舞前把衣服脫了,出汗了不要馬上出去吹風等等。經過舞蹈的訓練她的身體會慢慢的好起來,比不參加舞蹈會好的多。你可以這樣去說服家長。
Ⅵ 幼兒舞蹈教學的基本方法
根據孩子身體發育情況、學習認知能力,學習舞蹈動作的難度建議從易到難,採用的方法也不一樣。
以一定的身體條件為基礎
幼兒一般來說指的是1-6歲的孩子。因為學習舞蹈動作需要一定的身體協調能力,以及比較完善的身體發育,否則對孩子的骨骼發育不利,也容易造成身體損傷。
需要一定的專注力和規則意識
學習舞蹈動作需要孩子具備一定的專注力,並且能聽從老師指令去進行練習。幼兒的專注力一般在15分鍾左右,隨著年齡增長,專注時間會延長,也會慢慢產生規則意識,這是自然而然的過程。如果年紀太小,孩子專注時間短就很難在課上坐的住,反而會讓他對課堂產生拘束感,不利於孩子舞蹈興趣的培養。
需要一定的認知能力
此外,舞蹈動作也需要孩子對自己身體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明白老師教的舞蹈動作是什麼意思,從而完成動作。
學舞蹈不必太早,適合就好
一般建議4歲以後才開始學習舞蹈,這時孩子身體有了一定的靈活度,認知能力、專注力各方面都比較穩定,再去學習舞蹈動作,從簡單的協調性動作開始,不需要馬上練習基本功,5歲以後再開始基礎訓練。這樣循序漸進對孩子來說就輕松一些,也能慢慢培養舞蹈興趣,畢竟舞蹈是需要苦練的,沒有興趣支撐,會很難堅持。
如果想要早一點給孩子一些啟蒙,可以先讓他上一些幼教培訓機構的音樂課程,能培養孩子的節奏感和身體協調性,激發他的興趣。
舞蹈是需要扎實的基本功的,真正的專業舞蹈在十歲以後開始學比較好,所以爸爸媽媽不用急,循序漸進的學習讓孩子享受舞蹈的快樂吧。
Ⅶ 幼兒舞蹈的基本功有哪些
地功:勾綳腳、地面上的壓腿、壓垮、踢腿、下腰、橫豎叉。把上練習:站姿、一位擦地、蹲、畫圈、五位擦地。中間練習:手位、腳位、大踢腿(前旁)、一位二位五位上的小跳、中跳。毯子功:前軟翻、後軟翻。
Ⅷ 幼兒舞蹈20個基本動作是什麼
幼兒舞蹈的基本功有橫叉、豎叉、青蛙胯、跪下腰抓腳、搬後腿、搬旁腿、搬前腿、地面壓後胯、地面壓旁腿、反弓撐腰、勾腳、跪下腰、耗豎叉、後卷腰、伸坐、豎叉抓後腿、推胸腰、胸倒立、站下腰、坐立搬旁腿、坐立搬前腿。
幼兒舞蹈通過科學系統的訓練方法,培育孩子們良好的姿態以及高貴的氣質,增強孩子身體的協調能力,培育身體對節奏的敏感性,給孩子美和藝術的熏陶,開發他們的藝術潛能。
同時,學習幼兒舞蹈還能培養和增強兒童的注意力、模仿力、表演能力、形象思維能力等,提升兒童的學習效果,實現兒童學習成績的提高,培養孩子的綜合能力,為孩子的全面發展打下基礎。
舞蹈基本功的要素:
1、基本功第一要素:站。
「站」不好,不要談其他基本功和動作,所以站為第一要素!
2、基本功第二要素:立。
立是站的延伸,在立的過程中在保留站的所有要領同時,還需穩定身體的重心。立得好則姿態准、腳下穩、旋轉穩、舞步輕。
3、基本功第三要素:直。
「直」主要指腿直、後背直這兩大塊,腿直又包含腳背、膝蓋兩個大關節的直。「直」練得好,線條漂亮,挺而不僵。
Ⅸ 幼兒舞蹈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而教材中有的舞蹈,如《採茶》等只有曲調,沒有歌詞,只有籠統的標題,幼兒不理解動作代表的意思,以及動作之間的相互聯系,比較孤立、缺乏趣味性,幼兒不易記住動作順序。幼兒學習時只會模仿地做出一個個動作,思維、想像不活躍,面部表情僵硬,不知道所表達的內容。
這樣的舞蹈作品在幼兒眼前不是直觀可見的實物形象。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千方百計想辦法,讓幼兒通過視覺直觀和聽覺直觀的共同感知活動,伴隨著啟發性、形象性的語言,為幼兒提供想像的內容,讓幼兒感知、獲得一個比較清晰的形象。這樣幼兒才能逐步投入到作品的意境中,才能進行聯想和想像,才能感受作品,幼兒的感受力提高了就會表現舞蹈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