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外科用洗手刷來刷手哪種方法好
外科刷手方法 — 摘自《醫院臨床手術室技術操作規范》
1、用洗手刷洗手前將衣袖卷至上臂1/3處,用肥皂及流水將手和前臂按普通洗手法清洗一遍。
2、用無菌毛刷蘸取消毒肥皂液洗手和臂,特別注意甲緣、甲溝、指腹等處的刷洗,從手指尖到肘上10CM處;兩臂交替刷洗。一次刷完後,手指向上肘朝下,用清水沖洗手臂上的肥皂水,反復刷洗三遍,共約10分鍾。刷洗時動作稍快及用力。
3、用無菌小毛巾從手到肘部擦乾手臂。擦過肘部的毛巾不可再擦手部。將手和前臂浸泡在70%~75%的乙醇桶內,浸泡范圍至肘上6厘米處,浸泡5分鍾。若有乙醇過敏,可改用1:1000苯扎溴銨溶液浸泡。
4、洗手消毒完畢後,保持拱手姿勢,手臂不應下垂,也不可再接觸其它未消毒物品,否則再重新消毒。
㈡ 什麼叫外科洗手術及具體步驟
步洗手法步驟如下: 第一步 洗手掌:流水濕潤雙手,塗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對,手指並攏相互摩擦(20~30s); 第二步 洗背側指縫:手心對手背沿指縫相互搓擦,雙手交換進行(20~30s); 第三步 洗掌側指縫: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沿指縫相互摩擦(20~30s); 第四步 洗拇指: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轉搓擦,雙手交換進行(20~30s); 第五步 洗指背:彎曲各手指關節,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搓擦,雙手交換進行(20~30s); 第六步 洗指尖:彎曲各手指關節,把指尖合攏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搓擦,雙手交換進行(20~30s); 第七步 洗手腕、手臂:搓洗手腕、手臂,達肘上6cm(非手術前洗手者達腕關節上5cm即可),雙手交換進行(60s)。最後用流水沖凈手上的洗手液(或肥皂),用乾燥的無菌擦手巾擦乾雙手。
合計;不超過5分鍾。
㈢ 醫護人員的洗手方法
新冠肺炎主要經呼吸道飛沫傳播,亦可通過接觸傳播。何謂接觸傳播?接觸傳播是指如果接觸的人有新型冠狀病毒的存在,握個手,病毒就會通過接觸存在於我們的手上。由於皮膚是完整的,且皮膚的防禦系統非常強大,因此在接觸的過程中是不會被傳染的。但是,當你用手去觸摸黏膜(比如眼睛、口鼻)的時候,就容易被感染。
手是最容易傳播病毒細菌的身體部位,80%的病原體都是通過手直接或間接傳播的。那麼如何正確洗手,讓病毒無可乘之機?醫學專家介紹,市民出門時一定要佩戴口罩,回來後應正確洗手,掌握「內外夾弓大力腕」這七步洗手法。
第一步:內(洗手掌)。
掌心相對,手指並攏,相互揉搓。
第二步:外(洗手背)。
手心對手背,沿著指縫相互揉搓。
第三步:夾(洗指縫)。
雙手交叉,沿著指縫相互揉搓。
第四步:弓(洗手指背面)。
彎曲手指各個關節,雙手相互揉搓,雙手交替進行。
第五步:大(洗大拇指)。
一個手指的大拇指在另外一個手掌上,旋轉揉搓。
第六步:立(洗指尖)。
一個手的手指指尖在另一個手的手掌旋轉揉搓雙手交替進行。
第七步:腕(洗手腕)。
揉搓手腕。
醫學專家提醒大家,每一步都需要雙手交替進行,至少重復5次。勤洗手是預防疾病的關鍵,在洗手之前,一定不要觸碰自己的眼睛、鼻腔、口腔和面部。以下三種情況下,一定要洗手。1、在佩戴口罩之前和摘取口罩之後。2、在接觸臟東西以後。3、在接觸食物,或者是鼻黏膜、眼結膜等黏膜之前,要進行洗手消毒,避免病毒傳播。
㈣ 外科醫生是怎樣洗手的
1 、洗手前將洗手衣袖卷至上臂 1/3 處,用肥皂及流水將手和前臂按普通洗手法清洗一遍。
2 、用無菌毛刷蘸取消毒肥皂液刷洗手和臂,特別注意甲緣、甲溝、指腹等處的刷洗,從手指尖到肘上 10CM 處;兩臂交替刷洗。一次刷完後,手指向上肘朝下,用清水沖洗手臂上的肥皂水,反復刷洗三遍,共約 10 分鍾。刷洗時動作稍快及用力。
3 、用無菌小毛巾從手到肘部擦乾手臂。擦過肘部的毛巾不可再擦手部。
4、將手和前臂浸泡在 70%~75% 的乙醇桶內,浸泡范圍至肘上 6 厘米處,浸泡 5 分鍾。若有乙醇過敏,可改用 1 : 1000 苯扎溴銨溶液浸泡。
5、洗手消毒完畢後,保持拱手姿勢,手臂不應下垂,也不可再接觸其它未消毒物品,否則再重新消毒。
㈤ 外科洗手的方法和指針是什麼
你要問的是刷手還是6部洗手法啊
㈥ 手衛生包括什麼洗手的指征是什麼
最全的手衛相關知識點
1、什麼是手衛生?
手衛生為醫務人員洗手、衛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總稱。WHO在2005年10月10日正式頒布了「手衛生指南(高級草案)」衛生部衛生行業標准《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2009年4月1日頒布,2009年12月1日實施,加強手衛生管理。2、什麼是洗手?
醫務人員用肥皂(皂液)和流動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膚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過程。
3、衛生手消毒是什麼?
醫務人員用速干手消毒劑揉搓雙手,以減少手部暫居菌的過程。
4、外科手消毒是什麼?
外科手術前醫務人員用肥皂(皂液)和流動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劑清除或者殺滅手部暫居菌和減少常居菌的過程。使用的手消毒劑可具有持續抗菌活性。
5、常居菌是什麼?
能從大部分人體皮膚上分離出來的微生物,是皮膚上持久的固有寄居菌,不易被機械的摩擦清除。如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棒狀桿菌類、丙酸菌屬、不動桿菌屬等。一般情況下不致病。
6、暫居菌是什麼?
寄居在皮膚表層,常規洗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直接接觸患者或被污染的物體表面時可獲得,可隨時通過手傳播,與醫院感染密切相關。
7、什麼是手消毒劑?
用於手部皮膚消毒,以減少手部皮膚細菌的消毒劑,如乙醇、異丙醇、氯己定、碘伏等。
8、什麼是速干手消毒劑?
含有醇類和護膚成分的手消毒劑。包括水劑、凝膠和泡沫型。
9、什麼是免沖洗手消毒劑?
主要用於外科手消毒,消毒後不需用水沖洗的手消毒劑。包括水劑、凝膠和泡沫型。
10、手衛生設施是什麼?
用於洗手與手消毒的設施,包括洗手池、水龍頭、流動水、清潔劑、干手用品、手消毒劑等。
11、手衛生合格標准?
(1) 衛生手消毒,監測的細菌菌落總數應≤10cfu/cm2 。
(2) 外科手消毒,監測的細菌菌落總數應≤5cfu/cm2 。
12.手衛生的五大指征指的是什麼?
(1)直接接觸病人前後,接觸不同病人之間,從同一病人身體的污染部位移動到清潔部位時,接觸特殊易感病人前後;
(2)接觸病人黏膜、破損皮膚或傷口前後,接觸病人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傷口敷料之後;
(3)穿脫隔離衣前後,摘手套後;
(4)進行無菌操作前後,處理清潔、無菌物品之前,處理污染物品之後;
(5)當醫務人員的手有可見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體液污染後。
13、手部病原菌的檢出率是指什麼?
是從醫護人員洗手後檢測的手部細菌培養中分離致病菌的概率,反映醫護人員群體的洗手效果。
14、哪些科室需配置非手觸式水龍頭?(說出六個即可)
手術室、產房、導管室、層流潔凈病房、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症監護病房、新生兒室、母嬰室、血液透析病房、燒傷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消毒供應中心等醫院感染重點部門應配備非手觸式水龍頭。
15、洗手使用的皂液或肥皂有何要求?
肥皂應保持清潔與乾燥。盛放皂液的容器宜為一次性使用,重復使用的容器應每周清潔與消毒。皂液有渾濁或變色時及時更換,並清潔、消毒容器
16、WHO推薦的干手方法為?
用潔凈紙巾擦手。
17、衛生手消毒劑應符合哪些要求?
(1)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2)宜使用一次性包裝。
(3)醫務人員對選用的手消毒劑應有良好的接受性,手消毒劑無異味、無刺激性等。
18、手術室內洗手池及水龍頭的數量和要求?
應根據手術間的數量設置,水龍頭數量應不少於手術間的數量,水龍頭開關應為非手觸式。
19、洗手與衛生手消毒的原則是什麼?
(1) 當手部有血液或其他體液等肉眼可見的污染時,應用肥皂(皂液)和流動水洗手。
(2)手部沒有肉眼可見污染時,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劑消毒雙手代替洗手。20、什麼情況下,醫務人員應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劑?
(1)直接接觸每個患者前後,從同一患者身體的污染部位移動到清潔部位時。
(2)接觸患者粘膜、破損皮膚或傷口前後,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傷口敷料等之後。
(3)穿脫隔離衣前後,摘手套後。
(4)進行無菌操作、接觸清潔、無菌物品之前¬。
(5)接觸患者周圍環境及物品後。
(6)處理葯物或配餐前。
21、醫務人員在哪些情況下應先洗手,然後進行衛生手消毒?
(1)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和分泌物以及被傳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後。
(2)直接為傳染病患者進行檢查、治療、護理或處理傳染病患者污物之後。
22、醫務人員衛生手消毒的方法?
(1)取適量的速干手消毒劑於掌心;
(2)嚴格按照洗手六步法認真揉搓雙手至少15秒鍾;
(3)揉搓時保證手消毒劑完全覆蓋手部皮膚,直至手部乾燥。
23、外科手消毒應遵循以下原則:
(1)先洗手,後消毒。
(2)不同患者手術之間、手套破損或手被污染時,應重新進行外科手消毒。
24、外科免沖洗手消毒方法:
取適量的免沖洗手消毒劑塗抹至雙手的每個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並認真揉搓直至消毒劑乾燥。
25、手衛生的管理和基本要求?
(1)醫療機構制定並落實手衛生管理制度,配備有效、便捷的手衛生設施;
(2)醫療機構應定期開展手衛生的全員培訓,醫務人員應掌握手衛生知識和爭取的手衛生方法,保障洗手與手消毒的效果;
(3)醫療機構應加強對醫務人員手衛生工作的指導與監督,提高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
26、污染手引起交叉傳播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多研究顯示污染手可以引起交叉傳播。影響微生物交叉傳播發生率的因素為:
微生物的種類、傳染源、宿主的表面、接種體的潮濕度和大小尺寸。
27、醫務人員在什麼情況時應先洗手,然後進行手衛生消毒?
1、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和分泌物以及被傳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後。
2、直接為傳染病患者進行檢查、治療、護理或處理傳染患者污物之後。
㈦ 洗手有那幾種方法
以下是洗手的正確方法(普通法): 1. 首先用流動的溫水沖洗手部,應使手腕、手掌和手指充份浸濕; 2. 將肥皂倒在手掌心內部份,並均勻地塗抹手掌和手背,並兩手互相揉搓; 3. 張開左手手指,再用右手手指穿插其中揉搓,主要清洗手指之間的部位,完成後替換雙手; 4. 左手手指全部集中在右手掌心揉搓,完成後換另一手; 5. 從揉搓大拇指開始集中清洗每一根手指,尤其特別注意清洗指尖和指甲縫,必將其中的污垢去除; 6. 往上揉搓手腕部份; 7. 用足夠的清水沖洗干凈。沖洗時,把手指尖向下,雙手下垂,讓手把肥皂泡沫順手指沖下,這樣就不會使臟水再次污染手和前臂。 8. 最後,用干凈的個人專用毛巾或一次性消毒紙巾擦乾手,並勤換毛巾。
㈧ 一般洗手法和外科洗手法有什麼區別
一般洗手法,
洗手就好了,
外科洗手要到肘關節以上12cm。
一般洗手要求簡單,
外科洗手要求嚴格,採用化學消毒劑和物理刷洗相結合的辦法,根據特定要求對手和前臂至肘部進行清洗,達到無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