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土瓜怎麼種植方法如下

土瓜怎麼種植方法如下

發布時間:2022-03-30 19:51:36

① 白土瓜如何種植氣候條件

栽插時間 南方夏秋薯區,主要包括福建、江西、湖南三省的南部,廣東和廣西的北部,夏薯一般在5月間栽插,秋薯一般在7月上旬至8月上旬栽插。南方秋冬薯區,包括海南全省,廣東、廣西、雲南和台灣的南部,秋薯一般在7月上旬至8月中旬栽插,而冬薯一般在11月栽插。 (來自中國有機農業網,僅供參考)

② 土瓜的種植

土壤板結會造成甘薯生長緩慢,就算多施肥料也難增產。深耕能加深活土層,疏鬆熟化土壤,增強土壤養分分解,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蓄水能力,改善土壤透氣性,有利於莖葉生長和根系向深層發展,從而提高甘薯產量。
對土壤結構良好,有機質含量較高,或表土黏厚的應深翻,但一般不要超過40厘米,過度深翻反而容易招致減產。一般深耕30厘米比淺耕15厘米增產20%左右。宜在晴天深耕,切忌在土壤粘濕時耕作,以免造成泥土緊實。深翻要結合施有機肥,增加土壤有機質,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質,有利於提高土壤肥力。 甘薯主要是起壟種植,壟作優點是,比平作栽培增加地表面積,增大受光面積,增加土體與大氣的交界面,晝夜溫差大,且有利於田間降濕排水。在起壟時要盡量保持壟距一致,如寬窄不勻會造成鄰近的植株間獲得的營養不同,造成優勢植株過分營養生長,而弱勢植株可能得不到充分的陽光及養分,生長不勻影響產量。
甘薯的起壟方式差異很大,各有優缺點,其中一種起壟方式是,起壟時,壟頂整平,有的在種植薯苗後,略在壟兩邊勾土墊高,中間做成溝形,這有利苗期淋水抗旱,也方便兩邊施肥,保水保肥好,在生長中後期方便逐漸多次蓋土,防治象鼻蟲。但要注意用此法種植甘薯時,一是容易插植薯苗過深,有深達10厘米的,二是後期蓋土時,容易造成薯塊覆土過深,當塊根生長於壟心深層,處於板結貧瘠且水熱和通風透氣不良條件下,不利結薯和薯塊膨大,造成低產。另外,就是多數壟距過寬,有些達1.5米,未能充分利用土地,因甘薯苗期長勢慢,封行遲,也不利抗旱,且封行慢導致的除草工也多,另外,壟距過寬則每畝苗數少,不利獲得高產。

③ 土瓜種植時間視頻

地瓜就是中國紅薯紅薯:旋花科,甘薯屬的一個重要栽培種,又名甘薯、白薯、番薯、紅苕、地瓜、山芋、土瓜、紅土瓜。紅薯原產於南美的秘魯、厄瓜多、墨西哥一帶,因其具有適應性廣、繁殖力強、栽培簡便、高產穩收、營養豐富、用途廣泛等特點,全世界有111個國家或地區種植紅薯,其中有101個屬於發展中國家。歐洲第一批紅薯是由哥倫布於1492年帶回,然後經葡萄牙人傳入非洲,並由太平洋群島傳入亞洲。紅薯最初引入我國是在明朝萬曆年間,當時福建華僑陳振龍常到呂宋(現今菲律賓)經商,發現呂宋出產的紅薯產量最高,於是他就耐心地向當地農民學習種植之法。後來經過陳氏家族的推廣,紅薯在全國普遍栽種。其主要產區位於北緯40°以南。目前紅薯在世界糧食生產中總產排列為第7位,預計21世紀它將上升為世界上第五大食物。世界紅薯總種植面積近年穩定在940萬公頃左右,總產量約為13000萬噸。其中,亞洲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紅薯產區,其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分別為世界的80%和90%以上。中國的紅薯栽培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據史料記載,紅薯的栽培分布很廣,南起南海諸島,北至內蒙古,西北達陝西、隴南和新疆一帶,東北經遼寧、吉林延展到黑龍江南部,西南抵藏南和雲貴高原。四川盆地、黃淮海、長江流域和東南沿海各省是我國紅薯主產區。目前,我國的紅薯總種植面積保持在620萬公頃左右,總產量穩定在1億噸以上,分別佔全世界的70%和80%。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紅薯生產國。在全國的農作物主產中,紅薯僅次於水稻、小麥和玉米,居第4位。

④ 新疆和田土瓜的種植方法

深耕
土瓜書 片
土壤板結會造成甘薯生長緩慢,就算多施肥料也難增產。深耕能加深活土層,疏鬆熟化土壤,增強土壤養分分解,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蓄水能力,改善土壤透氣性,有利於莖葉生長和根系向深層發展,從而提高甘薯產量。
對土壤結構良好,有機質含量較高,或表土黏厚的應深翻,但一般不要超過40厘米,過度深翻反而容易招致減產。一般深耕30厘米比淺耕15厘米增產20%左右。宜在晴天深耕,切忌在土壤粘濕時耕作,以免造成泥土緊實。深翻要結合施有機肥,增加土壤有機質,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質,有利於提高土壤肥力。
起壟
清洗中的土瓜
甘薯主要是起壟種植,壟作優點是,比平作栽培增加地表面積,增大受光面積,增加土體與大氣的交界面,晝夜溫差大,且有利於田間降濕排水。在起壟時要盡量保持壟距一致,如寬窄不勻會造成鄰近的植株間獲得的營養不同,造成優勢植株過分營養生長,而弱勢植株可能得不到充分的陽光及養分,生長不勻影響產量。
甘薯的起壟方式差異很大,各有優缺點,其中一種起壟方式是,起壟時,壟頂整平,有的在種植薯苗後,略在壟兩邊勾土墊高,中間做成

土瓜(5張)
溝形,這有利苗期淋水抗旱,也方便兩邊施肥,保水保肥好,在生長中後期方便逐漸多次蓋土,防治象鼻蟲。但要注意用此法種植甘薯時,一是容易插植薯苗過深,有深達10厘米的,二是後期蓋土時,容易造成薯塊覆土過深,當塊根生長於壟心深層,處於板結貧瘠且水熱和通風透氣不良條件下,不利結薯和薯塊膨大,造成低產。另外,就是多數壟距過寬,有些達1.5米,未能充分利用土地,因甘薯苗期長勢慢,封行遲,也不利抗旱,且封行慢導致的除草工也多,另外,壟距過寬則每畝苗數少,不利獲得高產。

3育苗選苗編輯
品種要純
種植地 土瓜
甘薯生產應盡量採用同一品種和種苗質量一致,當不同品種或優劣種苗混栽時,極易導致減產,這是目前南方甘薯低產劣質的主因之一。由於甘薯不同品種間和優劣種苗間存在較大差異,有的前期生長旺盛,有的前期生長遲緩,有的品種耐肥,有的品種耐瘠,還有的品種蔓較長,有的品種蔓較短,那麼,混栽後的部分植株獲得優勢,營養生長過盛,從而影響了另一部分弱勢植株的生長,另外,有些優勢植株的莖葉旺長,反而會導致薯塊產量低於正常水平。一般情況下,就算兩個高產品種混栽也會降低產量。
壯苗
要用壯苗,剔除弱苗,壯苗與弱苗的產量可相差20~30%。因為壯苗返苗快,成活率高,長出的根多、根壯,吸收養分能力強。要求薯苗粗壯,有頂尖,節間不太長,無病蟲害症狀。采苗時如多,表明薯苗營養較豐富,生活力較強,可作為診斷薯苗質量的指標之一。薯苗長度一般要達20~25厘米,具有六個展開葉較好,薯苗太長則帶的葉片較多,蒸騰面積大,返苗遲,而苗太短,則需要較長時間才能達到
土瓜苗
正常苗的長度,薯苗過長過短都不利高產。
培育壯苗必須採用薯塊育苗,一般在插植前100天,選擇大小適中(單薯重以200~300克為宜)、整齊均勻、無病蟲、無傷口、薯塊作種。先在1米寬的苗床排種育苗,當薯塊長出的薯苗長度達25~30厘米時,即進行假植繁苗,並在假植苗節數達到6~10個節位時進行摘心打頂促分枝。在計劃種植前5~8天薄施速效氮肥培育嫩苗壯苗,當薯苗長度達25~30厘米時,應及時采苗種植。強調剪采第一段嫩壯苗作種苗,剪苗時應留頭部5厘米內的數個分枝,但不可留得過長,從新發苗,如此循環剪苗。使用第一段苗,切忌使用中段苗(第二、三段苗),主要原因是甘薯常常攜帶黑斑病、根腐病菌及線蟲病等,薯塊中攜帶的病原物會緩慢向薯芽頂部移動,而頂苗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薯苗攜帶病菌,原因是病原物的移動速度低於薯芽的生長速度,病原物大部分滯留在基部附近,上部薯苗帶病的可能性比較小。有些地方如海南農民很少用薯塊育苗,習慣用莖蔓多年連續繁苗,有的還用第二段苗,造成甘薯品種種性退化和產量下降,這是海南甘薯低產的主要原因之一。

⑤ 土瓜種植技術

土瓜(甘薯)種植技術:
要用壯苗,剔除弱苗,壯苗與弱苗的產量可相差20~30%。因為壯苗返苗快,成活率高,長出的根多、根壯,吸收養分能力強。要求薯苗粗壯,有頂尖,節間不太長,無病蟲害症狀。采苗時如乳汁多,表明薯苗營養較豐富,生活力較強,可作為診斷薯苗質量的指標之一。薯苗長度一般要達20~25厘米,具有六個展開葉較好,薯苗太長則帶的葉片較多,蒸騰面積大,返苗遲,而苗太短,則需要較長時間才能達到正常苗的長度,薯苗過長過短都不利高產。
培育壯苗必須採用薯塊育苗,一般在插植前100天,選擇大小適中(單薯重以200~300克為宜)、整齊均勻、無病蟲、無傷口、薯塊作種。先在1米寬的苗床排種育苗,當薯塊長出的薯苗長度達25~30厘米時,即進行假植繁苗,並在假植苗節數達到6~10個節位時進行摘心打頂促分枝。在計劃種植前5~8天薄施速效氮肥培育嫩苗壯苗,當薯苗長度達25~30厘米時,應及時采苗種植。強調剪采第一段嫩壯苗作種苗,剪苗時應留頭部5厘米內的數個分枝,但不可留得過長,從新發苗,如此循環剪苗。使用第一段苗,切忌使用中段苗(第二、三段苗),主要原因是甘薯常常攜帶黑斑病、根腐病菌及線蟲病等,薯塊中攜帶的病原物會緩慢向薯芽頂部移動,而頂苗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薯苗攜帶病菌,原因是病原物的移動速度低於薯芽的生長速度,病原物大部分滯留在基部附近,上部薯苗帶病的可能性比較小。有些地方如海南農民很少用薯塊育苗,習慣用莖蔓多年連續繁苗,有的還用第二段苗,造成甘薯品種種性退化和產量下降,這是海南甘薯低產的主要原因之一。

⑥ 土瓜、怎麼

去問老農

⑦ 地瓜怎麼種植

地瓜也是紅薯,紅薯是很容易種植的一種植物。春天的時候,扦插一顆紅薯苗就可以種了。

⑧ 土瓜在什麼時候種植

主要包括福建、江西、湖南三省的南部,廣東和廣西的北部,夏薯一般在5月間栽插,秋薯一般在7月上旬至8月上旬栽插。南方秋冬薯區,包括海南全省,廣東、廣西、雲南和台灣的南部,秋薯一般在7月上旬至8月中旬栽插,而冬薯一般在11月栽插。 海南由於氣候優越,全年可種,但以稻田冬種甘薯為佳,其優勢在於:一是充分利用冬閑田,其時氣候由熱逐漸轉涼,符合甘薯全生長期的要求,後期有利澱粉積累,且水旱輪作的土壤有利甘薯生長,減少病蟲害,容易獲得高產優質甘薯,二是由於反季節生產,鮮食甘薯可銷往大陸和出口日韓等國。 最好選擇陰天土壤不幹不濕時進行,晴天氣溫高時宜於午後栽插。不宜在大雨後栽插甘薯,這易形成柴根。應待雨過天晴,土壤水分適宜時再栽。也不宜栽後灌水,栽後灌水或在大雨後栽插,成活率較高,但薯苗往往長時間長勢不好,原因在於土壤呈現水分飽和狀態,且土溫偏冷,同時,土壤也變得比較緊實,土壤中的氧氣含量減少,妨礙了根系發展,生長緩慢。久旱缺雨,則可考慮抗旱栽插,挖穴淋水,待水干後蓋上薄土,栽苗後踩實,讓根與土緊密接觸,提早成活。如栽苗後才淋水,則需再覆干土在表面保濕。

閱讀全文

與土瓜怎麼種植方法如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地下水高錳酸鉀指數測量方法 瀏覽:341
纖維樁使用方法 瀏覽:693
貴州點光源安裝方法 瀏覽:817
化學鍍方法和技巧 瀏覽:500
寶寶怎麼治療最好的方法 瀏覽:467
csgo連入專屬伺服器失敗解決方法 瀏覽:947
溶液酸鹼性計算方法 瀏覽:213
戰馬貼膜的正確方法 瀏覽:180
復印機安裝與操作方法 瀏覽:28
概率中的個數計算方法 瀏覽:833
金帥洗衣機使用方法 瀏覽:662
怎麼選擇樁的施工方法 瀏覽:601
聯想筆記本限速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96
怎樣快速止牙痛土方法 瀏覽:64
子宮肌層2mm治療方法 瀏覽:801
波紋排水管安裝方法 瀏覽:261
華為網路密碼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015
含羞草如何種植方法 瀏覽:363
小米note微信視頻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56
在家製作紅棗糕的簡單方法 瀏覽: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