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備底部的淤泥,加入玉米葉子、雞糞
漚制出這么一大桶看起來挺惡心的物質
再加田園土
攪拌均勻後把買的種藕放進去
放在陽台光照充足的地方等待發芽生根
葉片開始長滿,遮住這缸看起來黑黑的泥土
2. 藕怎麼種植圖解
蓮藕是睡蓮科植物蓮的肥大根莖,味道微甜而脆,可生食也可做菜,而且葯用價值相當高,其根葉花果無不為寶,適於在炎熱多雨季節生長,長江以南多在3~4月上旬栽種,北京地區多在5月上旬栽種,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蓮藕種苗怎麼種植吧!
一、蓮藕的栽培條件
1、溫度:蓮藕在15℃以上種藕才可萌發,生長旺盛期要求溫度20~30℃,水溫21~25℃。結藕初期要求溫度亦較高,後期則要求晝夜溫差較大,休眠期要求保持5℃以上,低於5℃易受凍。
2、光照:蓮藕為喜光植物,不耐陰,生育期內要求光照充足,對日照長短的要求不嚴,前期光照充足有利於莖、葉的生長,後期光照充足則有利開花、結果和藕身的充實。
3、水分:蓮藕萌芽生長階段水位5~10厘米為宜,生長旺盛階段要求水位30~50厘米,以後隨著植株的開花、結果和結藕水位又宜逐漸落淺,休眠越冬只需土壤充分濕潤或保持淺水。
4、土壤:蓮藕生長以富含有機質的壤土和粘壤土為最適,有機質的含量至少應在1.5%以上,土壤pH要求在5.6~7.5之間,以6.5為最適,要求氮、磷、鉀三要素並重。
二、蓮藕的種植方法
1、選用良種:種藕選用無傷無病、種性好、個體大、苫頭完整、尾梢齊全、有完整的頂芽和側芽、藕節粗壯豐滿、早熟豐產的淺層蓮藕品種,並力求大小均勻。
2、施肥整田:選擇肥沃、泥層較深、排灌方便且上年種植水稻的田栽藕較好,在栽藕前15天畝施腐熟的有機肥2000~3000公斤、餅肥150公斤、過磷酸鈣70公斤、生石灰80公斤。
3、栽植時間:選擇晴天下午先在田中將藕種按照所需的株行距排列好,再根據藕身的大小用手挖溝栽下,種藕的前端向下斜,後端稍露土面,有利於接受光照和空氣,促進發芽。
4、栽植方法:入泥深度為覆泥蓋沒藕身和藕芽為准,靠田埂四周的離埂栽植時注意一律藕頭轉向田心田平泥化時開溝或開塘種植。
三、蓮藕的田間管理
1、除草摘葉:蓮藕定植後一個月左右浮葉漸枯時摘除枯葉,封行前結合追肥除草,除草時應在卷葉的兩側行走,出現花蕾或開花時常把花枝折彎但不摘斷。
2、合理追肥:在3~5片立葉時畝施高氮磷復合肥25~30公斤,在滿田立葉時畝施高氮鉀復合肥30~35公斤,在終止葉出現時畝施高鉀復合肥15~20公斤或沃葉微生物菌劑。
3、調節水位:蓮藕從栽種到萌芽前灌淺水約5~10厘米,以提高地溫,利於出苗,隨著立葉及分枝的生長,逐漸加深水層至15~20厘米,結藕期及採收前宜灌淺水。
4、理順藕頭:蓮藕在6月份時藕藤迅速向四周生長,要進行人工理藤,於中午時刨開泥巴拉起藕藤,轉頭理向空白地再埋入土中即可。
5、成熟採收:當地上部立葉大部分枯黃,藕已充分成熟時可陸續採收。蓮藕採收有青荷藕、枯荷藕之分,青荷藕多在8月份進行,收枯荷藕為入秋後至次年3~4月。
3. 蓮藕種植技術
1、種植環境
蓮藕是一種水生植物,所以首先要以水田為目標,在蓮藕整個種植周期內都不可缺水。蓮藕喜溫,其溫度要保持在15度以上。並且蓮藕的耐蔭能力是比較差的,因此還要保證種植地有充足的光照。其種植土壤要有充足的營養、腐殖質豐富,可促進蓮藕的生長。最後種植地周圍要有一定防風植物,防止風量過大導致蓮藕莖葉折斷。根據蓮藕對種植環境的要求選好種植土壤後再准備種植。
2、適時栽種
蓮藕分為淺水與深水兩種品種,淺水品種適宜生長在水位20厘米的水田內,成熟時間較早,反之深水品質適宜生長在1.5米左右的水田中,成熟時間較長。然後根據種植地區控制好栽種時間,在南方一般在3月左右進行。要保證種藕完整、藕身與藕節有明顯的大小差異。播種後水田水位至少要保持在6厘米左右,促進種藕的生長。然後隨著生長時間的推移逐漸加深水位。
3、水肥管理
剛剛也說了蓮藕是生長在水中的,所以水分是蓮藕種植的一種必需物質。我們要根據季節的天氣變化來控制水位。在夏季的時候,高溫乾旱,這個時候蓮藕對水分的需求也會大量增加。因此尤其是在夏季不可出現缺水現象。蓮藕的生長對營養的需求也是比較大的,所以我們還要做好施肥工作。但要注意用量,一次不可施肥過多,防止肥料過多導致燒根,施肥時以多施少量為原則。
(3)東北蓮藕的種植方法擴展閱讀:
病蟲害是在種植蓮藕的時候最需要注意的。因為病蟲害對蓮藕的危害輕則導致大幅度減產,重則導致絕收。所以我們在種植的時候,一定要做好預防工作。定期消毒,控制好水肥量,加強防治工作。蓮藕常見的病蟲害有枯萎病、病毒病、刺蛾等。
我們要對這些常見的病蟲害有所了解,便於及時發現發病情況。在發病後一定要及時查明具體是什麼病蟲害,然後做出對應措施。
4. 蓮藕種植技術和方法是什麼
在降霜之後,要剪除葉柄、花梗、枯葉。在盆中加滿水,依據地域的不同,採用不同的方式,長江以南可以直接露地越冬,黃淮地區,用雙層膜原地覆蓋,東北、西北地區,盆上蓋一層塑料膜,膜上要加一些土,然後再蓋膜。
由於盆地不漏水,夏季是它的生長旺季,但雨水也是醉倒的,並且還能蓄水,冬季休眠期不要加水,所以蓮藕的種植技術一大秘訣還在於不需要勤澆水,一般情況下,在它生長旺盛時每周澆一次水就可以了,確保它不缺水,對於水質也沒什麼要求,無污染的荷塘水即可。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原因便在於它的表面有一層蠟性物質,因此只要放在通風向陽處,他基本是沒有什麼病害的,只有在早春時節可能會感染蚜蟲,用用洗衣粉加水600倍稀釋,就可以噴殺。南方可能會長出青苔或浮萍,可以人工撈出即好。
(4)東北蓮藕的種植方法擴展閱讀
蓮藕的藕種盡量不要放置太長時間,一般是選好之後就立馬進行栽種,在栽種之前首先要進行藕種處理,將藕種用針對性的葯劑進行攪拌之後就要拿去栽種,這樣可以提前預防很多在生長過程中因環境引起的疾病。栽種的時候盡量深栽,這樣到時長的藕又大又好。
播種的密度根據你所選擇的的池塘大小進行估算,一般藕發育的比較快而且長開的面積也比較大,所以一般是每隔三十到五十厘米栽一株,而且在不久之後它會長滿整個池塘,密密麻麻。
5. 我想種植蓮藕請問怎麼栽法
水田蓮藕雙季栽培技術,使田藕生產突破了1年1季的傳統熟制模式,實現了春、夏二季連作栽培。田藕雙季連作栽培,有效延長了蓮藕的上市季節,加上傳統的單季田藕及池塘藕,可基本實現蓮藕周年上市。其中春藕可提前到5月上旬開始採收上市(大棚栽培),盛產期在6月(露地栽培),填補了該時期無鮮藕供應的市場空檔;夏藕可以充分利用經濟價值很低的小規格春藕作種,生產成本很低,且8月中、下旬即可開始採收嫩藕。是較好的秋淡蔬菜。實行雙季栽培可使田藕生產的經濟效益大幅度提高。總結田藕雙季栽培的主要技術。 1、春藕早熟栽培技術
安排好茬口季節是實現田藕雙季栽培重要前提。試驗和調查結果表明,本地夏藕的藕莖膨大在9月底就基本停止,在此前要形成一定的經濟產量,至少需要80天左右生育期(累計>13℃有效積溫1160℃左右),據此,春藕必須在7月10日前採收完畢並隨即種上夏藕。春藕早熟栽培技術是田藕雙季栽培的核心,也是一項綜合技術,與田藕單季栽培相比,其要點可概括為「六改一加強」。
1.1改中、晚熟品種為優質早熟品種
無霜期為240天左右,在自然條件下,中、晚熟品種雖然產量高,但生育期長,無法滿足雙季栽培的季節要求。要實行雙季栽培,必須選用具有高產、優質、抗病、、入泥淺易採挖等特點的早熟品種(如鄂蓮1號)。本省可選用本地品種義烏東河早藕,該品種花量少,結藕早,且主藕比重大,外觀商品性好,食味佳,另外植株較矮,立葉平均高度僅83厘米,抗風抗病能力較強,易穩產高產。
1.2改重施追肥為施足基肥、適施追肥
我省早熟栽培的春藕,生育期很短,僅80天左右,因此,施肥應以基肥為主,約占總施肥量的70%左右,追肥佔30%。具體用法:翻耕前施人腐熟有機肥2000―2500公斤/畝。耙面肥施碳酸氫銨30公斤/畝、鈣鎂,磷肥50―75公斤/畝、硫酸鉀10公斤/畝、硫酸鋅1.5公斤/畝(缺鋅地塊)。追肥一般分2次,第1次在第1張立葉展葉期,施尿素10公斤/畝;第2次在蓮葉封行前,施45%三元復合肥20公斤/畝。蓮藕需肥量較大,但過量施用化肥易造成肥害,嚴重影響生長發育和產量。
1.3改遲栽、深栽為適時早栽、淺栽
單季田藕一般清明節前後才下種,此時藕芽已伸長5~7厘米,起種移栽過程中極易碰傷芽頭。田藕萌芽期抗寒性較強,適時早栽,改在藕芽萌動初期即下種能促進早發早熟。浙中地區露地栽培的下種時間可以提前至3月20日前後(此時氣溫已基本穩定在10℃以上);小拱棚栽培可提前至3月上旬;大棚栽培的可提前至2月底。下種一般採用平栽法:先挖1條深5―7厘米、比藕種略長的泥溝,然後將種藕平放在溝中,種藕後把節稍翹起,再覆土固定。以該法下種結藕較淺,易於採挖。對於土層較薄的藕田,宜採用斜栽法:種藕頭低尾高呈20°左右傾角斜栽入土,其它同平栽法。注意下種時要嚴防藕頭頂芽露出土層,以免造成主鞭生長困難,影響蓮藕早發。
1.4改整藕作種為主藕、子藕分開作種
整藕作種由於主藕與子藕整體相連,可能由於子藕頂端優勢的作用,使整藕各芽生長不平衡,導致田間生長不整齊,進而影響藕莖的整齊度。主、子藕分開作種可以使植株之間形成競爭均勢,提高整齊度和產量。據試驗,在種藕頂芽數相同的情況下(頂芽0.5萬個/畝)整藕作種與子藕作種相比,用種量增加,產量反而有所下降。
1.5改稀植為密植
早熟蓮藕有早封行、早結藕的生長特性。適當增加用種量、提高種植密度有明顯的早熟作用,是提高前期產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據2002年春藕露地栽培不同用種量試驗結果,用種量為500、600和250公斤/畝的3個處理,大藕平均重量達到0.6公斤的時間分別為6月9日、6月14日和6月21日。前者處理分別比後兩者處理早熟5和12天。本地早熟栽培的春藕用種量一般為450―500公斤/畝,種植密度為1.4米×0.8―1.0米。
1.6改露地栽培為保護地栽培
蓮藕為喜溫作物,實行棚膜覆蓋栽培早熟作用十分明顯。當地春季回溫早、升溫快,為了節省成本,藕農多選用小拱棚栽培。小拱棚的棚寬1.1―1.2米,棚間留25―30厘米操作道,棚向以南北向為宜,棚架中央單行叉頭擺種,穴距.0.8米。小拱棚栽培的栽植期和採收期比露地栽培均可提早15天左右。管理上前期以密封為主;主鞭第1立葉展開後,晴天,氣溫如超過24℃時應打開兩頭通風;當立葉頂膜時,應及時揭膜,以防燒苗;4月底完全揭膜前,做好日揭夜蓋煉苗工作。
1.7加強田間管理
加強水漿管理。田藕是由江、河、湖、塘深水蓮藕發展而來,因長期生長在深水淤泥中,使蓮藕適應了相對恆溫的環境,急劇的溫度變化對其生長不利,因此,掌握好以水調溫技術,能起到早發早熟的作用。水層管理以前淺中深後淺為原則,前期一般保持3―5厘米,中期逐漸加深到8―10厘米,後期一般維持4―6厘米。生產上如遇特殊的低(高)溫天氣,必須灌深水保護。及時滅除萍、水綿等水生植物。萍、水綿等水生植物不但遮光隔熱,影響前期水土溫度的升高,而且吸肥耗氧,影響蓮藕生長,應及時滅除。 2、夏藕栽培技術要點
2.1及時採挖春藕,邊挖邊種夏藕
春藕膨大老熟期間正值氣溫高、溫差小的夏季,藕身積累澱粉少,且隨著成熟很快纖維化。為了提高品質,同時延長夏藕生長季節,必須及時收獲春藕。與傳統的分批採收、采大留小的栽培方式不同,春藕採挖時一次性收完,然後全田重新栽種夏藕。採挖前適當放淺田水,施尿素15公斤/畝、硫酸鉀10公斤/畝,同時邊採挖、邊整平田面、邊栽種夏藕,春藕的莖葉全部壓入田土作綠肥。夏藕栽植密度以6000穴(支)/畝左右為宜。
2.2選用幼藕作種
蓮藕有較明顯的休眠性,且休眠性隨蓮藕的成熟度提高而增強。為此要選用幼嫩的春藕作種,不但能克服種藕的休眠問題,提早出苗,而且可以極大地降低生產成本。
2.3以水護苗
夏藕栽植初期遇35℃以上高溫天氣,要灌深水進行保護,以防燙芽,促進幼苗早生快發。 3、雙季田藕病、蟲、草害防治
蓮藕主要病害有腐敗病、葉枯病、葉斑病等。病害主要發生在夏、秋高溫季節,主要感病期為蓮藕的結藕期。實行雙季栽培剛好避開了發病高峰期,因此病害很輕,一般無需防治。
蓮藕的主要蟲害有蓮縊管蚜、潛葉搖蚊、斜紋夜蛾等。蚜蟲主要危害春藕前期嫩芽;潛葉搖蚊則主要取食春藕苗期浮葉的葉肉;斜紋夜蛾主要在夏秋季節夏藕生長盛期取食葉片,重發生時三者均能嚴重影響田藕的生長發育乃至產量。應盡量用農業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的措施,必要時選用對口無公害農葯,進行綜合防治。
蓮藕是雙子葉植物,又兼有單子葉植物的特性,對很多化學除草劑非常敏感,因此要嚴格防止稻田除草劑隨灌溉水流入藕田。藕田除草以人工挖除或覆蓋控草為主,其化學除草技術還有待進一步探討。
6. 蓮藕的種植方法
淺水藕的種植方法如下:
1、根據蓮藕對水位的適應性可分為淺水藕和深水藕兩種生態類型。淺水藕適合水位10~20厘米,最大耐水深度30~50厘米。深水藕適合水位30~50厘米,最大耐水深度1~1。2米。
2、淺水藕水層管理總的原則是:前淺、中深、後淺。在栽藕後到立葉出現時的萌芽生長期,應保持淺水,以提高土溫,促進發芽。一般是以保持4~7厘米深的水層為好,隨著立葉的出現,蓮藕莖葉生長逐漸轉旺,水層要逐漸升高到12~15厘米。當終止葉出現後,表明開始結藕,水層要逐漸降低到4~7厘米,促進結藕。深水藕的水位不易調節,主要是防止汛期受澇,特別是立葉淹沒後,應在8小時內緊急排水,使荷葉露出水面,以防淹死。
3、在蓮藕生長過程中,尤其是淺水藕生長前期,水田內眼子草、牛毛氈、矮慈菇、三棱草、四葉萍等雜草較多,生長較快,影響蓮藕生長,應及時除草。以前常採用人工中耕除草,工作量大,並且容易踩傷蓮藕地下莖芽。如果採用化學除草,省工、省力,並且對蓮藕無傷害。
4、蓮藕生育期長,一般追肥2~3次。第一次在立葉開始出現時進行,中耕除草後,每畝施入人糞尿肥750~1000公斤;第二次追肥在立葉已有5~6片時進行,每畝施入人糞尿肥1000公斤左右。第三次追肥在終止葉出現時進行,這時結藕開始,稱為追藕肥。每畝施人糞尿肥1500公斤、餅肥30~50公斤。
7. 蓮藕在家怎樣種植方法
蓮藕在家怎樣種植方法,在家裡庭院小水池裡也好,或者水缸里也好,都離不開泥和水,泥巴1至1.5尺深,泥巴里要有充足的肥料如稻草小麥秸稈,完整的藕支小分支不能掰掉埋在泥巴之間,缸里有一支藕種就行了,池裡間距1.2米,泥巴上面必須保持7寸至1尺深的水。必須有充足的陽光,陽光使藕葉長的深綠茁壯,即可以觀賞又可以得到小豐收的藕。一年種了藕年年就有藕種了。還可以放養幾條觀賞魚。
8. 蓮藕的種植時間
1、蓮藕的最佳種植時間
南方藕和北方藕的種植時間是不相同的。南方藕一般種植時間為2月份;北方藕種植時間一般為4到5月份。
每年的3、4月份,氣溫達到15℃以上時開始栽種。栽種時,將藕種埋於土內,藕頭稍深,尾節稍翹露出水面,呈20—30度傾角。藕種的排列方向互相交錯,一行向東,一行向西,第二行與第一行株間相對,以便蓮藕和葉片均勻分布;栽種的行距2.0米,株距1.5米,栽植深度10—15厘米。
2、採收時間
紅銹藕一般在10月中旬採收,因這時藕表面有鐵銹色而得名。紅銹藕內的澱粉含量較多,可作熟食用或加工成藕粉。到了10月底藕身轉白,稱為白銹藕,此時的藕澱粉含量豐富,除作加工和熟食用外,多餘部分可貯存到翌年開春以後。如要留小藕作種,必須在10月底以後採收。
蓮藕高產種植技術
蓮藕是一種重要的水生經濟植物,起源於我國和印度,在我國已經有3000 年的栽培歷史。蓮藕在我國各地均有種植,在長江流域、黃淮流域栽培面積最大。現將其高產種植技術介紹如下:
1、藕池的選擇與建造
選擇地勢平坦、陽光充足、水源充分、遠離風口的地塊建造藕池,土質以疏鬆、肥沃、有機質豐富的黏壤土為好。
2、藕種選擇
選擇適合當地種植的高產優質抗病的蓮藕品種,如鄂蓮2號、鄂蓮4號、大卧龍03-12 等品種。種藕應挑選藕身粗壯、整齊、無損傷、具2-3個腋芽無病害和順向一側生長的子藕或孫藕作種藕,其單株藕重以0.5kg為宜,挖取種藕時先將田水放干,再輕輕翻土,不要碰傷或挖斷藕芽,要隨挖隨栽當天栽不完的要覆蓋且灑水潤濕,防止乾枯。
3、種植時間與密度
栽植時間3月底至4月上旬,當氣溫達到15度以上時種,過早移栽不能萌芽且有受凍腐爛的危險,影響出苗率;過晚移植生長期推遲且易碰斷頂芽影響成熟期和後季作物的安排。
行距1.5-2.0m,株距1.0m 左右,每穴2支,穴與穴之間呈品字型排列。種藕先端頂芽入泥10cm 左右,後把留在田面上,栽後蓋泥,及時灌水。栽後如發現種藕浮起或缺株,要及時補栽。
4、藕田管理
1)施足底肥
蓮藕需肥量多,施足底肥是蓮藕豐產的關鍵性措施之一。需施腐熟農家肥或史丹利有機肥,史丹利三安22-16-16復合肥50kg/畝。
2)及時追肥
在施足底肥的基礎上及早追肥。在第1片立葉出現時,追施尿素或史丹利苗立旺20kg/畝。第2次在結藕初期施結藕肥,施尿素或史丹利苗立旺或史丹利三安22-16-16復合肥20kg/畝。第三次在蓮藕膨大期,施史丹利高鉀藍16-5-28復合肥40kg/畝。
3)科學管水
蓮藕是水生植物,要根據蓮藕的生長特性及生育階段,按照淺-深-淺的原則進行栽植。
4)中耕、除草
蓮藕栽植後,青苔的生長妨礙了蓮藕生長,此時要注意中耕除草。
5、病蟲害防治
在防治腐敗病上,有條件的地區可實行輪作,施用腐熟有機肥。在褐斑病防治上,應合理密植,確保藕田通風透光、適當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性及時清除病株殘體,發病初期用25%多菌靈600倍液或75%百菌清1000倍液噴霧。
防治條斑病毒病可選用抗病品種,及時防治蚜蟲,發病初期噴1.5%植病靈乳劑1000 倍液防治。對於荷葉枯萎病防治,應保持藕田清潔,防止油污污染藕田,污水,肥皂水也會導致荷葉枯萎死亡。
蓮藕對除草劑十分敏感,藕田決不能施用除草劑。常見蟲害有蓮縊管蚜、斜紋夜蛾、水蛆等。蚜蟲等可用90%敵百蟲800-1 000倍液或40%樂果2000倍液噴灑;水蛆吮吸蓮藕根、莖、葉的汁液,導致荷葉發黃,一旦發現可施石灰驅殺,用量10-15kg/畝。
6、收獲與貯藏
當終止葉出現,葉背呈微紅色時,表示藕已成熟。收前把池水放干,在後把葉與終止葉所在直線的下方即結藕位置,用鐵鍬挖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