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粉筆字+的運筆中有哪些行筆方法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21
『貳』 毛筆的執筆方法有哪些
目前公認的是五指執筆法。
五字執筆法是用擫、押、鉤、格、抵五字來概括說明五個手指的作用,它強調五指各司其職,又通力配合,執筆穩健,使筆能上下左右靈活運動。
五指執筆法的要領是:指實、掌虛、掌豎、腕平、管直。
指實,就
是手指執筆要有力量,要實實在在地執住筆管,外側四指相互靠攏,骨節向外,密實而不鬆散。內側拇指中部骨節尤其要注意使之向外凸起,使虎口圓如馬鐙形,這
樣五指一齊用力,執筆既堅實有力,又有助於運筆。執筆要松緊適度。太緊,運轉不靈;太松,使不上勁。指實,才能做到「毫無虛發,墨無旁溢,力聚管心,執筆
穩定。」
掌虛,就是執筆時掌心要虛空,不能曲指塞掌,無名指和小指都不要貼到掌心,好像手心裡握著一個雞蛋。大拇指和食指間的虎口要張開大些。這樣,運筆就能穩實而靈活。掌虛的目的是使手掌的筋骨肌肉放鬆,否則手指和腕部就會僵直、緊張,不利於運筆。
掌豎,就是執筆時手掌要盡量豎起來。掌豎才能筆直,筆直才能鋒正,鋒正則四面勢全,運轉自如;否則,就會導致筆管歪斜,筆鋒不正,筆畫易成偏鋒病筆。
腕平,是
指手腕與桌面要平行。康有為說:「欲用一身之力,必平其腕,豎其鋒」。因為寫字時是通過腕部將力量傳送到筆鋒,為了便於運腕,所以要腕平。腕平和掌豎二者
是互相關聯的。管直則鋒正,這與運腕、掌豎有密切關系,掌豎、腕平、管直、鋒正,加之懸肘用筆,既靈活又有力。因為運筆的關鍵在於腕力。
管直,執筆寫字時要盡量保持筆管紙面垂直,使筆畫容易保持中鋒。但在具體的運筆過程中,筆管有時要有俯仰傾斜的情況,重要的是斜而能正,重心平穩。
需要說明的是;教材上執筆方法的圖,筆管略微傾斜。因為在用毛筆寫字的時候,筆管不是始終保持正直的,要隨著起筆、行筆、收筆的過程不斷變換方向。
『叄』 粉筆字書寫的28個筆畫
啟明按:之前啟明整理了一些關於毛筆書法的文章,今天整理的這篇文章是關於粉筆書法的,主要內容是粉筆字教程以及平常用得著的粉筆字實用技巧。其中粉筆字教程這塊主要講了三個方面,分別是粉筆字的書寫姿勢、粉筆字的執筆方法、粉筆字的運筆方法;粉筆字實用技巧部分則主要是引用的一位老師總結的關於粉筆字的書寫技巧,啟明看過之後覺得作者更多的講的是粉筆字的結構問題,當然也帶有一部分是講運筆的。
看完這篇文章你會發現,其實平時自己的粉筆字之所以寫得不好,可能是因為從未系統地了解過粉筆字的書寫方法,這啟明大家能夠有耐心看完文章並努力實踐,相信你的粉筆字書寫水平絕對會不斷進步~
全文如下:
作為教師,都希望自己有一手漂亮的粉筆字,因為在課堂上要喚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除了教師的分析講解,舉止表情以外,板書的優劣往往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可以說,工整、漂亮的板書是課堂教學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
寫好粉筆字,是每一個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和不可缺陷的一種專業基本功。那麼如何寫好粉筆字也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一、粉筆字的書寫姿勢
黑板是豎立固定在牆上的,因此,粉筆字就只能站在黑板前,採用「站立懸臂」的姿勢書寫。
書寫時要注意做到:頭平、身正、臂曲、足穩。
1.頭平是為了保證視線的平正,使寫出的字行列整齊。隨著書寫高度的變化,可略有仰俯,但要經常保持頭部平正不歪斜。
2.身正是指身體端正不偏斜。要隨著書寫位置的左右變動而平移。直也不是僵硬呆板,應該以自然大方,書寫方便為好。
3.臂曲是指執筆的右手臂曲成直角,舉到眼的高度最便於書寫。隨著書寫位置的上下、高低變動,手臂彎曲程度也要作相應的變化。左手或持書或按黑板或下垂,都要以輕松自然方便為准。
4.足穩是指兩腳分開站立,以保持身體的平衡、穩定。隨著書寫高度的變化,可以踮腳或屈膝,隨機應變。
課堂教學中書寫粉筆字應注意以下幾點:
1.示範性。教師在課堂上寫板書,也是做寫粉筆字的表演。學生不但要模仿教師的字,也要模仿教師寫字的姿勢。(啟明按:啟明能夠很清楚地記得小時候刻意模仿小學語文老師寫字的情景,那時候語文老師楊老師上課喜歡用隸書來書寫板書,我對隸書最初的認識就是源於楊老師。)所以,教師不但要能寫一手好字,還應注意自己的姿勢要優美大方,處處為人師表。絕不可以隨隨便便,胡寫亂畫。
2.靈活性。為增強教學的直觀性,教師有時讓學生直接觀看書寫過程,這時,要求身不擋字。寫字姿勢要靈活調整,並保持身態的大方。
3.變動性。黑板版面大,書寫范圍廣,需要及時移動身體,變換姿勢。(示範區和練習區的變換)
4.間歇性。即邊講邊寫,而不是一氣呵成。(重點筆畫的書寫,就是要停下來讓學生看清楚,有時候還要書寫兩遍以上)
二、粉筆字的執筆方法
粉筆形體短小,質地松,容易斷。由於這個特點,加上黑板擺放的特殊性,粉筆字執筆法與毛筆字、鋼筆字都不相同。通常採用"三指法",即拇指、食指、中指三者齊力握筆,其中拇指、中指對應相抵,食指在前控制行筆方向,其餘二指(無名指和小指)自然彎曲相依即可。在前的食指距離粉筆頭約1.5厘米,這樣書寫起采既著力又靈活,如果離粉筆頭太近,執筆的手指某部位會靠在黑板上來回摩擦,影響書寫的流利;如果離筆頭太遠,無力控制行筆,寫出的筆畫會太輕而不清晰,影響觀者的視覺效果。
指實掌虛
執粉筆時還要指實掌虛。「指實」即手指執筆要緊而有力量,寫出的字才能剛勁有力;「掌虛」就是手心不能握拳,而要留有一定的空間,使運筆靈活,這樣寫出的字則流利而不呆板。另外,筆身與板面成30°夾角為宜。
三、粉筆字的運筆方法
寫好粉筆字,結構是關鍵,筆畫是基礎。要寫好筆畫,首先要明確怎樣的筆畫是好的筆畫。一般地說,好的筆畫應遒勁有力,氣血連貫,顧盼呼應。要寫出如此豐富多彩、生動多變的筆畫,就要靠運用多種正確的運筆方法,但是平拖硬拉畫出僵直呆板的線條是不行的。
不論使用什麼筆書寫漢字,總是離不開經過長期總結具有優良傳統的毛筆運筆法的(啟明按:這里推薦大家看看啟明的另外一篇文章《最全的歐楷筆法動態圖(田氏歐楷基本筆畫)》)。粉筆字與鋼筆字同屬硬筆,運筆方法與技巧也基本相同。學好了毛筆字和鋼筆字的運筆方法,也就為學好粉筆字運筆方法打下了基礎。
1.要寫出有強有弱、有實有虛、有粗有細、遒勁凝重、飄逸輕松的不同的筆畫,就要調整好用力的大小,控制好上下的起落運動,微妙的提按粉筆,不能平均用力。
2.要寫出流暢、穩健、有剛有柔的筆畫,就要控制好運筆的緩急,行筆要有快慢之別,不能勻速運筆。
3.黑板是豎立著的,粉筆比鋼筆粗,只能寫大字,運筆就不能只靠手腕和手掌,而主要靠臂肘腕的連動。要寫出有俯有仰、有曲有直、有長有短的不同筆畫,就要靠臂肘腕的靈活轉動和緊密配合,巧妙地進行多方向的提按擺動。單靠上下或左右的死拉硬拖是遠遠不夠的。
4.粉筆酥軟,容易磨損,書寫觸板圓頭會立即磨平。如果不轉動粉筆體,寫出的字只能粗扁軟弱。要寫出剛健清新、有骨有肉、或方或圓、或粗或細的筆畫,就要學會捻轉粉筆體,調整筆頭,還要善於使用粉筆頭的斜面和稜角。
『肆』 粉筆字+的運筆中有哪些行筆方法
摘要 運筆
『伍』 硬筆書法有哪些筆畫的運筆技巧
問的很好,可惜目前的答案都是軟筆的,突破不了沒啥大意思。比如借鑒篆刻,刀法就很獨立
『陸』 粉筆字教程圖解
採用「三指法」,即拇指、食指、中指三者齊力,把粉筆執牢。其中拇指、中指對應相抵,食指在前控制行筆方向,無名指和小指自然彎曲,起輔助作用。
食指距離粉筆頭約0.8厘米左右,如果離粉筆頭太近,手指部位會靠在黑板上來回摩擦,影響書寫;如果離筆頭太遠,無力控制行筆,寫出的筆畫會太輕而不清晰,還容易折斷粉筆。另外,粉筆的筆身要處在掌心之內,筆身與黑板平面的夾角大約為45度。
同時,執粉筆也須講究指實掌虛。「指實」即手指執筆要緊而有力量,這樣寫出的字才能剛勁有力;「掌虛」就是手心不能握拳,而要留有一定的空間,使運筆靈活,這樣寫出的字則流利而不呆板。
(6)粉筆中的運筆有哪些行筆方法擴展閱讀
寫粉筆字講究換鋒,講究邊寫邊轉。例如寫「在」字,第二筆的長撇要邊寫邊轉,收筆才會出尖(再寫一遍長撇)。在書寫的時候,如若不轉,粉筆的筆頭磨損,容易造成一個平面,再看一個「在」(范寫無轉筆的在),兩個字一比較,有無轉筆效果就差多了。
所以在書寫過程中要不斷地用指頭轉動筆身,調換筆頭與黑板的觸面。再看兩個字「重、者」(范寫),幾乎每寫完一個筆畫就要調整一次筆鋒,使筆頭側面經常保持一個尖角來接觸黑板,這樣寫出來的字線條清麗、勁健,不至於過粗過細。
學校使用的黑板有水泥板、木板和毛玻璃板等,因黑板表面光滑程度不同,要求粉筆的軟硬程度也不一樣。新一代無塵粉筆可任意改變其軟硬度,在各種黑板上使用不會出現打滑或易斷現象,而且書寫流利、省力、手感很好。無塵粉筆除生產用化妝品材料最新研製成功的高科技產品。環保,無毒,無塵,是現代教學理想的教學辦公用品。
『柒』 什麼叫「行筆」和「運筆」
1.中國書法的用筆方法指筆鋒在紙上的運轉動作也稱運筆。語本漢蔡邕《九勢》:"令筆心常在點畫中行。"2.指行文。
運筆的方式前面已經談過了,接下來就是要發揮它的要領,落筆時如何做各種筆畫,表現各異書風,其間變化多端,還有像落筆與起筆之方式,行筆之輕重緩急,筆畫或字之間的連與斷,以及轉折之方式,筆鋒之運用等,皆需注意。但多雖多,還是有一定的法度可尋,以下大約分成七點,略概分類敘述:
起筆與收筆:
關於起筆,求其方圓分明,完美潔凈,包世臣稱:「起筆處:順入者無缺峰,逆入者無漲墨。」無缺峰則形狀完美,無漲墨則筆畫潔凈,起筆時順入成方,逆入成圓。收筆時則需頓或折筆鋒而成方,回鋒而成圓。上述諸點,乃起步之大道理,應多加練習.
提筆與頓筆:
當你在寫作時,一個字完成的過程是由提筆與頓筆交互而形成的,「頓」是將筆下壓,屈筆鋒而將力道使於紙上。「提」,則是將筆提起或半提起以繼續行筆。大體上,頓筆後需提筆才能行筆,而提筆後又需頓筆,使筆畫成形,或接連著下一筆的筆畫。終使字成形。所以才說書法寫作是提與頓的交替過程。其中又包括更細的變化,例如提有全提、半提之分,頓也有輕重之巧。這就需要讀者自己去體會了。
轉筆與折筆:
除了上述之提與頓外,轉筆與頓筆也需要重視。「轉」是圓潤筆畫的方法,「折」則是畫方的方法。張廷相曾道:「真書以點畫成形,以轉折見性」。其中,細分古書所見,折亦可稱為翻轉,表現的方法有此一句「曳而加於上」,意思是行筆中停筆不動,變換筆鋒之方向略成ㄟ狀轉向。使外角成方,得其筆意。至於轉法亦稱絞轉,行筆中「動而轉於下」,意近同於上,只是轉鋒時不停,順勢回轉向下,形亦同於ㄟ,但畫外角成圓,轉動幅度較為大。蔣夢麟曾以圖形說明,並附詩雲:「翻轉突折成直角,絞轉毫滾心如旋。」此例足可明見。
方筆與圓筆:
這部份較為復雜,講求整體的效果。依前面所提過的起、收,提、頓、轉、折,在書寫時,放慢些許速度,使運筆較更穩定,以合宜的技巧,在起止及轉彎處,筆畫中等,將之突顯曲度,使整體架構看起來圓潤,且蕭散超逸。而方筆則是在上述各要點中,突顯筆畫的骨氣,讓整體架構明了,直方而不失輕巧,凝整沈著,蒼勁挺拔。張隆延道:「方筆平直而精嚴,圓筆委曲而奇詭。」極為稱道。
藏鋒與露鋒:
談到筆鋒,可延伸出偏鋒、正鋒、搭鋒、折鋒、回鋒諸法,對於筆鋒的用法,重要可知。若書法筆中鋒無變化,那即是死法。又以藏鋒與露鋒最重要。藏鋒即是將筆鋒藏於筆畫中,不露痕跡;露鋒就是筆鋒自然露外。徐浩雲:「用筆之勢,特需藏鋒,鋒若不藏,字則有病。」此句話甚是明白。筆鋒不藏,則缺乏含蓄之深韻,也不可偏重一方,則不得中道即為病。兩者得相配合,藏鋒包其氣概,露鋒縱其精神,使字氣勢挺拔,氣韻天成,即得其道。
『捌』 硬筆的運筆方法有哪些
點擊看大圖
點擊看大圖
點擊看大圖
運指與運腕。硬筆書法與毛筆書法相比,指與腕移動的幅度要小得多,但也須要運指與運腕。運指與運腕是指在書寫時執筆的手指和手腕隨著筆畫的變化作前後左右的運動。字大,則運動的幅度就大;反之則小。如在書寫時只運筆而不運腕,寫出的筆畫就僵直而缺少彈性,只有指腕配合才能寫出流暢富有變化的線條。
提按結合。提筆與按筆不僅在毛筆中非常講究 ,在硬筆的運筆中也不可輕視。運指與運腕。硬筆書法與毛筆書法相比,指與腕移動的幅度要小得多,但也須要運指與運腕。運指與運腕是指在書寫時執筆的手指和手腕隨著筆畫的變化作前後左右的運動。字大,則運動的幅度就大;反之則小。如在書寫時只運筆而不運腕,寫出的筆畫就僵直而缺少彈性,只有指腕配合才能寫出流暢富有變化的線條。
提按結合。提筆與按筆不僅在毛筆中非常講究 ,在硬筆的運筆中也不可輕視。提與按是硬筆的基本動作,因為提筆與按筆的運用可以寫出快慢、粗細、輕重、虛實等不同變化的線條。在書寫中只按不提,筆畫呆板、笨拙;只提不按,則筆畫輕軟無力、缺少個性。所以在書寫時要提按結合,寫出堅實有力,活潑而富有變化的線條。
筆筆做到起行收。每個壁畫的書寫都包括起筆、行筆和收筆三個過程。起筆就是筆尖與紙面接觸時,也叫下筆。在起筆時,首先要弄清楚是輕落筆還是重落筆。如點畫、捺筆的起筆就是輕落筆;橫畫、豎畫的起筆就是重落筆。行筆就是起筆後 ,通過手指和手腕的運動,使筆尖在紙上按筆畫的方向行筆的過程。書寫時要注意運行的過程中要有提與按、轉與折的變化,做到胸中有數,變化自然。收筆就是筆畫寫到位後把筆收住。要根據筆畫的特點提收與按收。如撇與鉤畫要提收,橫與點畫要按收。在書寫時要看好分清筆畫的特點,哪裡提哪裡按,行筆要流暢,過度要自然,做到胸有成竹。作到起筆准確,行筆輕松,收筆果斷,寫出完美流暢的線條來。
點擊看大圖
『玖』 運筆有哪些方法
運筆是油畫藝術表現的重要手段。具體方法很多,如勾、點、擺、皺、擦、描、堆、刷、掃、抹、塗等等。油畫運筆要有筆力,注意變化和統一,運筆得當可以加強畫面的韻律與節奏。
油畫的筆觸是用筆設色的筆跡紋理,散塗和厚塗筆觸尤為明顯。筆觸是表現物象和畫面所必需的藝術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