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枸杞種植技術有很多,枸杞有什麼種植技術
枸杞有種植技術:園地選擇:最好選擇土壤較深、通風良好的輕質土、砂土和黏土建造種植園,有機基質含量大於1%,地下水位控制在1m以下。園地規劃:果園必須大量脫水灌溉,主渠道,一條用於排水和灌溉的二級渠道和粗渠道,以及一個用於旱年灌溉和雨季排水的排水室。種植園周圍鋪設了四通八達的道路,以方便運輸。

枸杞的功效熟悉腎臟的營養功能和腎臟的肌肉結構。枸杞具有免疫調節、抗氧化、抗衰老、抗腫瘤、抗疲勞、降低血脂、血糖、血壓、腎臟肌肉建設、減少肝臟和眼睛保護等16種功能,滋養面部,強化大腦,排毒,保護生殖系統和輻射損傷。此外,枸杞還可以起到美白作用,因為枸杞可以提高皮膚吸收氧氣的能力。枸杞的功效是,降低血糖,作為中葯使用,可滋補肝腎、精氣、明目,主要用於頭暈、暗暗、流淚、腎衰等根環可降低血壓、發熱和細菌性骨病,清熱涼血、清熱解毒,主要用於治療疲勞、發熱、血尿等。
『貳』 盆栽枸杞的種植方法和管理
盆栽的枸杞的種植方法就是可以直接把他們的小苗噴種在盆栽裡面,然後的話就可以給他們施肥。
『叄』 枸杞怎麼種 枸杞苗種植技術
枸杞子的適合播種的時期是四月下旬到五月的上旬。在播種之前可以先把乾的種子放入二十攝氏度的溫水裡面浸泡八個小時,然後將種子從水中撈出來。
開始准備播種,畦面要開四厘米寬的溝,溝的深度要在一厘米,種子和細沙混合在一起均勻的撒進溝厘米,在上面覆蓋一層一厘米厚的細濕土,可以稍微的壓實,再在上面蓋上一層濕土,防水保墒。株之間的距離要保持在十厘米比四十厘米。
種子的貯藏時間一般是不可超過四年的時間是最合適的。
光照充足,枸杞枝條生長健壯,花果多,果粒大,產量高,品質好。枸杞多生長在鹼性土和砂質壤土,最適合在土層深厚,肥沃的壤土上栽培。
枸杞根系發達,抗旱能力強,在乾旱荒漠地仍能生長。生產上為獲高產,仍需保證水分供給,特別是花果期必須有充足的水分。長期積水的低窪地對枸杞生長不利,甚至引起爛根或死亡。
杞喜冷涼氣候,耐寒力很強。當氣溫穩定通過7℃左右時,種子即可萌發,幼苗可抵抗-3℃低溫。春季氣溫在6℃以上時,春芽開始萌動。枸杞在-25℃越冬無凍害。

(3)枸杞種植管理方法擴展閱讀:
枸杞品種及分布:
1、中華枸杞:分布於中國東北、河北、山西、陝西、甘肅南部以及西南、華中、華南和華東各省區;朝鮮,日本,歐洲有栽培或逸為野生。常生於山坡、荒地、丘陵地、鹽鹼地、路旁及村邊宅旁。在我國除普遍野生外,各地也有作葯用、蔬菜或綠化栽培。
2、寧夏枸杞:由中國西北地區的野生枸杞演化的,現有的栽培品種仍可以在適宜的條件之下野生。我國早期的葯用枸杞就是西北地區採集野生枸杞的產品,在秦漢時期的醫葯書籍中已經有葯用枸杞的記載。
3、雲南枸杞(Lycium yunnanenseKuang)或柱筒枸杞(Lycium cylindricumKuang)等地方性枸杞種類,由於這些種類分布范圍狹窄,不易看見,所以更多的還是中華枸杞或寧夏枸杞。
而且根據兩種枸杞的分布特點,也可作簡單判斷,即如果在中國東部、中部、南部地區發現,基本為中華枸杞或其變種、如果在西北發現,基本為寧夏枸杞或其變種。
『肆』 枸杞種植方法
第一步:枸杞地的規劃、平整和改良
土地規劃和平整
枸杞適應能力很強,對土壤要求不高,在各種土地上都能生長。但要想枸杞優質高產的話,最好是選擇土層比較厚實有良好通氣性的輕壤土、沙壤土和壤土 。
合理的整理土地能有效的避免枸杞苗木受到旱澇,並能灌水深淺一樣。能夠減弱鹽鹼對苗木的危害,提升成活率。
土壤改良
挖坑填沙:把鹽鹼土挖出後,放入沙土,澆水後再種植 。
合理澆地:種植前一年要多灌溉冬水,種植後適時的澆水,這樣做既能避免鹽鹼的危害,又能確保枸杞的生長。
澆水後立即鬆土:通過這樣的措施,可提高土地溫度,疏鬆土地,降低水分蒸發,還能把減少雜草,從而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覆蓋地表:適當用農作物秸干、樹葉、樹皮或種植地被植物覆蓋土面,這么做可以減少水分蒸發,抑制土地的鹼化,降低地面徑流,幫助土地提高有機質含量的作用。覆蓋材料最好就地取材,以便宜、好用為原則。
增施有機肥:使用天然的有機肥是改良鹽鹼地不可缺少的步驟,是土地改良的根本和鞏固鹽鹼地改良效果的關鍵。多用有機肥料可使鹽鹼含量高、土地變得疏鬆,土地保水、保肥能力得到增強。另外,有機肥料中的有機酸能夠部分中和土地的鹼性。總的來說,土地有機質含量高了,抑制水、鹽運動的作用就越好。
枸杞種植土壤
第二步:苗木准備
苗木運輸時間
最好是在三月中到四月上旬,太早的話,土地沒有解凍,沒法取苗,太晚的話,苗發芽了,沒法長途運輸,所以在三月底左右前運苗木。
苗木質量要求
取苗的時候要求保證完整的根,主根必須完整,不能傷到側根。取苗後立即放到陰涼的地方。
苗木運輸中的注意事項
運輸的苗木根要裹上泥土,裝進袋子,袋子下面放入些許鋸末,灑水捆好。運輸的過程中要注意防風乾和霉爛。
運到後的處理
苗木運到後要立即種植,如果不能立即種植,就要選擇排水好、地勢高、背風的地方假植。假植的時候要將苗木頭朝南,用濕土分層壓緊,為了防止風乾和霉爛,要多加檢查。
枸杞的苗木運輸方法
第三步:種植技術
苗木基本知識
苗木基礎對生長發育的影響 : 苗木的根越完整,種植之後越是長勢良好。
新根的生長:種植前必須對挖斷的老根進行修剪,這樣做跟有利於新根的產生。
種植的具體方法
時間:春天種植,就是土地解凍到發芽前。
密度:每株枸杞的行距1.4米×2米,每畝種238株
按每株的行距在定植前劃行定點挖坑:長43cm×寬43cm×深43cm 。
種植的時候注意的幾個環境:①種前對苗木進行一次修剪。②苗木侵泡。③定植穴施肥要求必須混合均勻。④栽植深度要求和原來苗圃中生長時的深度相一致。
枸杞的種植方法
第四步:水肥的管理
灌水
枸杞種植後立刻灌水,然後根據土壤情況,一周左右灌水一次。等到苗木完全成活後進行第三次灌水,根據第三次灌水施肥一次,以後每次灌水都施肥一次。全年灌水7次左右即可。(實際情況因地制宜)
施肥
種植前施肥:種植前,要求種植坑施入的兩立方米肥料混合再進行栽植。
追肥:苗木成活以後,才能開始追肥。
第一次追肥:要求以磷肥為主,再輔以氮肥,深施最好。
第二次追肥:以復合肥為主,時間在開花的時候。
第三次追肥:以氮肥、磷肥混合著用,氮肥比例要多於磷肥。
秋施基肥:在采果結束的時候,十月初,這時候施肥是一年一度的基本工作。以有機肥為主,再輔以化肥。肥量要比種植前施有機肥多一倍,並且要多用一種慢效的無機肥。
『伍』 種植枸杞要怎麼管理
(1)中耕除草。枸杞移苗定植後中耕除草2~3次,以增加土壤通透性和提高保水保肥能力,促進根系發育。一般在頭1~3年內,結合間套種作物進行鬆土除草、澆灌、施肥等田間管理措施,以促進幼樹生長。2~3年後不再間作。一般於3月中旬至4月上旬翻曬園土1次,深10~15厘米;並於8月中、下旬再翻曬園土1次,深20厘米,可起到翻鋤曬滅雜草、保墒和提高土溫的作用,有利於加速根系的生長與健壯。
(2)合理施肥,調節根冠比。枸杞的施肥重點把握在3個關鍵時期進行。一般可在早春萌芽前追施一次人糞尿,以促枝葉生長。6~7月追一次磷肥或餅肥,使枝葉生長茂盛,促進果實飽滿。收果後再施一次有機肥,為翌年結果打下較好基礎。依此原則,分別於5月上旬、6月上旬和6月下旬施入,施腐熟人畜糞水或尿素、硫酸銨等肥料3次,如每株每穴施尿素100~120克,於株旁穴施,施後灌水、蓋土。此外,於5、6、7月,每月用0.5%尿素和0.3%磷酸二氫鉀進行根外追肥1次。每年於11月上、中旬灌封凍水前,每株施入人畜糞15~20千克、土雜肥40~50千克、餅肥2~3千克。於根際周圍挖穴或開溝施入,施後蓋土,隨即灌水,並在根際培土,以利越冬生長。
(3)灌溉與排水。枸杞根系分布淺,怕旱忌澇。過旱枝葉生長纖弱,結果小而少;過濕枝條徒長,易發生病害。由於各地氣候條件不同,灌溉的次數亦因地制宜。在新枝葉生長至開花結果期間,應灌水3~4次,第一次灌水於4月底至5月初,以後每隔半個月澆水1次;夏季高溫時期正值果實成熟期,需水量更大,每次采果後都應澆水1次;秋稍生長期,於8月上旬、9月上旬、11月上旬各澆1次水,封凍前要澆1~2次冬水。對春、夏季雨量較多的地區,應及時排除積水。
(4)抹芽修枝整形,控制營養體與生殖體的目標分配。枸杞分櫱力極強,在主幹和根部經常萌生新的枝條,除需留下部分萌枝作分株繁殖外,其餘萌芽都要及時抹除,以減少營養的消耗,並有利於通風和透光。
枸杞樹為了培育骨架穩固、樹冠圓整、通風透光、立體結果的豐產樹型,宜採取「主幹分層形」樹型為最好;樹高為2米左右,從主幹上放出主枝,在中央主幹上呈3層分布,各層間有一定的間距,主枝與中央主幹成一定角度,向外張開,通風透光。其整形修剪的程序可分為以下幾種:①幼樹的修整。幼齡樹通過整形修剪,使枸杞株叢形成良好的樹冠結構,以便管理和有利於提早結果。一般在移栽後的當年或次年春季進行。通常在離地面樹干高50~60厘米處剪頂定干。春季從剪口10~15厘米左右處發出的新側枝中選留分布均勻的5~6個生長健壯的側枝培養成為第一層樹冠的主枝,並於當年夏、秋季留長20厘米進行短截;第二年春季在上年所留的主枝上又能抽生眾多的新側枝,對生長旺者,於夏季留長20~30厘米進行短截,並適當疏刪弱枝。剪頂後第二年,從主幹上部發出的直立性枝條中,選留1個壯枝作為延伸主幹,在距第一層樹冠50~60厘米處剪頂,從剪口處發出的新側枝中,選留5~6年作為培養第二層樹冠的主枝。截頂後第三年,再從第二層樹冠頂上發出的直立性枝條中選留1個壯枝作為延伸主幹,在距第二層樹冠40厘米處剪頂,再從剪口處發出的新側枝中,選留3~5個作為培養第三層樹冠的主枝。
總之,定植後4~5年內,主要是擴大、充實幼樹各層樹冠和中央主幹的加粗生長。對生長過密的枝條可適當疏剪;對生長過旺的枝條予以短截。
②成年樹的修剪。成年樹是指定植5~6年後已大量結果的枸杞樹。對成年樹的修剪宜在春、夏、秋季進行。春季,於萌芽至新梢生長初期,主要是剪除枯枝和枯梢;夏季,於5~6月間剪去主幹或主、側枝上無用的徒長枝、密生枝和病蟲枝,以減少養分的過分消耗,促進果實發育;秋季,在8~11月,主要是清除主枝基部萌生的徒長枝;剪除樹冠頂端直立性枝條,以控制樹體高度;還要剪除樹冠內的老、弱枝,以增強冠內的通風透光度,並剪除無用的橫生枝、針刺枝、徒長枝和病蟲枝,保留生長健壯的「七寸枝」和「老眼枝」,以利花果的生長,為來年結果創造良好的條件。
③老樹的更新修剪。對樹冠殘缺不全而樹干生長仍好的植株,可通過修剪,利用徒長枝進行樹冠更新。對大多數植株生長尚好而部分植株生長不良或衰老死亡的枸杞園,可挖去枯死植株,補栽幼株,進行更新;對已經衰老的枸杞園,應全部挖除淘汰,重新栽植。
『陸』 枸杞子的種植方法
種植方法:
1、園地選擇:建園時最好選擇土壤深厚,通氣性良好的輕壤、沙壤和壤土建立種植園,土壤有機質含量最好在1%以上,地下水位保持在1米以下。
2、園地規劃:枸杞果園要有健全的排灌系統,要具備引水灌溉的主渠、支渠和毛渠,還要有排水溝,做到旱季能灌水,雨季能排水,種植地四周要設置四通八達道路方便運輸。
3、起苗假植:枸杞定植時間大約在3月下旬至3月中旬,起苗時做到主根完整,少傷側根,起苗後立即放在陰涼處,對於起苗後不能及時定植的苗木挖15~20厘米深的假植槽。
4、修剪浸泡:苗木定植前要進行一次修剪,對挖苗時挖傷的根要剪平,剪掉越冬時枯乾的枝條,修剪後將一萘乙酸溶解在酒精里稀釋到15~20ppm,放入苗木浸泡12~24小時隨後移栽。
5、挖穴施肥:定植前按株距1.5米、行距2米定點挖定植穴,挖定植穴的長40厘米、寬40厘米、深40厘米,表土和心土分別放在一邊,在定植穴內施入復合肥100~150克再填入心土。
6、定植方法:定植穴心土與肥料混合均勻後填入表土,放入枸杞苗木,最後用腳踏實,栽苗深度要求和原來苗圃中生長時的深度相一致,栽植後要及時灌水一次。
枸杞部分品種自花授粉結實率低,枸杞老樁不結果可能是缺乏授粉樹的原因。如果枸杞樹能正常開花,但是座果不正常,可以考慮一下這方面的原因。
枸杞環境適應能力強,抗性好,但對光照有較高要求,充足的光照是枸杞正常開花結果的保證,枸杞一般要求全日照養護,養護環境過於蔭蔽,一般只長枝葉不結果。

(6)枸杞種植管理方法擴展閱讀:
枸杞的播種方法:
1、種子採集:在6~11月間果實呈紅色時採摘,摘下後用30~35℃溫水浸泡24小時,撈出揉搓,在清水中淘洗出種子。除去果肉果皮,取出沉入水底的成熟飽滿種子,晾乾後即可播種。
2、種子存儲:枸杞種子如不馬上播種,可以用1份種子加3份濕沙拌合均勻,放入木箱內,置20℃的室內層積催芽,翌年春待有30~50%種子裂口露白時取出播種。
3、適時播種:春、夏、秋均可播種,以春季3月下旬為好,在整好育苗地上按行距25厘米左右橫向開播種溝,然後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播後覆細土,稍加壓實,畦面蓋草保溫保濕。
『柒』 枸杞種植技術
枸杞為茄料強陽性灌木,耐寒、耐旱、耐鹼、耐瘠薄。栽植以肥沃、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為佳。怕積水。畝施有機肥5000公斤,二銨15公斤,巴內達碧卡菌肥5公斤,最好能深松32厘米與肥料拌勻。
育苗:杞栽培比較容易,種植方式簡便,好管理,不易發生病蟲害。可以直接扦插於栽培畦中,也可以先扦插育苗,然後移栽。這樣可降低生產成本。栽培時,一般667 m2施有機肥應不少於2 500 kg,碧卡復合肥5kg。
種子繁殖:可選用優良品種,以采果大、色鮮艷、無病蟲斑的成熟果實,夏季採摘後,用30-60℃溫水浸泡,搓揉種子,洗凈,晾乾備用。在播種前用濕沙(1:3)攔勻,置20℃室溫下催芽,待有30%種子露白時或用清水浸泡種子一晝夜,再行播種。春、夏、秋季均可播種,以春播為主。春播3月下旬至4月上旬,按行距40cm開溝條播,深1.5-3cm,覆土1-3cm,幼苗出土後,要根據土壤墒情,注意灌水。苗高1.5-3cm,鬆土除草1次,以後每隔20-30d鬆土除草1次。苗高6-9cm,時定苗,株距12-15cm,每1hm2留苗15萬-18萬株。結合灌水在5、6、7月追肥肥3次,為保證苗木生長,應及時去除幼株離地40cm,部位生長的側芽,苗高60cm時應行摘心,以加速主幹和上部側枝生長,當根粗0.7cm時,可出圃移栽。
扦插繁殖:在優良母株上,采粗0.3cm,以上的已木質化的一年生枝條,剪成18-20cm長的插穗,紮成小捆豎在盆中用100×10-6α-萘乙酸浸泡2-3h,然後扦插,按株距6-10cm斜插在溝內,真土踏實。
管理:在5、6、7月種中耕除草1次,10月下旬-11月上旬施羊糞、廄肥、餅肥等作基肥、追肥可於5月施尿素和6-7月施磷、鉀復合。幼樹整形,枸杞栽後當年秋季在主幹上部的四周選3-5人生長粗壯的枝條作主枝,並於20cm左右處短截,第2年春在此枝上發出新枝時於20-25cm處短截作為骨幹枝。第3、4年仿照第2年辦法繼續利用骨幹枝上的徒長枝擴大,加高充實樹冠骨架。經過5-6年整形培養進入成年樹階段。成年樹修剪,每年春季剪枯枝、交叉枝和根部萌櫱枝,夏季去密留疏,剪去徒長枝、病蟲枝及針刺枝。秋季全面修剪,整理樹冠,選取留良好的結果枝。
1、栽培密度。因土壤條件不同,在土質瘠薄地可為1.5—3米,在土地平坦,土質肥沃地可為2—3米。2、栽培深度。因土壤條件不同,在土質瘠薄地可為1.5 ~ 3 m,在土地平坦,土質肥沃地可為2 ~ 3 m。3、土壤及水肥管理。和其它果樹一樣,深翻可以疏鬆土壤,使深層土壤透氣良好。枸杞種植2—5年為結果初期,深翻可將枸杞主根截斷,有利於新枝萌發。
病害有枸杞黑果病,為害花蕾、花和青果。可在結果期用1:1:100波爾多液噴射;雨後立即噴50%退菌特可溫性粉劑600倍液,效果較好。根腐病,可用50%托布津1000-1500倍液或50%液或50%多菌靈1000-1500倍液澆注根部。蟲害有枸杞實蠅,防治可在越冬成蟲羽化時,在杞園地面撒50%西維因粉45kg/hm2,摘除蛆果深埋、秋冬季灌水或翻土殺死土內越冬蛹。枸杞負泥蟲可在春季灌溉鬆土,破壞越冬聲所殺死蟲源,4月中旬於杞園地面撒5%西維因粉(1kg兌細土5-7kg),殺死越冬成蟲,敵百蟲800-1000倍液防治。還有枸杞蚜蟲、枸杞癭蟎等為害。
注意事項
枸杞一年要保證二次施肥,施肥時間掌握在落葉後至發芽前施基肥,開花座果期追肥。
有條件時,最好施肥後結合灌水。
『捌』 枸杞種植技術 枸杞需要怎樣種植
1-育苗:育苗有種子育苗和扦插、根櫱三種方式。
育苗可在春秋兩季進行,苗圃地應選在地勢平坦、排水良好、有灌溉條件、交通便利、土層深厚的沙壤土的地方作為育苗地。清除圃地雜物草根,按每畝2000 公斤的量施入腐熟農家肥,羊糞最佳,並施氮磷鉀復合肥20-30千克,施肥後及時深翻後耙平地面。苗床選擇低床,床寬1.2 米,床高15厘米,兩床之間留出40 厘米寬的工作道,以便走動管理。播種前苗床灌透水,灌水後2~3 天可播種。播種前用高錳酸鉀水對種子進行消毒,之後將種子按每畝0、8—1、5千克的用量均勻的撒播於床上,上用1—1、5厘米的細砂覆蓋。每兩天左右在砂面噴灑清水,直至出苗。另外也可採用條播、穴播的形式。也可用容器在溫室育苗,等苗高20厘米左右再移出溫室,在大田種植。
扦插也可在春季發芽前和秋季進行。選取優良單株上1年生徒長枝或粗壯、芽子飽滿的枝條,剪成18—20厘米長插條,將插條斜插入整好的畦中壓緊、踏實即可,注意要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一般成活率在85%左右。
2-自己育苗,簡單方便,但是要注意對苗的防均處理,在育苗時最好選擇土地肥沃,光照充足的土地。不宜在已經種植的土地育苗,因為成苗對肥料和光照,水分的要求不一,所以選擇沒有成苗的土地比較適合,方便統一施肥,灌溉,殺菌,除蟲等等。
3-培植密度:經過我們研究,推薦黑枸杞的每畝合理培植密度為440-700株。可按行距1.5(或1.2)米,株距1(或0.8)米合理培植,既不影響黑枸杞的生長和果實的採摘,又不浪費土地資源。
4-田間管理:全年要結合鋤草,及時鬆土,根據土地情況適度澆水,每年在三月份施足基肥,六月和八月底進行科學追肥。早期以氮肥為主,後期多施磷肥和鉀肥
5-整形、修枝:
枸杞三年掛果,五年進入盛果期,其整形必須在定植的前三年完成。定植當年在高度30—40厘米左右短截全部枝條,留4—5個發育良好的主枝,此為第一層,然後每30-40厘米左右留一層,每層留3-5個主枝條,最終將整個樹形修剪成一個三至四層的傘狀形態, 在此基礎上每年對其進行適當的修剪整形。經過這樣的修剪整形,每棵枸杞可有幾十株結果的骨幹枝條,可相對保持產量。修枝對提高產量,培養大果球枸杞子很重要。
『玖』 枸杞怎麼種植方法 07
種植方法:
1、園地選擇:建園時最好選擇土壤深厚,通氣性良好的輕壤、沙壤和壤土建立種植園,土壤有機質含量最好在1%以上,地下水位保持在1米以下。
2、園地規劃:枸杞果園要有健全的排灌系統,要具備引水灌溉的主渠、支渠和毛渠,還要有排水溝,做到旱季能灌水,雨季能排水,種植地四周要設置四通八達道路方便運輸。
3、起苗假植:枸杞定植時間大約在3月下旬至3月中旬,起苗時做到主根完整,少傷側根,起苗後立即放在陰涼處,對於起苗後不能及時定植的苗木挖15~20厘米深的假植槽。
4、修剪浸泡:苗木定植前要進行一次修剪,對挖苗時挖傷的根要剪平,剪掉越冬時枯乾的枝條,修剪後將一萘乙酸溶解在酒精里稀釋到15~20ppm,放入苗木浸泡12~24小時隨後移栽。
5、挖穴施肥:定植前按株距1.5米、行距2米定點挖定植穴,挖定植穴的長40厘米、寬40厘米、深40厘米,表土和心土分別放在一邊,在定植穴內施入 沃葉水溶肥 復合肥填入心土。
6、定植方法:定植穴心土與肥料混合均勻後填入表土,放入枸杞苗木,最後用腳踏實,栽苗深度要求和原來苗圃中生長時的深度相一致,栽植後要及時灌水一次。
枸杞部分品種自花授粉結實率低,枸杞老樁不結果可能是缺乏授粉樹的原因。如果枸杞樹能正常開花,但是座果不正常,可以考慮一下這方面的原因。
枸杞環境適應能力強,抗性好,但對光照有較高要求,充足的光照是枸杞正常開花結果的保證,枸杞一般要求全日照養護,養護環境過於蔭蔽,一般只長枝葉不結果。

『拾』 如何種植枸杞
枸杞
(Lycium Chinense Mill)
枸杞別名枸杞子、地骨皮,屬茄科、枸杞屬。
[形態特徵]
枸杞為落葉或半落葉灌木。枝細長,拱形或下垂,有刺或無刺。葉菱狀卵形或卵狀披針形。花淡紫色,花梗細,花萼鍾狀。漿果長圓形、紅色。花期6--9月,果8—11月成熟,12月後脫落。(見圖2--2)
[習 性]
我國各地都有分布和栽培。喜光、耐寒、抗旱、也耐鹼。在通風良好,光線充足的沙壤土中生長良好。
[栽培技術]
繁殖:通常用扦插與分株法,也可用種子繁殖。播種在春季進行,若果實已干,應浸水1--2天,使種皮變轉並洗去種皮,播後仍能正常發芽。分株最好在冬季或初春萌芽生長前進行。扦播在春、秋二季均可,注意床土應保持濕潤。
管理:冬季應施腐熟基肥, 圖2—2枸杞花前應施以磷肥為主的液肥。冬季進行修剪,剪去枯枝,疏剪過密的枝條和對長枝進行短截,逐步造形,以提高觀賞價值。
盆栽枸杞,應於落葉後挖取枝幹虯曲的野生老株作樁景材料,先在室內養護,准備以後作樁頭盆景。其它管理方法同露地栽培。
[用 途]
在河邊、湖畔、假山上栽植,觀賞其紅果枝梢,甚為別致;盆栽枸杞,加以藝術造型,更為美觀。
http://www.garden.tj.cn/manage_Print.asp?ArticleID=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