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7.18歲的孩子怎麼教育
他農民出身,卻開創了中國最早的英語與出國教育。
他兩次高考失利,卻考入了北京大學,並留校任教。
他被學校處分後辭職,卻帶領著自己的集團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
......
他就是俞敏洪。
但您知道嗎?作為一個教育界的「資深元老」,俞敏洪卻直言「從事教育這么多年,我感覺現在中國教育最大的問題是家庭教育。」
「一個人在18歲之前的成長過程中,家庭教育的影響佔比超過60%,學校教育佔30%,還有10%的影響來自社會教育。而現實中,很多家長完全不知道該怎麼教育孩子。」
這不,作為全國政協委員、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長的他,就為此帶著自己的提案上兩會了——建議國家設立「家庭教育日」。
「從事教育這么多年,我感覺現在中國教育最大的問題是家庭教育」
——提案:建議國家設立「家庭教育日」
長期從事民辦教育的俞敏洪,近年來成為在網上討論家庭教育的網紅。今年,俞敏洪還准備了一份有關家庭教育的提案,建議國家設立「家庭教育日」。他說,「從事教育這么多年,我感覺現在中國教育最大的問題是家庭教育」。
俞敏洪認為,一個人在18歲之前的成長過程中,家庭教育的影響佔比超過60%,學校教育佔30%,還有10%的影響來自社會教育。而現實中,很多家長完全不知道該怎麼教育孩子。
俞敏洪建議,家庭教育父母需要完成3大任務。
首先是培養孩子對知識熱愛的教育,帶孩子從小閱讀,帶孩子探索世界,保持對知識的渴求;
其次是孩子的品德人格教育,就是看孩子是不是真誠,是不是勇敢;
還有就是面對挫折失敗的能力教育。父母面對失敗,會抱怨的父母,帶出來的孩子除了抱怨的能力強,別的能力都是很差的;而善於解決問題的父母,帶出來的孩子,原則上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會強很多。
那麼,俞敏洪具體談到過哪些家庭教育方面的問題呢?在家庭教育中家長又需要做些什麼呢?根據以往的講座和采訪,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份俞敏洪的「家教經」。

鼓勵教育:給予孩子鼓勵,激發無限潛力
美國有一位著名的物理學家,上初中剛開始學物理的時候,他的物理成績很差,只考了8分。物理老師找他談話,讓他好好學物理。學生說我不喜歡就是學不好,老師特別聰明,他告訴這個學生,別的同學都是60分及格,你下次只要考到9分就算及格。學生一想我隨便劃個勾就能及格,很容易,於是就答應了,結果下次考試考了28分。雖然28分,老師還是沒有理由在全班面前表揚他,因為還是不及格的分數。
這個老師很聰明,她讓全班同學把上次的考試成績和這次的成績做一個減法,上次考了90,這次還是 90,一減就是0,上次95,這次93,一減就是﹣2,這樣減到最後,就一個同學剩下了20分,就是這個同學。老師把所有同學兩次考試的分數差寫在黑板上,問了個問題:「哪個同學進步最大?」全班同學異口同聲說某某,這是一個鐵的事實,因為只有他一個人進步了20分。
這種鼓勵方式不但沒有侮辱色彩,而且有很大激勵色彩。這個學生一下就興奮起來,他想無論我考到48、68、88都是全班進步最大的,我有無數進步的空間。老師做了件聰明的事情,孩子就覺得有廣闊進步的空間,從此這個孩子就喜歡上了物理,並最終成為了全世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
老師的教育方式十分重要,但是家長的教育方式更重要,因為孩子更加看重家長的一言一行。
人的成長是一輩子的事情,絕對不是你在小學、大學所得的分數決定的。分數對於孩子來說很重要,但是不能因為孩子分數低就認為孩子沒出息。請家長一定要改一改判斷成功的標准。孩子分數高是成功的標准之一,但是千萬不要把它當作是必然的標准,更不能當做是惟一的標准。否則你的孩子就會受到無數的傷害,因為任何一次考試只有一個第一名。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
一位美國教授曾對我說:「你們中國的孩子活得太累。在他們的人生中只有兩個詞,一個是『成功』,一個是『拼搏』。你們不給孩子快樂,卻口口聲聲說希望孩子幸福,這可能嗎?」我們確實對成功過於著迷了,但我很清楚,對這一代孩子來說,他們的成功一定是建立在快樂的基礎之上的。不然,在世界經濟、文化交流一體化的未來,競爭愈發激烈,沒有快樂做基礎,他們是走不遠的。
作為父親,我對孩子的教育目標有兩個,首先是培養他們快樂生活的心態,然後是積極幫助他們成長。我認為,成長比成功更重要。我希望孩子的學習成績好,希望引導孩子充分發揮潛能,快樂地生活,做最好的自己。我不止一次對我的女兒說:「你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長。」
家長一定要注意
你的孩子是否出息,家庭教育的影響很大。孩子長大後出問題,一定是父母種下的根源。孩子的成功與否,與父母對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否正確息息相關。我們教孩子教的是人品和道德,是否把孩子的人品和道德教育好,是孩子一輩子成功與否的關鍵。只要他是被尊重的人物,他的一輩子就會活得特別順利。父母親可以想一下,你們是想做一個倍受歡迎的人,還是一個處處被防範的人?
好多家長無形中都在教孩子小家子氣,教孩子佔便宜,教孩子怎樣想辦法超過別人,把別人踩在腳下,最後的結果是,孩子不明白在這個世界上怎樣生存。你給孩子什麼東西,孩子未來就是什麼樣的人。
【「才能綜合症」,這個毛病您犯了嗎?】
父母特別想讓孩子變成小天才,其實這是父母的虛榮心在作怪。中國父母會犯兩個毛病,第一,凡是自己不會的東西會讓孩子會,希望孩子在某個領域中獲得成就。所以很多家長就強迫孩子從小學這個學那個,沒有任何意義。孩子最重要的是讓他慢慢的成長。
我女兒很喜歡彈鋼琴,從5歲就開始彈,彈著彈著就變味了,一級一級的考上去,每個星期都要上課,每次都坐一個小時不能動,結果把我女兒彈鋼琴的興趣全部扼殺掉了。我女兒不想學了,而我老婆強迫她學。
我和女兒說,爸爸不強迫你學,也不讓你考級。爸爸這輩子很後悔的事情就是不會演奏樂器,演奏樂器可以排解郁悶。學習鋼琴原則上不是為了讓你考級,而是為了幫你尋找抒發心情的渠道。未來你一定會進入社交圈,如果你能在朋友唱歌的時候進行鋼琴伴奏,這樣你會得到別人的尊敬。如果你不想學,能不能保持你現在的水平。我女兒其實是很喜歡鋼琴的,作業做累了,就彈半小時鋼琴。這以後她每個禮拜跟老師學一次,學習鋼琴的興趣也越來越濃了。
【一定要心平氣和】
面對孩子的成長,一定要永遠保持心平氣和的狀態,保持給孩子正能量。大人們習慣於把自己在社會中間的失落所得到的不公平轉化成怨氣再散發出來,如果你的態度是負面的,你負面的態度一定會影響到你的孩子,你的孩子看這個世界的時候也是負面的。
當父母的情緒被孩子可預料的時候,你的情緒被孩子認為能夠接受的時候,你做父母才是合格的。
【要給孩子立規矩】
在鼓勵的同時,父母也要給孩子定規矩。
我兒子特別喜歡吃冰激凌,我老婆每天就讓他吃很多,把牙齒都吃壞了。我看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就規定他一天只能吃一個冰激凌,而且必須吃完晚飯半小時以後才能吃。
我兒子一會兒看一下那個鍾,半小時看了100多次。總算熬到半小時了,迫不及待的吃到了冰激凌。第二天時,就變成看十幾次了,到了第三天就變成看兩三次了,到第四天他知道反正一時半會兒也不能吃,就玩去了,等到他想起來吃的時候半小時已經過去了。只要是正確的事情,父母都要鼓勵孩子,同時要給孩子定規矩。立了規矩以後,父母一定不能隨便更改,更改就會出現問題。
家長要給孩子立規矩。而這些規矩也是要符合人性的。比如他給兒子立的規矩是,孩子不能用電腦玩游戲,玩游戲要有時間限制,並且書房門不能關不能鎖。要讓孩子知道得到一些東西,是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實現的。
B. 求:教育孩子的方法(12--18歲)!
首先應明確以下幾點:
身份:不僅僅是家長,更應該是朋友
語氣:平等待人,不能覺得孩子就得聽家長的(不擺譜)
處事:和平商議,共同解決
處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一般比較叛逆,希望掙脫父母的束縛自由翱翔,因此,作為家長不要把"繩子"綁得太緊,學會"松綁",學會以退為進,否則會適得其反.
要學會和孩子交流,最重要的是交心!
C. 怎麼才能教育小孩 怎樣教育18歲孩子
0-2歲,初識階段,這個階段孩子和你剛剛見面,並不了解你,所以孩子就會出現不要你抱抱的情況,建議你給孩子買一些玩具,買一些繪本,只要孩子喜歡,孩子就會放下戒備,能夠接受你,只有孩子對你有了認可,你才能帶孩子。
2-3歲,第一個叛逆期,這個階段孩子剛剛建立自我意識,所以他有可能不聽你的,我建議你如果孩子這樣做對他沒有太大的影響,你可以考慮放手,讓他多多體驗,體驗多了他就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應該怎麼做等等,這個階段對男人的耐力是一個極大的考驗,你一定要沉住氣,冷靜思考孩子這么做原因在哪裡,冷靜分析,對症下葯,切不可盲目謾罵,這樣會對孩子的身心造成極大的傷害,不僅達不到效果,有可能會適得其反。
3-10歲,玩耍階段,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從三歲開始就可以說話了,雖然並不能清楚表達每一個詞,但你能從他只言片語中退出他想要表達的意思,這個階段是關鍵,尤其是三歲,這個階段過得好不好將直接決定第四階段即第二個叛逆期能不能順利通過,如果這個階段陪的時間少,那麼等孩子10歲到15歲的時候就會容易跑偏,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所以我建議你這個階段多拿出一些時間和孩子交流,多陪陪她,學會和孩子交朋友,讓孩子能夠對你進一步信任,這之間會經歷孩子的第二個叛逆期,就是7-9歲,你不用慌,按原計劃繼續進行,當他遇到什麼事情都想和你分享的時候,證明你已經足夠應付接下來的叛逆期了。
10-15歲,第三個叛逆期,這個階段孩子已經進入了第二個叛逆期,當然,有的孩子13歲才會進入叛逆,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只要你前一階段過得很順暢,這個階段應該不用太過擔心,這個階段孩子的作業開始增加,玩的時間就很少了,我建議你和孩子商量一下,每次孩子從學校回來讓孩子和你分享一些學校發生的事,不管是好是壞,只要孩子講你就認真聽,一方面可以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一方面還可以鍛煉孩子的語言組織能力,還能增進你們之間的感情,一舉多得,很好的,假期的時候可以帶著孩子出去轉一轉。
16-18歲,等過了叛逆期就意味著孩子成年了,接下來就要面對社會,需要你結合你自己工作是如何打拚,遇到困難如何解決,等等和孩子分享你的工作經驗,讓孩子從你身上學到東西,直到他走向職場,當他邁向職場的大門,領回屬於他自己的另一半的時候也就預示著帶孩子已經告一段落了,最後你只需要享清福終其天年就可以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D. 如何正確教育孩子的十大方法
下面我總結了一下,如何正確教育孩子的十大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1、樹立榜樣。身教重於言教,家長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養,樹立自己的威信。一個不愛學習只顧自己吃喝玩樂的家長,一問三不知的家長,品行惡劣、行為庸俗、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的家長是不會培養出好孩子的。因此,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時時刻刻、處處檢點自己的言行。
2、環境熏陶。孩子學習要有一個好的小環境,孩子學習的時候要避免不必要的家庭閑談,朋友聚會等等盡量地包容缺點,用放大鏡看孩子,要知道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點的。父母無條件信任自己的孩子是與孩子溝通交流的重要基礎。
3、批評懲罰。批評和懲罰都是對孩子思想行為的否定,不過後者是對錯誤思想行為的一種教育手段。批評懲罰時,首先要全面了解情況,掌握孩子思想行為的具體情節和嚴重程度,從錯誤的實際出發,批評是指出危害、思想根源,否定其思想行為,使之感到羞愧和痛楚,進而產生改正錯誤的動力。批評時不要諷刺,不要奚落,不要謾罵。

4、指導安排生活秩序。良好的生活秩序是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有效方法。指導孩子安排生活起居,布置好生活環境,教給孩子學習安排和利用時間,使之有條不紊。要讓孩子自己安排,家長可以在旁指點。
5、說服教育。說服教育的具體做法:一是談話,家長根據孩子的思想實際,擺事實,講道理,使孩子明白一定的道理,談話要有針對性、靈活性,態度要和氣,不要板著面孔,居高臨下地訓斥、挖苦。二是討論,家長與孩子共同討論。討論時要尊重孩子,耐心傾聽其意見,有不正確的觀點,也要耐心地講道理,使孩子明辨是非。家長觀點不正確要直面承認。
6、實際鍛煉。實際鍛煉的內容相當廣泛,如適應周圍環境,鍛煉身體,生活自理,家務勞動,獨字寫作業,文明禮貌,社會交際等等。進行實際鍛煉,首先要孩子明確目的意義,提出具體要求,鼓勵他們克服困難,堅持到底。鍛煉內容要適合孩子的年齡特徵和個性特徵,從他們的實際能力出發,交給的任務和提出的要求必須適當。要允許孩子在實踐中有失誤,不可過分苛求。家長不能因怕孩子吃苦而中途停止鍛煉。
7、表揚獎勵。恰到好處的贊美是父母與孩子溝通的潤滑劑。家長對孩子每時每刻的了解、欣賞、贊美、鼓勵會增強孩子的自尊、自信。切記:贊美鼓勵使孩子進步,批評抱怨使孩子落後。表揚獎勵是對孩子的思想行為給予肯定和好評。
8、指導課外閱讀。指導孩子閱讀書報雜志,從中吸取有益的精神營養。家長要掌握孩子閱讀的內容,和孩子一起討論,引導孩子通過閱讀增長知識,開擴眼界,受到精神陶冶。
9、利用家庭電視。電視進入家庭,孩子可以從看電視中得到許多知識,增長見識,要充分利用。但是要注意:不能沒有選擇,不要時間過長。看完電視和孩子談論,討論電視內容。
10、帶領孩子外出接觸社會。帶領孩子到公園、風景區、商店、工廠、農村去,或者去訪問同學、親友,進行社會交往,使之開擴眼界,接觸社會,認識社會。
也可以報名叫叫學院的閱讀課程,從幫助孩子培養閱讀興趣開始,讓孩子在綜合素養上也同步提高。
E. 怎麼教育15-18歲的孩子,有沒什麼好的方法
多多溝通,15~18歲的孩子多很叛逆,尤其是男孩。其實他們之所以叛逆,不聽爸媽的話,一是覺得爸媽說一套做一套,對別人要求高,自己卻自甘墮落,所以從這方面來說,家長要在各方面起表率作用;第二是要多鼓勵孩子,多給與肯定的回答,相信鼓勵他們自己思考問題,多聽聽雙方的心聲。父母渴望孩子成才心也不容易,慢慢來,孩子們會懂得的。祝好運。
F. 如何教育18歲的孩子
1、了解孩子的脾氣、興趣愛好,因應其特點,因材施教。
2、愛,是最好的教育。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3、多關心,多溝通,讓TA知道你們的愛心與期待,了解TA的需要與渴求,切忌訓斥。
4、允許反復,充分肯定TA為改正缺點所做的努力和進步,指出努力方向。
5、提出的要求不要過高,就像跳一下就能摘到的桃子。
6、要抓主要矛盾,不要眉毛會子一把抓,讓其感到亞歷山大。
7、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介紹一些品學兼優的孩子做TA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