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淡水魚鮮度測定指標有哪些
主要有
感官評價
由於感官檢驗簡單
、
易行
,水產品品質判斷應用較多
,
主要用
眼看
、鼻嗅的感官檢驗
。不同種類
的水產品感
官檢驗指標和方法不
同。
物
理
評
價
物理方法評價鮮度
主要有僵
硬指數和激光測定兩種
,
因其可在現場進行檢驗
,已廣泛應用於魚類鮮度測定以及確定不
同溫度下同種魚類的保藏溫度
。
僵硬指數
(
R
)
通過測
魚體尾部下垂程度與開始的數值相比較,所得到的魚體僵硬指數測定方法,可較准確評價了魚類的鮮度
。
化學(
包括生化)
評價
化學(
生化
)
方法是水產品鮮度評價應用最多
,也是相對可靠的方法
,
主要有以下幾種
:
K值
魚類的肌肉運動必須依靠三磷酸腺苷
(
A
T
P
)
轉化提供能量
,
而魚體死後其體內所含
A
T
P按下列途徑分解
:
A
T
P
-
-
~
A
D
P
(
二磷酸腺苷
)
一A
M
P
(
苷
)
一
I
M
P
(
肌
苷
酸
)
一
H
x
R(
肌
苷
)
一
H
x
(
次
黃
嘌呤
)
。K值
是以核苷酸的分解
產物作為指標的鮮度判定方法
,
它是根據
A
T
P降解
到
H
x
等
6種相關的化合物
分別
進行
定量
而求得
的相對值
。
K值
是
A
T
P的分
解
產
物
H
x
R與
佔A
T
P
關聯物總量
的百
分
比
,
K值越
小表
明產
品越
新
鮮
。K值作
為評
價魚類新鮮度
的化學指標
應用較准確
,
尤其適合對魚類早期鮮度
的評定
。
一
般新鮮魚
的
K值
為
1
0以下
』
,
K值
的測
量方法
有高
效
液相色譜
法
(
H
P
L
C
)
、
極
譜
法
和柱
層
析
簡易
測
定
法
等
。極
譜法測得
的
K值與
H
P
L
C法有很
好
的相關性
;
采
用陰離子交換樹
脂
柱對
魚
肉
中
A
T
P系
列化
合
物進
行
吸附和分離
,
然後
分別
測定
不
同洗脫
液
的吸
光度計算
K值
。
氨基態氮
氨基態
氮的測定採用雙指示劑
甲醛滴定
法
。魚肉氨基態
氮的變化
與魚
肉新鮮
度變
化呈
負相
關
,
當魚新
鮮度未降低時
氨基態
氮增
加
較緩
慢
,
氨基
態氮迅速增加時魚
的新鮮
度也顯
著下降
。氨基態
氮對魚肉風味
的影響
明顯
,
隨著貯存時
間延長
,魚
肉風
味下
降
。
② 1、常用的純水的檢驗方法有哪幾種
從學術角度講,純水又名高純水,是指化學純度極高的水,其主要應用在生物、化學化工、冶金、宇航、電力等領域,但其對水質純度要求相當高,所以一般應用最普遍的還是電子工業。例如電力系統所用的純水,要求各雜質含量低達到「微克/升」級。在純水的製作中,水質標准所規定的各項指標應該根據電子(微電子)元器件(或材料)的生產工藝而定(如普遍認為造成電路性能破壞的顆粒物質的尺寸為其線寬的1/5-1/10),但由於微電子技術的復雜性和影響產品質量的因素繁多,至今尚無一份由工藝試驗得到的適用於某種電路生產的完整的水質標准。不過近年來電子級水標准也在不斷地修訂,而且高純水分析領域的許多突破和發展,新的儀器和新分析方法的不斷應用都為制水工藝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高純水的國家標准為:GB1146.1-89至GB1146.11-89[168],目前我國高純水的標准將電子級水分為五個級別:Ⅰ級、Ⅱ級、Ⅲ級、Ⅳ級和Ⅴ級,該標準是參照ASTM電子級標准而制定的。
高純水的水質標准中所規定的各項指標的主要依據有:1.微電子工藝對水質的要求;2.制水工藝的水平;3.檢測技術的現狀。
③ 感官檢驗有哪些常用的方法
感官檢驗的方法 食品感官檢驗的方法分為分析型感官檢驗和嗜好型感官檢驗兩種: 分析型感官檢驗——把人的感覺作為測定儀器,測定食品的特性或差別的方法。比如:檢驗酒的雜味,判斷用多少人造肉代替香腸中的動物肉人們才能識別出它們之間的差別,評定各種食品的外觀、香味食感等特性都屬於分析型感官檢驗。 嗜好型感官檢驗——根據消費者的嗜好程度評定食品特性的方法。比如:飲料的甜度怎 樣算最好,電冰 箱顏色怎樣最好等。 弄清感官檢驗的目的,分清是利用人的感覺測定物質的特性(分析型)還是通過物質來測定人們嗜好度(嗜好型)是設計感官檢驗的出發點。例如,對二種冰淇淋,如果要研究二者的差別,就可以把冰淇淋溶解或用水稀釋,應在最容易檢查出其差別的條件下進行檢驗,但如果要研究哪種冰淇淋受消費者歡迎,通常必須在一般能吃的狀態下進行檢驗。 2、常用試驗方法根據感官檢驗工作的目的和要求,常用的試驗方法有以下六種: (1)差別試驗(Difference Test) 差別試驗用於分辨樣品之間的差別,其中包括 2個樣品或者是多個樣品之間的差別試驗。 差別試驗是對樣品進行選擇性的比較,一般領先於其它試驗,在許多方面有廣泛的用途。 例如在貯藏試驗中,可以比較不同的貯藏時間對食品的味覺、口感、鮮度等質量指標的影響。 又如在外包裝試驗中,可以判斷哪種包裝形式更受歡迎,而成本高的包裝形式有時並不一定受消費者歡迎,都可以用差別試驗檢驗。 差別試驗的試驗方法有:2點識別法、2點嗜好法、1:2點比較法、3點識別法、3點嗜好法等。試驗結果的分析常用查表法。 ①2點比較法是比較兩種試樣,以此來區別兩者或判斷其優劣的方法。這是最簡單,最基本的方法。可按試驗目的分為 2點識別法和 2點嗜好法。 2 點識別法是比較 X、Y 兩種試樣,根據人的感覺排列 X、Y的順序,即區別兩者的方法。由於 X和 Y之間的順序是客觀存在的。當人們的感覺判斷的順序和客觀存在的順序一致時,回答是正確的,否則回答是錯誤的,因此識別檢驗只需做單側檢驗。2點識別法一般用於判斷評審員的識別能力或者判斷 X、Y之間的差別是否達到能識別的程度等。本法具有準備和實施方便等優點,缺點是結果差錯的偶然可能性大。 2 點嗜好法是指比較 X、Y兩種試樣後指出自己喜歡哪一種的方法。在嗜好性檢驗中, 評審員指出 X、Y兩種試樣中的任何一個均可以,故必須進行雙側檢驗。本法主要用於市場調查和質量檢驗。 ②1:2比較法 1:2比較法是指先供給試樣 X,讓評審員記住它的特性(這個試樣稱明試樣),然後同 時供給用暗號表示的試樣 X和 Y(因為評審員事先不知兩個試樣的內容和特性,故稱暗試樣), 讓評審員判斷兩個暗試樣中哪個是試樣 X的試驗。1:2 比較法一般用於出廠檢查驗收商品,或用於測定評審員的識別能力,該法比 2點比較法靈敏度高。 ③3點比較法 有2個試樣 X、Y,把兩個相同的試樣和一個不同的試樣按 XYY、XXY、XYX等方式組合 後供給評判員,讓評審員判斷其中一個不同的試樣的方法叫做 3點識別法。然後再比較一個 試樣和剩餘的兩個相同試樣,判斷喜歡哪一個的方法叫做 3點嗜好法。因此,3點比較法只經一次試驗,就能同時完成識別和嗜好兩個試驗。 (2)排列試驗(Ranking Test) 排列試驗對某種食品的質量指標,按大小或強弱順序對樣品進行排列,並記上 1、2、3……數字。它具有簡單並且能夠評判 2個以上樣品的特點。其缺點是排列試驗只是一個初步的分辨試驗形式,它無法判斷樣品之間差別大小和程度,只是其試驗數據之間進行比較。試驗結果的分析常用查表法和方差分析法。 (3)分級試驗(Scoring Test)分級試驗按照特定的分級尺度,對試樣進行評判,並給以適當的級值。分級試驗是以某個級數值來描述食品的屬性。在排列試驗中,兩個樣品之間必須存在先後順序,而在分級試驗中,兩個樣品可能屬於同一級數,也可能屬於不同級數,而且它們之間的級數差別可大可小。排列試驗和分級試驗各有特點和針對性。分級試驗的試驗方法主要有評分法、scheffe 一對比較法、模糊數學法等。試驗結果的 分析常用方差分析法。 (4)閾值試驗(Threshold Test)閾值試驗是通過稀釋(樣品)確定感官分辨某一質指標的最小值。閾值試驗主要用於味覺的測定,測定值有: ①刺激閾(RL)能夠分辨出感覺的最小刺激量叫做刺激閾。刺激閾分為:敏感閾、識別閾和極限閾。閾 值大小取決於刺激的性質和評價員的敏感度,閾值大小也因測定方法的不同而發生變化。 ②分辨閾(DL) 感覺上能夠分辨出刺激量的最小變化量稱分辨閾。,用+-△S來表示刺激量的增加(上) 或減少(下),上下分辨閾的絕對值的平均值稱平均分辨閾。 ③主觀等價值(DSE)對某些感官特性而言,有時兩個刺激產生相同的感覺效果,我們稱之為等價刺激。例如:10%的葡萄糖與 6.3%的蔗糖的刺繳等價。閾值試驗的試驗方法主要有極限法和定常法。 (5)分析或描述試驗(Analysis or Description Test) 描述試驗是對樣品與標准樣品之間進行比較,給出較為准確的描述。描述試驗要求試驗人員對食品的質量指標用合理、清楚的文字作準確的描述。描述試驗有顏色和外表描述、風味描述、質構描述和定量描述。其主要用途有:新產品的研製與開發;鑒別產品間的差別;質量控制;為儀器檢驗提供感官數據;提供產品特性的永久記錄;監測產品在貯藏期間的變化等。因為感官感覺中任何一個器官的機能活動,不僅取決於直接刺激該器官所引起的響應,而且還受到其它感覺系統的影響,即感覺器官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作用。所以,食品的感官感覺是不同強度的各種感覺的總和。並且各種不同刺激物的影響性質各不相同,因此,在食品感官檢驗中,即要控制一定條件來恆定一些因素的影響,又要考慮各種因素之間的互相關 聯作用。目前常用的分析和描述性檢驗方法主要有:簡單描述檢驗法及定量描述和感官剖面 檢驗法。 ①簡單描述檢驗法 它是評價員對構成產品特性的各個指標進行定性描述,盡量完整地描述出樣品品質的檢驗方法,描述檢驗按評價內容可分為風味描述和質地描述。按評價方式可分為自由式評價和界定式描述。自由式描述即評價員可用任意的詞彙,對樣品特性進行描述,但評價員一般需要對產品特性非常熟悉或受過專門訓練;界定式描述則在評價前由評價組織者提供指標檢驗表,評價員是在指標檢驗表的指導下進行評價的。該方法多用在食品加工中質量控制,產品貯藏期間質量變化,以及鑒評員培訓等情況。最後,在完成鑒評工作後,要由評價小組組織者統計結果,並將結果公布,由小組討論確定鑒評結果。 ②定量描述和感官剖面檢驗法它是評價員盡量完整地描述食品感官特性以及這些特性強度的檢驗方法。這種方法多用於產品質量控制、質量分析、判定產品差異性、新產品開發和產品品質改良等方面,還可以為儀器檢驗結果提供可對比的感官數據,使產品特性可以相對穩定地保存下來。 這種方法依照檢驗方式的不同可分為一致方法和獨立方法二大類型。一致方法的含義是,在檢驗中所有的評價員(包括評價小組組長)以一個集體的一部分而工作,目的是獲得一個評價小組贊同的綜合印象,使描述產品風味特點達到一致、獲得同感的方法。在檢驗過 程中,如果不能一次達成共識,可藉助參比樣來進行,有時需要多次討論方可達到目的。獨立方法是由評價員先在小組內討論產品的風味,然後由每個評價員單獨工作,記錄對食品感覺的評價成績,最後用計算的平均值的方法,獲得評價結果。無論是一致方法還是獨立方法,在檢驗開始前,評價組織者和評價員應完成以下工作:①制定記錄樣品的特殊目錄;②確定 參比樣;③規定描述特性的詞彙;④建立描述和檢驗樣品的方法。 (6)消費者試驗(Consumer Test)消費者試驗是由顧客根據各人的愛好對食品進行評判。生產食品的最終目的是使食品被消費者接受和喜愛。消費者試驗的目的是確定廣大消費者對食品的態度。主要用於市場調查、向社會介紹新產品、進行預測等。由於消費者一般都沒有經過正規培訓,個人的愛好、偏食習慣、感官敏感性等情況都不一致,故要求試驗形式盡可能簡單、明了、易行。使得廣大消費者樂於接受,而且要保證
④ 怎樣檢驗水的存在的方法
1、了解檢驗水的存在的兩種簡單的方法。2、能用上述方法檢驗水的存在。
教學重點: 檢驗水的存在的兩種簡單的方法
教學難點: 檢驗水的存在的兩種簡單的方法 現象及應用
器材准備:無水硫酸銅、水、帶水酒精(25組)、含氯化鈷的乾燥劑、水、酒精燈、試管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教師提問:地球上的水以狀態分為固態的冰、液態的水和氣態的水蒸氣(學生回答),又以含鹽量的多少分為淡水和鹹水(學生回答),再以存在的方式分為海洋水、陸地水和大氣水(學生回答)。
同學們還記得我們在第一節的學習中,用什麼方法來檢驗大氣中含有水份的嗎?
(學生回答)1、夏天開啟空調後,排水管中有滴水。
2、冬天教室內的玻璃窗內壁會蒙上一層小水珠。
3、拆封的餅干曝露在空氣中後會變軟。
同學們的回答都很好,我們觀察到上述方法中出現的現象,然後運用了推理的方法,得到了大氣中含有水份的結論。現在請同學們想一想,這些檢驗大氣中含有水份的方法還有什麼不足之處嗎?
(教師提示)要使一塊餅干吸潮變軟需多少水?
學生回答後,教師小節。
對,如果大氣中的水蒸氣含量不多,餅干變得不夠軟,那麼運用方法就難以得到正確的結論了!那麼請同學們想出一個好方法,來檢驗出很少量的水。
二、檢驗水的存在
現在老師手上拿著的是一包乾燥劑,它曝露在空氣中的時間已經較長了。把它拆開,請同學們觀察它的顏色。
紅色(學生回答)
現在讓我把它稍微加熱一下,觀察現象。
顏色變成了藍色(學生回答)
請想一想,是什麼因素使得乾燥劑的顏色發生了變化?
有溫度、濕度、乾燥劑的種類等學生回答會很多。
那到底是什麼因素呢?
老師再向已經變成藍色的乾燥劑中滴幾滴水,乾燥劑的顏色又變成了紅色!
原來是水使得乾燥劑的顏色發生了變化!同學們都知道乾燥劑的作用是吸收水分,保持一定環境內的乾燥。那它干嗎還有顏色的變化呢?
這都因為乾燥劑內加入了一種化學物質,叫氯化鈷(CoCl2),有了它,乾燥劑不僅能吸收食品袋裡的水蒸氣,還能用自身的顏色告訴人們自己吸潮能力的強弱。顯示藍色,說明它還能吸收水分;顯示紅色,說明它已經失去了吸潮的功能。
氯化鈷本身是一種藍色物質,當它遇到水時,就和水發生化學變化,生成另一種物質叫水合氯化鈷(CoCl2•6H2O),而水合氯化鈷是紅色物質。整個變化過程可以表示為
CoCl2+H2O→CoCl2•6H
⑤ 質量檢驗的形式有哪些
質量檢驗的方式可以按不同的特徵進行分類。
一、按檢驗數量劃分
1、全數檢驗
全數檢驗使指對一批待檢產品進行檢驗。這種方式,一般來說比較可靠。同時能夠提供較全面的質量信息。如果希望檢查得到百分之百的合格品,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進行全檢,甚至一次以上的全檢。但是還要考慮漏檢和錯檢的可能。全數檢驗有它固有的缺點:
第一,檢驗的工作量大;
第二,檢驗周期長;
第三,檢驗成本高;
第四,要求檢驗人員和檢驗設備較多;
第五,較大的漏檢率和錯檢率;
由於檢驗人員長期重復檢驗的疲勞,工作枯燥,檢驗人員技術檢驗水平的限制,檢驗工具的迅速磨損,可能導致較大的漏檢率和錯檢率。具國外統計,這種漏檢率和錯檢率有時可能會達到10%到15%。
第六,全檢不適合破壞性的檢驗項目。
通常全檢適用於以下幾種場合:
第一,精度要求高的產品和零部件;
第二,對下道或後續工序影響較大的尺寸部位;
第三,手工操作比重大,質量不穩定的工序;
第四,一些批量不大,質量方面無可靠保證的產品(包括零部件)和工序
第五,採用挑選型抽樣方案時,對於不合格的交驗批,要進行100%的重檢和篩選。
2、抽樣檢驗
抽樣檢驗是指根據數理統計原理所預先制定的抽樣方案。從交驗的一批產品中,隨機抽取部分樣品進行檢驗,根據檢驗結果,按照規定的判斷准則,判定整批產品是否合格,並決定是接收還是拒收該批產品,或採取其它吃力方式。
抽樣檢驗的主要優點是,明顯節約了檢驗工作量和檢驗費用,縮短了檢驗周期,減少了檢驗人員和設備。特別是屬於破壞性檢驗時,只能採取抽樣檢驗的方式。抽樣檢驗的主要缺點,是有一定的錯判風險。例如將合格判為不合格,或把不合格錯判為合格。雖然運用數理統計理論,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風險,提高了可靠性,但只要使用抽檢方式,這種風險就不可能絕對避免的。
抽樣檢驗適用於一下幾種場合:
第一,生產批量大,自動化程度高,產品質量比較穩定的產品或工序;
第二,帶有破壞性檢驗的產品和工序;
第三,外協件、外購件成批的驗收檢驗;
第四,某些生產效率高,檢驗時間長的產品和工序;
第五,檢驗成本太高的產品和工序;
第六,產品漏檢少量不合格不會引起重大損失的產品。
二、按質量特性值劃分
1、計數檢驗
計數檢驗包括檢查和計點檢查,只記錄不合格數(或點),不記錄檢測後的具體測量數值,特別是有些質量特性本身很難用數值表示,如產品的外形是否美觀,食物的味道是否可口等等,它們只能通過感官判斷是否合格,還有一類質量特點,如產品的尺寸等雖然可以用數值表示,也可以進行測量,但在大批量生產中,為了提高效率、節約人力和費用,常常只用「過端」和「不過端」的卡規檢查是否在上下公差范圍以內,也就是只區分合格與不合格品,而不測量實際的尺寸大小。
2、計量檢驗
計量檢驗就是測量和記錄質量特性的數值,並根據數值與表准對比,判斷是否合格。這種檢驗在工業生產中是大量而廣泛存在的。
三、按檢驗性質劃分
1、理化檢驗
理化檢驗是藉助物理、化學的方法,使用某種測量工具或儀器設備,如千分尺、游標卡尺、顯微鏡等等所進行檢驗,理化檢驗的特點通常都是能夠得到具體的數值,人為誤差小因而有條件時,要盡可能的採用理化檢驗。
2、官能檢驗
管能檢驗時靠人的感覺器官來對產品的質量進行評價和判斷的。如對產品的形狀、顏色、味道、氣味、傷痕、老化程度等,通常時依靠人的視覺、聽覺、觸覺和嗅覺等感覺器官進行檢查的,並判斷質量的好壞或是否合格。官能檢驗又可以分為兩類:
第一類、嗜好形官能檢驗,如美不美、香不香,這類由人的感覺本身作為判斷對象的檢驗,這種檢驗往往因人而異,因為每個人的嗜好可能不同,如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審美觀,對同一事物,其判斷的結果可能由所不同。也就是說,這類檢驗往往由較強的主觀意願。
第二類、分析型官能檢驗,通過人的感覺器官進而分析判斷被檢測對象的特性。如要檢測某一設備運轉後主軸的發熱的程度,如過沒有適用的溫度計,就要通過檢驗人員用手撫摸的觸覺來判斷大致的溫。這就不是憑人的嗜好,而是憑人的經驗來做出的判斷。
四、按檢驗後檢驗對象的完整性劃分
1、破壞性檢驗
有些產品的檢驗帶有破壞性,就是產品檢驗後本身不復存在或是被破壞的不能再使用了。如炮彈等軍工用品、熱處理後零件的性能、電子管或其它元件的壽命試驗、布匹的材料的強度試驗等等,都是屬於破壞性檢驗。破壞性檢驗只能採用抽檢的形式,其主要矛盾是如何實現可靠性和經濟性的統一,也就是尋求一定可靠又使檢驗數量最少的抽檢方案。
2、非破壞性檢驗
顧名思義,非破壞性檢驗就是檢查對象被檢查後仍然完整無缺,絲毫不影響其使用性能,如機械零件的尺寸等大多數檢驗,都屬於非破壞性檢驗。現在由於無損檢查的發展,非破壞性檢驗的范圍在擴大。
五、按檢驗的地點劃分
1、固定檢驗
所謂的固定檢驗,在生產車間內設立固定的檢驗站。這種檢驗站可以是車間公共的檢驗站,個工段、小組或工作地上的產品加工後,都依次送到檢驗站進行檢驗,也可以設立流動或自動線的工序之間或「線」或線的終端。這種檢驗站屬則屬於專門的,並構成生產線的有機組成部分,只固定某種專門的檢驗。
在車間內設立固定的檢驗站又有點也有缺點。固定的檢驗,適用於某些不便搬動或精密的儀器,有利於建立較好的工作環境,有利於檢驗工具或設備的使用和管理,但固定的檢驗站,從心裡學的觀點看,容易造成檢驗人員與生產工人之間的對立情緒,生產工人把產品送去檢驗看成「過關」。同時檢驗站內,容易造成待檢和待檢、待檢和完檢、完檢和完檢零件的存放混亂,佔用較大的空間。所以採用固定檢驗,要根據具體的情況處理。
2、流動檢驗
流動檢驗也是臨床檢查,就是由檢驗人員到工作地區檢查。流動檢查有以下優點:
(1):有利於搞好檢驗人員與生產工人之間的關系。因為檢驗人員到工作地區檢查,如果態度好,並指出工作操作中的問題,減少不合格的產生,生產工人體會到檢驗人員不只是檢查自己的工作,而是為自己服務,體現了同志式的合作關系,並減少了出現廢品而造成自己的經濟損失;
(2):有預防作用,檢驗人員按加工時間順序到工作地上區檢查,容易及時發現生產過程中的變化,預防成批廢品的出現;
(3):可以節省被檢零件的搬運和取送,防止磕碰、劃傷等損壞現象的發生;
(4):可以提高生產效率,節省操作者在檢驗站的排隊待檢的時間;
(5):檢驗人員當著生產工人的面進行檢查,操作者容易了解出現的質量問題,並容易相信和接受檢驗人員的檢查結果,減少相互之間的矛盾和不信任感。
六、時間的目的劃分
1、驗收性質的檢驗
驗收性質的檢驗是為了判斷產品是否合格,從而決定是否接收該批或該件產品。驗收檢查是廣泛存在的形式,如原材料、外協件、外購件的的進廠檢驗,半成品入庫前的檢驗,產成品出廠前檢驗,都是屬於驗收檢驗。
2、監督性質的檢驗
監督性質的檢查的目的不是為了判定產品是否合格,從而是接受還是拒收該批產品。而是為了控制生產過程的狀態,也就是檢定生產過程是否處於穩定的狀態。所以,這種檢查也稱為過程檢查,以預防大批不合格的產生。如生產過程中的巡迴檢驗,使用控制圖時的定時檢驗,都屬於這類檢驗。其抽查的結果只是作為一個監控和反映生產過程狀態的信號,以便決定是繼續生產還是要對生產過程採取糾正調整的措施。
⑥ 成品檢驗有哪些方法
成品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種。不管是哪種方法,都需要人員操作,都需要藉助管理系統提高成品檢驗的質量和效率。我們公司一直使用日事清,利用日事清的看板功能,將工作任務分配至每個部門和團隊成員的個人日程,每天自動生成工作日誌進行匯總,做到任務有跟蹤、事件有反饋、結果有分析,可以大大節省時間,提高檢驗質量,提高團隊協同作業能力,讓成品檢驗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一是目視檢測。一些產品的質量指標是靠檢測人員的肉眼進行觀察、判定的。用目視檢測的質量指標主要是產品的表面質量、外觀色澤、形狀和管棒材的斷口等。產品表面上的缺陷是屬於允許范圍內、還是超出范圍成為廢品,這要靠檢測人員的實踐經驗來判斷。例如GB/T4423—92《銅及銅合金擠制棒》和GB/T13808—92《銅及銅合金拉制棒》,二者對產品表面質量要求都規定「不允許有裂縫、氣泡、夾雜物」等缺陷和「允許有氧化色和不使棒材直徑超出允許偏差的其他缺陷」。要求內容基本相同,但二者的狀態不同,一個是冷加工的拉製品,一個是熱加工的擠製品,其表面狀況誠然是不會一樣的。因此,要求檢查人員要知道產品的用途,按用戶的使用要求的原則來判斷產品的優勢。
二是工具測量。產品質量標准中規定的規格指標需要用工具來測量。尺寸偏差、彎曲度、長度、厚度、直徑(外徑、內徑)、壁厚、橢圓度等尺寸方面的精度都需要用工具來測量,工具有捲尺、直尺、游標卡尺、螺旋測微計(千分尺)、內徑測微計等。重量需要用各種衡具:地中衡,電子秤,台秤等。
三是實驗室檢測。在產品質量標准中規定的一些指標不能用簡單的測量工具在現場直接檢測,這樣需要在製品上隨機取樣在實驗室檢測。在實驗室檢測的質量指標主要有,產品的力學性能(如抗壓強度,伸長率,硬度等),物理性能(晶粒度,內應力等),工藝性能(壓扁,擴口,卷邊等)以及化學成分(無氧銅的含氧量等)。
四是無損檢測。產品中有些表面缺陷很難用目視檢測,例如微裂紋、皮下夾層等缺陷很容易漏檢;有些缺陷如內部的氣孔、分層、擠壓、縮尾、疏鬆等不能用目視來檢測。只有用破壞性試驗來檢查。近年來採用的無損檢測技術可以迅速准確地檢出上述內部缺陷。在管棒材的成品檢測中通常採用超聲波探傷和渦流探傷,在板帶材中和鑄件及壓鑄件中採用超聲波探傷、射線探傷、滲透探傷等。
⑦ 水產品如何檢疫
水產品的現場檢驗檢疫
編輯時間:2008-04-08 來源:
1.產地檢驗檢疫
檢驗檢疫人員應到注冊(登記)的廠、庫進行現場檢驗檢疫:
1.1包裝應衛生、完整、牢固;包裝上的名稱、規格、標記等應符合輸入國(地區)、合同、信用證要求,標記應清晰、規范;進口國對包裝有特殊要求的按進口國要求進行。
1.2品種、數重量應與報檢內容相符;
1.3預包裝產品的食品標簽應符合《進出口食品標簽管理辦法》等規定;
1.4貨物品質(色澤、氣味、質地、新鮮度等)是否良好,是否腐敗變質現象;塊凍水產品應進行解凍檢驗,每一開啟箱抽取不少於一個單元的樣品進行解凍;單體凍結的水產品需解凍檢驗的,每個開啟箱抽取不少於1000克的樣品解凍;解凍按SN 0387-95《出口冷凍水產品解凍方法》標准進行,解凍後根據不同的品種按SN標准(參見本章第三節)逐項檢驗。冰鮮品、干製品等其它水產品按有關方法檢驗。
1.5產品溫度應符合要求;
1.6安全衛生項目按檢驗檢疫依據要求抽樣送實驗室檢測;
1.7審查相關記錄是否符合要求;
1.8對運輸工具實施檢驗檢疫;
1.9其他檢驗檢疫項目。
2.1口岸檢驗檢疫
口岸檢驗檢疫機構按照《出境貨物口岸查驗規定》對出口海水水產品實施查驗,經查驗合格的予以放行。
2.1.1在口岸並批或中轉出口的,貨物必須存放於衛生注冊(登記)的冷庫,否則,口岸局不予受理查驗。
2.1.2查驗項目:查驗外包裝標記、嘜頭、品名、規格、批次是否貨證相符,內包裝是否完整衛生,產品的色澤、形狀、氣味是否正常,產品有無風干、脂肪酸敗和外來雜質等項目,認為產品異常的,須抽樣檢驗。
2.1.3在審核單證及查驗中,凡有以下情況之一者,必須重新檢驗或補驗。
* (1)換證憑單中的項目與合同、信用證要求不一致或檢驗項目不全的。
* (2)運輸溫度及包裝受損可能影響其品質。
* (3)換證憑單超過有效期,應對品質、重量、規格、包裝等項目進行檢驗。
2.1.4對實施驗證查驗的貨物,口岸檢驗檢疫機構憑產地檢驗檢疫機構簽發的「換證憑單」驗證放行。
2.1.5對產地集裝箱直運的貨物,除了按規定比例(通常1%-3%)進行必要的查驗貨物外,口岸檢驗檢疫機構一般憑產地檢驗檢疫機構簽發的《出境貨物換證憑單》查證放行。
2.1.6口岸檢驗檢疫機構在查驗中發現問題應及時與產地檢驗檢疫機構聯系處理。
⑧ 水產品味覺鑒別溫度
摘要 水產品感官檢驗的基本要求;
⑨ 判斷水產品鮮度的方法有哪些
看色澤 看生命力 聞味道
⑩ 國標GB4789.2-2010 細菌總數檢測中,水產品包括哪些東西啊,例如羅非魚是多少溫度培養多長時間
兩種方法都可以,前者節省時間,後者檢出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