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調理後背發冷現象
冬天,睡覺時、工作時、看電視時,總會發生後背發冷的現象,而且這種現象發生常常伴隨著感冒、咳嗽與拉肚子等疾病出現。那麼該如何調理後背發冷現象呢?
1.後背發冷可能是陽虛
在中醫里腹為陰、背為陽,而陽氣對人體有驅寒、溫暖與促進氣血運行的作用,當後背發冷,則說明陽氣弱,受到了寒氣入侵。陽氣虛還會伴隨著抵抗能力下降、臉色青白、氣喘無力、精神不振等。最好的調理方法是維護與提升陽氣。
調理方法:冬季注意保暖,減少寒氣入侵帶來的疾病;動能升陽,所以要適量的運動;飲食上常吃補腎、補氣的`食物,冬季可以常吃羊肉當歸湯、鹿肉、生薑等。
2.可能是膀胱經受到寒氣入侵
膀胱經主要分布於背部,是人體抵禦外界寒氣的主要屏障,若膀胱經不暢或受到寒氣入侵,則易生病。所以在中醫里膀胱經又主治臟腑、頭部以及筋絡方面的疾病。
如果膀胱經失調則會有發熱、惡寒、流鼻涕、頭痛、頸背痛、腰痛等現象出現。所以當背後經常發冷,需要「打通」膀胱經。所謂打通膀胱經,即加強背部的血液循環。
打通膀胱經方法:刮痧,調理氣血、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預防寒氣入侵帶來的疾病;拔罐,調節陰陽、驅寒氣、解乏、加速血液循環、祛濕與疏通經絡等;背部按摩、推拿等方法也有助於打通膀胱經。
3.腎陽虛
常常表現為畏寒、怕冷、腰膝酸軟、腰痛、拉肚子、面部暗沉、女性痛經,以及容易感冒等。
調理方法:選擇補腎陽的葯膳,如核桃仁雞湯、黃芪羊肚湯、杜仲羊肉湯等。
4.熱量不足
後背發涼還是一種畏寒的表現,而冬季女性的貧血、熱量不足、甲狀腺功能低下等,同樣會導致畏寒怕冷。
調理方法:即使排查身體疾病,甲狀腺功能底下需要及時治療,而面對貧血與熱量不足的,則需要在飲食上多加註意,如補鐵的豬肝,補充維生素C與葉酸的獼猴桃,補充熱量與蛋白質的牛肉、肌肉等。
另外,後背發冷所涉及到的疾病往往與肺、腎、膀胱三者有關,故而會有感冒、咳嗽、腰痛與小便清長等問題。後背經常發冷,要注意日常調理之外,還要注意保暖,為了預防隨之出現的疾病,可以在感覺冷的情況下喝薑汁紅棗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