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工程施工稅呚籌劃有哪些方法

工程施工稅呚籌劃有哪些方法

發布時間:2022-02-27 13:37:48

Ⅰ 工程項目怎麼進行稅務籌劃

一、開展稅務籌劃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投資於不同的地區和不同的行業以享受不同的稅收優惠政策。目前,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政策形成了以產業優惠為主、區域優惠為輔、兼顧社會進步的新的稅收優惠格局。區域稅收優惠只保留了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政策,其它區域優惠政策已取消。產業稅收優惠政策主要體現在:促進技術創新和科技進步,鼓勵基礎設施建設,鼓勵農業發展及環境保護與節能等方面。因此,企業利用稅收優惠政策開展稅務籌劃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低稅率及減計收入優惠政策。低稅率及減計收入優惠政策主要包括:對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實行20%的優惠稅率;資源綜合利用企業的收入總額減計10%。稅法對小型微利企業在應納稅所得額、從業人數和資產總額等方面進行了界定。

2.產業投資的稅收優惠。產業投資的稅收優惠主要包括:對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稅率徵收所得稅;對農林牧漁業給予免稅;對國家重點扶持基礎設施投資享受三免三減半稅收優惠;對環保、節能節水、安全生產等專用設備投資額的10%從企業當年應納稅額中抵免。

3.就業安置的優惠政策。就業安置的優惠政策主要包括:企業安置殘疾人員所支付的工資加計100%扣除,安置特定人員(如下崗、待業、專業人員等)就業支付的工資也給予一定的加計扣除。企業只要錄用下崗員工、殘疾人士等都可享受加計扣除的稅收優惠。企業可以結合自身經營特點,分析哪些崗位適合安置國家鼓勵就業的人員,籌劃錄用上述人員與錄用一般人員在工薪成本、培訓成本、勞動生產率等方面的差異,在不影響企業效率的基礎上盡可能錄用可以享受優惠的特定人員。

二、合理利用企業的組織形式開展稅務籌劃

在有些情況下,企業可以通過合理利用企業的組織形式,對企業的納稅情況進行籌劃。例如,企業所得稅法合並後,遵循國際慣例將企業所得稅以法人作為界定納稅人的標准,原內資企業所得稅獨立核算的標准不再適用,同時規定不具有法人資格的分支機構應匯總到總機構統一納稅。不同的組織形式分別使用獨立納稅和匯總納稅,會對總機構的稅收負擔產生影響。企業可以利用新的規定,通過選擇分支機構的組織形式進行有效的稅務籌劃。

企業從組織形式上有子公司和分公司兩種選擇。其中,子公司是具有獨立法人資格,能夠承擔民事法律責任與義務的實體;而分公司是不具有獨立法人資格,需要由總公司承擔法律責任與義務的實體。企業採取何種組織形式需要考慮的因素主要包括:分支機構盈虧、分支機構是否享受優惠稅率等。

第一種情況:預計適用優惠稅率的分支機構盈利,選擇子公司形式,單獨納稅。第二種情況:預計適用非優惠稅率的分支機構盈利,選擇分公司形式,匯總到總公司納稅,以彌補總公司或其他分公司的虧損;即使下屬公司均盈利,此時匯總納稅雖無節稅效應,但可降低企業的辦稅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第三種情況:預計適用非優惠稅率的分支機構虧損,選擇分公司形式,匯總納稅可以用其他分公司或總公司利潤彌補虧損。第四種情況:預計適用優惠稅率的分支機構虧損,這種情況下就要考慮分支機構扭虧的能力,若短期內可以扭虧宜採用子公司形式,否則宜採用分公司形式,這與企業經營策劃有緊密關聯。不過總體來說,如果下屬公司所在地稅率較低,則宜設立子公司,享受當地的低稅率。

如果在境外設立分支機構,子公司是獨立的法人實體,在設立所在國被視為居民納稅人,通常要承擔與該國其他居民公司一樣的全面納稅義務。但子公司在所在國比分公司享受更多的稅務優惠,一般可以享有東道國給予其居民公司同等的稅務優惠待遇。如果東道國適用稅率低於居住國時,子公司的積累利潤還可以得到遞延納稅的好處。而分公司不是獨立的法人實體,在設立所在國被視為非居民納稅人,所發生的利潤與總公司合並納稅。但我國企業所得稅法不允許境內外機構的盈虧相互彌補,因此,在經營期間若發生分公司經營虧損,分公司的虧損也無法沖減總公司利潤。

Ⅱ 稅務籌劃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節稅:顧名思義,就是節減稅收。是納稅人利用稅法的政策導向性,採取合法手段減少應納稅款的行為,一般是指在多種營利的經濟活動方式中選擇稅負最輕或稅收優惠最多的而為之,以達到減少稅收的目的。就實質而言,節稅實際上就是稅務籌劃的另一種委婉表述。通常意義上,凡是符合稅收立法精神的實現稅收負擔減輕的行為都屬於節稅,節稅在一切國家都是合法的也是正當的現象。
避稅:避稅是納稅人利用稅法的漏洞、特例或者其他不足之處,採取非違法的手段減少應納稅款的行為。這是納稅人使用一種在表面上遵守稅收法律法規,但實質上與立法意圖相悖的非違法形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所以避稅被稱之為「合法的逃稅」。避稅具有非違法性、策劃性、權利性、規范性和非倡導性的特點。
逃稅與偷稅: 逃稅( tax evasion)是納稅人故意違反稅收法律法規,採取欺騙、隱瞞等方式,逃避納稅的行為。偷稅(tax fraud),是指「納稅人偽造(設立虛假的賬簿、記賬憑證)、變造(對賬簿、記賬憑證進行挖補、塗改等)、隱匿、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或者在賬簿上多列支出(以沖抵或減少實際收入)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仍然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行為。對偷稅行為,稅務機關一經發現,應當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和滯納金,並依照稅收征管法的有關規定追究其相應的法律責任。構成偷稅罪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Ⅲ 稅收籌劃的方法有哪些

最關鍵的一點,稅籌一定是在交易發生之前,才能合法合規
常見的方式有以下幾種,例舉以供參考,望採納!
納稅人籌劃法:進行納稅人身份的合理界定和轉化,使納稅人承擔的稅負盡量降低到最小程度,或直接避免成為某類納稅人。
稅基籌劃法:通過控制稅基實現時間節稅,或過分解稅基,使稅基從稅負較重的形式轉化為稅負較輕的形式,還可以將稅基最小化合法降低稅基總額
稅率籌劃法:通過比例稅率籌劃法使得納稅人適用較低的稅率;通過累進稅率籌劃防止稅率攀升,從個人所得稅、土地增值稅等方面注意累進稅制對稅負的影響。
稅收優惠籌劃法:特殊行業、特定區域、特定行為、特殊時期的稅收優惠。比如創業園區核定徵收率很低,比如疫情後國家頒布的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
會計政策籌劃法:通過分攤籌劃和估計籌劃,減少企業稅收負擔。
稅負轉嫁籌劃法:利用價格浮動、價格分解來轉移或規避稅收負擔
遞延納稅籌劃法:推遲確認收入或提前支付費用
規避平台籌劃法:如利用起征點、扣除限額、稅率跳躍臨界點等進行籌劃

Ⅳ 建築施工企業稅務籌劃思路及方法

一、 建築行業特點

對大部門建築工程行業來說,稅收行的無票支出的情況較多,主要體現在:

1. 勞務人員工資;

2. 采購建築材料等物品;

3. 臨時租用的各種機械設備和車輛;

而無票支出會導致該企業賬上利潤虛高,導致企業承擔過高的企業所得稅,因此建築工程(施工)行業企業需要通過合法合理安全的方式解決成本票入賬問題,從而降低「利潤」虛高導致的企業所得稅稅負過高問題。


二、 案例分析

某A建築工程有限公司有正式員工200多人,另外有一大部分是建築勞務人員,A公司在接到甲方業務委託後,會將一部分施工、安裝的工作轉包給第三方。由於第三方是個人,無法提供發票,因此以現金結算,無進項票和成本票。但A公司給甲方公司開按9%的稅率開出增值稅專用發票,最終導致增值稅、企業所得稅都很高。

【解決方案】

通過對A公司業務方式及特點進行籌劃,幫助A公司在稅收優惠園區成立獨立核算的個人獨資企業B,體公司與個人獨資企業簽訂服務合同,個人獨資企業給主體公司開具相應的發票(建築設計,勞務服務)普票,主體公司給個人獨資企業匯款,實現三流合一。而個人獨資企業B開出的發票作為主體公司A的成本票,解決主體公司的企業所得稅、成本票缺口問題。


筆者所在園區,個人獨資企業核定徵收所得稅,

一是定額核定:核定個稅1.5%,但要求企業年開票量在400萬以上才能申請享受;

二是定率核定:核定個稅0.5%-2.1%,增值稅1%,附加稅0.06%,綜合稅率0.5%-3.16%。


【溫馨提示】

稅務籌劃不是逃稅漏稅,它是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合理降稅;一切籌劃都是以改變商業模式和改變運營方式為前提,通過商業模式和運營方式的小調整,就能起到翻天覆地的變化!

Ⅳ 稅務籌劃有哪些方法

1.利用稅收優惠政策開展稅務籌劃,選擇投資不同的地區與行業:即投資於不同的地區和不同的行業來享受不同的稅收優惠政策如高新技術開發區的高新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徵收所得稅。
2.合理利用企業的組織形式開展稅務籌劃如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可申請核定徵收,所得稅綜合稅負0.5%-3.1%,通過納稅籌劃解決企業成本問題;
3.利用折舊方法開展稅務籌劃:由於折舊是計入產品成本或期間費用,直接關繫到企業當期成本、費用的大小,利潤的高低和應納所得稅的多少,如選擇雙倍余額遞減法或年數總和法等加速折舊法,可使得在資產使用前期提取的折舊較多,使得企業少納所得稅。
4.利用存貨計價方法開展稅收籌劃,即存貨計價方法不同,企業營業成本就不同,從而影響應稅利潤,進而影響所得稅,採用何種方法為佳,應根據情況而定,在物價上漲時,應選擇先進先出法,可以使期末存貨成本降低,銷貨成本提高,從而減輕企業所得稅負擔;而在物價上下波動的情況下,宜選擇加權平均法或移動平均法,可以避免因各期利潤變動造成企業各期應稅所得上下波動而增加企業安排資金的難度。
5.利用收入確認時間的選擇開展稅務籌劃;
6.利用費用扣除標準的選擇開展稅務籌劃如業務招待費、公益救濟性捐贈等應准確掌握允許列支的限額,將限額內的部分充分列支。

Ⅵ 稅務籌劃有哪些方式和手段

具體在制定稅務籌劃時,可以採用下列常見方法:
納稅人籌劃法:進行納稅人身份的合理界定和轉化,使納稅人承擔的稅負盡量降低到最小程度,或直接避免成為某類納稅人。
稅基籌劃法:通過控制稅基實現時間節稅,或過分解稅基,使稅基從稅負較重的形式轉化為稅負較輕的形式,還可以將稅基最小化合法降低稅基總額
稅率籌劃法:通過比例稅率籌劃法使得納稅人適用較低的稅率;通過累進稅率籌劃防止稅率攀升,從個人所得稅、土地增值稅等方面注意累進稅制對稅負的影響。
稅收優惠籌劃法:特殊行業、特定區域、特定行為、特殊時期的稅收優惠。比如創業園區核定徵收率很低,比如疫情後國家頒布的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
會計政策籌劃法:通過分攤籌劃和估計籌劃,減少企業稅收負擔。
稅負轉嫁籌劃法:利用價格浮動、價格分解來轉移或規避稅收負擔
遞延納稅籌劃法:推遲確認收入或提前支付費用
規避平台籌劃法:如利用起征點、扣除限額、稅率跳躍臨界點等進行籌劃

Ⅶ 稅收籌劃的方法有哪些舉例說明。

1、 差旅費補貼(差旅費津貼200元、誤餐補助200元。超過部分並計「工資、薪金」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
是因出差產生的,不計稅,標准根據當地稅務機關規定的
2、 職工離職有個稅法優惠,員工領取的離職補償金在當地員工年平均工資三倍以內的免個所稅;
3、 通訊費:
單位因工作需要為個人負擔的辦公通訊費用,採取全額或限額實報實銷的,暫按每人每月不超過300元標准,憑合法憑證,不計入個人當月工資、薪金收入徵收個人所得稅。
單位為個人負擔辦公通訊費用以補貼及其他形式發放的,應計入個人當月工資、薪金收入徵收個人所得稅。
4、 職工夏季防暑降溫清涼飲料費
報銷形式可以不計稅,隨工資發要交稅
5、 發票沖抵 (為不實開支不建議)
6、 大筆收入分次拿
某高校教師業余在一家企業兼職做項目,項目完成後一次取得勞務報酬30000元整。他如果一次性申報納稅,則
應納稅所得額
30000-30000×20%=24000元
應納稅額
24000×20%×(1+0.5)-2000=5200元
而如果與企業協商,分兩個月支付兩次,則每次應納稅額=(15000-15000×20%)×20%=2400元,總計納稅額為4800元。兩者相比,節約400元。
稅務師評述:根據《個人所得稅法》,勞務報酬所得按收入減除20%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對勞務報酬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20%,但對個人取得勞務報酬收入的應納稅所得額一次超過20000~50000元的部分,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的稅額,加征5成,超過50000元的部分,加征10成。這樣計算後再減去2000的速算扣除數就是該教師的應納稅額。對勞務報酬所得征稅以次數為標准。
可見,納稅人如能把一次收入多次取得,將所得分攤,增加扣除次數,就能降低應納稅所得額,從而節省稅收支出。
7、提高福利降工資
西安高新區一公司聘用高管,計劃支付年薪是120萬,但經過咨詢稅務師事務所,與高管達成協議,將年薪降低為80萬,同時給高管提供一套現房和一輛車供使用。此外,鑒於該公司員工以技術性員工居多、聘用合同期相對較長等特點,又適當降低員工名義工資,同時為員工提供宿舍以及將繳納的公積金、養老保險等金額適當提高,從而提高員工福利。粗略計算,該公司高管因此起碼少繳40%的個稅。
稅務師評述:增加薪金收入能滿足消費需求,但由於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的稅率是超額累進稅率,當累進到一定程度,新增工資薪金帶給個人的可支配收入就逐步減少。因此想辦法降低名義收入,把個人現金性工資轉為提供必需的福利待遇,這樣既滿足了消費需求,又可少繳個人所得稅。
8、勞務報酬工資化
西安一私企老闆,雇別人經營自己的私企,自己又在另一家公司工作,每月工資約為 4000元。他一開始沒有與這家公司簽任何合同,則4000元作為勞務報酬所得應納稅額=(4000-800)×20%=640元。但後來經過咨詢,假如他與該公司建立僱傭關系,則4000元作為工資薪金收入應納稅額=(4000-2000)×10%-25=175元,與之前相比每月節稅465元。
9、高工資那個月分部分到後面的低收入月份
某公司業務員,平常工資一般5000——8000左右,6月份是業務旺季提成收入高,合計工資收入30000元,如果將部分工資分攤到6個月,每月拿12000元,最後一個月10000元,這樣合計納稅總額為6470元;如果正常納稅應該是30000元納5620,加上接下來5個月的8000每月合計1725元一共是7345元,這樣就多納了接近1000元的稅。
收入很不穩定的人尤其適用這種辦法,叫削峰平谷。
10、提高三險一金的額度

Ⅷ 建築公司稅務籌劃有哪些

據大數據顯示,在建築這塊領域大型企業主要競爭房地產建設或者基礎設施建設等大型項目。而中小企業主要競爭建築裝修裝飾等分包項目,所以不管建築的大中小企業,與業界的競爭都是很激烈。

一、建築行業有五個特點:

1.項目流動性

建設單位(包括人員和機械設備)隨著建築物或構築物位置的變化而全面搬遷。

2.生產過程繁復

建築也是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每個建築項目的結構造型等的不同,會涉及運用到的施工技術、工種材料、機電設備等方式也大不相同。

3.工程周期長

小工程的工期比較短,一些稍大的工程可能是一年半到幾年。 所需工人和工種多,材料和設備種類繁雜。

4.生產安全問題

在建築施工的時候會有大部分時間都是戶外露天作業,甚至會有高空作業,會存在各方面的安全隱患。

5.增值稅復雜

因為建築行業產業鏈長,涉及的板塊復雜,比如建築材料、建築設計、建築勞務、建築施工,還有後期的維修維護等等,項目不同涉及到的增值稅也不同,6%、9%、13%都會觸及,然而建築行業又因為行業特性,在很多方面無法獲取發票無法獲得全額抵扣,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都會加重。

二、那麼建築行業該如何制定計劃來解決進項成本等問題。

1.首先,申報納稅主體資格

根據企業自身規模或者資質等選擇小規模納稅人還是一般納稅人,找到一個增值稅率平衡點,降低企業自身增值稅壓力。

2.其次,重視采購環節

建築企業采購原材料、機械設備等時,除考慮質量、規格外,從成本角度考慮來看,選擇供應商優選能夠提供專票的商家。如果供應商是個人,則也需要對方提供發票作為入賬。

3.然後,注意兼營和混合銷售

分別核算貨物和建築服務的銷售額,分別適用不同的稅率或者徵收率。若建築企業兼營與混合銷售劃分不清又未分別核算銷售額的,容易導致稅率適用錯誤,產生稅收風險。

4.再者,注意勞務的一環

建築施工周期都比較長,又需要大量合同工和臨時工,對其中的一些人勞務費、分包費等需及時獲得相應發票作為稅前扣除。

三、那麼針對建築這一龐大的產業鏈,有哪些方法可以適用解決稅負問題呢?

1.有限公司返稅政策:

通過在有稅收優惠政策的總部經濟招商園區辦理有限公司返稅政策,在園區納稅獲得園區稅收扶持獎勵,而且總部經濟園區政策,無需企業實體入駐,只需注冊式入駐即可享受。

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各自地方留存50%和40%,然後企業在園區納稅後返還地方留存部分的最高70%-90%。比如納稅100萬就可獲得35萬左右當地財政局扶持獎勵,納稅額度越高獲得的比列也越高。

2.個人獨資企業

這也是很多建築企業用來解決企業缺票部分業務問題和所得稅高、分紅稅高等問題的良葯,因為國家法律法規規定個獨企業無需成本,也不用繳納企業所得稅和分紅稅。所以通過個人獨資企業解決缺票問題是完全合規合理的,且在園區還可享受核定徵收,核定過後綜合稅率3.16%以內即可完稅,無需二次納稅。比如開票400萬,只用繳納10萬左右稅額即可完稅。

3.自然人稅務大廳代開

向個人購買散裝材料可以委託稅務局代辦,解決缺成本票問題,優惠政策下綜合稅負為1.56%,有納稅證明,支付方公司無需繳納預扣稅,和個獨一樣全程園區代辦,提供相關資料即可不需要到場。

閱讀全文

與工程施工稅呚籌劃有哪些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才是吃石榴的正確方法 瀏覽:116
插鎖式管道安裝方法 瀏覽:664
腰肌如何鍛煉方法圖片 瀏覽:489
臨古貼的正確方法圖片 瀏覽:91
目前治療近視的最好方法 瀏覽:76
天麻科學種植方法 瀏覽:608
亞硝酸鹽國標檢測方法 瀏覽:615
交配系統的研究方法 瀏覽:413
高壓消防水泵安裝方法 瀏覽:467
捕兔子最佳方法 瀏覽:419
組合鍵電腦有什麼記憶方法嗎 瀏覽:366
治療肩周炎的土方法 瀏覽:729
文胸正確的折疊方法 瀏覽:746
海姆立克法個人急救方法圖片 瀏覽:419
appleid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38
sumifs的使用方法及實例 瀏覽:883
第三次復婚的最佳方法 瀏覽:144
明星怎麼增肥方法 瀏覽:467
安卓home虛擬鍵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281
燒傷痛癢用什麼方法治療 瀏覽: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