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生物葯肥的種植方法

生物葯肥的種植方法

發布時間:2025-08-15 05:55:43

㈠ 徐麥30栽培技術

徐麥30的栽培技術主要涵蓋播種、肥水管理、追肥、後期管理以及病蟲草害防治五個方面。其播種期較為靈活,通常在9月底至10月中旬,但最適宜的播期為10月1日至15日,此時播種量宜在12至16萬基本苗。對於土壤肥力較低或播種期推遲的情況,需適當增加播種量以確保產量。



在肥水管理上,目標產量為500kg/畝時,建議施氮量為14至15kg/畝(其中基肥中有機肥佔比約50%,氮肥基追比為7:3),P2O5施用量為7至8kg/畝,K2O施用量約10kg/畝。強調在充足基肥的基礎上,嚴格控制冬季前和返青期的施肥量。在冬季施用2.5至5kg尿素以促進平衡生長,在拔節期(3月25日前後)施用尿素10至15kg,以鞏固分櫱成穗,主攻大穗,提高粒重。



後期管理方面,應注重養根保葉,提高千粒重。通常情況下,每畝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0.25至0.5kg,對脫肥田塊可每畝再添加1至1.5kg尿素混噴。同時,應做好田間三溝配套和灌水抗旱工作,以提高抗災能力。



病蟲草害防治方面,播種前可使用0.1%粉銹寧或立克秀等拌種,以減輕或推遲紋枯病的發生。返青前後及早使用井岡黴素和粉銹寧預防紋枯病。在抽穗前後,根據當年白粉病的流行趨勢,及時使用粉銹寧防治白粉病,並結合蚜蟲防治,適當添加磷酸二氫鉀、微量元素等進行葯肥混噴,以增加後期光合物的生產量,增強抗逆性。同時,要注意天氣狀況,及時防治赤霉病。



依據「秋防為主,春防為輔」的原則,加強草害的防治工作,確保作物健康生長。


(1)生物葯肥的種植方法擴展閱讀

徐麥30原名「徐麥270」,屬半冬性中晚熟小麥品種,由江蘇徐淮地區徐州農業科學研究所以周91098/徐州25號雜交,於2003年育成。徐麥30耐肥抗倒,抗寒性強,綜合抗病性較好,多年試驗示範表現出較好的豐產、穩產性,適宜江蘇省淮北麥區種植。

閱讀全文

與生物葯肥的種植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碳水化合物檢測方法 瀏覽:532
大數據教學方法論文 瀏覽:459
紅米手機開機鍵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69
整數減分數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655
14x37x5的簡便方法 瀏覽:326
定製衣櫃門套安裝方法 瀏覽:444
做衣服用電機方法視頻 瀏覽:482
比例是運用了什麼思想方法 瀏覽:419
樓梯彎頭度數計算方法 瀏覽:976
安全提籃使用方法 瀏覽:560
如何做作業的新方法 瀏覽:682
帝王菜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瀏覽:224
基礎梁設計處理的計算方法 瀏覽:314
打啤酒的正確方法視頻 瀏覽:275
藍牙連接有線路由器的方法 瀏覽:968
學英語的方法和技巧答案 瀏覽:846
辦案區防撞軟包安裝方法 瀏覽:605
防雷接地裝置計算方法 瀏覽:633
臨床化學檢測多用什麼方法 瀏覽:276
催乳按摩方法圖片 瀏覽: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