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小學審題的方法有哪些

小學審題的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5-07-30 06:57:39

Ⅰ 小學生寫作文審題不準怎麼

1. 小學生寫作文時不會審題怎麼辦

對於小學生如何寫作文,個人感覺寫作文,寫得好與不好,個人感覺沒什麼捷徑、理論性的東西講多了也沒多大作用,在寫時,你要思考寫作路程,再下筆。

關鍵在於平時的積累和靈活運用,論文性的寫出自己的想法,文學性的含蓄文雅表達,寫出思想,寫出個性,寫出特點,寫出自我,可效仿不照搬,可評判不偏激,會有人欣賞的!個人認為,好文章是心血來潮寫出來,然後再千錘百煉修改出來的!一氣呵成應屬少數。另外,寫作文要注意一下三步:一)語言方面要建立「語匯庫」。

二)要加強材料方面的積累。三)要加強思想方面的積累。

2. 怎樣寫好作文,有時審題也審不準

「選材討論會」,直抒知滾畢胸臆,借物喻理。不論哪種段式,都是記敘事物的發展和人們對事物的認識,事先列小標題,作文提綱。在此基礎上重新再寫。結合八種段式:以事物發展為序段、詞語分類;10,人情練達即文章」。通過現場生活作文:聯系自己熟悉的事物,並指出改進意見;7、事件,「處處留心皆學問,二是說目的、聯詞成句。豐富了說話訓練內容,使自己積累大量會說會用的字詞。反之,沒有表達認識的能力,同樣也寫不出好作文」;3,鍛煉意志;從說到寫。從而學會 *** 事、句式,表達不同的思想、感情、善:一是說的人:1。

二、把認識結構作為作文的核心、踢毽、球類、景的敘述,也是表達一個意思、看物、對話、作文大目標的逐年級分解、講演會。

三,各種文章體裁的知識與方法。學會寫中心明確,意思完整,說寫一句什麼句型、什麼句式的話,詳略得當的記敘文和應用文。

(五)、背書比賽,從而學會如何寫比賽作文;開展校內外義務勞動,學會如何寫勞動場面;舉行詩歌朗誦,導致作文中語調單一,瀏覽名勝古跡,學會如何寫參觀訪問記:

一年級字詞,二年級句子,三年級片斷,四年級篇章,五年級綜合,六年級提高。

五、實施五項訓練

根據認識是作文的核心這一原則,豐富想像,培養情感,再用批評的眼光互相指出作文中的缺點,立意要新;三是選材要有根據、生活現場訓練。採用生活現場訓練,文章開頭與結尾。我國著名教育家 葉聖陶先生指出一、提高認識事物和表達事物的能力、美的情操,培養良好的文風。

實行「互評互改」。所謂「自主」就是不受條條框框的限制。

寫出誠實的自己的話

「寫誠實的自己的話」是老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的,組織在小組內講評。先學習別人作文的優點。

(三)、段的訓練;5,記憶儲存,訓練思維、憑圖學詞;4、組詞擴詞,時間先後為序段,進一步認識到:生活是作文的沃土、調整詞序;8、觸景用詞、「小諸葛審題會」、「妙用詞語比賽會」,從活動中生動具體地學到作文知識與寫作文的方法、抒真情。學習掌握大量字詞。掌握運用字詞的金鑰匙,學會如何寫會議場面及會議上的見聞;通過參觀訪問、定法、用語的知識與方法。只要是一個句子;六要注重文章寫法,因文用法,觸景生情,托物言志,都包括兩個方面,段的中心。備渣它和一句話一樣,也是對人、景;四要講究謀篇技巧,安排好篇章結構;五要注意文章分段:「寫任何東西決定於認識和經驗,有什麼樣的認識和經驗,扎扎實實地進行了五項訓練:

(一)、字詞訓練、篇章訓練。篇是由段組成的。通過對審題、立意。

四,通過記敘、描寫、練習說寫一句時間、地點,讓學生無拘無束的思想,自由自在的寫作。「自主」作文就是「言為心聲」;9。只不過是把一句話進一步說得更清楚、更深刻。

(四)、分析、表達的方法,只是拿出一張圖或一事物讓學生說寫一句話,學生不知道為什麼要說寫一句話、「作文會診會」。可有些教師指導學生說一句話時,沒有很好憑借圖畫和事物,認真教學生觀察、認識,圍繞這個發展學生心理機制的核心、事,九種句式的話。學生才會在作文中運用不同搭芹句型,培養學生思維獨立性和創造性。另外,還可開展各種校內外活動,如跳繩、拔河、游記。學習觀察方法;聯系自己生活實際;聯系自己學會的語言及字詞知識,從而使學生每寫一篇都有收獲、人物、事件四要素完整的話,四種句型,空間變換為序段,包括學習知識,觀察積累、物、過渡與呼應方法、選詞填空;6、詞語搭配、事。旨在營造「自主」作文的五彩世界、分析字形;2、利用教具,總述、分述結構段,因果段、轉折段,遞進段,並列段。以此認識客觀事物的發生、發展規律,為寫作文打下堅實基礎。

(二)、句子訓練,陶冶真,即段的內容、物。學生作文寫好後,推敲修改,多讀勤寫、呆板、不活潑生動。可以改讓學生憑圖、抒情、議論四種表達方法、態度、目的、選材、謀篇、樹立大作文觀,聽、說、讀、寫有機結合

一要注重審題;二要明確寫作目的,留心周圍的事物。通過各種作文教學活動,如「確定中心討論會」,才能寫出什麼樣的東西來;七要妙用語言,用思想調遣語言。學會五種立意法:以事贊人。運用「十引說」的方法,把字詞學習與說話訓練相結合。「十引說」是,怎樣說寫一句話,更好地體會「從內容入手」寫作文

3. 小學生作文怎麼審題 作文審題的三個方法

命題作文通常規定了題目和擬題的范圍和要求,按照題目和規定的要求去寫作文。

命題作文是小學階段作文訓練的主要形式。其命題形式一般有三種:一是全命題作文,如:《難忘的一件事》、《春天的校園》、《我和老師》等;二是半命題作文,如《____教育了我》、《一個______的人》、《我愛我的_______》等;三是提供條件或范圍的題目,如「寫一篇作文,通過一個事物說明一個道理。

重點部分寫詳細,其它部分寫簡單些」、「就我市的衛生狀況,請你給市長寫一封信」等。 命題作文的完成一般包括:審題、立意、選材、組材、寫作和修改六個階段。

審題是寫命題作文的基礎,也是作文成敗的關鍵之一。審題也叫解題,要求仔細分析題目,審查題目的意義和要求,確定選材范圍,決定與題目相適應的體裁、內容、行文重點、寫作方法和確定文章的中心主題。

有些小學生在寫作文時由於沒有養成認真審題的習慣,不重視審題的重要性,或者還不要審題,有的甚至連作文的題目和要求都不細看,提筆就寫,拿筆就畫,結果鬧出偏題、跑題、扣題不緊的現象。有的甚至出現「下筆千言,離題萬里」的悲劇。

那麼,小學命題作文如何審題呢?一、弄清楚命題作問的限制和要求。命題作文往往對文章的內容進行了限制,並提出了要求。

因此,審題時先要弄清楚作文題目有哪些限制,哪些要求。一般來說,命題作文限制的有體裁、時間、地點、數量和敘述的對象及其關系等,弄清楚了這些,也就好確定作文的選材范圍。

1、體裁。對小學生而言,一般是以練習寫記敘文為主。

我們在審題的時候,還應該將其分類,看清楚是屬於「寫人、寫景、記事、狀物」,還是屬於「日記、書信」之類的。如《我的老師》就是寫人的;《看日出》是寫景的;《難忘的一件事》是記事的;《荷花》是狀物》的。

日記和書信的區別就比較明顯了。2、時間。

如《課間十分鍾》,選材的范圍就是下課後和上課前所發生的趣事和進行的活動;《家鄉的傍晚》時間范圍指定得很具體,是「傍晚」;《國慶節見聞》時間就是國慶節。3、地點。

如《公園一角》的地點就是「公園」,而且是公園里的一部分「一角」。《校園新風》所寫的人和事應該是校園內發生的而不是校園外發生的;《瞻仰烈士陵園》地點就是「烈士陵園」。

4、數量。如《難忘的暑假生活二三事》,寫的事情可以是兩件,也可以是三件,但是不只一件,十件八件也不行;《難忘的一個人》記敘的主要人物是一個,而不是兩個或三個。

5、敘述的對象及其關系。如《我的同學》和《我和我的同學》,這兩個題目都是寫人與人之間的同學關系,但是前一個題目敘述的對象是「同學」,而後一個題目敘述的對象卻是「我」和「同學」。

《我愛語文課本》敘述的對象是「我」和「語文課本」,關系是人和物。當然,命題作文限制的體裁、時間、地點、數量、敘述的對象及其關系,並非每個作文題目都有,或有其一,或有其二,或有其三。

二、審題時,分析題目的關鍵詞語,扣住「題眼」,確定中心。題目的關鍵詞語,就是作文題目的「題眼」。

「題眼」往往表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揭示了題目的意義。扣住了「題眼」也就是抓住了作文的寫作重點。

1、作文題目是一個詞語,題目即為「題眼」。如《媽媽》、《春遊》、《荷花》等,寫作文的時候就要抓住「題眼」,弄清楚是寫人、寫事、還是寫景,然後展開聯想,確定中心,完成作文。

2、題目中,一般起修飾作用的詞語是「題眼」。如《課間十分鍾》、《可愛的玩具》、《難忘的一件事》、《驕傲的爸爸》等,題眼就是「課間」、「可愛」、「難忘」、「驕傲」。

3、作文題目中的動詞一般是「題眼」。如《這件事教育了我》、《我愛我的小鬧鍾》、《瞻仰烈士陵園》、《清明節億王大伯》等,題眼就是「教育」、「愛」、「瞻仰」、「憶」。

我們寫作文之前,如果能夠扣住「題眼」,寫作文時就能把握文章的中心,不致於出現偏題、跑題,甚至「下筆千言,離題萬里」的現象了。三析找出題目限制之外的那片天空,開拓思維,廣泛選材。

命題作文有了上述諸多限制,是不是就不利於學生思維的拓展,選材范圍太狹窄了呢?不是的。命題作文除了有一些必要的限制和要求之外,往往非限制的范圍很大,也就是說選材范圍非常廣,這有利於學生拓展思路,展開聯想,捕捉生活中的閃光點。

例如:《暑假趣事一件》,分析:①體裁:寫事的記敘文;②題眼「趣」,只要有趣,什麼樣的事情,題目沒有限制。那麼,我們就可以打開思路,放開思維,拓展視野去選材。

寫什麼呢?游泳?看電影?做家務?義務勞動?等等。③時間限制了是暑假;④數量限制了是一件,但是暑假生活有一個多月,發生的趣事幾乎每天都有,可供選材的「趣事」少說也有幾十件,由此可見,限制之外的范圍很大,選材范圍非常廣。

再如《記我身邊的一個人》,分析:敘述的對象是「人」,關系是「我身邊的」,這是題目限制了的,但是我身邊可以寫的人很多:爸爸、媽媽、老師、同學、鄰居等等,這些都沒有限制。因此,我們在寫命題作文時,不要受限制,既要注意作文題目的限制和要求,又要分析找出。

4. 怎樣教會小學生學會作文審題

文不對題是寫作的大忌,審題失誤,作文就會南轅北轍,「差之毫釐,謬之千里」。同一個年級(或班級)學生的審題能力有低有高,每一個學生的審題能力都有一個由低向高發展的過程,那麼這低與高之間是怎樣發展的呢?在實踐中如何分步驟、分層次指導學生提高審題能力呢?這就是本文要試圖解決的主要問題。下面,以近年各地的中考作文題為材料,從審「准」題、多角度審題和提高思維品質等三個審題能力層次及其思維過程,對作文審題能力訓練談一點個人看法。

一、審「准」題,定準思路,有的放矢。這是審題能力的基礎層次。這種能力,只要願意學習,而且學習方法得當,又經過適當訓練,人人均能達到。這個過程,重點要抓好以下三個方面:

1. 審准命題意圖。「中考」作文命題看似高深莫測、撲朔迷離、錯綜復雜,難以把握。其實,只要我們審准題目、材料和作文要求,就可以准確把握命題的意圖。「中考」作文的材料和要求,一般難度不大,只要細心就不會跑題。「中考」作文的題目是有規律可循的。如:1995年河南省題《生日》,1997年安徽省題《我的一天》,1998年山東淄博市題《星期天》等,作文必須是寫限定的時間內的人和事;1991年沈陽市題《班級新事》,1996年廣東省題《放學路上》,1997年黑龍江省題《回家路上》等,作文的內容必須是寫在限定的地點內發生的;1992年成都市題《母親》,1997年福州市題《我和我最要好的夥伴》,1998年江西省題《朋友》等,作文必須是寫限定的人物;1992年廣州市題《我成長中的一件事》,1995年廣東省題《我的課餘生活》,1998年四川省題《童年趣事》、河北省題《心事》等,作文必須是寫限定的事情;1997年廣東省題《愛心》、廣西題《溫暖》、江西省題《美,在我們的中間》,1998年上海閔行區題《樂在其中》等,作文內容必須是表現限定的主題。限定時間、地點、人物、事情和主題等,這是「中考」作文命題的規律之一。審准這個特點,就找准了作文的出發點。

2. 審准范圍。這要求考生根據作文的題目、材料和要求,確定寫作的內容範圍。「中考」作文內容的范圍,既廣泛又狹窄。說它廣泛,是因為「中考」作文命題必須取材於生活,而生活則是五彩繽紛、包羅萬象;說它狹窄,因為它又必須是以學生為「圓心」,以他們的生活為「半徑」。如1997年北京市題《我有一雙 的手》、新疆題《我長大了》、山西省題《我的未來不是夢》,1998年北京市題《我和書的故事》、山東省題《我的快樂和煩惱》等是寫自我生活;1992年遼寧省題《我的家風》,1995年成都市題《家庭給我的 》,1996年南京市題《今日家事》等是寫家庭生活;1994年天津市題《我和班集體》,1997年湖南省題《敬禮,老師》,1998年遼寧省題《一次別開生面的班會》等應寫校園生活;1991年天津市題《家鄉變了》,1996年廣東省題《放學路上》,1997年黑龍江省題《回家路上》等可寫社會生活。有的作文題可以寫多種生活。如1994年南京市題《掌聲》,可寫晨會的掌聲,或課堂的掌聲,或校會的掌聲,或家裡的掌聲,或鄰里的掌聲等。1997年重慶市題《盼》,既可寫我的期盼(自我生活),又可寫家庭的期盼(家庭生活),還可寫師生的期盼(校園生活),也可寫社會各界的期盼(社會生活)等。這樣的「中考」作文題,近年來比較多,且有進一步發展之勢。寫此類作文,動筆前一定先明確要寫的內容範圍。

5. 如何指導小學生作文審題

寫作文是小學生最為頭疼的事,但同時也是我們小學語文教師最重要的教學活動之一。一提到寫作文,學生就感覺無從下筆,不知道如何寫、寫什麼。因此,教師首先就要教會學生審題,不會審題,就談不上會寫作文,下筆千言,必須會離題萬里,立意、選材和安排文章的結構就更無從談起。下面談談我在指導小學生進行作文審題方面的一點感受。

一、教學生審清文章體裁,明確寫作對象。

審題,要教學生首先要從題目中看出作文所屬的文體類型,即審清是記敘文,是說明文,是應用文?像《記一次比賽》有「記」字,屬記敘文,像《談談學好語文的重要性》里有「談」、「論」,屬議論文;說明文的提示詞有時就是「說明」、「介紹」等詞語,像《電腦簡介》等。像《夏天的晚上》、《上學路上》等文題,雖然不像上面的文題對體裁有明顯的提示,但也有間接提示,這就要求我們藉助文題中所給的條件慎重審題。

二、教學生確定文章的寫作范圍,緊抓題眼。

確定文章的寫作范圍與審清體裁、明確寫作對象一樣重要。教師可以教學生抓住題目中表明範圍的詞,仔細分析,確定其寫作范圍。如《難忘的早晨》、《難忘的時刻》、《難忘的一天》等的文題,都是限定了所寫的時間,可抓住這些詞來確定寫作范圍。再如《我的媽媽》只寫「媽媽」;《我愛媽媽》:既要寫「愛」,還要寫「為什麼愛」,「怎樣愛」;《我和媽媽》,既要寫「媽媽」,也要寫「我」,要求寫出「我」和「媽媽」之間發生的事。

另外,還可以教學生抓住文題的題眼來確定寫作范圍的重點。題眼,即題目中的關鍵詞,抓住了題眼,就意味著抓住了題目的「重心」和作文內容的重點,否則作文就會偏題。例如《玩也要動腦筋》其中「動腦筋」就是題眼,即是此文所作出的重點。《我愛秋天的校園》此文的題眼是「愛」,文章要抓住和突出這個重點,在寫校園秋色的同時,還必須要體現為什麼愛和怎樣愛。

三、教學生仔細辨別文題人稱,吃透要求。

有的作文題人稱很明確,如《我的班主任》應該用第一人稱來寫。有的題目,人稱沒有明確規定,如《家鄉添光彩》、《放學路上》可以寫「我」、「我們」,也可以寫「他」、「他們」,到底採用哪種人稱,這要根據自己選擇的材料和要表達的中心思想來決定。

此外,有些作文題,還有「要求」和「提示」等,它常常是在作文題眼外對作文的體裁、材料、字數、書寫等方面提出一些具體要求的限定。這些實際上是在告訴我們怎樣去寫好這篇文章。可教學生在審題時要認真推敲,努力去吃透它們,嚴格按要求去做。如《我的***》,要求:通過一件事,反映人物的好品質。要把事情經過寫完整,寫具體。如果學生不看「要求」,不按要求去寫。《我的媽媽》這個題目就很可能被寫成《我的鉛筆盒》、《我的仙人球》等。即使僥幸寫成了人,也難得搞清這是一人一事的寫法,難得著力去反映一個人物的思想品質,也難得去完整地寫好一件事。如果沒能寫人,沒能通過一件事去寫人,而是寫了物,或是寫了兩件事,並且沒能把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以及細節等等寫清楚,那麼寫出來的文章是「不合題意」的。這「不合題意」實際上就是沒有認真吃透那些「要求」。所以,教學生審題時,同時應該仔細審一審作文的要求,才可能確保萬無一失。 〖你正在瀏覽《老百曉在線》提供的文章〗

6. 小學作文教學設計:怎樣審題

[怎樣進行作文審題]1. 准確 即要求對題目展現的各個部分進行合乎題意地審讀和理解,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作文,怎樣進行作文審題。

准確是審題的命脈。如 「願景」,審題雖無難度,但仍有相當一部分同學審題不準,偏題甚至跑題。

有的只寫自己的美好願望,這被視為勉強切合題意;有的只寫對「願景」這個詞語的理解,這被視為不切合題意。這些情況的出現是由於對「願景」的內涵把握不準。

願景,指的是所嚮往的前景,表現了對未來的一種期望、一種理想、一種憧憬,這種期望可以是個人的,也可以是集體的、國家的、民族的或社會的,但必須是美好的、幸福的。但相對而言,寫自己的「願景」更容易展現個性色彩。

在表達方式上,採用敘述、議論與抒情相結合的形式比較好。文中對「願景」的描繪,應盡可能表現得真切而感人。

對如何實現「願景」,則要表達得具體而實在,否則就會流於空泛、華而不實。「願景」給我們以前進的動力,讓我們不畏險阻,越挫越勇,風雨過後依然傲然挺立。

寫作時,我們可以重點表達確定願景的價值取向和社會意義,也可以重點記敘為達到願景而要付出的不懈努力。這樣的審讀和理解,就把我們的思維引向對自我和社會的深層思考上來。

如此,審題立意才算準確。 2.全面 即要求對題目或題目中的材料、提示語、寫作要求等每一個字、詞的含義及其相互關系進行認真地推敲、揣摩、辨析,然後加以綜合,把握題目所提示的寫作范圍和重點,從總體上把握文題的內涵 。

如「我想握住你的手」,題目中的「你」可以是現實生活中的親朋好友、故舊新知,也可以是歷史上的碩師大儒、民族英烈;「手」可以實指,也可以虛指,即思想感情、精神品質等;「握住」就是要走向對方、接近對方、關注對方、溫暖對方;「想」表明「握手」只是一種嚮往的情緒,內心的趨向,並沒有真正發生。同時,「我」又限制了對事情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悟的主體必須是作者自己,因此,行文中必須處處有「我」的存在。

「我想握住你的手」充滿溫情,給人以希望。如果我們在審題時忽略了其中任何一個詞語,都有可能造成文不對題,所以審題必須全面。

考場作文基礎等級評分標准對審題立意的要求是符合題意。符合題意就是要准確、全面、快速地了解題目的含義,嚴格按照題目暗含或明示的要求行文,在體裁、選材、中心、情感、表達等諸方面符合題目設定的要求。

1. 准確 即要求對題目展現的各個部分進行合乎題意地審讀和理解,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作文。准確是審題的命脈。

如 「願景」,審題雖無難度,但仍有相當一部分同學審題不準,偏題甚至跑題。有的只寫自己的美好願望,這被視為勉強切合題意;有的只寫對「願景」這個詞語的理解,這被視為不切合題意。

這些情況的出現是由於對「願景」的內涵把握不準。願景,指的是所嚮往的前景,表現了對未來的一種期望、一種理想、一種憧憬,這種期望可以是個人的,也可以是集體的、國家的、民族的或社會的,但必須是美好的、幸福的。

但相對而言,寫自己的「願景」更容易展現個性色彩。在表達方式上,採用敘述、議論與抒情相結合的形式比較好。

文中對「願景」的描繪,應盡可能表現得真切而感人。對如何實現「願景」,則要表達得具體而實在,否則就會流於空泛、華而不實。

「願景」給我們以前進的動力,讓我們不畏險阻,越挫越勇,風雨過後依然傲然挺立,作文指導《怎樣進行作文審題》()。寫作時,我們可以重點表達確定願景的價值取向和社會意義,也可以重點記敘為達到願景而要付出的不懈努力。

這樣的審讀和理解,就把我們的思維引向對自我和社會的深層思考上來。如此,審題立意才算準確。

2.全面 即要求對題目或題目中的材料、提示語、寫作要求等每一個字、詞的含義及其相互關系進行認真地推敲、揣摩、辨析,然後加以綜合,把握題目所提示的寫作范圍和重點,從總體上把握文題的內涵 。如「我想握住你的手」,題目中的「你」可以是現實生活中的親朋好友、故舊新知,也可以是歷史上的碩師大儒、民族英烈;「手」可以實指,也可以虛指,即思想感情、精神品質等;「握住」就是要走向對方、接近對方、關注對方、溫暖對方;「想」表明「握手」只是一種嚮往的情緒,內心的趨向,並沒有真正發生。

同時,「我」又限制了對事情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悟的主體必須是作者自己,因此,行文中必須處處有「我」的存在。「我想握住你的手」充滿溫情,給人以希望。

如果我們在審題時忽略了其中任何一個詞語,都有可能造成文不對題,所以審題必須全面。 審題的類型 作文的命題形式不外乎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材料作文、話題作文和綜合作文(即材料加話題抑或材料加命題、半命題作文)幾種。

不論哪種題型,其審題要求是一致的,只不過切入的角度不同罷了。 命題作文命題作文就是根據指定題目寫文章。

在命題作文中,題目是選擇材料、確定主題的一個重要依據。⑴要全面理解題意。

辨明題目的要求,把握題目所提示的寫作范圍和重點。如「閱讀伴隨我成長」,題目要求寫在閱讀中的所思所想,在閱讀中。

Ⅱ 如何培養小學生認真審題習慣論文四步驟

審題就是讀懂題,弄清題意,要想使審題真正成為分析解答應用題的基礎, 教學時要注意對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良好的審題習慣是做對題目的開端。必須關注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傳授他們審題的技巧及方法,提高解題的正確率, 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提高教學效果。
1.認真讀題。從低年級開始就要培養學生認真讀題的習慣,做到不添字,不 漏字,逐字逐句、逐符號地讀,邊讀邊記邊理解。通過讀題,弄清題目講的是一 件什麼事,有哪些已知條件,要求什麼問題。條件與條件,條件與問題之間有什 么聯系等。最後要求學生能復述題目的大意,使學生對題目的內容有個總體的印 象。
2.對題目中的重點詞句,要引導學生准確理解。應用題是用詞表達它們的數 量關系的,敘述題意時,經常用到「一共」「還剩」「增加」「增加到」「降低」「降低 到」「比……多……」比……少……」或「今年前 10 個月的產量相當於當年全年產量」 等關鍵詞語,這些詞語在應用題里起著重要作用。因此要使學生充分理解這些關 鍵詞語在題目中的含意,這樣有利於對題的分析。平時多設計這方面的題目進行 訓練。 通過畫圖使較復雜的數量關系可以直觀地反映在一目瞭然的線段圖上,能對 應用題的各個條件、問題建立清晰的形象,幫助學生准確、深刻地理解題意,為 分析解答應用題奠定基礎。
3.理解題意,排列條件。在審題中,對條件較隱蔽、敘述簡練的應用題還可 以通過將詞語補充完整和摘錄。整理條件就能很容易地把隱蔽條件找出來,從而 找到解題線索。例如:修一條路,計劃每天修 120 米,實際只用 16 天就完成了 任務,比計劃提前了 4 天,實際每天多修多少米? 首先把題中條件「比原計劃提前 4 天」補充完整即「實際比計劃提前 4 天」。「實際每天多修多少米」即「實際每天比原計劃每天多修多少米」。整理題的條 件如下: 條件:計劃每天修 120 米——計劃?天 實際每天修?米——實際 16 天,比原計劃提前 4 天 問題:實際每天比原計劃每天多修多少米? 經過整理條件,容易發現,哪是已知條件,哪是隱蔽條件,和題目所求, 這樣幫助學生理清了題意。
4.注意題目的要求和單位名稱。審題時要注意題目中條件與條件、條件與問題 的單位名稱是否一致。同時還要注意題目對我們的要求,如「保留幾位小數」「用方 程解」「用幾種方法解」等等。
5.分析學生審題能力薄弱的原因 1.教師教學方面的原因 (1)對學生審題習慣培養不夠重視。從教學過程看,教師總擔心完不成教學任務,急匆匆地把備課時准備的內容講完,而不是考慮學生應該學會些什麼? (2)包辦代替使學生形成依賴。教師的包辦代替,讓學生失去了這種機會,學生等待教師的分析和講解,有了依賴性。潛移默化中學生失去了思考的積極性和習慣。 2.學生自身的原因 (1)知識儲備少 小學生識字量有限,在讀題中往往會遇到不認識的或者是不理解 的字。於是,便有了「讀半邊字」或者索性就跳讀的現象,導致弄不清題意;即使能勉強讀完的,但或者停頓錯誤,或者不明白字詞意思,也會弄錯題意。 (2)消極的心理因素 學生在審題過程中,常常會遇到心理障礙,因此,要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教師在教學中要主動地、積極地、有意識地從學生心理傾向中分析出產生審題障礙的主要原因,採取有效措施,幫助學生開啟思維之門。
6.教給孩子有效的審題方法 1.動口朗讀是審題清晰的基礎 讀題是培養審題能力的第一步。通過讀題,使學生明確題意,為進一步思考作準備。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對讀題的形式和要求做出明確的規定,中高年級學生如可以大聲讀、輕聲讀、默讀,要讀通句子、不漏字、不添字等,這就需要教師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讀題方法的指導。 培養學生良好的審題習慣是很重要的,良好的審題習慣是做對題目的開端,教師必須時刻關注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努力把一些審題中出現的不好的審題習慣扼制住。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任務,它幾乎無捷徑可走,只有在學生自己反復的練習、教師的分析指導中逐步養成。學生經過了嘗試,才會有體會和感受,才會更深刻地理解教師的分析、指導,而教師的包辦代替只能扼殺學生的思想。
在今後教學中還要經常提醒學生仔細讀題,認真審題,要不斷做學生的表率,傳授他們審題的技巧及方法,提高解題的正確率,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提高教學效果。

閱讀全文

與小學審題的方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讀課文方法是什麼 瀏覽:786
心衰二期有什麼治療方法 瀏覽:767
狗狗訓練叫的方法 瀏覽:78
刑法法學研究方法 瀏覽:54
什麼方法可以最快催吐 瀏覽:500
紙杯製作蛋糕方法簡單 瀏覽:889
公眾號起標題常用方法有 瀏覽:295
spring的使用方法 瀏覽:175
尋物啟事正確書寫方法 瀏覽:915
靜脈充盈不良可以採用什麼方法 瀏覽:684
10分鍾染染膏的正確方法 瀏覽:878
隧道地應力檢測方法 瀏覽:604
如何教方法數學題口算題 瀏覽:149
人參果的食用方法和用量 瀏覽:479
台釣萬能調漂方法視頻 瀏覽:27
臨床檢查斜視的最佳方法 瀏覽:267
老齡化社會的問題與解決方法 瀏覽:690
弟子規誦讀教學方法 瀏覽:839
污水提升安裝方法圖解 瀏覽:473
培訓機構招生技巧及方法 瀏覽: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