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四年級簡便運算口訣技巧
四年級簡便運算口訣技巧:做簡算,是享受。細觀察,找嘩歲特點。
連續加,結對子。連續乘,找朋友。
連續減,減去和。連續除,除以積。
減去和,可連減。除以積,可連除。
乘和差,分別乘。積加減,莫慌張,
同因數,提出來,異因數,括弧放。
同級算,可交換。
口訣,是漢語詞彙,漢語拼音為kǒu jué,原指道家傳授道術時的秘語,後多指根據事物的內容亂派睜要點編成的便於記誦的語句。
引證解釋
1. 佛家、道家以口頭傳授的道法或秘術的要語。
晉葛洪《抱朴子·明本》:「豈況金簡玉札,神仙之經,至要之言,又多不書,登壇歃血,乃傳口訣。」
唐岑參《下外江舟中懷終南舊居》詩:「早年好金丹,方士傳口訣。」
《西遊記》第二回:「 悟空 心靈福至,切切記了口訣,對祖師拜謝深恩。」
《西遊記》第二回:「祖師道:『既如此,上前來,傳與你口訣。』遂附耳低言,不知說些甚麼妙法。」
2. 泛指根據學藝、方技等的內容要點編成的便於記誦的語句。
宋陳師道《序》羨敬:「《經》曰:『茶之否臧,存之口訣。』則書之所載,猶其粗也。」
元關漢卿《玉鏡台》第二折:「聰明,怎生得口訣手未到,心先應。」
《老殘游記》第一回:「所以這 老殘 就拜他為師,學了幾個口訣,從此也就搖個串鈴,替人治病餬口去了。」
趙樹理《小二黑結婚》一:「 小二黑 從小就聰明,象那些算屬相,卜六壬課,念大小流年或『甲子乙丑海中金』等口訣,不幾天就都弄熟了。」
『貳』 102x99 用豎式計算,要運用運算律 = 要用最簡便的方法(四年級) =
(1)102x99
解法一:=(100+2)x99
解法二:=102x(100-1)
=100x99+2x99
=102x100-102x1
=9900+198
=10200-100-2
=10098
=10098
(2)2x125
(3)4x60x50x8
解:=2x(100+25)
解:=4x(60x50)x8
=2x100+2x25
=4x3000x8
=200+50
=12000x8
=250
=96000
(2)四年級加減法的簡便計算方法口訣擴展閱讀:
加法
加法的意義: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數、量合並成一個數、量的計算叫加法。(如:a+b=c)
加法交換律: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a+b=b+a
加法結合律: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後兩個數相加,和不變。
(a+b)+c=a+(b+c)
減法
減法的意義:從一個數量中減去另一個數量的運算叫做減法。
減法結合律:一個數連續減去兩個數,可以先把後兩個數相加,再相減。a-b-c=a-(b+c)
減法的性質:減去一個數,等於加這個數的相反數。a-b=a+(-b)減去一個數再加上一個數,等於減去這兩個數的差。a-b+c=a-(b-c)
乘法
乘法的意義: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叫做乘法。
乘法交換律:兩個數相乘,交換因數的位置,積不變。ab=ba
乘法結合律:三個數相乘,可以先乘前兩個數,或者先乘後兩個數,積不變。
(ab)c=a(bc)
分配律:分配律是乘法運算的一種簡便運算,可用於分數、小數中。主要公式為(a+b)c=ac+bc。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先把它們分別與這個數相乘,再相加,積不變,這叫做乘法分配律。(題(1)和題(2)均有用到該規律)
分配律的反用:35×37+65×37
=37×(35+65)
=37×100
=3700
除法
除法的意義: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叫做除法。
除法的性質:商不變性質: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0除外),商不變。
連續除去兩個數,等於除去這兩個數的積。a÷b÷c=a÷(b×c)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運算定律
『叄』 四年級數學簡便方法計算
四年級數學簡便方法計算口訣:加9要減1,加8要減2,加7要減3,加6要減4,加5要減5等。
簡便運算的作用:
通過練習,不僅使學生學會了單純的簡便運算,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初步理解了學以致用的道理,真正理解了書本上的知識必須運用到實際當中去的道理。
簡便運算是一種高級的混合運算,是混合運算的技巧,學好了簡便運算,不僅能提高計算能力、計算速度,更兄游重要的是,使學到的定義、定理、定律、法則、性質、規律等達到融會貫通的境界,是羨裂銷計算題中最能鍛煉學生思維能力、開拓學生思路的一種題型。
因此,在計算題教學中必須重視簡便運算,注重簡便運算靈活的思路的學習,正確理解簡便運算的涵義,合理地進行簡便運算,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