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金色的草地觀察方法有哪些
觀察時不僅用眼睛看,用耳朵聽,還可以用手摸,用鼻子聞,有時還可以嘗一嘗。
《金色的草地》記敘了一個小男孩由無意中發現了金色的草地會變顏色,到開始注意仔細觀察,發現了草地顏色變化的原因,最後與蒲公英成為朋友的經過。課文語言通俗,內容淺顯易懂。學生要通過讀課文,體驗發現自然奧秘的樂趣,增強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識。
全文共五個自然段,可分兩部分。
第一段(第1、2自然段):每當蒲公英開放時,草地變成金黃色。我們常揪掉蒲公英來尋開心。
第二段(第3至5自然段):蒲公英白天開,晚上合,草地也因他們的開合改變著顏色。我們發現後便喜愛上了這種小花。
我對蒲公英的感情發生了變化,我們大家都愛上了蒲公英。這幾段直抒作者的胸臆,同時又是對全文的總結。以孩子的眼光和心理,用擬人的手法,形象地講了蒲公英顏色晝夜發生的變化,進一步抒發了自己對蒲公英的喜愛之情。
『貳』 金色的草地觀察方法有哪些
選擇不同的時間對同一事物進行觀察。
「起得很早」去釣魚,無意間發現的。「並不是……而是……」表明過去「我」一直以為草地就是金色的,強調了對過去錯誤認識的否定。
花朵盛開草地就變成金色的了,是作者直接看到的場景;發現草地顏色的變化,是作者在不同時間對同一事物觀察所得,更加用心了;發現蒲公英花朵的秘密,是發現草地變色以後進一步仔細觀察所得,更加深入了。
課文解讀
這篇課文以兒童的視角,描寫了生活在鄉村的小男孩通過觀察發現草地顏色的變化並尋找原因的過程。課文語言平實,意境優美,充滿童真童趣。本課的教學重點仍在讓學生體會作者觀察的細致,並相互交流自己的觀察所得,增強自己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識。
因此,本課的教學就不能僅停留在草地上的游戲和蒲公英的變色上,要聯系實際生活,引領學生體會課文中的關鍵詞句,抓住典型語言信息,領悟觀察帶來的好處。通過設計情境表演、有感情朗讀、對比發現、資料補充、讀寫結合等教學環節,引領學生感悟大自然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