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現在農業種植什麼前景好
農業是未來十年極具發展潛力的行業。國家政府也對農業項目進行了大力的扶持,比如有一下幾個:
一:懶人稻
越年再生糯稻俗稱「懶人稻」,不需每年播種、插秧,只需栽一次即可多年收割。最老的兩株「懶人稻」,已生長了28年。在西雙版納等陽光充足氣候良好的環境,一年可收獲二到三季,並且還具有抗倒伏的特性。「懶人稻」米顆粒較小,橢圓形,色白,口感好似東北米。口感軟糯,蛋白質含量較普通大米高。該品種目前已在西雙版納由山達農業進行推廣種植,現有種植面積達到3500餘畝,畝產在600公斤上下,比常規雜交稻略高。
【經濟效益】最近幾年「懶人稻」年產量20噸左右,除農民自己消費部分外,其餘大多被縣城居民收購作為禮物饋贈親友。其產品在四川、重慶等地方供不應求。懶人稻生長周期短,畝產量高,不需每年播種、插秧,只需栽一次即可多年收割。市場供不應求,是最省心的種植致富項目之一。
二:牧草玉米
玉米,一直以來是全世界總產量最高的糧食作物。而牧草玉米卻不是糧食作物,是一種專門的飼料農作物。在重慶三峽農科院的玉米試驗種植基地里,有一片能長出「牧草」卻結不出玉米的玉米地,這是一種新型玉米品種,是最新培育的「牧草玉米」,專門當飼料用的,營養價值高,牲畜們喜歡吃。事實上牧草玉米其實也是要結玉米的,只是不像能吃的玉米那麼大,而是像一枝枝麥穗,玉米籽只作種子用。玉米為短日照作物,全國大部分地區均可種植。
【經濟效益】飼料消費是玉米最重要的消費渠道,約占消費總量的70%左右。牧草玉米的誕生無疑是增加了玉米作為飼料消費的比重。牧草玉米一般是3月下種,6月就可以收獲第一次,若天氣條件好,還能多收獲兩次,有一定的再生性,其單次收獲的最高畝產能達到7噸以上。 牲畜們喜歡吃的營養價值高的飼料,有著成熟的消費渠道。並且有著極高的產量,是畝產最高的種植致富項目之一。
三:黃肉獼猴桃
「金艷」,長圓柱形,果大均勻,外形美觀,黃色果肉,細嫩多汁,味香甜,是國內首個受專利保護的黃肉型獼猴桃新品種,是全球優良黃果品種之一。單個重90克~140克,比起其他獼猴桃品種,其果實大小更勻稱,外形更光潔,商品率達75%,掛果後成熟時間長,具有極強的早果性、豐產性和耐貯藏性,在常溫下可貯藏兩個月,因此經濟效益更高。該品種適種於我國的中部、西南部地區和東南部地區。
【經濟效益】「金艷」果肉中VC含量是蘋果中含量的100倍以上,高出同類獼猴桃2倍,是名副其實的「維C之王」。而目前國際、國內市場對於獼猴桃的需求量都很大,因此還可以繼續擴大種植規模。 勻稱的果實、漂亮的外觀、美味的口感,並且營養價值極高。具有極強的早果性、豐產性和耐貯藏性,是最具市場前景的種植致富項目之一。
四:貢山草果
草果是常綠闊葉林下生長的一種重要經濟作物,屬姜料(姜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草果既是調味香料,又是常用的中葯材,具有燥濕溫中、除痰截瘧的功能。種植草果適應面積廣,受益時間長,省工省時,經濟價值又高。同時,發展草果產業,不僅可以充分利用資源,增加農民收入,而且還可以保護常綠闊葉林,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為農業高產穩產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貢山草果香料含量達到0.83,是普通草果香料含量的兩倍以上。
【經濟效益】雲南的普拉底鄉其達村是一個典型的因草果而受益的行政村。全村6個村民小組,214戶農戶,家家戶戶種植草果,最少一家也種有4到5畝,種植80畝以上的有6戶。2009年,全村人均收入2042元。每畝收益達6000元以上。 草果不但價格高,且市場需求量大,前景較好。不少地區加大政策力度扶持此項種植,是最生態的種植致富項目之一。
五:水生竹葉菜
竹葉菜學名為雍菜,是一種在水面上栽植的綠葉類蔬菜品種。該品種口感鮮嫩清甜,且營養豐富,富含人體必需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三大營養素和多種礦物質、維生素、纖維素等,其中蛋白質含量比等量番茄高4倍,鈣含量更是高出12倍,各種維生素的含量遠勝於被譽為「百菜之王」的白菜,是一種營養豐富且具有一定消暑、解毒、生津、消炎等葯用價值的綠葉菜。
【經濟效益】種植水生竹葉菜1平方米成本為10元左右,每次每平方米可採收2.5公斤,每年可收獲5至6茬,以當前市場價格計算,每畝竹葉菜效益可達2.5萬元以上。 水生竹葉菜還具有投入成本少、市場效益高、管理簡便等特點。有著豐富的營養元素,是典型的投入少收益高的種植致富項目之一。
無論種植任何產品,需要因地制宜,根據具體地域、環境、土質、水流量等情況判斷,還有一點最為重要,必須精心的投入。
B. 種植韭菜在水田種好還是在甘地種好
粽子,韭菜在水田種植好,還是在漢地好?那當然是在旱地好了,因為韭菜怕澇的水田裡面水分太多了,會淹死的,會爛根的
C. 100斤粘水稻能出多少稻皮子
能出十斤。
水稻是稻屬谷類作物,代表種為稻(學名:Oryza sativa L.)。水稻原產於中國和印度,七千年前中國長江流域的先民們就曾種植水稻。
水稻按稻穀類型分為秈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按留種方式分為常規水稻和雜交水稻。還有其它分類,按是否無土栽培分為水田稻與浮水稻;按生存周期分為季節稻與「懶人稻」(越年再生稻);按高矮分為普通水稻與2米左右的巨型稻;按耐鹽鹼性分為普通淡水稻與「海水稻」(其實它主要使用淡水)。
水稻所結子實即稻穀,稻穀脫去穎殼後稱糙米,糙米碾去米糠層即可得到大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以大米為主食。水稻除可食用外,還可以釀酒、製糖作工業原料,稻殼和稻稈可以作為牲畜飼料。中國水稻主產區主要是長江流域、珠江流域、東北地區。水稻屬於直接經濟作物,大米飯是中國居民的主食,目前國內的水稻種植面積常規稻是2.45億畝,而雜交稻的種植面積是2億畝。[1]
中國科學家群體對水稻科研做出了全球罕見的貢獻:袁隆平院士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2] 朱英國院士對雜交水稻的研究作出了突出貢獻,農民胡代書發明越年再生稻等等。
一年生禾本。稈直立,高0.5-1.5米,隨品種而異。葉鞘鬆弛,無毛;葉舌披針形,長10-25毫米,兩側基部下延長成葉鞘邊緣,具2枚鐮形抱莖的葉耳;葉片線狀披針形,長40厘米左右,寬約1厘米,無毛,粗糙。
圓錐花序大型疏展,長約30厘米,分枝多,棱粗糙,成熟期向下彎垂;小穗含1成熟花,兩側甚壓扁,長圓狀卵形至橢圓形,長約10毫米,寬2-4毫米;穎極小,僅在小穗柄先端留下半月形的痕跡,退化外稃2枚,錐刺狀,長2-4毫米;兩側孕性花外稃質厚,具5脈,中脈成脊,表面有方格狀小乳狀突起,厚紙質,遍布細毛端毛較密,有芒或無芒;內稃與外稃同質,具3脈,先端尖而無喙;雄蕊6枚,花葯長2-3毫米。
穎果長約5毫米,寬約2毫米,厚約1-1.5毫米;胚比小,約為穎果長的1/4。染色體2n=24(Shu et Qu 1985, Yao Z.1984),x=12(Mukhergee et Debnath 1985)。
構造
稻葉在幼年時,跟雜草非常相似,一樣具有長扁型的外觀,農人多依賴稻葉特殊的葉耳與葉舌來區分。葉耳就是稻葉葉環的兩端長出耳狀之物,葉舌則是稻葉葉環內長出的薄膜。稻葉的葉脈是平行的,中央有很明顯的中脈,呈綠色,在中肋,邊緣或尖端有時也會有紫色色素。
稻子的根呈胡須狀,細短而多,隨著稻的成長數量會增多,稻株旁也會不斷長出小枝來。
稻成為稻穗後,一株稻穗約開200~300朵稻花,一朵稻花會形成一粒稻穀。稻花沒有花瓣,也很難看到雄蕊雌蕊,它們都由稻花的內外穎保護著。稻在自體授粉時,雄蕊上的花葯會破裂,花粉相當細小,會隨風力飄走,稻的搖擺,落到隔壁雌粉上頭。與雌粉子房中的胚珠結合,發育而成胚芽,也就是人類食用和攝取營養的主要來源。在胚芽附近,還有漿狀的胚乳會不斷增加,使子房日漸肥大。外觀上則會看到綠色的稻穀上有細毛,稱為稻芒。
由外而內分別有稻殼(穎)、糠層(果皮、種皮、糊粉層的總稱)、胚及胚乳等部分。稻的生長非常快,最久一年,最快則三到四個月,生育期在130-140天左右,就能從發芽、開花、完成結實的過程。稻的種子伸出幼芽的時間僅需兩三天,幼芽抽出第一片葉子,又只需要三天,因此在氣候溫和的地區,一年可種三期稻。農人選稻種時,多會將其泡在水中,輕而浮起的稻種會被淘汰,剩下來的就會培育成稻苗。
類型
水稻的生育類型是指水稻分櫱終止期(拔節期)與稻穗開始分化時期之間不同起訖關系水稻開始穗分化與拔節的關系分為三種
重疊型:穗分化先於拔節,即分櫱尚未終止穗開始分化,分櫱期與長穗有部分重疊。作為三熟制栽培的雙季稻或早熟的中稻屬次類型。
銜接型:穗分化與拔節基本同時進行,也就是分櫱終止期便開始穗分化,即分櫱期與長穗期相銜接。地上部有5個伸長節的中熟品種,生產止促控結合。多是遲熟的中稻和早熟晚稻。
分離型:拔節先於穗分化,分櫱終止後10~15天開始穗分化,即分櫱期和長穗期相分離。地上部有6個或6個以上的伸長節屬於該類型。由於它營養生偏長,所以在栽培上當控制前期生長,確保安全成熟。大多遲熟的晚稻屬次類型。
希望我能幫助你解疑釋惑。
D. 農村種植什麼賺錢
一、啤酒大麥
【項目特色】 我國現在是世界啤酒生產第一大國,每年生產啤酒所需的大麥量在300萬噸左右。由於國產啤酒大麥的品質不高,有20% 左右還需要進口,這就為國內啤酒大麥種植市場提供了巨大空間。目前,甘肅地區農戶種植啤酒大麥共約220萬畝,年產量達90萬噸,目前該品種和種植模式已被推廣到新疆、內蒙古、青海等地。
【成功案例】 甘肅種植戶利用當地光照充足、溫差大的氣候優勢,大量種植品種優良的啤酒大麥。種植戶們可事先與啤酒廠、麥芽廠等簽訂收購合同,再根據收購方對啤酒大麥質量和數量的要求,進行嚴格的操作和管理,種植效益頗高。種植戶李小明種了200畝大麥,每畝產1200斤大麥,每畝地每年的純利潤為500元,其年收入可達10萬元。他說:「隨著國產啤酒大麥品質的提升,啤酒口感和味越來越被消費者接受,我們的啤麥銷售也進入了良性循環。」
【種植要點】
選用產量高、抗病能力強、抗逆性強、皮薄、顏色淡黃、有光澤、無霉味異味的種子。
2. 啤麥最適宜的播種期是霜降前後,每畝播種量8千克為宜。
3. 春肥要早施,根據苗情少施或不施,以免氮肥過多,造成貪青晚熟和倒伏。
4. 收獲時應搶晴天收獲,並及時脫粒,曬干揚凈。大麥的蛋白質含量在10%~12%之間是標准啤麥,超過13%只能作為飼料大麥。
二、黃秋葵種植
【項目介紹】 長得如羊角的營養保健菜——黃秋葵,具有強腎補虛功效,享有「植物偉哥」之稱,目前在浙江省溫州市鹿城上戍鄉試種成功,並開始走進市區等酒店及農家樂餐館。 在溫州市鹿城區上戍鄉楓林嶴村前的黃秋葵種植基地內,黃秋葵有1米多高,如一棵棵樹苗,枝頭結出的嫩莢長得如羊角,很是奇特。這些長如羊角的嫩莢就是可食用的部分。據農科院的專家介紹說,將莢內的瓤籽去掉,炒熟後就可以吃了。嫩莢富含一種類似於天然荷爾蒙的物質,能強腎補虛,是一種補腎保健類蔬菜。另外,其粘滑的汁液中還含有可溶性纖維、維生素C等物質,經常食用可提高免疫力。
【市場前景】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的提高,消費者需求也從單一的蔬菜轉到具有保健功能的「特種菜」上來,此類蔬菜的種植面積及品種也在慢慢擴大。據溫州市農業站副站長鄒文武介紹,目前該市種植的品種有:山葯、木槿、紫貝天葵(補血菜)、紅葉甜菜等,這些蔬菜主要銷往上海、杭州等大城市,而且價格大大超出普通的蔬菜。據了解,我國已有200多種保健功能菜經種植利用,這些食補的「特種菜」在台灣、香港、上海等地很受食客們歡迎。 、
【營銷建議】
大打「保健牌」。溫州市山裡山農業合作社今年首次引進此品種進行試種,共種植5畝地,7月底前進入採摘期,一天最多可采100~200斤,批發價為每斤10元,零售價為每斤15元。目前,這種菜已在溫州市區雲天樓酒店及藤橋、澤雅周邊農家樂餐館里亮相,並作為營養保健「特種菜」推出。
2. 引導消費。「因為是新品種,消費者接受還需一段時間。」合作社負責人葉芹夫對黃秋葵的銷售前景充滿信心,他們還專門做了3000份廣告海報,准備免費送往銷量大的酒店進行宣傳推廣。
三、懶人稻 重慶忠縣馬灌鎮,一塊塊金黃的稻田中鑲嵌著一片片吐穗不久的青色稻田,估計半個月後就能收割。在這一片片青色稻田背後,有一張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專利證書——《越年再生糯稻種植方法》。
【新品介紹】 越年再生糯稻俗稱「懶人稻」,不需每年播種、插秧,只需栽一次即可多年收割。馬灌鎮最老的兩株「懶人稻」,已生長了28年。較常規雜交稻,「懶人稻」生長周期要長近一個月,還有抗倒伏的特性。「懶人稻」米顆粒較小,橢圓形,色白,口感好似東北米。該品種目前已在全國11個省市100多個縣進行試種,累計種植面積達到2萬余畝,畝產在600公斤上下,比常規雜交稻略高。
【品種特色】
「懶人稻」能實現多年收割,關鍵在於突破了植株的越冬問題。因為少了耕田、播種、栽秧等環節,每畝地每年能節省500元左右。經檢測「懶人稻」蛋白質含量為民自己消費部分外,其餘大多被縣城居民收購作為禮物饋贈親友。「懶人稻」打出的8.7%,而普通大米不到8%;出米率72%,超過普通稻穀平均67%的出米率。
【經濟效益】 忠縣科委介紹,最近幾年該縣「懶人稻」年產量20噸左右,除農米市場價格每斤2.5~3元,高過普通大米近1/3,仍供不應求。
E. 水稻一般畝產多少斤
水稻一般畝產1400斤。
品種直接決定了作物的產量高低,也是高產的前提。比如說如果要創出1400斤的高產,那麼如果是選擇水稻自交品種的話,幾乎是不可能的,當然農家品種也肯定是不現實的。
在此需要指出一點,許多朋友可能會提到既然自交種的水稻產量低,其實許多優良的水稻都是自交種,蒸煮品質更佳,這也是至今自交種沒有被完全淘汰的一大原因,而且至今依舊能夠佔到30%以上的種植面積。
另外需要指出的就是大家對於優良品種的理解可能有些偏差,優良不只是產量高,而且具有區域性,比如說在河南產量非常高的品種拿到湖北種植就不見得會好,而且優良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對於品質、抗性、產量多方面的反映,而且是在特定區域能夠實現上述標准我們才能夠稱之為優良。
(5)懶人稻種植方法擴展閱讀:
水稻生育時間影響產量。
一般來說稻穀的生育時間越長,後熟的越充分,灌漿時間越長,稻穀的產量也會越高,這一點是大概率的;比如說早稻的種植生育期一般比較短,因此指望早稻獲得高產,其實是比較困難的。
另外就是大家知道東北米產量、品質比較高,其中一個很關鍵的因素就是那邊的生育期比較長,這樣的話能夠得到充分的成熟。南方來說,要獲得高產,通常也是選擇種植中稻,這樣生育時間比較長的品種。
F. 2018農村種什麼
208可以種植下面幾種
一,【種植懶人稻】
懶人稻也可以稱為越年再生糯稻,是是重慶忠縣馬灌鎮農民「育種專家」胡代書培育出來的,因為不需要每年播種、插秧,只需要種植一次就可以多年(一年可收獲二到三季)收割,這也是為啥叫做懶人稻的原因。懶人稻畝產量、蛋白質含量、出米率均高於雜交水稻,具有周期短、畝產量高的種植特點,目前該品種在西雙版納由山達農業進行推廣種植,在四川、重慶等地方供不應求。
二,【牧草玉米】
雖然牧場玉米聽起來像是糧食作物,其實並不然,牧場玉米是一種專門的飼料農作物,這是一種新型的玉米品種,能找出「牧草」卻結不出我們常吃的大玉米,而是像麥穗大小,玉米籽只作種子用。但作為飼料農作物卻具有非常高的營養價值。
G. 懶人稻適合在蘇北種植嗎我想試種一下,想請專家給指點一下,謝謝
可種植。
越年再生糯稻俗稱「懶人稻」,不需每年播種、插秧,只需栽一次即可多年收割。
「懶人稻」像韭菜、菊苣、苜蓿、狼尾草一樣,只栽一次就可多年收割。
南方適合稻子生長的地區都可以種植。
H. 種植懶人稻的騙局
首先,是種子都能發芽
二,收割水稻時必定有種子落下
三,雜交水稻由於推廣原因,故意不能第二季繼續高產,這樣才能買官種,如此使升級過的良種不斷推廣
而 懶人稻不過是去掉不能多季的缺點,不過是庸人之見罷了
I. 懶人稻種植適合山東臨沂區域嗎
懶人稻種植適合山東臨沂區域,越年再生糯稻俗稱「懶人稻」,不需每年播種、插秧,只需栽一次即可多年收割。「懶人稻」像韭菜一樣,只栽一次就可多年收割,讓人們幾千年的夢想變為現實。正是它「栽一次可以多年收割」的特點,所以才俗稱其為「懶人稻」,真是名副其實。
水稻喜高溫、多濕、短日照,對土壤要求不嚴,但是水稻土最好。幼苗發芽最低溫度10~12℃,最適28~32℃。分櫱期日均20℃以上,穗分化適溫30℃左右;低溫使枝梗和穎花分化延長。抽穗適溫25~35℃。開花最適溫30℃左右,低於20℃或高於40℃,受精受嚴重影響。
相對濕度50~90%為宜。穗分化至灌漿盛期是結實關鍵期;營養狀況平衡和高光效的群體,對提高結實率和粒重意義重大。抽穗結實期需大量水分和礦質營養;同時需增強根系活力和延長莖葉功能期。每形成1千克稻穀約需水500~800千克。
J. 水稻的生長過程
稻的生長非常快,最久一年,最快則三到四個月,就能從發芽、開花、完成結實的過成。稻的種子在伸出幼芽的時間僅需兩三天,幼芽抽出第一片葉子,又只需要三天,因此在氣候溫和的地區,一年可種三期稻。
農人選稻種時,多會將其泡在水中,輕而浮起的稻種會被淘汰,剩下來的就會培育成稻苗。 目前稻的耕種除傳統的人工耕種方式,亦有高度機械化的耕種方式。但仍不失下列步驟:
整地:
種稻之前,必須先將稻田的土壤翻過,使其松軟,這個過程分為粗耕、細耕和蓋平三個期間。過去使用獸力和犁具,主要是水牛來整地犁田,但現在多用機器整地了。
育苗:
農民先在某塊田中培育秧苗,此田往往會被稱為秧田,在撒下稻種後,農人多半會在土上灑一層稻殼灰;現代則多由專門的育苗中心使用育苗箱來使稻苗成長,好的稻苗是稻作成功的關鍵。在秧苗長高約八公分時,就可以進行插秧了。
插秧:
將秧苗仔細的插進稻田中,間格有序。傳統的插秧法會使用秧繩、秧標或插秧輪,來在稻田中做記號。手工插秧時,會在左手的大拇指上戴分秧器,幫助農人將秧苗分出,並插進土裡。插秧的氣候相當重要,如大雨則會將秧苗打壞。
現代多有插秧機插秧,但在土地起伏大,形狀不是方型的稻田中,還是需要人工插秧。秧苗一般會呈南北走向。還有更為便利的拋秧。
除草除蟲:
秧苗成長的時候,得時時照顧,並拔除雜草、有時也需用農葯來除掉害蟲﹙如福壽螺﹚。
施肥:
秧苗在抽高,長出第一節稻莖的時候稱為分蘗期,這段期間往往需要施肥,讓稻苗成長的健壯,並促進日後結穗米質的飽滿和數量。
灌排水:
水稻比較倚賴這個程序,旱稻的話是旱田,灌排水的過程較不一樣,但是一般都需在插秧後,幼穗形成時,還有抽穗開花期加強水份灌溉。
收成:
當稻穗垂下,金黃飽滿時,就可以開始收成,過去是農民一束一束,用鐮刀割下,再紮起,利用打穀機使稻穗分離,現代則有收割機,將稻穗捲入後,直接將稻穗與稻莖分離出來,一粒一粒的稻穗就成為稻穀。
乾燥、刪選:
收成的稻穀需要乾燥,過去多在三合院的前院曬谷,需時時翻動,讓稻穀乾燥。刪選則是將癟谷等雜質刪掉,用電動分谷機、風車或手工抖動分谷,利用風力將飽滿有重量的稻穀自動篩選出來。
(10)懶人稻種植方法擴展閱讀:
水稻是草本稻屬的一種,屬谷類,也是稻屬中作為糧食的最主要最悠久的一種,區別於旱稻。原產中國和印度,七千年前中國長江流域就種植水稻。
水稻按稻穀類型分為秈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還有其它分類,按是否無土栽培分為水田稻與浮水稻;按生存周期分為季節稻與「懶人稻」(越年再生稻);按高矮分為普通水稻與2米左右的巨型稻;按耐鹽鹼性分為普通淡水稻與「海水稻」(其實它主要使用淡水)。
水稻所結子實即稻穀,稻穀脫去穎殼後稱糙米,糙米碾去米糠層即可得到大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為食。水稻除可食用外,還可以釀酒、製糖作工業原料,稻殼、稻稈,可以作為飼料。我國水稻主產區主要是東北地區、長江流域、珠江流域。屬於直接經濟作物。還是世界上三分之一人類的主食。也是南方人民的主要有機食品。
稻的生育類型是指水稻分櫱終止期(拔節期)與稻穗開始分化時期之間不同起訖關系水稻開始穗分化與拔節的關系分為三種
1 重疊型:穗分化先於拔節,即分櫱尚未終止穗開始分化,分櫱期與長穗有部分重疊。作為三熟制栽培的雙季稻或早熟的中稻屬次類型。
2 銜接型:穗分化與拔節基本同時進行,也就是分櫱終止期便開始穗分化,即分櫱期與長穗期相銜接。地上部有5個伸長節的中熟品種,生產止促控結合。多是遲熟的中稻和早熟晚稻。
3 分離型:拔節先於穗分化,分櫱終止後10~15天開始穗分化,即分櫱期和長穗期相分離。地上部有6個或6個以上的伸長節屬於該類型。由於它營養生偏長,所以在栽培上當控制前期生長,確保安全成熟。大多遲熟的晚稻屬次類型。
水稻屬喜溫好濕的短日照作物。影響水稻分布和分區的主要生態因子:
①熱量資源一般≥10℃積溫2000~4500℃的地方適於種一季稻,4500~7000℃的地方適於種兩季稻,5300℃是雙季稻的安全界限,7000℃以上的地方可以種三季稻;
②水分影響水稻布局,體現在「以水定稻」的原則;
③日照時數影響水稻品種分布和生產能力;
④海拔高度的變化,通過氣溫變化影響水稻的分布;
⑤良好的水稻土壤應具有較高的保水、保肥能力,又應具有一定的滲透性,酸鹼度接近中性。
全國稻區可劃分為6個稻作區和16個亞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