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小學生製作版畫有哪些方法

小學生製作版畫有哪些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07 16:32:45

㈠ 怎樣指導小學生製作水印紙版畫

然,不能模糊不清。 三、粘貼。 可用膠水或漿糊將剪刻卞 來的輪廊,按構圖的需要或物 象的結構,正面粘貼或反面粘 貼在事先准備的光滑西平整的木板上或玻璃片上,如果覺得不夠平整可將褚貼的這一面反壓在桌面上,用力壓一壓,即可平整,然後過兒分鍾,等粘牢了以後,再進行下一步工作。(見圖三)圖三· 水印紙版畫具有粗獷、清新、色彩艷麗等特點。在作品的表現形式上,不要求過分地迫求細部的形似,而只追求作品的內涵與神似。小學生天真、活潑、想像豐富、描繪事物的形象不受拘束。因而水印紙版畫對他們來說,是開發智力、培養創造能力和顯示他們藝術才能的天地。 下面談談水印紙版畫的製作程序: 『在上課之前,必須要求學生帶好下列物品:硬紙板、小木板(或玻漓片)、漿湖、水彩色、剪刀、刻刀、調色盤、盛水器等物,. 一、畫樣稿。 即將所要表現的對象,用概括、簡煉的手法,把整休輪廓形畫下來。(見圖一)。當學生有一定製作技能後,要引導他們將對象按不同結構分別畫樣毛瓜 (見圖二)。二、剪、刻。 剪、刻是紙版畫區別於其池畫種和版畫門類中其池類別的主要特徵。

㈡ 版畫是什麼需要什麼材料

版畫繪畫形式的一種。

用刀具或化學葯品等在版上刻出或蝕出畫面,再復印於紙上。

所需材料:刀子、化學葯品、銅版、鋅版、木版等。

魯迅《南腔北調集·序》:「到近幾年,才知道西洋還有一種由畫家一手造成的版畫,也就是原畫,倘用木版,便叫作『創作木刻』。」《自序》:「(魯迅)把他珍藏的德國女畫家珂勒惠支的版畫借來一同展出。」

版畫有木板、石版、銅版、鋅版、麻膠版等品種。


(2)小學生製作版畫有哪些方法擴展閱讀:

版畫藝術特點:

在欣賞版畫近千年發展過程中留下的大量作品時,有以下一些藝術特點值得注意:

1.盡可能利用對象的本色,顯出木味(木刻)。

2.巧妙利用「留黑」手法,對刻畫的形體作特殊處理,獲得版畫特有的藝術效果。

3.發揮刻版水印的特性,讓大塊陽刻產生強烈的藝術效果。

4.通過巧妙構圖,以豐滿密集和蕭疏簡淡等不同風格來襯托表現主題風格。

綜上所述,中國古代版畫在歷史長河中有它自己的發展軌跡,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藝術。

鄭振鐸先生曾說:「梨棗圖畫,為推動文化,功高不可勝言」,這是對版畫藝術地位的恰當描述。

版畫具有可視性審美的平面性造型及其純美術的功用。

版畫有藝術表現過程的間接性,藝術結果的復數,印痕藝術的審美特徵。

㈢ 小學生採用什麼方法,進行簡易版畫創作

1,千萬別用簡筆畫進行從創作啊,是考老師的水平,又不是考學生。
2,命題給你以後千萬別慌張,注意思考題目因為一張好的創作畫,繪畫技巧是一方面,但創意是最重要的,主題要鮮明,可以同過發散思維的方法去考慮,比如給你個詞「和平」會想到「鴿子」-又會想到「飛翔」等。你可以在你想得這些詞里找到你最需要的最關鍵的來進行創作,但注意訴求點千萬別多,多了就會混亂,讓人看了後不知道你到底想表達什麼。
我是搞廣告創意的,經常會和你說的這些打交道。記住了小學繪畫應該教孩子的是技巧和方法,但更重要的是幫助他們完善自己心靈里的畫作,心靈教育更是正要。千萬別弄個簡筆畫那就太庸俗太美創意了!

㈣ 版畫製作技法有誰知道

版畫藝術

版畫,也是中國美術的一個重要門類。古代版畫主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數銅版刻和套色漏印。獨特的刀味與木味使它在中國文化藝術史上具有獨立的藝術價值與地位。

版畫起源

中國版畫的起源,有漢朝說、東晉說、六朝以至隋朝說。現存我國最早的版畫,有款刻年月的,是舉世聞名的「咸通」本《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卷首圖,根據題記,作於公元868年。四川成都唐墓出土的「至德」本版畫,據估計比「咸通」本早約百年。 唐、五代時期的版畫,在我國西北和吳越等地都有發現的作品。作品大多古樸俊秀,奏刀有神。內容題材以宗教經卷為主。

宋元時期的佛教版畫,在唐、五代的基礎上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刻本章法完善,體韻遒勁。同時,在經卷中也開始出現山水景物圖形。其他題材的版畫,如科技知識與文藝門類的書籍、圖冊等也有大量的雕印作品。北宋的汴京,南宋臨安、紹興、湖州、婺州、蘇州、福建建安、四川眉山、成都等,成為各具特色的版刻中心。同一時期的遼代套色漏印彩色版《南無釋迦牟尼佛像》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彩色套印版畫,在世界文化史上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由於實用的要求,在宋代也出現了銅版印刷,主要用於印製紙幣和廣告。元代的「平話」 刻本是我國連環版畫的前身。

明清兩朝是我國版畫的高峰時期,在許許多多文人、書商、刻工的共同努力下,版刻出現了各種流派,創作出大量優秀作品,呈現出欣欣向榮的局面。不僅宗教版畫在明代達到頂點,欣賞性的版畫也在明代大大興起。畫譜、小說、戲曲、傳記、詩詞等,一時佳作如雪,不勝枚舉。尤其是文學名著的刻本插圖,版本眾多,流行廣泛,影響深遠。

這一時期也是版畫各個藝術流派的興盛期。以福建建陽為中心的建安派,作品多出於民間工匠,鐫刻質朴。以南京為中心的金陵派,作品以戲曲小說為主。或粗獷豪放,或工雅秀麗,風采迥異。以杭州為中心的武陵派,題材開闊,刻制精美。以安徽徽州為中心的徽派在中國文化史上更具有源遠流長的影響和舉足輕重的地位。

版畫的發展始終與刻書業密切相關,宋元時代的中心在福建的建安和浙江的杭州,在明代的時候則轉移到南京和北京。但是真正使得版畫發展進入一個新階段的是徽派版畫的興起。自15世紀以來,徽派版畫即以刻制聞名於時,高手如林,尤其以黃、汪兩個家族最為突出。明清兩代新安黃氏一族所刻書達200餘部,能圖者有100多人,成為一支陣容龐大的隊伍。代表作品有《養正圖解》、《古列女傳》等。在徽派版畫以典雅、精巧的風格暢行於世的時候,金陵(南京)、武林(杭州)、蘇州等地的版畫插圖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明代版畫不僅用作書籍插圖,而且也用於畫家傳授畫法的「畫譜」、文人雅士的「箋紙」、制墨名家的「墨譜」,以及民間娛樂用的「酒牌」。畫譜中的較早者是1603年杭州雙桂堂所刊的《顧氏畫譜》;墨譜的代表則為萬曆年間出版的丁雲鵬參與繪制的《程氏墨苑》;熱心酒牌版畫創作的是著名畫家陳洪綬,他和徽州黃氏高手合作的《水滸葉子》、《博古葉子》等成為傳世名作。古代套色版畫的出現,已知最早的是明刻的《蘿軒變古箋譜》,但影響最大的卻是刊刻於1633年的《十竹齋畫譜》和刊刻於1644年的《十竹齋箋譜》,它們的作者是明代的出版家、書畫家胡正言。
清代版畫除了徽派以外,北京的殿版也很有名。代表作品有1696年北京刻手朱圭所刊焦秉貞的《耕織圖》、1717年所刻冷枚畫的《萬壽盛典圖》等。而1679年運用分色水印木刻法所印製的《芥子園畫傳》初集,是由金陵畫家根據李流芳的稿本繒輯而成的,其後又出版了二、三、四集,廣為流傳,成為對後世影響極大的一部繪畫教科書。

在欣賞版畫近千年發展過程中留下的大量作品時,有以下一些藝術特點值得注意:

1 盡可能利用對象的本色,顯出木味。
2 巧妙利用「留黑」手法,對刻畫的形體作特殊處理,獲得版畫特有的藝術效果。
3 發揮刻版水印的特性,讓大塊陽刻產生強烈的藝術效果。
4 通過巧妙構圖,以豐滿密集和蕭疏簡淡等不同風格來襯托表現主題。

綜上所述,中國古代版畫在歷史長河中有它自己的發展軌跡,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藝術風格。鄭振鐸先生曾說:「梨棗圖畫,為推動文化,功高不可勝言」。這是對版畫藝術地位的恰當評價。

製作方法

用刀子或化學葯品等在木版、石版、麻膠版、銅版、鋅版等版面上雕刻或蝕刻後印刷出來的圖畫。在西方,版畫一詞有廣義和狹義兩種含義:廣義指架上油畫和壁畫等大幅繪畫以外的一切繪畫,如水彩畫、水粉畫、粉筆畫、素描、速寫、插圖、宣傳畫、連環畫等;狹義專指經過刻版和印刷而成的圖畫。中國通用的版畫一詞多屬狹義。

沿革

版畫經歷了由復制到創作這兩個發展階段。早期的版畫是為印刷與出版而製作,畫者、刻者、印者分工,刻者只照畫者的畫稿刻版,稱作復製版畫。後來版畫在藝術上贏得了獨立的地位,畫者、刻者、印者都由版畫家一人自任,版畫家得以充分發揮自己的藝術創造性,這種版畫稱作創作版畫。

中國復制木刻版畫約有1000年以上的歷史,最早可能發生於隋唐之際。現在看到的晚唐咸通九年(868)《金剛經》木刻卷首畫,說明在9世紀中葉,中國的木刻復製版畫已經達到相當熟練的水平。創作版畫作為一種獨立的藝術創作,在西方也早就存在。在歐洲,16世紀的A.丟勒以銅版畫和木刻版畫復制鋼筆畫。到17世紀的倫勃朗,銅版畫已從鏤刻發展到腐蝕,進入創作版畫階段。木刻版畫則由19世紀的比維克創造以白線為主的陰刻法,而擺脫了復制的羈絆,進入創作版畫的領域。中國的創作版畫自20世紀30年代經魯迅提倡,在短短50多年間取得了巨大的發展。種類與技法 從類型上分,版畫有4種:凸版、凹版、平版和孔版版畫。從材料上分,凸版版畫中有木刻、麻膠刻、石刻、磚刻、紙刻、石膏刻等。在凹版版畫中有金屬(主要是銅和鋅)版畫、賽璐珞版畫、紙版畫等。在平版版畫中有石版畫、獨幅版畫等。在孔版版畫中有絲網版畫、紙孔版畫等。由於所用材料不同,刻版工具和方法也各異,遂產生各種類型版畫的特色;更由於各個版畫家發揮其創造性及刻制、印刷(主要是手印)的技巧,版畫藝術的形式更是豐富多彩的。

凸版版畫

(德)丟勒《四騎士》凸版版畫 在版平面上,用刀刻去畫稿的空白部分,留下有形象的部分;版面留下(即未被刻去)的部分凸起,故稱凸版。凸版版畫主要是木刻,用其他材料刻的,亦稱凸版版畫。可作為凸版刻的材料很多,有木、石、磚、麻膠(或塑料)等。刻木刻用的木材因地而異,一般以軟硬適度,紋理細致者為宜。中國古今的木刻版畫都刻木材的縱切面,稱作木面木刻。西方有部分木刻要求刻得精細,則用質堅木材的橫斷面,稱作木口木刻。麻膠版原是鋪地板用的建築材料。中國版畫家較少採用麻膠版畫。

創作版畫

(中國)譚權書《蒙根其其格》刻凸版版畫時所用的刻刀有各種大組的三角刀、圓口刀、平口刀和斜口刀等。大的圓口刀和平口刀則稱鑿,鑿是在刀柄後加力敲擊用的工具。至於刻木口木刻,則要用一種特製的實心鋼條,造成各種不同形的刀鋒。刻木口木刻多須藉助放大鏡進行。創作木刻以刀代筆,不似復制木刻那樣照刻筆畫的畫稿,所以要講究刀法,恰如書畫講究筆法一樣。刻畫和畫畫相反,是在黑地上刻出白線(或塊),版畫家應掌握這個特點來產生與筆畫不同的木刻特色。而且用鋒利的刀刻在質硬的木上,自然產生金石味,在木刻上則稱作刀味與木味。木刻家善於運用和發揮木刻的特色,才能稱得上是創作木刻版畫。至於版畫還必須經過印刷才算完成,而手印版畫又有多種印刷技巧,成為版畫家藝術創造的一個組成部分。一般說來木刻的印刷有油印與水印之分。前者用油性油墨,後者用水性顏料;印水色比印油色難。套色木刻亦然。

傳統的中國水印套色法已有 300餘年的歷史。明末胡正言發明□版,是傳統水印套色法的開端。現代創作木刻的水印套色法與傳統不同,不再用□版,而將各種色版刻在幾個同樣大小的版上,每版各刻上一個相同的套色標記,然後對標記逐版套印。這種作法可使版畫家心中有掌握全局(整個畫面),布置色版和創造套印最後效果的分寸。所以版畫家設計套版時需要考慮到套印的一切條件,而不能分別只看到一塊塊的版。印刷時須選用較好的有吸水性的手造紙。先將紙用水潮濕,這要由版畫家靠自己的經驗去掌握,水分過多與過干都不好。紙潮濕至何種程度,往往直接影響印出的效果。顏色可用透明的與不透明的,又可由於用色的厚薄而加減其透明度。至於一色可在一個版上印成濃淡的變化,又可兩色疊印產生第3種色,變化十分豐富。

水印木刻

(中國)羅劍釗《山巔風雲》採用其他材料作版來刻成凸版版畫,其基本方法與木刻同,只是刻石及磚時,多用鑿作輔助工具,而除木版外其他材料都不能用水印法。

凹版版畫

凹版與凸版相反,是在版平面上刻出凹線,滾上油墨時,即可印出黑地白線的圖像。磨光的金屬版面不吸收油墨。銅版版畫的油墨可用布輕輕擦光,但如果版面有被刻破的痕跡,油墨便會留在那裡。現代凹版版畫的版材,主要是銅和鋅,亦有時用鐵或鋼,其刻制方法有:

①線刻法,一種最古老的凹版雕刻法,用實心尖刀,在銅版面上刻線。刻出的線明快而鋒銳。版面可以刻得十分精緻。以前的鈔票便是用此法雕版印刷的,現在的郵票仍有少數採用此法刻制。

凹版版畫:(德)珂勒惠支《母愛》

②干刻法,用針直接刻銅版面,刻出的線與線刻法不同。針尖只刻破版面,線條旁邊留有銅刺,因此在版面上墨時,銅屑內亦含有墨,印出後線沿帶有茸毛似的淡墨,視覺效果柔和美觀。

③腐蝕法,在銅、鋅、鋼等可以被酸素腐蝕的材料版面上塗滿防腐劑,防腐劑的主要成分是瀝青、松香和蜂蠟。然後用針在上面刻圖像,針到之處,防腐劑被颳去,露出版面,最後把它浸在硝酸溶液里,露出的部分便被腐蝕。由於腐蝕的時間長短和硝酸溶液的濃度不同,腐蝕出來的線條有深淺粗細之別。腐蝕版畫一般都是多次分層腐蝕的,故色調非常豐富,層次十分分明,是凹版版畫最常用的製版法。

④美柔丁,製造美柔丁的版式須用搖鑿。這是一種有鋒銳密齒的圓口鋼鑿,用手握住搖動它,把版面全面刺傷,滿布斑痕。滾墨印出是一片天鵝絨似的黑色。然後在上面用一把刮刀刮平被刺傷的(即滿布銅刺的)版面,輕颳得深灰色,重颳得淺灰色,不颳得全黑色,反復刮光則成白色。

⑤浮雕法,讓一部分版面深腐蝕,而且腐蝕的面積要大些,卻不在上面滾墨直接放到凹版機上壓印,紙面就顯出浮雕式的無色花紋。這種方法一般只宜局部使用。

⑥飛塵法,飛塵腐蝕用來造成各種深淺的灰色表面。先須造好一個飛塵箱,箱內裝有一把手搖風扇,然後將磨光的銅版放在箱內。箱內貯有大量松香粉,當關閉箱口搖動風扇時,松香粉便在箱內飛揚,並慢慢均勻地落在版面上。到作者認為適當的時候,將灑滿松香粉的銅版取出,放在電爐上烤。經熱,松香粉溶化,聚結成無數小點,冷卻而凝結成一層薄膜。將此帶有松香薄膜的銅版浸入硝酸溶液中腐蝕後,印出便是一片由斑點組成的灰色。灰色的深淺,看松香粉的粗細及薄膜的厚薄以及腐蝕時間的長短。作者便按其藝術構思處理飛塵法而獲得所需的效果。

⑦軟地法,把用瀝青、松香、蜂蠟製成的防腐劑固定在版面上,形成一層硬質的薄膜,在防腐劑內加入適量的羊脂,薄膜便可軟化。在版面滾上軟地子後,上面覆上一張紙,用鉛筆在紙背畫畫,畫畢,揭開紙,有筆道的地方吸上軟地子,版上便露出銅面來,其線條的性質完全與鉛筆畫的一樣。亦可用一些實物如紡織物、網紋、葉子、紙團、線等壓印在軟地子上面,經腐蝕便可將實物的形象轉印到紙上。

⑧照相法,先將感光液溶入防腐劑內,塗在版面,再取黑白分明的膠卷正片,緊貼在版面上,然後讓它在強光燈下曝光,之後在特製的溶液中沖洗。這時地子上被膠卷黑色遮掩的部分逐漸溶化,露出版面,而感光的部分卻被加固而描在版畫上,然後即可進行正常的腐蝕。硝酸溶液只能腐蝕露出版面的地方,成深淺的黑色,留著地子的地方腐蝕不到,便是白色,照相便顯現出來。

⑨套色法,在幾塊大小相同的銅版上面,用飛塵腐蝕法製成幾塊分色版。版畫家按計劃選定先印那塊色版,後印那塊色版。把版放在機上壓印時,先將一張厚紙墊在銅版下面,並把這紙粘在機台上,印好後,小心取出銅版,墊紙仍留在機台上不動。這時在墊紙上面可以清楚地看出第一次壓印時留下的痕跡,然後小心地將上好色的第2塊版,嵌放在這個痕跡當中。這時第1次印上畫的紙的邊緣仍壓在印刷機的上滾筒下面,只能揭開其離開滾筒的部分。然後將印上第1版的紙小心放下,覆在第2塊版上,搖動滾筒,便能准確地套印上第2版。其餘各版同。

平版版畫

主要是石版畫。石印術在19世紀中葉傳入中國,那時只用以代替木刻,供印書之用。石版畫的製作方法比較簡單。所用的石版是一種質純而細的石灰石,有無數毛細孔,故有吸水性。利用油與水互相排斥的道理,用油質的蠟筆在石版面上作畫,畫固定後,用抹布水濕版面,畫上有蠟筆的地方拒水而能吸油墨,用油墨滾上,使有畫處飽含墨色,便能在紙上印出畫來。印完的石版可以磨光再用。磨版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用砥石加水磨,使版面光滑如鏡,稱鏡面版。一種加入金剛砂磨,使版面粗糙,如圖畫紙,稱粗面版。由於作者的要求不同,可以選用粗細不同的金剛砂磨出粗細不同的版面應用。一般通用的320號金剛砂是最細的,80號的是最粗的。製版法有3種:

①葯墨棒畫法,葯墨棒適宜在粗面石版上作畫,亦可用在玻璃、金屬、陶瓷上畫紙的特種鋁筆來代替葯墨棒。用時完全和在紙上畫畫一樣。

②毛筆畫法,將葯墨棒改變成可溶在水中的墨汁,用毛筆蘸著在鏡面版上作畫,也完全和在紙上畫畫一樣。

③復寫法,准備一種特製的復寫紙,用葯墨棒或毛筆蘸葯墨汁在上面作畫,然後反貼在石版面上,用水溶化復寫紙上的粘膜,使畫粘在石版上便得。石版畫的各種製做法,在畫完後都要經過稀硝酸的腐蝕和塗膠封版,使葯墨固著在版面上。印時先抹濕版面,再滾上油墨,然後覆上紙,通過石印機印出。套色石版畫在版面上作好標記逐版分別套印。

獨幅版畫

亦屬平版版畫。製作方法簡單。在玻璃(或石)版面上用稀油彩或水粉色作畫,未乾時即覆上紙,用手掌在紙背壓印即成。只能印出一張,故稱獨幅版畫。

孔版版畫

在紙版或鐵皮上將一個號碼刻透,壓在貨箱面上,再在背面刷顏色,號碼即能被印上去。這便是孔版。現在通用的謄寫版印刷機也是孔版。版畫上的孔版主要是絲網版畫。絲網版畫的材料主要是尼龍網紗。最初採用絲絹,故稱絲網。有3種製作法:

①切刻法,先以紙或塑料作載體,然後在上面塗蟲膠,反復塗4~5層,干後用力照畫稿切刻這層膠膜,完成後,緊貼在網紗的承印面上,用電熨斗墊布在網紗的刮印面上烙燙一下,使膠膜軟化而粘附在網紗上,揭開作好載體的紙或塑料,一個孔版便 留在網紗上。切刻法不能刻得太細,但有剪紙及木刻的味道,亦常得版畫家所用。

②描畫法,用阿拉伯膠液在網紗將刮印面上作畫,待干,塗上蟲膠,然後用溫水洗網紗。阿拉伯膠被溶化,那裡的網紗便透明。亦可用石印葯墨棒代替阿拉伯膠液作畫,塗上蟲膠後,用汽油洗網紗。

③感光法,把感光液塗在網紗上,在暗房中干透後,把畫好的畫稿緊貼於網紗下面,移至曝光台上曝光,
之後經過沖洗即成。

絲網版畫

(中)趙瑞春《梳妝女》

絲網版畫的印刷法是將制好孔版的網紗承印面(即網紗朝下的面)與紙貼近,然後在其刮印面(即網紗向上的面)上傾倒液態顏料,再用刮板將顏料刮過去,顏料透過有孔的地方便印在下面的紙上成畫。刮板是用一條方平橡膠鑲上木把手。印絲網版畫的顏料有專制的油質與水性兩類,看印在什麼物質上而選用。絲網技術在輕工業部門應用甚廣,紡織品、玻璃器、 皮革、陶瓷、 塑料等用品上的花紋,許多都是用絲網印的。用於印絲網版畫的顏料,為了方便,油質的可用松節油調稀油畫顏料即可。水性的用水粉顏料、丙烯顏料均可。印完的尼龍網可用苛性鈉將上面的膠膜洗凈再用。版畫家用的尼龍網以每平方厘米29目的為宜。太細,網目易被堵塞;太粗,圖像不夠精緻。現代的版畫家為了探索多種多樣的表現形式,有時在一幅版畫內,按內容需要,同時混用各種類型的版畫方法,這種版畫稱作綜合版畫。例如黑色主版用木刻或銅版畫印,套色部分用彩色水印,而另一部分用照相絲網版印等。現代創作版畫的形式豐富多彩,不能用原有的分類作為框框來限制它的發展。

綜合版版畫

鄧耀明 《金色池塘系列》
綜合版畫的製作方法分為兩種,一種是將各種天然或人工的材料組合在-個版面上,圖型上要有凹凸,有凸凹就有造型.然後在版面上塗布-層漆膜,經過塗布漆膜的版面就可以用來印畫了,只要在其上塗上油墨並用軟布將凸起處的油墨擦去,而凹陷處則留有油墨,然後將浸過水的紙放到版面上,用蝕刻印刷機印刷,印出來的作品就是綜合版畫作品.英文名稱為:"Collagraph".
另-種方式是將銅版.木版.石版.絲網版的不同技法綜合運用在一件作品上,也稱之為綜合版.

如何製作版畫詳細步驟

1、首先,將圖片轉印到木板上,把蠟燙在木板上。將蠟燙在木板上是必不可少的一個步驟。

㈥ 版畫製作過程有哪些

版畫的製作過程步驟如下:

1、繪稿。

在畫稿中對畫面的構成、造型、黑白灰關系及刀法組織都要有一個完整的考慮。但畫稿並不需要將每一細節具體畫出,而應根據創作的整體構想和畫面的生成關系,隨機處理。

(6)小學生製作版畫有哪些方法擴展閱讀

版畫的分類:

1、按照不同的材質製版可分為:木版畫、銅版畫、石版畫、絲漏版畫、紙版畫以及其他版畫。

2、按照印刷方式可分為:凹印版畫 、凸印版畫、平印版畫、漏印版畫。

3、按照用色可分為:單色版畫、套色版畫。

4、按照刻法可分為:陽刻、陰刻。



㈦ 請問怎麼製作版畫,需要哪些材料(小學二年級)簡單一點就行

簡單的版畫
首先要弄一塊硬紙板,美術用品店有售,一麵灰色
一面白色(白色是光面),或者買雙面白卡紙,就行了。
然後弄一個蠟筆,黑色,紅色,綠色,之類的都行,不過黑色可能效果好一點。
然後用蠟筆把卡紙白色那面塗滿,塗的仔細一點兒均勻一點兒~!!!
然後找一個小鐵片兒,像普通螺絲刀那麼粗細的就行了。
之後你想畫什麼圖形,就用那個在上面刮出來就行了,就是把上面那層蠟筆的刮的露出白紙板的白底兒,就行了,可以先刮一個星星試試……
這就算是最簡單的版畫了,不要把紙板刮壞了啊~~!

㈧ 小版畫怎樣製作

最方便常用的是吹塑紙版畫 市面上很容易搞到 用筆劃痕或者刀具刻痕都行 一般用水粉顏料上色

但是一般印製張數很少 初學者大概只能印一張而已

最方便易行的復數印 用木板木刻 黑白木刻 市面上質地均勻 表面平滑的五合板即可 當然三合板也行但是容易變形 美術用品店裡有木刻刀出售
步驟:
1、砂紙打磨木板 直接用500目以上細砂紙打磨即可 打磨至面上光滑 然後去除表面木屑 要去干凈
2、畫稿 建議畫稿到復印店復印出來 然後復印出來的畫稿正面貼合到木板上 反面無畫的朝上 用膠帶固定 不使移動 膠帶不要貼到畫面區域內
3、香蕉水用棉布或者衛生紙擦拭畫稿背面 用點力 凡是有畫稿復印油墨的地方都要擦拭 這樣油墨就直接印到木板上了 也就是說畫稿直接到木板上了
4、 既然畫稿已經印到木板上就可以動木刻刀刻制了 刻制前 給木板淡淡上一層淡墨或者紅墨水 這樣你刻下去的刀痕會很清晰可辨
5、墨水上完 等干 然後固板 有兩個方法 第一個用清漆均勻薄刷一遍 第二用電熨斗 化蠟滲入木板 均勻不要過厚 第二方法的熨斗現在太不好買了 需要那種不噴蒸汽底面無孔的老式熨斗 建議清漆吧
6、清漆干透後 版面清脆易刻 下刀不起毛刺 這樣就開始根據印上去的畫稿刻制
7、刻制完成後 用油滾上油墨 馬利牌德版畫黑色油墨美術店裡可以買 具體上墨要注意
第一取適量油墨出來 置於滾墨台上 用平滑的玻璃表面當墨台就行 然後用油滾反復滾墨
目的是使滾筒上的墨均勻一致 然後上墨 就是用油滾滾刷木板表面 要滾的均勻 不要過厚
感覺墨量差不多了 就用皮紙或者宣紙 輕輕蓋上去 找陶瓷勺子圓滑的地方 一點點摩擦 印製出來即可

這些東西都要體會的 真想做的話 要慢慢嘗試 祝你成功

㈨ 版畫按照製作方法可以分為哪幾類

版畫按照製作方法可以分為:凹版、凸版、平版、孔版和綜合版等。

其中,凸版版畫在版平面上,是用刀刻去畫稿的空白部分,然後留下有形象的部分,而版面留下的未被刻去的部分凸起,故稱凸版,凸版版畫主要是木刻,用其他材料刻的,亦稱凸版版畫,可作為凸版刻的材料有木、石、磚、麻膠或塑料等等。

凹版與凸版相反,是在版平面上刻出凹線,滾上油墨時,即可印出黑地白線的圖像,現代凹版版畫的版材,主要是銅和鋅,有時也會用鐵或鋼。

石版畫,製作方法比較簡單。採用一種質純而細的石灰石,利用油與水互相排斥的道理,用油質的蠟筆在石版面上作畫,畫固定後,用抹布水濕版面,畫上有蠟筆的地方拒水而能吸油墨,用油墨滾上,使有畫處飽含墨色,便能在紙上印出畫來。

此外,版畫按使用材料還可分為:木版畫、石版畫、銅版畫、絲網版畫等等。按顏色可分為:黑白版畫、單色版畫、套色版畫等等。

版畫的種類有很多,但最常見的是紙版和木刻版,這兩種製作也是比較容易的了,木刻就是在木版上用刻刀繪制圖案,然後用油墨或者顏料印製,有些像印章的做法。

㈩ 怎麼做紙版畫

版畫的種類很多,根據版面性質和使用材料的不同,可分為凸版(木刻版畫、麻膠版畫、紙版畫、石膏版畫)、凹版(銅版畫、鋅版畫)和平版(石版畫)三種。 木刻版畫即「木版畫」,是用刀在木板上刻畫,再用紙拓印出來的一種圖畫,在中外版畫中是最早也是最常見的一種版畫形式。 從印製上來分類,有黑白木刻、套色木刻和水印木刻三種。麻膠版畫與木刻版畫在刻印上是一樣的,只是材料不同。銅版畫是在塗有一層防腐蠟的銅版上用刀和針來刻畫,再用酸性腐蝕液腐蝕,刻去防腐蠟處即成為凹線,印時將油墨滾壓到凹線中並將凸處的油墨拭去,然後將紙鋪上用滾筒滾壓,使凹線中的油墨印到紙上,即製成一幅銅版畫作品。石版畫是在18世紀遜納菲爾德發明的石印木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版畫藝術,先用含有油質的葯墨在石版或特製的鉛皮上作畫,然後在版畫上塗一層酸性阿拉伯樹膠,印時將油墨滾上版面,葯墨畫過處接受油墨而未畫過處排斥油墨,這樣鋪上紙再印即可顯現葯墨畫的各種景物圖象。 紙版畫是運用各種紙質材料做版材,經過多種手段加工製作印刷的版畫。紙版畫的製作方法多樣,有剪貼、刀刻、筆劃、縷孔,甚至用手撕、揉折;並可以製作凸版、凹版、孔版和綜合版等,表現空間非常大;印刷顏色可用單色、套色;顏料可用油性、水性和粉性;技法有前面學過的拓印法,還有漏印法、捺印法等。

閱讀全文

與小學生製作版畫有哪些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古人的讀書方法有哪些三十字 瀏覽:834
化淤青最快方法視頻 瀏覽:246
冷靜分析最壞的方法 瀏覽:644
oppo的鎖屏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38
急性黴菌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898
清華英語教授教學方法 瀏覽:175
吊網安裝方法 瀏覽:572
過敏了嘴唇腫怎麼辦最快方法 瀏覽:612
手工佛香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97
如何測量深井水位土方法 瀏覽:885
踏步機鍛煉方法圖解 瀏覽:185
100種美白方法視頻 瀏覽:523
電腦下載手遊方法 瀏覽:492
肽鏈間連接方法圖解 瀏覽:246
科學生男生女計算方法 瀏覽:914
烤牛肝怎麼腌制方法 瀏覽:731
電腦桌面劃分區域方法 瀏覽:282
蘋果手機語音轉文字方法 瀏覽:344
補課的正確方法圖片 瀏覽:684
熬油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瀏覽: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