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農民來說,其實是比較忙碌的,無論是在南方地區,還是在北方地區都要開始播種大豆、玉米和花生,還有多種瓜果類作物了。那清明節就要到了,現在能播種花生了嗎?花生在什麼時候播種最好呢?看完就明白了。
所以如果想要提前播種,而當地的地溫又沒有達標,或者是擔心後期氣溫太低,可以採用帶殼播種。在播種時可以順帶捏開一個小口,這樣播種更利於出苗。而在夏季或者是麥茬種植花生時,盡量還是採用傳統的方法,把它剝殼以後進行拌種了才播種。
B. 花生的最佳播種時間與種植方法是什麼
一、播種時間
前邊幾篇文章我已經提到過,播種時間隨著各地的差異,時間上也有所差別。在這里就不再多說了,如果不知道的朋友可以參看我前面幾篇文章。
6、進入7月底8月初的時候,花生需水量減少。這個時候極易發生病蟲害,尤其是蠐螬的危害最為嚴重。這個時候一般要用葯物防治,通常用的也有毒死蜱和辛硫磷,把葯物按一定比例稀釋以後,隨水澆灌就可以了。
C. 花生怎麼種植
適合花生生長的土壤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比較松的,這樣土壤裡面含有的有機成分就會被降低,疾病發生或者害蟲感染的概率就會增加。
土地選完了之後,就要開始耕地,一般來說,都要進行三次到四次左右,讓土壤能夠充分的變松。之後再在上面施加一層底肥,平均每畝地的肥料含量至少應該是在兩百到三百公斤左右,可以用農家的肥料,也可以選擇用復合的肥料。
播種主要用的方法還是穴播,每一株之間的距離應該保持在二十厘米,而每一行之間的距離應該是四十厘米,每一個洞中只要三到四粒就行了,最後再在上面鋪一層土,如果想要它生長的更快的話,我們可以在上面撒一些肥料。除了這些,溫度也應該控制好,太低的話,最後發芽的數量肯定也會收到影響。我們就可以選擇用一層薄膜來幫它保持溫度,發芽的速度也會增長。
在種子剛剛長出幼苗的時候,我們就應該及時的查看,每一天看的次數應該是在一次或者兩次。中間有空缺的地方我們要及時的補上,如果有些地方長得太密,我們就需要移出一部分,栽在其他的地方。
花生是一個特別喜歡肥料的作物,要想產量能夠得到提高,就必須要施肥,鈣磷豐富的肥料,後期也要給它們補充鉬和硼,讓它們各個方面需要的營養都能夠得到保證。每畝地我們需要十到十五公斤的石膏,在花針剛剛進入土地的時候添加。剛開花時就給它們四十五到六十五公斤的硼砂液。生長期就給它們五十公斤的鉬酸銨,次數為一次或者兩次。
D. 種植花生的方法有什麼
首先,播前要曬種1~2天,可以提高生活力,提早出苗。切記曬種只能曬莢果,不能曬種子。 花生剝殼時間盡量接近播種時間,最好剝後當天或翌日播種,以保證發芽率。剝出的種子要選飽滿充實、種皮顏色深的。可先浸種催芽後再播。由於花生種子常附有青黴菌屬、根霉屬、麴黴屬和鐮刀菌的病菌,故需採用葯劑拌種。
要足墒下種,尤其是催過芽的種子。幼苗出土最適宜的土壤水分為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70%。合理密植是充分利用光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土地潛力,提高莢果產量的重要措施,不同品種類型,不同種植條件,密度不同。總之,小粒型品種及早薄地可密植。
E. 花生如何種
花生通常採用播種的方法進行繁殖,要挑選顆粒飽滿的種子,將種子扔進清水中浸泡一晚,第二天撈出後,用濕毛巾包裹住種子,保持毛巾始終潮濕。等花生種子露白後,准備疏鬆肥沃的土壤,將露白的花生種子點播在土壤中,覆蓋1-2cm厚的細土。用手輕輕壓實土壤,澆灌一次透水,等花生種子出土後多曬太陽,澆水見干見濕即可。
一、浸種催芽
想要播種花生,首先要挑選顆粒飽滿的花生種子,用生的花生粒就行,然後准備清水,將花生粒扔進清水中浸泡一個晚上,第二年撈出後,將其放在潮濕的毛巾里,並保持毛巾始終潮濕,確保花生不被陽光直曬到,等花生種子露白為止。
二、准備盆土
花生種子露白後,我們要准備疏鬆肥沃的營養土,可以直接購買現成的蔬菜專用營養土,也可以用疏鬆肥沃的泥炭土栽種,其中可以和松針土以及珍珠岩混合配製,找一個大小合適的花盆。
三、播種入土
將已經露白的花生種子點播在土壤中,覆蓋1-2cm厚的土壤,用手輕輕壓實土壤,拿花灑慢慢把土澆透,之後將盆栽搬到散光通風處,觀察土表發干澆灌一次透水,差不多一周左右,花生種子就能發芽出土。
四、播後養護
等花生種子出土後要多曬太陽,可以用手掂量著盆土的重量,感覺明顯變輕澆透水,隨著花生的生長,一段時間後,花生小苗的子葉就能長出,之後可以適當追肥,等著採收花生就行了。
F. 怎麼種花生需要什麼
要是想在家裡種著玩,我看鄰居是這樣做的,找一個黑色的大塑料口袋,裝好帶花肥的土,把花生種子埋好澆水,最好塑料袋在底上扎幾個小孔,放在大的托盤上,很快就會出苗了
G. 花生要怎麼種
1、選種:選用粒大飽滿的種子,因飽滿的種子吸水膨脹後容易將果皮撐開,利於出苗。兩個仁的果要掰開。
2、浸種:用40-50℃的溫水浸泡10小時或用冷水浸泡24小時,使種子吸足水,然後播種。
3、播種:春播以4月上中旬為宜,夏播則越早越好。播種時要掌握好深度。一般以5厘米為好。播後要壓實,以免出苗時把殼帶出地面,影響幼苗和第一對側枝的生長。
4、密度:應根據地力、品種靈活掌握,一般春播小粒花生7000穴l-2p,大粒花生5000至6000穴;夏播花生要比春播每畝增加1000穴以上,每穴2至3粒。
5、清棵:幼苗出土後,兩片葉展時,要進行清棵蹲苗,以促進第一側枝生長,使之早開花、早結果。
H. 花生具體怎麼種
花生是很多人都喜歡吃的一種食物,同時它也是一種很重要的油料作物,在我國種植面積非常廣泛。種植的話需要等到天氣暖和之後,選擇土層比較深厚的土壤,施足底肥,然後起壟種植,後期注意做好追肥,並供應充足的水分。下面我們就從播種時間、整地、播種以及後期管理四個方面展開介紹。
一、播種時間
根據南北方溫度不同,花生播種時間也不一樣,南方大概在三月中上旬的時候播種,北方則要等到五月中上旬。
二、整地
花生忌連作,一定要選擇之前兩三年沒有種過花生的土壤,建議選擇土層深厚、疏鬆肥沃、地勢較高的地塊,不要選擇容易積水的地方。在播種前深翻一下,施上有機肥打底,大概一畝地施用有機肥3500公斤、氮肥15公斤、鉀肥20公斤。
三、播種
花生種子播種之前可以放到陽光底下曬上兩天,這樣能夠使它更好地出芽。接著起壟種植,壟高十公分,壟距大概80公分,兩粒花生之間的距離大概控制在20公分即可。
四、後期管理
除了前面的底肥之外,後面還應定期追肥,這樣才能讓花生的產量更加高。一般來講,它剛開花的時候,還有結莢的時候,對磷和鉀的需求都會比較高。當然,其他一些中微量元素,比如說鐵、硼、鈣等等也很重要,建議根據情況加以補充。
澆水方面需要注意時間,在小苗期間澆水稍微少一些,等它開始生長果莢的時候,注意及時補充水分。
I. 種植花生的方法是什麼
花生又名落花生、雙子葉植物,葉脈為網狀脈,種子有花生果皮包被。歷史上曾叫長生果、地豆、落花參、落地松、成壽果、番豆、無花果、地果、唐人豆。花生長於滋養補益,有助於延年益壽,所以民間又稱「長生果」,並且和黃豆一樣被譽為「植物肉」、「素中之葷」。
栽培技術
【產地選擇】
(1)產地環境。應符合綠色食品NY/T391-2000的要求。
(2)土壤。選擇色澤淺,質地疏鬆,排水良好的砂壤土。黃土地和紅土地花生味道更好,但收獲麻煩。
【品種選用】
選用經審定推廣的、生育期適宜、比較早熟、株型緊湊、結莢集中、抗旱性較強、較抗葉斑病、理化指標符合綠色食品花生要求的品種。主要有:唐油四號、白沙1016.錦花5號、大白沙、魯花十二等。
【種子播前處理】
(1)發芽試驗。要求發芽率達95%以上。
(2)曬種與剝殼。播前要帶殼曬種,選晴天9~15時,在乾燥的地方,把花生平鋪在席子上,厚10cm左右,每隔1~2小時翻動1次,曬2~3天。剝殼時間以播種前10~15天為好。
(3)分級粒選。選種仁大而整齊、籽粒飽滿、色澤好,沒有機械損傷的一級、二級大粒作種,淘汰三級小粒。
(4)根瘤菌拌種。種子拌花生根瘤菌粉,每667平方米用種量加根瘤菌粉25g,菌粉加清水100~150ml調成菌液,均勻地拌在種子上。
【整地與施肥】
(1)整地。秋季前茬收割後,滅茬,秋翻、耙、壓後做成新壟。准備地膜覆蓋栽培的地塊,做成底寬75~80cm、畦高5cm,畦面寬65~70cm的畦,畦與畦中間做成20~25cm寬,15cm高的小壟,以備播種時取土用。
(2)施肥。優先選用經綠色食品管理部門認定的綠色食品專用肥。隨秋整地作壟,施腐熟圈糞、炕洞土、漚制綠肥等。施1.5萬~3.0萬kg/公頃,壟作開溝、疏施,畦作撒施。壟作栽培也可在播種當年下種前疏施農肥。播種時,施磷酸二銨150~225kg/公頃、硫酸鉀75~120kg/公頃作種肥。酸性土壤隨基肥施石灰。如pH值(酸鹼度)6.0~6.5,施石灰450kg/公頃,pH值為5.5~6.0,施石灰675kg/公頃。
【播種】
(1)播種期。春季5cm土層地溫穩定在12℃時,珍珠豆型花生即可播種。約在4月底至5月上旬,地膜覆蓋栽培可稍提前7~10天。
(2)播種密度與方式。壟作:壟距50cm,穴距13~17cm,即12萬~15萬穴/公頃,每穴播兩粒。地膜覆蓋畦作:一畦兩行,小行距40cm,穴距13~17cm,每穴兩粒,即12萬~15萬穴/公頃。
(3)播種方法。壟作:開溝深5cm左右,因墒情而定。先施種肥,再以每穴兩粒等距離下種,均勻覆土;鎮壓。覆膜栽培:分先播種後覆膜和先覆膜後播種兩種方法。先播種後覆膜可採用機械或人工進行。機械播種可一次性完成整地、施肥、噴施除草劑、播種、覆膜、壓土等工序。人工方法在畦面平行開兩條相距40cm的溝,深4~5cm,畦面兩側均留13~15cm。溝內先施種肥,再以每穴兩粒等距下種,務使肥種隔離,均勻覆土,使畦面中間稍鼓呈微弧形,要求地表整齊,土壤細碎。然後,噴除草劑乙萆胺,每667平方米用量40~60ml,對水50~75kg噴灑。如墒情不好,要加大對水量,均勻噴灑,使土壤保持濕潤。最後,用機械覆膜或人工覆膜,要求膜與畦面貼實無折皺,兩邊攢土將地膜壓實。最後在播種帶的膜面上覆土成10~12cm寬、6~8cm高的小壠。
【田間管理】
(1)壟做栽培的田間管理。清棵蹲苗:苗基本出齊時進行。先拔除苗周雜草,然後把土扒開,使子葉露出地面。注意不要傷根。清棵後經半個月左右再填土埋窩。中耕除草:在苗期、團棵期、花期進行3次中耕除草。掌握「淺、深、淺」的原則,注意防止苗期中耕雍土壓苗;花期中耕防止損傷果針。培土:開花後半個月進行培土,不要過厚,以3cm為宜。
(2)覆膜栽培的田間管理。覆膜到出苗期間,發現薄膜破口或覆蓋不嚴時,及時用上重新壓埋、堵嚴。當幼苗破膜拱土,開始露出真葉時,扒去膜上的土,使子葉露於地表。發現缺穴,立即用催出芽的種子補種。開花前在畦溝內進行1次中耕除草。在開花下針到莢果充實期間,根據花生長勢,可在葉面噴施500倍先科追肥精替代根部追肥或者噴施0.2%~0.3%磷酸二氫鉀500倍溶液2~3次,或者,並噴灑地果壯蒂靈加大營養輸送量,促進果實發育,提高花生的產量。在此期間,如遇乾旱,要及時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