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三伏天哪些養生方法才正確

三伏天哪些養生方法才正確

發布時間:2022-06-07 09:43:05

① 三伏天吃什麼養生

三伏天宜喝黃芪粥
吃黃芪,宜用清淡之方。最簡便的辦法,就是喝黃芪粥。黃芪粥,古已有之。在蘇軾的詩中,就曾提到過他在大病初癒時喝黃芪粥的事情。那年他三十九歲,謫居密州。當時「齋居卧病禁煙前,辜負名花已一年」,故用「黃耆煮粥薦春盤」。這是用黃芪粥來補養病後虛弱的身體。
做黃芪粥,要注意黃芪本身是不能吃下去的。要把黃芪通過中葯的「三煎三煮」方法熬成葯汁。用這個葯汁加大米煮粥。黃芪粥的提氣作用很強,最適宜早上喝。喝完之後,一整天都會感到精神十足。以下是黃芪粥的做法。
取黃芪約30克,加10倍的清水浸泡半小時,連水一起燒開,中火煮30分鍾,將葯汁潷出備用。再加等量的清水燒開後煮15分鍾,再次潷出葯汁,重復上面的動作。將煮過的黃芪葯渣撈出扔掉。將三次煮的葯汁放在一起,放入約100克的大米,煮成稀粥即成。
三伏天吃羊肉養陽
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傳統,三伏天里吃羊肉,有一定的養生依據。春夏吃羊肉養陽,等到冬天,手腳不易冰冷。有些人伏天時內有積熱,食用羊肉湯後,全身大汗淋漓,可驅走五臟積熱。不過,凡事都講究一個度,伏天吃羊肉並非多多易善,也並非人人都適合這樣的養生方法,尤其是一些熱性體質的人,切莫隨意嘗試。
據《本草從新》記載:「羊肉能補虛勞,益氣力,壯陽道,開胃健力。」三伏天是全年氣溫、濕度最高的季節,此季節人體陽氣也最為充足,加之自然界也是一派火熱,喝羊湯可以形成「內外夾擊」,使體內寒氣驅逐體外,能起到溫中散寒、溫補氣血的功效,因而夏季是『冬病』最佳的治療時機。在夏天適當的吃點熱性食物對身體健康是有益的。從中醫營養學的角度看,羊肉味甘性溫,可益氣補虛,補血助陽,促進血液循環,增強禦寒能力,歷來被視為補陽佳品。
三伏天吃薑補陽氣
俗話說:「冬吃蘿卜夏吃薑。」姜具有溫補的作用,夏季可以多吃點姜,補補陽氣。生薑性辛溫,有散寒發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嘔等各種功效。三伏天喝薑茶的最佳時機也來到了。生薑4片,大棗4枚,紅糖適量,同放入杯中沸水沖泡,一杯溫胃散寒的姜棗茶就沏好了。喝薑茶是一種簡便易行的保健方法,現在也似乎越來越流行。薑茶一年四季都可以喝,但是夏天是最適宜喝薑茶的季節。
夏季吃生薑可防治幾種病,下面提到的三類人可以適當用些生薑。
一、腹痛,吐瀉,如出現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系統疾病:適當吃些生薑或喝些姜湯,能起到防治作用,因為生薑能起到某些抗菌素的作用。
二、傷風感冒:經常處在空調環境中,由於室內外溫差大,很容易外感風寒,如能及時吃上幾片生薑或喝上一碗紅糖姜湯,助於驅寒解表。
三、腰肩疼痛:盛夏酷暑,在空調房裡呆久了,肩、腰、腿易受風寒濕的侵襲,尤其是中老年人,易引發肩、腰、腿痛。遇到這種情況,可燒制一些熱姜湯,先在熱姜湯里加少許鹽和醋,然後用毛巾浸水擰干,敷於痛處,反復數次,可達到舒筋活血、祛寒止痛的作用。另外,生薑還有生發防脫發的作用,因生薑含有姜辣素、姜烯油等成分,可促進頭皮新陳代謝,活化毛囊組織,防止脫發、白發,並可抑制頭皮癢,強化發根,同時,生薑含有的姜辣素有強對抗脂褐素的作用,可用生薑切片或切絲,在沸水中浸泡10分鍾,加蜂蜜調勻,每天一杯,可減少老年斑。
但是,生薑性味辛溫,凡屬陰虛火旺,目赤內熱者,也不宜長期食用。從治病的角度看,生薑紅糖水只適用於風寒感冒,或淋雨後胃寒,不能用於暑熱感冒或風熱感冒,也不能用於治療中暑。服用鮮薑汁可治因受寒引起的嘔吐,對其他類型的嘔吐則不宜使用。
三伏天吃餃子
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因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東西,而餃子在中國人的傳統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
伏日宜吃面,北方有句俚語,叫做「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伏日吃面,這一習俗至少三國時期就已開始了。《魏氏春秋》上說,何晏在 「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人們才知何晏肌膚潔白不是塗粉掩飾,而是自然白。這里的「湯餅」就是熱湯面。為什麼在熱天里吃熱面?用新小麥磨成麵粉煮湯吃,吃後出一身汗,新糧營養豐富,發汗可以驅病,六月食湯餅是有科學道理的。
伏天除了喝熱湯面,還可以吃過水面。將煮好的面條用涼水過出,拌上蒜泥,澆上鹵子,不僅刺激食慾,而且「敗心火」。伏里還可以吃「炒麵」。所謂炒麵,是用鍋將麵粉炒干、炒熟,然後用水加糖拌著吃。這種吃法漢代已有。唐宋時更為普遍,不過那時是先炒熟麥粒,然後再磨麵食之。唐代醫學家蘇恭說,炒麵可「解煩熱,止泄,實大腸」。
三伏天慎進補重調養
暑邪耗氣傷津,於是有人認為三伏天更應進補。中醫專家認為,這種觀念是不科學的,三伏天應慎進補、重調養。
三伏天的特點是溫度高、濕度大、白晝時間長。在這種環境中,人會相對晚睡早起、休息時間減少;易出汗,會造成人體內部各種營養物質,特別是無機鹽類的大量消耗;愛喝清涼飲料,食慾不振;活動減少、不能堅持鍛煉身體。整個人的身體狀況處於相對低下的水平,攝入減少而消耗增多,故不少人夏季體重下降。
但即使如此,也不適宜大量進補。因為夏季多食稀食飲品,胃消化液稀釋,消化功能減退,此時進補,難以消化,還易引起消化不良、腸胃不暢。而且老百姓常用的補葯多屬性溫熱,夏季進食會引起上火。夏季汗多,代謝加快,進補的養分也多浪費。
中醫主張『以通為用,以通為補』,疏通六腑,暢達氣機,升清降濁。所以一年當中,在夏至、入秋之前,都不宜過補。三伏天應以飲食調養為主。醫生建議,夏季飲食調養以清心防暑、滋陰生津為主。此外,夏季食慾減退,脾胃功能較為遲鈍,如果過食肥甘膩補之物,則致損胃傷脾,影響營養消化吸收,有損健康。因此,綠豆、薏苡仁、蔬菜、瓜果、百合、玉竹、瘦肉、鱔魚、鴨肉等,均是夏季最好的食品。

② 炎熱的三伏天有什麼好的養生辦法嗎健康科學的養生方法有哪幾種

炎熱的三伏天可以進行泡腳,用艾草進行針灸,保持飲食的清淡和睡眠的充足。

③ 三伏天怎樣養生

1、防中暑

三伏天最易發生的疾病就是中暑。據中醫葯康博會調查和介紹,除了暴曬高溫的室外環境導致人中暑外,悶熱潮濕的室內也是多發地。另外,中暑與個人體質、營養狀況等都有關聯,三伏天應保持室內通風順暢、散發濕氣,合理安排出行。

2、勿貪涼

夏天人體陽氣最重,中醫養生講究的原則之一就是順應自然規律,夏季切勿貪涼,用冷飲解暑降溫、食用冷盤未嘗不可,但不知節制則對身體有害無益了。至於是否要趁三伏天喝熱水逼出體內累積的寒氣,專家也認為要視個人體質而行,不必非要遵循所謂的養生教條。另外,空調溫度不宜過低,最好根據體質調溫,老人、體虛者、幼兒最好將室溫控制在28℃左右。

3、多補水

補水養生是三伏天的重中之重。冬為陰,夏為陽,夏季陽盛陰衰,陽氣欲升欲旺,體內寒氣易解,三伏天稍動就大量出汗,繼而產生強烈的口渴感,按出汗量飲水,不能等到口渴才想到喝水,而要定時喝水,白開水、茶水等就是比較好的選擇

4、作息規律

中醫倡導「子午覺」,午時(11:00-13:00)選擇合適的環境午睡20-30分鍾;子時(22:00-24:00)應准備入睡,至遲也最好在晚上12點之前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

5、適度運動

夏季鍛煉容易大量出汗,甚至有人希望藉助高強度運動達到運動健身或者減肥的效果。但世界健康博覽會專家提醒,夏季不能總是貪涼待在空調房,健身值得提倡,但運動過度則會損傷身體機能。

④ 三伏天有什麼好的養生方法推薦

在三伏天可能最想吃的就是冷飲和冰冰的西瓜了,但其實在三伏天我們的陽氣是很虛的,吃上這些寒氣食物是寒上加寒,最好要控制住,少吃。

⑤ 三伏天養生的最佳方式是什麼

1、三伏天養生之冬病夏治

由於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氣最熱,氣溫最高,陽氣最盛的階段,在這一階段,人的肌膚腠理開泄,選取穴位敷貼,葯物最容易由皮膚滲入穴位經絡,能通過經絡氣血直達病處,所以在夏季治療冬病,往往可以達到最好的效果。

2、三伏天養生之三伏灸

三伏灸,祖國醫學的瑰寶。三伏灸是我國傳統醫學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療法,與現代預防醫學有異曲同工之處。祖國醫學早在千百年前就提倡「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療法,是世界上最早的預防醫學,「冬病夏治」的「三伏灸」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方法。



3、三伏天養生之伏天進補

民間有「頭伏雞,二伏狗,三伏甲魚紅棗肚」,三伏進補養生,一定要把握伏天的特點:溫度高,濕度大,白晝時間長,人相對睡眠時間少。進補應結合個人實際情況,分清虛實、對症補益,最好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若隨意進補可能會加重人體損耗、火上澆油。

⑥ 三伏天怎麼做養生

三伏天是一年中陽氣最盛的時期,此時進行三伏灸可以驅寒祛濕、起到很好的調理作用,天氣太熱不想出門前往艾灸館,艾艾貼艾灸精華貼就成了我的居家必備,在家即享艾灸,使用起來很便捷,效果也還蠻不錯滴。很高興能為你提供幫助

⑦ 中醫養生講究「夏養三伏」,三伏天如何進行養生

第一:喝水要喝溫開水。天氣炎熱的時候,人體出汗較多,建議不定時的小口喝水,而且要喝溫開水,還要注意攝入足夠量的水。
第二:夏季宜多吃苦瓜。夏季天氣燥熱,人容易上火。苦瓜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暑的功效。在烹制時注意苦瓜盡量不要失去其顏色,便能夠達到其去火的目的。
第三:每天一碗綠豆湯。夏季多吃綠豆,多喝綠豆水,既能夠補充人體水分,又能夠補充人體因出汗而大量丟失的所需無機鹽,也能夠有效緩解夏日煩躁情緒。一碗綠豆水,夏季清涼豆。
第四:睡前要泡腳。人體奔波勞累了一天,回到家不免想來個葛優躺。睡前用適度的溫水泡一下腳,既能夠緩解疲勞,又能夠有效祛濕,還能夠讓你睡眠更安穩。
第五:每天適度步行。現代人生活壓力大,下班之後去外邊走一走,能夠有效緩解壓力,放鬆心情。但是並不是說走的越多越好,一般來說根據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步行大約六千步、運動半小時左右,就能夠達到鍛煉的效果。
第六:適當的靜坐冥想。夏日天氣炎熱,人容易產生煩躁情緒。尤其老年人更容易如此。俗話說「心靜自然涼」,選擇靜坐進行冥想,能夠讓思緒平靜下來,摒棄雜亂的想法,有助於平復心情,保證心情愉悅。

閱讀全文

與三伏天哪些養生方法才正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腦吃雞老是掉線解決方法 瀏覽:911
對肌肉刺激的鍛煉方法 瀏覽:809
搜狗錄音筆c1連接方法 瀏覽:869
找不到解決方法詩句 瀏覽:801
麵包機打發蛋清的方法視頻 瀏覽:725
山楂樹種子種植方法 瀏覽:624
只狼mod安裝方法無需任何補丁 瀏覽:290
池塘清理方法有哪些 瀏覽:444
快速起號方法論 瀏覽:352
小提琴調音器的使用方法圖解 瀏覽:291
脈絡康復鍛煉方法 瀏覽:738
建立數的概念吳正憲的教學方法 瀏覽:373
李可治療骨質增生的方法 瀏覽:809
碘鹽的正確發藍方法 瀏覽:400
袁大頭鑒別方法顏色 瀏覽:309
長治在線英語聽力訓練方法 瀏覽:220
水素麵膜使用方法 瀏覽:153
邏輯備考最佳方法 瀏覽:472
婦科炎症的中醫治療方法 瀏覽:134
網球肘炎治療方法 瀏覽: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