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花韭的冬天種植方法

花韭的冬天種植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26 15:59:32

Ⅰ 東北地區韭菜的種植方法

韭菜栽培技術關鍵
1、土壤條件:選擇地勢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耕層深厚、肥沃、土壤結構適宜、理化性狀良好,以沙培土為宜,前作非百合科蔬菜。
2、育苗:選用種子飽滿、無雜質、無蟲口,抗寒抗病蟲,耐熱、分櫱力強,外觀和內在品質好的品種。育苗地畝用種量5-6公斤,可移栽大田6-7畝。種子處理。可用干籽直播(春播為主),廣州地區多在10-12月播種,3-4月移栽,也可用40℃溫水浸種12小時,除去秕籽和雜質,將種子上的粘液洗凈後催芽。將浸好的種子用濕布包好放在16-20℃的條件下催芽,每天用清水沖洗1-2次,60%以上的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整地施肥。苗床應選擇旱能澆、澇能排的高燥地塊,宜選用沙壤土,播種前要進行深翻,在臨近播種前再行淺耕,細耙,並結合施肥,整平做畦,畦高12-14厘米,畦寬100-120厘米。
3、播種:將溝(畦)普踩一遍,踩實,順溝(畦)澆水,水滲後,將已催芽的種子混2-3倍的砂子撒在溝畦內,上復細土,播種後覆蓋薄膜或稻草,70%幼苗出土時撤除床面覆蓋物。播後水肥管理。出苗前需2-3天澆水一次,保持土表濕潤,從齊苗至苗高16厘米,7天左右澆一次水,結合澆水,每追諉氮肥3公斤,高濕雨季排水防澇。立秋後,結合澆水追肥兩次,每次畝施氮肥4公斤,定植前一般不收割,以促進壯苗養根。天氣轉涼,應停止澆水。另外要及時除草。
4、定植:苗期120天,幼苗長有7-9片葉,株高到18-20厘米時為定植期。定植時要錯開高溫高濕季節。定植方式主要有:單株密植、小叢密植、小壟叢植、寬壟大撮等。將韭菜苗起出,剪去須根先端,留2-3厘米,以促新根發育,再將葉子剪去一段,以減少葉面蒸發,維持根系吸收和葉面蒸發平衡。株行距10×20CM,每穴栽苗8-10株;或30-36×20CM,每穴定植20-30株,栽植深度以不埋住分櫱節為宜。
5、水肥管理:定植後3天連澆兩次水,及時鋤劃2-3次蹲苗,土壤半干濕狀態,進入雨季應及時排澇。韭菜的耐肥力很強,定植前深翻整地(2米包坑)施足腐熟基肥,畝施2000公斤,施肥原則是有機肥和無機肥配合使用,比例不低於1:1。施肥要根據長勢、天氣、土壤干濕度情況,採取輕施勤施的原則,苗高35厘米以下,畝施2%復合肥水500公斤;苗高35厘米以上,畝施3%腐熟糞肥800公斤,同時加施復合肥5公斤,天氣乾旱要加大稀釋倍數。
定植後45天可收少量韭花,當年著重"養根壯秧",採收適宜在清晨。定植初期混播芫茜、或其他葉菜,可降溫和增收。
6、培育韭黃:當年新種的韭菜多不採收韭青,第二年為盛產期,以收獲韭青、韭花為主,周年都可以收獲韭青,每收一次即進行中耕鬆土、施肥和培土。如計劃下造要軟化韭黃時,收韭青延長7天時間收割。培育韭黃的方法很多,本地多採用瓦筒軟化法。此法是用一種特製的高30-40CM,直徑15-20CM圓形瓦筒,現較多採用水泥倒製品,用它罩在韭菜上進行遮光,上端的筒口,白天用筒蓋遮住,晚上打開通風降溫。軟化前要中耕除草,追施一次重肥,培上泥漿和防蟲。軟化時間,夏季7-8天;冬季10-12天。第三年多是一青一黃。
7、韭菜花栽培:(1)加強肥水管理:韭菜花種植在第二年5-10月進入韭菜花盛產期,為了滿足韭菜花連續不斷採摘花莖對養分的需要,應每周畝施進口硫酸鉀復合肥30斤,此外,在3月和6月分別施一次腐熟的有機肥,每畝15擔;在收獲的淡季則可半月施肥一次,每次每畝施進口硫酸鉀復合肥30斤;為滿足韭菜花對磷和鈣的需要,每個季度施磷肥一次,每次每畝70斤,每年撒施石灰1-2次,每次每畝80-100斤。每次撒施完肥料後都要淋水,防止肥害。韭菜花怕澇忌漬水,雨後要及時排澇,平時遇旱要淋水或灌"跑馬水",保持濕潤但不積水。水分充足,偏氮或缺鉀、鈣均易造成花莖通心。
(2)重視培土:由於韭菜具有跳根的特性,因此,培土工作不容忽視。入冬前(冬季花芽分化後)應結合施越冬肥(畝施進口復合肥30斤)進行一次大培土以促生長,使植株能積累更多的養分為來年正常抽苔所需,平時可有計劃地進行1-2次的小培土。培土宜在晴天進行,用地面已風化的表土(不宜用未腐熟的深土)培於植株根部,培土時邊用手把向外張開的葉叢攏合邊培頭。這一措施不僅可防止倒伏,還能改善田間通風透光的狀況。
(3)中耕除草,適時疏間苗:在韭菜生長期間,氣候溫和雨水多,雜草易發生,須中耕除草,鋤松表土,提高土溫,以利於養根發棵。經常摘除黃葉、枯葉,並集中到田外處理,以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有利於通風透光。但不宜用刀割苗,否則將影響以後植株生長及養分積累,對花苔產量有一定的影響。當植株封行後,如發現棵數過多而影響植株正常生長時,應及時進行疏間苗,為不妨礙正常生產,疏間苗一般在收獲的淡季進行(一般從定植後第一年和第二年上半年都不用疏間苗)。

Ⅱ 韮菜種植需要陽光嗎

韮菜種植需要陽光,中等光照強度,耐陰性強,但光照過弱,光合產物積累少,分櫱少而細弱,產量低,易早衰;光照過強,溫度過高,纖維多,品質差。

韭菜屬於百合科多年生宿根蔬菜,適應性強,中國各地到處都有栽培,南方不少地區可常年生產,北方冬季地上部分雖然 枯死,地下部進入休眠,春天表土解凍後萌發生長。

韭菜性喜冷涼,耐寒也耐熱,種子發芽適溫為12℃以上,生長溫度15℃到25℃,地下部能耐較低溫度,對土壤質地適應性強,適宜pH為5.5-6.5,需肥量大,耐肥能力強。

(2)花韭的冬天種植方法擴展閱讀:

食用分類

1、根韭:根韭主要分布在中國雲南、貴州、四川、西藏等地,又名苤韭、寬葉韭、大葉韭、山韭菜、雞腳韭菜等,主要食用根和花薹。

2、葉韭:葉韭的葉片寬厚、柔嫩,抽薹率低,雖然在生殖生長階段也能抽薹供食,但主要以葉片、葉鞘供食用。我國各地普遍栽培,軟化栽培時主要利用此類。

3、花韭:花韭專以收獲韭菜花薹部分供食。它的葉片短小,質地粗硬,分櫱力強,抽薹率高。花薹高而粗,品質脆嫩,形似蒜薹,風味尤美。我國甘肅省蘭州市、台灣省栽培較多。

Ⅲ 花韭、大花芙蓉酢漿草、一片心酢漿草、紫葉酢漿草怎麼種啊

紫葉酢漿草常綠的,不用起球。其他的待氣溫接近10-12℃就可以種了。

Ⅳ 韭菜怎樣種植

韭菜栽培技術關鍵
1、土壤條件:選擇地勢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耕層深厚、肥沃、土壤結構適宜、理化性狀良好,以沙培土為宜,前作非百合科蔬菜。
2、育苗:選用種子飽滿、無雜質、無蟲口,抗寒抗病蟲,耐熱、分櫱力強,外觀和內在品質好的品種。育苗地畝用種量5-6公斤,可移栽大田6-7畝。種子處理。可用干籽直播(春播為主),廣州地區多在10-12月播種,3-4月移栽,也可用40℃溫水浸種12小時,除去秕籽和雜質,將種子上的粘液洗凈後催芽。將浸好的種子用濕布包好放在16-20℃的條件下催芽,每天用清水沖洗1-2次,60%以上的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整地施肥。苗床應選擇旱能澆、澇能排的高燥地塊,宜選用沙壤土,播種前要進行深翻,在臨近播種前再行淺耕,細耙,並結合施肥,整平做畦,畦高12-14厘米,畦寬100-120厘米。
3、播種:將溝(畦)普踩一遍,踩實,順溝(畦)澆水,水滲後,將已催芽的種子混2-3倍的砂子撒在溝畦內,上復細土,播種後覆蓋薄膜或稻草,70%幼苗出土時撤除床面覆蓋物。播後水肥管理。出苗前需2-3天澆水一次,保持土表濕潤,從齊苗至苗高16厘米,7天左右澆一次水,結合澆水,每追諉氮肥3公斤,高濕雨季排水防澇。立秋後,結合澆水追肥兩次,每次畝施氮肥4公斤,定植前一般不收割,以促進壯苗養根。天氣轉涼,應停止澆水。另外要及時除草。
4、定植:苗期120天,幼苗長有7-9片葉,株高到18-20厘米時為定植期。定植時要錯開高溫高濕季節。定植方式主要有:單株密植、小叢密植、小壟叢植、寬壟大撮等。將韭菜苗起出,剪去須根先端,留2-3厘米,以促新根發育,再將葉子剪去一段,以減少葉面蒸發,維持根系吸收和葉面蒸發平衡。株行距10×20CM,每穴栽苗8-10株;或30-36×20CM,每穴定植20-30株,栽植深度以不埋住分櫱節為宜。
5、水肥管理:定植後3天連澆兩次水,及時鋤劃2-3次蹲苗,土壤半干濕狀態,進入雨季應及時排澇。韭菜的耐肥力很強,定植前深翻整地(2米包坑)施足腐熟基肥,畝施2000公斤,施肥原則是有機肥和無機肥配合使用,比例不低於1:1。施肥要根據長勢、天氣、土壤干濕度情況,採取輕施勤施的原則,苗高35厘米以下,畝施2%復合肥水500公斤;苗高35厘米以上,畝施3%腐熟糞肥800公斤,同時加施復合肥5公斤,天氣乾旱要加大稀釋倍數。
定植後45天可收少量韭花,當年著重"養根壯秧",採收適宜在清晨。定植初期混播芫茜、或其他葉菜,可降溫和增收。
6、培育韭黃:當年新種的韭菜多不採收韭青,第二年為盛產期,以收獲韭青、韭花為主,周年都可以收獲韭青,每收一次即進行中耕鬆土、施肥和培土。如計劃下造要軟化韭黃時,收韭青延長7天時間收割。培育韭黃的方法很多,本地多採用瓦筒軟化法。此法是用一種特製的高30-40CM,直徑15-20CM圓形瓦筒,現較多採用水泥倒製品,用它罩在韭菜上進行遮光,上端的筒口,白天用筒蓋遮住,晚上打開通風降溫。軟化前要中耕除草,追施一次重肥,培上泥漿和防蟲。軟化時間,夏季7-8天;冬季10-12天。第三年多是一青一黃。
7、韭菜花栽培:(1)加強肥水管理:韭菜花種植在第二年5-10月進入韭菜花盛產期,為了滿足韭菜花連續不斷採摘花莖對養分的需要,應每周畝施進口硫酸鉀復合肥30斤,此外,在3月和6月分別施一次腐熟的有機肥,每畝15擔;在收獲的淡季則可半月施肥一次,每次每畝施進口硫酸鉀復合肥30斤;為滿足韭菜花對磷和鈣的需要,每個季度施磷肥一次,每次每畝70斤,每年撒施石灰1-2次,每次每畝80-100斤。每次撒施完肥料後都要淋水,防止肥害。韭菜花怕澇忌漬水,雨後要及時排澇,平時遇旱要淋水或灌"跑馬水",保持濕潤但不積水。水分充足,偏氮或缺鉀、鈣均易造成花莖通心。
(2)重視培土:由於韭菜具有跳根的特性,因此,培土工作不容忽視。入冬前(冬季花芽分化後)應結合施越冬肥(畝施進口復合肥30斤)進行一次大培土以促生長,使植株能積累更多的養分為來年正常抽苔所需,平時可有計劃地進行1-2次的小培土。培土宜在晴天進行,用地面已風化的表土(不宜用未腐熟的深土)培於植株根部,培土時邊用手把向外張開的葉叢攏合邊培頭。這一措施不僅可防止倒伏,還能改善田間通風透光的狀況。
(3)中耕除草,適時疏間苗:在韭菜生長期間,氣候溫和雨水多,雜草易發生,須中耕除草,鋤松表土,提高土溫,以利於養根發棵。經常摘除黃葉、枯葉,並集中到田外處理,以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有利於通風透光。但不宜用刀割苗,否則將影響以後植株生長及養分積累,對花苔產量有一定的影響。當植株封行後,如發現棵數過多而影響植株正常生長時,應及時進行疏間苗,為不妨礙正常生產,疏間苗一般在收獲的淡季進行(一般從定植後第一年和第二年上半年都不用疏間苗)。
(4)及時採收花莖:一般花莖的花蕾剛從假莖突出後6-8天,花莖長度與葉片長度大體相等,花蕾脹滿形狀在冬季稍圓、夏季較尖時便要採收。最關鍵是掌握花莖基部纖維化程度,輕輕一彎便折斷的花莖適宜採收。
病蟲害防治
危害韭菜常見病蟲有疫病、灰霉病、銹病、菌核病、蔥蚜、韭菜遲眼蕈蚊等。
1、韭菜疫病
韭菜疫病多發生在高溫多雨的夏季,根、莖、葉、花苔均可受害,尤以地下的根狀莖受害最重。病葉多從中下部開始發病。防治方法參照第三章第2節節瓜的相關內容。
2、銹病
韭菜疫病主要危害葉片,嚴重時可危害花苔。氮肥過多、鉀肥不足時發病重。防治方法參照第五章第2節豇豆的相關內容。
3、韭菜遲眼蕈蚊
別名韭蛆,為小型蠅類。幼蟲聚集在韭菜的地下部和柔嫩的莖部危害, 使內莖腐爛,葉片枯黃而死。
防治方法: 發現葉尖開始發黃變軟並逐漸向地面側伏時,應採用64%斃殺乳油1500-2000倍液,或5%高效大功臣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1.8%愛福丁乳油2000倍液噴施,交替使用。
4、蔥蚜
又稱台灣韭蚜。防治方法:
(1)採用黃板誘殺蚜蟲或銀灰色薄膜驅蚜;
(2)葯劑防治參照第二章第1節芥藍的相關內容。

Ⅳ 韭菜花怎麼養

【步驟/方法】
一、播種育苗:
1、播種時期:在廣東,韭菜花的播種期一般是11月到12月,苗期約三個月,在翌年3--4月定植,定植當年即可抽苔收獲。
2、浸種:每畝苗地可播種5.5--6斤,每斤種子可定植大田約4畝。播種前先將種子放入40%福爾馬林1:100倍葯液中浸泡4小時,然後用清水洗凈,涼干水後第二天開始播種(如天氣寒冷,種子應放到用30℃的熱水浸透過的新毛巾中包裹保溫,待其萌芽後即播種)。
3、整地播種:選擇肥沃松軟、保水力強、排灌良好的土地作苗地,施足基肥(基肥可畝施磷粉100斤),精細整地,然後按畦面寬1.2米,畦高約30厘米起畦並開好排水溝。為播種均勻,可先用適量細沙與種子拌勻後再撒播,播種後即畝施「呋喃丹」16斤防治地下害蟲,然後用碎泥土覆蓋種子(約0.2--0.3厘米厚),最後用谷殼覆蓋畦面並均勻澆水。注意,播種後不能使用除草劑作苗地除草。
此外,苗期還應做好病蟲草害的防治工作以保證幼苗茁壯成長。當50%的出苗率時(約播後7天開始陸續出苗),用「滅病威」700倍液噴施一次;一星期後,再用「瑞毒霉」1000倍+「百菌清」1000倍液噴施一次;以後每隔10天輪流使用「瑞毒霉、百菌清、滅病威、農抗120、托布津、井岡黴素」等殺菌劑進行噴施一次。如苗期出現爛根,可畝用「高猛酸鉀」1斤兌水成1500倍液淋施。
二、定植:
1、選地、整地:由於韭菜耐肥力強,能不斷分櫱,多年生,根肉質且新根分布在土壤的表層(俗稱跳根),要求土壤松軟、空氣足、水分夠,但不能積水。故種植前宜選深厚肥沃、排灌方便的田塊,犁地曬白,施足基肥(可畝施15--20擔腐熟的雞屎加100斤磷肥作基肥),碎土耙平後按畦面寬1.2米起畦,開好環田深水溝和每隔一畦開一條深水溝(深水溝比畦溝深25--30厘米)。
2、定植:
①定植期:韭菜花的定植期在3--4月,如果條件允許,適當提早在2月種植,產量會更好。
②移植:當苗高長至15--20厘米,按株行距25--30厘米種植(每畦植4行),每穴種1--2株種子苗或分櫱苗,畝植3000株左右,栽植深度以葉片和葉梢連接處不埋入土中為宜,植後淋足定根水。
三、田間管理:
1、肥水管理:在韭菜花盛產期(5--10月),為了滿足韭菜花連續不斷採摘花莖對養分的需要,應每星期畝施進口硫酸鉀復合肥30斤,此外,在3月和6月分別施一次腐熟的雞屎,每畝15擔;在收獲的淡季則可半月施肥一次,每次每畝施進口硫酸鉀復合肥30斤;為滿足韭菜花對磷和鈣的需要,每個季度施磷肥一次,每次每畝70斤,每年撒施石灰1--2次,每次每畝80--100斤。註:每次撒施完肥料後都要淋水,防止肥害。
苔韭怕澇忌漬水,雨後要及時排澇,平時遇旱要淋水或灌「跑馬水」,保持濕潤但不積水。水分充足,偏氮或缺鉀、鈣均易造成花莖通心。
2、苗期管理:由於種子的種皮堅硬,吸水能力差,而且苗期又正值北風天,故播種後要注意保持苗地濕潤,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每天早、晚各淋水1次。齊苗後便可進行追肥,施肥應遵循由淡到濃,勤施薄肥的原則。
第一次追肥(約播種後三星期)可畝用挪威復合肥6斤兌水1500斤淋施;
一周後進行第二次追肥,畝用挪威復合肥8斤兌水1500斤淋施;
以後每隔七天畝用挪威復合肥8斤+尿素2斤兌水1500斤淋施一次。
3、培土:由於韭菜具有跳根的特性,因此,培土工作不容忽視。入冬前(冬季花芽分化後)應結合施越冬肥(畝施進口復合肥30斤)進行一次大培土以促生長,使植株能積累更多的養分為來年正常抽苔所需,平時可有計劃地進行1--2次的小培土。培土宜在晴天進行,用地面已風化的表土(不宜用未腐熟的深土)培於植株根部,培土時邊用手把向外張開的葉叢攏合邊培頭。這一措施不僅可防止倒伏,還能改善田間通風透光的狀況。
4、中耕除草,適時疏間苗:在韭菜生長期間,氣候溫和雨水多,雜草易發生,須中耕除草,鋤松表土,提高土溫,以利於養根發棵。經常摘除黃葉、枯葉,並集中到田外處理,以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有利於通風透光。但不宜用刀割苗,否則將影響以後植株生長及養分積累,對花苔產量有一定的影響。當植株封行後,如發現棵數過多而影響植株正常生長時,應及時進行疏間苗,為不妨礙正常生產,疏間苗一般在收獲的淡季進行(一般從定植後第一年和第二年上半年都不用疏間苗)。
四、病蟲害防治
銹病:發病第一高峰期在3-5月,第二高峰期在9-11月。對發生銹病的田塊立即進行全面的防治,防治葯劑可使用:
①25%「敵力脫」乳油:每畝用33毫升兌水120斤;
②20%「粉銹寧」乳油:每畝用半兩兌水120斤;
③「敵銹鈉」:每畝用3兩兌水120斤;
④「滅病威」:每畝用4兩兌水120斤;
以上葯劑可任選一種並交替輪流使用以防產生抗葯性,使用噴霧器對葉面葉背都噴勻,每隔5天噴一次,連噴3次。
蟲害:主要是潛葉蠅和薊馬,潛葉蠅的為害高峰在4--6月和9--11月,在初見短蛀道時用18%「殺蟲雙」150倍噴殺低齡幼蟲,每隔5天一次,連續噴兩次,可抑制其為害。同時要注意防治附近寄主的斑潛蠅幼蟲及卵,「樂斯本」對潛葉蠅的防治效果很好,但價錢較高,可與其他葯劑輪流使用。薊馬則可選用10%的「蚜虱凈」可濕性粉劑2包/畝兌水80斤進行噴霧。
5、及時採收花莖:一般花莖的花蕾剛從假莖突出後6-8天,花莖長度與葉片長度大體相等,花蕾脹滿形狀在冬季稍圓、夏季較尖時便要採收。最關鍵是掌握花莖基部纖維化程度,輕輕一彎便折斷的花莖適宜採收。

Ⅵ 藍花韭的種植方法 怎樣栽種藍花韭

藍花韭種植密植開花效果最佳,種植間距應為種球直徑的1倍,若想讓藍花韭開花旺盛,必須堅持「大肥、大水、大太陽」——基肥以餅肥為主,適量添加骨粉;追肥以自製廚余肥為主,臨近花期加施磷鉀肥促進花蕾形成;澆水嚴格遵循「干透濕透」原則。
花期結束後,保持正常的水肥養護,直到葉片全部乾枯後再挖出種球,用報紙包好後放在陰涼通風處。一般說來,黃豆大小的藍韭球球,種植當年即可開花。建議將大小球分開栽種,大球以賞花為主,小球以養護為主。日常管理時會出現一定的黃葉現象,不必擔心,摘除則可。

Ⅶ 韭菜種植的方法

韭菜是多年生蔬菜,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並以育苗移栽居多。韭菜喜冷涼氣候,耐低溫抗霜凍,地上部能忍耐-4~-5℃的低溫。種子發芽適宜溫度15~18℃,莖葉生長的適宜溫度為12~24℃。
韭菜的播種期,南方春播和秋播都可以(4~10月),北方為春播,華北地區一般在4月份,東北地區在4月下旬到5月。韭菜育苗中常出現出苗不整齊問題,為提高種子的發芽率,應該用新種子播種,並且可採用浸種催芽處理(浸種24小時左右,在15~20℃的溫度條件下,經2~3天的催芽,待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播種量6~7.5千克/公頃,播種後要保持床土的濕潤,大約7~8天小苗出土。之後的管理要及時地間苗和清除雜草,保證秧苗有一定的營養面積。如果在南方多雨季節播種,床土濕度較大,可用干種子播種,而不必浸種和催芽。當秧苗有15~20厘米高時為定植的適期。
附錄 主要蔬菜種子千粒重及其壽命

主要蔬菜種子千粒重及其壽命

Ⅷ 各位,花韭什麼時候種好

花韭每年春季4月份左右開始播種。
栽培事項:

花期:開花期為春季,具香味,單生向上開放,星狀花形著生於強壯修長的花莖上。
株高:半直立的藍綠色狹帶葉,株高約15cm。
土質:栽培以市售泥炭土加珍珠岩為佳。
日照:栽培需有日照,避免徒長,環境以溫暖避風處最佳。
水份:澆水適量,不宜太干,介質有一點濕度即可。
種植:栽植時期秋冬季,球根種植深度約球的一倍深度即可。夏季葉枯可挖出球根放通風乾燥處儲藏,待秋涼再種植,很容易種植的花卉。少澆水,最好放室外,要經過一段冷凍期,花兒才開得多。

Ⅸ 韭菜種子怎麼種,韭菜播種方法

1 韭菜種子處理
選用新種子,如早春氣溫偏低,可採用干籽播種,為搶墒出苗可浸種催芽。種子處理前曬種1~2天。播前1~2天,將選好的種子,放入40℃溫水中,用力攪拌,撈出搓洗干凈,換30℃溫水浸種8~10小時,放在18~20℃條件下催芽,每天用清水淘洗2次。60%胚根伸出時立即播種。
2、韭菜種子播種方法
黃淮流域春播韭菜4月上旬至4月中旬,南方12月--2月份,北方5月--6月份,地溫穩定於12℃以上,日平均氣溫15~18℃即可播種。採用條播,每畝苗床用干籽6~8千克,可栽植6000平方米菜地,播後立即加蓋地膜,保溫提溫。70%幼苗頂土時揭膜。

Ⅹ 韭菜如何種植

1、土壤條件
選擇地勢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耕層深厚、肥沃、土壤結構適宜、理化性狀良好,以沙培土為宜,前作非百合科蔬菜。
2、育苗
選用種子飽滿、無雜質、無蟲口,抗寒抗病蟲,耐熱、分櫱力強,外觀和內在品質好的品種。育苗地畝用種量5-6公斤,可移栽大田6-7畝。種子處理。可用干籽直播(春播為主),廣州地區多在10-12月播種,3-4月移栽,也可用40℃溫水浸種12小時,除去秕籽和雜質,將種子上的粘液洗凈後催芽。將浸好的種子用濕布包好放在16-20℃的條件下催芽,每天用清水沖洗1-2次,60%以上的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整地施肥。苗床應選擇旱能澆、澇能排的高燥地塊,宜選用沙壤土,播種前要進行深翻,在臨近播種前再行淺耕,細耙,並結合施肥,整平做畦,畦高12-14厘米,畦寬100-120厘米。
3、播種
將溝(畦)普踩一遍,踩實,順溝(畦)澆水,水滲後,將已催芽的種子混2-3倍的砂子撒在溝畦內,上復細土,播種後覆蓋薄膜或稻草,70%幼苗出土時撤除床面覆蓋物。播後水肥管理。出苗前需2-3天澆水一次,保持土表濕潤,從齊苗至苗高16厘米,7天左右澆一次水,結合澆水,每追諉氮肥3公斤,高濕雨季排水防澇。立秋後,結合澆水追肥兩次,每次畝施氮肥4公斤,定植前一般不收割,以促進壯苗養根。天氣轉涼,應停止澆水。另外要及時除草。
4、定植:苗期120天,幼苗長有7-9片葉,株高到18-20厘米時為定植期。定植時要錯開高溫高濕季節。定植方式主要有:單株密植、小叢密植、小壟叢植、寬壟大撮等。將韭菜苗起出,剪去須根先端,留2-3厘米,以促新根發育,再將葉子剪去一段,以減少葉面蒸發,維持根系吸收和葉面蒸發平衡。株行距10×20CM,每穴栽苗8-10株;或30-36×20CM,每穴定植20-30株,栽植深度以不埋住分櫱節為宜。
5、水肥管理
定植後3天連澆兩次水,及時鋤劃2-3次蹲苗,土壤半干濕狀態,進入雨季應及時排澇。韭菜的耐肥力很強,定植前深翻整地(2米包坑)施足腐熟基肥,畝施2000公斤,施肥原則是有機肥和無機肥配合使用,比例不低於1:1。施肥要根據長勢、天氣、土壤干濕度情況,採取輕施勤施的原則,苗高35厘米以下,畝施2%復合肥水500公斤;苗高35厘米以上,畝施3%腐熟糞肥800公斤,同時加施復合肥5公斤,天氣乾旱要加大稀釋倍數。
定植後45天可收少量韭花,當年著重"養根壯秧",採收適宜在清晨。定植初期混播芫茜、或其他葉菜,可降溫和增收。
6、培育韭黃
當年新種的韭菜多不採收韭青,第二年為盛產期,以收獲韭青、韭花為主,周年都可以收獲韭青,每收一次即進行中耕鬆土、施肥和培土。如計劃下造要軟化韭黃時,收韭青延長7天時間收割。培育韭黃的方法很多,本地多採用瓦筒軟化法。此法是用一種特製的高30-40CM,直徑15-20CM圓形瓦筒,現較多採用水泥倒製品,用它罩在韭菜上進行遮光,上端的筒口,白天用筒蓋遮住,晚上打開通風降溫。軟化前要中耕除草,追施一次重肥,培上泥漿和防蟲。軟化時間,夏季7-8天;冬季10-12天。第三年多是一青一黃。
7、韭菜花栽培
(1)加強肥水管理:韭菜花種植在第二年5-10月進入韭菜花盛產期,為了滿足韭菜花連續不斷採摘花莖對養分的需要,應每周畝施進口硫酸鉀復合肥30斤,此外,在3月和6月分別施一次腐熟的有機肥,每畝15擔;在收獲的淡季則可半月施肥一次,每次每畝施進口硫酸鉀復合肥30斤;為滿足韭菜花對磷和鈣的需要,每個季度施磷肥一次,每次每畝70斤,每年撒施石灰1-2次,每次每畝80-100斤。每次撒施完肥料後都要淋水,防止肥害。韭菜花怕澇忌漬水,雨後要及時排澇,平時遇旱要淋水或灌"跑馬水",保持濕潤但不積水。水分充足,偏氮或缺鉀、鈣均易造成花莖通心。
(2)重視培土:由於韭菜具有跳根的特性,因此,培土工作不容忽視。入冬前(冬季花芽分化後)應結合施越冬肥(畝施進口復合肥30斤)進行一次大培土以促生長,使植株能積累更多的養分為來年正常抽苔所需,平時可有計劃地進行1-2次的小培土。培土宜在晴天進行,用地面已風化的表土(不宜用未腐熟的深土)培於植株根部,培土時邊用手把向外張開的葉叢攏合邊培頭。這一措施不僅可防止倒伏,還能改善田間通風透光的狀況。
(3)中耕除草,適時疏間苗:在韭菜生長期間,氣候溫和雨水多,雜草易發生,須中耕除草,鋤松表土,提高土溫,以利於養根發棵。經常摘除黃葉、枯葉,並集中到田外處理,以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有利於通風透光。但不宜用刀割苗,否則將影響以後植株生長及養分積累,對花苔產量有一定的影響。當植株封行後,如發現棵數過多而影響植株正常生長時,應及時進行疏間苗,為不妨礙正常生產,疏間苗一般在收獲的淡季進行(一般從定植後第一年和第二年上半年都不用疏間苗)。
(4)及時採收花莖:一般花莖的花蕾剛從假莖突出後6-8天,花莖長度與葉片長度大體相等,花蕾脹滿形狀在冬季稍圓、夏季較尖時便要採收。最關鍵是掌握花莖基部纖維化程度,輕輕一彎便折斷的花莖適宜採收。

閱讀全文

與花韭的冬天種植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羊轉窩瘋治療方法 瀏覽:461
美甲錫箔紙的使用方法 瀏覽:191
農村種秧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244
震動棒使用方法圖解 瀏覽:704
燕窩膠原蛋白肽果凍食用方法 瀏覽:251
樂2手機的通話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4
不能採用的定量分析方法 瀏覽:442
鍛煉橫肉的方法 瀏覽:27
現在就告白清除手機內存的方法 瀏覽:969
潤滑油粘度的簡單測試方法 瀏覽:450
十字鉤正確掛餌方法 瀏覽:831
如何快速驅蚊最有效的方法 瀏覽:982
白醋和姜祛斑的正確方法 瀏覽:374
銀錠鑒定方法及圖片 瀏覽:819
白醋加小蘇打洗衣服方法如何 瀏覽:575
汽車防火液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913
空心鐵棒連接方法 瀏覽:671
跳虱怎麼殺除最快方法 瀏覽:842
承兌票貼息計算方法 瀏覽:525
避免電腦被盜文件備份方法 瀏覽: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