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怎麼評價一種方法的普遍性

怎麼評價一種方法的普遍性

發布時間:2022-05-26 14:41:25

Ⅰ 簡述評價的方式與方法

1)測驗法。
測驗法是一種常用的評價學生學業成就的方式,通過編制問題讓學生作答並提供一定的標准。這種方法操作簡單,信度和效度較高,因此使用的頻率也比較高。

(2)量表評價法。
量表評價法是根據設計的等級評價量表來對被評價者進行評價的方法,這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績效評估法。無論被評價者的人數是多還是少,這種方法都適用,而且這種方法評價的定性定量考核較全面。

(3)表現性評價法。
表現性評價就是讓學生通過實際任務來表現知識和技能成就的評價。這種評價方式信度和效度比較低,學生的成績可比性差,因此評價的公平性也存在質疑。

(4)軼事記錄評價法。
所謂軼事記錄,是教師對學生活動的觀察所獲得的有效事件的真實記錄。軼事記錄的最大優點主要是在於它描述的是自然情境中的實際行為,對於描繪學生最本質的行為特性可能有重要的幫助。

(5)成長記錄袋。
這是一種非常典型的發展性評價。它除了幫助學生與教師了解學習與進步的狀況外,對於學生自主性、反思能力、創造性的發展有重要作用。同時,它的客觀存在不僅反映學生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情況,還可以反映學生其他方面的發展,從而有效地克服評價標准單一、片面強調學業成績的做法。

Ⅱ 事物的普遍性原理是什麼

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變化的,物質的運動變化是有規律的。這種規律在我們日常生產生活中可稱之為普遍性原理。

普遍性原理的幾個特點:

1、普遍性,就是被普遍認可且可行的規律。

2、科學性:能被科學證實的規律。

3、適用性:能被廣泛應用的規律。

(2)怎麼評價一種方法的普遍性擴展閱讀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中。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矛盾,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事事有矛盾

矛盾貫穿於每一事物的始終。在事物的發展過程中,舊的矛盾一解決新的矛盾就會產生,又開始了新的矛盾運動。在新舊矛盾之間絕對不存在哪怕一剎那的無矛盾狀態。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時時有矛盾。

總之,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之中,並且貫穿於每一事物的始終,即事事有矛盾,時時有矛盾,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

普遍性的另外一層含義同類事物中包含著的共同的、本質的東西。

Ⅲ 人類認識客觀世界的方法按其普遍性程度可分為三個層次是哪些

自我意識是人對自己身心狀態及對自己同客觀世界的關系的意識。自我意識包括三個層次:對自己及其狀態的認識;對自己肢體活動狀態的認識;對自己思維、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動的認識。自我意識不僅是人腦對主體自身的意識與反映,而且人的發展離不開周圍環境,特別是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制約和影響,所以自我意識也反映人與周圍現實之間的關系。自我意識是人類特有的反映形式,是人的心理區別於動物心理的一大特徵。
自我意識在個體發展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自我意識是認識外界客觀事物的條件。一個人如果還不知道自己,也無法把自己與周圍相區別時,他就不可能認識外界客觀事物。其次,自我意識是人的自覺性、自控力的前提,對自我教育有推動作用。人只有意識到自己是誰,應該做什麼的時候,才會自覺自律地去行動。一個人意識到自己的長處和不足,就有助於他發揚優點,克服缺點,取得自我教育積極的效果。再次,自我意識是改造自身主觀因素的途徑,它使人能不斷地自我監督、自我修養、自我完善。可見,自我意識影響著人的道德判斷和個性的形成,尤其對個性傾向性的形成更為重要。
二、自我意識的結構

自我意識的結構是從自我意識的第三層次,即從知、情、意三方面分析的,包括自我認識、自我體驗和自我調節。
自我認識是自我意識的認知成分。它是自我意識的首要成分,也是自我調節控制的心理基礎,它又包括自我感覺、自我概念、自我觀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評價。自我分析是在自我觀察的基礎上對自身狀況的反思。自我評價是對自己能力、品德、行為等方面社會價值的評估,它最能代表一個人自我認識的水平。
自我體驗是自我意識在情感方面的表現。自尊心、自信心是自我體驗的具體內容。自尊心是指個體在社會比較過程中所獲得的有關自我價值的積極的評價與體驗。自信心是對自己的能力是否適合所承擔的任務而產生的自我體驗。自信心與自尊心都是和自我評價緊密聯系在一起的。
自我調節是自我意識的意志成分。自我調節主要表現為個人對自己的行為、活動和態度的調控。它包括自我檢查、自我監督、自我控制等。自我檢查是主體在頭腦中將自己的活動結果與活動目的加以比較、對照的過程。自我監督是一個人以其良心或內在的行為准則對自己的言行實行監督的過程。自我控制是主體對自身心理與行為的主動的掌握。自我調節是自我意識中直接作用於個體行為的環節,它是一個人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的重要機制,自我調節的實現是自我意識的能動性質的表現。自我意識的調節作用表現為:啟動或制止行為;心理活動的轉移;心理過程的加速或減速;積極性的加強或減弱;動機的協調;根據所擬訂的計劃監督檢查行動;動作的協調一致等。

如何理解聯系的普遍性原理及其重要意義

一、事物的聯系具有普遍性
事物的聯系具有普遍性表現:
①事物之間:世界上一切事物都與周圍其他事物有著這樣或那樣的聯系;
②事物內部:每一事物內部的各個部分、要素之間是相互聯系的;
③整個世界:任何事物都處在聯系之中,整個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沒有一個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二、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
1.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1)整體和部分是相互區別的:
一是含義不同.整體是事物的全局和發展的全過程,從數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發展的各個階段,從數量上看它是多。
二是二者的地位和功能不同.整體居於主導地位,整體統率著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備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發展過程中處於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從和服務於整體。
(2)整體和部分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
①兩者相互依賴
整體離不開部分.整體是由部分構成的,離開了部分,整體就不復存在.
部分離不開整體,離開了整體,部分就不成為部分。
②兩者相互影響
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影響整體的功能,關鍵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甚至對整體的功能起決定作用.整體功能狀態及其變化也會影響到部分。
三、意義:
把握聯系的普遍性原理,就要用聯系的觀點看世界.在了解個別事物時,注意它同其他事物的相互影響;在分析事物的某一要素時,注意它同其他要素的相互制約.不要孤立地看問題(不能就事論事),不能只見部分,不見整體。

Ⅳ 聯系的普遍性和客官性原理的方法論要求是怎樣的

1、聯系的普遍性原理要求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既要看到事物之間的聯系,又要看到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的聯系。

2、聯系的客觀性主要是要求堅持聯系的觀點,反對主觀臆造的聯系。

所謂聯系,就是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聯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與周圍其他事物有著這樣或那樣的聯系。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是一幅由種種聯系交織起來的豐富多彩的畫面,其中沒有一個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5)怎麼評價一種方法的普遍性擴展閱讀

唯物辯證法認為,聯系具有普遍性,無論是自然界、人類社會還是人的思維,都處在聯系之中,孤立存在的事物是沒有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與周圍其他事物有著相互聯系,每一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也是相互聯系的。這一世界觀在方法論上要求我們必須堅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

聯系具有普遍性。它主要表現在:任何事物內部的各個部分、要素、環節都是相互聯系的;任何事物都與周圍的其他事物相互聯系著;整個世界是一個相互聯系的統一整體。

Ⅵ 事物特殊性和普遍性是什麼

提及「普遍性與特殊性」很多人會不知不覺得聯想到哲學與馬克思主義,很正常,因為我們在學習普遍性與特殊性關系是從哲學里學到的。但是在我們工作當中也存在著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只是我們沒有用哲學的解釋詞去定義而已。生活中有許多例子是來解釋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的,例如:「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白馬非馬」等,都是說明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關系的。
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是什麼?事物的普遍性即共性,事物的特殊性即個性。共性寓於個性當中,個性中包含著共性,沒有離開共性的個性,也沒有離開個性的共性。兩者是辯證統一的關系。認識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我們應該用辯證的思維方式去對待。在我們實際工作當中,在注重執行力的同時更需要我們注意有辯證的思維去考慮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在工作當中把事情考慮的周全。
許多人在工作當中存在著一個共同點:用自己的價值觀去衡量別人的價值。也就是「我覺得對的就是對的,我覺得錯的就是錯的。」這種問題的存在就是一個經驗主義,通俗一點就是強權政策,霸權主義、主觀主義。實際工作當中這種例子很多,當做一件事的同時,沒有在事後進行評價,而是在做的過程當中,這種也對,未雨綢繆嘛!但是,你要知道也許過程不同結果一樣,達到的效果不是一樣?問題來了,或許你會說:「我是在教你如何正確去做?」試問你的正確性誰來保證?或許你會說這都是經驗之談,這或許你已犯了經驗主義。閱歷並不代表能力,經歷代替不了實力。就猶如對與錯,好與壞。只是說的人多了而已,就如:「世上本無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
供參考。

Ⅶ 科學方法按其普遍性程度不同,可分為幾個層次

3個層次
科學方法按其普遍性程度不同,由低到高,大體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適用於某一門學科的具體方法,第二個層次是適用於多門學科的一般方法,第三個層次是哲學方法,即辯證法、認識論和辯證邏輯.

Ⅷ 哲學問題,聯系的普遍性,客觀性,多樣性,舉例說明下

1、客觀性。事物之間的聯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觀臆想的。堅持聯系的客觀性,即是在聯系的觀點上堅持了實踐論。

2、.聯系具有普遍性。事物聯系的普遍性有三層含義。

任何事物的內部不同的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聯系的,也就是說任何事物都具有內在的結構性。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處於一定的相互聯系之中。整個世界是相互聯系的統一的整體。

3、聯系具有多樣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樣的,因而事物的聯系也是多樣的。

(8)怎麼評價一種方法的普遍性擴展閱讀:

唯物辯證法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周圍其他事物相互聯系著的,整個世界就是一個普遍聯系著的有機整體。唯物辯證法認為聯系具有普遍性、客觀性、多樣性、條件性、可變性。 因此,唯物辯證法主張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反對形而上學孤立的觀點。

唯物辯證法認為,聯系具有普遍性,無論是自然界、人類社會還是人的思維,都處在聯系之中,孤立存在的事物是沒有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與周圍其他事物有著相互聯系,每一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也是相互聯系的。這一世界觀在方法論上要求我們必須堅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

Ⅸ 怎樣理解事物的聯系及其內客觀性,普遍性,多樣性,條件性

聯系的客觀性、普遍性、多樣性和條件性
(1)聯系及其特點
聯系的含義:聯系是指一切事物、現象之間以及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聯系具有以下特徵:客觀性、普遍性、多樣性和條件性。
第一,聯系具有客觀性。聯系是客觀事物固有的本性,是獨立於人的意識之外的客觀存在,它不以人的意志和主觀認識而轉移。
第二,聯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內部和外部都處於相互聯系之中,整個世界是一個相互聯系的統一整體。從自然界到人類社會都是相互聯系著的各個要素、部分組成的復雜的系統。系統就是由事物內部相互聯系著的各個要素、部分組成的有機整體。系統的存在是一種普遍現象。
第三,聯系具有多樣性。由於事物和現象之間的聯系是具體的,因而事物的普遍聯系必然是復雜多樣的。不同的物質與運動形式之間,不同的事物和現象之間存在不同的聯系。事物之間的聯系也隨時間和條件的變化而變化。聯系的多樣性表現形式主要有:直接聯系與間接聯系、內部聯系與外部聯系、本質聯系與非本質聯系、必然聯系和偶然聯系等。
第四,聯系具有條件性。條件這一范疇指同特定事物相聯系的、對它的存在和發展發生作用的諸要素的總和。世界上任何聯系都是有條件的。離開條件,一切都無法存在,都無法理解。
一切以條件為轉移,而條件又是具體的、多種多樣的,有必要條件和非必要條件、決定的條件和非決定的條件、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主觀條件和客觀條件等。不同的條件對事物的存在和發展所起的作用是各不相同的。具體地、全面地分析各種條件,是我們弄清問題、解決矛盾的必要前提,對做好一切工作具有決定意義。
(2)掌握唯物辯證法關於普遍聯系的原理對於指導我們實際工作具有重大意義
第一,認識和把握事物發展的普遍聯系及系統性能幫助我們正確地觀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由於事物的聯系是普遍的,都是作為系統而存在,在工作中我們要把整體性原則作為基本的出發點,從普遍聯系的總體上把握事物的本質和功能。作為整體,系統是由部分組成的,但不是部分的簡單相加,系統整體的功能也不是部分功能的機械相加。要從整體與部分的有機聯系中綜合地、系統地把握事物,避免孤立地、片面地看事物,使工作取得最佳效果。
第二,認識和把握事物發展的普遍聯系能使我們正確地開展科學研究和實踐活動。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本質聯系,體現事物本身的根本性質,決定事物一定要發生的、不可避免的基本秩序和必然趨勢。科學的任務最重要的是揭示事物的規律;而要揭示和把握規律,就必須具體地分析事物的各種運動變化,從中發現事物的本質聯系。
(3)世界是普遍聯系的整體
物質世界的任何事物現象都處於普遍聯系之中,整個世界是普遍聯系的整體。這一觀點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理解:
就每一個事物和現象而言,它們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周圍其他事物有某種聯系和關系。
就整個世界而言,多種多樣的具體聯系把整個世界聯成一個相互聯系的整體。
就一事物與整個世界的關系而言,任何事物都是統一聯系之網上的一個部分、成分或環節,它們又形成整體與部分、系統與要素的相互聯系。
注意聯系的客觀性、多樣性、條件性問題,聯系的普遍性並不等於隨便任何事物在任何條件下都能夠聯系起來。

閱讀全文

與怎麼評價一種方法的普遍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羊轉窩瘋治療方法 瀏覽:461
美甲錫箔紙的使用方法 瀏覽:191
農村種秧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244
震動棒使用方法圖解 瀏覽:704
燕窩膠原蛋白肽果凍食用方法 瀏覽:251
樂2手機的通話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4
不能採用的定量分析方法 瀏覽:442
鍛煉橫肉的方法 瀏覽:27
現在就告白清除手機內存的方法 瀏覽:969
潤滑油粘度的簡單測試方法 瀏覽:450
十字鉤正確掛餌方法 瀏覽:831
如何快速驅蚊最有效的方法 瀏覽:982
白醋和姜祛斑的正確方法 瀏覽:374
銀錠鑒定方法及圖片 瀏覽:819
白醋加小蘇打洗衣服方法如何 瀏覽:575
汽車防火液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913
空心鐵棒連接方法 瀏覽:671
跳虱怎麼殺除最快方法 瀏覽:842
承兌票貼息計算方法 瀏覽:525
避免電腦被盜文件備份方法 瀏覽: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