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黃瓜的栽培技術
1、土壤選擇和整地選擇酸鹼度在6.0-7.5之間,富含有機質、排灌良好、保水保肥的偏粘性砂壤土,忌與瓜類作物連作,前茬最好為水稻田。整地採用深溝高畦,畦寬1.8米-2.0米(連溝),畦高30厘米,南北走向,雙行植,株距30厘米。
(1)黃瓜疑難雜症種植方法擴展閱讀
溫室
定植前的准備
1、覆蓋棚膜及棚室消毒,定植前一個月把棚膜覆蓋好,並進行棚室消毒,消毒可使用敵敵畏200毫升,加入硫磺1.5-2公斤,與鋸末混勻點燃,悶棚1-2天,可有效地殺死棚內的病蟲卵。對於根結線蟲較厲害的的棚室,還可以畝施石灰氮80公斤,充分混勻。
2、整地與施基肥:基肥以有機肥為主,畝施充分腐熟好的有機肥10000公斤,深翻40厘米混勻。也可以連年施入發酵腐爛的碎草、麥秸、稻殼等有機物。最好的措施就是應用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既可有效提高地溫,增加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環境,又可減輕病害發生,改善產品品質,而且增產效果突出。
3、做床與覆地膜:冬季溫室栽培黃瓜應起高床,並採取滴灌或膜下暗灌的方法,床寬1.2米,高15厘米左右,並採取地膜覆蓋。也可以先定植後覆膜。
4、定植期的確定:冬春茬黃瓜一般在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定植。
5、定植方法、密度:每畝栽培3500株左右。定植苗要嚴格篩選,剔除病苗、弱苗及嫁接不合格的苗,按28-30厘米株距開好定植穴,將苗植入穴內,澆好水,然後覆地膜。
病蟲防治
白粉虱
白粉虱食性很雜,可危害多種蔬菜。主要以若蟲為害,集中在黃瓜葉背面吸取汁液,造成葉片褪色、變黃、萎蔫,嚴重時植株枯死。為害時還分泌密露,污染葉片,引起黴菌感染,影響植株光合作用,嚴重影響產量和品質。
防治方法:盡量避免混栽,特別是黃瓜、西紅柿、菜豆不能混栽。調整生產茬口也是有效的方法,即頭茬安排芹菜、甜椒等白粉虱為害輕的蔬菜,下茬再種黃瓜、番茄。老齡若蟲多分布於下部葉片,摘除老葉並燒毀。在溫室設置黃板可有效地防治白粉虱。
用背負式機動發煙器把1%溴氰菊酯或2.5%戊菊酯(殺滅菊酯)油劑霧化成霧滴,懸浮在空氣中殺滅成蟲效果很好。可用25%噻嗪酮(撲虱靈)可濕性粉劑或用2.5%溴氰菊酯或20%氰戊菊酯(速滅殺丁)乳油2000倍液噴霧隔6-7天1次,連續防治3次。還可用煙霧劑進行熏蒸,連續2-3次。
② 黃瓜種植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1)移苗法在育苗盤內裝入爐灰、沙子、鋸末等整平後澆透水,把已催芽的種子均勻地平放在育苗盤內,上面蓋1厘米厚的沙子。播種後冬春季節把育苗盤最好擺在地熱線上,上面覆蓋塑料薄膜,以便保溫、保濕,但不要把薄膜和沙子貼得太緊,造成氧氣供給不足,影響出苗;夏季則可以放在蔭棚下,並注意營養土的濕潤。晝夜保持25~30℃,24~36小時後陸續出苗時,立即去掉覆蓋在育苗盤上面的塑料薄膜。(2)貼小芽法將營養缽裝上營養土後,澆透水,把經過催芽的種子一粒一粒平著擺在營養缽的中央,每個營養缽放一粒種子,播種後覆土1~1.5厘米。為了提早出苗,在冬春季節經常在營養缽下鋪設地熱線,上面加蓋塑料薄膜,待幼芽頂土時把膜撤掉。營養土塊播種前要把水澆透,否則會直接影響根系生長。
當有80%左右種子破土出苗後,要適當降低溫度,白天20~25℃,夜間13~16℃,防止高溫造成小苗徒長。因為黃瓜的花芽分化早,第一片真葉展開之前就開始花芽分化,再加上黃瓜的根系再生能力弱,一旦斷根很難恢復,所以應該當子葉展平時,就立即移苗,既可以少傷根,又可以不影響花芽分化。正常管理出苗4天內應該移苗結束,黃瓜苗必須移栽到營養缽或營養土塊上,移苗時除了澆透水以外還要保持較高的溫度,以便促進新根生長,縮短緩苗時間,氣溫白天保持25~20℃,緩苗期間有條件的最好進行地熱線加溫,一般3~4天後新根長出,長出新葉,標志緩苗期結束,開始進入成苗階段。
為了防止黃瓜「戴帽」出苗,播種時應注意把種子扁平放在營養土面上,不要把種子立著插在營養土上,而且要輕輕按一下種子,使種子與營養土緊密接觸,覆土1~1.5厘米厚,用輕型基質時還可以適當加厚。
子葉出土到真葉破心是下胚軸最易徒長的時期,應在子葉出土後立即降低地溫和氣溫,地溫降到18℃左右,白天氣溫20~25℃,夜間氣溫15℃左右,如果夜間氣溫超過17℃,幼苗明顯徒長。白天盡量增加光照,使子葉盡快綠化。如果白天弱光加上夜間高溫,不僅可加快徒長,而且容易導致猝倒病發生和蔓延。
③ 黃瓜種植方法和時間
④ 黃瓜怎麼種植方法如下
春暖花開正是種植蔬菜的好季節,這個時候哪些蔬菜適合種植呢?有不少的朋友都喜歡在家中種植一些黃瓜,自己種植的黃瓜能夠做蔬菜也能做水果,並且口感還要更好。應該如何種植好黃瓜呢?
一、養護方法
1、溫度:黃瓜喜歡溫暖的生長環境,正常生長的溫度是在二十度到三十二度之間,低溫不能低於十五度,避免被凍傷,高溫也要注意,盡量不能超過三十五度,否則很容易就會被灼傷枝葉,從而黃瓜也會脫水,所以冬季養殖需要在大棚內。
2、澆水:在生長期間的黃瓜是需要足夠的水,這樣可以促進幼苗的生長發育,差不多每隔三天澆一次水就可以了,在開花期間不能多澆水,防止澆水過多從而導致植株的花落頻繁,所以盡量等到地皮全部干透之後再澆水,差不多七天澆一次水就可以了。
3、光照:黃瓜對於光照是沒有太高的要求,不過也不能一直待在陰暗的環境中,它完全可以接受全日照。沒有具體的標准每天必須要接受幾個小時的光照,夏季強光可以避免一下,長心剛剛長出來的小黃瓜被曬枯萎就可以了。
4、施肥:在定植之前需要施足基肥,這樣能夠有助於幼苗的生長,同時在生長期間可以多次進行追肥,主要以沃葉氨基酸水溶肥為主,當然動物的糞便也是可以的,這樣能夠讓產量有所提高,也能夠增加植物的免疫力,減少一些病蟲害的發生。
二、養殖技巧
1、繁殖:播種是主要的繁殖方式,可以大面積的種植,播種可以在春季的時候進行,這個時候的溫度也正好,播種之後要澆透水。然後為了防止水分流失,可以蓋一層保鮮膜,之後輕輕的壓一下,有助於種子生長。
2、修剪:黃瓜在生長期間,枝葉可能會逐漸的老齡化,可以將其直接剪掉,因為老齡化後的枝葉沒有任何的作用,為了防止養分的流失,可以剪掉。
⑤ 黃瓜的種植方法和技術
1、整地施基肥
基肥的用量每畝可施糞肥10000kg,餅肥150kg,過磷酸鈣200kg,草木灰150kg,有必要時施入硫酸鋅3kg,施入基肥應採用2/3的量普施,1/3的量溝施,施入後,肥料與土壤混合均勻,將地整平,起的壟高低要一致,壟與壟之間的距離在40cm左右。
2、定植
定植宜選擇在晴天的上午進行,定植時應首先選擇和使用健壯的大苗,邊起苗邊取掉外面的營養缽,盡量保持土坨完整,減少根系損傷,然後在半高壟上按株距30厘米,挖坑坐水(水量要適當多些)定植,定植不宜過深,嫁接部位應與地面保持1~2厘米的距離。
3、緩苗至根瓜採收前管理
黃瓜定植後7天內,隨著外界氣溫的降低,要特別注意保持室內較高溫度,白天以28~30℃為宜,夜間不低於18℃,可進行一次中耕,緩苗至根瓜採收前原則上不須澆水,7天後當心葉開始萌發表明緩苗結束,為不影響莖蔓的正常生長,此時可將嫁接夾去掉。黃瓜緩苗後10~20天可進行一次葉面噴肥,期間在壟背兩側再進行2~3次中耕,深度從15~10厘米,由深至淺,范圍由近至遠,做到淺鋤背深鋤溝,目的是要加強土壤通透性,促進生根的同時,還要盡量減少傷根。中耕結束後10天左右開始鋪設地膜(地膜不宜鋪設過早),即在每個50厘米的小壟背間鋪沒一層地膜,採用從膜兩側劃口方式進行,地膜綳緊兩邊用土埋實,地膜與地面在壟背中間形成中空,以利於以後膜下暗澆水。鋪設地膜既可以提高地溫,保持土壤濕度,同時又可以控制土壤水份向室內空氣當中的蒸發,降低空氣相對濕度,減少病害的發生。當黃瓜莖蔓長度達到50厘米左右,十餘片葉時,開始用尼龍繩吊蔓,以合理調整莖蔓的生長。
⑥ 黃瓜的種植方法
黃瓜的種植方法
溫度:喜歡溫暖,適宜生長的溫度是在25℃~32℃之間。
澆水:在生長期間可以適當的澆水,每隔三天澆水一次,在開花期間每隔七天澆水一次。
光照:對光照沒有太大的要求,正常接受光照就可以,全日照可以正常生長。
施肥:定植前需要施足基肥,在生長期間需要繼續追肥幾次,主要以化肥為主。
⑦ 黃瓜如何種植才能高質豐產,發生病蟲害如何防治
隨著種植技術的發展,黃瓜的種植越來越多樣化,從單一的露地栽培逐漸轉向設施栽培,在設施栽培中又有多個茬口。無論哪種栽培模式和茬口,黃瓜種植要想獲得高產,在黃瓜生長發育的各個階段,就要為其創造適宜的生長條件。根據當前的季節,正是溫室早春茬黃瓜的播種時期,因此,我就以早春茬的黃瓜種植為例,來說說黃瓜種植中如何獲得高質豐產以及病蟲害的防治。
5、病蟲害防治
早春茬大棚栽培的常發生的蟲害主要有白粉虱、美洲斑潛蠅和瓜蚜等。病害主要有白粉病、病毒病、霜霉病、細菌性角斑病、灰霉病、枯萎病等。
病蟲害的防治:
在防治病蟲害時,在選擇抗病品種的同時,首先要進行農業防治,也就是控制溫室內的溫度、濕度、合理施肥等讓植株生長處在適宜的環境之內,有病葉、病枝要及時摘除帶出園外銷毀。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再使用化學葯劑防治。
(1)、蟲害
(2)病害
在選用葯劑防治時一定要在當地農技人員的指導下使用,以免產生葯害。
六、採收
春黃瓜大棚栽培以早熟為主要目的,提高前期產量是關鍵。因此,根瓜應適當早收,以利於後續瓜條快速生長發育。早春黃瓜瓜條生長緩慢,在開花後15~18天進入採收期,此時4~5天採收1次即可。如春以後氣溫逐漸回升,可2~3天採收一次。3~4月,進入結果盛期1~2天即須採收1次。
採收應在清晨進行,此時瓜條比較鮮嫩,水分也比較充足,黃瓜體溫較低,適合運輸,品質也好。總之,適時採收可使黃瓜衰老進程延緩,有利於豐產。
總之,黃瓜在種植過程中要不斷提高管理水平,讓溫度、濕度、光照、養分都處在適宜黃瓜生長發育的范圍內,然後再加上對病蟲害的及時防治,那麼獲得高產就是自然的了。
⑧ 黃瓜的種植方法
黃瓜的種植很簡單,我最近也在做黃瓜的實驗,希望可以幫到你!
1.將准備好的黃瓜種子泡水進行催牙,使用60度左右的溫水
2.整地播種,播完種後記得撒一層土,然後澆水,澆透(之後兩天一次)
3.適當施肥,1/1000——2/1000的尿素和磷酸二氫鉀,保證營養充足
4.40天後定植,前3天要保證水分充足,之後2天一次肥水,適當灑一些有機肥
5.長至一定高度時,要搭架,讓黃瓜藤順著架長
6.注意病蟲害的防治,黃瓜的主要病害是:霜霉病,角斑病,溫室栽培還有問世粉虱,紅蜘蛛等,可以適時噴灑多菌靈,菊酯等等
⑨ 想要種出又長又直的黃瓜,都該掌握哪些技術要領
隨著時期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我們現在在農村地區,農村地區的生活發生了變化。幾十年前擔心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但現在農民現在努力如何致富。大多數農村朋友都發現了今天他們自己發展的一些發展。然後讓我們今天談談種植行業的事情。掌握這4分,黃瓜不僅高,而且也是如此
預防措施
1,優化溫室環境:建議在13-30度之間以避免溫度的溫度(溫度突然降低或升高),增強了大棚的透光率,並提高了光合作用的強度。
2,營養平衡:可以塗上一定量的生銹有機肥,有條件的溫室可用於改變細菌,保持土壤健康,不建議露出氮肥,預開花,推薦1-2次海精靈生物刺激劑,以促進根部的生長,改善黃瓜的抵抗力,或與其他水溶性脂肪或復合肥料混合,但必須在黃瓜中噴灑硼源,濃度為水,硼濃度為1000次黃瓜開花的結果有用,這對於防止彎曲非常有意義。
3,現場操作:對於黃瓜具有畸形,及時清算,注意讓您自然地掛在框架以避免其他干擾。
⑩ 黃瓜的種植方法有哪些
黃瓜栽培分露地栽培和保護地栽培。露地栽培又分春黃瓜、越夏黃瓜、秋黃瓜等栽培方式。保護地栽培又分小拱棚、大拱棚、溫室、聯棟溫室等保護設施栽培。大拱棚栽培又分春促成黃瓜栽培、秋延遲黃瓜栽培;溫室栽培又分秋延遲黃瓜、越冬黃瓜、早春黃瓜、越夏黃瓜等多種方式與其他蔬菜作物輪作栽培。目前主要採用一年一茬式栽培。
一年一茬式栽培一般於9月初至10月上旬育苗,10月上中旬至11月份定植,翌年麥收後至8月份拉秧。秋延遲茬栽培,於7月份育苗,8月份定植,在大拱棚內栽培,11月上、中旬拉秧;溫室栽培,翌年1~2月份拉秧,後定植茄果類或豆類。早春茬栽培於12~翌年1月份育苗,溫室栽培1~2月份定植,6~8月份拉秧;大拱棚栽培,2月底3月初定植,6~7月份拉秧,後栽培茄果類、豆類或葉菜類蔬菜。越夏栽培在內陸高溫地區,需在溫室或大拱棚內加蓋遮陽網遮陽降溫,4~5月份育苗,5~6月份定植,8~9月份拉秧。高原冷涼地區可直接實行露地越夏栽培。
露地栽培黃瓜分春茬、夏茬和秋茬栽培。春茬黃瓜栽培於2~3月份育苗,3~4月份定植,5~7月份收獲;夏茬黃瓜栽培於4~5月份育苗,5~6月份定植,6~9月份收獲;秋茬黃瓜栽培於8月份育苗,9月份定植,9~11月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