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內齒輪測檢方法
檢測齒頂圓,公法線長度(跨棒距),齒數,齒形角,如果是精度較高的齒輪還要用三坐標檢測齒輪的垂直度,齒面粗糙度。正常只要檢測這么多就好了。另外淬火的也要檢測硬度
2. 怎樣檢測齒輪和軸承磨損。現在都有什麼方法····謝謝大家··
1. 齒輪磨損快速測定方法。
用測定齒輪磨損的檢測圓盤,並根據大量數據製成可用於對照的表格,可確定齒輪磨損的程度。檢測時只需將副變速軸的鏈輪軸蓋打開,並用拆下的兩顆螺釘將檢測圓盤固定住,再將一帶有磁性的小指針放在副變速軸芯上,則指針隨副變速軸旋轉。測量時,將驅動輪的前後用石塊塞住,以提高檢測精度。選擇好檔位,順向轉動皮帶輪將各嚙合齒輪副的間隙消除,此時,將指針對准圓盤上「0」點,然後,反方向轉動皮帶輪,直到轉動困難(消除所有傳動間隙)或輪胎開始轉動時為止,這時指針所指的讀數即為該檔位的綜合間隙角度。一般檢測兩次。完成一個檔位後,變換檔位,同樣,再測定另一檔位的綜合間隙角,直到所有檔位都測好為止。有些拖拉機不宜卸下鏈輪軸蓋,可將檢測圓盤用兩塊磁鐵吸附在皮帶輪上,隨皮帶輪一起轉動。指針吸附在葉子板上,同樣可測出各檔齒輪綜合間隙角。由於傳動比的變化及鏈條的影響,測得的數據略有變化,但仍能基本反映實際情況。
1 軸承磨損快速測定方法。
用壓鉛法檢測軸承間隙較用塞尺檢測准確,但較費事。
檢測所用的鋁絲應當柔軟,直徑不宜太大或太小,最理想的直徑為間隙的1.5~2倍,實際工作中通常用軟鉛絲進行檢測。
檢測時,先把軸承蓋打開,選用適當直徑的鉛絲,將其截成15~40毫米長的小段,放在軸頸上及上下軸承分界面處,蓋上軸承蓋,按規定扭矩擰緊固定螺栓,然後在擰松螺栓,取下軸承蓋,用千分尺檢測壓扁的鉛絲厚度,求出軸承頂間隙的平均值。
若頂隙太小,可在上、下瓦結合面上加墊。若太大,則減墊、刮研或重新澆瓦。
滑動軸承除了要保證徑向間隙以外,還應該保證軸向間隙。檢測軸向間隙時,將軸移至一個極端位置,然後用塞尺或百分表測量軸從一個極端位置至另一個極端位置的竄動量即軸向間隙。
3. 求齒輪精度檢驗方法
齒輪的檢測和評定常規是兩種:一種是功能性檢測,國內也叫綜合檢測,另一種叫分析性檢測,或者叫單項檢測。如果評定齒輪的精度等級,多用分析性檢測,也就是單項檢測。需要專門的齒輪檢測設備,設備成本很高,克林根貝格的檢測儀具有全功能檢測,一般評定齒形、齒向、基節、周累和徑跳,根據實測數據可直接看出精度等級。一般都只是評價齒輪的精度,但是如果你想了解一對兒齒輪的嚙合精度的話,可以用綜合檢測。一般評價單齒徑向綜合誤差和一周徑向綜合誤差,也可評價徑跳和中心距變動量,基本反映的是齒輪副的嚙合精度。
4. 如何檢測齒輪齒條精度
齒輪的檢測和評定常規是兩種:一種是功能性檢測,國內也叫綜合檢測,另一種叫分析性檢測,或者叫單項檢測。如果評定齒輪的精度等級,多用分析性檢測,也就是單項檢測。需要專門的齒輪檢測設備,設備成本很高,克林根貝格的檢測儀具有全功能檢測,一般評定齒形、齒向、基節、周累和徑跳,根據實測數據可直接看出精度等級。一般都只是評價齒輪的精度,但是如果你想了解一對兒齒輪的嚙合精度的話,可以用綜合檢測。一般評價單齒徑向綜合誤差和一周徑向綜合誤差,也可評價徑跳和中心距變動量,基本反映的是齒輪副的嚙合精度。
5. 齒輪用什麼方法(手段)去檢驗
齒輪檢驗是一個非常專業的范疇。一般的檢驗分兩種,一種叫做單項檢測(分析測量),一種叫做綜合檢驗(功能性檢測)。單項檢驗的項目一般包括:齒形、齒向、跳動、公法線、基節、周累等等。綜合檢驗是用一個精度很高的標准齒輪(master gear)和被檢測的零件嚙合,一般檢測的項目有:單齒、一周、中心距及變化量,再者可以對齒面著色,看接觸斑點的位置和形狀來判斷它的嚙合狀況。所以不管單項還是綜合都是要專門的儀器和量具來檢測的。
6. 齒輪檢測方法
齒輪檢驗是一個非常專業的范疇。一般的檢驗分兩種,一種叫做單項檢測(分析測量),一種叫做綜合檢驗(功能性檢測)。單項檢驗的項目一般包括:齒形、齒向、跳動、公法線、基節、周累等等。綜合檢驗是用一個精度很高的標准齒輪(master gear)和被檢測的零件嚙合,一般檢測的項目有:單齒、一周、中心距及變化量,再者可以對齒面著色,看接觸斑點的位置和形狀來判斷它的嚙合狀況。所以不管單項還是綜合都是要專門的儀器和量具來檢測的。
7. 齒輪精度檢測項目有哪些
齒輪精度檢測項目有很多,有4個大的方向,一是控制齒輪的傳遞運動的准確性精度,二是控制傳動平穩性精度,三是控制載荷分布均勻性,四是控制合理的齒側間隙。比較容易檢測,所用的量具比較簡單便宜的項目一般是檢齒圈徑向跳動、公法線長度變動、公法線長度平均偏差、齒厚誤差。
8. 齒輪誤差的測量方法主要有哪些
1)、齒輪單項幾何形狀誤差測量技術
它採用坐標式幾何解析測量法,將齒輪作為一個具有復雜形狀的幾何實體,在所建立的測量坐標系(直角坐標系、極坐標系或圓柱坐標系)上,按照設計幾何參數對齒輪齒面的幾何形狀偏差進行測量。測量方式主要有兩種:離散坐標點測量方式和連續幾何軌跡點掃描(如展成)測量方式。所測得的齒輪誤差是被測齒輪齒面上被測點的實際位置坐標(實際軌跡或形狀)和按設計參數所建立的理想齒輪齒面上相應點的理論位置坐標(理論軌跡或形狀)之間的差異,通常也就是和幾何坐標式齒輪測量儀器對應測量運動所形成的測量軌跡之間的差異。測量的誤差項目是齒輪的單項幾何偏差,以齒廓、齒向和齒距等三項基本偏差為主。由於坐標測量技術、感測器技術、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尤其是數據處理軟體功能的增強,三維齒面形貌偏差、分解齒輪單項幾何偏差和頻譜分析等誤差項目的測量得到了推廣。單項幾何偏差測量的優點是便於對齒輪(尤其是首件)加工質量進行分析和診斷、對機床加工工藝參數進行再調整;儀器可藉助於樣板進行校正,實現基準的傳遞。
2)、齒輪綜合誤差測量技術
它採用嚙合滾動式綜合測量法,把齒輪作為一個回轉運動的傳動元件,在理論安裝中心距下,和測量齒輪嚙合滾動,測量其綜合偏差。綜合測量又分為齒輪單面嚙合測量,用以檢測齒輪的切向綜合偏差和單齒切向綜合偏差;以及齒輪雙面嚙合測量,用以檢測齒輪的徑向綜合偏差和單齒徑向綜合偏差。為了更有效地發揮齒輪雙面嚙合測量技術的質量監控作用,增加了偏差的頻譜分析測量項目;還從徑向綜合偏差中分解出徑向綜合螺旋角偏差和徑向綜合齒向錐度偏差。這是齒輪徑向綜合測量技術中的一個新發展。綜合運動偏差測量的優點是測量速度快,適合批量產品的質量終檢,便於對齒輪加工工藝過程進行及時監控。儀器可藉助於標准元件(如標准齒輪)進行校驗,實現基準的傳遞。上述兩項測量技術基於傳統的齒輪精度理論,然而隨著對齒輪質量檢測要求的不斷增加和提高,這些傳統的齒輪測量技術也在不斷細化、豐富、更新、提高。
3)、齒輪整體誤差測量技術
它所基於的齒輪整體誤差理論,是由我國機床工具行業、尤其是成都工具研究所的科研技術人員共同努力創建和不斷完善的一種新型齒輪測量理論。把齒輪作為一個用於實現傳動功能的幾何實體,或採用坐標式幾何解析法對其單項幾何精度進行測量,並按齒輪嚙合傳動順序和位置,集成為一條「靜態」齒輪整體誤差曲線;或按單面嚙合綜合測量方式,使用特殊測量齒輪,採用滾動點掃描測量法對其進行測量,得到齒輪「運動」整體誤差曲線。上述兩種齒輪整體誤差曲線,經過運算和數據處理,都可以得到齒輪綜合運動偏差、各單項幾何偏差、三維齒面形貌偏差,以及接觸區狀態,從而能更全面、准確的評定齒輪質量和齒輪加工工藝的分析和診斷。齒輪整體誤差測量技術是對傳統齒輪測量技術的繼承和發展。尤其是採用單面嚙合、滾動點掃描測量的齒輪整體誤差測量技術更具有測量信息豐富、測量速度快、測量精度更接近使用狀態的特點,特別適合批量產品齒輪精度的檢測與質量的控制。在汽車齒輪要求100%全部檢測的態勢下,這種由我國首先開發出來的齒輪整體誤差測量技術得到了重視和推廣,其中,成都工具研究所開發的錐齒輪整體誤差測量技術曾於90年代轉讓給德國KLINGELNBERG公司。德國FRENCO公司推向市場的齒輪單面嚙合滾動點掃描測量儀器,採用了完全類同的技術。
當前齒輪製造業的一個發展趨勢,是將齒輪測量技術和齒輪設計、加工製造進行集成,實現齒輪製造信息的融合及CAD/CAM/CAT的集成,從而構建一個先進的齒輪閉環製造系統(由於通常由數字化信息來實現,可稱為數字化閉環製造系統)。美國GLEASON和德國KLINGELNBERG開發的錐齒輪閉環製造技術和系統是個典型實例。
此外,在儀器測量形態和檢測系統方面,現代齒輪測量技術還有如下的進展。
4)、齒輪在機測量技術
該技術有了較快的發展,是一個重要發展趨勢。直接將齒輪測量裝置集成於齒輪加工機床,齒輪試切或加工後不用拆卸,立即在機床上進行在機測量,根據測量結果對機床(或滾輪)參數及時調整修正(主要針對磨齒)。這對於成形磨齒加工和大齒輪磨齒加工而言,在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方面,尤其具有重要意義。德國KAPP廠的數控磨齒機就是一個典型代表。CNC齒輪加工機床的迅速發展,為推動齒輪在機測量技術的應用和發展提供了可靠的工作平台。
由於對大批量生產的汽車轎車齒輪質量要求的提高,齒輪在線測量分選技術的應用已是必不可少。上海汽車齒輪廠首次從美國ITW公司引進了該項技術和相應儀器裝備,取得了預期效果,據稱還將陸續購進該類檢測儀器。
5)、齒輪激光測量技術
通常是指在齒輪的幾何尺寸和形狀位置精度的測量中,採用了激光技術,包括採用激光測長系統(如採用雙頻激光干涉儀作為齒輪測量儀器的長度基準或感測器)、激光測量頭系統(如採用非接觸點反射式激光測量頭作為齒輪誤差的檢測感測器)、以及激光全息式齒輪測量系統(如採用激光全息技術對齒輪的齒面幾何形狀誤差進行測量的系統)等。由於激光是長度溯源基準,不少高精度齒輪計量系統或齒輪測量基準儀器,採用激光測量系統作為其長度坐標測量系統。美國FELLOWS廠70年代開發的MICROLOG60就是一個實例。加拿大溫莎精密測量儀器廠在80年代初生產的齒輪測量儀器就採用了非接觸點反射式激光測量頭,可用於測量塑料製成的軟齒面齒輪。齒輪激光測量技術在日本倍受重視,並逐步完善成為產品推向市場。日本AMTEC公司的G3齒輪測量系統,採用的是CONO激光測量頭,齒輪回轉,測頭位置相應變化,測出齒輪的截面形狀。大阪精機開發的激光齒輪測量儀,採用激光全息技術,用光干涉法對被測齒輪的全齒面形狀進行精度測量。
9. 求齒輪精度檢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