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萬用表怎麼使用測電阻 電壓 電流 分別是測元件的什麼情況
電子元器件檢測方法
元器件的檢測是家電維修的一項基本功,如何准確有效地檢測元器件的相關參數,判斷元器
件的是否正常,不是一件千篇一律的事,必須根據不同的元器件採用不同的方法,從而判斷元器件的正常與否。特別對初學者來說,熟練掌握常用元器件的檢測方法和經驗很有必要,以下對常用電子元器件的檢測經驗和方法進行介紹供對考。
一、電阻器的檢測方法與經驗:
1固定電阻器的檢測。
A將兩表筆(不分正負)分別與電阻的兩端引腳相接即可測出實際電阻值。為了提高測量精度,
應根據被測電阻標稱值的大小來選擇量程。由於歐姆擋刻度的非線性關系,它的中間一段分度較為精細,因此應使指針指示值盡可能落到刻度的中段位置,即全刻度起始的20%~80%弧度范圍內,以使測量更准確。根據電阻誤差等級不同。讀數與標稱阻值之間分別允許有±5%、±10%或±20%的誤差。如不相符,超出誤差范圍,則說明該電阻值變值了。
B注意:測試時,特別是在測幾十kΩ以上阻值的電阻時,手不要觸及表筆和電阻的導電部分;被檢測的電阻從電路中焊下來,至少要焊開一個頭,以免電路中的其它組件對測試產生影響,造成測量誤差;色環電阻的阻值雖然能以色環標志來確定,但在使用時最好還是用萬用表測試一下其實際阻值。
2水泥電阻的檢測。檢測水泥電阻的方法及注意事項與檢測普通固定電阻完全相同。
3熔斷電阻器的檢測。在電路中,當熔斷電阻器熔斷開路後,可根據經驗作出判斷:若發現熔
斷電阻器表面發黑或燒焦,可斷定是其負荷過重,通過它的電流超過額定值很多倍所致;如果其表面無任何痕跡而開路,則表明流過的電流剛好等於或稍大於其額定熔斷值。對於表面無任何痕跡的熔斷電阻器好壞的判斷,可藉助萬用表R×1擋來測量,為保證測量准確,應將熔斷電阻器一端從電路上焊下。若測得的阻值為無窮大,則說明此熔斷電阻器已失效開路,若測得的阻值與標稱值相差甚遠,表明電阻變值,也不宜再使用。在維修實踐中發現,也有少數熔斷電阻器在電路中被擊穿短路的現象,檢測時也應予以注意。
4電位器的檢測。檢查電位器時,首先要轉動旋柄,看看旋柄轉動是否平滑,開關是否靈活,
開關通、斷時「喀噠」聲是否清脆,並聽一聽電位器內部接觸點和電阻體摩擦的聲音,如有「沙沙」聲,說明質量不好。用萬用表測試時,先根據被測電位器阻值的大小,選擇好萬用表的合適電阻擋位,然後可按下述方法進行檢測。
A用萬用表的歐姆擋測「1」、「2」兩端,其讀數應為電位器的標稱阻值,如萬用表的指針不動或阻值相差很多,則表明該電位器已損壞。
B檢測電位器的活動臂與電阻片的接觸是否良好。用萬用表的歐姆檔測「1」、「2」(或「2」、「3」)兩端,將電位器的轉軸按逆時針方向旋至接近「關」的位置,這時電阻值越小越好。再順時針慢慢旋轉軸柄,電阻值應逐漸增大,表頭中的指針應平穩移動。當軸柄旋至極端位置「3」時,阻值應接近電位器的標稱值。如萬用表的指針在電位器的軸柄轉動過程中有跳動現象,說明活動觸點有接觸不良的故障。
5正溫度系數熱敏電阻(PTC)的檢測。檢測時,用萬用表R×1擋,具體可分兩步操作:
A常溫檢測(室內溫度接近25℃);將兩表筆接觸PTC熱敏電阻的兩引腳測出其實際阻值,並
與標稱阻值相對比,二者相差在±2Ω內即為正常。實際阻值若與標稱阻值相差過大,則說明其性能不良或已損壞。
B加溫檢測;在常溫測試正常的基礎上,即可進行第二步測試—加溫檢測,將一熱源(例如電
烙鐵)靠近PTC熱敏電阻對其加熱,同時用萬用表監測其電阻值是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如是,說明熱敏電阻正常,若阻值無變化,說明其性能變劣,不能繼續使用。注意不要使熱源與PTC熱敏電阻靠得過近或直接接觸熱敏電阻,以防止將其燙壞。
6負溫度系數熱敏電阻(NTC)的檢測。
(1)、測量標稱電阻值Rt 用萬用表測量NTC熱敏電阻的方法與測量普通固定電阻的方法相
同,即根據NTC熱敏電阻的標稱阻值選擇合適的電阻擋可直接測出Rt的實際值。但因NTC熱
敏電阻對溫度很敏感,故測試時應注意以下幾點:ARt是生產廠家在環境溫度為25℃時所測
得的,所以用萬用表測量Rt時,亦應在環境溫度接近25℃時進行,以保證測試的可信度。B
測量功率不得超過規定值,以免電流熱效應引起測量誤差。C注意正確操作。測試時,不要用
手捏住熱敏電阻體,以防止人體溫度對測試產生影響。
(2)、估測溫度系數αt 先在室溫t1下測得電阻值Rt1,再用電烙鐵作熱源,靠近熱敏電阻
Rt,測出電阻值RT2,同時用溫度計測出此時熱敏電阻RT表面的平均溫度t2再進行計算。
7壓敏電阻的檢測。用萬用表的R×1k擋測量壓敏電阻兩引腳之間的正、反向絕緣電阻,均為
無窮大,否則,說明漏電流大。若所測電阻很小,說明壓敏電阻已損壞,不能使用。
8光敏電阻的檢測。
A用一黑紙片將光敏電阻的透光窗口遮住,此時萬用表的指針基本保持不動,阻值接近無窮大。此值越大說明光敏電阻性能越好。若此值很小或接近為零,說明光敏電阻已燒穿損壞,不能再繼續使用。
B將一光源對准光敏電阻的透光窗口,此時萬用表的指針應有較大幅度的擺動,阻值明顯減些
此值越小說明光敏電阻性能越好。若此值很大甚至無窮大,表明光敏電阻內部開路損壞,也不能再繼續使用。
C將光敏電阻透光窗口對准入射光線,用小黑紙片在光敏電阻的遮光窗上部晃動,使其間斷受
光,此時萬用表指針應隨黑紙片的晃動而左右擺動。如果萬用表指針始終停在某一位置不隨紙片晃動而擺動,說明光敏電阻的光敏材料已經損壞。
二、電容器的檢測方法與經驗
1固定電容器的檢測
A檢測10pF以下的小電容因10pF以下的固定電容器容量太小,用萬用表進行測量
B. 萬用表如何測量電腦主板好壞如何維修的
可以上這里看看:
http://www.chinafix.com.cn/thread-55100-1-1.html
一、電阻器的檢測方法與經驗:
1 固定電阻器的檢測。A 將兩表筆(不分正負)分別與電阻的兩端引腳相接即可測
出實際電阻值。為了提高測量精度,應根據被測電阻標稱值的大小來選擇量程。由於歐
姆擋刻度的非線性關系,它的中間一段分度較為精細,因此應使指針指示值盡可能落到
刻度的中段位置,即全刻度起始的20%~80%弧度范圍內,以使測量更准確。根據電阻
誤差等級不同。讀數與標稱阻值之間分別允許有±5%、±10%或±20%的誤差。如不相符,
超出誤差范圍,則說明該電阻值變值了。B 注意:測試時,特別是在測幾十kΩ以上阻
值的電阻時,手不要觸及表筆和電阻的導電部分;被檢測的電阻從電路中焊下來,至少
要焊開一個頭,以免電路中的其他元件對測試產生影響,造成測量誤差;色環電阻的阻
值雖然能以色環標志來確定,但在使用時最好還是用萬用表測試一下其實際阻值。
2 水泥電阻的檢測。檢測水泥電阻的方法及注意事項與檢測普通固定電阻完全相
同。
3 熔斷電阻器的檢測。在電路中,當熔斷電阻器熔斷開路後,可根據經驗作出判斷:
若發現熔斷電阻器表面發黑或燒焦,可斷定是其負荷過重,通過它的電流超過額定值很
多倍所致;如果其表面無任何痕跡而開路,則表明流過的電流剛好等於或稍大於其額定
熔斷值。對於表面無任何痕跡的熔斷電阻器好壞的判斷,可藉助萬用表R×1 擋來測量,
為保證測量准確,應將熔斷電阻器一端從電路上焊下。若測得的阻值為無窮大,則說明
此熔斷電阻器已失效開路,若測得的阻值與標稱值相差甚遠,表明電阻變值,也不宜再
使用。在維修實踐中發現,也有少數熔斷電阻器在電路中被擊穿短路的現象,檢測時也
應予以注意。
4 電位器的檢測。檢查電位器時,首先要轉動旋柄,看看旋柄轉動是否平滑,開關
是否靈活,開關通、斷時「喀噠」聲是否清脆,並聽一聽電位器內部接觸點和電阻體摩擦的
聲音,如有「沙沙」聲,說明質量不好。用萬用表測試時,先根據被測電位器阻值的大小,
選擇好萬用表的合適電阻擋位,然後可按下述方法進行檢測。
A 用萬用表的歐姆擋測「1」、「2」兩端,其讀數應為電位器的標稱阻值,如萬用表的
指針不動或阻值相差很多,則表明該電位器已損壞。B 檢測電位器的活動臂與電阻片的
接觸是否良好。用萬用表的歐姆檔測「1」、「2」(或「2」、「3」)兩端,將電位器的轉軸按逆時針
方向旋至接近「關」的位置,這時電阻值越小越好。再順時針慢慢旋轉軸柄,電阻值應逐漸
增大,表頭中的指針應平穩移動。當軸柄旋至極端位置「3」時,阻值應接近電位器的標稱
值。如萬用表的指針在電位器的軸柄轉動過程中有跳動現象,說明活動觸點有接觸不良
的故障。
5 正溫度系數熱敏電阻(PTC)的檢測。檢測時,用萬用表R×1 擋,具體可分兩步操
作:A 常溫檢測(室內溫度接近25℃);將兩表筆接觸PTC 熱敏電阻的兩引腳測出其實
際阻值,並與標稱阻值相對比,二者相差在±2Ω內即為正常。實際阻值若與標稱阻值相
差過大,則說明其性能不良或已損壞。B 加溫檢測;在常溫測試正常的基礎上,即可進
行第二步測試—加溫檢測,將一熱源(例如電烙鐵)靠近PTC 熱敏電阻對其加熱,同時用
萬用表監測其電阻值是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如是,說明熱敏電阻正常,若阻值無變
化,說明其性能變劣,不能繼續使用。注意不要使熱源與PTC 熱敏電阻靠得過近或直接
接觸熱敏電阻,以防止將其燙壞。
6 負溫度系數熱敏電阻(NTC)的檢測。
(1)、測量標稱電阻值Rt
用萬用表測量NTC 熱敏電阻的方法與測量普通固定電阻的方法相同,即根據NTC
熱敏電阻的標稱阻值選擇合適的電阻擋可直接測出Rt 的實際值。但因NTC 熱敏電阻對
溫度很敏感,故測試時應注意以下幾點:A Rt 是生產廠家在環境溫度為25℃時所測得
的,所以用萬用表測量Rt 時,亦應在環境溫度接近25℃時進行,以保證測試的可信度。
B 測量功率不得超過規定值,以免電流熱效應引起測量誤差。C 注意正確操作。測試
時,不要用手捏住熱敏電阻體,以防止人體溫度對測試產生影響。
(2)、估測溫度系數αt
先在室溫t1 下測得電阻值Rt1,再用電烙鐵作熱源,靠近熱敏電阻Rt,測出電阻值
RT2,同時用溫度計測出此時熱敏電阻RT 表面的平均溫度t2 再進行計算。
7 壓敏電阻的檢測。用萬用表的R×1k 擋測量壓敏電阻兩引腳之間的正、反向絕緣
電阻,均為無窮大,否則,說明漏電流大。若所測電阻很小,說明壓敏電阻已損壞,不
能使用。
8 光敏電阻的檢測。A 用一黑紙片將光敏電阻的透光窗口遮住,此時萬用表的指
針基本保持不動,阻值接近無窮大。此值越大說明光敏電阻性能越好。若此值很小或接
近為零,說明光敏電阻已燒穿損壞,不能再繼續使用。B 將一光源對准光敏電阻的透光
窗口,此時萬用表的指針應有較大幅度的擺動,阻值明顯減小。此值越小說明光敏電阻
性能越好。若此值很大甚至無窮大,表明光敏電阻內部開路損壞,也不能再繼續使用。C
將光敏電阻透光窗口對准入射光線,用小黑紙片在光敏電阻的遮光窗上部晃動,使其
間斷受光,此時萬用表指針應隨黑紙片的晃動而左右擺動。如果萬用表指針始終停在某
一位置不隨紙片晃動而擺動,說明光敏電阻的光敏材料已經損壞。
二、電容器的檢測方法與經驗
1 固定電容器的檢測
A 檢測10pF 以下的小電容
因10pF 以下的固定電容器容量太小,用萬用表進行測量,只能定性的檢查其是否
有漏電,內部短路或擊穿現象。測量時,可選用萬用表R×10k 擋,用兩表筆分別任意接
電容的兩個引腳,阻值應為無窮大。若測出阻值(指針向右擺動)為零,則說明電容漏電損
壞或內部擊穿。B 檢測10PF~0 01μF 固定電容器是否有充電現象,進而判斷其好壞。
萬用表選用R×1k 擋。兩只三極體的β值均為100 以上,且穿透電流要小。可選用3DG6
等型號硅三極體組成復合管。萬用表的紅和黑表筆分別與復合管的發射極e 和集電極c
相接。由於復合三極體的放大作用,把被測電容的充放電過程予以放大,使萬用表指針
擺幅度加大,從而便於觀察。應注意的是:在測試操作時,特別是在測較小容量的電容
時,要反復調換被測電容引腳接觸A、B 兩點,才能明顯地看到萬用表指針的擺動。C
對於0 01μF 以上的固定電容,可用萬用表的R×10k 擋直接測試電容器有無充電過程
以及有無內部短路或漏電,並可根據指針向右擺動的幅度大小估計出電容器的容量。
2 電解電容器的檢測
A 因為電解電容的容量較一般固定電容大得多,所以,測量時,應針對不同容量選
用合適的量程。根據經驗,一般情況下,1~47μF 間的電容,可用R×1k 擋測量,大於4
7μF 的電容可用R×100 擋測量。
B 將萬用表紅表筆接負極,黑表筆接正極,在剛接觸的瞬間,萬用表指針即向右偏
轉較大偏度(對於同一電阻擋,容量越大,擺幅越大),接著逐漸向左回轉,直到停在某一
位置。此時的阻值便是電解電容的正向漏電阻,此值略大於反向漏電阻。實際使用經驗
表明,電解電容的漏電阻一般應在幾百kΩ以上,否則,將不能正常工作。在測試中,若
正向、反向均無充電的現象,即表針不動,則說明容量消失或內部斷路;如果所測阻值
很小或為零,說明電容漏電大或已擊穿損壞,不能再使用。C 對於正、負極標志不明的
電解電容器,可利用上述測量漏電阻的方法加以判別。即先任意測一下漏電阻,記住其
大小,然後交換表筆再測出一個阻值。兩次測量中阻值大的那一次便是正向接法,即黑
表筆接的是正極,紅表筆接的是負極。D 使用萬用表電阻擋,採用給電解電容進行正、
反向充電的方法,根據指針向右擺動幅度的大小,可估測出電解電容的容量。
3 可變電容器的檢測
A 用手輕輕旋動轉軸,應感覺十分平滑,不應感覺有時松時緊甚至有卡滯現象。將
載軸向前、後、上、下、左、右等各個方向推動時,轉軸不應有松動的現象。B 用一隻
手旋動轉軸,另一隻手輕摸動片組的外緣,不應感覺有任何松脫現象。轉軸與動片之間
接觸不良的可變電容器,是不能再繼續使用的。C 將萬用表置於R×10k 擋,一隻手將
兩個表筆分別接可變電容器的動片和定片的引出端,另一隻手將轉軸緩緩旋動幾個來回,
萬用表指針都應在無窮大位置不動。在旋動轉軸的過程中,如果指針有時指向零,說明
動片和定片之間存在短路點;如果碰到某一角度,萬用表讀數不為無窮大而是出現一定
阻值,說明可變電容器動片與定片之間存在漏電現象。三、電感器、變壓器檢測方法與
經驗
1 色碼電感器的的檢測
將萬用表置於R×1 擋,紅、黑表筆各接色碼電感器的任一引出端,此時指針應向右
擺動。根據測出的電阻值大小,可具體分下述三種情況進行鑒別:
A 被測色碼電感器電阻值為零,其內部有短路性故障。B 被測色碼電感器直流電
阻值的大小與繞制電感器線圈所用的漆包線徑、繞制圈數有直接關系,只要能測出電阻
值,則可認為被測色碼電感器是正常的。
2 中周變壓器的檢測
A 將萬用表撥至R×1 擋,按照中周變壓器的各繞組引腳排列規律,逐一檢查各繞
組的通斷情況,進而判斷其是否正常。B 檢測絕緣性能
將萬用表置於R×10k 擋,做如下幾種狀態測試:
(1)初級繞組與次級繞組之間的電阻值;
(2)初級繞組與外殼之間的電阻值;
(3)次級繞組與外殼之間的電阻值。
上述測試結果分出現三種情況:
(1)阻值為無窮大:正常;
(2)阻值為零:有短路性故障;
(3)阻值小於無窮大,但大於零:有漏電性故障。
3 電源變壓器的檢測
A 通過觀察變壓器的外貌來檢查其是否有明顯異常現象。如線圈引線是否斷裂,脫
焊,絕緣材料是否有燒焦痕跡,鐵心緊固螺桿是否有松動,硅鋼片有無銹蝕,繞組線圈
是否有外露等。B 絕緣性測試。用萬用表R×10k 擋分別測量鐵心與初級,初級與各次
級、鐵心與各次級、靜電屏蔽層與衩次級、次級各繞組間的電阻值,萬用表指針均應指
在無窮大位置不動。否則,說明變壓器絕緣性能不良。C 線圈通斷的檢測。將萬用表置
於R×1 擋,測試中,若某個繞組的電阻值為無窮大,則說明此繞組有斷路性故障。D
判別初、次級線圈。電源變壓器初級引腳和次級引腳一般都是分別從兩側引出的,並且
初級繞組多標有220V 字樣,次級繞組則標出額定電壓值,如15V、24V、35V 等。再根
據這些標記進行識別。E 空載電流的檢測。(a) 直接測量法。將次級所有繞組全部開
路,把萬用表置於交流電流擋(500mA,串入初級繞組。當初級繞組的插頭插入220V 交
流市電時,萬用表所指示的便是空載電流值。此值不應大於變壓器滿載電流的10%~20
%。一般常見電子設備電源變壓器的正常空載電流應在100mA 左右。如果超出太多,則
說明變壓器有短路性故障。(b) 間接測量法。在變壓器的初級繞組中串聯一個10 /5W
的電阻,次級仍全部空載。把萬用表撥至交流電壓擋。加電後,用兩表筆測出電阻R 兩
端的電壓降U,然後用歐姆定律算出空載電流I 空,即I 空=U/R。F 空載電壓的檢測。
將電源變壓器的初級接220V 市電,用萬用表交流電壓接依次測出各繞組的空載電壓值(U
21、U22、U23、U24)應符合要求值,允許誤差范圍一般為:高壓繞組≤±10%,低壓繞
組≤±5%,帶中心抽頭的兩組對稱繞組的電壓差應≤±2%。G 一般小功率電源變壓器允
許溫升為40℃~50℃,如果所用絕緣材料質量較好,允許溫升還可提高。H 檢測判別
各繞組的同名端。在使用電源變壓器時,有時為了得到所需的次級電壓,可將兩個或多
個次級繞組串聯起來使用。採用串聯法使用電源變壓器時,參加串聯的各繞組的同名端
必須正確連接,不能搞錯。否則,變壓器不能正常工作。I.電源變壓器短路性故障的綜合
檢測判別。電源變壓器發生短路性故障後的主要症狀是發熱嚴重和次級繞組輸出電壓失
常。通常,線圈內部匝間短路點越多,短路電流就越大,而變壓器發熱就越嚴重。檢測
判斷電源變壓器是否有短路性故障的簡單方法是測量空載電流(測試方法前面已經介紹)。
存在短路故障的變壓器,其空載電流值將遠大於滿載電流的10%。當短路嚴重時,變壓
器在空載加電後幾十秒鍾之內便會迅速發熱,用手觸摸鐵心會有燙手的感覺。此時不用
測量空載電流便可斷定變壓器有短路點存在。
四、二極體的檢測方法與經驗
1 檢測小功率晶體二極體
A 判別正、負電極
(a) 觀察外殼上的的符號標記。通常在二極體的外殼上標有二極體的符號,帶有三
角形箭頭的一端為正極,另一端是負極。
(b) 觀察外殼上的色點。在點接觸二極體的外殼上,通常標有極性色點(白色或紅
色)。一般標有色點的一端即為正極。還有的二極體上標有色環,帶色環的一端則為負極。
(c)以阻值較小的一次測量為准,黑表筆所接的一端為正極,紅表筆所接的一端則為
負極。
B 檢測最高工作頻率fM。晶體二極體工作頻率,除了可從有關特性表中查閱出外,
實用中常常用眼睛觀察二極體內部的觸絲來加以區分,如點接觸型二極體屬於高頻管,
面接觸型二極體多為低頻管。另外,也可以用萬用表R×1k 擋進行測試,一般正向電阻
小於1K 的多為高頻管。
C 檢測最高反向擊穿電壓VRM。對於交流電來說,因為不斷變化,因此最高反向
工作電壓也就是二極體承受的交流峰值電壓。需要指出的是,最高反向工作電壓並不是
二極體的擊穿電壓。一般情況下,二極體的擊穿電壓要比最高反向工作電壓高得多(約高
一倍)。
2 檢測玻封硅高速開關二極體
檢測硅高速開關二極體的方法與檢測普通二極體的方法相同。不同的是,這種管子
的正向電阻較大。用R×1k 電阻擋測量,一般正向電阻值為5K~10K ,反向電阻值為
無窮大。
3 檢測快恢復、超快恢復二極體
用萬用表檢測快恢復、超快恢復二極體的方法基本與檢測塑封硅整流二極體的方法
相同。即先用R×1k 擋檢測一下其單向導電性,一般正向電阻為45K 左右,反向電阻
為無窮大;再用R×1 擋復測一次,一般正向電阻為幾 ,反向電阻仍為無窮大。
4 檢測雙向觸發二極體
A 將萬用表置於R×1K 擋,測雙向觸發二極體的正、反向電阻值都應為無窮大。若
交換表筆進行測量,萬用表指針向右擺動,說明被測管有漏電性故障。
將萬用表置於相應的直流電壓擋。測試電壓由兆歐表提供。測試時,搖動兆歐表,
萬用表所指示的電壓值即為被測管子的VBO 值。然後調換被測管子的兩個引腳,用同樣
的方法測出VBR 值。最後將VBO 與VBR 進行比較,兩者的絕對值之差越小,說明被測
雙向觸發二極體的對稱性越好。
5 瞬態電壓抑制二極體(TVS)的檢測
A 用萬用表R×1K 擋測量管子的好壞
對於單極型的TVS,按照測量普通二極體的方法,可測出其正、反向電阻,一般正
向電阻為4KΩ左右,反向電阻為無窮大。
對於雙向極型的TVS,任意調換紅、黑表筆測量其兩引腳間的電阻值均應為無窮大,
否則,說明管子性能不良或已經損壞。
6 高頻變阻二極體的檢測
A 識別正、負極
高頻變阻二極體與普通二極體在外觀上的區別是其色標顏色不同,普通二極體的色
標顏色一般為黑色,而高頻變阻二極體的色標顏色則為淺色。其極性規律與普通二極體
相似,即帶綠色環的一端為負極,不帶綠色環的一端為正極。
B 測量正、反向電阻來判斷其好壞
具體方法與測量普通二極體正、反向電阻的方法相同,當使用500 型萬用表R×1k
擋測量時,正常的高頻變阻二極體的正向電阻為5K~55K ,反向電阻為無窮大。
7 變容二極體的檢測
將萬用表置於R×10k 擋,無論紅、黑表筆怎樣對調測量,變容二極體的兩引腳間的
電阻值均應為無窮大。如果在測量中,發現萬用表指針向右有輕微擺動或阻值為零,說
明被測變容二極體有漏電故障或已經擊穿損壞。對於變容二極體容量消失或內部的開路
性故障,用萬用表是無法檢測判別的。必要時,可用替換法進行檢查判斷。
8 單色發光二極體的檢測
在萬用表外部附接一節15V 干電池,將萬用表置R×10 或R×100 擋。這種接法就相
當於給萬用表串接上了1 5V 電壓,使檢測電壓增加至3V(發光二極體的開啟電壓為
2V)。檢測時,用萬用表兩表筆輪換接觸發光二極體的兩管腳。若管子性能良好,必定有
一次能正常發光,此時,黑表筆所接的為正極,紅表筆所接的為負極。
9 紅外發光二極體的檢測
A 判別紅外發光二極體的正、負電極。紅外發光二極體有兩個引腳,通常長引腳為
正極,短引腳為負極。因紅外發光二極體呈透明狀,所以管殼內的電極清晰可見,內部
電極較寬較大的一個為負極,而較窄且小的一個為正極。
B 將萬用表置於R×1K 擋,測量紅外發光二極體的正、反向電阻,通常,正向電阻
應在30K 左右,反向電阻要在500K 以上,這樣的管子才可正常使用。要求反向電阻越
大越好。
10 紅外接收二極體的檢測
A 識別管腳極性
(a) 從外觀上識別。常見的紅外接收二極體外觀顏色呈黑色。識別引腳時,面對受
光窗口,從左至右,分別為正極和負極。另外,在紅外接收二極體的管體頂端有一個小
斜切平面,通常帶有此斜切平面一端的引腳為負極,另一端為正極。
(b) 將萬用表置於R×1K 擋,用來判別普通二極體正、負電極的方法進行檢查,即
交換紅、黑表筆兩次測量管子兩引腳間的電阻值,正常時,所得阻值應為一大一小。以
阻值較小的一次為准,紅表筆所接的管腳為負極,黑表筆所接的管腳為正極。
B 檢測性能好壞。用萬用表電阻擋測量紅外接收二極體正、反向電阻,根據正、反
向電阻值的大小,即可初步判定紅外接收二極體的好壞。
11 激光二極體的檢測
A 將萬用表置於R×1K 擋,按照檢測普通二極體正、反向電阻的方法,即可將激光
二極體的管腳排列順序確定。但檢測時要注意,由於激光二極體的正向壓降比普通二極
管要大,所以檢測正向電阻時,萬用表指針僅略微向右偏轉而已,而反向電阻則為無窮
大。
五、三極體的檢測方法與經驗
1 中、小功率三極體的檢測
A 已知型號和管腳排列的三極體,可按下述方法來判斷其性能好壞
(a) 測量極間電阻。將萬用表置於R×100 或R×1K 擋,按照紅、黑表筆的六種不同
接法進行測試。其中,發射結和集電結的正向電阻值比較低,其他四種接法測得的電阻
值都很高,約為幾百千歐至無窮大。但不管是低阻還是高阻,硅材料三極體的極間電阻
要比鍺材料三極體的極間電阻大得多。
(b) 三極體的穿透電流ICEO 的數值近似等於管子的倍數β和集電結的反向電流
ICBO 的乘積。ICBO 隨著環境溫度的升高而增長很快,ICBO 的增加必然造成ICEO 的
增大。而ICEO 的增大將直接影響管子工作的穩定性,所以在使用中應盡量選用ICEO
小的管子。
通過用萬用表電阻直接測量三極體e-c 極之間的電阻方法,可間接估計ICEO 的大
小,具體方法如下:
萬用表電阻的量程一般選用R×100 或R×1K 擋,對於PNP 管,黑表管接e 極,紅
表筆接c 極,對於NPN 型三極體,黑表筆接c 極,紅表筆接e 極。要求測得的電阻越大
越好。e-c 間的阻值越大,說明管子的ICEO 越小;反之,所測阻值越小,說明被測管
的ICEO 越大。一般說來,中、小功率硅管、鍺材料低頻管,其阻值應分別在幾百千歐、
幾十千歐及十幾千歐以上,如果阻值很小或測試時萬用表指針來回晃動,則表明ICEO
很大,管子的性能不穩定。
(c) 測量放大能力(β)。目前有些型號的萬用表具有測量三極體hFE 的刻度線及其測
試插座,可以很方便地測量三極體的放大倍數。先將萬用表功能開關撥至 擋,量程開
關撥到ADJ 位置,把紅、黑表筆短接,調整調零旋鈕,使萬用表指針指示為零,然後將
量程開關撥到hFE 位置,並使兩短接的表筆分開,把被測三極體插入測試插座,即可從
hFE 刻度線上讀出管子的放大倍數。
另外:有此型號的中、小功率三極體,生產廠家直接在其管殼頂部標示出不同色點
來表明管子的放大倍數β值,其顏色和β值的對應關系如表所示,但要注意,各廠家所用
色標並不一定完全相同。
B 檢測判別電極
(a) 判定基極。用萬用表R×100 或R×1k 擋測量三極體三個電極中每兩個極之間的
正、反向電阻值。當用第一根表筆接某一電極,而第二表筆先後接觸另外兩個電極均測
得低阻值時,則第一根表筆所接的那個電極即為基極b。這時,要注意萬用表表筆的極
性,如果紅表筆接的是基極b。黑表筆分別接在其他兩極時,測得的阻值都較小,則可
判定被測三極體為PNP 型管;如果黑表筆接的是基極b,紅表筆分別接觸其他兩極時,
測得的阻值較小,則被測三極體為NPN 型管。
(b) 判定集電極c 和發射極e。(以PNP 為例)將萬用表置於R×100 或R×1K 擋,
紅表筆基極b,用黑表筆分別接觸另外兩個管腳時,所測得的兩個電阻值會是一個大一
些,一個小一些。在阻值小的一次測量中,黑表筆所接管腳為集電極;在阻值較大的一
次測量中,黑表筆所接管腳為發射極。
C 判別高頻管與低頻管
高頻管的截止頻率大於3MHz,而低頻管的截止頻率則小於3MHz,一般情況下,二
者是不能互換的。
D 在路電壓檢測判斷法
在實際應用中、小功率三極體多直接焊接在印刷電路板上,由於元件的安裝密度大,
拆卸比較麻煩,所以在檢測時常常通過用萬用表直流電壓擋,去測量被測三極體各引腳
的電壓值,來推斷其工作是否正常,進而判斷其好壞。
2 大功率晶體三極體的檢測
利用萬用表檢測中、小功率三極體的極性、管型及性能的各種方法,對檢測大功率
三極體來說基本上適用。但是,由於大功率三極體的工作電流比較大,因而其PN 結的
面積也較大。PN 結較大,其反向飽和電流也必然增大。所以,若像測量中、小功率三極
管極間電阻那樣,使用萬用表的R×1k 擋測量,必然測得的電阻值很小,好像極間短路
一樣,所以通常使用R×10 或R×1 擋檢測大功率三極體。
3 普通達林頓管的檢測
用萬用表對普通達林頓管的檢測包括識別電極、區分PNP 和NPN 類型、估測放大
能力等項內容。因為達林頓管的E-B 極之間包含多個發射結,所以應該使用萬用表能
提供較高電壓的R×10K 擋進行測量。
4 大功率達林頓管的檢測
檢測大功率達林頓管的方法與檢測普通達林頓管基本相同。但由於大功率達林頓管
內部設置了V3、R1、R2 等保護和泄放漏電流元件,所以在檢測量應將這些元件對測量
數據的影響加以區分,以免造成誤判。具體可按下述幾個步驟進行:
A 用萬用表R×10K 擋測量B、C 之間PN 結電阻值,應明顯測出具有單向導電性
能。正、反向電阻值應有較大差異。
B 在大功率達林頓管B-E 之間有兩個PN 結,並且接有電阻R1 和R2。用萬用表
電阻擋檢測時,當正向測量時,測到的阻值是B-E 結正向電阻與R1、R2 阻值並聯的
結果;當反向測量時,發射結截止,測出的則是(R1+R2)電阻之和,大約為幾百歐,且
阻值固定,不隨電阻擋位的變換而改變。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大功率達林頓管在R1、
R2、上還並有二極體,此時所測得的則不是(R1+R2)之和,而是(R1+R2)與兩只二極體
正向電阻之和的並聯電阻值。
5 帶阻尼行輸出三極體的檢測
將萬用表置於R×1 擋,通過單獨測量帶阻尼行輸出三極體各電極之間的電阻值,即
可判斷其是否正常。具體測試原理,方法及步驟如下:
A 將紅表筆接E,黑表筆接B,此時相當於測量大功率管B-E 結的等效二極體與
保護電阻R 並聯後的阻值,由於等效二極體的正向電阻較小,而保護電阻R 的阻值一般
也僅有20~50 ,所以,二者並聯後的阻值也較小;反之,將表筆對調,即紅表筆接B,
黑表筆接E,則測得的是大功率管B-E 結等效二極體的反向電阻值與保護電阻R 的並
聯阻值,由於等效二極體反向電阻值較大,所以,此時測得的阻值即是保護電阻R 的值,
此值仍然較小。
B 將紅表筆接C,黑表筆接B,此時相當於測量管內大功率管B-C 結等效二極體
的正向電阻,一般測得的阻值也較小;將紅、黑表筆對調,即將紅表筆接B,黑表筆接
C,則相當於測量管內大功率管B-C 結等效二極體的反向電阻,測得的阻值通常為無窮
大。
C 將紅表筆接E,黑表筆接C,相當於測量管內阻尼二極體的反向電阻,測得的阻
值一般都較大,約300~∞;將紅、黑表筆對調,即紅表筆接C,黑表筆接E,則相當於
測量管內阻尼二極體的正向電阻,測得的阻值一般都較小,約幾歐至幾十歐。
六、場效應管檢測方法與經驗
一、用指針式萬用表對場效應管進行判別
(1)用測電阻法判別結型場效應管的電極
根據場效應管的PN 結正、反向電阻值不一樣的現象,可以判別出結型場效應管的三個
電極。具體方法:將萬用表撥在R×1k 檔上,任選兩個電極,分別測出其正、反向電阻
值。當某兩個電極的正、反向電阻值相等,且為幾千歐姆時,則該兩個電極分別是漏極
D 和源極S。因為對結型場效應管而言,漏極和源極可互換,剩下的電極肯定是柵極G。
也可以將萬用表的黑表筆(紅表筆也行)任意接觸一個電極,另一隻表筆依次去接觸其
余的兩個電極,測其電阻值。當出現兩次測得的電阻值近似相等時,則黑表筆所接觸的
電極為柵極,其餘兩電極分別為漏極和源極。若兩次測出的電阻值均很大,說明是PN
結的反向,即都是反向電阻,可以判定是N溝道場效應管,且黑表筆接的是柵極;若兩
次測出的電阻值均很小,說明是正向PN結,即是正向電阻,判定為P溝道場效應管,
黑表筆接的也是柵極。若不出現上述情況,可以調換黑、紅表筆按上述方法進行測試,
直到判別出柵極為止。
C. 怎樣檢查光敏電阻的好壞
用萬用表電阻檔測量,測量中改變一下光照強度(手遮擋即可),電阻有明顯變化說明基本正常。
D. 怎麼測量光敏電阻謝謝
作為一般人員,因測量儀器條件的限制,很難精確地按照其質量標准測量光敏電阻的各種參數。
其實,對於我們來說也沒有必要這麽做,只要檢測出它的光敏特性就可以了。
光敏電阻雖然也是一個電阻,但遇到光照後阻值會變小,去掉光照後,阻值又會變大,隨著光照的強度不同,阻值會連續變化。
測量時,先把萬用表選擇在電阻檔的200K歐上(較大檔位),電阻置於白天的室內即可。把兩表筆接到光敏電阻的兩條引線上,儀表會顯示一個較小的數值,如幾K或幾十K。然後用物體遮擋電阻的「受光窗」,儀表顯示阻值會很快增加,甚至超出量程。反之,拿掉遮擋物,阻值又會恢復到遮擋前的讀數。那麼就可以判定光敏電阻是好的。
E. 光敏電阻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光敏電阻的工作原理是基於內光電效應。在半導體光敏材料兩端裝上電極引線,將其封裝在帶有透明窗的管殼里就構成光敏電阻,為了增加靈敏度,兩電極常做成梳狀。
用於製造光敏電阻的材料主要是金屬的硫化物、硒化物和碲化物等半導體。通常採用塗敷、噴塗、燒結等方法在絕緣襯底上製作很薄的光敏電阻體及梳狀歐姆電極,接出引線,封裝在具有透光鏡的密封殼體內,以免受潮影響其靈敏度。
入射光消失後,由光子激發產生的電子—空穴對將復合,光敏電阻的阻值也就恢復原值。在光敏電阻兩端的金屬電極加上電壓,其中便有電流通過,受到一定波長的光線照射時,電流就會隨光強的增大而變大,從而實現光電轉換。
光敏電阻沒有極性,純粹是一個電阻器件,使用時既可加直流電壓,也加交流電壓。半導體的導電能力取決於半導體導帶內載流子數目的多少。
(5)光敏電阻檢測方法擴展閱讀:
優缺點
優點
①在強光照射下光電轉換線性較差;
②光電馳豫過程較長,光電導的馳豫現象:即光照後,半導體的光電導隨光照時間逐漸上升,經一段時間到達定態值。光照停止後,光電導逐漸下降;
③頻率響應(器件檢測變化很快的光信號的能力)很低。
內部的光電效應和電極無關(光電二極體才有關),即可以使用直流電源
靈敏度和半導體材料、以及入射光的波長有關
環氧樹脂膠封裝 (Coated with epoxy) 可靠性好
(Good reliability) 體積小 (Small volume) 靈敏度高 (High sensitivity) 反應速度快
(Quick response) 光譜特性好 (Good spectrum characteristic)
缺點
①在強光照射下光電轉換線性較差;
②光電馳豫過程較長,光電導的馳豫現象:即光照後,半導體的光電導隨光照時間逐漸上升,經一段時間到達定態值。光照停止後,光電導逐漸下降;
③頻率響應(器件檢測變化很快的光信號的能力)很低。
受溫度影響較大,響應速度不快,在ms到s之間,延遲時間受入射光的光照度影響(光電二極體無此缺點,光電二極體靈敏度比光敏電阻高),是耗材。
參考資料:網路---光敏電阻
F. 基本電子元器件檢測方法
組件的檢測是設備維修的基本技能。如何准確有效地檢測 元件 的相關參數,判斷元件是否正常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須根據不同的組成部分和不同的方法來判斷。組件是否正常。特別是對於初學者,有必要掌握常用組件的測試方法和經驗。以下是對常見電子元件的測試經驗和方法的介紹。
一、電阻測試方法及經驗:
1、固定電阻檢測。
實際電阻值可以通過將兩支筆(正或負)分別與電阻兩端的引腳連接來測量。為了提高測量精度,應根據被測電阻的標稱值來選擇測量范圍。由於「歐姆型」標尺的非線性關系,它的中間段標引較好,因此指針指示值應盡可能降到標尺的中間位置,即在全比例尺開始時在20%≤80%弧度范圍內,以使測量更加准確。根據電阻誤差的大小。讀數和標稱電阻之間的誤差分別為±5%、±10%和±20%。如果不匹配,超出誤差范圍,則電阻值已更改。
註:當測試,特別是測量電阻在幾十kΩ以上時,不要碰觸頭和電阻的導電部分;所檢測到的電阻從電路中焊接下來,並至少焊接一個磁頭,以避免電路中的其他元件影響測試並造成測量誤差;雖然彩色環電阻的電阻值可以由彩色環標決定,但使用萬用表時最好用萬用表來測試它的實際電阻值。
2、水泥電阻的檢測。
檢測水泥電阻的方法和注意事項與檢測普通固定電阻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完全相同。
三。檢測保險絲電阻。
在電路中,當保險絲電阻突破電路時,可以根據經驗判斷:如果發現保險絲電阻的表面是黑色或燒焦的,可以斷定負載過多,並且通過它的電流超過額定值許多倍;如果它的表面是沒有任何痕跡的打開的,它表明流動的電流正好等於或略大於它的額定破裂值。用於判斷引信電阻的質量,表面無任何痕跡,可使用通用儀表r×1塊測量。為了保證測量的准確性,引信電阻的一端應焊接在電氣道路上。如果測量到的電阻是無窮大,則表示引信電阻未能打開道路。如果測量到的電阻遠離標稱值,則表示電阻變化值不適合使用。在維護的實踐中,發現電路中還有少數導火線電阻短路的現象,也要注意檢測。
4、電位器的檢測。
檢查電位器時,首先轉動電位器手柄,看看手柄旋轉是否平穩,開關是否靈活,開關通斷時「咔嗒」聲是否清晰,並聆聽電位器與電阻器內部接觸點之間的摩擦聲。如果有「沙沙」的聲音,這意味著質量不好。當用萬用表進行測試時,根據被測電位器的電阻值,選擇合適的萬用表電阻塊位置,然後按以下方法進行檢測。
A.使用萬用表的歐姆在兩端阻塞「1」、「2」,其讀數應為電位器的標稱電阻值,如果萬用表指針固定或電阻值不同,則表示電位器已損壞。
B.檢查電位器的可動臂與電阻器之間的接觸是否良好。使用萬用表的歐姆測量「1」和「2」(或「2」和「3」)的兩端,並將電位計的旋轉軸逆時針旋轉到接近「OFF」的位置。越小越好。順時針緩慢旋轉柄,電阻值應逐漸增大,儀表中的指針應平穩移動。當心軸轉到極限位置「3」時,電阻應接近電位計的標稱值。如果萬用表的指針在電位計的軸柄旋轉期間出現跳躍現象,則表明可動觸點有接觸不良的故障。
5。正溫度系數熱敏電阻(PTC)的檢測。
測試時,使用萬用表r×1塊,可分為兩個步驟:
A、室溫檢測(室內溫度接近25℃),測量了兩支PtC熱敏電阻與兩支筆接觸時的實際電阻值,並與標稱電阻值進行了比較,兩者之間的差值在±2Ω范圍內是正常的。如果實際電阻值與標稱電阻值相差太大,則其性能較差或損壞。
b)加熱檢測;在常溫試驗的基礎上,可以進行第二步試驗-加熱試驗,加熱靠近PTC熱敏電阻器的熱源(如電熨斗),用萬用表監測電阻值是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如果電阻值不變,則表明熱敏電阻是正常的。熱敏電阻性能差,不能繼續使用。請注意,熱源與PTC熱敏電阻不太接近,或直接與熱敏電阻接觸,以防止熱敏電阻被燒毀。
6.檢測負溫度系數熱敏電阻(NTC)。
(1)測量標稱電阻Rt
用萬用表測量ntc熱敏電阻的方法與測量普通固定電阻的方法相同。也就是說,根據ntc熱敏電阻的標稱電阻選擇合適的電障,可以直接測量rt的實際值。但是,由於ntc熱敏電阻對溫度敏感,在測試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A和RT在環境溫度為25℃時由製造商測量,因此在用萬用表測量RT時,也應在環境溫度接近25℃時進行,以確保測試的可靠性。
測量功率不得超過指定值,以避免因電流的熱效應而引起的測量誤差。
注意正確操作。測試時,請勿用手握住熱敏電阻本體,以防止體溫影響測試。
(2)估算溫度系數αt
首先在室溫下測量電阻值rt1,然後用鐵作為熱源。在熱電阻rt附近,測量了電阻值rt2。同時,溫度計被用來測量此時熱阻rt表面的平均溫度t2,然後進行計算。
7、壓敏電阻的檢測。
採用R×1k塊萬用表測量壓敏電阻兩腳之間無限大的正、反向絕緣電阻,否則泄漏電流較大。如果測量的電阻很小,壓敏電阻就會損壞,不能使用。
8、光敏電阻的檢測。
光敏電阻的透光窗上覆蓋著一張黑色的紙。此時,萬用表的指針基本上是靜止的,電阻的值接近無窮大。價值越大,光敏的抵抗越好。如果這個值很小或接近零,光敏的電阻已經燒穿了損壞,不能繼續使用。
將光源與光敏電阻的透光窗口對齊。此時,萬用表的指針應具有較大的擺幅,電阻值明顯減小。值越小,光敏電阻的性能越好。如果該值大或無窮大,則表示光敏電阻的開路損壞,不能再使用。
將光敏電阻的半透明窗對准入射光,用小黑紙搖動光敏電阻的遮光窗上部,使其間歇接收光。此時,萬用表指針應隨著黑紙的晃動左右擺動。如果萬用表指針總是停在某個位置,不隨紙張擺動,說明光敏電阻的感光材料已損壞。
二是電容器的檢測方法和經驗
1、固定電容器的檢測
A.檢測10pF以下的小電容器
由於10 pF以下的固定電容器容量太小,只能用萬用表對其泄漏、內部短路或故障進行定性檢測。測量時可選用R×10k齒輪,電容的兩個引腳可任意與兩支筆連接,電阻值應是無窮大的。如果電阻值(指針向右擺動)為零,則電容因泄漏或內部故障而損壞。
B.檢測10PF~0.01μF固定電容是否有充電現象,然後判斷其好壞。萬用表使用R×1k塊。兩個三極體的β值都高於100,並且穿透電流很小。可以使用3DG6和其他類型的硅三極體的復合管。萬用表的紅色和黑色測試引線分別連接到復合管的發射極e和集電極c。由於復合三極體的放大效應,所測量的電容器的充電和放電過程被放大,從而增加了萬用表指針擺動幅度,從而便於觀察。應當注意,在測試操作期間,特別是在測量小容量的電容時,需要重復交換測量的電容器引腳的兩個點以接觸A和B,以清楚地看到萬用表指針的擺動。
c.對於0.01uf以上的固定電容器,可用萬用表R*10k塊直接測試電容器是否有充電過程、內部短路或漏電,並根據指針向右擺動幅度估計電容器的電容。
2、電解電容器的檢測
A 因為電解電容器的容量比一般固定電容器大得多,所以在測量時應針對不同的容量選擇合適的范圍。根據經驗,在正常情況下,1-47μf之間的電容可以用r×1k塊測量,大於47μf的電容器可以用r×100塊測量。
B 將萬用表鋼筆連接到負極,將黑色手錶筆連接到正極。在接觸的時刻,萬用表指針極大地向右偏轉(對於相同的電勢壘,容量越大,擺動越大),然後逐漸轉向左側。直到它停在某個位置。此時電阻值為電解電容的正向泄漏電阻,略大於反向泄漏電阻。實際應用經驗表明,電解電容器的漏電電阻一般應在幾百Ω以上,否則將不能正常工作。在試驗中,如果在正反向沒有充電現象,即針不動、容量消失或內部電路斷了;如果測得的電阻值很小或為零,則電容泄漏很大或發生了故障,不能再使用。
C.對於具有unknown正負符號的電解電容器,上述方法可用於確定泄漏電阻。也就是說,為了測量泄漏電阻,記住其尺寸,然後交換筆測量電阻值。在兩個測量中電阻值大的一個是正向連接方法,即,黑表格與正極連接,而紅色表為負極。
D.使用萬用表電阻擋器採用對電解電容器進行正反充電的方法。根據指針向右的擺動方向的大小,可以估計電解電容器的容量。
3、可變電容器的檢測
A.用手輕輕轉動軸。它應該很光滑。它有時不應該感到松動,有時甚至會卡住。當旋轉軸向前、向後、上、下、左、右推時,旋轉軸不應松動。
B.用一隻手旋轉軸,另一隻手觸摸組的外緣。你不應該感到任何鬆散。軸與移動板接觸不良的可變電動容器不能再使用。
C,將萬用表放在R×10K塊中,一隻手將兩支筆分別連接到移動板和可變電容的固定端,另一隻手將軸緩慢地來回轉動數次,萬用表指針應處於無限大的位置。在轉軸的過程中,如果指針有時指向零,則在動件和固定件之間有一個短路點。當遇到某一角度時,萬用表的讀數不是無限大的,而是出現了一定的電阻值,說明動盤與可變電容器固定件之間存在泄漏現象。
iii。電感器和變壓器的試驗方法和經驗
1.檢測色碼電感器
將萬用表置於R*1檔,將紅黑筆色標電感器置於任一端。此時,指針應向右擺動。根據測得的電阻值,可分為以下三種情況:
a,測量的色碼電感的電阻值為零,內部存在短路故障。
被測彩色電感器的直流電阻與漆包線直徑和繞組線圈的數量直接相關。只要電阻值能夠被測量,所測得的色碼電感就可以被認為是正常的。
2、中周變壓器的檢測
將萬用表撥至R×1齒輪,根據中圓周變壓器繞組針的排列規律,逐個檢查各繞組的開斷情況,判斷其是否正常。
B、檢測絕緣性能
將萬用表放入R×10k塊並進行以下狀態測試:
(1)一次繞組與二次繞組之間的電阻;
(二)一次繞組與殼體的電阻值;
(3)二次繞組與殼體之間的電阻值。
上述測試結果分為三種情況:
(1)阻力無限:正常;
(2)零電阻:短路故障;
(三)電阻小於無窮大,大於零:有泄漏故障。
3、電源變壓器的檢測
通過觀察變壓器的外觀檢查是否有明顯的異常。如線圈引線是否斷裂、脫焊、絕緣材料是否有燒焦痕跡、鐵芯緊固螺釘是否松動、硅鋼片是否腐蝕、繞組線圈是否暴露等。
絕緣性能測試。磁芯與一次、一次與二次、靜電屏蔽層與二次、萬用表指針之間的電阻值應分別用萬用表R×10K塊測量。萬用表指針應表示萬用表指針不會在無窮遠處移動。否則,變壓器的絕緣性能較差。
C.檢測線圈的開關。將萬用表放在R×1塊中。在測試期間,如果繞組的電阻值是無窮大,則繞組有故障。
d.一次線圈和二次線圈的區別。電力變壓器的一次銷和二次銷通常從兩側抽出,一次繞組標記為220伏,二次繞組標記為額定電壓值,如15伏、24伏、35伏等,然後識別這些標記。
E、空載電流的檢測。
(a)、直接測量法。
打開所有次級繞組,並將萬用表放在交流電流塊(500ma,字元串到主繞組)中。當一次繞組的插頭插入220vac市場時,萬用表指示空電流值。此值不應大於變壓器滿載電流的10<垃圾>-20<垃圾>。普通電子設備中電力變壓器的正常空電流應在100ma左右。如果過量,則意味著變壓器有短路故障。
(b)、間接測量法。
變壓器一次繞組串聯電阻為10μ/5W,所有二次繞組均為空載。將萬用表設置為交流電壓塊。通電後,用兩米電筆測量電阻R兩端的壓降U,然後用歐姆定律計算空載電流I-NO=U∈R。
空載電壓的檢測。電力變壓器一次接地與220 V商用電源相連,每個繞組的空載電壓值(U21、U22、U23、U24)應採用萬用表順序測量,允許誤差范圍一般為:高壓繞組10%,低壓繞組5%。帶有中心抽頭的兩組對稱繞組之間的電壓差應等於2%。
G.通常,低功率電力變壓器允許溫度升高到40℃~50℃。如果所使用的絕緣材料的質量良好,則可以增加溫度升高。
h.檢測和識別每個繞組的同名端。在使用電力變壓器時,有時可以串聯使用兩個或多個二次繞組,以獲得所需的二次電壓。串聯使用電力變壓器時,必須正確連接串聯繞組的同一端,不得弄錯。否則,變壓器將無法正常工作。
4、電力變壓器短路故障綜合檢測鑒別。
電力變壓器短路故障的主要症狀是嚴重發熱和二次繞組輸出電壓異常。一般情況下,線圈匝間短路點越多,短路電流越大,變壓器發熱越嚴重。檢測和判斷電力變壓器是否發生短路故障的一種簡單方法是測量空載電流(前面已經介紹過這種測試方法)。出現短路故障的變壓器空載電流值將遠遠大於滿載電流的10%。當短路嚴重時,變壓器在空載通電後幾秒鍾內就會迅速發熱,用手觸摸鐵芯會感覺很熱。此時,可以得出結論:在沒有測量空載電流的情況下,變壓器中有一個短路點。
G. 光敏電阻如何配對檢測
光敏電阻的檢測方法
1.用一黑紙片將光敏電阻的透光窗口遮住,此時萬用表的指針基本保持不動,阻值接近無窮大。此值越大說明光敏電阻性能越好。若此值很小或接近為零,說明光敏電阻已燒穿損壞,不能再繼續使用。 2.將一光源對准光敏電阻的透光窗口,此時萬用表的指針應有較大幅度的擺動,阻值明顯減些此值越小說明光敏電阻性能越好。若此值很大甚至無窮大,表明光敏電阻內部開路損壞,也不能再繼續使用。 3.將光敏電阻透光窗口對准入射光線,用小黑紙片在光敏電阻的遮光窗上部晃動,使其間斷受光,此時萬用表指針應隨黑紙片的晃動而左右擺動。如果萬用表指針始終停在某一位置不隨紙片晃動而擺動,說明光敏電阻的光敏材料已經損壞
就只要一台標准發光源和一個精度高一點的電阻儀,否則你就要光通計還有一大堆軟硬的東東,我看你好像不會要那麼專業吧?
一個照度計,一個暗箱,一個測試治具,一個光敏電阻 感光波長:350~1050nm
亮電流(100LUX):10~80uA
暗電流(0LUX)<0.1uA
響應\結束時間<20 us
應用照度范圍:0.1~6000LUX
主要技術參數:
感光峰值波長:550nm
亮電流(100LUX):100 uA ~120uA
暗電流(0LUX)<0.1uA
響應\結束時間<8.5ms
應用照度范圍:0.1~6000LUX
H. 光敏電阻怎樣測試
製造一個小暗盒,可以方便開關.
暗盒裡裝上一個小燈泡,電筒里的就行.
暗盒裡裝上光敏電阻插座,暗盒內壁刷白,
電燈接上電源和開關.
光敏電阻接上a.電源和電流表或b.電阻表.
關上暗盒,比較電燈在開關的兩個狀態(也就是亮暗狀態)的電流值或阻值,即可判斷.
I. 光敏電阻的檢測方法有哪些
用萬用表測它的電阻,在用手擋住光,看他阻止是都變化很大
J. 如何判斷電阻制動是否已經損壞喃
判斷電阻損壞的原因一般有兩類:外部的,內部的。
1、外部的原因有很多,電流過大,導致燒毀或是阻值變化。焊接的電路板因外力作用,發生形變,從而使電阻斷裂(尤其在表貼電阻里最常見)。發熱的熱量不能即使排出,使電阻工作在過熱的環境里也容易損壞……
2、內部原因常見的有幾種:電阻質量粗糙,材料不均勻,導致局部電阻發生變化。功率選擇很靠近最大功率點,當瞬間干擾時,電阻損壞……
測量方法:
1、固定電阻器損壞情況的檢測。在進行固定電阻器的檢測時,通過萬用表直接進行測量就可以很准確的測出電阻的情況,由此便可以判斷電阻是否有故障出現。這雖然沒有什麼技巧可言,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為了可以確保測量值的准確,大家需要根據測量需求進行量程的選擇,盡量將讀數控制精確。在這方面,由於歐姆檔刻度有著非線性關系,所以為了提升精度,大家還得盡量控制指針落到表盤的中間位置,以便讓測量更加精準,避免誤差影響判斷。通常來說,測量值與實際值若是只有最大20%以內的誤差,那麼則說明電阻正常,要是超出了這個范圍,那麼就表明電阻已經損壞了。
2、熱敏電阻損壞情況的檢測。在進行熱敏電阻的檢測工作時,通常會利用溫度變化的方法來輔助檢測,以正系數的熱敏電阻為例,在檢測時,首先在常溫情況下用萬用表的R×1擋測出熱敏電阻的實際阻值,通過這一阻值與核定值的比較,可以進行初步的損壞檢測。但需要注意的是,為了確保電阻沒有其他方面的故障,大家還需要在加熱的情況下進行進一步的檢測。通常來講,正溫度熱敏電阻正常工作時,其阻值會隨著溫度的上升而增加,為確保這一功能正常,大家應該在加熱電阻時觀察好阻值變化,判斷熱敏電阻的靈敏情況。要想確定熱敏電阻的工作情況,以上兩個步驟都是必不可少的。
3、光敏電阻損壞情況的檢測。最後再讓我們來看看光敏電阻的檢測方法,對於光敏電阻來說,要想確保檢測工作的順利,大家需要首先將電阻的透光口用不透光的材料進行遮擋,在正常情況下,此時進行電阻測量時,阻值並不會發生變化,而且阻值應當接近無窮大,若不是這樣,那麼則表明光敏電阻已經損壞。此外,在進行進一步的確認時,大家需要通過光源的刺激來進行電阻改變情況的觀察,若是光源不能夠時電阻又明顯減小的情況出現,那麼也表明電阻已經損壞。這兩個方面的檢測都是必要的過程,只有全部得到保障,才能說明電阻的工作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