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鑒別蘇州本地金山石
這個恐怕得看質量了。把當地的鑒賞大家問問吧。
❷ 想咨詢一下正宗蘇州金山石的價格。
蘇州市金山石雕藝術有限公司
❸ 我有一把金山石做的錘子 ,是什麼時候有的,值多少錢
您好
金山石指宋至元代初期用武康紫石建橋的這一地區,在經歷了元明時期使用青石(石灰岩)的階段後,至明代中期以後已完全使用花崗岩建橋,一般多籠統地稱作「金山石」,並說產地在蘇州。但是,在蠡、茅、輝諸山古石宕群的調查中發現其開采量十分巨大,為了便於敘述和區別其與武康紫石、金山石之間質地和採伐時代等方面的差異,我們把這一類石材稱作「武康黃石
建議您上傳個照片或鏈接網址, 以方便我們更准確的判斷和估價。您的寶貝根據保存的完整性及自身的品相決定其價值。
希望回答可以幫助您!
❹ 請問中國的古樓形狀
中華十大古樓/旅遊者必看
1.甲秀樓作為明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著名古樓閣甲秀樓矗立在貴陽南明河中的萬鰲礬石上(這塊石頭酷似傳說中的巨鰲),
甲秀樓是三層三檐四角攢尖頂閣樓,這種構造在中國古建築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
甲秀樓始建於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樓高約20米,三層三檐攢尖頂,雕梁畫棟,華麗宏偉,底部用貴陽郊區的赭紅石作基腳。門窗為細木條鑲冰紋花紋,刻有雄獅、龍鳳、麒麟、花卉等圖案,生動傳神。原有四棵杉木大柱,外加漆膜保護。閣壁嵌有明清文人墨士題詠甲秀樓的題記碑刻和楹聯匾額多方。登樓眺望,山川田野盡收眼底。遠處峰巒疊翠,近處江波滾滾。甲秀樓藉助浮玉橋與兩岸接連。
2.光岳樓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聊城的象徵,她與岳陽樓、黃鶴樓並稱中國三大名樓。主體結構建於1374年(明洪武七年),是一座由宋元向明清過渡的代表建築,系我國現存明代樓閣中最大的一座。它在形式上承襲了宋元樓閣遺制,在結構上繼承了唐宋傳統。光岳樓由樓基和主樓兩部分組成,總高33米。樓基為磚石砌成的方形高台,佔地面積1236平方米,邊長34.5米,向上漸有收分,垂直高度9米,由交叉相通的4個圓拱門和直通主樓50多級台階組成。主樓為木結構,4層5間,歇山十字脊頂,四面斗拱飛檐,且有迴廊相通。全樓有112個台階、192根金柱、200餘斗拱。樓內匾、聯、題、刻琳琅滿目,塊塊題詠刻石精工鑲嵌,尤以清康熙御筆『神光鍾瑛』碑,乾隆詩刻,清狀元傅以漸、鄧鍾岳手跡匾額、楹聯至為珍貴。
清康熙四次登樓,並題寫「神光鍾瑛」匾,乾隆皇帝更是九過東昌,六登光岳樓,並題匾賦詩,將光岳樓列為南巡三十六行宮之一。當代名家對光岳樓也都倍加青睞,郭沫若、豐子愷、啟功、溥傑、蔣維松都為光岳樓留下匾額和楹聯。光岳樓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00多年來,光岳樓也一直是中國最雄偉最高大的建築之一。
聊城在明清兩代為東昌府治。明朝初年,東昌衛守御指揮僉事陳鏞為與元朝殘余部隊作戰,將東昌土城改建為磚城,並在洪武七年利用修城余木修建了這座高達百尺的更鼓樓。所以初名「余木樓」,後因地而名「東昌樓」。當時建造此樓的目的是為了「嚴更漏、料敵望遠、報時、報警」,隨著明王朝統治的鞏固,此樓的軍事功用很快被遺忘,但光岳樓去口以她的雄偉高大而名揚天下。
3.鸛鵲樓是山西永濟市著名的景觀,同時也被稱為4大名樓之一,它與武昌黃鶴樓、洞庭湖畔岳陽樓、南昌滕王閣齊名,被譽為我國古代四大名樓。(另有說四大名樓為岳陽樓、黃鶴樓、滕王閣、蓬萊閣。)
傳說常有鸛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鸛雀樓,又名鸛鵲樓,故址位於山西省永濟市蒲州城郊黃河岸畔,該樓始建於北周(公元557-581年),由北周大將軍宇文護鎮河外之地,築為層樓。由於樓體壯觀,結構奇特,加之區位優越,前瞻中條,下瞰大河,氣勢雄偉,風景秀麗,唐宋之際即為河東勝概,唐代文人雅士留詩者甚多。「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即是唐代著名詩人王之渙登樓賞景,放歌抒懷,留下的千古絕唱。該樓歷唐經宋,元初(公元1272年)毀於戰火。數百年來,無數觀光遊人只能望河興嘆,空留下無盡的遺憾。新落成的鸛雀樓系仿唐形制,四檐三層,總高73.9米,總建築面積33000平方米,總投資5833萬元。整座建築共分九層,其中台基部分三層。主樓游覽層共六層,其中,明三層暗三層,除抱廈,廊柱,迴廊外,樓內還設有兩部樓梯間和兩部載人電梯上下相通。一,二層中間有天井,四,六層每層設一迴廊,六層設一舞台。
4.岳陽樓為位於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岳陽,岳陽古稱「巴陵」,位於湖南省北部,煙波浩淼的洞庭湖與綿延萬里的長江在這里交匯,名冠江南三大名樓之首的岳陽樓就座落在傍水而生的一古城西門城頭。岳陽,山、水、樓俱備,風景如畫,名勝古跡眾多。岳陽風光之美,集中在洞庭湖而鍾於岳陽一樓。以岳陽樓、君山為中心而構成的巴陵勝景,聞名遐邇,素以「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而享譽天下,不愧為「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
岳陽的岳陽樓,武昌的黃鶴樓,南昌的膝王閣,合稱"江南三大名樓」。岳陽樓矗立於洞庭湖東岸,岳陽市西門城牆上,西臨煙波浩淼的洞庭湖、北望滾滾東去的萬里長江,水光樓影 ,相映成趣,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的盛譽,是我國著名的旅遊勝地之一。
岳陽樓始建於公元220年前後,距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其前身相傳為三國時期東吳大將魯肅的「閱軍樓」,西晉南北朝時稱「巴陵城樓」,初唐時,稱為「南樓」,中唐李白賦詩之後,始稱「岳陽樓」。岳陽樓高21.5米,三層、飛檐、純木結構。樓頂覆蓋黃色琉璃瓦,造型奇偉,「岳陽樓」匾額為郭沫若手書。歷史上的詩人如杜甫、韓愈、劉禹錫、白居易、李商隱等均前來登臨覽勝,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使岳陽樓名揚天下。公元1045年,慶歷四年春,滕子京重修岳陽樓,並請好友、文學家范仲淹作了《岳陽樓記》,從此,岳陽樓更加聞名遐邇。岳陽樓內陳設別具特色。各層內懸掛歷代名家撰寫的楹聯。一、二樓各嵌有一副《岳陽樓記》雕屏,一樓雕屏是公元十九世紀的復品;二樓所嵌雕屏為公元十八世紀大書法家張照所書,字型方正、筆力雄渾、技法多變、獨具匠心,為傳世一級珍品。三樓所嵌雕屏是毛澤東書杜甫詩《登岳陽樓》,筆法雄健奔放、形神兼備。雕屏金光耀眼、熠熠生輝。1988年岳陽樓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黃鶴樓
黃鶴樓,原址在武昌蛇山黃鵠磯頭,1957年建長江大橋武昌引橋時,佔用了黃鶴樓舊址,1981年重建黃鶴樓時,選址在距舊址約1000米的蛇山峰嶺上。武漢是「百湖之市」,武漢城區第一峰喻家山是龍頭,在月湖裡躺著的梅子山則是龍尾。黃鶴樓恰好位於巨龍的腰上。黃鶴樓的這種選址似乎透露出某種玄機.
國家旅遊勝地四十佳。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樓」之美譽。
黃鶴樓,享有「天下絕景」之稱,與湖南嶽陽樓,江西滕王閣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期,孫權為實現「以武治國而昌」(「武昌」的名稱由來於此),在形勢險要的夏口城即今天的武昌城西南面朝長江處,修築了歷史上最早的黃鶴樓。只是「軍事樓」,
至唐朝,其軍事性質逐漸演變為著名的名勝景點,歷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覽,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詩篇。
6。滕王閣
初唐四傑之一,王勃的《滕王閣賦》膾炙人口:「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永徽三年(652年),李元嬰調任洪州都督時,臨江建此樓閣為別居,實乃歌舞之地。因李元嬰在貞觀年間曾被封於山東省滕州故為滕王,且於滕州築一閣樓名以「滕王閣」,後滕王李元嬰調任江南洪州,又築豪閣仍冠名「滕王閣」,此閣便是後來人所熟知的滕王閣。
滕王閣在古代被人們看作是吉祥風水建築,有古謠雲:「藤斷葫蘆剪,塔圮豫章殘」。「藤」諧「滕」音,指滕王閣;「葫蘆」,乃藏寶之物;「塔」,指繩金塔;「圮」,倒塌之意;「豫章」亦即南昌。這首古謠的意思是,如果滕王閣和繩金塔倒塌,豫章城中的人才與寶藏都將流失,城市亦將敗落,不復繁榮昌盛。在我國古代習俗中,人口聚居之地需要風水建築,一般為當地最高標志性建築,聚集天地之靈氣,吸收日月之精華,俗稱:「文筆峰」。滕王閣坐落於贛水之濱,被古人譽為「水筆」,有古人亦雲:「求財萬壽宮,求福滕王閣」。可見滕王閣在世人心目中占據的神聖地位,歷朝歷代無不備受重視和保護。
滕王閣建成後歷經宋、元、明、清,先後修葺達28次之多,最後一次1926年毀於兵災,被北洋軍閥鄧如琢部縱火燒毀。僅存一塊「滕王閣」青石匾。此後50多年裡一直沒有重修。1942年,古建大師梁思成先生偕同其弟子莫宗江根據「天籟閣」舊藏宋宮廷畫《滕王閣》繪制了八幅《重建滕王閣計劃草圖》。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四十周年之際,第二十九次重建的滕王閣於1989年10月8日重陽節勝利落成。這不僅僅給古城南昌增色添輝,而且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著紛至沓來的中外遊人。
7。閱江樓與武漢黃鶴樓、岳陽岳陽樓、南昌滕王閣合稱江南四大名樓。位於南京城西北,瀕臨長江。景區內有閱江樓、玩咸亭、古炮台、孫中山閱江處、五軍地道、古城牆等30餘處歷史遺跡,是一個融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於一體的全國知名旅遊勝地,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獅子山原名盧龍山,高78米,周長2公里,有"獅嶺雄觀"之美譽,為金陵48景之一。明太祖朱元璋在盧龍山大敗陳友諒,為明王朝建都南京奠定了基礎。朱元璋稱帝後,賜改盧龍山名為獅子山,下詔在山頂建造閱江樓,並親自撰寫了《閱江樓記》,又命眾文臣每人寫一篇《閱江樓記》,大學士宋濂所寫一文最佳,後入選《古文觀止》。
600年來雖有2篇《閱江樓記》流傳於世,但終因種種原因未建成。
閱江樓於2001年建成並對外開放,從此結束了"有記無樓"的歷史。閱江樓高52米,共7層(外觀4層暗3層),碧瓦朱楹、檐牙摩空、朱簾鳳飛、彤扉彩盈,具有鮮明的明代風格,古典的皇家氣派,成為南京標志之一。
登上閱江樓,放眼遠眺,浩瀚的大江風光一覽無余,令人心曠神怡。背江而望,金陵全景盡收眼底。
閱江樓始建於1999年2月,2001年9月建成對外開放,樓高五十二米,共七層,採用明四暗三的建築結構,外觀金碧輝煌,精美華麗,具有皇家氣派,被譽為江南四大名樓。總投資一億多元的獅子山閱江樓景區,總面積三十公頃,其中,水面近十公頃,主要由盧龍湖、明城牆、閱江樓等景點組成,各景點之間巧妙搭配,形成了水包城、城包山、山托樓的總體布局。
獅子山閱江樓景區的建成,改變了南京的旅遊形象,濃郁的大明文化內涵,山水融為一體的迤儷風光,吸引了全國各地的遊客,成為古城南京又一個旅遊亮點。
「一江奔海萬千里,兩記呼樓六百年」。這副絕妙的對聯,是南京閱江樓六百年風雨滄桑的真實寫照。登上閱江樓,放眼遠眺,但見浩瀚的大江滾滾東去,一覽無余,彷彿鄭和下西洋以來六百年煙雨盡收眼底。閱江樓工作人員介紹說,當年鄭和龐大的船隊就是從南京下關龍江出水,浩浩盪盪地從這里駛向太倉劉家港起錨地。
留傳至今的有元末明初著名文學家、翰林大學士宋濂的《閱江樓記》和朱元璋親自撰寫的《閱江樓記》和《又閱江樓記》等三篇文章。朱元璋在寫了樓記、打了地基後又突然決定停建閱江樓,並在他的《又閱江樓記》中說明了停建的理由:一是上天托夢給他,叫他不要急於建閱江樓;二是在他經過深思熟慮後,覺得應該抓迫切需做的大事,建閱江樓這事應該緩一緩。其實還有一個原因是集中財力人力修建南京和中都鳳陽的城牆,後來連中都鳳陽的城牆也因耗費巨大而停建了。值得一提的是,由於許多的古代資料缺失和現代建築規范、工藝的差別,新建的閱江樓沒有使用傳統的木結構,而是用現代的鋼筋混凝土結構來代替,讓這座名樓缺失了一絲古韻。
閱江樓風景區創下五個全國之最 石獅子———這是目前中國最大的一對雄獅,高4.8米,重約30噸,用蘇州金山石整塊雕刻而成,風格為明太祖時期,並按照盱眙縣明祖陵的守門獅子刻制。兩只雄獅,氣勢雄渾,具有皇家氣概。 漢白玉碑刻———朱元璋撰寫的《閱江樓記》,由當代書法家抄寫,碑的背面刻的是宋濂所寫的《閱江樓記》,被選入《古文觀止》。漢白玉從北京房山開采出來,高律3.1米,寬4.8米,重15噸,是全國最大的漢白玉碑刻。 閱江樓鼎———是全國最大的仿西周司母戊鼎,重4噸,鼎上刻篆字:「獅夢覺兮鬣張,子孫驕以炎黃,山為挺其脊樑,閱萬古之長江,江赴海而浩湯,樓排雲而慨慷,鼎永鑄茲堂堂。」這七句話每句的第一個字連起來念,就是「獅子山閱江樓鼎。」 鄭和下西洋瓷畫———這是中國最大的瓷畫,高12.8米,寬8米。壁畫背後是唐伯虎和祝枝山的作品。 青銅浮雕——是全國最大的青銅浮雕,高2米,寬8米,由雕塑大師吳為山作。閱江樓為江南四大名樓之一。
8.潯陽樓
九江背靠廬山,瀕臨長江,是江西省最北的一座城市,也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市內風景點很多,其中就有江南四大名樓之一的潯陽樓。
潯陽樓因九江古稱潯陽而得名,初為民間酒樓,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年的歷史。由於九江自古以來就是長江南岸一座交通要道和經濟發達的城市,所以,雄距江畔的潯陽樓也歷來是名人雲集之地。如:白居易、韋應物、蘇東坡等等,都曾登樓題詠。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佳話。更因施耐庵寫下一部《水滸傳》,其中一位主要人物--宋江曾經在潯陽樓醉酒題反詩,隨著名人名著流芳百世,潯陽樓也蜚聲海內外,吸引著社會各屆人士到此參觀。
在一九九五年三月,江.澤.民總書記在視察九江時,也登上了潯陽樓,並欣然揮毫簽名留念。
潯陽樓是一座具有典型宋代建築風格的樓宇,又是一個集游覽參觀、喝茶聽書和餐飲為一體的旅遊景點。由全國佛教協會會長、書法家趙朴初題寫的"潯陽樓"匾額赫然高懸,"世間無比酒,天下有名樓"這幅古老的楹聯則吸引著無數遊客駐足。在一樓大廳內陳列著全國旅遊景點上唯一的一套《水滸》一百單八將的人物瓷像,這一作品把一個英雄好漢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現在遊客面前。兩幅大型瓷板壁畫--"潯陽樓宋江吟反詩"和"梁山伯好漢劫法場"則將宋江被逼上樑山的故事娓娓道來。愛好書畫的朋友還可在樓內欣賞到多幅出自名家之手的書畫作品和詩詞楹聯。
二樓忠義堂為當年宋江醉酒題詩處,現仍備有宋江當年喝過的那種酒(稱作"藍橋風月"美酒),以及獨具特色的"水滸宴"。在此可體會一番把酒臨風的雅興。
四樓為茶室,也是賞景的最佳處。在此可遠眺廬山、近觀長江,再聽導游將各個景點細細道來,真是饒有趣味。身居室內,喝茶乘涼,再聽上一段精彩的北京評書,你可體會到一種特殊的韻味。
潯陽樓以其獨特的風格吸引著南來北往的遊客,隨著九江的飛速發展,隨著世界文化遺產--廬山聲譽的提高,越來越為世人所矚目,古老而又年輕的潯陽樓,必將以其豐富的文化內涵成為長江邊上一顆璀燦的明珠。
9.西安鼓樓
西安鼓樓位於西安城內西大街北院門的南端,東與鍾樓相望。
鼓樓始建於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樓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擊鼓報時,故稱「鼓樓」。歷經歲月滄桑,如今巨鼓早已不存,惟余鼓樓巍然聳立。
西安鼓樓是目前所存在全國最大的鼓樓。它的建築形式是歇山式重檐三滴水。高台磚基座東西長52.6米,南北寬38米,高7.7米,南北正中辟有高和寬均為6米的券洞門。
樓建築在基座的中心,面闊7間,進深3間,四周另有走廊。第一層樓身上置腰檐和平座,第二層樓重檐歇山頂,上覆綠琉璃瓦。樓的外檐和平座都裝飾有青綠彩繪斗拱,使樓的整個建築層次分明,渾雄博大。登樓的青磚階樓設在磚台基兩側,在第一層樓的西側有木樓梯可登臨樓的第二層。在樓的南檐下正中,懸掛有「武盛地」藍底金字匾額,是陝西巡撫張楷重修此樓峻工後,摹仿乾隆皇帝的「御筆」。北檐正中懸掛有「聲聞於天」匾額,筆力挺拔,相傳系咸寧李允寬所書。兩匾不僅說明了建築物的意義,而且猶如畫龍點睛,使樓生氣盎然,更顯得宏偉壯麗,但在「文革」十年浩劫中遭毀,現文物管理部門已著手修復。
10.南京鼓樓
鼓樓位於南京市中心,建於明洪武十五年,規模宏大、氣勢雄偉,乃當年擊鼓報時的場所,為全城百姓晝夜報時,有時也用作迎王、接詔書等大慶,堪稱明代首都之象徵。到了清代,鼓樓只遺留下城闕,直到康熙皇帝南巡時,在此登臨四望,地方官才在鼓樓基座上樹碑建樓,並更名為「碑樓」,故而鼓樓有「明鼓清碑」之稱
鼓樓位於南京城中心鼓樓崗上,其建築規模之大國內少見,分上下兩層,下層為拱形無梁城闕狀,上層為重檐四坡頂,龍飛鳳舞,雕梁畫棟,十分壯觀。樓上原為明代迎王迎妃、接詔報時之所,原有報時和儀仗用的大鼓兩面,小鼓二十四面,雲板一面,點鍾一面,牙杖四根,壺房銅缸一座,以及其他樂器。明亡後這些陳設均已散失。現樓基是明代原建,樓上建築為晚清重修。雖然後改鼓樓為碑樓,但當地人仍習稱其為鼓樓。
民國17年(1928年)10月,南京市公園管理處成立,鼓樓公園歸屬其下。鼓樓曾一度設有測候所,以後又作為中央天文研究所臨時辦公場所,紫金山天文台建成後,天文台即遷出。民國19年(1930年),設鼓樓公園辦事處,兼管清涼山、雞鳴寺兩公園。民國24年(1935年)7月,公園內建兒童娛樂園。民國26年(1937年)底,侵華日軍佔領南京後,偽政府設鼓樓公園辦事處,兼管莫愁湖、五台山、清涼山及街道行道樹。民國35年(1946年)5月,國民政府還都南京,設鼓樓公園管理所。
南京解放後,鼓樓公園由工賑總隊園林中隊管理,重新修繕、綠化。又曾作為消防部門的瞭望哨。1957年8月30日,江蘇省人民政府將「鼓樓」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58年,成立了鼓樓公園管理處,歸鼓樓區城建分局綠化隊領導,1959年10月1日國慶十周年之際,鼓樓公園正式對外開放。 1966年「文革」開始,公園停止對外開放,公園成為「文攻武衛」指揮部,後又成為「人防指揮部」。經過「文革」浩劫,公園室內文物、古玩擺設大多流失。剩下的亦遭嚴重毀壞。 經南京市政府批准,1974年9月11日成立「鼓樓公園領導小組」,負責鼓樓公園恢復工作,包括鼓樓、鼓樓西亭(「樂之亭」)、鼓樓廣場及四周綠化,配備職工15人。1976年2月18日。鼓樓台座因「人防工事」造成嚴重坍塌,台座西南出現自上而下開裂、下沉。1979年9月30日,鼓樓修繕工程竣工。
投資11273元在公園西南角砌置假山,修復園路。不斷創建出一批自然、淳樸、優美的景點。綠化栽植在實現「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青」的基礎上,在品種、規模上不斷 E水平,提高品位。重大節日布景用花基本做到了自給,並且在協辦各類展覽,布置展廳上亦具有一定的園藝水平。鼓樓四周早年種植的圓柏、銀杏、槐樹已成為參天大樹,映襯在綠樹叢中的紅牆建築——鼓樓,顯得更為巍偉壯觀。
❺ 有誰能詳細說一下金山石嗎
秦皇島的餐飲特色並不突出,在賓館、飯店中各個菜系均有。旅遊點則以海味居多,以下美食好多是網友推薦的,我也沒去過,所以好不好吃就等各位自己去嘗嘗嘍。
一、 火鍋
1、 小肥鵝(在碧海雲天的南門)裡面的湯汁很好喝,肉也很鮮美,先曬曬自家門前的美食。
2、 口福居超級好吃,就是有點貴。
3、 在建國路北段上的蟹老宋火鍋算是一個特色火鍋了,其總店在北京聯鎖經營,環境不錯,以中式裝修為主。食客在吃火鍋前先吃香辣蟹,吃完再吃火鍋,蟹也亦可做鍋底。鍋底有不辣的,和各種辣度可供選擇。價位不高人均35元,吃100元贈30元代金劵。晚上人比較多,最好6:00之前到店或預定。
4、 如果朋友有忌口的可以試試位於建設大街西段的北京勝利陽坊涮肉店,其總店也在北京,是清真飯店。特點是傳統木炭銅鍋,傳統小料,清真口味。價位不高人均30元,好像也贈劵,最近沒去不太清楚不知道還在不在。
5、 東來順的也不錯,怎麼吃湯也不混,主要我推薦他家的大肉串,放滿了芝麻,那真是超級好吃。
6、 綠葉的菜價真的很便宜,不過就餐環境和菜品的質量就很一般了,肉都是壓製冷凍之後的切片,啤酒中麥芽的含量不合標准啊(簡單的說就是可能摻水了)。就是便宜。建設大街碧海雲天
7、 金龍源酒店那邊鐵路有個陽坊勝利涮肉好吃,清湯不上火。
8、 如果是想吃便宜的呢,建國路有個鑫豐園,味道還行。
9、 羊蠍子。
10、 建設大街工商局旁邊有個新雅火鍋什麼時候都那麼多人,兩個人吃30多塊錢就夠了
11、 秦皇島比較老的就是中國城肥牛。鐵飯碗挺好吃。最欣賞的就是他都用小鍋,自己用一個,干凈。過去中國城肥牛不錯的,可是冬天去的時候好像易主了,涮品味道不一樣了。太陽城那的中國城肥牛分店一直就不怎麼樣,水發涮品有明礬的味道。
12、 開發區的天府奇緣的雞鍋很好吃呀
13、 建設大街上的苗家竹蓀鵝味道也不錯~那個湯鍋真叫一個贊啊~~~ 湯很鮮 喜歡吃那個沒有下鍋煮鍋的鵝肉
14、 前段時間,和朋友吃了次東港路上有家叫丁什麼的魚鍋,感覺還真不錯,所以介紹給大家,那家小飯店好象也得提前預定,因為他家的大鍋頓魚得提前一個小時頓上,你去的時候才可以吃,夏天吃有點熱,冬天時候吃更好,你回出一頭的汗,那大鍋很大,和農村家裡的大鐵鍋是一樣的,魚是論斤賣的,外加豆腐,白菜,粉條,茄子,土豆,什麼都可以加進去,經過火牆的小火慢頓,那味道實在是好~!
15、火鍋我還是愛喝德庄的老湯
16、卓眾酒店旁邊新開的錫林河牧羊人,新開的干凈,裡面的黃喉,百葉都不是向中國城那樣水發的。
17、綠葉邊上的如意坊豆撈
廣式的點心,不錯.叉燒酥和水晶蝦餃很棒。火鍋推薦吃蝦"滑"和魚滑。我喜歡魚滑 潮菜貴.但是個別味道還不錯。
二、 海鮮
1、 烤魚
1) 碧海雲天門口的魚酷還是不錯滴。
2) 紅旗路的諸葛烤魚,味道不錯,狠辣的川蜀風味。環境一般,烤魚按斤來的,估計一套60元吧,烤蝦48元。
3) 新式魚鍋——回味居。 開灤路往裡走。 店不大,環境很一般,但味道實在贊,魚都是現殺的,先烤後做鍋~ 正宗川口,還可以做麻辣、蔥香、魚香、剁椒、豆豉、泡椒、香辣。 幾個朋友,吃肉喝酒,很不錯的地方~~ 人均20RMB,吃的相當不錯了,啤酒1元一瓶~~~
2、 水煮魚
1) 碧水華庭門口的沸騰漁鄉是正宗,全國連鎖,當然消費也高一點。
2) 東北大學對面有家小海鮮做得很夠味,我原來跟重慶的同學經常過去
3) 大孟營的廣緣對面有一家,才十六塊一份,就是奇緣的隔壁,味道還可以啊.主要是夠麻哦.
4) 西港路的 重慶秦媽火鍋頂亞泰對面的那家過橋米線408醫院旁邊胡同里有一家海軍招待所,水煮魚大大有名,非常好吃,但比較難找。感覺比沸騰強,還有鴨頭也很不錯
5) 開發區無敵燒烤對面的麻辣九族也不錯,菜的味道比較正正宗,環境也很好,我個人比較喜歡
3、 海鮮大飯店(大排檔)
到秦皇島去自然要大啖海鮮,當地人喜歡清蒸海鮮,不管是螃蟹、蝦還是蛤,放上水,清蒸,吃的時候蘸點姜醋汁,那個鮮!吃海鮮是有季節的,螃蟹一年兩季,四月底開始吃皮皮蝦,當然也可以不論季,吃養殖的,在秦皇島人眼裡那就不叫海鮮了。近年來燒烤海鮮開始流行,有一種小雜魚叫青皮子,細長,脊背那兒有點青,不能炒著吃,只能烤著吃,有味道而且特便宜,當季的時候5元錢可買兩斤、兩斤半。
1) 漁民酒家(在東浴場)海鮮很新鮮
2) 秦皇島的東山海鮮巨無霸,海天一色,東山海鮮城,還有海鮮居什麼的,都不錯呀
(聽說海鮮居有三家連鎖,應該是個很大的酒店,在海陽路,紅旗路,似乎都有分店,但是老闆的品德有點問題,聽說欠錢不還哦,不過應該不影響大家吃飯)
3)在南戴河那邊有很多海鮮排擋,再往南娛方向走還有個漁村,那裡味道鮮得很,可比酒樓里的好多了。而且可以吃到河豚哦,秦皇島只有兩家可以做。
4)在老虎石海灘兩旁集中著眾多吃海鮮的餐館,門外地面上擺著許多大的木盆,盆內幾乎把這一季節所有的時鮮海味一網打盡,你只管挑選你中意的品種,過一會兒就可以嘗到美味的海鮮了,只是價格比市內餐館中要貴一點兒。
5) 鮮,碧螺塔消夏的燒烤海鮮當之無愧,嗯~
4、炭烤生蚝
將活生蚝撬開,將蚝肉和一邊蚝殼用清水洗凈,蚝肉瀝干水分備用;炭烤生蚝大致可以分為蒜香、豉汁、原味三種口味。蒜香汁:將蒜頭切碎,如果吃辣的話可以放些切碎的紅辣椒,將蒜茸、辣椒茸與油混合,放鹽和味精(或雞精)拌勻,鹽要稍微多些。豉汁:將豆豉剁碎,蒜頭剁碎,也可放辣椒碎,用油、鹽等混合拌勻。 將洗凈的半邊蚝殼放在炭火上,每個蚝殼上放一粒蚝肉,邊烤邊加上述汁,原味的只在蚝肉上刷點油,撒少許鹽。聽到吱吱響後將蚝肉翻面再加汁,烤一下即可。
這道小吃應該是東南沿海傳來的,目前本市的很多燒烤店也可以做。在眼睛燒烤店裡也吃過。稍注意的是,如果顧客喜歡吃生,要告訴店家。
5、烤大蝦
秦皇島是海濱城市,海產品豐富。烤大蝦是以北戴河所產大蝦為原料,烤制而成,再輔以適量湯汁即可食用。特點是色澤艷麗,香味醇厚,肉質細嫩,營養豐富。
6、石鍋魚
用油把魚炸了就像沒有油的水煮魚,用豆芽打底,最後還可以添湯涮火鍋用,我去過的一家是實驗中學附近往黨校方向。還有一家在河北大街湯河公園門前。
7、鐵板蟹
「鐵板蟹」是北戴河特有的一種小蟹,專門鑽在沙土裡面,身材細長,兩角有兩個小圓圈,酷似兩隻眼睛。其肉味鮮潤,蟹黃量多,膏脂豐腴,食來沁人脾胃。一般餐館以紅燒、清燉為主。
三、 清真菜
1、 大盤雞
主要經營:大盤雞,手抓飯,拌面(拉條子),饢包肉,孜然羊肉以及爽口的小菜等。雖然沒有注冊為「清真」但所有菜品無豬肉及(豬)副產品!
地址在:秦皇島海港區人民路43號 二中的胡同里不遠!
不吃辣味和不吃羊肉的朋友就不要去了.羊羹雖美 眾口難調
2、 清真館子
想吃的話去張庄小區吧,三益軒飯店,特純正,一家子都是回民,菜做的相當好。可比什麼燕明園,老二位強多了。可是有一點,那家飯店上菜慢了點,不過不要急,慢工出細活,做出來的菜相當好吃。我喜歡。常去,山海關福泉居,是家回民飯店,裡面的悶口條和熘三樣可以算是招牌了,最起碼是十幾年的老店了。
四、燒烤
1.老大燒烤在文化北路電影公司對面 雞翅和排骨不錯
2.無敵 老牌子了,具體什麼好吃也說不清了,反正秦皇島人都知道。
3.香香 在電影公司邊的小胡同里 和老大家的差不多
4.海陽路市政家屬院附近的有個大姨的地邊攤味道也不錯,去晚了沒有吃的了,都賣沒了
5.天洋西廳斜對面有個眼鏡燒烤旗艦店也挺不錯。我覺得挺好吃的,環境也還行,應該開了很多年了。
6、小剛燒烤,在四季青斜對面的胡同里,麵包和肉串一流
7、鐵路里有個三姐燒烤,小店老牌子啦
8、道南有個阿靜和老大燒烤,在港務局這一片很有名氣的
9、電廠家屬院有個燒烤,沒有名字,不錯,不過,貴
10.北戴河火車站附近有個志軍燒烤很不錯!天天爆滿
11.山海關西門外胡同有個回民肉餅店,他家的烤羊排、羊腿非常好,弓後筋(他叫扣眼筋)板筋超級棒,夏天的時候火的不得了,都是市裡的排隊去吃
12、還有一個熙成,也是老店了,開了幾家新店,不過是越來越不行了。
13、太陽城海樂迪西南胡同力里的『俄羅斯大串』燒烤。 特色是大鐵簽子的肉串。味道不錯。 尤其推薦裡面的五花肉(5元/串)和烤麵包(2元/串)。 人均消費:15元。
14、上點檔次的的是環島燒烤,肥瘦挺好吃冷麵和拌飯都不錯。
15、天洋西廳對面KFC那個胡同里一直走,路右邊的德勝燒烤也非常美妙。
16、山海關柴火市裡面有家燒烤店裡面的肉筋最好吃。其他也很好吃。正宗回民開店。只有晚上開的。呵呵
五、羊湯
1、有一家叫養正堂的湯館味道相當不錯,據說是用羊骨和羊肉同時熬制的.廚房敞開式的非常干凈.環境應該是秦皇島一流的,地點在建國路與燕山大街交叉口北100米,軍人俱樂部南側與秦市著名的燕山湯館並鄰,看來老闆膽子不小.
2、安居里對面有個三江湯館味道我覺得很不錯,大家有機會可以試試。記得是三江湯館,不是三江大骨湯,大骨湯那家是後來被收購的
3、秦皇島還有春江湯館也是比較有名的,可惜做的是牛雜湯,不是羊湯,呵呵巡警支隊那裡的鴻運,是羊湯
4、山海關的小白樓羊湯館,好喝的要命。每天早上排隊的人都排到鋪子外面.
六、餃子
1、老王頭餃子館
2、百合園的餃子
3、百味餃子城的餃子
4、桃園賓館的餃子
5、雪尼的蒸餃,還有鍋烙
6、山海關福臨門的灌湯餃
7、老邊家的餃子也好吃 最喜歡是它的茴香雞蛋餡的
以上餃子館都是比較不錯的,還算是有點名氣,一打聽地址就知道啦,我也不再一一寫了
七、怪味合
最近比較喜歡吃怪味合的悶鍋,尤其以雞翅鍋為上,2-4個朋友一起吃經濟實惠,不但可以吃到醬香味道的雞翅和蔬菜,還可以涮鍋,在要上幾個燒餅,味道還不錯哦。地點在五糧液酒家斜對面 ,雞翅鍋是38元一鍋,裡面有12個雞翅下面還有蔬菜殿底,如果要是2個人一個鍋子要上2元一份的千層餅就夠吃了,記得吃餅的時候叫服務員加湯,味道好還實惠
八、蒙味館子
燕山大街和建國路交口的蒙味居,他家的羊肉做的以經到了一定的水準 服務員也穿著蒙古服裝 老闆是蒙古劇團出來的,演歌也是一極棒,有喜歡烤全羊,喝純酸奶的朋友可一定要去嘗嘗,有一道好像叫紙烤羊肉的菜,真是太好吃了,連很普通的羊肉燉羅卜的味道你在別家應該都沒吃過,現在還在回味啊,哪天還要去!!
開發區孟營這有個店叫---奧澤,推薦下裡面的《烤羊排》,大盤子上的,烤的外焦里嫩,每次必點之,底下襯著菜葉,好吃啊!! 還有個菜不知道名字,是個菜卷,外面是炸的,很酥,裡面卷的材料,味道很好!
九、鴨頭
1、八中對過的,呀,想想就流口水,嘎嘎!
2、當然碧海雲天樓下還有一個嘎嘎鴨頭,沒去過,哪位喜歡的去試試。干鍋鴨頭有名。
十、祖山滿族特色名吃
到祖山來旅遊,那麼滿族風味的祖山地方特色名吃是必不可少的,祖山的特色名吃源自滿族的民族特色,最著名的當屬青龍滿族老豆腐,可謂響益冀東。與一般的豆腐做法不同,祖山的老豆腐要用柴火做才地道,想品嘗到真正的傳統老豆腐,可以到祖山賓館提前預約一下,就能品嘗到正宗的祖山老豆腐。
十一、烤鴨
大家都知道環島那的全聚德,味道不如北京但我負責任的說比天津強。還有在建設大街與紅旗路交叉處新開了一家春江水暖,還沒來得及去。
十二、小吃
秦皇島小吃還是挺多的,雜七雜八匯聚五湖四海,不過要注意衛生!
1、麵皮
1) 燕山菜市場牛牛超市旁邊的抄麵皮
2) 金原小吃五樓的馬家麵皮(清真)
3) 金原小吃五樓陝西涼皮系列中的67種面製作的各種涼皮綜合拌在一起的拌麵皮
4) 金原超市後門斜對面的阿靜的油菜兩參抄麵皮
5) 清真寺東牆外的「大高個」麵皮 、清真寺後面的老馬麵皮兒。。。悶子~~
6) 金園藝——武功涼皮,3元/份,辣椒一吃就知道是從陝西帶過來的。比捷爾泰要好得多
愛吃麵皮的你還知道那裡的好吃,請指教~!
7)商城後面的面片(好像是江家麵皮)
8)勸業場後面有一家阿靜麵皮也非常好吃~
2、麻辣燙
麻辣燙和火鍋越來越受歡迎了。曾和朋友去了一家口味不錯的小店,現在和大家分享,該小店的名字叫「一瑞麻辣燙」就是原來的老「三和麻辣燙」味道真的很不錯,因為新裝修才改了名字,地方也比原來的大了一些,老闆是正宗的四川人,生意非常好,人很多,去的晚還要等,他裡面是數釺子的,6毛一串(最開始是5毛一串,由於原材料長價,價錢也提高了)還算比較實惠的,品種也很多,有好幾十種,本人的意見是多吃肉少吃菜,這樣比較劃算,而且價錢都一樣。他的地址就在,民族路紅橋市場那邊,有一個胡同往農樂里去的路邊上,很好找的,那邊也有好幾家麻辣燙,但是筆者認為還是一瑞正宗。國美樓下的麻辣燙不錯,算是比較衛生環境較好的一個,不太能吃辣的人也能接受,分兩個檔次,8元和12元,前者大都是菜類後者可以加肉以前是6元剛長價。
3、酸辣厥根粉也是我的最愛
4、長城餑欏餅
相傳明朝將領戚繼光率領以浙江人為主力的"戚家軍"鎮守山海關,當時他手下的將士大都來自江浙一帶,對北方的糧食不很適應北方粗糧較多,戌邊士兵生活艱苦,因此有人就想出了這樣一種粗糧細作的食品。利用每年五月長城沿線餑欏葉鮮嫩時機,製成餑欏餅,粗糧細做,改善生活。據說這種食品已經傳到日本。在長城周邊所生的餑欏樹樹葉內,內裹澱粉作皮,三鮮為餡的餅,餅皮隱約透明。味道三鮮和餑欏葉散發沁,在位於山海關城關南路的鴻宴飯庄可以品嘗到這一美味。還有一家是東山的海天一色,我吃的是韭菜雞蛋的,有點像餃子。
5、回記綠豆糕
清真食品,用當地所產綠豆以及白糖,依秘方調制而成。油而不膩,松軟香甜,口味醇正。清真回記糕點部始建於1945年,因初創人是回民,又姓回而稱"回記"半個多世紀來,用地產綠豆以及白糖,按祖傳秘方的調制生產出口味醇正的產品,深受市民以及周邊地區群眾的歡迎。在山海關天心胡同22號的清真回記糕點部可以品嘗到。
6、老二位麻醬燒餅
麻醬燒餅是老二位飯店的優質產品之一,色澤微黃,層次分明,麻香醇正,松軟適口。與涮火鍋,喝羊湯相搭配同吃,味道尤佳。在文化北路15號的海港區老二位飯店可以嘗到正宗的麻醬燒餅。
7、四條包子
造型美觀、口味獨特、醇而不厚、肥而不膩,是當地久負盛名的快餐食品。在山海關南大街98號的包子店裡可以嘗到。四條包子鋪是1958年開業的老字型大小企業。因座落在古城山海關四條這條街上而得名,其店初創時,服務質量比較高,吸引顧客較多,而名氣越來越大。普通的麵粉,常見的餡料加工成造型美觀、口味獨特、醇而不霸、肥而不膩。一直為古城和外地遊人喜歡。
8、曉曉炸排骨
創建以來,以其趙氏家族傳統工藝經過去腥、除味、增香、調色等工序,採用燜、炸、熏、烤等獨特技法,製成種類繁多的熟食製品。其中油炸排骨現制現賣,為店中暢銷品種。成品紅黃明亮,外脆里香、味美醇香,老少皆宜。海港區曉曉熟食部(馬坊市場82號)。
9、楊長子火腿腸
說起來就想哭,一過年就有人送楊長子,吃不完扔了還可惜。不過味道還是不錯的。始創人楊庭珍曾在山東濟南給一家德國老闆馬斯薩茲製作火腿腸的手藝。1932年,楊庭珍與人在天津合開"勝利腸子鋪"。1941年"勝利腸子鋪"遷至北戴河海濱,從那時起"楊腸子"即作為楊庭珍的藝名而名揚四方。成品腸鮮香濃郁,口感獨特,回味悠長。北戴河盛利肉食加工廠(北戴河劍南路19號)。15元左右一大根
10、楊少怡大包子
有幾個下酒菜不錯,不過可不是什末小飯館,價位中等。楊少怡大包子可以撐死人。
11、錦發醬驢肉
錦發大酒店以驢肉為主要特色菜餚的酒店。成品色澤金紅,味濃香醇佐餐下酒俱佳。 秦皇島開發區錦發大酒店(西港路中段冶金廠南門)
12、孟和尚粉腸
該店1886年始創於北京,1938年由孟兆義遷來我市。因孟吃素,人稱"孟和尚"。成品腸選料考究,配方獨特,加工精細,口味純正, 山海關義記孟和尚熟食店
13、碧海雲天旁的鼎記包子
14、炸醬面:原來金元天津老太太炸醬面,前一陣好像出兌了,不知道還能不能吃得到了
15、山海關的吳記精肉鋪的熟食。。。。。
16、趙家館餃子
主要原料為特精餃子粉、肉、大蝦。昌黎趙家餃子館,2000年榮獲首屆秦皇島十佳風味名吃 2005年榮獲首屆秦皇島地方特色旅遊名吃。該餃子館始創於1921年,創始人趙福元人稱趙老二。目前,趙家館餃子由趙氏傳人主理,保持了皮薄餡大、餡不團、面不粘、香而不膩的特點。曾於50年代獲「津門餡類大比武」冠軍;原國家主席劉少奇同志親筆為其題寫「京東第一家」的牌匾。趙家館牌產品於1994年獲國家專利。1998年被評為河北省著名商標。
17、路邊攤
1) 很喜歡太陽城裡金都後門賣小吃那裡得芙蓉蛋卷……辣辣得,看著就流口,不過現在已經搬家了;四川風味,個人感覺辣椒還算夠味,不知道真正的四川人是不是喜歡。似乎眼鏡那有。
2) 西港路炸雞架,秦皇島風味,別和我說油是地溝油啊,用了很長時間啊,雞肉有激素啊……其實,偶爾忘掉這些,放縱一下也是可以的…
3)新一路上的臭豆腐..現在銀谷門口有一家臭豆腐,超級好吃,呵呵,很香,以前一中門口兩口子買的油炸臭豆腐,是當時我們放學後不可或缺的夜宵,現在的學弟學妹們就沒口福
了,消失了,國際飯店南側的那條通往亞太的小路上,有過買油炸臭豆腐(黑)的,不是說小攤兒老闆黑心,而是黑臭豆腐,太純正了!
4) 燕大對面的炸雞柳和炸鮮奶、燕大烤雞皮~忽忽~好東西!
5) 迎賓路國美電器下邊那家耐克店的下邊有個手拋餅值得推薦,不過價位似乎不止能買一張大餅的!
6)建設大街與建國路交叉口的西南角,晚上的時候也會有小吃攤,時多時少、時有時無,味道還好!
7) 金都樓下的變態辣雞翅,咬了一口喝了好多水都沒緩過來。還看到一個男生辣哭了傻傻。
8) 燃面啊,燕大三食堂一樓四川名小吃,做得還挺好吃的,主要是靠一種特殊的菜來調味的,不知道是什麼。我的一個吃過四川正宗燃面的同學說還算小正宗。 推薦他家口水雞米線,雖然不像幾年前好吃了~嘆
9) 燕大對過的牛肉板面是王道!就是最裡面那家有棚子的~~反正目前我在秦皇島沒吃過正宗「板面」。可能是沒有安徽的師傅吧!
10) 油煎燜子。現在比較好吃的就是康樂里的 東北大姨家的燜子了(總包個頭巾,孩兒啊,孩兒啊,的叫你),賣烤魷魚的、炸臭豆腐的、賣烤腸的都跟著她混。最近城管嚴查,大姨就比較背,她是「無證路邊小吃」的龍頭啊,城管只要把她趕走,其他幾位都沒生意做,真是太強啦!要是在康樂里市場的「曉華麵皮」(也是一個麵皮老店了)前找不到她,估計就是被城管攆到,康樂里胡同里了,下午5點左右,自己找去吧
11) 五道橋市場早晨有好吃的油炸糕,絕對的老版本,沒有任何創新的桂花餡料,傳統到死的豆渣摻合粘面的外皮,好吃的不得了……
16、秦皇島風味食品
撫寧腐乳 老髦肉 趙家館餃子 老二位餃子 玻璃餅 小饅首 麵茶
干鮮果品東京板栗 石門核桃 昌黎密梨 玫瑰香葡萄 山梨 安梨 南大寺水密桃 獼猴桃 李子 山楂 杏仁 酸棗仁 花椒 枸杞 山海關櫻桃
十三、糕點甜品
1、每樂之日,在河北大街聯通旁邊。店面的裝修很簡潔明快,靠近櫥窗的區域還有休閑區,可以看雜志,或是上網,不過那就有一台台式機,我去的那天還休息了。對了那的咖啡還不錯剛15元一杯,我試了一下cappccino,奶泡打得次了點,口味還是不錯的,用的是意式濃縮機。我就吃過幾種麵包類的和西點不過感覺還可以,挺專業。每樂之日的慕司挺不錯的...前兩天發現一個奧利奧餅干蛋糕...哈哈 特喜歡...那裡的可樂都是從世界各地進口的...如果不是沖著那可愛的瓶子去的話十分不建議從那買可樂...我只買過一個日版的超袖珍 。價位嗎,人均15左右,現在開業酬賓,滿20元送優惠卷。不過我店員看我面善消費18元就給我了,呵呵。
2、民族路45號,就順一中那條河往東到路口北拐,金園藝蛋糕店,黑森林蛋糕,4元/塊,味道很贊,主要是鮮奶質量好,問了下,他們家鮮奶分三品呢,新鮮純正
3、文化路一中旁邊的華都蛋糕,那裡的蝴蝶酥很好吃。
4、蜜之塘的芝士蠻好吃的。碧海雲天側門那條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