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樣控制高血壓急!
想要控制高血壓,主要見於兩方面:
第一、規范服用降壓葯物,常用的降壓葯物,比如貝那普利、依那普利、卡托普利、替米沙坦、坎地沙坦、硝苯地平、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美托洛爾等,需要結合血壓水平和基礎疾病選擇合適的降壓葯物,必要時可以聯合用葯。
第二、改變生活習慣,肥胖的患者注意減肥,改善生活習慣中非常重要,主要是通過控制飲食,鍛煉身體的方式減肥,飲食中要注意少吃油、鹽,戒煙、限酒,多吃水果、蔬菜,比如蘋果、橘子、芹菜,避免熬夜,降低緊張、焦慮的情緒,有助於降壓。
B. 怎麼控制血壓
控制血壓首先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要戒煙、限酒。限酒就是一天的飲酒量,男性每天飲酒量≤25g,女性≤15g;其次是適當運動,減輕體重,對控制血壓非常有益處,對血糖、血脂、脂肪肝也有益處;另外,少吃脂肪,減輕精神壓力,精神壓力對血壓影響非常大,如果工作壓力太大,一定要想辦法參加一些運動,如戶外運動、唱歌都可以,有助於緩解心理壓力,也有助於降低血壓。中國的高血壓患者中,有75%的患者合並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此類患者也要適當補充葉酸。因為合並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高血壓病人,得腦卒中的機會比單純高血壓的機會要大很多。如果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礎上,血壓仍然控制不夠好,就要開始葯物治療,不可盲目服葯,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葯。因為每個個體的情況不一樣,葯物的選擇也不一樣。
C. 有什麼降血壓的好辦法什麼辦法最為簡單
運動可以幫助心臟有效地利用氧氣。試著提高行走的速度或距離。深呼吸、緩慢深呼吸或冥想練習,如氣功、瑜伽和太極拳,可以降低壓力激素,從而升高血壓。試著在早上和晚上呼吸五分鍾。
老年人的神經相對薄弱,很難有好的睡眠質量,卧室應該安靜、干凈、溫暖、舒適、乾燥,濕度適中。在這種環境下,老年人更容易入睡。晚上不喝茶、消除焦慮和易怒等方法也非常有效。血壓隨季節而變化。老年人會有季節性血壓波動,主要是因為他們對寒冷的適應能力差和血壓調節能力差。房間應經常保持溫暖和通風;遇突然寒冷、大風、低溫時盡量避免外出;穿上合適的衣服,避免血壓急劇波動。
D. 怎樣降血壓最快
如果血壓升高,降血壓的最快方法是利用鈣通道阻滯劑、血管緊張素抑制劑、利尿降壓劑等靜脈輸液或者口服降壓。
對於高血壓患者,除了降壓葯之外,平時可以通過一些非葯物方法輔助治療。
第一、飲食調理。高血壓患者的飲食要低鹽少油,以清淡為主。同時食物搭配中適當增加芹菜、紫菜等有助於舒張血管、降血壓的食材,兩餐之間可以適當多吃些蘋果、香蕉等水果,也有助於降血壓。
第二、適當的穴位按摩。據中醫研究表明,經常按摩湧泉穴和太沖穴有助於血液流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達到降血壓的功效。所以高血壓患者堅持每天按摩20-30分鍾,至有酸脹感以後即可。
第三、運動。高血壓患者不適合劇烈的運動,但是可以做一些輕慢型的運動。比如慢跑、爬山、瑜伽等,這些可以幫助調節心神平和,使血壓處於一個平穩的狀態,從而達到降血壓的目的。同時適當的運動還可以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減少其他疾病的發生。
不過對於已經確診為高血壓的患者,這些方法只是輔助,最主要的還是要吃降壓葯,並且遵醫囑,不可以隨意停服降壓葯。
E. 5種方法降血壓
編者按: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壓力的增大,生活習慣的不科學以及年齡的自然因素,三高人群越來越多,高血壓就是一個我們經常會提及的話題,面對高血壓你又了解多少呢?今天人民 健康 網就與你聊聊這個話題。
高血壓會一步步弄壞心臟
河北省人民醫院副院長、老年病專業學科主任郭藝芳表示,國內外研究證實,高血壓患者日後患心臟病的風險會顯著增加。
我們的心臟是一個空心的泵,主要職能是把新鮮血液源源不斷地泵入動脈血管系統。心臟分為4個腔,上面兩個腔分別是左心房、右心房,下面兩個分別為左心室、右心室。動脈血管根部與心臟相連接,主要職責是把心臟排出來的血液輸送到全身各臟器。如果動脈血管內壓力過高,就稱為高血壓。高血壓可通過多種機制對心臟產生不良影響。
動脈血管內壓力過高,心臟排血的阻力就會增大,久而久之會逐漸引起心室壁肥厚。之後,其運動會變的呆滯、不靈活、不協調,對心臟泵血功能造成影響,嚴重時可因心臟舒張能力變差導致心衰(也稱舒張性心衰或射血分數保留的心衰)。
動脈內壓力過高,可導致心腔內壓力增高,久而久之會導致心房擴張。心房擴張後特別容易發生房顫,後者是一個很棘手的疾病,處理不好會導致心衰或腦梗塞。
高血壓最常見的危害是引起冠心病。動脈管腔內血流的壓力長期增高,會破壞動脈內膜的完整性(可簡單地理解為血管內膜出現小破口),於是血液中的膽固醇就會趁機進入血管壁內,並逐漸積累增多,形成粥樣斑塊,斑塊逐漸增大就會導致冠狀動脈明顯狹窄,造成心肌缺血,這就是冠心病。冠狀動脈內斑塊突然破裂會引起血栓,使其管腔閉塞,無法向心肌組織輸送新鮮血液,於是心肌缺血壞死,這就是心肌梗死。
無論有沒有症狀,只要血壓增高就會通過以上不同方式影響心臟的 健康 。所以,預防和積極治療高血壓尤為重要,以免對心臟產生危害。
五種方法降血壓
1.坐姿應正確。坐著時雙腳晃動或交叉,是介於坐和站之間的姿勢,會影響血壓讀數,因為兩種姿勢的血壓是不同的。正確做法是:端坐在椅子上,後背平靠椅背,雙腳平放在地板上,雙腿不要交叉,否則會影響血液流動。
2.手臂有支撐。如果你的手臂在測量血壓過程中位置太高或太低,心臟泵血就會更費力,導致血壓讀數偏高。正確做法是:把手臂平放在桌子上,與心臟的位置持平。
3.呼吸要緩慢。壓力大時,血壓就會上升。深呼吸可以緩解壓力,降低血壓。正確做法是:用鼻子深吸氣,充滿胸膛和腹部,然後慢慢通過嘴呼氣,重復上述過程。
4.吃黑巧克力。一項對35項相關研究進行的文獻回顧發現,身體 健康 的成年人吃富含黃烷醇的食物,如可可和黑巧克力,能將血壓降低2毫米汞柱。但這並不意味著你應該在測量血壓前吃它,日常生活中養成 健康 的飲食習慣才是正道。
5.做握力練習。研究發現, 健康 成年人每周做3次簡單的握力練習,每次15分鍾,持續10周後,收縮壓就可降低約10毫米汞柱。不過要注意,避免在測血壓前1小時做握力練習,以免影響結果。
降壓葯,早吃晚吃差別大
有些科普文章會提到高血壓患者夜間不宜服用降壓葯,理由是睡前服葯容易誘發腦血栓和心梗。有些人就睡前停止服葯,沒想到到來一系列的麻煩。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心血管科主任徐浩表示,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科普文章講的只是一般原則,但要區別對待。
由於人體生物鍾的作用,正常人群和大多數高血壓病人,24小時內血壓波動很大:入睡後2小時,血壓可比白天降低約20%;夜間2~3時,血壓降到一天中的最低點;至凌晨,血壓又呈現上升趨勢;上午8~9時,達到高峰;以後又逐漸下降,至下午16~18時,達到另一峰值。因此,人的24小時血壓波動曲線呈「雙峰一谷」特點,很像一把勺子。
如果患者想確定自己的血壓波動情況,可到醫院做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以明確類型。如果沒有條件,可請家人夜間每兩小時幫忙測一次血壓,以確定是否需要夜間服葯。夜間(晚22時至次日6時)血壓較白天下降大於10%的高血壓被稱為勺型。這類高血壓患者夜間確實不宜服用降壓葯,否則2小時後達到葯物高效期,可能導致血壓大幅下降,影響心、腦、腎等臟器供血,使血流變緩,腦組織供血不足,血液凝固性增高。尤其是老年人伴有動脈粥樣硬化時,血管內膜粗糙,更易形成血栓,阻塞心腦血管而發生缺血性腦中風,引起心肌供血不足,誘發心絞痛和心梗。對於這類病人,建議每天末次降壓葯安排在睡前3~4小時。
部分高血壓患者夜間血壓不降或下降幅度極小,這種血壓波動類型被稱為非勺型,特別多見於嚴重高血壓,有心、腦、腎等器官損害,或嚴重失眠和部分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這部分患者血壓晝夜波動幅度減少或消失,夜間血壓持續在較高水平,會使心、腦、腎血管長期處於過度負荷狀態。如果夜間不服用降壓葯,血壓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容易引起慢性損害,甚至誘發心臟病和中風。這類人就有必要在夜間服用降壓葯。
即使血壓表現為夜間下降的正常規律,但某些特殊情況下可能會導致血壓暫時升高,如情緒激動、熬夜、失眠等。此時,應及時測量血壓,並與平時夜間血壓作對比,必要時可臨時服用1次降壓葯,劑量為白天單次的一半。
因此,夜間要不要服降壓葯不能一概而論。不同患者之間存在較大個體差異,加上病情、病程、臟器損害程度和並發症不同,應根據具體情況,特別是夜間血壓變化,決定如何服用降壓葯。
味精替代部分鹽,有助降血壓
美國喬治梅森大學營養與食品研究系副教授泰勒·C·華萊士博士研究團隊對美國國民營養與 健康 調查涉及飲食習慣的數據展開梳理分析。結果發現,用味精代替某些食物中的部分食鹽,可使總鈉攝入量降低7%至8%,有助大眾實現 健康 專家推薦的「每日最大鈉攝入量應在2.3克以下」目標。研究人員表示,味精鈉含量只有12%左右,僅為食鹽中鈉含量的1/3。此外,味精還可增加食物風味。由於味精中的核苷酸和谷氨酸離子具有「增強鹹味」作用,如果以味精替代部分食鹽,可使食鹽攝入量降低40%,而且食物風味基本不會受到影響。
華萊士博士表示,多項研究已證實,過量吃鹽是高血壓一大風險因素,高血壓又會增加從視力問題到心臟病和中風的多種疾病風險。而減少大眾食鹽攝入量始終非常棘手,原因是人們覺得低鹽食物味道差,而腌制食品等高鹽食物數量與日俱增。新研究表明,味精替代一些食鹽,可在保持食物風味的前提下,減少鈉攝入量,進而降低血壓,保護心腦及全身 健康 。
高齡老人降壓不要求140
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降壓是永久的話題。是把收縮壓降到140毫米汞柱就可以,還是降到120毫米汞柱以下更好?新研究顯示,在50歲以上高血壓患者中,與標准降壓相比,強化降壓與腦白質病變體積增加較小和總腦容量降低較多顯著相關。也就是說,相比把血壓降到140毫米汞柱以下,降到120毫米汞柱能更好地保護大腦 健康 和認知。
不過,老人作為合並多種疾病的特殊群體,其血壓目標值仍需要基於患者整體的風險來制定,而非「越低越好」。老年人患高血壓一般具有幾個特點:高壓高,低壓正常;脈壓(收縮壓和舒張壓之間的差值)增大;血壓波動大,易發生體位性低血壓,常合並餐後低血壓;並發症多;繼發性高血壓易漏診;鹽敏感性更強。基於這些特點,醫生在面對老年高血壓患者時,一般不會都按照120毫米汞柱要求每位老人。
醫生會結合高血壓指南,給老人降壓提出以下建議。65~79歲者,應將血壓控制在150/90毫米汞柱以下,如果老人沒有不舒服,還需要繼續降到140/90毫米汞柱以下。如果能耐受,可以降到120毫米汞柱左右。80歲以上老人,應將血壓保持在150/90毫米汞柱以下,尤其是收縮壓要控制在140~150毫米汞柱之間,不建議強化降壓。高齡老年人常合並腦供血不足,血壓可以適當放寬,不能強行按照140/90毫米汞柱來降壓。(人民 健康 網綜合自生命時報)
F. 怎樣控制高血壓
控制高血壓不難,比如各類降壓葯都能短時間內控制住血壓,但是只能控制,不能治癒,需要患者終身性地吃降壓葯。此外,長期吃降壓葯,毋庸置疑還會帶來很多的副作用,如造成葯物依賴,慢性肝、腎損傷及加速高血壓並發症的形成,原因在於這些葯物壓根就不是構成身體的成分,正常的人體是不需要長期服用它的。如今卻為了控制血壓,需終身性吃葯,這顯然不符合人體自然運行的規律。
總之,若想控制血壓不難,但是要想治癒高血壓,還得遵從事物發展的運行規律。我們必須要從血管壁彈性變差導致高血壓為出發原因,以營養素修復血管壁受損部位及恢復血管壁成分著手,改變思維,增強信心,結合良好的生活方式,從根本上還你一個健康的人體。
G. 高血壓病人不吃葯,怎麼才能控制血壓不妨試試這4種方法
高血壓被稱為無形殺手,並非所有高血壓患者都必須服葯。高血壓患者舒張壓低於100毫汞柱,收縮壓低於160毫汞柱;不吸煙不喝酒,高血壓高血糖;沒有心、腦、腎等器質性疾病;沒有疾病等。,只要能滿足以上條件,就不需要使用降壓葯。然而,在此期間,有必要調整生活,以維持正常的血壓。
高血壓患者不吃葯,如何控制血壓?
一、低鈉飲食。
低鈉飲食可降低血壓2~8毫汞柱。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一般情況下,每天的鹽攝入量不應超過6克。這6克不僅是鹽,還包括醬油、味精、蚝油等含鹽調料,還包括食物中的鹽。6克鹽相當於一個啤酒瓶蓋的量。鹽的攝入量與高血壓正相關,也就是說,吃的鹽越多,患高血壓的風險就越高。烹調食物時,盡量少放調味品,用檸檬汁或洋蔥、生薑和大蒜代替,以蒸煮和燉煮的方式烹調食物。少吃含鹽的加工食品和調味品。
二、均衡飲食攝入。
人體所需的營養素包括維生素和礦物質、氨基酸、葡萄糖、水分、纖維素和脂肪。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主要為身體提供能量,需要做好比例。脂肪提供30%的能量,葡萄糖提供50%~60%,其餘由氨基酸計算。日常生活中吃的主食如面條、大米、土豆等。澱粉水解後可以轉化為葡萄糖;脂肪是指各種肥肉、油類和含脂肪酸的食物;雞蛋、瘦肉、魚和牛奶含有優質蛋白質,可以為身體提供氨基酸;維生素和纖維素可以從粗糧、新鮮蔬菜和水果中獲得。均衡飲食血壓可降低8~14毫汞柱,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三、控制體重。
高血壓患者不吃葯,如何控制血壓? 肥胖和超重是導致高血壓的獨立高危因素。女性腰圍超過85厘米,男性腰圍超過90厘米。內臟肥胖與高血壓密切相關。內臟脂肪越多,患高血壓的風險越高。能量攝入超過能量代謝會導致肥胖。這些人需要閉上嘴,張開腿,控制每天的熱量攝入,參加更多的戶外活動來減肥。運動時要採取循序漸進的原則,不之過急。6個月內可以減肥15%~10%左右。
四、 體育 鍛煉。
如今,人們的生活節奏相對較快。雖然腦力勞動增多,但體力勞動減少,長時間坐著不動,導致一系列問題。平常多參加有氧運動,如騎行、慢跑、快走或游泳等,每天至少鍛煉30~60分鍾,每周持續5~7天。運動要長期堅持才能看到效果,但不能做劇烈運動,以免血壓突然升高。
溫馨提示。
在日常生活中,酒,不要喝任何含酒精的飲料。與此同時,應及時減輕壓力,在高壓下可激活交感神經,增加血管緊張素活性,加速心跳,導致血管收縮和血壓升高。如果三個月的血壓仍然很高,就要聽從醫生的建議,合理使用降壓葯來控制血壓。另外,減少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
H. 怎樣降血壓
降血壓的方法首先要合理飲食,戒煙限酒,低脂低鹽飲食,飯菜清淡,少吃油膩油炸食品,都是降血壓的前提,多吃蔬菜,如芹菜就具有降血壓作用,吃水果少吃肉,減少脂肪攝入。每天食鹽控制在6克以下,每晚睡眠時間要充足,保證7~8小時,不熬夜,合理運動,每天做一定的運動量,如游泳、打羽毛球、打乒乓球,快步走等等。
高血壓患者除了堅持食療外,經常用中葯泡茶飲用,也能起到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I. 控制血壓的方法有什麼
如果被診斷為高血壓(收縮壓超過140,舒張壓高於90),人們通常會考慮怎樣用葯降血壓。實際上,調整生活方式對治療高血壓也很重要。我們都知道是葯三分毒的道理,因此能通過改善生 活習慣成功控制血壓,就能避免或減少用葯。
通過改變以下10個方面的生活方式,不僅能幫助你降血壓,還能降低患心臟病的風險。
1、減肥並保持健康體重
血壓往往會隨著體重增加。因此肥胖者降體重有助於降血壓。此外,減輕多餘體重還有助於加強降壓葯效力。最好與醫生一起討論適合自己的減肥目標。
2、經常鍛煉
每天至少鍛煉30-60分鍾,也能降低血壓4-9個毫米汞柱(mm Hg),而且不用太長時間就能看出效果。如果你是前期高血壓(收縮壓在120-139之間或舒張壓80-89),鍛煉有助於避免發展成真。
9、在家裡自測血壓並定期到醫院檢查
如果患了高血壓,需要在家裡自己測量血壓。此外還有必要到醫院做常規檢查,這對控制血壓指數,避免病情進一步惡化有幫助。
10、獲得家人和朋友支持
有家人和朋友支持也對促進健康有幫助。將高血壓的危害告知家人,讓他們與你一起改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