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檢驗大豆中的蛋白質含量怎樣檢驗
將大豆磨碎,烘乾測水分,
取烘乾後的樣品,用凱氏定氮法測干基蛋白,再由之前測的水分含量,計算其濕基蛋白。得到大豆蛋白質含量
『貳』 食品中蛋白質測定是怎麼操作的
食品中蛋白質的測定
1 原理
蛋白質是含氮的有機化合物.食品與硫酸和硫酸銅、硫酸鉀一同加熱消化,使蛋白質分解,分解的氨與硫酸結合生成硫酸銨.然後鹼化蒸餾使氨游離,用硼酸吸收後以硫酸或鹽酸標准滴定溶液滴定,根據酸的消耗量乘以換算系數,即為蛋白質的含量.
2 分析步驟
2.1 試樣處理:稱取0.20g~2.00g固定試樣或2.00g~5.00g半固體試樣或吸取10.00ml~25.00ml液體試樣(約相當氮30mg~40mg),移入乾燥的100ml或500ml定氮瓶中,加入0.2g硫酸銅,6g硫酸鉀及20ml硫酸,稍搖勻後於瓶口放一小漏斗,將瓶以45°角斜支於有小孔的石棉網上.小心加熱,待內容物全部炭化,泡沫完全停止後,加強火力,並保持瓶內液體沸騰,至液體呈藍綠色澄清透明後,再繼續加熱0.5h~1h.取下放冷,小心加20ml水.放冷後,移入100ml容量瓶中.並用少量水洗定氮瓶,洗液並入容量瓶中,再加水至刻度,混勻備用.同時做試劑空白試驗.
2.2 測定:按上圖裝好定氮裝置,於水蒸氣發生瓶內裝水至三分之二處,加入數粒玻璃珠,加甲基紅指示液數滴及數毫升硫酸,以保持水呈酸性,用調壓器控制,加熱煮沸水蒸氣發生瓶內的水.2.3 向接收瓶內加入10ml硼酸溶液(20g/L)及1~2滴混合指示液,並使冷凝管的下端插入液面下,准確吸取10ml試樣處 理液由小漏洞流入反應室,並以10ml水洗滌小燒杯使流入反應室內,棒狀玻塞塞緊.將10ml氫氧化鈉溶液(400g/L)倒入小玻杯,提起玻塞使其緩緩流入反應室,立即將玻塞蓋緊.並加水於小玻杯以防漏氣.夾緊螺旋夾,開始蒸餾.蒸餾5min.移動接收瓶,液面離開冷凝管下端,再蒸餾1min.然後用少量水沖洗冷凝管下端外部.取下接收瓶.以硫酸或鹽酸標准滴定溶液(0.05mol/L)滴定至灰色或藍紫色為終點.同時准確吸取10ml.
試劑空白消化液按2.2操作.
3 結果計算
試樣中蛋白質的含量按下列公式計算.
式中:
X—試樣中蛋白質的含量,單位為克每百克或克每百毫升(g/100g或g/100ml)
V1—試樣消耗硫酸或鹽酸標准滴定液的體積,單位為毫升(ml) V2—試劑空白消耗硫酸或鹽酸標准滴定液的體積,單位為毫升.
(ml)
C—硫酸或鹽酸標准滴定液的濃度,單位為摩爾每升(mol/L) 0.0140—1.0ml
硫酸[c(1/2H2SO4)=1.000mol/L]或鹽酸
[c(HCL)=1.000mol/L]標准滴定溶液相當的氮的質量,單位為克(g)
m—試樣的質量或體積,單位為克或毫升(g或ml)
F—氮換算為蛋白質的系數,一般食物為6.25;乳製品為6.38;麵粉為5.70;玉米、高粱為6.24;花生為5.46;米為5.95;大豆及其製品為5.71;肉與肉製品為6.25;大麥、小米、燕麥、裸麥為5.83;芝麻、向日葵為5.30.計算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4 精密度
在重復性條件下獲得的兩次獨立測定結果的絕對差不得超過算數平均值的10%.
zttn037 2014-11-19
目前食品中蛋白質的測定方法有蛋白質自動分析儀,近紅外自動測定儀,紫外分光光度法以及凱氏定氮法等。本文採用納氏試劑作為顯色劑測定食品中蛋白質含量,適用范圍廣,可用於各類食品及保健食品的檢測。用本法對標准品、質控樣品進行測定獲得滿意結果,對批量樣品的快速測定更具有實用性。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材料與方法
儀器與試劑 WFZ800-D3型紫外分光光度計(北京第二光學儀器廠)。分析純硫酸、硫酸銅、硫酸鉀。(1)納氏試劑:稱取碘化汞100g及碘化鉀70g,溶於少量無氨蒸餾水中,將此溶液緩緩傾入己冷卻的32%氫氧化鈉溶液500ml中,並不停攪拌,再用蒸餾水稀釋至1L,貯於棕色瓶中,用橡皮塞塞緊,避光保存。(2)硫酸銨標准儲備溶液(1.0g/L):精確稱取經硫酸乾燥的硫酸銨0.4720g,加水溶解後移入100mL容量瓶中,並稀釋至刻度,混均此液每毫升相當於1.0mgNH3-N(10℃下冰箱內儲存穩定1年以上)。(3)硫酸銨標准使用溶液(0.01g/L):用移液管精密吸取1.0ml標准儲備液(1.0g/L)於100ml容量瓶內,加水稀釋至刻度,混勻,此溶液每毫升相當於10.0μg NH3-N。
方法
標准曲線繪制 取25ml比色管7支,分別准確吸取0.01g/L硫酸銨標准使用液0.00,0.5,1.0,3.0,5.0,7.0,10.0ml(相當於標准0.0,5.0,10.0,30.0,50.0,70.0,100.0μg),加水至10ml刻度,於標准系列管中各加2ml納氏試劑,混勻後放置10min,移入1cm比色皿內,以零管為參比,於波長420mm處測量吸光度,以標准管含量為橫坐標(μg),對應的吸光度(A)值為縱坐標繪制標准曲線。
樣品測定 選擇牛奶和奶粉為檢測樣品。精密稱取樣品0.1~2.0g置於250ml三角瓶中,加入0.2gCuSO4、1.0gK2SO4、硫酸10ml,先小火加熱,待內容物全部炭化,泡沫停止後,加大火力至液體呈藍色,使H2SO4剩餘量約為3ml左右為止,室溫放冷後,沿瓶壁慢慢加入10ml水,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少量蒸鎦水洗三角瓶3次,洗液全部並入容量瓶中,冷卻,加蒸餾水至刻度,混勻。測定時取0.5ml,加水至10ml刻度,以後操作同標准曲線。同時做空白試驗。
計算公式
X=c×Fm×V2V1×1000×1000×1000
式中:X-試樣中蛋白質含量(g/100g或g/100ml)
C-試樣測定液中扣除空白後氮的含量(μg)
V1-試樣消化液定容體積(ml)
V2-測定用消化液體積(ml)
m-樣品質量(g)或體積(ml)
F-氮換算為蛋白質的系數。
蛋白質的氮含量一般為15%~17.6%,按16%計算乘以6.25即為蛋白質,乳製品為6.38,麵粉為5.7,肉及肉製品為6.25,大豆為5.71。
結果
2.1 測定波長選擇 含氮量為30μg的標准管在顯色後,在波長400~440mm范圍內每間隔5nm進行測定,最大吸收波長為420mm。
顯色劑用量選擇 含氮量為30μg的標准管分別加入不同量的納氏試劑,在420mm的波長下分別測定其吸光度結果。納氏試劑顯色劑加入量為1.5~3.0ml時吸光度基本無變化,本法選擇加入納氏試劑2.0ml。
顯色時間及穩定性 含氮量為30μg的標准管經顯色後,分別在10,30min,1,2,4,8h進行測定。顯色後10min~8h內吸光度穩定無變化。本法選顯色10min後測定。
標准曲線 回歸方程:y=0.016X-1.5×10-3,r=0.9998,最佳線性范圍0.0~100μg。
精密度 牛乳和奶粉2種樣品分別取6份按本法重復測定6次,牛乳和奶粉精密度測定結果:平均數分別為3.06,23.50;標准差分別為±0.029,±0.073;相對標准偏差分別為0.31%,0.94%。
對2種樣品利用標准加入法作回收試驗(表1) 結果可見,回收率為95.50%~99.44%。
2種方法測定結果比較 分別用GB/T5009.5-2003凱氏定氮法與本法測定。結果顯示,2種分析方法的測定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026,P>0.05)。
測定標准物質 用本法測定4種不同的蛋白質標准物質,測定結果與標准物質含量一致。
以納氏試劑作為顯色劑快速測定食品中蛋白質的方法特點簡單、快速,適用於批量樣品測定。在鹼性條件下NH3-N與納氏試劑反應生成的黃色化合物穩定。本法與國標凱氏定氮法進行比較t=0.026,P<0.05,n=32,2種方法測定結果無明顯差異。測定范圍廣,線性范圍寬0.0~100.0μg;精密度高;相對標准偏差為0.31%~0.94%;回收率好,加標回標率為95.50%~99.44%。用本法測定標准物質結果一致,用於質量控制樣本測定結果滿意。本法儀器試劑簡單,易於基層普及,有利於推廣應用。
『肆』 如何獲知大豆的蛋白質含量
1、可以用等電點法、鹽析法、有機溶劑的分級沉澱法來提取。
2、用考馬斯亮藍結合法測定它們的純度高低。
3、低溫脫脂豆粕的加工方法有兩種:一種是丁烷亞臨界低溫萃取,一種是6號溶劑低溫浸出(A、B筒或閃蒸法)。大豆通過低溫浸出脫脂後脫脂豆粕,其蛋白含量可達到50%以上。
4、大豆是蛋白質含量最高、氨基酸組成合理的農作物.大豆蛋白質含量范圍在35-50%之間,平均蛋白含量在40%左右,其蛋白質組成分別為63%球蛋白,12%白蛋白,3%醇溶蛋白和7%谷蛋白。
5、大豆蛋白質約佔大豆含量的40%,是谷類食物的4~5倍。除蛋氨酸 ,在營養價值上與動物蛋白相當。
6、大豆蛋白經分離提取後,其中氨基酸的成分與含量比聯合國糧農組織及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兒童及成年人氨基酸營養素供給量標准(RDA)還要高很多,消化吸收率得到很大提高,是不可多得的優質蛋白質。
7、大豆分離蛋白粉去除了大豆中原有的營養抑制因子——胰蛋白酶抑制劑,這樣就不會有消化不良、胃脹氣等不適反應了。
(4)大豆中蛋白質檢測方法擴展閱讀:
1、食物缺點:
(1)大豆蛋白也有缺點。怕高溫,有異味。大豆蛋白的食用溫度最好不要用開水,100℃開水會破壞大豆蛋白的結構,會降低營養價值。
(2)大豆蛋白中含有大豆異黃酮等物質,使大豆蛋白具有一定的腥味。大豆蛋白含有高嘌呤,不建議中老年人食用。
(3)建議:水溫50-60℃,糖分消耗量為糖尿病。
2、營養功能:
(1)大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其含量是小麥、水稻和其他穀物的兩倍多,通常在40%到50%之間。貯藏蛋白是大豆蛋白的主體,占總蛋白的70%以上,主要包括7s球蛋白(大豆球蛋白)和11s球蛋白(大豆球蛋白),其他貯藏蛋白如2s、9s、15s等較少。
(2)大豆蛋白不僅含有貯藏蛋白,還含有β-澱粉酶、細胞色素c、植物血凝素、脂質氧化酶、脲酶、kunitz胰蛋白酶抑制劑和bowman-birk胰蛋白酶抑制劑等生物活性蛋白。通常,為了提高大豆製品的消化率,這些抑制劑在加工過程中被去除或用特殊方法滅活。
(3)此外,市場上的大豆蛋白產品中,通常還含有異黃酮、皂甙、卵磷脂等物質。
(4)在氨基酸含量方面,大豆蛋白是唯一一種含有9種必需氨基酸、滿足人類需要的植物蛋白。它被認為是一種全價蛋白質。
(5)其蛋白質評價指標pdcaas(protein digestibility corrected amino acid composition)是衡量蛋白質質量的指標。以酪蛋白和雞蛋蛋白為評價指標,最大評價值為1。
(6)從氨基酸需求量來看,無論是2-5歲學齡前兒童還是成人,大豆蛋白的必需氨基酸含量都能滿足人體的日常需要。但對嬰兒而言,適當添加蘇氨酸、蛋氨酸、賴氨酸和色氨酸可有效提高蛋白質效率比(per)和凈蛋白質比(npr)。
(7)現代人需要的食物不僅要能引起食慾,而且要無毒、副作用、營養豐富。在現有的糧食品種中,大豆是具有上述條件和豐富原料來源的最佳作物。由大豆蛋白製成的飲料被營養學家稱為「綠色牛奶」。
(8)大豆蛋白對降低高膽固醇人群膽固醇有顯著作用。大豆蛋白飲料中精氨酸含量高於牛奶,精氨酸與賴氨酸的比例合理。大豆蛋白飲料富含脂肪和亞油酸,不含膽固醇。它可以預防成人心血管疾病。富含卵磷脂,能清除血液中多餘的類固醇,有「血管清道夫」的美譽。
(9)大豆蛋白飲料比牛奶容易消化吸收。牛奶進入胃後,容易形成大而硬的腫塊;豆漿進入胃後,容易形成小薄片,軟而不硬,容易消化吸收。
(10)這些大豆蛋白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營養素,但通過日常飲食,它們大多是不夠的。必須補充蛋白質粉,特別是對兒童、孕婦、哺乳期母親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大豆蛋白
『伍』 怎樣檢測黃豆的蛋白質含量
不用檢測,黃豆的蛋白質含量為3.51,限制氨基酸為蛋氨酸。在中國食物成分表裡都有。
『陸』 檢測食品中蛋白質含量的原理和方法是什麼
一、蛋白質的檢測原理:
基於食品中蛋白質含量與食品中氮含量的比例關系換算的。如乳中蛋白質與氮含量的比值為6.38,大豆中蛋白質與氮含量的比值為5.71,普通食品中蛋白質與氮含量的比值為6.25。因此是通過測定食品中氮含量後再根據換算系數得到食品中蛋白質含量。
二、蛋白質的檢測方法:
1、凱氏定氮法:樣品在高溫濃硫酸的消化作用下,將樣品中的有機氮轉化為無機銨,待消化液冷卻後,加入過量的鹼,使無機銨轉化為揮發性的氨,再將氨蒸出後,利用鹽酸標准溶液滴定,最後根據消耗的鹽酸標液體積推算樣品中的氮含量。
2、杜馬斯定氮法:樣品在高純氧中充分燃燒的過程中,將氮元素轉化為氮氣或氮氧化物,再經過高溫銅的還原,使所有的氮轉化為N2,然後利用熱導檢測器檢測N2的含量來推算樣品中氮含量。因此杜馬斯定氮法也稱為杜馬斯燃燒法或燃燒定氮法。
(6)大豆中蛋白質檢測方法擴展閱讀:
凱氏定氮法通過硫酸高溫消化,只能將有機氮轉化為無機銨,而對於硝態氮(如硝酸鹽、亞硝酸鹽)則不能轉化。因此凱氏定氮法適用於不含硝態氮的食品、農產品、化妝品、醫葯等。凱氏定氮法是由丹麥化學家凱道爾於1883年率先提出,由於設備要求簡單,自提出後便成為蛋白質測定的經典方法,廣泛運用於蛋白質檢測中。
杜馬斯燃燒法既能將有機氮轉化為N2,又能將無機的硝態氮轉化為N2。因此,杜馬斯的應用更為廣泛。杜馬斯定氮法是由法國化學家杜馬斯在1831年提出,雖然該法比凱氏定氮法早半個世紀提出,但由於當時設備條件難以滿足杜馬斯定氮法的要求,限制了其發展。
『柒』 大豆蛋白粉怎樣計算蛋白質的含量
一 利用凱氏定氮法測出樣品中的總含氮量(操作過程自己搜索,這里略。)
二 計算公式
由於一般蛋白質中含氮量約為16%,用凱氏定氮法(Kjeldahl)測出總氮量,再乘以系數6.25來求得。
『捌』 如何提取大豆中的蛋白質(至少兩種方法)、a、b兩種大豆蛋白如何區別其純度高低
可以用等電點法、鹽析法、有機溶劑的分級沉澱法來提取
用考馬斯亮藍結合法測定它們的純度高低
『玖』 怎樣檢測黃豆的蛋白質含量
應用近紅外穀物分析儀對不同大豆種質材料的蛋白質和脂肪含量進行了分析. 結果表明:高、低磷處理對大豆籽粒蛋白質、脂肪含量無顯著影響;蛋白質與脂肪含量間存在極顯著的負相關,而蛋白質含量與蛋脂總量間存在極顯著的正相關. 在高磷條件下,蛋脂總量超過63%的「雙高」種質佔14109%;在低磷條件下,蛋脂總量超過63%的「雙高」種質佔15145% ,這些種質是今後選育
『拾』 怎樣化驗膨化大豆中的脂肪、水分、蛋白質
用蘇丹三染液,無水硫酸銅,雙縮脲試劑 檢測。 將大豆做成切片或直接搗成漿加入蘇丹三染液,若變成橘黃色(漿),或在顯微鏡下有橘黃色顆粒(切片),證明有脂肪。原理:脂肪能被蘇丹三染成橘黃色。將大豆搗爛(別加任何含水的東西)加入無水硫酸銅若變藍證明有水存在。原理:無水硫酸銅遇水變藍。領取一些勻漿加入雙縮脲試劑若勻漿變紫色則證明含蛋白質。原理:蛋白質遇雙縮脲試劑變紫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