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注塑芯桿成型缺陷及解決方法

注塑芯桿成型缺陷及解決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30 16:29:28

A. 注塑成型過程中常見的20種缺陷和解決辦法~越多越好~注塑機工作出現的問題也算~

塑件不足方面:

1、塑料供給不足,溫度低,注射量不夠。

2、注射壓力小,注射時間短,保壓時間短。

3、注射速度大快或太慢。

4、噴嘴溫度低,堵塞或孔徑過小,料桶溫度低。

尺寸不穩定:

1、成型條件(溫度、壓力、時間)不穩定,成型周期不一致。

2、注塑機性能不良或塑化不勻。

3、機器電器或液壓系統不穩定。

有氣泡:

1、料溫過高,加熱時間過長。

2、注射壓力小。

3、注射速度過快。

塌坑或凹痕:

1、料溫高,模具溫度高,冷卻時間短。

2、注射壓カ小,速度慢。

3、注射及保壓時間短。

4、加料量不夠,供料不足,余料不夠。

(1)注塑芯桿成型缺陷及解決方法擴展閱讀:

注塑成型工藝:

1、填充。時間從模具閉合開始注塑算起,到模具型腔填充到大約95%為止。理論上,填充時間越短,成型效率越高;但是在實際生產中,成型時間(或注塑速度)要受到很多條件的制約。

2、保壓階段。持續施加壓力,壓實熔體,增加塑料密度(增密),以補償塑料的收縮行為。在保壓過程中,由於模腔中已經填滿塑料,背壓較高。在保壓壓實過程中,注塑機螺桿僅能慢慢地向前作微小移動,塑料的流動速度也較為緩慢,這時的流動稱作保壓流動。

由於在保壓階段,塑料受模壁冷卻固化加快,熔體粘度增加也很快,因此模具型腔內的阻力很大。在保壓的後期,材料密度持續增大,塑件也逐漸成型,保壓階段要一直持續到澆口固化封口為止,此時保壓階段的模腔壓力達到最高值。

3、冷卻階段。因為成型塑料製品只有冷卻固化到一定剛性,脫模後才能避免塑料製品因受到外力而產生變形。由於冷卻時間占整個成型周期約70%~80%,因此設計良好的冷卻系統可以大幅縮短成型時間,提高注塑生產率,降低成本。

設計不當的冷卻系統會使成型時間拉長,增加成本;冷卻不均勻更會進一步造成塑料製品的翹曲變形。

4、脫模是一個注塑成型循環中的最後一個環節。雖然製品已經冷固成型,但脫模還是對製品的質量有很重要的影響,脫模方式不當,可能會導致產品在脫模時受力不均,頂出時引起產品變形等缺陷。

脫模的方式主要有兩種:頂桿脫模和脫料板脫模。設計模具時要根據產品的結構特點選擇合適的脫模方式,以保證產品質量。

B. 注塑成型出現的個大問題!

注塑製品問題多多,改如何解決?小編整理了如下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主要原因大概是:1、夾具配合冷卻水; 2、模具設計問題 。
1.龜裂
龜裂是塑料製品較常見的一種缺陷,產生的主要原因是由於應力變形所致。主要有殘余應力、外部應力和外部環境所產生的應力變形。
殘余應力引起的龜裂 殘余應力主要由於以下三種情況,即充填過剩、脫模推出和金屬鑲嵌件造成的。作為 在充填過剩的情況下產生的龜裂,其解決方法主要可在以下幾方面入手:
(1)由於直澆口壓力損失最小,所以,如果龜裂最主要產生在直澆口附近,則可考慮改用多點分布點澆口、側澆口及柄形澆口方式。
(2)在保證樹脂不分解、不劣化的前提下,適當提高樹脂溫度可以降低熔融粘度,提高流動性,同時也可以降低注射壓力,以減小應力。
(3)一般情況下,模溫較低時容易產生應力,應適當提高溫度。但當注射速度較高時,即使模溫低一些,也可減低應力的產生。
(4)注射和保壓時間過長也會產生應力,將其適當縮短或進行Th次保壓切換效果較好。
(5)非結晶性樹脂,如AS樹脂、ABS樹脂、PMMA樹脂等較結晶性樹脂如聚乙烯、聚甲醛等容易產生殘余應力,應予以注意。 脫模推出時,由於脫模斜度小、模具型膠及凸模粗糙,使推出力過大,產生應力,有時甚至在推出桿周圍產生白化或破裂現象。只要仔細觀察龜裂產生的位置,即可確定原因。 在注射成型的同時嵌入金屬件時,最容易產生應力,而且容易在經過一段時間後才產生龜裂,危害極大。這主要是由於金屬和樹脂的熱膨脹系數相差懸殊產生應力,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應力超過逐漸劣化的樹脂材料的強度而產生裂紋。為預防由此產生的龜裂,作為經驗,壁厚7"與嵌入金屬件的外徑 通用型聚苯乙烯基本上不適於宜加鑲嵌件,而鑲嵌件對尼龍的影響最小。由於玻璃纖維增強樹脂材料的熱膨脹系數較小,比較適合嵌入件。 另外,成型前對金屬嵌件進行預熱,也具有較好的效果。
充填不足 充填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i.樹脂容量不足。 ii.型腔內加壓不足。 iii.樹脂流動性不足。 iv.排氣效果不好。 作為改善措施,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加長注射時間,防止由於成型周期過短,造成澆口固化前樹脂逆流而難於充滿型腔。
2)提高注射速度。
3)提高模具溫度。
4)提高樹脂溫度。
5)提高注射壓力。
6)擴大澆口尺寸。一般澆口的高度應等於製品壁厚的1/2~l/3。
7)澆口設置在製品壁厚最大處。
8)設置排氣槽(平均深度0.03mm、寬度3~smm)或排氣桿。對於較小工件更為重要。
9)在螺桿與注射噴嘴之間留有一定的(約smm)緩沖距離。
10)選用低粘度等級的材料。
11)加入潤滑劑。
皺招及麻面 產生這種缺陷的原因在本質上與充填不足相同,只是程度不同。因此,解決方法也與上述方法基本相同。特別是對流動性較差的樹脂(如聚甲醛、PMMA樹脂、聚碳酸酯及PP樹脂等)更需要注意適當增大澆口和適當的注射時間。
縮坑 縮坑的原因也與充填不足相同,原則上可通過過剩充填加以解決,但卻會有產生應力的危險,應在設計上注意壁厚均勻,應盡可能地減少加強肋、凸柱等地方的壁厚。
溢邊 對於溢邊的處理重點應主要放在模具的改善方面。而在成型條件上,則可在降低流動性方面著手。具體地可採用以下幾種方法:
1)降低注射壓力。
2)降低樹脂溫度。
4)選用高粘度等級的材料。
5)降低模具溫度。
6)研磨溢邊發生的模具面。
7)採用較硬的模具鋼材。
8)提高鎖模力。
9)調整准確模具的結合面等部位。
10)增加模具支撐柱,以增加剛性。
ll)根據不同材料確定不同排氣槽的尺寸。
熔接痕 熔接痕是由於來自不同方向的熔融樹脂前端部分被冷卻、在結合處未能完全融合而產生 的。一般情況下,主要影響外觀,對塗裝、電鍍產生影響。嚴重時,對製品強度產生影響 (特別是在纖維增強樹脂時,尤為嚴重)。可參考以下幾項予以改善:
l)調整成型條件,提高流動性。如,提高樹脂溫度、提高模具溫度、提高注射壓力及速 度等。
2)增設排氣槽,在熔接痕的產生處設置推出桿也有利於排氣。
3)盡量減少脫模劑的使用。
4)設置工藝溢料並作為熔接痕的產生處,成型後再予以切斷去除。
5)若僅影響外觀,則可改變燒四位置,以改變熔接痕的位置。或者將熔接痕產生的部位處理為暗光澤面等,予以修飾。
燒傷 根據由機械、模具或成型條件等不同的原因引起的燒傷,採取的解決辦法也不同。
1)機械原因,例如,由於異常條件造成料筒過熱,使樹脂高溫分解、燒傷後注射到製品 中,或者由於料簡內的噴嘴和螺桿的螺紋、止回閥等部位造成樹脂的滯流,分解變色後帶入製品,在製品中帶有黑褐色的燒傷痕。這時,應清理噴嘴、螺桿及料筒。
2)模具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排氣不良所致。這種燒傷一般發生在固定的地方,容易與第 一種情況區別。這時應注意採取加排氣槽反排氣桿等措施。
3)在成型條件方面,背壓在300MPa以上時,會使料筒部分過熱,造成燒傷。螺桿轉速 過高時,也會產生過熱,一般在40~90r/min范圍內為好。在沒設排氣槽或排氣槽較小時,注射速度過高會引起過熱氣體燒傷。
銀線 銀線主要是由於材料的吸濕性引起的。因此,一般應在比樹脂熱變形溫度低10~15C的 條件下烘乾。對要求較高的PMMA樹臘系列,需要在75t)左右的條件下烘乾4~6h。特別是在使用自動烘乾料斗時,需要根據成型周期(成型量)及乾燥時間選用合理的容量,還應在注射開始前數小時先行開機烘料。 另外,料簡內材料滯流時間過長也會產生銀線。
不同種類的材料混合時,例如聚苯乙烯 。和ABS樹脂、AS樹脂,聚丙烯和聚苯乙烯等都不宜混合。
噴流紋 噴流紋是從澆口沿著流動方向,彎曲如蛇行一樣的痕跡。它是由於樹脂由澆口開始的注射速度過高所導致。因此,擴大燒四橫截面或調低注射速度都是可選擇的措施。另外,提高模具溫度,也能減緩與型腔表面接觸的樹脂的冷卻速率,這對防止在充填初期形成表面硬化皮,也具有良好的效果。 +、翹曲、變形 注射製品的翹曲、變形是很棘手的問題。主要應從模具設計方面著手解決,而成型條件的調整效果則是很有限的。翹曲、變形的原因及解決方法可參照以下各項:
1)由成型條件引起殘余應力造成變形時,可通過降低注射壓力、提高模具並使模具溫度均勻及提高樹脂溫度或採用退火方法予以消除應力。
2)脫模不良引起應力變形時,可通過增加推桿數量或面積、設置脫模斜度等方法加以解決。
3)由於冷卻方法不合適,使冷卻不均勻或冷卻時間不足時,可調整冷卻方法及延長冷卻時間等。例如,可盡可能地在貼近變形的地方設置冷卻迴路。
4)對於成型收縮所引起的變形,就必須修正模具的設計了。其中,最重要的是應注意使製品壁厚一致。有時,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只好通過測量製品的變形,按相反的方向修整模具,加以校正。收縮率較大的樹脂,~般是結晶性樹脂(如聚甲醛、尼龍、聚丙烯、聚乙烯及PET樹脂等)比非結晶性樹脂(如PMMA樹脂、聚氯乙烯、聚苯乙烯、ABS樹脂及AS樹脂等)的變形大。另外,由於玻璃纖維增強樹脂具有纖維配向性,變形也大。
氣泡 根據氣泡的產生原因,解決的對策有以下幾個方面:
1)在製品壁厚較大時,其外表面冷卻速度比中心部的快,因此,隨著冷卻的進行,中心部的樹脂邊收縮邊向表面擴張,使中心部產生充填不足。這種情況被稱為真空氣泡。解決方法主要有: a)根據壁厚,確定合理的澆口,澆道尺寸。一般澆口高度應為製品壁厚的50%~60%。 b)至澆口封合為止,留有一定的補充注射料。 C)注射時間應較澆口封合時間略長。 d)降低注射速度,提高注射壓力, e)採用熔融粘度等級高的材料。
2)由於揮發性氣體的產生而造成的氣泡,解決的方法主要有: a)充分進行預乾燥。 b)降低樹脂溫度,避免產生分解氣體。
3)流動性差造成的氣泡,可通過提高樹脂及模具的溫度、提高注射速度予以解決。 十二、白化 白化現象最主要發生在ABS樹脂製品的推出部分。脫模效果不佳是其主要原因。可採用降低注射壓力,加大脫模斜度,增加推桿的數量或面積,減小模具表面粗糙度值等方法改善,當然,噴脫模劑也是一種方法,但應注意不要對後續工序,如燙印、塗裝等產生不良影響。

C. 注塑常見問題及解決辦法

注塑生產時,會遇到浮纖問題,露纖就是玻璃纖維露在產品表面,比較粗糙,外觀上比較難以接受,產生的可能原因分析:在添加這類填充物的時候,一般是採用物理混合方法, 所以只是玻纖均勻分散在塑料中間,但在塑料融化後,這個混合物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分離(視添加的比例和玻纖的長短而定,還有原料的溫度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那玻纖為什麼會外露呢?
在射膠的時候,料的流動雖不同於液體的流動方式(液體是牛頓流動,塑膠是非牛頓流動),但有一種說法比較有意思也比較通俗易懂。大家應該看過河流裡面,在 河流里有一些樹枝等雜物,經常會在沿岸邊有一些這類依附河岸而停留。因為在河岸邊水的流速因為阻力而變慢,這個就和充填時的表皮層有類似了。所以這些樹枝在注塑中,就是玻纖外露,也就是浮纖了。
這是因為玻纖相對於塑料的流動要差很多,而塑料在模具中的流動是噴泉式流動(噴泉效應),從中間往兩邊翻動的方式流動,所以流動性最好的肯定是跑到最前面,流動性不好的就會停留在模具表面(做PP等原料時結合線和最後部位顏色不同也同此理,只是在最前端一般是蠟質,和色粉分離了特別是加色母最明顯,因為 色母一般是用PE做載體),還有做防火料模具表面吸附防火劑也是這個原因。
一般採用如下方法可以降低浮纖的比例:
1.增加充填速度
在增加速度之後,玻纖和塑料雖然存在流速不同,但相對於高速射膠而言,這個相對速度差的比例就小了,就像河流在激流地段永遠不會有樹枝留下一樣的道理。
2.升高模具溫度
這個作用是最大的,增高模具溫度,就是為了減少玻纖和模具接觸阻力,讓玻纖和塑料的速度差盡量變小。並且讓塑料流動時的中間熔融層盡量厚,讓兩邊的表皮層盡量薄,這樣就好像光滑的河岸無法留住樹枝一樣的道理。RHCM就是利用這個原理來做到外觀無浮纖的。
3.降低螺桿計量段的溫度,減少溶膠量
這是讓塑料盒玻纖分離的可能性盡量降低,一般來講對於浮纖影響最小,在實際操作中效果不大。但是,這個可以很好的解決燒焦。這是因為增加玻纖後,玻纖的體積相對於塑料要大很多,所以很容易堵住排氣通道,所以在最後很難排氣,並且玻纖在高壓高氧氣體環境中是很容易燃燒的!

D. 注塑不良主要有哪些,怎麼解決

改性塑料注塑成型生產中,偶發的問題真不少,每一種問題如何辨別,怎麼應對?小編匯總了一下,如下:
欠註:(1)熔料溫度太低。應適當提高料筒及噴嘴溫度。(2)成型周期太短。應適當延長。(3)注射壓力偏低。應適當提高。(4)注射速度太慢。應適當加快。(5)保壓時間偏短。應適當延長。(6)供料不足。應增加供料量。(7)螺桿背壓偏低。應適當提高。(8)澆注系統結構尺寸偏小。應適當放大澆口和流道截面。(9)模具排氣不良。應增加模具排氣。(10)模具強度不足。應盡量提高模具剛性。
溢料飛邊:(1)熔料溫度太高。應適當降低料筒及噴嘴溫度。(2)注射壓力太高。應適當降低。(3)注射速度太快。應適當減慢。(4)保壓時間偏長。應適當縮短。(5)供料過多。應適當減少供料量。(6)鎖模力不足。應增加鎖模力。(7)模具強度不足。應盡量提高模具剛性。(8)鑲件設置不合理。應適當調整。(9)澆口截面較大。應適當減小。(10)模具安裝不良,基準未對中。應重新裝配模具。
氣泡:(1)熔料溫度偏高。應適當降低料筒及噴嘴溫度。(2)成型周期太長。應適當縮短。(3)注射壓力偏低。應適當提高。(4)注射速度太快。應適當減慢。(5)保壓時間太短。應適當延長。(6)模具溫度不均勻。應合理設置模具冷卻系統和流量。(7)模具排氣不良。應增加模具排氣。(8)製品結構設計不合理,壁太厚。應在可能的情況下調整。(9)澆口截面太小。應適當放大。
翹曲變形:(1)熔料溫度太低。應適當提高料筒溫度。(2)成型周期偏短。應適當延長。(3)注射壓力太高。應適當降低。(4)注射速度太快。應適當減慢。(5)保壓時間太長。應適當縮短。(6)模具溫度不均勻。應合理設置模具冷卻系統和流量。(7)澆口截面尺寸太小。應適當放大。(8)頂出裝置設置不合理。應盡量增加頂出截面積及頂出點。(9)模具強度不足。應盡量提高模具剛性。
收縮凹陷:(1)熔料溫度偏高。應適當降低料筒溫度。(2)注射壓力太低。應適當提高。(3)模具溫度太高。應適當降低。(4)製品壁太厚。應在可能的情況下調整。(5)澆口截面尺寸太小。應適當放大。(6)成型周期太短。應適當延長。(7)保壓時間太短。應適當延長。
熔接痕:(1)熔料溫度太低。應適當提高料筒及噴嘴溫度。(2)注射壓力太低。應適當提高。(3)注射速度太慢。應適當加快。(4)模具溫度太低。應適當提高。(5)製品結構設計不合理或壁太薄。應在可能的情況下調整。(6)澆注系統結構尺寸偏小。應適當放大澆口和流道截面。(7)模具內的冷料穴太小。應適當放大。(8)原料內混入異物雜質。應進行清除。(9)脫模劑用量偏多。應盡量減少其用量。(10)原料著色不均勻。應使原料著色均勻。
燒焦黑紋:(1)熔料溫度太高,產生過熱分解。應適當降低料筒溫度。(2)成型周期太長。應適當縮短。(3)注射速度太快。應適當減慢。(4)螺桿背壓太高。應適當降低。(5)澆口截面尺寸太小。應適當放大。(6)模具排氣不良。應增加模具排氣。(7)原料乾燥不良。應提高乾燥溫度及延長乾燥時間。(8)脫模劑用量太多。應盡量減少其用量。
表面劃痕:(1)注射壓力太高。應適當降低。(2)保壓時間偏長。應適當縮短。(3)模具溫度太低。應適當提高。(4)頂出裝置設置不合理。應盡量增加頂出截面積及頂出點。(5)脫模斜度不足。應適當增加。
光澤不良:(1)熔料溫度偏低。應適當提高料筒及噴嘴溫度。(2)成型周期太長。應適當縮短。(3)模具溫度偏低。應適當提高。(4)澆注系統結構尺寸偏小。應適當放大澆口和流道截面。(5)模具排氣不良。應增加模具排氣。(6)原料內混入異物雜質。應進行清除或更換原料。(7)脫模劑用量太多。應盡量減少其用量。
色澤不均:(1)料筒溫度太高。應適當降低料筒溫度。(2)成型周期太長。應適當縮短。(3)螺桿背壓太低。應適當提高。(4)原料著色不均勻。應使原料著色均勻。
分層剝離:(1)熔料溫度太低。應適當提高料筒及噴嘴溫度。(2)螺桿背壓太高。應適當降低。(3)原料內混入異物雜質。應進行徹底清除。
希望以上資料可以幫到你,謝謝。

E. 注塑成型各種缺陷及解決方法

改性塑料注塑成型的日常生產中,很有可能會產生一些問題,較為常見的缺陷主要包括暗斑、光澤差異以及表面起皺(也被稱作為橘皮),一般來說這些缺陷的問題經常發生在澆口附近,那麼今天我們就從模具以及成型工藝方面來對缺陷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
光澤差異
對於注塑塑料製品來說,在有紋理的製品表面,其光澤的不同是最為明顯的。即使模具的表面十分均勻,不規則的光澤也可能出現在製品上。也就是說,製品某些部位的模具表面效果沒有很好地得以重現。
隨著熔體離開澆口的距離逐漸增加,熔體的注射壓力逐漸降低。如果製品的澆口遠端不能被充滿,那麼該處的壓力就是最低的,從而使模具表面的紋理不能被正確地復制到製品表面上。因此,在模腔壓力最大的區域(從澆口開始的流體路徑的一半)是最少出現光澤差異的區域。
要改變這種狀況,可以提高熔體和模具溫度或者提高壓力,同時增加保壓時間也能夠減少光澤差異的產生。
塑料製品的良好設計也能夠減少光澤差異出現的幾率。例如,製品壁厚的劇烈變化能夠造成熔體的不規則流動,從而造成模具表面紋理難以被復制到製品表面。因此,設計均勻的壁厚能夠減少這種狀況的發生,而過大的壁厚或過大的肋筋會增加光澤差異產生的幾率。另外,熔體不充分的排氣也是造成此缺陷的一個原因。
暗斑
暗斑出現在澆口附近,就像昏暗的日暈。在生產高粘度、低流動性材料的塑料製品時,如PC、PMMA或者ABS時尤為明顯。在冷卻的表面層樹脂被中心流動的樹脂帶走時,製品表面就可能出現這種可見的缺陷。
人們通常認定這種缺陷頻繁發生在充模和保壓階段。事實上,暗斑出現在澆口附近,通常發生在注射周期的開始階段。試驗表明,表層滑移的發生實際上要歸因於注射速度,更確切地說是熔體流前端的流動速度。
澆口周圍的暗斑以及在尖銳的轉角形成後出現的暗斑,是由於初始注射速度太高,冷卻的表面被內部的流體帶動發生移位而產生的。逐漸增加註射速度並分步注射能夠客服此缺陷。
即使當熔體進入模具時的注射速度是恆定的,它的流動速度也會發生變化。在進入模具澆口區域時,熔體流速很高,但是進入模腔以後即充模階段,熔體流速開始下降。熔體流前端流速的這種變化會帶來製品表面缺陷。
減小注射速度是解決這個問題的一種方法。為了降低澆口處熔體流前端的速度,可以將注射分成幾個步驟進行,並逐漸增加註射速度,其目的是在整個充模階段獲得均一的熔體流速。
低熔體溫度是塑料製品產生暗斑的另一個原因。提高機筒溫度、提高螺桿背壓能夠減少這種現象發生的幾率。另外,模具的溫度過低也會產生表面缺陷,所以提高模具溫度是克服製品表面缺陷的另一個可行的辦法。
模具設計缺陷也會在澆口附近產生暗斑。澆口處尖銳的轉角能夠通過改變半徑來避免,在設計時要留心澆口的位置和直徑,看看澆口的設計是否合適。
暗斑不但會發生在澆口位置,而且也經常會在塑料製品尖銳的轉角形成後出現。例如,製品的尖銳轉角表面一般非常光滑,但是在其後面就非常灰暗且粗糙。這也是由於過高的流速和注射速度致使冷卻表面層被內部流體取代發生滑動而造成的。
再次推薦採用分步注射並逐漸增加註射速度。最佳的方法是允許熔體只是在流過銳角邊緣後其速度才開始增加。
在遠離澆口的區域,製品發生角度的尖銳變化也會造成這種缺陷。因此設計製品時要在那些區域使用更為平滑的圓角過渡。
橘皮
「橘皮」或者表面起皺缺陷一般發生在用高粘度材料成型厚壁製品時的流道末端。在注射過程中,若熔體流動速度過低,塑料製品表面會迅速固化。隨著流動阻力的加大,熔體前端流將會變得不均勻,致使先固化的外層材料不能與型腔壁充分接觸,從而產生了皺褶。
這些皺褶經過固化和保壓後就會變成不可消除的缺陷。對於該缺陷,解決的方法是提高熔體溫度並且提高注射速度。

F. 如何解決注塑機塑料成型不完整的問題

這是一個經常遇到的問題,但也比較容易解決。當用工藝手段確實解決不了時,可從模具設計製造上考慮進行改進,一般是可以解決的。 一、設備方面:(1)注塑機塑化容量小。 當製品質量超過注塑機實際最大注射質量時,顯然地供料量是入不敷出的。若製品質量接近注塑機實際注射質量時,就有一個塑化不夠充分的問題,料在機筒內受熱時間不足,結果不能及時地向模具提供適當的熔料。這種情況只有更換容量大的注塑機才能解決問題。有些塑料如尼龍(特別是尼龍66)熔融范圍窄,比熱較大,需用塑化容量大的注塑機才能保證料的供應。(2)溫度計顯示的溫度不真實,明高實低,造成料溫過低。 這是由於溫控裝置如熱電偶及其線路或溫差毫伏計失靈,或者是由於遠離測溫點的電熱圈老化或燒毀,加溫失效而又未曾發現或沒有及時修復更換。(3)噴嘴內孔直徑太大或太小。 太小,則由於流通直徑小,料條的比容增大,容易致冷,堵塞進料通道或消耗注射壓力;太大,則流通截面積大,塑料進模的單位面積壓力低,形成射力小的狀況。同時非牛頓型塑料如ABS因沒有獲得大的剪切熱而不能使黏度下降造成充模困難。噴嘴與主流道入口配合不良,常常發生模外溢料,模內充不滿的現象。噴嘴本身流動阻力很大或有異物、塑料炭化沉積物等堵塞;噴嘴或主流道入口球面損傷、變形,影響與對方的良好配合;注座機械故障或偏差,使噴嘴與主流道軸心產生傾側位移或軸向壓緊面脫離;噴嘴球徑比主流道入口球徑大,因邊緣出現間隙,在溢料擠迫下逐漸增大噴嘴軸向推開力都會造成製品注不滿。(4)塑料熔塊堵塞加料通道。 由於塑料在料斗乾燥器內局部熔化結塊,或機筒進料段溫度過高,或塑料等級選擇不當,或塑料內含的潤滑劑過多都會使塑料在進入進料口縮徑位置或螺桿起螺端深槽內過早地熔化,粒料與熔料互相黏結形成過橋,堵塞通道或包住螺桿,隨同螺桿旋轉作圓周滑動,不能前移,造成供料中斷或無規則波動。這種情況只有在鑿通通道,排除料塊後才能得到根本解決。 (5)噴嘴冷料入模。 注塑機通常都因顧及壓力損失而只裝直通式噴嘴。但是如果機筒前端和噴嘴溫度過高,或在高壓狀態下機筒前端儲料過多,產生流涎,使塑料在未開始注射而模具敞開的情況下,意外地搶先進入主流道入口並在模板的冷卻作用下變硬,而妨礙熔料順暢地進入型腔。這時,應降低機筒前端和噴嘴的溫度以及減少機筒的儲料量,減低背壓壓力避免機筒前端熔料密度過大。(6)注塑周期過短。 由於周期短,料溫來不及跟上也會造成缺料,在電壓波動大時尤其明顯。要根據供電電壓對周期作相應調整。調整時一般不考慮注射和保壓時間,主要考慮調整從保壓完畢到螺桿退回的那段時間,既不影響充模成型條件,又可延長或縮短料粒在機筒內的預熱時間。二、模具方面(1)模具澆注系統有缺陷。 流道太小、太薄或太長,增加了流體阻力。主流道應增加直徑,流道、分流道應造成圓形較好。流道或較口太大,射力不足;流道、澆口有雜質、異物或炭化物堵塞;流道、澆口粗糙有傷痕,或有銳角,表面粗糙度不良,影響料流不暢;流道沒有開設冷料井或冷料井太小,開設方向不對;對於多型腔模具要仔細安排流道及澆口大小分配的均衡,否則會出現只有主流道附近或者澆口粗而短的型腔能夠注滿而其它型腔不能注滿的情況。應適當加粗流道直徑,使流到流道末端的熔料壓力降減少,還要加大離主流道較遠型腔的澆口,使各個型腔的注入壓和料流速度基本一致。 (2)模具設計不合理。 模具過分復雜,轉折多,進料口選擇不當,流道太狹窄,澆口數量不足或形式不當;製品局部斷面很薄,應增加整個製品或局部的厚度,或在填充不足處的附近設置輔助流道或澆口;模腔內排氣措施不力造成製件不滿的現象是屢見不鮮的,這種缺陷大多發生在製品的轉彎處、深凹陷處、被厚壁部分包圍著的薄壁部分以及用側澆口成型的薄底殼的底部等處。消除這種缺陷的設計包括開設有效的排氣孔道,選擇合理的澆口位置使空氣容易預先排出,必要時特意將型腔的困氣區域的某個局部製成鑲件,使空氣從鑲件縫隙溢出;對於多型腔模具容易發生澆口分配不平衡的情況,必要時應減少注射型腔的數量,以保證其它型腔製件合格。三、工藝方面(1)進料調節不當,缺料或多料。 加料計量不準或加料控制系統操作不正常、注塑機或模具或操作條件所限導致注射周期反常、預塑背壓偏小或機筒內料粒密度小都可能造成缺料,對於顆粒大、空隙多的粒料和結晶性的比容變化大的塑料如聚乙烯、聚丙烯、尼龍等以及黏度較大的塑料如ABS應調較高料量,料溫偏高時應調大料量。 當機筒端部存料過多時,注射時螺桿要消耗額外多的注射壓力來壓緊、推動機筒內的超額囤料,這就大大的降低了進入模腔的塑料的有效射壓而使製品難以充滿。 (2)注射壓力太低,注射時間短,柱塞或螺桿退回太早。 熔融塑料在偏低的工作溫度下黏度較高,流動性差,應以較大壓力和速度注射。比如在制ABS彩色製件時,著色劑的不耐高溫性限制了機筒的加熱溫度,這就要以比通常高一些的注射壓力和延長注射時間來彌補。 (3)注射速度慢。 注射速度對於一些形狀復雜、厚薄變化大、流程長的製品,以及黏度較大的塑料如增韌性ABS等具有十分突出的意義。當採用高壓尚不能注滿製品時,應可慮採用高速注射才能克服注不滿的毛病。(4)料溫過低。 機筒前端溫度低,進入型腔的熔料由於模具的冷卻作用而使黏度過早地上升到難以流動的地步,妨礙了對遠端的充模;機筒後段溫度低,黏度大的塑料流動困難,阻礙了螺桿的前移,結果造成看起來壓力表顯示的壓力足夠而實際上熔料在低壓低速下進入型腔;噴嘴溫度低則可能是固定加料時噴嘴長時間與冷的模具接觸散失了熱量,或者噴嘴加熱圈供熱不足或接觸不良造成料溫低,可能堵塞模具的入料通道;如果模具不帶冷料井,用自鎖噴嘴,採用後加料程序,噴嘴較能保持必需的溫度;剛開機時噴嘴太冷有時可以用火焰槍做外加熱以加速噴嘴升溫。四、原料方面 塑料流動性差。塑料廠常常使用再生碎料,而再生碎料往往會反映出黏度增大的傾向。實驗指出:由於氧化裂解生成的分子斷鏈單位體積密度增加了,這就增加了在機筒和型腔內流動的粘滯性,再生碎料助長了較多氣態物質的產生,使注射壓力損失增大,造成充模困難。為了改善塑料的流動性,應考慮加入外潤滑劑如硬脂酸或其鹽類,最好用硅油(黏度300~600cm2/s)。潤滑劑的加入既提高塑料的流動性,又提高穩定性,減少氣態物質的氣阻。

G. 求關於注塑中不良與不良原因及解決方法

注塑件缺點及補救方法
人們渴望有一咱具邏輯性,系統化的方法對付缺點,而且許多實際的注塑者有他們的操作策略,編譯這些策略最重要的是確保所有用語的語意都清楚,並且能被所有關心此事的人理解。要清楚地描述注塑件的缺點,所有可能的起因都要檢查。其影響也應算進去,而當起因得到確定時,應採取必要步驟,減少並防止再出現。有六點的策略。
① 給缺點命名。因為缺點有不同的名稱,故當決定使用那個名字後便不要再改變。
② 描述缺點。描述缺點時可能包括一個可能的原因。例如:「注塑不足」,即不完整的注射器塑,可能描述為「模具的填充壓力不足」或「填充模具的塑料不足」嘗試用最簡單的詞語而不牽涉任何可能的原因來描述,這是很有用的方法,用這種方法,我們在下一步尋打缺點的起因時就人會搶有任何成見了。
③ 尋找缺點的起因,這可能會是很長的過程,因為他需要考慮塑料,注塑機、模具的加工過程。下面是建議使用的指南。
A、 塑料:檢查級別或類型,檢查雜質,並確認它是否符合生產商的規格。如果這個缺點在同一生產商的幾批塑料或另一供貨商的同樣的塑料上都很類似,這說明塑料沒有問題。
B、 注塑機:檢點注塑機扭有部分的功能,並考慮任何可能影響壓力、溫度、比率和時間的因素,如果缺點是間歇性地出現,這通常暗示注塑機操作錯誤,例如一個不好的感溫線引起的溫度波動,如果缺點出現在一單模具的同樣位置,這暗示了問題的起因出在笛料缸的裝置,或注塑的控制調整上。
C、 模具:確定模具是否恰當地安裝,而且處於正確的溫度並且所有的部分都在順暢地運行。如果缺點總是出現在多模具腔模具的同一個或幾個模腔內,那麼缺點通常出現在進料系統,(即服務於這些模腔的流道或澆口)。
D、 加工過程:檢查壓力、溫度和時間是否按塑料供貨商的推薦而設。如果模具用於另一注塑機時缺點消失了,缺點很可能是因為所用的加工條件與原機上生產的一致性的問題。如果另一人來操作注塑機時缺點消失了,缺點的出現便可能是人為錯誤。應檢查速度,注塑動作的管理及安全門開啟和關閉的停留時間。
④ 確定缺點的影響,如果該缺點使注塑件不能使用或無法賣出,這缺點一定要消除。
⑤ 確定責任在媾,這可能只是學術上的研究興趣,但若缺點再次出現,操作者還有原料、注塑機、模具和加工過程都要討。
⑥ 採取行動避免缺點。不能採取適當的行動會產生低劣注塑件以及因此而給該項目 盈利帶來影響。

H. 注塑塑件成型過程中容易出現那些異常現象

注塑成型過程中容易出現的異常現象
填充不滿
1.注塑件缺陷的特徵
注塑過程不完全,因為模腔沒有填滿塑料或注塑過程缺少某些細節。
2.可能出現問題的原因
(1).注塑速度不足。
(2).塑料短缺。
(3).螺桿在行程結束處沒留下螺桿墊料。
(4).運行時間變化。
(5).射料缸溫度太低。
(6).注塑壓力不足。
(7).射嘴部分被封。
(8).射嘴或射料缸外的加熱器不能運作。
(9).注塑時間太短。
(10).塑料貼在料斗喉壁上。
(11).注塑機容量太小(即注射重量或塑化能力)。
(12).模溫太低。 (13).沒有清理干凈模具的防銹油。
(14).止退環損壞,熔料有倒流現象。
3.補救方法
(1).增加註塑速度。
(2).檢查料斗內的塑料量。
(3).檢查是否正確設定了注射行程,需要的話進行更改。
(4).檢查止逆閥是否磨損或出現裂縫。
(5).檢查運作是否穩定。
(6).增加熔膠溫度。
(7).增加背壓。
(8).增加註塑速度。
(9).檢查射嘴孔有沒有異物或未塑化塑料。
(10).檢查所有的加熱器外層用安培表檢驗能量輸出是否正確。
(11).增加螺桿向前時間。
(12).增料斗喉區的冷卻量,或降低射料缸後區溫度。
(13).用較大的注塑機。
(14).適當升高模溫。
(15).清理干凈模具內的防銹劑。
(16).檢查或更換止退環。
注塑件尺寸差異
1.注塑件缺陷的特徵
注塑過程中重量尺寸的變化超過了模具、注塑機、塑料組合的生產能力。
2.可能出現問題的原因
(1).輸入射料缸內的塑料不均。
(2).射料缸溫度或波動的范圍太大。
(3).注塑機容量太小。
(4).注塑壓力不穩定。
(5).螺桿復位不穩定。
(6).運作時間的變化、溶液黏度不一致。
(7).注射速度(流量控制)不穩定。
(8).使用了不適合模具的塑料品種。
(9).考慮模溫、注射壓力、速度、時間和保壓
等對產品的影響。
3.補救方法
(1).檢查有無充足的冷卻水流經料斗喉以保持正確的溫度。
(2).檢查是否劣質或松脫的熱電偶。
(3).檢查與溫度控制器一起使用的熱電偶是否屬於正確類型。
(4).檢查注塑機的注塑量和塑化能力,然後與實際注塑量和每小時的注
塑料用量進行比較。
(5).檢查是否每次運作都有穩定的熔融熱料。
(6).檢查迴流防止閥有否泄露,若有需要就進行更換。
(7).檢查是否錯誤的進料設定。
(8).保證螺桿在每次運作復回位置都是穩定的,即不多於0.4mm的變化。
(9).檢查運作時間的不一致性。
(10).使用背壓。
(11).檢查液壓系統運作是否正常,油溫是否過高或過低(25—60oC)。
(12).選擇適合模具的塑料品種(主要從縮率及機械強度考慮)。
(13).重新調整整個生產工藝。
收縮痕
1.注塑件缺陷的特徵
通常與表面痕有關(請參考「空穴」部分),而且是塑料從模具表面收縮脫離形成的。
2.可能出現問題的原因
(1).熔融溫度不是太高就是太低。
(2).模腔內塑料不足。
(3).冷卻階段時接觸塑料的面過熱。
(4).流道不合理、澆口截面過小。
(5).模溫是否與塑料特性相適應。
(6).產品結構不合理(加強進古過高,過厚,明顯厚薄不
一)
(7).冷卻效果不好,產品脫模後繼續收縮。
3.補救方法
(1).調整射料缸溫度。
(2).調整螺桿速度以獲得正確的螺桿表面速度。
(3).增加註塑量。
(4).保證使用正確的墊料;增加螺桿向前時間;增加註塑
壓力;增加註塑速度。
(5).檢查止流閥是否安裝正確,因為非正常運行會引致壓
力流失。
(6).降低模具表面溫度。
(7).矯正流道避免壓力損失過大;根據實際需要,適當擴
大截面尺寸。
(8).根據所用塑料的特性及產品結構適當控制模溫。
(9).在允許的情況下改善產品結構。
(10).設法讓產品有足夠的冷卻。
污漬痕 與注射紋
1.注塑件缺陷的特徵
通常與澆口區域有關:其表面黯淡,有時還可見到條紋。
2.可能出現問題的原因
(1).熔融溫度太高。
(2).模具填充速度太快。
(3).溫度太高。
(4).與塑料特性有關。
(5).射嘴口存在冷料。
3.補救方法
(1).降低射料缸前兩區的溫度。
(2).降低注塑速度。
(3).降低注塑壓力。
(4).降低模具溫度。
(5).用PE生產的零件大多都會存在射紋,可根據使用要求
修改入料口位置。
(6).盡可能避免產生冷料(控制好射嘴溫度)。
注口黏著
1.注塑件缺陷的特徵
注口被注口套牽住。
2.可能出現問題的原因
(1).注口套與射嘴沒有對准。
(2).注口套內塑料過份填塞。
(3).射嘴溫度太低。
(4).塑料在注口內未完全凝固,尤其是直徑較大的注口。
(5).注口套的園弧面與射嘴的園弧面配合不當,出現裝似
「冬菇」的流道。
(6).流道不夠拔出斜度。補救方法
(1).重新將射嘴和注口套對准。
(2).降低注塑壓力。
(3).減少螺桿向前時間。
(4).增加射嘴溫度或用一個獨立的溫度控制器給射嘴加熱。
(5).增加冷卻時間,但更好的辦法是使用有較小注口的注口
套代替原本的注口套。
(6).矯正注口套與射嘴的配合面。
(7).適當擴大流道的拔出斜度。
空穴
1.注塑件缺陷的特徵
可以容易地在透明注塑件的「空氣阱」內見到但也可出現在不透明的塑料中。
這與厚度有關,而且常因塑料收縮離開注塑件中心而引起
2.可能出現問題的原因
(1).模具未充分填充。
(2).止流閥的不正常運行。
(3).塑料未徹底乾燥。
(4).預塑或注射速度過快。
(5).某些特殊材料應用特殊的設備生產。
3.補救方法
(1).增加射料量。
(2).增加註塑壓力。
(3).增加螺桿向前時間。
(4).降低熔融溫度。
(5).降低或增加註塑速度。(例如對非結晶體類的塑料要增
加45%速度)。
(6).檢查止逆閥是否裂開或無法運作。
(7).應根據塑料的特性改善乾燥條件,讓塑料徹底乾燥。
(8).適當降低螺桿轉速和增大背壓,或降低注射速度。
注塑件彎曲
1.注塑件缺陷的特徵
注塑件形狀與模腔相似但卻是模腔形狀的扭曲版本。
2.可能出現問題的原因
(1).彎曲是因為注塑件內有過多內部應力。
(2).模具填充速度慢。
(3).模腔內塑料不足。
(4).塑料溫度太低或不一致。
(5).注塑件在頂出時太熱。
(6).冷卻不足或動、定模的溫度不一致。
(7).注塑件結構不合理(如加強筋集中在一面,但相距較
遠)
3.補救方法
(1).降低注塑壓力。
(2).減少螺桿向前時間。
(3).增加周期時間(尤其是冷卻時間)。從模具內(尤其是
較厚的注塑件)頂出後立即浸入溫水中(38oC)使注塑
件慢慢冷卻。
(4).增加註塑速度。
(5).增加塑料溫度。
(6).用冷卻設備。
(7).適當增加冷卻時間或改善冷卻條件,盡可能保證動、定
模的模溫一致。
(8).根據實際情況在允許的情況.
標簽: 注塑機使用

以上僅供參考

I. 注塑模具常見問題及解決辦法

注塑成型產品上出現凹痕和氣孔等缺陷,該如何解決呢?

注塑成型產品出現凹痕通常是因為注塑產品在成型時受力不足、材料填充不足以及塑膠產品設計不合理引起的,且凹痕常出現在厚壁部分。造成注塑成型產品出現氣孔的原因是由於模腔內塑料不足,外圈塑料冷卻固化,內部塑料產生收縮形成的真空。那麼在注塑成型時,該如何解決凹痕和氣孔等缺陷問題呢?


精密模具


原材料問題:

烘乾原材料,保障塑膠材料的乾燥。

注塑問題:

提高注射壓力;增加註射時間;增加保壓時間;提高注射速度;增加註射周期;

注塑溫度問題:

注意塑膠材料及塑膠模具溫度,溫度過高過低都會造成注塑產品的缺陷。

塑膠模具問題:

①增大澆口;②增大分流道;③增大主流道;④增大噴嘴孔;⑤改進模子排氣;⑥平衡充模速率;⑦避免充模料流中斷;⑧澆口盡量安排在製品厚壁處;⑨如果有可能,減少製品壁厚差異;


注塑設備問題:

①增大注壓機的塑化容量;②使注射周期正常;

J. 注塑成型各種疑難如何解決

1. 剛開機時產品跑披鋒,生產一段時間後產品缺膠的原因及解決方案。剛開機時注塑機料管內的熔膠由於加熱時間長,熔膠粘度低,流動性好,產品易跑披鋒,生產一段時間後由於熔膠不斷把熱量帶走,造成熔膠不足,粘度大,流動性差,使產品缺膠。在生產一段時間後,逐漸提高料管溫度來解決。2. 在生產過程中,產品缺膠,有時增大射膠壓力和速度都無效,為什麼?解決方法?是因為生產中熔膠不斷把熱量帶走,造成熔膠不足,膠粘度大,流動性差,使產品缺膠。提高料管溫度來解決。3. 產品橢圓的原因及解決方法。產品橢圓是由於入膠不均勻,造成產品四周壓力不勻,使產品橢圓,採用三點入膠,使產品入膠均勻。4. 精密產品對模具的要求。要求模具材料剛性好,彈變形小,熱漲性系數小。5. 產品耐酸試驗的目的。產品耐酸試驗是為了檢測產品內應力,和內應力著力點位置,以便消除產品內應力。6. 產品中金屬鑲件受力易開裂的原因及解決方法。產品中放鑲件,在啤塑時由於熱熔膠遇到冷鑲件,會形成內應力,使產品強度下降,易開裂。在生產時,對鑲件進行預熱處理。7. 模具排氣點的合理性與選擇方法。模具排氣點不合理,非但起不到排氣效果,反而會造成產品變形或尺寸變化,所以模具排氣點要合理。選擇模具排氣點,應在產品最後走滿膠的地方和產品困氣燒的地方開排氣。8. 產品易脆裂的原因及解決方法。產品易脆裂是產品使用水口料和次料太多造成產品易脆裂,或是料在料管內停留時間過長,造成膠料老化,使產品易脆裂。增加新料的比例,減少水口料回收使用次數,一般不能超過三次,避免膠料在料管內長時間停留。9. 加玻纖產品易出現泛纖的原因及解決方法。是由於熔膠溫度低或模具溫度低,射膠壓力不足,造成玻纖在膠內不能與塑膠很好的結合,使纖泛出。加高熔膠溫度,模具溫度,增大射膠壓力。10. 進料口溫度對產品的影響。進料口溫度的過高或過低,都會造成機器回料不穩定,使加料量不穩定,而影響產品的尺寸和外觀

閱讀全文

與注塑芯桿成型缺陷及解決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方法積分落戶最快 瀏覽:197
大班的籃球課程教學方法有哪些 瀏覽:609
冷藏櫃門封條的安裝方法 瀏覽:471
三相輻射加熱管的電流計算方法 瀏覽:97
如何防止風險的方法 瀏覽:277
幼兒園簡單的折花方法 瀏覽:380
學習方法有哪些有什麼特點 瀏覽:841
小孔成像方法及步驟 瀏覽:515
手機後期處理方法 瀏覽:250
材料研究方法王培銘視頻課 瀏覽:614
水準測量中常用的測站檢核方法是 瀏覽:636
panasonlc洗衣機使用方法 瀏覽:696
治咳嗽最好的方法怎麼做 瀏覽:655
卡尺測厚儀的檢測方法 瀏覽:511
食品中碳酸鈣含量的檢測方法有 瀏覽:253
會計理論研究方法 瀏覽:440
過氧化氫的使用方法 瀏覽:929
矮牽牛種子種植方法 瀏覽:398
可行性研究方法的實施方式 瀏覽:612
蘭花種子發芽方法步驟圖解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