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關於樂器演奏中斷音和跳音的問題
可以看看
② 鋼琴中的跳音要怎麼彈
跳音奏法(Staccato)簡稱跳奏。跳奏記號分兩種:在音符符頭上標有小圓點"·"記號的,其時值為該音符時值的1/2;標有小三角"▼"記號的;其時值為該音符時值的1/4。我國老一輩鋼琴教育家李嘉祿先生在講《鋼琴表演藝術》一書中提出跳奏的觸鍵方潔有運用手指、腕部、前臂及整個臂部的奏法,還有反彈奏潔。為便於分類,現將常見跳奏分為四種:前臂跳奏(參見本人所編《鋼琴分級教程》曲9)、手腕跳奏(《鋼琴分級教程》曲10)、手指跳奏(《鋼琴分級教程》曲11)及反彈跳奏(《鋼琴分級教程》曲32第1小節與最後1小節)
前臂跳音彈奏法 前臂跳奏的演奏動作與斷奏法相同,但要求下鍵速度更快,發音短促、輕巧、富有彈性。這是初學者最容易掌握也是首先要加以掌握的跳奏法。練習時,可先按斷奏提起--落下的動作訓練手臂下鍵、離鍵,爾後將音符時值逐漸縮短。注意下鍵後手腕、手臂放鬆,利用手指的反彈力迅速離鍵。前臂跳奏法運用於音符節奏進行不太快,力度強或較強的單音、雙音或和弦的跳音。
手腕跳音彈奏法 這種跳音手臂不動,保持穩定的拱形手架子,以手腕關節為樞紐上下運動。它的動作像小雞啄米時頸部靈活快速上下擺動的姿態。整個手部像雞頭,指尖像雞嘴,而手腕則相當於雞脖子。手腕跳奏由腕發力,通過脫關節放鬆而有彈性的上、下動作,加上手指的彈跳力加以完成。手腕跳奏應用於速度較快,力度弱或較弱的連續性單音、雙音或和弦跳音。
手指跳音彈奏法 手指跳奏要求指掌關節上、下動作敏捷、有爆發力,手指快速下鍵後,力量集中於指尖,手指一經觸鍵即迅速彈離鍵盤。手指跳奏宜用於力度弱而速度快的連續性單音跳音或同音反復音。
反彈跳音彈奏法 掌關節保持穩定,腕關節保持潛在的彈性,凝聚著重量感的手指貼鍵向下發力,瞬間迅速地將手連用手腕向上彈起。反彈跳音適用於孤立的單音、雙音及和弦跳音,力度強、弱皆宜。
③ 用鋼琴彈奏舒伯特小夜曲時如何處理雙音跳音問題
你是想說你總是把中聲部彈奏的很強,而高聲部的主旋律卻怎麼也彈不出來吧
第一
舒伯特的這個曲子的小夜曲的跳音是絕對不能按照真正的跳音來彈奏的。
要有一定的基本功,做出似連非連的的指法觸鍵,千萬不能真正的跳起來,那樣就彈毀了。
絕對不可能彈出來小夜曲的感覺到的、。
跳音有很多種表達方法,這個絕對是按照巴赫的那種跳音來處理。
第二
想要彈好雙音一定要分開雙音來練習才可以
這是一個技術難點。
先把高音用所需要的指法練好。中聲部單獨練習的時候就要弱了在弱
這樣在合手之後,才能出來上面音的效果。
這個很難做好。
加油哦
④ 你認為跳音應該怎麼彈,如何才能彈奏的到位、准確
跳音也叫做頓音或者斷奏。
跳音在樂譜中標記有兩種,一種是黑色的圓點叫做長跳音,另一種是黑色的倒三角叫做短跳音。在基本音樂理論中長跳音演奏的時值是原音符時值的½,短跳音演奏的時值是原音符時值的¼。
彈奏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力度向下,力度向下的時候一般用於力度稍強的跳音。另一種是力度向上,力度向上一般用於力度稍弱的跳音。
彈奏的發力點有手腕跳音和手臂跳音。
這是理論方面的,但是在具體演奏或演唱的時候,要看曲子的風格,才能確定用什麼樣的方法演奏出適合曲風的音色。
⑤ 有跳音(頓音)的鋼琴曲子,如何演奏讓自己領悟更強
…跳音其實很難彈,因為要彈出那種輕快的感覺,又要很活潑,首先你的手指必需靈活,整個手臂要放鬆,彈琴的時候不要想著其它的事,身心的投入到琴譜的意境中,這樣就不會太緊張…最重要的就是平常要多練,…我也是學音樂的……祝你好運
⑥ 什麼是跳音
跳音的概念: 跳音(Staccato),即跳音奏法。在樂譜中,音符符頭上方或下 方標有小圓點「 」或小黑三角記號「 ▼」的,就要用跳音奏法。小圓點,表示只奏出該音符一半的時值。例如,一拍的音、只彈 出半拍。
小黑三角(Staccatissimo),表示奏出該音符四分之一的時 值。
是跳音的兩種標記。那麼今天我們主要講述如何彈奏跳音。
首先第一種彈一些輕快的跳音:手指要貼著琴鍵快速下彈然後抬起。就是從下到上的彈奏。感覺就好像你用手指去戳了一下別人的感覺。
那這種屬於什麼跳音呢?就是反彈力跳音,用於相對孤立相連不緊密的跳音。手指要貼鍵,掌關節牢固,手腕依靠關節沖勁兒向上彈起。藉助的琴鍵反彈的力量。
第二種彈一些厚重的跳音:手指從很高的地方落下。從上到下彈奏。這種一般適用於音符較為密集的跳音。手指停留半空中,手肘保持穩定,抬起手迅速向下彈。聲音像蜻蜓點水般急促,要有彈跳感。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講述的兩種跳音的演奏方法。
彈奏跳音的好處:因為跳音需要常年練習藉助手腕、手指和胳膊的協調性,所以練習好跳音,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協調好我們的手腕,手指,胳膊和身體的配合度。
⑦ 鋼琴譜中又是連線又是跳音該怎麼彈奏
這個叫連斷奏 ,彈奏此處3個需要連貫的跳音,可以在彈奏的時候加入延音踏板。即鋼琴下面三個踏板中最右邊一個。這樣彈的時候仍舊按跳音的方式來,而3個音又是連貫的,符合曲譜的表現形式。
連斷奏是斷奏的一種,常用的斷奏有三種:
頓奏:音符上方有一個小小的黑三角,是倒的,演奏音符本身1/4的時值;跳音:音符上方有一個圓點,演奏音符本身的1/2的時值;連斷奏:音符上方既有連線,同時還有跳音的圓點,演奏音符本身的3/4的時值。
(7)跳音演奏的解決方法擴展閱讀:
正確的坐姿:
1、腰部、胸部自然挺直,肩膀和頸部自然放鬆,頭向前望;
2、手放在鍵盤上,肘和腕不低於鍵盤;
3、不能坐滿琴凳,只可以坐一半(1/2),以便必要時,身體重心可以在琴凳和腳之間移動,同時這樣兩腿也可以自由活動,方便使用踏板會腳部易於撐住地面去發力彈奏,而上半身也可以前後左右活動;
4、如果由於身高原因,腳不能踏及地面,應在腳下墊以合適的腳踏;
5、身體距琴不能太近或太遠,應大致與手+肘的長度想當;
6、琴凳不能有太厚的軟坐墊,以免影響臀部支撐身體活動的能力。
正確的坐姿,不單是外形的問題,它有助於改善彈琴技巧,令彈奏者覺得自然、舒服,同時也反映出彈奏者的心理狀態是比較穩定的。
⑧ 跳音如何去彈
可以單獨做跳音的練習:分手彈DO-SO-DO,1-5指的單音單指彈跳音。
與小朋友打這樣的比喻:想像鍵盤是非常非常的燙,以彈下去就熱的不得了,要盡可能快的縮回來。這就是跳音的彈法。
這時要注意小朋友為了很快縮回來,沒有完全把琴鍵彈到底。這是不正確的。必須要求是彈到底(聲音扎實),然後盡快的離開琴鍵。
為了防止彈的飛快,可以邊彈邊數拍子:1,是彈下去並且縮回來;2,是稍作停頓,從手掌到手腕到手臂在這一拍是放鬆的。1-2-1-2……
雙手輪流替換練習。手臂容易產生累的感覺,是因為在第二拍時沒有馬上放鬆。這是不正確的,要注意觀察和提醒。
然後雙手一起彈跳音,然後結合樂譜按譜彈有跳音那一段。
三個形容詞:飽滿、短促、彈性……
一、什麼是跳音?
跳音即跳音奏法。在樂譜中,音符符頭上方或下方標有小圓點「●」或小黑三角「▼」的,就要用跳音奏法。
小圓點,表示只奏出該音符一半的時值。例如,一拍的音,只彈出半拍。
小黑三角,表示奏出該音符四分之一的時值。例如,一拍的音,只彈出四分之一拍。這個記號有時還被稱為頓音、短斷音、短跳音;有時也被理解為很短時值的重音。
這些都是理論,實際演奏中,不必計算時間。只要設法彈短,小黑三角比小圓點更短即可,至於是否彈成重音,則視其具體情況而定。
在樂曲中,跳音的表情特點是千姿百態的,可以和許許多多不同種類、不同性質、不同風格的音樂進行結合起來。
跳音有多少種類
跳音的種類很多,可從不同的角度予以分類。
按觸健的方式分類有:反彈力跳音和下彈力跳音。
按主要動作不為分類有:手指跳音、手腕跳音、前臂跳音。
按音符結構形式分類有:單音跳音、雙音跳音和和弦跳音。
按音符進行形式分類有:相對孤立的跳音、同音連續跳音和不同音連續的跳音。
若將上述四種分類相互交叉、組合,再與不同的表情特點聯系起來,就會產生出類型非常多的跳音。
二、什麼是反彈力跳音?要領是什麼?
提起彈鋼琴,總要想到用力方向是向下。因為往下才能觸下琴鍵。而反彈力跳音的方向卻是向上,很容易被忽略,然而,這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跳音奏法。
基本要領是:手指端先挨著或幾乎挨著琴鍵,靜止,但聚集了重量感,掌關節穩固,手腕保持潛在的高度靈活性,然後突然離去。離去的方向大致是向上,離去的動力主要來自腕關節猛然發動的彈性。離去的狀態是極其敏捷驟然間向上飛射出去。離去的同時就要放鬆。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看出,在飛射向上的瞬間手指實際上還是先向下面而後向上。手指正是這先向下的瞬間觸動了琴鍵,發出短促的琴音。
但是,這個向下的動作在開始練習階段不必考慮,只管向上。只要做到掌關節穩定、腕關節保持潛在彈性前提下的突然性,跳音自會發出,除非不是突然,而是慢慢向上,那就不會彈出聲音了。
在保證最低限度的突然性,是跳音可以探出的前提下,突然性越強,指端凝聚的重量越多,跳音力度就越大。反之,亦反。
反彈,也許不是個和確切的說法,只是沒有更好的概念是權且用之。重要的是理解、掌握這種觸鍵方法,將可避免哪種雙音、和弦的跳音,都用從上往下「拍鍵」的彈法。
在掌握了反彈力的方法,發力關節有了彈性之後,在彈奏強烈的跳音和弦時,可結合進向下的重力感,這是後話。在掌握了反彈力的方法,發力關節有了彈性之後,在彈奏強烈的跳音和弦時,可結合進向下的重力感,這是後話。
三、什麼是下彈力跳音?要領是什麼?
下彈力跳音,即觸鍵動作方向是由上往下,彈出跳音。
許多初學者都會本能地用這種動作彈奏跳音。但是要領卻未必准確。這里以腕關節為主的下彈跳音說明幾個要點:
1、 掌關節(手指)穩定,將要觸健的手指做好准備。
2、 肘關節(前臂)穩定。
3、 用手腕抬起(而不是帶起)手部,然後結合著手部本身的重量迅速下彈。
4、 下彈的速度與跳音力度成正比。
5、 指端剛一觸到鍵面就立刻反彈回空中,用力隨即結束。指端與鍵面接觸那一瞬間越短聲音也越短,音色也越富於彈性。
四、跳音的反彈力於下彈力的區別是什麼?
區別在於:1、觸鍵前的准備姿態,運用反彈力時,手指端已經或幾乎挨著琴鍵面了;而下彈力時,手指則是在空中的。
2、發力的情形,運用反彈力時,是腕關節突然向上造成的指端向下觸動琴鍵;下彈力時,則是腕關節控制的手部下--上運動。
所謂「反彈」與「下彈」,未必是個科學、理想的概念。只是在沒有更好的表述法時,姑且用之。重要的是了解跳音的兩種彈法的區別。
遇到跳音,怎樣確定用反彈力還是下彈力奏法?
一般的規律是:1、反彈力跳音多用於相對孤立的或項鏈不太緊密的跳音。這是因為反彈起來後手在空中,要留有回落下來准備下一音的時間。
2、而當音符比較密集時,則要用下彈動作。
3、發彈力即可強奏,也可弱奏。
4、下彈力則不易強奏。下彈力如強奏,單音較易,雙音難些,和弦更難。其中雙音和和弦,無論強弱,學琴的最初階段最好不用。
五、什麼是手指跳音?什麼情況下是用手指跳音?
以手指-----掌關節的動作為主彈奏的跳音,即為手指跳音。「為主」,是說不是唯獨,不是唯一;必須要藉助手指以外的重量,也少不了掌、腕的配合。
手指跳音力度不宜偏大,主要用在單音同音持續重復類音符進行中,也可用在「連斷奏」的稍快音符進行中。
六、怎樣彈奏單音同音持續反復的跳音?
單音同音持續反復,有三種彈法:
1、不換指,動作一手腕為主,手指穩定,下彈法。類似把手腕、前臂平放並保持在桌面上,用一個手指、用手腕控制手部上下運動的能力和動力在桌面上快速敲出點子的狀態。
2、換指,假如是右手4、3、2、1的指法,每指彈完都向手右側移動一點。這時,時手腕與手指密切配合,也是下彈法。
3、換指,但是另一種方式,即每指彈完後不移向右側(移也很小),而是向手心裡收回來。近乎反彈力與下彈力的小幅度內的結合。在所有種類的跳音中,只有這種手指最為主動。所謂手指跳音主要是指這一種彈奏法。
在三種彈奏法中選用哪一種,可因人而異。通常,對於手指能力還不夠強的初學者可能較少運用第三種。
七、手腕跳音的要領是什麼?
要領是:1、手指(掌關節)穩定。
2、前臂(肘關節)穩定。
3、反彈力時腕關節猛然向上。
4、下彈力時是用腕部抬起(不是帶起)手部的上下彈奏動作。這個動作掌握自如時,應能體會到。
向下時,是手部天然重量自然下落的稍稍加速;向上時,彷彿是拍皮球時自動地彈起。此外,還要結合進琴鍵本身下去後要向上返回原處的那點向上的力量。
都體會到了,就會感到輕松、靈敏、容易、令人愉快。
那些情況下用手腕跳音奏法?
手腕關節為主的跳音,應用非常廣泛。甚至可以說,所有的跳音,單音的、雙音的、和弦的、反彈力的、下彈力的、相對孤立的、持續不停的等等跳音,都有手腕的決定性作用。
八、手腕跳音的常見缺點是什麼?
初學者,常見三個缺點:
1、運用反彈力時,手腕沒有猝然向上彈射,總是略有遲疑地先下壓而後再向上,且前臂參與過多。
2、上彈力時,不能在前臂平穩不動的狀態下用腕關節抬起手部,而是抬手就要抬臂。
3、下彈時,不會藉助手部重量的自然下落,觸鍵後也沒有像皮球落地即彈起那樣的彈性。
三點合在一起,還是腕關節的彈性、靈性不夠。這是彈出的跳音,也往往是彈性、靈性不夠。
九、什麼是前臂參與的跳音?
前臂參與的跳音也就是有的理論書中講的前臂跳音。
加上「參與」二字,是為避免一種誤解,以為前臂跳音就是腕關節紋絲不動,指用肘關節上下揮動前臂。這種手腕僵住的彈法,在稍強的力度、稍大的幅度時,指端甚至會有疼痛感。聲音也一定很「噪」。
正確的理解和做法是:所謂前臂跳音,並非腕關節不再發揮作用。相反,應當仍然按照腕關節跳音的要領,只是動作幅度加大了,前臂更多地參與了:
1、 在反彈力時,更多藉助前臂的重量。
2、 再下彈力時,手部抬得更高,腕、前臂都被帶動起來,參與上下的動作。但主動感應在腕關節,不在肘。至少,腕關節不要處於完全被動的狀態。
十、什麼情況下運用前臂參與的跳音?
當音符進行不過快,而又要求跳音有些強度、深度的時候,可用前臂參與。
但在前臂在參與時,並非不能弱奏。弱奏而又有前臂的參與,將是一種弱而不浮不虛的跳音。
⑨ 畫出跳音記號寫出跳音記號在歌曲中的處理方式
跳音記號在音樂中表示短促而輕快地奏出一個音,記號是在音符上點一個點。
跳音記號(Stagato)又稱頓音、斷音,用小圓點、倒三角來標記,一般記寫在音符的上方或下方,表示該音要唱、奏得相互分離、短促、跳躍。
根據不同的記號,可分為長跳音和短跳音兩種。長跳音用小圓點來標記,演奏該音符的一半時值;短跳音用倒三角來標記,演奏該音符的四分之一。
在簡譜中跳音記號用倒三角來標記,記寫在音符的上方。其中長跳音用空心小三角標記;短跳音用實心小三角來標記。
⑩ 演奏鋼琴跳音好像有好幾種方法能具體講一下嗎
通常就是用手臂的力量往下,不要彈出太飄的聲音,不然很難聽的。要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