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樣分辨海黃呢各位有知道的嗎
具體的可以到真格海黃了解一下,那兒很正宗的,我轉發一下他們的資料給你看下,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海南黃花梨介紹:
黃花黎(梨)中文學名降香黃檀,又稱海南黃檀木、海南黃花梨木。因其成材緩慢、木質堅實、花紋漂亮,始終位列五大名木之首,現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海南黃花梨花紋美麗、色澤柔和,有香味,容易進行深顏色和淺顏色的調配,可表現出糠梨(淺黃、深黃、金黃色),油梨(紅褐、深褐、紫色,黑色)等。也適合鑲嵌,具有加工性能良好,軟硬輕重適中,不愛變形等特點。特別適宜製作榫卯,所以它是當時最佳的木料選擇。
海南黃花梨分類:
一般來說,海南黃花梨分兩種:一種是油梨,也叫油格或油料,其特點是色澤較深、比重和密度較大,油性較強,但紋理比較暗,不清晰。色澤主要有深棕色、深褐色、偏紫色,以及黑色等。主要產自海南西部。
另外一種是糠梨,也叫黃梨或黃格,其特點是顏色較淺,比重和密度偏輕些,油性較少,但紋理清晰、絢麗。色澤主要有淺黃色、金黃色、淺褐色,以及紅褐色等。主要產自海南的東部和東北部。
油梨與糠梨沒有好壞之分,主要看個人喜好,可以通過質地溫潤度、花紋、密度等因素綜合考慮,一般老玩家喜歡油梨多一些(偏好材質),而新玩家喜歡糠梨多一些(偏好花紋);
海南黃花梨與越南黃花梨區別:
海黃與越黃雖然極為相像,但價格差距極大,海黃的價格一般是越黃的5-10倍左右,所以市面上用越黃冒充海黃的商家較多。
海南黃花梨和越南黃花梨的對比:
相同:都很「香」,即鋸解後,都芳香四溢,甚是迷人;都很「花」,即打磨完花紋絢麗多彩;都很「黃」,即顏色大致都是金黃色;都很「密」,即毛孔都很小;都很「滑」,即手感極順溜;都很「瑩」,即打磨後光潔如鏡,局部瑩光閃爍;都很「鬼」,即有很多結節,鬼臉紋都不缺。
這里主要講區別。
1、氣味。海黃氣味辛香、清幽、自然,吸入鼻孔感覺舒暢不已,很想一直吸。越黃香氣中夾有酸味、臭味,談不上迷人以至想多吸,個別人甚至感覺不適。當然,如果是越黃老料,紋理美麗與海黃難辨,其香味也幾乎與海黃亂真。假如是一種被水長期浸泡過的海黃,也有酸香味,很多人以為那是越黃。比如埋在陰濕地下的房屋木樑,或水庫底下的樹頭樹根,鋸開後則辛香中帶酸。近來海南昌江等地大興土木,從江河、水庫中就撈出了一些這種料。 (註:新玩家不要總靠味道來辨別海黃,這樣往往走入誤區,海南黃花梨的香味只有新切面或者封嚴的杯子罐子才好聞到,一旦新切面暴露在空氣中,不久香味就慢慢淡去,直到刮開新的表面就又會散發出來,另外對於香味,沒有任何文字可以准確描述出來,每個人的嗅覺、敏感度都不同,其次跟樹齡、生長環境、存放時間有很大關系,有的新料海黃味道會偏向於越黃,而有些越黃的味道同樣堪比海黃。因此,每一位新的玩家不要以為你的寶貝聞不到香味了就開始懷疑它不是否真正的海黃,因為辨別要從多個方面判斷,香味、紋理、密度、質感等等。)
2、紋理。如以中國畫來比喻二者,可大致說,海黃紋理、線條是工筆的,但整體是寫意的,圖案變幻莫測,「不按常規出牌」。越黃紋理、線條略為寫意,但整體是寫實的。越黃紋理散開度大(巴西花梨紋理散開度更大,它似乎是把海黃的局部紋理放大了幾十倍),紋理像墨汁在宣紙上漫開了一些。海黃紋理線條流暢、生動,恣意揮灑;越黃紋理線條相對生硬、呆板,總體圖案缺乏意象,很多地方呈麻絲狀(這是其典型特徵)。
3、色澤。海黃色彩多樣,除主色調為金黃色外,還有黃白、紫、褐、紅、黑,以及它們之間的任意組合甚至多種組合於一塊木料中;越黃大部分僅是黃色,而且偏淺,中間有時夾紫葯水顏色(這是其典型特徵)。海黃畫面總體潔凈,尤如明心見性的清純山水畫;越黃畫面則感覺臟,不時夾有點點霉斑,就像初學畫者,筆墨老是不注意「滴灑漏」在畫面上。
4、密度(毛孔)。海黃比重總體不如大葉紫檀、小葉紫檀,可與酸枝接近,但比越黃密實,比重大。因此,海黃橫切面毛孔細小於越黃,縱切牛毛紋細小於越黃。但包括許多行家、經營者,都把密度給絕對化了。實際上,有時候海黃毛孔要粗大於越黃,比如長在地底下的根部,由於吸收水份之需,毛孔則粗;長在石灰岩、少泥土的石縫間,由於體內油性被石質反抽,毛孔也大;長在水土豐茂、陽光充足的沃野上,因生長快,毛孔也大些。
5、手感。海黃經高標號砂紙打磨、拋光後,其手感在所有材質中都堪稱天下第一。蓋因其毛孔細、油質多、柔韌性好,材質可不按走向隨意裁切而不起茬之故。觸之綿綿的、滑滑的,象撫嬰兒肌膚,直至手起癢,這也是海黃深受喜愛的主因之一。而越黃在以上諸點均明顯遜色,因此撫摸時,略為發澀,會掛手,甚至可以感覺有顆粒、有凹凸。 因為比重較大,海黃掂在手中有沉甸感;而越黃則顯得輕飄些。但若是越黃老樹根,可能沉甸感還大於海黃東部料。
6、瑩光。海黃體內含豐富油質。因此,打磨後光潔度高,有玻璃面之感。拿在手上搖晃,或隨著視野挪移,面上瑩光會騰挪閃躍。因此,其外表常如綢緞面,瑩光閃爍明顯;越黃油性要低於海黃30%左右,由於油性達不到瑩光閃爍的「臨界點」,所以很少能有如此的瑩光閃爍(小葉紫檀甚至酸枝,有的也有局部呈綢緞面,也有瑩光)。還有,海黃由於生長環境惡劣或受強台風搖曳或受石頭擠壓,枝幹歪來拐去,在這樣地方都會有褶皺紋;越黃則較少見,即使有,也不生動。
7、鬼臉。我們所能在專家寫的書上看到,大部分都把海黃的特徵歸之為有「鬼臉」。事實上,所謂「鬼臉」,就是結節、疙瘩。所有木材,其實都有,只不過它們生長快速,比如杉木,結節很大,就不起眼,不好看(如果把巴西花梨的切面縮小一百倍,其紋理就似海黃了)。鬼臉不僅是越黃的明顯特徵,紫檀、酸枝等其他硬木也有之(為什麼許多專家學者和傳統都認為「鬼臉才是海黃的唯一」,以至以訛傳訛)。但海黃的鬼臉更多、更鬼,面上布得更密集、鬼臉更豐富而多姿。除了傳統上大家說的「狸貓」、「鳳眼」外,最精彩的應是寫實的真鬼臉。假如臨摹下來,就是典型的人物工筆畫。此外,海黃的鬼臉還應包括其他的飛禽走獸、自然物象等圖案。而越黃的鬼臉形象則單調,塑造不出栩栩如生的形象。(註:鬼臉常見於擺件把玩類物件,手串當中是很少見的,在佛珠手串當中一般會將花紋打圈的統稱為鬼臉)
海南黃花梨與紫檀柳區別:
紫檀柳,不是紫檀(小葉紫檀),也不是紫檀瘤(小葉紫檀瘤疤),紫檀柳名字雖有紫檀2字,但和紫檀沒有任何關系,更不屬於紅木的范疇,目前還不清楚「紫檀柳」的真實身份和學名。
由於紫檀柳木材紋理和色澤都比較接近海南黃花梨,所以市場上更多是被不良商家用來冒充海南黃花梨。
紫檀柳和黃花梨的區別:
1、香味:紫檀柳是但沒有黃花梨的香味的。(註:海黃手串長時間裸露在空氣中,幾乎也沒有香味,但打磨時會有很濃的降香味。一般佛珠手串類用密封袋密封幾天即可聞到。)
2、看裂(大料):黃花梨油性足木性穩,即使是原材料一般沒有那種風乾的表面淺裂,但是紫檀柳的原料表面很多風乾的淺裂,就是油性不足,料子發干。註:上述只針對大料,對於佛珠手串來講,由於紫檀柳密度大,無棕眼特性,所以幾乎沒有瑕疵,但長期盤玩易裂,而海黃手串恰恰相反,開料時可能會有裂,但相對更適合長期盤玩,不變形,不開裂。
3、密度:紫檀柳密度很大,會沉水,黃花梨大部分是不沉水的,這么鑒別可能冤枉一小部分黃花梨,但是絕對不會把紫檀柳當黃花梨買了。(註:海黃15mm*15粒的25g左右;18mm*13粒的35g左右;20mm*12粒的45g左右;25mm*10粒的70g左右;30mm*10粒的125g左右,除極品紫油梨、黑油梨外幾乎不沉水,紫檀柳100%沉水,重量與海黃對比出入很大,所以提醒海黃愛好者購買海黃佛珠手串時一定要確認一下重量哦。)
4、棕眼:紫檀柳密度極大,幾乎沒有棕眼,黃花梨除了極品,還是有一些棕眼的。
5、紋路:紫檀柳珠子多是順紋的,紋路發紅切感覺很淡、呆板,黃花梨的紋路很少有發紅的,個別也是紫色變淺過渡成紅的。
6、熒光:海黃的熒光是有深度的,由內而外,熒光內斂,用溫潤形容最恰當不過。而柳的質地不如海黃,密度又比海黃大,使得光澤浮於表面,沒有深度,達不到海黃溫潤般的質感與熒光效果。
密度,紅筋,死魚眼,玻璃底,是紫檀柳區別於海的4個主要特徵。其中密度,死魚眼與玻璃底都不是決定因素,只有紅筋是,但紅筋也常發生在嫩料身上,所以密度結合紅筋可以判斷是否為柳。當然這幾大因素要共同考慮。
關於紫檀柳價格:紫檀柳的價格走勢目前極不明確,通常所見的紫檀柳佛珠手串的價格一般由幾元到幾百元不等,通常不會超過500元。
Ⅱ 海南黃花梨老稱桿子怎麼能鑒別是不是黃花梨木
哈,是不是海南花梨木,主要鑒定方法還是看木質紋理。。。海南黃花梨有相對明顯之獨特木質紋理可辨的。。。稍懂即可分辨。。。也可到海南當地花梨木交易交流市場找人隨便問下即可明辨。。。
Ⅲ 如何辨別黃花梨中的海黃與越黃
海黃的鑒別方法
1.看紋理和顏色
黃花梨是紅木的紋理,花梨木的底色,海黃的花紋一般有粗有細,紋路而且很清晰,線路不亂,有流線的,彎曲的,直的,紋路以黑線花紋為主,另外就是鬼臉了,但不是屬於的海黃手串都有鬼臉的,單純以鬼臉來判斷是錯誤的
2.看比重和手感
用物掂量手串,看有沒有分量,不輕飄,手感溫潤如玉,真正的海黃成品不會有阻手的感覺,關於沉水問題,海黃手串少較重數老料是會沉於水,多數是浮的,所以以此判斷也壞也是不對的。
3.聞氣味
海黃的香味並不像沉香那樣濃郁而持久,海黃手串是一種自然的香味,只有新的切面才好聞到香味,不久味道就散了+haihuangzitan666
4.看焚燒海黃的過後的灰
用火燒海黃木屑出來的黑煙會直行上天,且灰燼是白色的,燃燒的時候跟沒燃燒味道一樣的,比較淡。
Ⅳ 海黃的鑒別
海南黃花梨的鑒別(轉載,為了大家學習請原作者見諒)
最重要的是看和聞:
聞的主要內容是海南黃花梨特別的香味,而不是酸味。
新鋸開的黃花梨料有一股濃烈的辛香味,但時間久了特別是成了老傢俱,其氣味則轉成微香,鼻子不好一般是聞不出來的。
看的內容主要是紋路群的中心點,海黃區別於別的黃花梨的最大特點是紋路群的中心是「實」的,肯定是一個黑點、黑心,或粗或細,始終給人「萬佛朝宗」之敢,越黃的越黃的紋路群中心,都是空的,紋路圍成一圈一圈,到了快到中心就逐消失,最後不了了之。
現在很多收藏者紛紛把「鬼臉」做為簽定海南黃花梨的重要指標,我認為這種說法不是很准確,准確的標准應該是「鬼眼」,也就是上面說的「實心黑點」,越黃和海黃都能有「鬼臉」,而只有海黃才有明顯的「鬼眼」。
「鬼眼」其實是枝節分叉的中心,海黃是屬於盤虯形的樹種,枝節非常的多,按當地海南人的話講,就是往兩邊長,而不是往上長,再者,海南的成材年限非常的漫長,在此過程中,或因惡劣環境,或因爭取養分,一棵海黃樹不斷的分叉,導致樹木的紋理會發生扭曲,就逐級形成了我們今天所見的「鬼眼」。而其它黃花梨,如越南黃花梨,它的樹性比較直上,而且成材時間只需是上百年,所以就很難形成「鬼眼」。
另一個重要因素在於海黃的含油比例,經檢測發現,海南花梨含油最高達27%,而越黃只有0.5%,正因為如此 豐富的含油量,一件海黃物品把玩上一段時間後,表面就會開始形成一層晶瑩剔透的、類似琥珀的質地,給撫摸者舒適的手感。
正因為如此,給任何的海黃品上漆,其實對它是一種摧毀,真正的海黃珍品,它不需要任何現代化工的處理,只要經過沙紙打磨、枵稍加打天然蠟即可,餘下的,得靠充滿人性化的手的撫摸來完成,靠心靈的感觸去完成。
海南黃花梨一般來說,分兩種:
一種是油梨,也有叫油格或者油料,其特點是顏色較深、比重大,密度好,油性強,但紋理一般。顏色主要是深褐色,紫色,有些接近黑色。主要產於海南的西部,比如昌江,樂東,白沙一帶。
另外一種是黃梨,也叫糠格或者糠梨,其特點是顏色較淺,比重和密度稍差,油性也稍差,但紋理好。顏色主要是淺黃、金黃、淺褐色和紅褐色。主要產於海南的東部和東北部,比如三亞,海口一帶。
海南黃花梨底色為黃、紅褐色,打磨後的黃花梨,在自然光或燈光直射下。會顯示出自己琥珀似的,迷人耀眼的金質。有的紋理似乎為微微晃動的水波,給人以入木三分的感覺。
用手掂應比較有份量不至於發飄,手感應溫潤如玉。真正的海南黃花梨成品不會有戧茬或阻手的感覺。海南島東部的黃花梨除了顏色淺外,份量也稍輕一些,油性稍差一些。而西部的黃花梨則油性很重,油質感經幾百年也不會減弱。
海南黃花梨亦稱「降壓木」,《本草綱目》中叫降香,其木屑泡水可降血壓、血脂,做枕頭可舒筋活血。黃花梨極易成活,但極難成材,一棵碗口粗的樹可用材僅擀麵杖大小,真正成材需要成百上千年的生長期。其木質堅硬,是製作古典硬木傢具的上乘材料。
海南黃花梨樹高可達20米,胸徑可達0.8米。它是國際標准5屬8類34種紅木之一,用途廣泛,其木材價值相當高,是海南特有的珍貴樹種,分布於海南島低海拔的丘陵地區或平原、台地。花梨木心材紅褐色或紫紅褐色,久則變為暗紅色,常含有深褐色條紋,有光澤,具香氣。木材紋理交錯,自然成形,花紋美觀。用花梨木製作出來的傢具簡潔明快、富麗堂皇,且色澤深沉華美,典雅尊貴,堅久耐用,百年不腐。花梨木傢具還能長久地散發出清幽的木香之氣,有提神避邪之說法。
據記載,早在明末清初,海南黃花梨木種就瀕臨滅絕,此後的數百年裡,我國70%的黃花梨木傢具均流往國外,國內僅存的少量黃花梨木被用於房屋建造、製成鍋蓋、算珠甚至鋤把,散落民間,面臨損毀。目前市場上常見的黃花梨品種產自越南、緬甸。其顏色較艷、味道較濃,但紋理、層次較亂,與海南黃花梨相比,價差達十倍。
由於越南與海南地理位置相近,又基本是在同一個緯度上,所以越南黃花梨與海南黃花梨非常相近,尤其是產自越南東部,與海南隔海相望地方的木材。如何對兩種木材進行識別,一般可參考如下六點:
一、相對而言,海南黃花梨紋理(棕眼)細,木質堅硬,摸起來手感好,但粗而不刺,手感有沉甸甸的感覺。油性較大,光澤度強,光滑如玉。在自然光下,打磨後的黃花梨有半透明的感覺,除紫檀外,一般木材是沒有這種效果。越南黃花梨紋理粗一些,油性差,發干、發澀。在自然光下很少有半透明的琥珀感。
二、海南黃花梨味道大一些,即所說的降香,但是屬於清香,新伐材其辛辣味刺鼻,新切面辛辣香氣濃郁,成器後香氣微弱,幾乎難以聞到,但稍經刮削,則香氣撲鼻。越南黃花梨酸香味較濃,香味略小。
三、海南黃花梨紋理好,鬼臉多,鬼臉是生長過程中的結疤所致,它的結疤跟普通樹的不同,沒規則,呈現美麗的圖案,即所謂的虎皮紋,紋路流暢,材料的紋路清晰,象麥穗形狀.蟹爪紋,紋理或隱或現,生動多變。越南黃花梨也有鬼臉,但鬼臉紋鬆散,略顯呆滯,缺少活潑生動,雜色較多;這些都是區分越南黃花梨的標記。但是不是每個海南黃花梨都能有「鬼臉」的。
四、顏色上二者也有區別,海南黃花梨顏色深一些,越南黃花梨淺一些。越南花梨紅褐色紋理或咖啡色條紋相間,條紋粗細不一、混濁不清,以淺黃為多,並雜有紫葯水色。
五、從材料上看,越南黃花梨樹材粗大,海南黃花梨直徑普遍較小。現在見到的越南黃花梨心材直徑大多在20-40厘米。而海南黃花梨,以前見過的,心材直徑最大的也不過30厘米。
六、海南黃花梨其心材和邊材差異很大,其心材紅褐至深紅褐或紫紅褐色,深淺不勻,常帶有黑褐色條紋,其邊材灰黃褐或淺黃褐色。 削掉的碎末,放在一個杯子裡面,用滾燙的開水潑上去,上面馬上就會有一層象機油一樣的一層,閃閃發著油藍的光。
海南黃花梨的香味
海黃的香味是一種癮,讓人上癮的就是它那香味無法像照片那樣定格加以詮釋,只能想像,不停的聞。而大多數海黃玩家開始接觸海黃前都是從字面上來了解海黃的,寫出來的都是贊美最美的一面,這就容易令人走入一個誤區,只有聞到令人心曠神怡的香味才證明是海南黃花梨。降香黃檀這個樹種獨特的香味,然而,大家能接觸到的海黃香味卻有許多的「變味」,有的甚至是臭味,這就要求大家走出光靠味道辨別海黃越黃的誤區。海黃的香味並不像沉香那樣濃密而且香味持久,那是一種自然的美,就像鮮花會謝去。只有新切面或者封嚴的杯子罐子才好聞到,一旦新切面暴露在空氣中,不久香味就慢慢淡去,直到刮開新的表面就又會散發出來,另外,雨天或者潮濕的天氣海黃寶貝也會散發出悠悠降香。當然也有千年難遇的老料,這樣的老料做出來的寶貝,哪怕上臘也難封住它的香味,而且非常醇香,這是千百年沉澱的結果,只能機緣巧遇。
海南黃花梨的花紋
海黃除了香味能讓人上癮,就是花紋能令人陶醉了。很少有人能不被它那驚世之美折服,一塊木,一塊千年不朽之木,要麼是千奇百怪的鬼臉,要麼是密密麻麻的鬼眼,要麼就像一張虎皮.......這些都是人們對黃花黎美好花紋的描述,新玩家往往憑這些概念來判斷海南黃花梨真假,好壞。其實花紋,紋路線條有許許多多種形式,「鬼臉」就是一個朦朧的概念,什麼樣的花紋才是鬼臉呢?這也很難用文字來給大家一個准確形容,大家看帖子後面的鬼臉附圖來感受一下吧。不是所有的海南黃花梨都有鬼臉的,以鬼臉來判斷好壞是很大錯誤的。除了鬼臉還有「鬼眼」,也就是相對小的,生長過程中向外冒新芽的樹疙瘩,往往一出現就是一排一排的,且非常密集。海黃的花紋有粗有細,但都很清晰,不顯亂,有流線的,有彎曲的,甚至有直的;以黑線花紋居多,偶爾也能見到深褐色或紅線花紋(東部黃梨多),細花紋的材質顏色往往色差不大,粗花紋的花紋顏色跟材質顏色色差明顯,整體顏色又非常好看,多為西部油梨。
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並不是所有的海黃都有漂亮的花紋,許多老料大料,老料的邊腳料作出來的東西就沒什麼花紋,卻又很值錢!要麼花紋細而淺,要麼粗而淡,這些也都是有可能的,因此新手光以花紋來判斷黃花黎這也是走進了誤區。憑香味,花紋,也不敢100%判斷海黃或者越黃的,黃花黎的材質也是另外一個重要的因素之一。海南黃花梨的花紋中,還有褶皺紋,更漂亮的還有癭木花紋,目前市場上能看到的絕大部分都是越黃,請大家明明白白消費;不管怎樣越黃也是值得收藏的,在行業內,一個越黃癭木碗就曾經以30萬人民幣的價格成交過,更有甚的極品現在都有報價在百萬人民幣了。
熒光、金絲,沉水
沒有任何兩件相同的器物是相同材質花紋的。材質也是海黃跟越黃較大的區別,大家所能接觸到的絕大部分的海南黃花梨材質表面都能比較容易打磨出熒光,掃臘後什麼熒光感,半透明琥珀質感,溫潤如玉感都出來了,而少數長期泡水的海黃根料或桿料會出現像越南黃花梨一樣的材質表面,光打磨不上臘反而要好看的多。海黃打磨後,表面毛孔較少,甚至沒有,反光感很強;越黃就毛孔較粗,看起來材質有些疏鬆,感覺吸光,上臘後二者對比就更加明顯。海南黃花梨氣干密度為0.82-0.94/cm3,僅有少數重的料或成品入水即沉,多數都會有點浮出水面,所以,不沉水就不是好料這樣理解也是錯誤的。又分為東部的黃梨(顏色發黃)和西部的油梨(紅,紫,黑三種顏色都有),東部的黃梨相對西部的油梨來說,材質要輕,做為古時進貢皇家的木料,最為出名的形容就是熒光感強,半透明質感透露出屢屢金絲。對於新手理解何為「熒光」呢,那是對物論物,不盡相同,熒光、金絲還有沉水等常見的形容,都跟材質分不開的。熒光只是一個概念,不必深究。太把熒光當回事也就走進了誤區。材質細膩的,反光強烈的,想簡單就這么回事。有些人拿木屑泡水來區分海黃越黃,那也是不嚴謹的,容易誤導。。。
1,越黃海黃,密度看有一定區別,多數(我說的是多數)越黃紋理粗,黑線散,綜眼大且長;海黃油梨紋理密黑線多顏色深密度高,糠梨雖密度不及油梨但紋路齊整黑線細致分布勻稱,紋理與顏色的形成的反差更加漂亮。
2,越黃確有少數料較為精品,不論密度紋理黑線細密程度包括樓主所言之「鬼眼」均區別不大,這些精品越黃,如果棕眼再細密的話,實則與海黃區別很小了。
我們所言之海黃,其實也是在品上述特徵之美,如極少精品越黃能達到海黃的特徵,實則評論越或海也無意義。
越南黃花梨的木材特性:
木質:越南黃花梨同樣具有鬼臉紋,但是紋理鬆散,略顯單板,雜色較多,顏色呈現淺黃色、紅褐色、深褐色等。顏色較深的越南黃花梨很容易和海南黃花梨混淆。
氣味:新切面有較濃的酸香味。
紋理:紋理粗細不一,寬窄不一,變化無規律、顏色為紅褐色、深褐色等。大多不是很清晰。
手感:油性較差,觸之干澀滯手。
越南黃花梨的鑒別要點:
目前市面上的黃花梨多為越南黃花梨,絕大多數產自越南、緬甸的越南黃花梨,色深的越南黃花梨魚古典傢具中的海南黃花梨較為接近,很容易混淆,也有的人以越南黃花梨欺騙消費者。
兩種木材較為接近,區別二者是相對而言,要在對木材進行拋光以後進行鑒別才行,具有一定的難度,所以要多接觸實物,仔細辨別,積累豐富的經驗,這里介紹兩種鑒別的方法。
紋理:相對而言,海南黃花梨的紋理清晰可辨,且粗細一致,生動活潑,越南的黃花梨紋理粗一些,多數渾濁不清,寬窄不一,有的紋理會發生急劇變化,互相之間毫無聯系。
氣味:海南黃花梨味道稍大一些,越南的味道香氣略小。
海南黃花梨顏色生動自然,越南黃花梨顏色雜亂。
下面上圖:海南黃花梨圖片:
海黃經典紋理:鬼眼——狐狸眼
海黃經典紋理——猴子臉
海黃經典文理——山水紋
海黃經典紋理:老虎紋
海黃的樹枝
玩海黃,喜歡紋理的,就找糠梨的,新料的上蠟之後漂亮自然分叉
海黃樹幹上的白斑。
海黃格和白皮
下面是一片轉載的海黃手串和越黃手串的比對圖片和解說。
海黃越黃手串對比圖——最簡單的鑒別方法
這張是越南北部油料,經常當海黃油梨賣,新開出來的比重大,由於水分大,也沉水!
這里要注意的就是,海黃有一種油料,很次的,和越南料沒啥區別(也常被一些賣家說成是越黃,從而提高海黃極品珠子的價格),上手了才可以區分出來!上圖大家看看
海黃糠梨新料和海黃最次油梨
海黃糠梨新料局部和海黃最次油梨局部
左邊為越黃南部料,右邊為海黃料
海黃糠梨新料!珠子上還帶點白皮的
越黃北部油料局部
越黃南部料,所謂的越南糠梨,常拿來當海黃糠梨賣
越南南部料局部圖
越黃南部料與海黃對比
海黃新料糠梨局部圖,棕眼較粗
下面的大家猜猜是什麼?
現在市面山存在不少黑酸枝手串,黑酸枝有些比海黃好看的多了!黑酸枝當海黃賣的大有人在!上圖就是黑酸枝手串。當然是極品黑酸枝。
白酸枝人工加香之後沖海黃糠梨賣的人大有人在!
海黃同料油梨全鬼臉2.0CM 11+1 重53克,沉水!
Ⅳ 海南黃花梨鑒別和普通的黃花梨手串有什麼區別
海南黃花梨區別於其它黃花梨最大的特點是紋路群的中心是「實」的,或粗或細,肯定是一個黑點。普通的黃花梨的紋路群的中心則是空的,紋路圍成一圈一圈,到了快到中心時就逐級消失了。
Ⅵ 如何鑒別海黃和越黃,具體一點
海黃和越黃的區別如下:
1、色澤
海黃會在黃色的底色中,帶一些紫、棕色;而越黃絕大多數都是比較單調的黃色。
Ⅶ 海南黃花梨如何鑒別的一些心得和體會
如何鑒別海南黃花梨,這可以說算門學問了,書上網上關於這方面的文章也不少,但說法眾多,有些還是錯誤的,大家容易混淆!我玩海南黃花梨也很多年了,理論方面研讀了眾多學者的書籍,實踐方面也是接觸了不少海南黃花梨的原木和工藝品,所以也積累了一點鑒別海南黃花梨的經驗,雖然現在不能能100%的鑒別出來,但是相信能鑒別出98%問題不大! 鑒別海南黃花梨的真假,其實跟鑒定古玩道理是一樣的,有些東西是不能用言語直接可以表達清楚的,你說根據材料和花紋去鑒別也是一種誤區,根據氣味去鑒別,也有誤區,根據顏色鑒別,還是有誤區,只能把幾種綜合起來,有著大量的實物觀察對比經驗,才能准確得鑒別出來的! 要鑒別海南黃花梨,首先就要講外觀,也就是顏色和紋路,這也是我認為鑒別海南黃花梨最重要的方法了,海南黃花梨區別於其他紅木材質的最重要特徵就是那多變、生動活潑、靈動飄逸的紋路,那美麗的山水紋、狸斑紋、蝴蝶紋,這些在其他的木材中基本上是很難見到的,相信這個大家能容易鑒別出來的!而對於越黃,由於木質結構極為相似,海黃的紋路越黃也會有,但是一般來說,海南黃花梨的紋路要好看一些,紋路細膩清晰一些,也就是黑線部分純而清晰,反差小;而越南黃花梨花紋相對海南黃花梨來說就粗獷了很多,黑線的黑暈稍多,比較混濁,山水紋比較常見,反差相對較大。就如書上所說,海南黃花梨的紋路比較優雅美麗,而越南黃花梨的紋路就比較粗獷凌亂,這也不是大話套話,還是比較實用的!另外,一般來說,大部分的海南黃花梨的顏色都比較深,很穩重,海南黃花梨的油梨基本上都是那種暗紅、紅褐色,而越南黃花梨的顏色就比較張揚,顏色活潑很多,顏色以金黃、亮橙色為主!以上兩種方法用的熟了,基本上可以鑒別出8成左右了! 鑒別海南黃花梨中的難點就是有種越南北部的黃花梨料子,市場上俗稱「越黃油梨」,這個名稱不是很科學,還有一種就是部分越黃的大根料,這兩種料子的共同特點就是油性足,顏色深沉,跟海南黃花梨極易混淆。鑒別這幾種材料,最重要的還是靠經驗了,方法主要就是看熒光,還是上面說的海黃油梨黑線清晰細膩,稍許拋光,就極為透亮,光線就像是從木材裡面發出的,通俗一點就是像隔著一層玻璃!而上面說的兩種越黃料子這樣的效果會弱很多,而且黑色素不純,會夾雜稍許紅色的成份。鑒別這幾種的確很難,我所說我本人的2%的誤差也就是出錯在這種材料上面,如果精選紋路上等的越黃北部油料的根料,國內頂尖雕工,再輔以多層的拋光打蠟技術,這真的是太難以鑒別了,即使是幾十年的資深行家也會出錯!不過話說回來,這樣的上等越黃料子跟普通的海黃料子,就目前來說,價格越來越接近了!為什麼呢?越黃近年來消耗巨大,好的料子也跟海南黃花梨一樣,急劇減少了!以前價格也許是相差10倍,但現在兩者也是在慢慢拉近了,等級高的越黃料真的是越來越少,越來越難找了!其他大家可能還會看到的方法就是聞氣味、泡酒精、燃燒法等,我個人認為不是很好判斷,當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說了這些可能會讓朋友們迷糊了,最後我還是強烈建議您直接比較觀察我們的海南黃花梨藏品和越南黃花梨藏品的產品圖片吧!相信您瀏覽一遍後,相信心中會明了很多!以上鑒別海南黃花梨的方法僅屬個人愚見,還望行家指正! 龍木閣陳老師原創,嚴禁轉載!
Ⅷ 海南黃花梨的原木的鑒別方法!
海南黃花梨與越南黃花梨的區別
黃花梨,學名降香黃檀(香枝木類)樹種拉丁名為: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
商品名為:scentedrosewood
黃花梨為製做紅木傢具的上好木材,市場上現存的少之又少。平常我們能夠見到的,大多是產自越南的黃花梨。由於越南與海南地理位置相近,又基本是在同一個緯度上,所以越南黃花梨與海南黃花梨非常相近,尤其是產自越南東部,與海南隔海相望地方的木材。如何對兩種木材進行識別,可參考如下五點:
一、相對而言,海南黃花梨紋理(棕眼)細,越南黃花梨紋理粗一
些。
二、海南黃花梨味道大一些,即所說的降香,而越南黃花梨香味略小。
三、海南黃花梨紋理好,鬼臉多,即所謂的虎皮紋,越南黃花梨相對差一些。
四、顏色上二者也有區別,海南黃花梨顏色深一些,越南黃花梨淺一些。
五、從材料上看,越南黃花梨樹材粗大,海南黃花梨直徑普遍較小。現在見到的越南黃花梨心材直徑大多在20-40厘米。而海南黃花梨,我們以前見過的,心材直徑最大的也不過30厘米。
上述兩種木材的區別都是相對而言的,而且都是要在對木材局部刨光以後進行鑒別才行。這種鑒別雖然有一定的難度,但對有經驗的人來說,還是不成問題的。
Ⅸ 怎麼鑒別海黃
海黃的鑒別:
1、黃花梨木本身是中葯,有一種中葯的「降香」味道。黃花梨都具有降香黃檀這個樹種獨特的香味。海南黃花梨香味時有時無,雨天與陰天特別是連雨天會濃些,晴天比較淡,海黃的香味最大的特點是會纏身,過去很久不時的還會飄來陣陣熟悉的香味。
2、質地堅硬,紋理清晰美觀,手感如嬰兒面,有麥穗紋、蟹爪紋,紋理或隱或現,生動多變。海黃的花紋有粗有細,但都很清晰,不顯亂,有流線的,有彎曲的,甚至有直的。以黑線花紋居多,偶爾也能見到深褐色或紅線花紋(東部黃梨多)。
3、有「鬼臉」,「鬼臉」是由生長過程中的結疤所致,它的結疤跟普通樹的不同,沒規則,所以人們才叫 它「鬼臉」,但不能說是個花梨木都有鬼臉。除了鬼臉還有「鬼眼」,也就是相對小的,生長過程中向外冒新芽的樹疙瘩,往往一出現就是一排一排的,且非常密集。
4 絕大部分的海南黃花梨材質表面都能比較容易打磨出熒光,那是海南黃花梨黃中帶有紫紅色紋路藉助光線形成的紫光,老的海南黃花梨隨歲月的沉澱還會形成半透明琥珀質感,溫潤如玉,海南黃花梨只能打磨,上臘後能更突顯其漂亮紋路,但影響其撫摸的手感。
(9)海黃老秤桿的特徵和鑒別方法擴展閱讀:
海南黃花梨的介紹
海南黃花梨,別名:降香檀、花梨母、花梨、降香,檢測報告為降香黃檀或香枝木,原產地中國海南島吊羅山尖峰嶺低海拔的平原和丘陵地區,多生長在吊羅山海拔100米左右陽光充足的地方。因其成材緩慢、木質堅實、花紋漂亮,始終位列五大名木之一,現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名貴的海南黃花梨則主要生長在黎族地區,其中尤以昌江王下地區及保亭的海南黃花梨最為珍貴。
海南黃花梨的保養方法
1、防止海南黃花梨被陽光直射和暴曬,以免造成木材龜裂、變形和酥脆。
2、防過度乾燥,以避免海南黃花梨木材因乾裂而造成變形。
3、防火,海南黃花梨做成的各種木製品,都是易燃之物,需要嚴格注意防火,以免燒傷、燒毀。
4、防蟲蛀防鼠咬,木製品經常會遇到蟲蛀和鼠咬的情況,海南黃花梨製品一般非常貴重,這方面需要特別注意。
Ⅹ 幫忙看下這個老秤桿是什麼木頭的,謝謝
多拍幾個照片,如果你是南方人,有可能黃花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