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筏板基礎鋼筋連接方法如何確定,是設計指定嗎從成本角度考慮首選套筒連接還是焊接連接
一般是設計給定,16以上22以下的用焊接,22以上的一般採用套筒。
『貳』 筏板基礎鋼筋的搭接,什麼情況必須焊接,什麼情況可以綁扎搭接
基礎筏板鋼筋量大且直徑大於25mm的必須採用機械焊接,基礎筏板鋼筋量小且直徑小於25mm的可以綁扎搭接。
『叄』 筏板鋼筋安裝是什麼
基礎筏板鋼筋安裝工藝流程
基礎墊層完→底板鋼筋位置線彈線→積水坑鋼筋綁扎→板下層橫向鋼筋放置→同時放置同向板、梁及門洞梁鋼筋→縱向鋼筋放置、同時放置同向板、梁及門洞梁鋼筋、綁扎→放置底板墊塊→放置馬凳→板上層縱向鋼筋放置→橫向鋼筋放置、綁扎→綁扎牆、柱插筋並臨時固定→放置外牆墊塊→驗收。
操作工藝
1、綁扎前,應彈好底板鋼筋的分檔標點線和鋼筋位置線,經檢查合格後方能進行鋼筋綁扎。集水坑鋼筋綁扎時要認真核對鋼筋圖紙尺寸,並應分層次有序綁扎。
2、底板下層鋼筋綁扎完畢後間距500㎜梅花形布置砼墊塊,間距1m布置馬凳筋(高度提前計算準確,加工後進行檢查),馬凳筋支設在下層鋼筋上,保證上下兩層鋼筋的保護層和平整度符合要求。底板上設有梁,採用多段綁紮成型,然後安放梁鋼筋骨架就位。
3、基礎底板、梁設置的後澆帶要求主筋連續安裝而不切斷,平行向的鋼筋可在以後澆築後澆帶混凝土前綁扎完成。
4、底板鋼筋短向的鋼筋應放在長向鋼筋的上面。
5、底板鋼筋上下層鋼筋接頭應按照規范要求錯開,其位置、數量和搭接長度均應符合設計和施工規范要求。搭接綁扎時,搭接段應在中心和兩端綁扎牢固。
6、牆柱主筋插入基礎內的錨固長度要符合設計要求,底板上層鋼筋上劃好牆柱鋼筋位置,將預留插筋綁扎牢固,確保位置准確。必要時,可附加鋼筋,再用電焊固定。
7、基礎中縱向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不應小於40mm,無墊層時不應小於70mm。
8、綁扎完畢後,在上層網片上按牆體位置綁一道水平筋,用以固定牆體立筋和下插鋼筋,內牆鋼筋插好後,應臨時綁上二至三道水平筋,牆體暗柱採用定型卡具固定,澆築砼時應隨時由專人看管鋼筋並負責修整。地下室外牆插筋前,搭設外架,懸挑鋼管設支撐構件用於懸掛豎筋,保證鋼筋上口統一標高並固定。
9、鋼筋的連接
(1)受力鋼筋的接頭宜設置在受力較小處。接頭末端至鋼筋彎起點的距離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10倍。
(2)採用綁扎搭接連接接頭,則接頭相鄰縱向受力鋼筋的綁扎接頭宜相互錯開。鋼筋綁扎搭接接頭連接區段的長度為1.3倍的搭接長度。
(3)採用機械連接接頭或焊接接頭時,連接區段的長度為35d(d為縱向受力鋼筋的較大值)且不小於500mm。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受力鋼筋的接頭百分率應符合設計要求。當無設計規定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在受拉區不宜大於50%
2)直接承受動力荷載的縱向受力鋼筋,不宜採用焊接接頭。
3)當採用機械連接時,不應大於50%。
『肆』 鋼筋的搭接各種型號的鋼筋都用什麼方法搭接
一級鋼全部綁扎搭接,搭接長度等於錨固長度×搭接系數,25%修正系數1.2;50%是1.4;100%是1.6
螺紋鋼(二級和三級)要考慮成本和施工可行性問題
比如柱子鋼筋搭接區段必須加密箍筋,所以採用電渣壓力焊或直螺紋套筒連接,接頭率不宜大於50%(長短槎高差為35d和500的較大值)。
筏板鋼筋較短方向可以採用閃光對焊,長方向採用直螺紋套筒。
梁鋼筋有「架立筋」和受力鋼筋的區分,架立筋直接綁扎搭接,長度看圖紙總說明。受力鋼筋在框架結構跨長,多用直螺紋套筒;剪力牆結構跨短,極個別貫通(集中標注或框架梁)筋兩頭配筋不一致時才需要搭接,用綁扎搭接即可。
『伍』 筏板基礎 , 筏板鋼筋搭接連接位置有何要求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05
『陸』 筏板基礎一段是民建車是16的鋼筋,一段是人防車庫是18的鋼筋,應怎麼連接
若上級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在民用車庫提前搭接18的鋼筋,向人防車庫甩頭,若不允許,只能考慮使用直螺紋變徑套筒,提前在民用車庫變徑,向人防車庫甩頭連接(你的採納是我前進的動力)
『柒』 直徑16鋼筋連接方法有幾種
摘要 您好,請稍等這邊正在為您整理您想要咨詢的問題,稍後馬上發送給您,請您耐心等待
『捌』 筏板基礎中鋼筋接頭在什麼位置
筏板基礎鋼筋為上下雙層雙向鋼筋網片,當設計無說明時,底板鋼筋位置按照「底部鋼筋,短跨鋼筋置於下排,長跨鋼筋置於上排;上部鋼筋,短跨鋼筋置於上排,長跨鋼筋置於下排」進行布置,且每個交叉點處均應採用綁絲綁扎牢固。
直徑小於等於Ф16的鋼筋一般採用綁扎搭接方式連接;直徑大於Ф16的螺紋鋼筋一般採用機械連接。 接頭位置宜設置在受力較小處,在同一根鋼筋上宜少設接頭。
(8)筏板16鋼筋採用什麼連接方法擴展閱讀
筏板基礎施工,混凝土澆築完畢,應灑水養護的時間為(底板混凝土為抗滲混凝土,養護周期不少於14天)。
筏板基礎也屬於擴展基礎的一種,一般用於高層框架、框剪、剪力牆結構,當採用條形基礎不能滿足地基承載力要求時,或當建築物要求基礎有足夠剛度以調節不均勻沉降。筏板基礎分為梁板式筏板基礎和平板式筏板基礎。
『玖』 筏板基礎 , 筏板鋼筋搭接連接位置有何要求
一、筏板基礎鋼筋為上下雙層雙向鋼筋網片,當設計無說明時,底板鋼筋位置按照「底部鋼筋,短跨鋼筋置於下排,長跨鋼筋置於上排;上部鋼筋,短跨鋼筋置於上排,長跨鋼筋置於下排」進行布置,且每個交叉點處均應採用綁絲綁扎牢固。
四、框架柱插筋應按照機械連接考慮。筏板基礎和上返梁受力鋼筋全部採用機械連接。縱向鋼筋的錨固長度、搭接長度滿足設計和規范要求。
五、受力鋼筋焊接或搭接接頭位置應正確,底部貫通筋軸網l0/3(包括l0/3,l0為左跨和右跨之較大值)范圍內為貫通縱筋連接區,頂部在柱網l0/4范圍內為頂部貫通縱筋連接區。
六、綁扎電梯井及基礎鋼筋時,因受力原因,下層鋼筋,長向鋼筋綁扎在下,短向鋼筋在上,上層鋼筋正好相反。
七、牆、柱插筋伸至筏板底層筋上邊,平直段長度200㎜,在筏板內部按間距不大於500㎜且不少於兩道水平分布筋(或箍筋)與主筋綁扎,其中柱箍為非復合箍;在筏板頂面以上二分之一牆身水平分布筋(或箍筋)間距綁扎第一道水平筋或箍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