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雷軍創業方法和技巧

雷軍創業方法和技巧

發布時間:2022-05-15 15:29:25

⑴ 雷軍提升創業思維和創業能力的方法有哪些

普眾和性價比,這其實很簡單。就好比在自然中維護小草一樣,只有廣大的普通人才是消費和企業的保障,類似薄利多銷。隨即創造了文化品牌,這是無形資產由此而激發了市場的熱度,自然會有成功

⑵ 雷軍:創業者怎樣把事情做到極致

雷軍把一件事做到極致的做法。在把事情做到極致的過程當中,雷軍是怎麼做的呢?

  1. 習慣

「三年保持一個習慣,每周一9點30到13點30不吃飯,專心干一件事」。從這裡面,我們可以學到什麼東西?

A.三年保持一個習慣,這是多麼的不容易。用在我們身上,我們想要連續一年提交總結,想想也不容易,那就運用目標細分,連續半年提交,到連續三個月提交,連續一個月來提交,再慢慢細分下去,把一個習慣給慢慢培養起來,當我們有了這個習慣,做多少年都不會覺得難了。

B.固定時段,專心干一件事。從這里又看到了雷軍單爆的做法。用在我們身上,我們在學習或者工作的時候,是否也能固定一個時段,在這裡面專心的干一件事呢?為什麼老大要我們挖干貨啊?挖著挖著就發現雷軍固化的做事方法,高手都在這么做,所以老大的用意也在告訴我們一定要固化自己學習,在固定時間,專心的學習,容易培養成習慣。那麼固化的方法能否用到我們的工作上呢?比如我們在賣貨的時候,是否能固定一個時段,專門賣同一款產品?做促銷活動,是否固化一個時間段來做呢?回答是肯定的,我們的產品,現在賣的不好,顧客認知度不高,這個時候,我們就必須要固化促銷活動,固定在某個時段,專門做促銷,持續不斷的做,讓顧客習慣你的存在,最後記住你。

2.「不工作了,畫壁紙去!」

從這句話,也看出雷軍單爆的做法,那就是集中力量打穿一點。我們在學習工作的時候,是否也能這么做呢?確定主攻方向,那就先把其他事情舍棄,集中力量專攻主要方向。這裡面重點是什麼呢?重點是要知道我們的主攻方向,如果搞錯主攻方向,那可就麻煩了。那麼如何確定我們的主攻方向呢?這時候就需要運用目標細分法來進行逐項的排除了,經過橫向對比分析相互比較,一定能確定出主攻方向。

3.多看閱讀應用裡面有3000本書,是從76家出版社幾十萬本書中精挑而來

A.從這里,首先可以看出來是一個冠軍數量級的做法。

B.為什麼不是從幾萬本書挑?為什麼不是從十幾萬本書挑?深入分析就發現,這是定位的問題,從幾萬到十幾萬再到幾十萬,一層層的往上,既有深度的增加,又有廣度的提升。我們如果定位在幾萬本書,那麼挑出來的書,將比不過人家十幾萬定位挑出的書,定位在十幾萬中挑出來的書,也將比不過定位在幾十萬中挑出來的書,所以我們的定位越高,做出來的事情就越好。

C.幾十萬本書為什麼只挑了3000本?這里有目標細分的運用,精益求精,把一件事情做透的做法,從幾十萬挑出十幾萬,再從十幾萬挑出幾萬,再從幾萬挑出一萬,再從一萬挑出三千,這個過程,舍棄了多少本好書啊?但想一想,沒有被舍棄的,那本書將有多好啊?真是把一件事情給做透的做法啊。

4.發現PC端許多掃描版文件沒法看,於是切成塊,使手機能閱讀

從這裡面我們學到了,雷軍從對手劣勢入手做分析,找差異化的做法。現在市場上的手機極其繁多,要想在市場中脫穎而出,那就得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這個怎麼來的呢?其中的一點,就是從對手劣勢入手做分析,尋找差異化而來的,老大放上這句話,也在告訴我們,當我們知道了單爆的做法了,但是得從差異化的方向進行單爆,這樣我們才能出奇制勝!

5.100萬購買一張手機主題壁紙,挑選了幾十萬張精美照片

A.從這里看到了冠軍數量級

B.看到了小米的做事態度,我們可以想想,一張值100萬的手機主題壁紙,那得做得有多好啊?想想,在這樣的獎勵機制下,吸引了多少高手的精心設計啊?最後在優中擇優,小米,簡直就是要找出最好的壁紙了啊。從這里我們可以學到什麼?也許我們沒有像雷軍一樣有那麼多錢來進行招募,那麼我們可以如何借鑒?我們要學習的,是這一種態度,那就是做什麼事,都要有一種要做就做第一的這種態度。有了這種態度,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就會要求我們把它們都做到極致。

6.如何才是極致?

在這里,雷軍用他的話,來詮釋了這一定義:如果自己沒被逼瘋,可能還沒到極致。所以,我們就很清楚了,如果我們想把一件事情給做到極致,那就得先把自己給逼瘋了。怎麼理解這句話呢?怎麼樣是逼瘋呢?做事時,一定要精益求精,要有數量級的支持。在這過程中,也許極其的枯燥無味,但也要堅持,就像我們寫總結,同一個片段,每次聽十五二十遍,一共聽了十幾二十輪,但我們的總結必須得精益求精,而不是越寫越差,這過程,是不是要把自己的逼瘋的感覺呢?我們就該好好的體驗並專注訓練,因為經過這樣練出來了,我們也就經歷了一次把一件事做透的過程了,再運用到工作上面,業績一定就會突飛猛進。



⑶ 雷軍在哪方面的能力最強

隨著小米在今年的新品發布會的圓滿結束,越來越多的人看到了小米公司在近年來的快速發展,讓更多人看到了其領導者雷軍個人魅力。很多人都知道,成功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來自於各個方面的共同推進,而雷軍能夠在這個社會中逆流而上,通過小米公司的建設和發展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可看出其實力非同一般,雷軍到底在哪些方面的能力最強呢?

優秀能力需要借鑒學習

當然能夠讓小米公司快速的在行業中站住腳步並發展至今,雷軍個人在其他的方面也同樣著擁有過人之處。我們更多的是要學習他的精神,並學會通過學習來提升自己的能力從而對這個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⑷ 雷軍是如何從程序員走到小米創始人的呢

隨著智能手機時代的到來,中國手機市場涌現出各種新品牌。除了三星和蘋果,一些國產品牌也相繼崛起。沒過多久,這些品牌就衰落了。金立經已經進入破產清算階段,女性手機市場份額只剩下1%,很多品牌已經消失在我們的視野中。有這樣一個手機品牌,它比市場上的手機起步晚,佔有一席之地就是小米,除了在中國很受歡迎,小米在印度的手機市場占據主導地位。

三.事情細節:

當時金山軟體的規模還比較粗糙,管理也不完善。100多名員工基本上都是程序員,沒有人擅長管理。總經理求伯君的擔子落在雷軍身上,他開始白天管理,晚上編寫程序。有一次他的電腦出了問題,他請同事劉光明幫他修,同事沒料到自己的硬碟備份不小心,硬碟沒清理好,雷軍的所有手續都沒了,所以他只能做一個真正的CEO。

雖然這是雷軍開的玩笑,但確實是一個機會。休息了一段時間後,雷軍選擇將打造小米,最後成CEO而不是程序員。

⑸ 小米雷軍創業三要素分析

互聯網思維就是口碑為王

如何搞定第一個100萬用戶?

傳統商業時代和今天的互聯網時代,各有各的的打法。

金山創建於1988年,是傳統軟體時代國內的領軍品牌。黎萬強作為一名設計師於2000年加入金山公司,那時在產品、市場和團隊管理方面,金山CEO雷軍帶著金山團隊創造了很多彪悍的打法。

那時候,金山做產品非常重視「里程碑式」的項目管理。比如WPS和游戲《劍俠情緣》,都涉及大量底層開發工作,數年才發布一個新版。每個版本會設置MO、M1、M2到M3等若干里程碑節點,每個節點跨度都在半年以上。

金山當時非常重視用戶體驗,2000年就建立了國內最早的人機交互設計團隊。我們跟用戶互動的方式主要是「焦點小組」,每季度或半年,針對某個產品召集幾十個用戶,做面對面訪談。另一種方式,是每周客服一線同事收集好用戶意見,整理成文檔,以周報的方式發給產品經理,產品經理再整理給項目組,給總監再到管理層,基本每份用戶意見報告周期在一個月以上。產品方面的宏大敘事外市場方面也是長槍大陣。金時期,我們講究「風暴式營」,講究「海陸空」三軍並進。

所謂「海陸空」,「空軍」指的是整體市場造勢,「陸軍」指的是組織地面推廣團隊進行線下傳播,而「海軍」則是選擇各路銷售渠道進行合作。那時我們會提一個相當「高大上」的提案,比如「紅色正版風暴」、「龍行世紀」、「秋夜豪情」等,先把概念做足,再通過市場投放把聲音放大,做成聲勢浩大的營銷事件。這些市場活動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比如1999年的金山詞霸「紅色正版風暴」,三個月內銷量突破110萬套,創下當時中國正版軟體銷售的歷史紀錄。跟這套打法配合,金山的內部管理也形成了「動員與會戰」傳統。打大仗期間每天早上都開動員會,啟動「全員會戰」,集結全公司跨業務線、跨部門的力量,打產品研發和市場營銷的攻堅戰。金山有典型的戰功文化,勝則舉杯相慶,敗則拚死相救。團隊執行力很強,大家的兄弟感情濃厚。這種兄弟感情在業務困難的時候是「法寶」。當時有一個工程師叫海洲,現在是小米網的工程主管。那時候我們一起合作做詞霸,他曾一年內兩次和我談過離職,因為很多人挖他,每次我怎麼讓他改變主意呢?他一提離職,我就約他下午5點出去吃飯,吃到凌晨5點,兩瓶白酒我們都喝趴下。他回家就覺得很內疚,不提離職了。

金山時期的產品,市場和團隊管理的方法發揮了重要作用,不少都開創了業內先河,是中國軟體時期的典範。2007年金山在香港上市,算是里程碑式的成功,雷總功成身退離開金山做了天使投資,並於2010年創辦小米。上市後幾年,金山的互聯網業務慢了半拍。2011年,雷總重新回到金山出任董事長,金山市值逐步創30億美元新高;WPS移動版用戶超1億,長居辦公軟體下載榜首;2014年5月,金山旗下的獵豹移動獨立分拆上市。移動互聯網時代,金山這個品牌又再度活躍起來。

雷總曾講過創業成功的三個關鍵因素:選個大市場,組建最優秀的團隊和拿到花不完的錢。那麼做小米和做金山有什麼不一樣?

小米和金山在創業時都選了很好的業務方向,組建了非常優秀的團隊,兩者不一樣的是:

1.小米在創業早期就拿到了足夠多的錢。

金山時期,WPS名滿天下,詞霸在電腦的安裝覆蓋率超過80%,但苦於盜版環境,公司沒賺到什麼錢,也沒從資本市場拿到足夠的錢。這樣,金山整個業務以戰養戰,WPS賺了錢,做詞霸,詞霸賺了錢,然後做毒霸和游戲,最後游戲賺了錢,金山才順利上市。在以戰養戰過程中,業務都難以堅持做深做透,在互聯網轉型過程中,軟體業務因為要過多考慮養活自己,無法做出長遠的轉型決策。

2.創辦小米,雷總要求我們只專注於一點:口碑。

這種基於產品和市場的思路變革,就像帶著大家集體「給大腦刷了個新ROM(手機系統固件)」。產品周期從過去的「里程碑式」每年發布,變成了每周快速迭代;不再「全員會戰」,而是要求全員客服;進行用戶體驗調研不再是每月每季度,而是每天都在和用戶交流;把產品的「風暴式」營銷推廣變為潛入式互動,如潤物細無聲般,一個個產品功能點滲透到和用戶的日常運營活動中;營銷不再刻意營造「高大上」,類似「龍行世紀」之類的口號就不用了,我們要求直接說大白話。在2008年,雷總就提出了「專注、極致、口碑、快」的互聯網七字訣。專注和極致,是產品目標;快,是行動准則;而口碑,則是整個互聯網思維的核心。

傳統意義上講究「慢工出細活」,然而互聯網產品的極致都是在快速迭代中產生的。互聯網技術的日新月異,讓整個互聯網更新迭代的速度也非常快,中國互聯網發展不過短短二十年,卻已歷經了門戶、Web2.0和移動互聯網三個階段。移動互聯網時代,要求我們必須快起來,不快的公司會被淘汰。這里的「快」是一種手段,而並非目的,是新商業邏輯和消費心理的必然要求。在過去,交付商品給用戶後,企業往往認為與用戶的接觸就結束了;而現在這才僅僅是開始,後面需要不斷與用戶互動,讓用戶參與到商品的改進完善中來。

互聯網思維就是口碑為王,因為今天用戶主要以口碑來選擇產品。谷歌就深諳這個道理:「一切以用戶為中心,其他一切紛至沓來。」2004年穀歌推出Gmail電子郵件時,就完全依賴於口碑。當時,谷歌只提供了幾千個Gmail的試用賬戶,想要試用的人,必須有人邀請才行。這些數量有限的「邀請碼」迅速在全球流行,被用來交換各種各樣的東西,比如到迪拜度假兩夜,或者交換舊金山的明信片。甚至,Gmail賬戶在英國eBay上面的叫價高達75英鎊,我當時為了得到這個邀請碼也是費盡心思。這是我第一次被谷歌強大的口碑效應震動。

不少淘品牌的崛起也是依靠口碑傳播。比如「韓都衣舍」憑借快速跟進時尚的設計和選品,在各類購物社區中都是女性用戶推薦分享的重點品牌;護膚面膜品類中的「御泥坊」,以產地的特殊天然原材料礦物泥漿為賣點,吸引了不少女性用戶的追捧,成為淘寶系面膜類的領軍品牌;又比如堅果品類的淘品牌「三隻松鼠」,我和我的不少朋友都親身體驗了,在口碑傳播之下越賣越火。其實在過去選擇產品,我們也一直會通過朋友或專家的口碑推薦來作決策,但不是主流。而今天口碑為王的背後,我理解我們面臨的信息傳播發生了以下三個重要的轉變:

1.信息從不對稱轉變為對稱;

2.信息傳播速度暴增,影響范圍空前擴大;

3.互聯網信息是去中心化的傳播,通過社會化媒體,每個普通人都是信息節點,都

有可能成為意見領袖。

傳統的口碑傳播場景,比如說理發店就是常見的口碑傳播場所,人們在理發的時候會閑聊會分享信息。這種場景下的口碑傳播,速度很慢,而且很容易斷裂,傳播到更大的圈子就中斷了。在微博、微信等社會化媒體的平台中,人和人之間的信息連接變得特別扁平,信息傳播速度提升千百倍,從以前的按月、天到現在按分和秒來計算了。過去,信息引爆的路徑必須先有核心媒體的廣泛報道,才會有社會的熱議。然而到了今天,一條信息的引爆往往先有公眾的熱議,接著才有媒體的跟進和放大。傳統的商業營銷邏輯是因為信息不對稱,傳播就是砸廣告做公關,總之凡事就是比嗓門大。但是,新的社會化媒體推平了一切,傳播速度大爆發,信息的擴散半徑得以百倍、千倍地增長,頻繁出現了「一夜成名」的案例。

信息對稱讓用戶用腳投票的能力大大增強。一個產品或一個服務好不好,企業自己吹牛不算數了,大家說了算;好消息或壞消息,大家很快就可以通過社交網路分享。信息的公平對等特性,也使網路公共空間具備了極強的輿論自凈能力,假的真不了,真的也假不了。

信息傳播的變化意味著用戶獲取信息的習慣也改變了,你身邊的朋友每一個人都成了衣食住行方面的「專家」——移動設備的普及和網路的便利,大家已經很習慣把自己的消費體驗隨時用微博、微信發出來,比如,朋友、同事一起吃飯,道特色菜上了不是立刻動筷子,而是先掏出手機拍照發朋友圈,不到一分鍾在網路圍觀的朋友就會點贊、吐槽或轉發。

所以,在新的移動互聯網時代,我們要堅定以口碑做傳播,並要善用社會化媒體。

⑹ 關於雷軍,你了解多少

引言:這個飛速發展的今天,有太多的可能行存在。人人都爭做一個厲害的人,他們都在研發各種各樣的新型技術,有太多的挑戰和機遇。只要我們肯付出就一定會得到回報。

三、對雷軍的評價

雷軍之所以能夠這么多年屹立不倒,是因為他秉承著好的理念和想法,雷軍做天使投資有三條原則,雷軍講究與朋友之間的合作關系,團隊出色,投資才會更好。雷軍對自己的團隊秉承著這樣的理念,雷軍投資的團隊也是非常有實力的,而且在他的帶領下,團隊變得越來越優秀,所以他也成了一名優秀的企業家。還要有過硬的專業素養和能力。雷軍也堅信需要選擇正確的時間點,並且專注只做好一件事情,並把事情做到極致,這樣才有機會在創業得道路上越走越遠綻放自己的事業。

⑺ 「小米」為什麼能成功他是怎麼做運營的

小米的迅速做大,是我們有目共睹的,也因此雷軍與我們分享了小米創業至今的心得:

  • 創業的第一步:尋找「台風口」

雷軍認為自己能夠帶領小米成功的關鍵是——順勢而為,站在了「台風口」。2010年,小米一出道就趕上了微博大爆炸的黃金時期,很多年輕人都扔掉舊手機而換上智能手機,引領智能手機的大爆發;2011年,小米又趕上了智能手機更新換代的大浪潮,以及互聯網電商爆發式增長的順風車,讓其不設渠道的互聯網銷售模式大行其道。他強調,「要想大成的話,必須要站在『台風口』,台風來了,就是一頭豬都能飛得起來。」

  • 用互聯網哲學來做硬體

在移動互聯網爆發浪潮之上的,想要飛起來的不只是小米公司,為什麼小米可以飛得這么高,這么快?答案很簡單,因為只有小米是真正一開始就在用互聯網的方式,更確切地說,是用互聯網的哲學在發展的公司。互聯網哲學包含很多的內容,雷軍認為其中最最重要的內容是藉助互聯網直接面向終端消費者的優勢,讓數百萬人跟你一起干。在互聯網的哲學下,雷軍找到引領小米快速發展的5個核心點:1.藉助電子商務的力量。小米用足電子商務的模式直接面向消費者營銷,與傳統手機公司相比,這大大節省了渠道成本和銷售成本。2.利用社交媒體的力量。小米利用新媒體和自媒體進行營銷,並且利用人群進行口碑營銷,大大節省了營銷成本。3.按照電腦的思維做手機。結合互聯網用戶對手機的功能需求進行產品研發,為用戶實現互聯網生活提供最佳硬體解決方案,基於Android深度優化、定製、開發了自己的第三方手機操作系統——MIUI。2010年4月,小米公司的前身「小米工作室」成立,同年8月第一版的MIUI開始內測,第二年8月小米手機發布。2014年8月16日,隨著MIUI6的發布,官方數據顯示,MIUI已經成為一個擁有7000萬用戶的手機系統。4.注重建立自己的用戶局域,並以此發起粉絲群眾運動。建立的各種社交和社區系統建立起強大的粉絲群和擁躉者隊伍,這在當時是完全是顛覆性的想法,也獲得了空前的成功。5.把自己的支持者變成自己的消費者,也把自己的消費者變成自己的擁躉者。小米給自己的用戶群進行了獨特的定位,且由此衍生出獨特的用戶群建立和維護方式,並最早規模化運營,進而把很多人在惦記但沒有落地的「粉絲經濟」從夢想變成現實,贏得超出預期的效應。

  • 成功哲學總結為7字:專注、極致、口碑、快

雷軍結合自己多年的經驗總結出成功的哲學。用專注、極致、口碑、快來做硬體、做軟體、做互聯網服務,把「專注、極致、口碑、快」貫穿到整個小米作業的鏈條,使其成為小米的習慣和性格特徵。

  • 取勝關鍵:把最高端的產品做到最低端的價格

至今,還有人以為小米是以低價和營銷取勝。這是對小米最大的誤會,也是一些以此為出發點去模仿小米的人並不能成功的原因。事實上小米真正的核心思想是,用更低的價格作出更好的產品,或者說,把最高端的產品做到最低端的價格。小米2013年剛剛發布的定價為799元人民幣的紅米手機可以算是其中的一個例證,90秒內就賣掉了首批推出的10萬部,而預約人數超過了745萬人,這成功的背後正是極致的作用—小米用不可能的價格做出了不可能的產品。高性能,酷,高性價比。這款799元的紅米被人形容為像一把刀一樣插在中國智能機行業心坎兒的產品,讓整個千元價格以下的智能手機市場在性能和品質上不得不整體進步。

  • 節約渠道成本。讓利給消費者

小米之所以可以最高端產品做出最低價格,很大程度上得於其互聯網直銷模式。他們省掉了渠道、批發、零售的成本以及這些實體存在的利潤,而且他們把這些節約的成本很大程度上讓給了消費者,而不是變成自己的利潤。但這並不代表小米要做商業上的活雷鋒,而是因為他們有自己對利潤的其它追求方式。雷軍的互聯網哲學,另外一個核心是,不只經營產品,更加經營用戶。

  • 口碑:最好的產品就是最好的營銷

憑借專注做出極致的產品與服務,以及由此獲得的口碑,雷軍把他的群眾路線演繹到中國商界史無前例的精彩。每次小米的發布會,都是萬眾歡騰的場面,而且很多米粉都是購票入場。

  • 小米銷售的是參與感,這才是小米秘密背後的真正秘密

小米已經擁有2000多萬用戶以及這些用戶在互聯網新生活上的消費潛力,一定會是雷軍跟投資人闡述小米為什麼可以值100億美元時不忘強調的原因。緊密依靠用戶,雷軍發起「人民戰爭」幫助小米快速騰飛。「小米就是發揮了我黨的優良傳統做成的。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相信群眾,依賴群眾。」這其實才是雷軍心目中小米成功的真正原因。「說得直白一點,小米銷售的是參與感。這才是小米秘密背後的真正秘密。」

⑻ 勞模雷軍,從一無所有到人生贏家,他成功的秘訣究竟是什麼

“ 小米是我不能輸的一件事,我無數次想過怎麼輸,但要真是輸了,我這輩子就踏實了。” —— 天使投資人雷軍第一次真正創業,帶領豪華團隊,高調亮相。

2009年10月,雷軍向一直保持密切聯系的林斌發出合夥創業的邀請。林斌,谷歌中國工程研究院前副院長、工程總監、Google全球技術總監,曾全權負責谷歌在中國的移動搜索與服務的團隊組建與工程研發工作。

雷軍與其相識於一次Google和UCweb之間的合作。出於對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同樣的熱愛和痴迷,兩人成為無話不談的朋友。2008年底的一天,當林斌打算創業時,雷軍拋出了一個大計劃,為什麼不做一件更激動人心的事情呢?比如研發一款好用的智能手機。

黃江吉,30歲就成為微軟工程院的工程總監。兩人熟識源於對Kindle的痴迷,第一次見面就聊了4個半小時,分別的時候,黃告訴雷,如果要做手機,算他一份......

人慢慢聚攏起來。小米的創始團隊成員,還包括早期金山的設計總監,後來負責過金山在線、金山詞霸的黎萬強;曾參與過谷歌3D街景的高級產品經理洪鋒;原摩托羅拉北京研發中心高級總監周光平;還有原北京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主任劉德。

公司4月份成立,用雷軍自己的話說,製造手機的經歷8天8夜也說不完。

雷軍保持了早年的風格,幾乎成了小米科技每天走得最晚的人。有一次,雷軍在外面演講回到辦公室,還沒吃飯,桌上有一份米飯和一碗粥,他舉起碗,差不多一秒鍾就把粥喝了下去。

他不止一次說,"我掙錢的慾望沒有把一個東西做成功的慾望高,要不然我不會寫了16年的代碼。我40多歲了,該有的也都有了。"

對雷軍來說,小米在他的職業生涯中非常重要,"這是我人生中最後一件事情,幹完拉倒!"

六、8年時間從0開始到市值超3000多億的IPO

上市前夕,雷軍曾發布一篇動情的致辭:八年前,幾乎沒有人相信我們能做好小米。但是謝天謝地,公司有13個人當時喝了小米粥就開始創業。

八年後,當年喝小米粥開始“幹革命”的雷軍也迎來了人生的巔峰時刻。

一家公司從 0 開始到市值超 500 億港元,這一壯舉在中國只用了八年時間。在這個層面來看,雷軍是相當了不起。

與雷軍創業方法和技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燈光控制手機的使用方法 瀏覽:81
目的基因檢測的步驟和方法是什麼 瀏覽:676
分數混合計算方法總結 瀏覽:370
英語教學方法有哪些直接法情景法 瀏覽:927
分析和綜合思維方法的運用 瀏覽:783
aca電蒸鍋使用方法 瀏覽:851
畫疊被子的簡便方法 瀏覽:361
舞蹈正確踢腿方法 瀏覽:820
企鵝支架訓練方法 瀏覽:572
常用的安全風險分析評估方法有哪幾種 瀏覽:2
配音秀中測試方法哪裡看 瀏覽:625
人生解決問題方法 瀏覽:100
毛線打結方法視頻 瀏覽:807
蘋果手機里緩存的騰訊視頻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636
常用表示溶液的方法有 瀏覽:934
三周孩子高燒有什麼快速退熱方法 瀏覽:60
疑病失眠的治療方法 瀏覽:356
夢想變現的最佳方法 瀏覽:852
李逵敗給李鬼是什麼修辭方法 瀏覽:796
節約使用食用油的方法 瀏覽: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