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高中生老師溝通的技巧和方法

高中生老師溝通的技巧和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14 10:39:02

『壹』 你覺得高中生應該如何跟老師相處

高中生,心智發展都比較成熟了,過了幼稚的時期,我們跟老師應該多交流,生活和學習有什麼困難,都可以找他們幫助,把老師當做我們的朋友,很好的促進學習,而不只是簡單的師生關系。

『貳』 怎樣與高中孩子的老師溝通

溝通難的原因所在
1、雙方都以自我為中心,各說各話,無法激發交流的興趣。
沒有共同的愛好和興趣,想要找到話題還真難。因此,高中生回家後主動與父母交流的很少,有些孩子甚至好幾天不與父母說話。他並不是和父母有矛盾,而是不知道該說什麼。父母有時候會主動跟孩子說話,但無非是想了解孩子在學校表現得怎麼樣,最近學習成績好不好,能不能跟上之類的。雖說這也是關心,但日復一日總是這一個話題,孩子聽個開頭就煩了。
在我們的調查中,有問及孩子「最想和父母溝通的內容」,93%的受訪者的答案都與「關注自我」有關。其中,「個人愛好」的比例最高,達到21%。孩子希望跟父母聊聊喜歡的體娛明星,或者歷史奇聞、健康保健之類的知識。此外,才是「未來人生規劃」(16%)、「學習、高考」(13%)等話題。
2、父母全方位的監控,迫使孩子遠離父母。
許多家長對孩子不放心,認為孩子小,自己有義務對孩子進行監護。當孩子不願意和他們交流時,他們就開始充當「007」,翻查書包、偷看日記、追查電話、拆閱信件等,被孩子發現了,還理直氣壯地認為自己是為了孩子好,怕他一步走錯,步步錯。但讓高中生最苦惱的,恰恰就是爸媽對他全方位的監控。一名高中生氣憤地說:「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個隱秘的世界,未得到邀請,別人是無權進入的,這是最起碼的尊重,但是我的父母連這點都做不到。」 孩子反感父母的這些舉動,當然就不願意和父母交流,時間長了,彼此的隔閡會越來越深。
其實,孩子進入青春期後,會強烈感覺到自己的獨立性,想保有自己的隱私。而家長由於平時與孩子溝通少,不了解孩子,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簡單地考慮問題,探詢孩子的隱私,而沒有想過孩子的感受。
3、家庭結構也影響父母與孩子的溝通。
不同家庭的孩子在與父母的溝通狀態上,是存在明顯差異的。
在調查中,當問及「你與父母交流的滿意度如何」時,核心家庭的孩子認為「很滿意」的比例最高,達18.5%,單親家庭和再婚家庭孩子的獲選率為13.5%和15.4%;而回答「很不滿意」的,核心家庭的孩子僅為4.1%,再婚家庭和單親家庭的孩子則分別高達23.1%和8.1%。
父母婚姻關系的變化,正在越來越明顯地影響著孩子。核心家庭的孩子與父母的溝通問題可能僅僅是不合拍而已,而單親和再婚家庭的孩子則更多地面臨著無人溝通或厭惡溝通的狀況。
家長做好了,溝通就不難
1、反省自身言行,做合格家長
當家長與孩子之間出現了溝通障礙,家長首先要反省自身,生活中自己是不是有不當的語言和舉止,阻礙了孩子與你的進一步交流。
2、保障交流的時間,提供平等的交流空間。
家長不能以忙為借口,忽略與孩子的交流。高中生的父母大多步入了事業的發展期或頂峰期,是單位的骨幹或領導。他們上班忙工作,下班忙應酬,沒有更多的時間花在孩子身上,尤其有些家長認為自己已經無法在學業上輔導孩子,就把教育孩子的責任全部交給了學校和老師。
其實,這是一種推卸責任的表現。孩子不會因為家長的忙碌而停止成長,處在青春期的他們反而思想變化得比以前更快。這段時間,家長與孩子出現溝通障礙是很自然的。想要了解孩子想什麼,必須要讓他說出來,所以家長每天無論再忙,都要抽出時間來跟孩子聊聊,了解他的想法,用心聽他講話,使他感覺受到了重視,從而獲得心理上的尊重和滿足。
3、掌握溝通的方法,拓寬溝通的話題
與孩子溝通是門學問,家長有必要掌握一定的溝通方法。
父母應細心觀察和研究自己的孩子,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有著不同的心理發育特點,家庭教育就必須根據孩子的心身發育特點來進行。將「我講」變「我聽」,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聲。傾聽時,要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讓孩子感受到你的關注與尊重;對孩子講的有道理的地方,要通過語言、目光或體態表示肯定;對於孩子的錯誤觀點不要急於糾正,不要打斷孩子的講話;要理解孩子由於年齡和表達能力有限,無法准確表達內心想法而可能產生的偏見或者誤會。

『叄』 如何與老師聊天、交流

您好,您若有錢,就請老師吃個飯,和老師喝上一杯。您若沒錢,就去老師家裡坐坐,和老師聊一些您知道的好事情。
請同學們有意義、有效地利用師生關系。即使你不喜歡老師,老師按自己的興趣教授學生也是他的使命;即使教得不好,學生也能從中受益。如果把自己置於老師的對立面並且搗亂,最終承擔後果的也是自己。

與老師和同學能夠進行良好的溝通,相互之間相處融洽,對學生來講是相當重要的,這即能保持學生與老師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又能與同學建立友好的同窗友誼。溝通除了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有重要意義外,還能夠使孩子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對孩子提高學習成績也很有幫助。

與老師溝通良好,就會讓老師更多地了解孩子的優缺點,使老師能夠因材施教,有利於老師把知識更順暢地傳遞給孩子;孩子對老師了解,也有利於更好地從老師那裡理解學校的規章制度和老師的期望與要求,使其對老師管理和授課的效能性都有幫助。

有的孩子智力並不差,但因為與老師和其他同學溝通不好,會使老師和孩子都感到一種無形的壓力,相互之間似乎存在著某種說不清的障礙,這種壓力和障礙產生的不良後果,使孩子可能出現緊張和焦慮,感到老師不重視或歧視自己,同學們不接納或排斥自己,因而可能對學校生活喪失興趣,甚至產生厭學情緒。孩子放學後垂頭喪氣,第二天起床後不願離家,不管在學校還是在家都顯得情緒不穩或低沉,好發脾氣,好哭泣,最後導致許多令老師和家長都感到麻煩的問題,如孩子學習成績越來越不理想,甚至發生逃學、出走等現象。這時,家長的嚴厲管教似乎也沒有更好的效果了,更重要的是,孩子本身的心理健康會受到損害,這對於孩子將來的人格發展也是十分不利的能夠與老師和同學有良好的溝通和交流關系,就保證了他有一個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對提高孩子學習成績和促進心理健康都是有利的。

師生關系中總會有一些緊張氣氛,因為有一方要求另一方,而學生通常不願意。教師不是對許多單個的學生、而是對整個班級負責。因此,總會有虧待個別學生的現象。家長應知道這一點,孩子在家裡的表現往往與在學校的表現不一樣。

有關教育雜志在上海某中、小學做過這樣一個調查:「當你遇到麻煩、受到欺負時,你會先後告訴哪些人?A、老師,B、家長,c、同學,D、其他」。經過調查發現,小學生會首先告訴老師,其次是家長,最後是同學;而中學生首先告訴的是同學,其次告訴的是家長,最後告訴的才是老師;高中生,大部分選擇是告訴朋友,而告訴家長的很少,幾乎沒有告訴老師的,而同時在告訴老師的學生中,中學生只有不到5%的同學會告訴老師。這給我們教育工作者一個思索:為什麼中學生總與老師的交流存在著隔閡呢?師生之間交流不夠通暢?這里暫不提老師如何應對,談談中小學生如何與老師溝通。

首先,要敢於開口,說「老師好」。

有同學看見老師,就會問聲「老師好!」或者是點點頭笑一聲,無形中就嘗試了一次成功的師生交流;而有的同學卻與之相反,見到老師不開口,甚至是避而遠之。其實,要與老師交流,敢於開口是很重要的,因為一開口,就會有交流的基礎和空間。

其次,要消除一種觀念——「老師真煩」。

的確,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會有一些題做錯了,還會犯錯誤。作為教師會進行及時訂正和處理,有一部分同學卻把這種行為認為「老師真煩」。這樣長久下去的話,容易和老師形成一種對立情緒,交流就成為一紙空談了。

第三,相信老師是你學習的益友。

學生成長過程中,老師是非常重要的人,如果你需要老師的幫助,老師會伸手幫助你的。老師也是你的朋友,是學習、成長的益友。所以,與老師交往不要有什麼害羞的,也不要擔心。

第四,採用不同形式的溝通方式。

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方式有很多種,不一定只有和老師談話。你可以把要和老師說的話寫在周記里,也可以寫在作文里,甚至可以採用書信的方式,與老師進行交流和溝通,尋求老師的幫助。

最後,保持一顆真誠的心「真誠是一筆無價的財富」,所以,學生和老師進行交流也要真誠面對,互相建立信用,因為你對別人真誠了,必然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和真誠。

在和老師溝通中我們可以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尊重老師,尊重老師的勞動。每一位老師都想把自己所有的知識毫無保留地傳授給自己的學生。他們並不想要什麼回報,只是希望自己的學生能夠成人、成才,能夠「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為此,他們自己犧牲了很多!做學生的首先要尊敬老師,見到老師要禮貌地打聲招呼。上課認真聽講,不擾亂課堂秩序,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尊敬老師,尊重老師的勞動,是師生和諧相處的基本前提。

(2)勤學好問,虛心求教。經常會聽到有的孩子說「那個老師並不怎麼樣!」「他的水平太低了!」等等,長大以後才知道這種想法和看法是多麼的天真。老師從年齡、閱歷、學問等方面水平肯定是比學生高的,所以,要向老師虛心求教。勤學好問不僅直接使學習受益,還會增多、加深和老師的交流,無形中就縮短了和老師的距離,因為每個老師都喜歡肯動腦筋的孩子!向老師請教問題往往是師生間交流的第一步,常向老師請教問題會加深師生彼此的了解和情感。

(3)正確對待老師的過失,委婉地向老師提意見。在師生相處過程中,往往出現老師不了解情況而批評錯學生的事情。這時,首先應冷靜努力剋制自己,不要與老師頂撞,防止矛盾雙方都不冷靜的情況下進一步惡化。其次要體諒老師。因為「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老師也不可能十全十美,也有不了解情況的時候和批評不當的時候。最後要及時消除誤解。作為學生,事後應及時找老師直接面談或讓他人轉告或用書面的方式向老師進行解釋,一時解釋不清時可暫時放下,待以後再尋找合適機會消除彼此誤解。在教學與工作中,老師出一點失誤在所難免。學生向老師提建議也理所當然。教學不僅僅是知識的交涉,也是悟感的交流,心與心的溝通。學生委婉地提出建議,以誠懇的態度感動老師只會加深師生情誼。

(4)犯了錯誤要勇於承認,及時改正。有的同學知道自己錯了,受到批評,即使心裡服氣,嘴上也死不認錯,與老師搞得很僵。有的人則相反,受過老師批評一次就特別害怕那個老師,認為老師對自己有成見。這都是沒有必要的。錯了就是錯了,主動向老師承認,改正了就是好孩子。老師不會因誰一次沒有完成作業,有一次違反紀律就認為他是壞孩子,就對他有成見。相信老師是會全面、客觀地評價每一個孩子的。

此外,你要知道:有些事並不是由於上級和教師的專橫,而是真的有必要。假如老師真的專橫,你應該想到,一些愛發脾氣、變化無常的上級對下屬是這樣的:「你們做僕人的,凡事要存敬畏的心順服主人;不但順服好的主人,就是那乖僻的也要順服。」與老師關系融洽既可以促進學習,又可以學到許多做人的道理,會使你受益無窮。

『肆』 高一家長和班主任怎麼溝通說的話

家長與高中生班主任的溝通方式如下:

1、單獨打電話或者單獨找班主任面談。

2、找班主任談話注意頻率,一個學期一兩次即可。

3、信任班主任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能力。

4、去找班主任前,先想好要說的話。

5、跟班主任說話要言簡意賅,不要長篇大論。

6、跟班主任溝通切忌指導老師的教學。

『伍』 作為一個新手高中老師,應該把握好什麼

老師是一個非常神聖的職業,當然也是需要注意很多東西的,比如要注意跟學生之間的相處,那如果說作為一個新手高中老師的話,應該要把握好什麼呢。

三、課件的准備一定要充分

還有就是作為新手高中老師,一定要在學生面前梳理好一個老師的身份,也就是說,在第一節課堂的時候,除了要樹立威信之外,我們還要把課件做好充分的准備。對於高中生來說,如果一個老師的知識面不夠廣的話,那他們肯定是不願意去聽老師的課程的。所以就是在第一節課的時候要做好課前准備,對於自己的課件,一定要非常的清晰,能夠對答如流,也就是當學生在課堂上提問的時候,老師不要慌張,一定要靜下來去回答他們的問題,用知識俘獲孩子。

『陸』 高三的孩子考試成績不太好,如何與班主任溝通

1、與老師溝通的關鍵技巧是真誠的態度,這是家長與老師溝通的目的所決定的,為什麼要與老師溝通?是希望老師能夠更細致、准確、全面地了解自己孩子並給予循序漸進、量體裁衣具有個性化、針對性的教育輔導方案和行為的,真誠的態度能夠感動老師,從而達到我們家長期待的目的;2、溝通一些老師在課堂上或學校里不一定能夠發現的孩子的性格、習慣、長處、短處,讓老師能較全面地了解掌握孩子的情況,以便做到心中有數,給出恰當的教育輔導方案;3、淺溝通與深溝通相結合,該迴避的問題、孩子短處也要迴避以免影響老師的情緒,讓老師失望,多說潛力股,讓老師感覺到付出會有成效,增強老師的信心;4、與孩子事先商量,選出孩子需要加強的方面與老師溝通,這樣不至於導致孩子有抵觸情緒;5、孩子一次沒考好不是主要溝通內容,要找出沒考好背後的原因和沒考好的實質原因與老師溝通,才能起到事半功倍效果;6、與班主任溝通要注重調動老師的積極性和責任感,防止溝通流於形式,那就不值當了。期待你的採納

『柒』 新學期如何和高中生老師溝通

正在為您解答!
其實,與老師溝通的最好方法就是「援疑質引」,也就是詢問難題。這樣,學生可以進一步了解老師的行事風格,也可以在老師心目中留下好印象。多參與班級內務也可以增加與老師溝通的機會,積極配合,多多交談,可以談學習,也可以聊生活。
以上僅供參考,效果因人而異。
希望能夠幫助到您!

『捌』 家長如何跟高中生的班主任溝通

你好!不同類型家庭的不同溝通方式:
1、對於有教養的家庭,家長應盡可能從老師那裡溝通,知曉實情,然後主動請他們提出教育的措施,認真傾聽他們的意見,充分肯定和採納他們的合理化建議,並適時提出自己的看法,與老師共同教育好孩子。
2、對於溺愛型的家庭,交談時,不應該只談孩子的優點和進步,更應該談一談孩子的學習以及各方面的缺點和劣勢。家長應充分尊重老師的建議,即使老師只是談孩子的缺點,也應該虛心接受,和老師共同出謀劃策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3、對於家教寬松的家庭,家長應該增強對孩子的關心程度,尤其是學習上。家長可以從老師那裡了解更多孩子的情況,跟老師共同探索讓孩子變得更好更強大的方法,共同努力。
另外,與老師溝通和交流不一定非要面對面,家長和老師都需要工作,平時可以通過電話、郵件等途徑進行溝通。
家長在於老師溝通交流時,應注意幾個方面:
1、克服互相埋怨情緒。在面對後進生的時候,教師與家長間易互相埋怨,一方怨老師不會教,一方怨家長不會養。這樣,導致雙方產生對立情緒。家長與老師交流時,要具體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及其解決辦法。
2、避免傷害對方的信任與感情。班主任往往對喜歡的學生大力表揚,而對一些不稱心的學生指責有加,在家長面前大力批評,好事沒一份,壞事份份有。這樣,導致家長感情受到了傷害,遷怒於孩子。但是,家長要知道,教師需要客觀對待學生的錯誤才能讓家長知道實情,因此雙方應該相互信任,以商量的語氣共商教育方法。
3、與老師交流時盡量相互尊重。雙方都是孩子的長輩,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一旦出現任何不同意見,應該協商,而非吵架或者翻臉。

『玖』 兒子上高中在學校犯錯,不好好學作為家長這樣去跟老師溝通

兒子上高中在學校犯錯,不好好學作為家長這樣去跟老師溝通?
參考建議回答,
孩子的成長是家長和老師共同努力的結果,雙方的配合很重要。

家長和老師
雙方請注意這幾點,

足夠的耐心,
詳細的溝通,
自尊的維護,

1,
首先了解孩子犯的什麼錯誤,不僅要跟老師了解,也要問孩子到底什麼情況,切忌大吼大叫。

2,
如果真是的孩子的錯,家長要及時找老師溝通,跟老師說明自己的態度,表明回家會好好教育孩子。

3,
同時希望老師可以考慮到孩子的自尊心,酌情處理。

孩子在學校犯錯,家長該怎麼跟老師說
4,
自己回家會一定要好好地跟孩子說明事情的利害,從小給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社會價值觀,讓孩子知道犯錯不可怕,別怕的是知錯不改,如果孩子難以改正,父母應該學會站在孩子角度,陪孩子一塊兒走一程。

5,
老師要理性的要求孩子,家長也要理性地引導孩子,這樣家長與老師一起努力,孩子才能成長得更加茁壯,健康。

注意事項
孩子自尊心是不可忽視的因素。
家長要注意自己說話的方式和態度,從客觀事實出發。
補充,
家長和老師溝通的方法一、端正對老師總體的看法
不論你對老師怎麼看,而是要考慮我們的目的是教育孩子。發自內心尊重老師,不要事事依靠老師。老師按學校模式來做,沒有超能力來管理到幾十個學生。把所有希望寄託在老師是不實際的。
家長和老師溝通的方法二、要正確定位,真誠交流
家長與教師,都是孩子成長路上最重要的引導者,兩者之間是目的一致的同盟者。因此,孩子在學校遇到問題,如果家長需要教師協助幫助孩子解決,則必須及時告知教師,及時進行交流。家長與教師的交流,都要先對雙方進行正確定位:是朋友而非敵人;是協作者而非僱傭者;是責任共負而不是互相推諉。家長,定位不正確,不喜歡與孩子老師交流,有種害怕,不知如何與老師溝通。正確定位之後,心態自然就會趨向冷靜、理智;理智的交流,就不會因孩子在校遇到問題而憤然偏激,而是會真誠地把孩子遇到的問題,以協作者的態度告知教師,並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疑問。如果雙方的意見不一致,雙方可針對孩子的個性特點,選擇對孩子來說最適合的教育方式。
補充其他,
要有好心態,
家長與老師的溝通渠道有家訪、面談、電話聯絡等。不同的溝通方式,對於不同性格的孩子,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在孩子的心目中,家長和老師是既「怕」又「愛」的矛盾統一體。對於性格「叛逆」的孩子,可能會因為出了問題。老師即時向家長反映,就反感老師「打小報告」,所以最好家長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說老師說你怎麼這么了。

『拾』 高中班主任如何與學生溝通技巧

師生和諧溝通的技巧
處理好各種關系的最大因素是溝通。溝通能否暢通,是否會起到預期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溝通的技巧和藝術。「送人玫瑰,手有餘香。」班主任與學生溝通,不是班主任單方面的付出,而是與學生的雙向交流。如果能有效地運用溝通技巧來促進班主任與學生的關系,並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就能讓學生在學校如沐春風,而班主任自己也會享受到教書育人的樂趣,體會「教並快樂著」的美妙感受。
1.語言婉轉幽默。學生做了一些不好的事,老師看到了說幾句風趣幽默的話,大家都會在笑聲中理解話中之意,這樣既解決了問題,又不損傷學生的自尊心。還有和學生談話,不能一味地批評,尤其對脾氣倔強的學生,談話時語氣要柔和一點,在批評學生的時候,直言不諱有時會傷害學生的情感,把話說得委婉一點,學生容易接受。對年齡較大有一定理解能力的學生,在師生溝通中,把話說得含蓄一點,讓對方從老師的話語中揣摩其中的意思。這也是對學生的一種尊重。
2.學會耐心傾聽。傾聽是師生溝通的又一種技巧,是認識學生與了解學生的第一步。談話時老師要傾聽學生的理由、意見、看法等,要有平等對話的氣氛。傾聽學生的表達等於尊重他、欣賞他給他信心和勇氣。學生會在老師的傾聽中獲得信心和力量。
3.藉助非語言表達。老師的非語言表達能在無形中傳遞其豐富的內蘊。比如,老師說話的音調、音量與節奏的變化,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師生視線的接觸,有時也能達到以目傳情,以目傳意的目的;老師的面部表情、手勢、體態等,也可以給學生以感染和教育,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增強教育教學的效果,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達到師生溝通的目的。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相信學生、理解學生、尊重學生、微笑著面對學生,學生會把全部的愛心和敬意奉獻給我們,我們的班主任工作也會開展的生動活潑、扎實有效。
總之,要當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必須搞好師生之間的心理溝通,才能使學生從情感上深深地體驗到班主任是可敬可親的,既是學業上的導師,又是生活中的父母,更是個人成長中的朋友。學生的心也定會融化在師愛中,在學習生活中找到快樂,愉快地接受教育。為我們構建和諧師生關系而不斷努力!

閱讀全文

與高中生老師溝通的技巧和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底盤懸掛檢查的方法和步驟 瀏覽:916
如何記敘自己的方法 瀏覽:255
手機扁平化解鎖方法 瀏覽:713
常用細胞克隆化方法 瀏覽:892
檢測毛囊需要用哪些檢查方法 瀏覽:301
如何學習好日語的方法 瀏覽:86
食鹽除了食用還有什麼方法 瀏覽:182
二苯胺鑒定最簡單方法 瀏覽:65
win10系統界面大小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20
邊緣區b細胞淋巴瘤有效治療方法 瀏覽:868
福建金剛板安裝方法 瀏覽:332
被強力膠粘住要用什麼方法 瀏覽:290
內部鋼筋測量方法 瀏覽:943
ysl唇釉使用方法 瀏覽:111
如何提出想法的方法 瀏覽:439
如何反低俗的正確方法 瀏覽:407
固體壓強綜合性計算方法 瀏覽:429
校本研究的常用方法 瀏覽:696
幼兒測呼吸的方法圖片 瀏覽:801
腳脖子粗有什麼改善方法 瀏覽: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