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農村怎樣脫貧致富
農村可以靠開淘寶店、經營好人脈,認識更多的朋友、考取公務員等方式去脫貧致富。
1、農村人開淘寶店。越來越多的農村人種菜,都從網路上開始銷售,銷售的越多,越能得到更多網民的支持,時間久了可以賺取更多的財富,足不出戶,賺取更高的利潤。
(1)脫貧經驗方法與技巧擴展閱讀:
農村脫貧致富的技巧:
1、吃透扶貧手冊,落實相關政策。
扶貧手冊人手一本,裡面記錄了貧困戶應該享受的國家政策。與扶貧對象家庭具體條件相互對應。比如有孩子在上學,沒有得到助學補助。這一點在中小學階段一般不會出現,上大學的時候往往被遺忘,那麼就要幫助申請。也許這一個舉措,就幫了不小的忙。
2、緊扣吃飽穿暖有房住。
這是對貧困人口的最低保障。看看幫扶對象家中的居住情況,如果房屋確屬危房或者根本就沒有住房。就申請危房改造資金,情況屬實的話,資金很快就能下來。這就為幫扶對象解決了一個大事。
2. 如何打好脫貧攻堅戰
1/6
做好思想宣傳
首先,要想取得脫貧攻堅戰的最終勝利,必須要進行思想上動員,讓各個地區集中精力全力脫貧攻堅,思想上不能麻痹鬆懈。
2/6
出台宏觀政策
國家應該出台相應的扶貧政策,從宏觀上支持我國各地區的脫貧攻堅,不能使各地區沒有政策指導,影響脫貧攻堅的效果。
3/6
做到精準扶貧
打好脫貧攻堅戰,必須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盡量做到精準脫貧,不要把資源浪費在其他的地方。
4/6
給予資金支持
全面脫貧攻堅,必然會需要資金的支持,國家各個部門和地方政府要提供專項的扶貧基金。
5/6
提供扶貧教育
全面扶貧攻堅戰的主要參與人員,除了公務人員,還有需要脫貧的貧困人口,所以要對這些人進行扶貧教育,杜絕不勞而獲的行為。
6/6
提供就業機會
全面打好脫貧攻堅戰,不應該是一時的人員富有,而是給貧困人口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真正地長期脫貧致富。
3. 中國7.7億農村貧困人口擺脫貧困,脫貧致富都有哪些方法
主要辦法就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1、政策扶持養殖業(養豬、養魚、養雞等)、種植業(果園、蔬菜等)外加技術保障;2、領導幹部網上帶貨尋找銷路;3、招商引資解決就業。
4. 擺脫貧窮的方法
擺脫貧困的方法擺脫貧困的方法,有很多種,你可以自己去做一點小本生意也可以去給別人打工,如果是在農村,你可以在自家的地裡面去種一些菜來賣都可以。只要是你有決心就一定可以去脫貧無論做什麼?
5. 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制勝法寶是什麼
精準扶貧方略,是中國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制勝法寶。
6. 農村扶貧有什麼好方法
(一)著力抓好產業發展。要在確保貧困村和貧困戶實現短期增收、長效致富的目標基礎上,根據每一戶的特點、意向,發展符合實際的產業。如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等,在集鎮周邊的可以種植蔬菜,飼養雞、羊等,向集鎮銷售;氣候適宜的可以發展葡萄、柑橘等水果以及葯材種植。並在鞏固抓好以銀杏、魔芋、核桃為主的特色農業的同時,加快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的建設,加大市場開發力度,帶動貧困戶持續發展。鞏固現已實施的整村推進扶貧開發成果。
(二)著力抓好項目建設。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抓好扶貧工作的重要載體,爭取更多更好的扶貧項目落戶清太坪。並不斷強化項目管理,進一步加強項目投資的科學統籌和整體調度,充分發揮項目的應有效益。充分發揮行業的、專項的、社會的扶貧積極性,搞好社會扶貧工作大合唱。
(三)著力抓好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水、電、路、房、渠等基礎設施建設,繼續抓好以通暢工程為主的道路交通設施建設,確保各村公路硬化率達60%以上,公路通組率達100%,公路入戶率達95%以上。繼續抓好安全飲水和農網改造工程,搞好農田水利建設,做好危房改造及扶貧搬遷工作,改善扶貧戶生產生活條件。
(四)著力抓好黨中央、國務院扶貧開發工作方針、政策的落實。按照湖北省扶貧辦六個管理辦法,著力抓好整村推進、扶貧搬遷、雨露計劃、扶貧互助社、貸款貼息及小額項目等工作,抓好十二五期間的扶貧開發工作,按照「產業第一,能力之上,基礎先行,社會進步,脫貧到戶」的思路,把整村推進工作和專項扶貧政策到戶與新農村建設有機結合,以重點貧困村為平台,以提高貧困人口綜合素質和自我發展能力為主線,以消除農村絕對貧困現象和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以培養和扶持特色致富產業,改善貧困人口生產生活條件。以提高村級公共服務為重點,統一規劃,綜合治理,實現貧困村經濟與社會全面持續可協調發展。
(五)著力心繫群眾,為民辦實事,為民排憂解難。一是真正把情況搞清楚,了解人民群眾在扶貧開發工作中的所思所盼。二是扎實地把村級班子建設好,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是貫徹落實黨的扶貧開發工作部署的堡壘,抓好黨建促扶貧,是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重要經驗。要把扶貧開發同基層組織建設有機的結合起來,抓好以村黨組織為核心的村級組織配套建設,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維護農村穩定的堅強領導核心,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建設服務型黨支部,寓管理於服務之中,真正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實踐證明,村級黨組織班子戰鬥力強的扶貧開發工作相對做的好一些,班子戰鬥力弱工作相對做的差一些。三是加強對扶貧開發項目資金的監管力度,使有限的資金發揮出真正的扶貧效益。四是加大項目資金的爭取和招商引資的力度,搞好社會扶貧大合唱。五是對扶貧開發項目實行精準化管理、科學管理。六是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把人民群眾參與扶貧開發工作變為自覺行動。
7. 精準脫貧的四種方式
一、聚焦黨建扶貧。碧桂園通過組織黨支部開展黨群活動,引領廣大黨員群眾開展精準扶貧。如面向因殘因病致貧群體開展慰問、送義診下鄉等活動;面向因學致貧群體,開展設立助學金、認捐助學、推薦就學等,並且開展送演出等各類文藝活動。
二、聚焦產業扶貧。目前我們的產業扶貧措施以導入碧桂園自身產業鏈資源及外部優勢產業為主,運用自身產業資源推進綠色苗木扶貧、現代農業扶貧、消費扶貧、綠色建築產業扶貧等。
在不具備導入上述產業條件的地區,以培育當地優勢產業為主,採取「三個一」的方式,即建立一批扶貧創業工廠,設立一個扶貧創業基金,扶持一批青年致富帶頭人。
三、聚焦教育扶貧。通過設立愛心助學基金、開展結對幫扶等措施,發動全集團員工踴躍參與捐資,按照一對一、一對多或多對一的形式,結對幫扶貧困學生。
四、聚焦就業扶貧。對有勞動能力但缺技術的貧困人口進行集中培訓、遠程培訓,培訓合格發放相關職業資格證書。聯動物業公司、酒店管理公司等單位,動員合作夥伴為有勞動技能的人提供就業崗位。
(7)脫貧經驗方法與技巧擴展閱讀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打好脫貧攻堅戰,要按照黨中央統一部署,把提高脫貧質量放在首位,聚焦深度貧困地區,扎實推進各項工作。從「打贏」到「打好」,體現了脫貧工作的質量導向。一是保持工作定力。
黨中央一再強調脫貧攻堅的定力和質量,過去一些地方因為貧困人口數量龐大,擔心完不成任務只注重進度,現在脫貧攻堅戰總體上大局在握,「打贏」的進度問題不大,更需要保持「打好」的定力,准確把握黨中央的大政方針,制定有效的實施方案,促進工作精準落地,持續提高脫貧質量。
二是牢牢把握精準。建檔立卡要繼續完善,精準施策要深入推進,扎實做好產業扶貧、易地扶貧搬遷、就業扶貧、危房改造、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生態扶貧等重點工作。
8. 貴州在脫貧攻堅戰役中取得的基本經驗是什麼
1、狠抓生產發展精準脫貧,全年實施產業扶貧項目約2萬個,74.2萬貧困人口從中受益成功脫貧。
2、狠抓易地扶貧搬遷精準脫貧,全年分兩批搬遷45萬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4.6萬人),555個安置點已全部開工建設,建成安置房8.92萬套,已搬遷入住戶戶均實現1.5人就業,其餘安置房將在春節前後陸續建成並搬遷入住。
3、狠抓生態補償精準脫貧,完成營造林528萬畝,治理石漠化100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2000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提高到52%,落實護林員指標2.5萬人,直接帶動近10萬人脫貧。
4、狠抓教育醫療扶助精準脫貧,加大財政投入,壓縮6%的行政經費用於支持貧困地區教育發展,對農村貧困家庭學生上高中、大學實行「兩助三免(補)」補助政策。
5、狠抓政策兜底保障精準脫貧,推進民政低保標准與扶貧標准「兩線合一」,將158萬無力脫貧、無業可扶貧困人口納入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實行政策性兜底脫貧。
6、狠抓基礎設施建設精準脫貧,圍繞脫貧攻堅基礎設施最後一公里,建成通村通組路1萬公里,建設了一批水利供水工程,新增解決249萬人的農村飲水安全問題。
(8)脫貧經驗方法與技巧擴展閱讀:
貴州省為配合脫貧攻堅,在許多方面進行體制機制改革和創新,探索脫貧攻堅可持續發展的可能路徑、方法和經驗。
將脫貧攻堅的可持續發展具體分為五層含義,並分別闡述產業扶貧、教育扶貧、生態扶貧、金融扶貧、社會保障扶貧、易地搬遷扶貧、旅遊扶貧、文化扶貧、黨建扶貧、社會幫扶等不同領域政策及其實踐的可持續性,並提出了對策性建議。
9. 怎樣做好鞏固脫貧成功與鄉村振興
由於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在作用對象、施策方式等方面存在差異,在政策實施過程中必然存在因戰略針對性與整體性、特惠性與普惠性、福利性與經濟性等矛盾而引發的現實挑戰。
在打贏脫貧攻堅戰和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准確判斷和把握形勢,有預見性地主動尋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政策對接方式,通過政策內容和實施方式的適度細化與調整,以打贏脫貧攻堅戰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好基礎,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9)脫貧經驗方法與技巧擴展閱讀
鄉村振興是包括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的全面振興。實現這「五個振興」是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不可能一蹴而就。
要致力於打贏脫貧攻堅戰,這就需要把脫貧攻堅、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好「三農」工作放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來統籌謀劃和推進,尤其要注重遵循農村經濟發展規律和鄉村建設規律,堅持科學規劃、注重質量、有序推進,一步一個腳印、一棒接著一棒往前走,切忌貪大求快、急於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