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現代詩歌賞析怎麼寫
通過抓詩眼、析意象具體分析詩歌所表達的主題思想,再結合詩歌的表現手法來鑒賞現代詩歌。
現代詩歌賞析從以下兩方面入手:
1、抓詩眼
詩眼是詩中最富表現力、最能開拓詩歌意境的關鍵詞句,是能使詩歌生輝的聚光點。詩眼的錘煉和設置在詩歌創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古今詩評家無不從這點出發賞析詩歌。
2、析意象。
意象是詩人的主觀意念和外界客觀物象撞擊的產物,是詩人為了表現自己的內心世界,把客觀的物象經過選擇、提煉,重新組合而產生的一種含有特定意義的語言藝術形象。詩歌中,詩人不僅要用意象進行思考和感受,還要用意象進行表達。
現代詩歌特點:①.形式自由;②.內涵開放;③.意象經營重於修辭;④.有高度的概括性、鮮明的形象性、濃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諧的音樂性,形式上分行排列。
(1)現代詩歌鑒賞方法及技巧擴展閱讀:
運用手法:
詩歌的表現手法很多,我國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傳統表現手法有「賦、比、興」。《毛詩序》說:「故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
詩歌的表現手法是很多的,而且歷代以來不斷地發展創造,運用也靈活多變,誇張、復沓、重疊、跳躍等等,難以盡述。但是各種方法都離不開想像,豐富的想像既是詩歌的一大特點,也是詩歌最重要的一種表現手法。在詩歌中,還有一種重要的表現手法是象徵。
象徵,簡單說就是「以象徵義」,但在現代詩歌中,象徵則又表現為心靈的直接意象,這是應予注意的。用現代的觀點來說,詩歌塑造形象的手法,主要的有三種:
一、比擬
劉勰在《文心雕龍》一書中說:比擬就是「或喻於聲,或方於貌,或擬於心,或譬於事。」這些在我們前面列舉的詩詞中,便有許多例證。比擬中還有一種常用的手法,就是「擬人化」:以物擬人,或以人擬物。當然,歸根結底,實質還是「擬人」。
二、誇張
就是把所要描繪的事物放大,好像電影里的「大寫」「特寫」鏡頭,以引起讀者的重視和聯想。
三、借代
就是藉此事物代替彼事物。它與比擬有相似之處,但又有所不同,不同之處在於:比擬一般是比的和被比的事物都是具體的、可見的;而借代卻是一方具體,一方較為抽象,在具體與抽象之間架起橋梁,使詩歌的形象更為鮮明、突出,以引發讀者的聯想。
❷ 如何欣賞現代詩歌
如何賞析現代詩歌?一、關於現代詩
現代詩形式自由,意涵豐富,意象經營重於修辭運用,與古詩相比,雖都為感於物而作,都是心靈的映現,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詩「溫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點,更加強調自由開放和直率陳述與進行「可感與不可感之間」的溝通。
現代詩的主流是自由體新詩。自由體新詩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產物,形式上採用白話,打破了舊體詩的格律束縛,內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現新思想。
朦朧詩古已有之,並非當代專有。其實,朦朧詩只是詩歌創作的一種藝術形式。朦朧詩的第一特徵是「不直白」。「不直白」在詩人而言,是一種創作習慣或思維習慣;對閱讀者而言,則增加了解讀介入的機會。
二、鑒賞詩歌應關注的內容
詩歌的藝術概括力很強,鑒賞時要從詩歌凝練含蓄的語言入手,把握關鍵語句的深層含義,品味詩歌抒發的情感,分析詩歌的各種藝術表現手段,把握並深刻理解詩歌塑造的藝術形象,感受詩歌的優美意境。具體來說,鑒賞現代詩應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詩歌的語言
語言是一切文學作品的基本材料。詩歌尤其講究語言的運用,因為藝術形象的塑造、意境的營造,以及情感的傳達,都要藉助語言。詩歌的語言要求用最簡潔的詞句傳達盡可能豐富的內容,這就使詩歌語言形成了凝練、含蓄、跳躍性強的特點。相對而言,現代詩用白話寫成,且較少用典,字面上較舊體詩容易把握。但是,要正確評價一首詩,還是要反復朗誦,盡力揣摩,並抓住飽含作者深情的詞語仔細品味其深層含義。
2.詩歌的形象
詩歌是通過藝術形象反映生活和抒發感情的。鑒賞詩歌必須准確把握詩中的藝術形象:有些詩,通篇都通過描繪具體鮮明的形象抒發感情;有些詩,雖然沒有描繪具體形象,但能喚起讀者的想像;有些詩,既描繪具體形象,又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
要把握詩歌的形象,就要抓住形象的特徵。有些詩歌描繪的形象較多,鑒賞時應該對眾多的單個形象進行組合想像,構建整體形象;有些詩歌描繪的形象不是實指,有比喻或象徵的內涵,把握這類作品的形象不能從字面上理解,而應結合時代背景、作者遭遇等,通過想像、聯想挖掘形象的內涵。總之,理解詩歌的形象應立足於深層理解和整體把握,不能望文生義,浮於表面。
3.詩歌的情感
詩歌一般都會抒情言志,鑒賞時必須深切體會詩歌的感情內涵。具體地講,就是要從詩歌的形象、意境中體會作者的情感。
有些詩歌的思想情感是通過比喻、象徵意義來體現的。理解這類詩歌的思想感情,首先要展開聯想和想像,准確把握詩歌形象的內涵,以便加深對感情的理解。
詩歌總要反映一定的時代生活,理解詩歌的感情不能忽略時代特徵。同一題材的作品,由於詩人的理想志趣、生活經歷、所處時代不同,會表現出不同的思想感情。
理解詩歌的感情還要顧及詩歌的類別、風格、流派等因素。例如,現實主義詩歌和浪漫主義詩歌在感情表達上就有區別,豪放派詞和婉約派詞表達的思想感情也常不同。
4.詩歌的藝術特色
詩歌的藝術特色主要是指抒情手段、用典、構思和表現手法。鑒賞詩歌時要掌握詩歌常用的表達手段與藝術技巧,如擬人、比喻、借代、誇張、對比、象徵,以及以動寫靜、小中見大、虛實結合、襯托、托物言志等。
三、鑒賞詩歌的方法
1.抓詩眼
詩眼是詩中最富表現力、最能開拓詩歌意境的關鍵詞句,是能使詩歌生輝的聚光點。詩眼的錘煉和設置在詩歌創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古今詩評家無不從這點出發賞析詩歌。
2.析意象。
意象是詩人的主觀意念和外界客觀物象撞擊的產物,是詩人為了表現自己的內心世界,把客觀的物象經過選擇、提煉,重新組合而產生的一種含有特定意義的語言藝術形象。詩歌中,詩人不僅要用意象進行思考和感受,還要用意象進行表達。
3.明「虛」「實」
社會生活無限廣闊,詩人不可能把它們全部寫到詩作中去。因此,詩人往往用「實」表現「虛」,或用「虛」表現「實」。虛實相生,相互映襯,是詩歌創作的一條藝術規律。詩中的「虛」就是思想感情,詩中的「實」就是景物形象。詩歌如果只寫「虛」,會顯得抽象空洞,沒有詩味;如果只寫「實」,則會顯得死寂而缺乏生氣。
4.推敲手法
詩人抒情的方式一般有兩種:一為直抒胸臆,即在作品中直接顯現個人的心緒;另一種是詩人往往略去政治背景,以渲染景物和烘托氣氛的方法,如藉助比興、化用典故等手段,委婉地表情達意。
5.知人論世
孟子雲:「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這句話是說,欲解其詩,必知其人,必論作者所處的時代。
❸ 現代詩歌應該如何賞析
鑒賞現代詩歌要注意以下四點。
一、鑒賞語言
1、反復誦讀,品味韻律。
誦讀,是對語言的最直接的感知,是品味語言的最好手段。反復吟誦品味,體會詩歌鮮明的節奏、和諧的音調、動聽的旋律,就不難領略詩歌內涵,包括音樂美、情感美。
2、抓關鍵詞,推敲語言.
詩是精煉的語言,一句話乃至一個字,裡面蘊藏著深厚的旨趣,所以詩家以一字稱工,刻意錘煉,以求其精深。對詩歌的煉字進行推敲,從而品味語言的雋美。動詞、形容詞、數量詞、疊詞等都是關鍵詞。分析「好處」:分析詩眼的好處,就是要結合詩眼所在的整個詩句所表達的意境、形象或情理(有時還需要結合整首詩的意境或中心),來充分發掘其豐富的意蘊,把握其優美的藝術效果,進而用精煉的語言表述出來。推敲煉字技巧,賞析語言雋永美。
二、鑒賞形象
1、捕捉意象,體察詩情
「意」是作者表達的中心,寄託的思想、情感;「象」是具象,具體可感的事物。「意象」合指作家頭腦中所形成的客觀形象和主觀情趣的有機融合,也指表現在作品裡的、包含著主觀思想情趣的具體形象。要體味詩情就必須解開意象。因此把握意象是真正解讀詩歌的第一步。
把握意象,必須在利用已知的基礎上初步把握詩歌的風格、情感基調。
體味詩情,首先要充分運用聯想和想像。從想像中體味形象,對詩人的想像活動進行再經歷和再體驗。
2、調動想像,領略意境
意境,是文藝作品中所描繪的自然或生活的圖景(「境」)與作者的思想感情(「意」)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種藝術境界,一種和諧而廣闊的、能夠誘發鑒賞者豐富想像並從而獲得美的享受的藝術境界。意境特點主要有:慷慨悲壯、雄渾蒼勁、恬淡自然、雄渾壯觀、悲壯蒼涼、孤獨冷寂、清新優美等等。抓住以上這類關鍵詞、並聯系具體詩歌反復訓練,就不難做到「明意境」的要求,即在充分理解詩句、並將詩句散文化的基礎上,概括出其所表現的藝術境界的特點,例如一些邊塞詩的慷慨悲壯、田園詩的恬淡自然,再如一些寫景詩的雄渾壯觀、隱逸詩(或思親詩)的孤獨冷寂,等等。
意境與意象有聯系又有區別。意象是詩作中作者所寫之景、所示之物(「象」)與作者借景抒情的「情」、詠物言志的「志」(「意」)的完美結合。
三、鑒賞感情
詩歌是抒情言志的文體,鑒賞時,須深切體會詩歌的感情內涵。可以通過詩歌的形象、意境中把握它所要暗示和啟迪讀者的東西來體會作者的情感。
1、知人論世,找准情感。
欣賞任何一首詩歌,總要對它的作者和它所誕生的時代有一個初步的了解,詩歌是一定時代生活的反映,理解詩歌的感情不能忽略時代的特徵。同一題材的作品,由於詩人的理想志趣、生活經歷,所處時代不同,會表現出不同的思想感情。否則,我們的欣賞就是盲目的,甚至是歪曲的。要領會情感美,知人論世是第一步。同時,從創作規律來看,詩人平時積淀的情感要受到某種契機的觸發,才能演繹成章,把自己的情感傾瀉在字里行間,這種契機就是情感突破口。找准情感突破口也是把握詩歌旨趣、領會情感美的有效方法。鑒賞詩歌,找准了情感突破口,對詩歌主旨的把握就會更便捷,對情感美的領會就會更深刻。
2、比喻象徵,發掘內涵
一些詩歌的思想情感是通過詩歌形象的比喻、象徵意義來體現的。理解這類詩歌的思想感情,首先要准確把握形象的內涵,進而展開聯想和想像加深對感情的理解,要避免形象把握上的實指性。
理解詩歌的感情還要顧及詩歌的體裁、風格、流派等因素。現實主義詩歌和浪漫主義詩歌在感情表達上就有區別,豪放派詞和婉約派詞表達的思想感情也有不同。
四、鑒賞手法
在詩歌鑒賞中,要能掌握詩歌常用的表達手段與藝術技巧。
賞析修辭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達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賞析表達方式:怎樣敘(描寫)+敘(描寫)什麼+抒什麼情
賞析表現手法:手法+表達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1、修辭方法:
比喻、比擬、設問、反問、借代、對偶、誇張、用典、點化(化用) 、互文、反復、 排比、雙關、列錦等。
2、表現手法:
⑴表達方式:記敘、議論、描寫、抒情。 這其中描寫、抒情是考查的重點。
抒情手法分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分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兩種。情景交融包括三種形式,一是景中寓情,二是以景結情,三是緣情寫景。注意樂景與哀景的關系:一般情況下,是樂景寫樂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樂景襯哀情或哀景寫樂情的寫法。
描寫技巧:渲染與烘托、襯托與對比、動靜結合、虛實結合、點面結合、明暗結合、正側結合、點面結合、聲色結合、細節描寫、粗筆勾勒、白描工筆、詩中有畫、觀察角度(俯視、仰視、遠眺、近看)、以少總多、以小見大等。
⑵文藝表現方法 :賦、比、興;抑揚變化、鋪陳描寫、象徵、聯想和想像、抑揚關系[欲揚先抑、欲抑先揚、似貶實褒、 似褒實貶]、借古諷今或借古抒懷等
3、篇章結構:
首句標目、開門見山、曲筆入題、卒章顯志、以景結情、總分得當、層層深入、過渡照應、伏筆鋪墊、畫龍點睛、渾然天成等。
❹ 如何賞析現代詩歌,求方法,最好有一篇範文
1.通過想像解讀意象2。通過抒情解讀情感3.通過猜想解讀意旨4.通過咀嚼解讀內涵
初讀感知,再讀明確內容,三讀體會情感,四讀品味鑒賞。
將心比心,換位思考,用詩人的眼光去揣度詩人的感受,於嬉笑怒罵之中自然地領會到詩人的意蘊!
新詩採用了自己獨特的語言表達方式(「詩家語」),它高度凝練,大幅跳躍,富有暗示性。「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討源,雖幽必顯。」(劉勰《文心雕龍•知音》)劉勰的這段話告訴我們,作家詩人創作時,是先有了情思抒發的沖動,再發而為文辭形成作品,讀者必先通過文辭才能了解作品傳達的情思。這樣,由文辭入手,去解讀作品,發幽探微,即使是隱微的內容,也會使它顯露出來。因此,在閱讀鑒賞現代詩歌時,就必須把握其語言特點,從解讀詩歌語言入手,進而探究詩歌的意蘊和思想內涵。 現代詩歌沖破了舊體詩的格律束縛,語言趨於口語化、散文化,其語言與散文的距離縮短,但仍具有自己的特點。 第一,語序倒置。詩人為了強化某種情感,或由於葉韻、節奏和換行的需要,往往要調整語序。如杜運燮《秋》:「連鴿哨也發出成熟的音調,/過去了,那陣雨喧鬧的夏季。」這里的「過去了,那陣雨喧鬧的夏季」就是「那陣雨喧鬧的夏季過去了」的倒置。這樣寫,突出了夏季過去的時間意識。再如,席慕蓉的《一棵開花的樹》:「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為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它讓我們結一段塵緣。」這里的「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就是「如何讓你在我最美麗的時刻遇見我」的倒置,詩句突出了「如何讓你遇見我」的迫切心情。明乎此,在解讀詩歌的時候,要善於將倒置的詩句還原,以便於把握詩歌的內容。同樣,台灣詩人紀弦的《你的名字》中第一節「用了世界上最輕最輕的聲音,/輕輕地喚你的名字每夜每夜」兩句,將「每夜每夜」置於「輕輕地呼喚你的名字」之後,強調了「輕輕地呼喚」之意。 第二,成分省略。日常表達中,句子的成分不能隨意地省略,必備的成分必須交代清楚。而在詩歌中,為了使表達更凝練,更簡約,使詩句更硬朗、更堅實,往往省略一些成分,讓讀者去體味,去填補詩句的空白。第三,詞性轉變。詩歌中為表情達意的需要,而臨時改變詞性,是很常見的現象。
❺ 如何賞析現代詩歌
一、關於現代詩 現代詩形式自由,意涵豐富,意象經營重於修辭運用,與古詩相比,雖都為感於物而作,都是心靈的映現,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詩「溫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點,更加強調自由開放和直率陳述與進行「可感與不可感之間」的溝通。現代詩的主流是自由體新詩。自由體新詩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產物,形式上採用白話,打破了舊體詩的格律束縛,內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現新思想。朦朧詩古已有之,並非當代專有。其實,朦朧詩只是詩歌創作的一種藝術形式。朦朧詩的第一特徵是「不直白」。「不直白」在詩人而言,是一種創作習慣或思維習慣;對閱讀者而言,則增加了解讀介入的機會。二、鑒賞詩歌應關注的內容 詩歌的藝術概括力很強,鑒賞時要從詩歌凝練含蓄的語言入手,把握關鍵語句的深層含義,品味詩歌抒發的情感,分析詩歌的各種藝術表現手段,把握並深刻理解詩歌塑造的藝術形象,感受詩歌的優美意境。具體來說,鑒賞現代詩應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 詩歌的語言語言是一切文學作品的基本材料。詩歌尤其講究語言的運用,因為藝術形象的塑造、意境的營造,以及情感的傳達,都要藉助語言。詩歌的語言要求用最簡潔的詞句傳達盡可能豐富的內容,這就使詩歌語言形成了凝練、含蓄、跳躍性強的特點。相對而言,現代詩用白話寫成,且較少用典,字面上較舊體詩容易把握。但是,要正確評價一首詩,還是要反復朗誦,盡力揣摩,並抓住飽含作者深情的詞語仔細品味其深層含義。2. 詩歌的形象詩歌是通過藝術形象反映生活和抒發感情的。鑒賞詩歌必須准確把握詩中的藝術形象:有些詩,通篇都通過描繪具體鮮明的形象抒發感情;有些詩,雖然沒有描繪具體形象,但能喚起讀者的想像;有些詩,既描繪具體形象,又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要把握詩歌的形象,就要抓住形象的特徵。有些詩歌描繪的形象較多,鑒賞時應該對眾多的單個形象進行組合想像,構建整體形象;有些詩歌描繪的形象不是實指,有比喻或象徵的內涵,把握這類作品的形象不能從字面上理解,而應結合時代背景、作者遭遇等,通過想像、聯想挖掘形象的內涵。總之,理解詩歌的形象應立足於深層理解和整體把握,不能望文生義,浮於表面。3. 詩歌的情感詩歌一般都會抒情言志,鑒賞時必須深切體會詩歌的感情內涵。具體地講,就是要從詩歌的形象、意境中體會作者的情感。有些詩歌的思想情感是通過比喻、象徵意義來體現的。理解這類詩歌的思想感情,首先要展開聯想和想像,准確把握詩歌形象的內涵,以便加深對感情的理解。詩歌總要反映一定的時代生活,理解詩歌的感情不能忽略時代特徵。同一題材的作品,由於詩人的理想志趣、生活經歷、所處時代不同,會表現出不同的思想感情。理解詩歌的感情還要顧及詩歌的類別、風格、流派等因素。例如,現實主義詩歌和浪漫主義詩歌在感情表達上就有區別,豪放派詞和婉約派詞表達的思想感情也常不同。4. 詩歌的藝術特色詩歌的藝術特色主要是指抒情手段、用典、構思和表現手法。鑒賞詩歌時要掌握詩歌常用的表達手段與藝術技巧,如擬人、比喻、借代、誇張、對比、象徵,以及以動寫靜、小中見大、虛實結合、襯托、托物言志等。三、鑒賞詩歌的方法 1. 抓詩眼詩眼是詩中最富表現力、最能開拓詩歌意境的關鍵詞句,是能使詩歌生輝的聚光點。詩眼的錘煉和設置在詩歌創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古今詩評家無不從這點出發賞析詩歌。2. 析意象。意象是詩人的主觀意念和外界客觀物象撞擊的產物,是詩人為了表現自己的內心世界,把客觀的物象經過選擇、提煉,重新組合而產生的一種含有特定意義的語言藝術形象。詩歌中,詩人不僅要用意象進行思考和感受,還要用意象進行表達。3. 明「虛」「實」社會生活無限廣闊,詩人不可能把它們全部寫到詩作中去。因此,詩人往往用「實」表現「虛」,或用「虛」表現「實」。虛實相生,相互映襯,是詩歌創作的一條藝術規律。詩中的「虛」就是思想感情,詩中的「實」就是景物形象。詩歌如果只寫「虛」,會顯得抽象空洞,沒有詩味;如果只寫「實」,則會顯得死寂而缺乏生氣。4. 推敲手法詩人抒情的方式一般有兩種:一為直抒胸臆,即在作品中直接顯現個人的心緒;另一種是詩人往往略去政治背景,以渲染景物和烘托氣氛的方法,如藉助比興、化用典故等手段,委婉地表情達意。5. 知人論世孟子雲:「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這句話是說,欲解其詩,必知其人,必論作者所處的時代。
❻ 詩詞鑒賞方法與技巧
古詩鑒賞技巧
1、認真讀料
古詩文鑒賞,首先得認真讀題,認認真真的讀給出的詩詞材料,反復讀,看詩句的意境,品詩句的意蘊,看詩句的關鍵詞,有句話叫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多讀兩遍,摸索出詩句的創作意境。
2、仔細審題
古詩文賞析,還得要注意仔細審題,也就是看看問題的設置,看看作者到底想考什麼內容,看清問題焦點,找到問題關鍵,把題讀懂讀熟,才有利於去做鑒賞。
3、思維發散
回到古詩文賞析題,還要注意一個技巧,那就是做到思維發散,回答時,不要一直局限於詩句的詞句,做這些題思維越發散越有利,因為能根據詩句內容聯想到更多的知識。
4、答題簡略
回答古詩文解析題,答題一定要簡單明了,特別是那些意思翻譯題,意境題,回答時找主題詞,把自己想表達的意思用最簡單的語言表述,不要啰嗦的寫一篇,但卻沒回答到點子上,真有點浪費筆墨和時間。
5、用詞要准
回答古詩文解析題,在回答翻譯類問題時,用詞一定要准,用給出的詞語及語句的近義詞去回答,就一定不會錯,用詞精煉准確,就能得到高分,比如說到修辭手法時,是比喻就是比喻,是擬人就是擬人,不要張冠李戴。
❼ 賞析現代詩的方法
現代詩鑒賞的方法
1、抓詩眼
詩眼是詩中最富表現力、最能開拓詩歌意境的關鍵詞句,是能使詩歌生輝的聚光點。詩眼的錘煉和設置在詩歌創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古今詩評家無不從這點出發賞析詩歌。
2、析意象。
意象是詩人的主觀意念和外界客觀物象撞擊的產物,是詩人為了表現自己的內心世界,把客觀的物象經過選擇、提煉,重新組合而產生的一種含有特定意義的語言藝術形象。詩歌中,詩人不僅要用意象進行思考和感受,還要用意象進行表達。
(7)現代詩歌鑒賞方法及技巧擴展閱讀
鑒賞入手
情感
詩歌一般都會抒情言志,鑒賞時必須深切體會詩歌的感情內涵。具體地講,就是要從詩歌的形象、意境中體會作者的情感。
有些詩歌的思想情感是通過比喻、象徵意義來體現的。理解這類詩歌的思想感情,首先要展開聯想和想像,准確把握詩歌形象的內涵,以便加深對感情的理解。
詩歌總要反映一定的時代生活,理解詩歌的感情不能忽略時代特徵。同一題材的作品,由於詩人的理想志趣、生活經歷、所處時代不同,會表現出不同的思想感情。
理解詩歌的感情還要顧及詩歌的類別、風格、流派等因素。例如,現實主義詩歌和浪漫主義詩歌在感情表達上就有區別,豪放派詞和婉約派詞表達的思想感情也常不同。
❽ 現代詩歌怎麼鑒賞
詩歌鑒賞的三個層面 一般來講文學作品都有三個層面,即語言層面、意象層面和意蘊層面。詩歌鑒賞也要從這三個層面入手。 語言層面 毫無疑問,詩有很強的直覺性。詩歌語言高度概括、凝練,極富意蘊,它常常違背一般的語法規范,比一般的文學語言具有更強的陌生感,詩行間常留下許多空白,顯示出很強的跳躍性。正是這種跳躍性,才容納了詩歌更豐富的意象,從而在非常有限的篇幅里,構築出使人耳目一新的詩歌意蘊。這種語言藝術特點的形成,多半依靠具象詞與抽象詞的巧妙嵌合,即有意將抽象詞與具象詞搭配,構成一種既具體又模糊的虛實相交的境界,從而給讀者提供追尋詩人個體感受的信息。新修訂的高中語文第三冊教材在閱讀練習中選取了詩人卞之琳的詩《斷章》。卞之琳的詩向以含蓄睿智為讀者所喜愛,他常常以形象的語言描繪世界,以象徵的形象暗喻人生哲理,既有豐富生動的藝術感,又蘊含對世界的體驗。《斷章》這首詩,其語言就生動體現了這種特點:「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詩的表面平淡無奇:橋上有風景,於是你在看;你也構成了風景,於是別人也在看你。在無奇中,讓人體會到了畫面所蘊含的豐富的生與死、知與不知的宇宙人生的相對性哲理。「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裝飾」的是夢,這一語言的搭配極為巧妙,巧就巧在具象詞與抽象詞的組合,打破了語義的邏輯關系,構成了一種詩意的邏輯,從而大大擴充了詩歌語言的彈性,豐富了詩歌的表現內涵,又擴展了詩的表現范圍,加深了詩的理意。類似的還有「我喝了一口街上的朦朧」(《記錄》)、「嘔出一個乳白色的『唉』」(《黃昏》)等。因此,欣賞詩歌,只有抓住詩歌語言的這種特性反復吟唱,才能深刻領會詩家語高度凝練的特點,從而拎出詩歌中濃縮著的內涵。 意象層面 意象與美育有著不解之緣,具有美的意象的詩,才能給讀者以美感。能否創造出新穎獨特的美的意象,是衡量詩歌成功與否的標志之一。意象的形成主要用賦、比、興這三種方法,但只有用那些表面極不相關而實際又有聯系的事物的意象或比喻,才能准確、有效地表現自己,根據這個原則產生的意象才能有驚人的離奇、新鮮和驚人的准確。這也就涉及詩歌所選定的意象與它所象徵的意義之間的融合問題。意象與意義常常不可分。舒婷的《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一詩之所以催人淚下,是與詩人成功運用暗喻及通感的表現手法,營造出一組組含義深刻的意象分不開的:「我是你河邊上破舊的老水車,數百年來紡著疲憊的歌」,視覺「老水車」與聽覺「疲憊的歌」相連,詩人用這種蒼涼的意象開頭,一下將讀者帶入了一個極佳的詩歌欣賞狀態,地老天荒之中去感受那份震撼,那份深厚,數百年的歷史沉寂一下跳到了讀者面前,開闊而雄渾,蒼茫而深沉。「我是你祖祖輩輩痛苦的希望/是飛天袖間千百年來未落到地面的花朵」,又將具體意象與抽象意象融為一體,在時空的急劇轉捩、對比中,完成了詩人主觀情志的表達。而「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剛從神話的蛛網里掙脫」「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線/是緋紅的黎明正在噴薄」這些意象,讓我們在最初的震撼過後,又恍然於它們所代表的強烈思想感情的復雜意義之中,從而使我們從藝術的視角感悟到了這首詩獨具的審美情趣,使我們感到詩人內在的精神與詩的意象的一致性。因此,詩的解讀離不開對意象本身的把握,詩的創造力、想像力,詩的一切生命力,就在意象的塑造上。讀詩,必先讀懂意象。 意蘊層面 伴隨著意象在腦海的形成和語音節奏感的刺激,讀者已經產生了初步的美感,但是如何突破意象表層去體悟詩的意象內蘊即詩的意蘊,是詩歌鑒賞成敗的關鍵。詩的意蘊一般包括審美意蘊和智性意蘊。 當然,優秀詩歌都具有審美性。讀詩伊始,讀者便開始產生某種精神體驗,感到精神的愉悅。但這還不算是審美鑒賞。這次教材修改,選入了20世紀40年代著名詩人穆旦的一首詩《贊美》。當時,由於特殊的歷史原因,使得三四十年代的一些現代派詩人彷徨、迷茫,如同迷失在茫茫黑夜中,作品多囿於一己的「小我」,表達的也多是彷徨無助。但穆旦有所不同。他常常在自己的詩中給所塑造的形象以黑暗與光明的哲理,《贊美》這首詩就集中代表了詩人的這種藝術創作風格。詩中塑造了兩個人物形象:一是作為抒情主體的詩人自我,一是「粗糙的身軀移動在田野中」的農夫。抒情主體在荒涼的土地上,在野草的茫茫中,在憂郁的森林中,對著在天際爬行的「不移的灰色行列」,訴說自己的「沉默的愛情」,「要以荒涼的沙漠」「坎坷的小路」「陰雨的天氣」、「要以帶雪的手」和「佝僂的人民擁抱」;這是一個有著強烈愛國之情的形象。而農夫,這「許多孩子的父親」,「多少朝代在他身邊升起而又降落」,「希望和失望壓在他身上」,「路是無限的悠長」,而他卻放下了「永遠無言地跟在犁後旋轉」的古代的鋤頭,堅定地「看著自己」融進了死亡。一個勞動者守望著自己的貧窮、勞苦,然後拋開妻兒老母,拋開一切,一去不回頭。這是一個什麼形象?他的內質是什麼?是什麼使得「我」也在為他的離去而痛哭?不言而喻,這兩組意象,有著撼人心魄的力量。農夫與我猝然相遇在詩中,各自理解著自己的使命,當芸芸眾生昏昏於自我意識的喪失時,我和農夫以自己獨有的方式表達著清醒,傳達出一種與昏聵的世界格格不入、為尋找光明而粉身碎骨的精神。到此,我們已經完成了對意象的解剖,挖出了詩歌的某些內涵,對作品有了初步的審美體驗;然而進一步去體味:在這一荒涼而飢餓的畫面里,農夫形象的精神之光開始活躍起來,浮動起來,擴展起來,從而傳達出農夫的個性品格——在自身充滿動亂、矛盾、苦難和愚昧時,毫不猶豫地拋棄自己、犧牲自己、改造自己,尋求走向光明的出路,也正因此,「一個民族才能起來」,「一個民族已經起來」。農夫這一形象,實際承載著民族歷史的內涵,代表著先行者的特定品質,閃耀著民族性格的不朽光華。而我是新生農夫的象徵,我與農夫的血肉聯系,共同築就了民族之魂。這正是《贊美》這首詩給我們帶來的崇高的美學意蘊,鑒賞到此,才算真正進入到詩歌意蘊層的把握之中,也即進入到詩歌的「智性」意蘊中。
❾ 現代詩歌如何鑒賞
詩歌是作者以豐富的感情和想像,節奏鮮明和諧精練的語言,高度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式樣。
鑒賞詩歌要注意把握以下幾點:
1.理清形式
不同類別的詩歌在表情達意、節奏韻律等方面各有特點。現代詩歌的主流是新詩,也包括現代人寫的舊體詩(包括詩詞曲)。新詩反映新生活,表現新的思想感情。新詩形式上採用白話,打破了舊體詩的格律的束縛,創造出不少樣式,總的說來按形式,一種講究格律,謂之格律詩,一種比較自由,即自由詩;按表達方式,可分為敘事詩與抒情詩。類別不同,形式、風格也不同;這是閱讀詩歌要首先把握的。
2體味意境
詩歌的主題通常是藉助意境來表達的。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描繪的生活圖景融合而成的一種藝術境界。體味意境的方法是,抓住詩歌的畫面和氣氛,去理解、感受「此時」「此景」中「此人」的「此情」是什麼。
3.咀嚼字詞
詩歌的語言特色是形象、凝煉,富於表現力。要聯系全詩主旨,反復咀嚼品味,領略含義深刻、雋永的字詞,來理解作者煉字煉意的技巧。相對來說,新詩採用白話文寫作,較少用典,從字面上較舊體詩容易把握,但要能正確評價一首詩,還是要反復朗誦,盡力揣摩,抓住飽含作者深情的詞語來仔細品味其深層含義。
4.明辨手法
詩歌的形象性與抒情性要藉助各種藝術手法來表現,例如比興、擬人、誇張、對偶、排比、襯托、反復、 象徵、以動寫靜、小中見大、虛實結合、托物言志等。理解這些手法,有助於披文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