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如何選擇用哪種方法提核酸

如何選擇用哪種方法提核酸

發布時間:2022-05-12 00:34:49

⑴ 核酸檢測的方式都有什麼

核酸檢測主要有酸檢測試劑、抗體檢測兩種方法,第一種方法通常是通過咽拭子進行PCR檢測,基因擴增,然後再進行核酸檢測。 而抗體檢測是選擇抽血,抽血的方法得出結果看,觀察其抗體滴度是否升高,這種情況常常是指在抽血前常出現不能產生抗體的情況。

核酸檢測是一種「進行時」檢測,通過聚合酶鏈反應等方法檢測病毒基因組中特定的核酸序列,從而判斷被檢測者此刻是否感染了病毒。

與核酸檢測不同,新冠病毒抗體檢測顯示的是哪些人曾經被感染。抗體檢測又被稱為血清學檢測,目的是檢測血液樣本中的抗體。人體感染病毒後,會產生IgM或IgG抗體。

被感染初期,人體會迅速產生IgM抗體,以抗感染;相比之下,產生IgG抗體的速度更慢,但IgG抗體保留時間更長。抗體檢測就是檢測血清中是否有這些特異性抗體,以確定被測試者是否曾被感染。

(1)如何選擇用哪種方法提核酸擴展閱讀:

六種人不宜做核酸檢測

一、釆樣前30分鍾,對於有吸煙、喝酒、嚼口香糖等人群不宜做核酸檢測,以免影響檢測的准確度。

二、進食太飽的人不宜做核酸檢測,否則容易發生惡心嘔吐,影響採用結果的准確性。

三、核酸檢測前有口服抗病毒和抗感染的葯物的,應推遲做核酸檢測,避免影響檢測結果。

四、若是進行鼻拭子采樣的話,對於鼻咽部有病症的急性期,如出血、水腫等人群可以暫不予檢測。

五、剛進行核酸檢測時出現惡心嘔吐的人,應暫緩做核酸檢測,需等檢測者緩解後再予以進行。

六、被采樣者用手或其他物品觸及拭子采樣冠、棉簽的前端的不宜進行,否則容易造成污染,影響檢測結果,需更換進行重做。

⑵ 新冠病毒可以採用哪些方式進行核酸檢測

新型冠狀病毒自從去年來就一直席捲著全球,造成許多國家和地區經濟停滯不前或衰退,給人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直至2021年的到來,我們對於新型冠狀病毒的治療還在探索階段,對於病毒的研究也頗有成效。

流浪漂泊許多個年頭的人,誰知道他們積攢了多久的思念,卻因為疫情,不得不停下了歸鄉的腳步。全國人們一起加油,我們終將戰勝病毒,重回平靜的生活,向所有為疫情防控做出貢獻的人們致敬。

⑶ 核酸檢測能選擇用哪種方式么

目前主要使用的方法有以下六種方法:
一、核酸序列依賴性擴增法
NASBA是由一對引物介導的、連續均一的、體外特異性核苷酸序列等溫擴增RNA的新技術。反應在 42 ℃進行 ,可在 2 h內將RNA模板擴增約 109倍。NASBA原理是提取病毒RNA,加入AMV逆轉錄酶、RNA酶H、T7RNA聚合酶和引物進行擴增。整個反應分非循環相和循環相:在非循環相中,引物I與模板RNA退火後在AMV逆轉錄酶的作用下合成cDNA,形成RNA:DNA雜合體,隨即RNaseH降解RNA,引物Ⅱ與cDNA 退火, 在反轉錄酶作用下合成第2條DNA互補鏈。雙鏈DNA可在T7RNA聚合酶的作用下,經其啟動子序列起動而轉錄RNA,RNA又可在反轉錄酶的作用下反轉錄成DNA,進入循環相,對模板進行大量擴增。
二、轉錄介導的擴增技術
TMA技術原理與NASBA基本一致,略有不同之處是TMA利用的是MMLV逆轉錄酶及T7 RNA聚合酶兩種酶,MMLV逆轉錄酶既有逆轉錄酶的活性又具有RNA酶H活性。反應在 41.5 ℃進行 ,可在 1 h內將RNA模板擴增約109倍。
三、連接酶酶促鏈式反應(LCR)
LCR是基於靶分子依賴的寡核苷酸探針相互連接的一種探針擴增技術,是繼PCR後新發展的一種較有前景的體外擴增技術。它的原理就是由2段寡核苷酸單鏈DNA探針與目標序列雜交,當該2段DNA探針與沒有發生突變的模板褪火後,如果2探針是緊鄰的,中間沒有核苷酸間隔,則可在連接酶作用下連接起 來,連接以後的新鏈又可以作為模板,引導下一周期的連接產生新的子鏈。若連接區段發生核苷酸的鹼基突變,則連接反應不能發生,擴增反應終止。
四、多聚酶鏈反應檢測法(PCR)
PCR技 術的基本原理類似於DNA的天然復制過程,其特異性依賴於與靶序列兩端互補的寡核苷酸引物。PCR由變性—退火—延伸三個基本反應步驟構成。
① 模板DNA的變性:模板DNA經加熱至93 ℃左右一定時間後,使模板DNA雙鏈或經PCR擴增形成的雙鏈DNA解離,使之成為單鏈,以便它與引物結合,為下輪反應作準備。
② 模板DNA與引物的退火(復性):模板DNA經加熱變性成單鏈後,溫度降至55 ℃左右,引物與模板DNA單鏈的互補序列配對結合。
③ 引物的延伸:DNA模板—引物結合物在Taq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dNTP為反應原料,靶序列為模板,按鹼基配對與半保留復制原理,合成1條新的與模板DNA 鏈互補的半保留復制鏈,重復循環變性—退火—延伸三過程,就可獲得更多的 「半保留復制鏈」,而且這種新鏈又可成為下次循環的模板。每完成1個循環需2~4 min, 2~3 h就能將待擴目的基因擴增放大幾百萬倍。檢測HIVRNA,需要先利用逆轉錄反應將RNA轉錄為cDNA,繼而以cDNA為模板進行PCR擴增即可,這樣的反應稱為RT-PCR。
五、實時熒光定量PCR技術
實時熒光定量PCR技術,是指在PCR反應體系中加入熒光基團,利用熒光信號實時監測整個PCR進程,最後通過標准曲線對未知模板進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本技術的原理是使用熒光基團標記探針,5′端標記熒光基團R,3′端標記淬滅基團Q,在沒有PCR擴增時,由於熒光基團和淬滅基團空間距離很近,使熒光基團被淬滅,不發熒光;而當PCR擴增時,引物與熒游標記的特異性探針同時結合在模板上,熒游標記的探針與模板的結合位置位於上下游引物之間, 利用Taq酶的5′3′外切酶活性,將熒光探針水解,熒光基團被釋放出來,由於在空間上與淬滅基團分開,則發出熒光。發出的熒光可以被熒光探頭檢測到, 一邊擴增,一邊檢測,這樣就實現了「實時」檢測。該技術不僅實現了PCR從半定量到定量的飛躍,而且與常規PCR相比,它具有特異性強、自動化程度高、有效解決了PCR污染問題等特點。
六、支鏈DNA檢測法——bDNA
bDNA是定量檢測血漿中的HIV1型RNA的一種方法。bDNA是指人工合成的帶有側鏈的DNA片段,在其每個側鏈上都可以標記被激發的標記物。將HIV的RNA通過離心從病毒顆粒中釋放出來,然後用捕獲探針1將其捕獲到微孔中。捕獲探針2與病毒RNA的另一部分特異結合,又與預放大探針結合。後者再與放大探針即bDNA探針雜交。兩套靶探針分別與病毒RNA的pol基因的不同區域特異結合。在微孔中形成HIVRNA寡核苷酸復合物。再加入1種化學發光底物孵育後可放大化學發光信號。通過發光強度來定量,因為發光強度與樣品中HIVRNA含量成比例。bDNA不存在擴增物的交叉污染,這 較PCR是一大進步。bDNA有數十個覆蓋整個基因組的探針,可以方便地檢測HIV某些變異株,但靈敏度不及PCR,提高bDNA靈敏度是一大難點

⑷ 核酸檢測方法有哪些

核酸檢測主要是鼻拭子或咽拭子法,經由鼻孔或口腔插入取得上呼吸道分泌物標本後送實驗室檢測。核酸檢測主要是指目前對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一種確診的實驗手段,核酸檢測一般分為鼻拭子、咽拭子或者肺泡灌洗液以及痰液,通過呼吸道的標本,我們在實驗室里可以檢測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核酸,從而作為臨床診斷的重要的依據。那臨床上目前最常採用的檢測方法是鼻拭子或者是咽拭子,操作的時候由醫護人員採用特製的長柄取樣的棉簽,經由鼻孔或者經由口腔插入到鼻腔及咽腔中,在咽喉壁或者鼻腔的粘膜上進行塗抹,取得上呼吸道分泌物標本,這個標本取出之後再送到實驗室進行相關的核酸檢測。在做的過程中患者不用緊張,可能會有輕微的不適例如惡心,相信配合好醫護人員的話,能夠很快完成這個檢查,不會給您帶來很大的影響。

⑸ 核酸幾種方法

1.定磷法。簡單快捷,靈敏度高,但易受蛋白質和核苷酸影響。
2.定糖法。靈敏度高,但特異性差,戊糖也會產生反應,容易產生干擾。
3.紫外線吸收法。適用於濃度大的核酸溶液,而人體感染新冠病毒後,咽部所含的病毒量極少,無法通過此種方法被檢測。
4.熒光法。目前廣泛被使用的是熒光定量RT-PCR檢測法,通過對標本進行逆轉錄擴增、使病毒片段達到一定數量,可以被檢測到,但是由於受采樣標本、運輸等多種因素影響,也有假陰性的可能。

⑹ 核酸的提取方法有幾種

DNA的提取方法有7種:酚抽提法、甲醯胺解聚法、玻璃棒纏繞法、異丙醇沉澱法、表面活性劑快速制備法、加熱法快速制備、鹼變性快速制備。核酸是一類生物聚合物,是所有已知生命形式必不可少的組成物質。核酸是脫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的總稱。
脫氧核糖核酸(英文DeoxyriboNucleicAcid,縮寫為DNA)是生物細胞內含有的四種生物大分子之一核酸的一種。DNA攜帶有合成RNA和蛋白質所必需的遺傳信息,是生物體發育和正常運作必不可少的生物大分子。DNA由脫氧核苷酸組成的大分子聚合物。脫氧核苷酸由鹼基、脫氧核糖和磷酸構成。其中鹼基有4種:腺嘌呤(A)、鳥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

⑺ 專家表示鼻咽拭子檢出率更高,核酸檢測拭子採集一般選用什麼方法

核酸拭子檢測是發現病毒存在的直接證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表明受試者體內存在病毒,可能具有傳染性。如果患者有發熱、呼吸道症狀或其他 NCP 臨床特徵,結合核酸檢測陽性可診斷為 NCP,如果沒有臨床症狀,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可以判斷為無症狀感染者。

采樣後立即離開現場,不要向採集點及周邊地區吐痰、扔垃圾,檢查員應注意試驗前後的手衛生。可以用免洗手消毒液、免洗手酒精、消毒棉等擦手。鼻咽拭子采樣和口咽拭子采樣會使被采樣者感到輕微不適,休息片刻即可緩解。因此,在取樣過程中,被取樣人應盡量配合取樣人員,盡量放鬆,不要過度移動頭部,以免取樣拭子刮傷黏膜。

⑻ 核酸檢測有哪些方法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怎麼做?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大家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同時,對於疫情動態也十分關注。原本冬春交際時節就是普通感冒和流感高發的時間段,而控制疫情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從眾多呼吸道患者中篩選出真正的新冠肺炎患者。那麼,新冠肺炎是怎麼診斷的呢?

新冠肺炎怎麼診斷?
首先,新冠肺炎患者通常是有症狀的,盡管有一些患者的症狀很輕微。做了血常規以及胸部影像學檢查,就可以提示是否有新冠病毒肺炎的可能性。當然,新冠肺炎的確診還是要靠新冠病毒核酸的檢測。不久之後還可能出現血液抗體的檢測,以幫助確診新冠肺炎。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怎麼做?
新型冠狀病毒的核酸檢測的取樣方法既不需要開刀也不需要打針,只要「輕輕一抹」。

到了發熱門診或者是相應的檢查室,醫生會讓病人張開嘴,用一個像棉簽一樣的拭子去擦拭扁桃體和咽隱窩附近的分泌物,也可以通過鼻腔取鼻咽後部的分泌物,然後放到試管裡面,再交給檢驗科去做相應的病毒核酸的檢查。

X光胸片是否能作為新冠肺炎的診斷手段呢?
其實X光胸片也是可以提示新冠病毒肺炎的。隨著積累的病例的總結,可以發現新冠病毒肺炎在胸片上面的影像很淡薄,分布是周邊的。因此在分布較好的胸片上也是可以看到的。

對於新冠肺炎最好、最敏感的影像學檢查手段就是胸部CT。在胸部CT每個掃描後的層面,可以看到胸片看不到的某些角度以及更淡薄的影子,這樣就可以早期提示患者可能患有病毒性肺炎。一旦出現這些特徵,就要結合核酸的檢測,對病人進行新冠病毒肺炎的確診。

查血能否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呢?
有研究證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血液中查到病毒的核酸的比例較少,只有15%到20%。機體對新冠病毒入侵後,機體會產生特異性抗體,新冠病毒抗體IgM、IgG是可以在血液中檢測到的。但是,病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5天後才會先出現IgM,隨後才會出現IgG。

目前,我們國家的科研人員做了大量的工作。對於新冠病毒血液檢測的方面,現在我國的科研人員也在集中精力,加快提高檢測的技術的優化,以提高它的特異性和敏感性。

⑼ 核酸檢測有哪幾種方式

核酸檢測有哪幾種方式?目前有兩種,一個是煙是鼻,還有剛是三種吧?

⑽ 核酸檢測方法有幾種

核酸定量常用方法如下:

光吸收法:核酸中鹼基共軛結構在近紫外光波長260nm處有最大吸收,吸收強度與核酸濃度成正比,因此可以用於核酸定量。

定P法:核酸中P含量約為9.5%,因此可以通過測定樣品中的有機P量來進行核酸定量。

閱讀全文

與如何選擇用哪種方法提核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成果解決教學問題的方法如何寫 瀏覽:898
太陽能光電板安裝方法 瀏覽:444
城市人口增多的問題和解決方法 瀏覽:270
人物形象的方法技巧 瀏覽:425
真假海螺肉的鑒別方法 瀏覽:772
鬍子有點黃用什麼方法洗 瀏覽:246
安卓手機亮屏時間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58
激光筆的使用方法 瀏覽:625
架接果樹方法視頻 瀏覽:685
名師閱讀教學方法 瀏覽:759
長發快速剪發方法視頻 瀏覽:74
銅絲球連接方法 瀏覽:42
駁口金油使用方法 瀏覽:858
足背伸的鍛煉方法 瀏覽:794
牛舍風機安裝方法 瀏覽:392
道路綠地覆蓋率的計算方法 瀏覽:766
做木珠子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396
燈光控制手機的使用方法 瀏覽:83
目的基因檢測的步驟和方法是什麼 瀏覽:678
分數混合計算方法總結 瀏覽: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