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快速記錄法是觀察材料的方法嗎

快速記錄法是觀察材料的方法嗎

發布時間:2022-05-11 01:00:28

㈠ 觀察記錄的方法常見的有哪三種

觀察記錄的方法常見的有視頻記錄,文字記錄,繪畫記錄這三種。

觀察

觀察是有目的有計劃有方向比較持久的知覺。它是以視覺為主,融其他感覺為一體的綜合感知,是知覺的一種高級形式。觀察中包 含著積極的思維活動,因此,人們也把它稱為思維的知覺。觀察是人們認識世界獲取知識的一個重要途徑,也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方法。

一切科學實驗,科學的新發現新規律,都是建立在周密精確系統的觀察基礎之上的。居里夫人的女兒曾把觀察譽為學者的第一美德巴甫洛夫一直把觀察觀察再觀察作為座右銘,並告誡學生不學會觀察,你就永遠當不了科學家。

學生的學習也離不開觀察,各科教學中只有運用觀察,才能使學生對學習對象獲得鮮明生動具體的感性認識,積累豐富的感性經驗,通過抽象概括達到理性認識。觀察力即觀察能力,是指能夠迅速准確地看出對象和現象的那些典型的但並不很顯著的特徵和重要細節的能力。

它是個人通過長期觀察活動所形成的。觀察力是智力結構的第一要素,是智力發展的基礎。觀察力的高低,直接影響人感知的精確性,影響人的想像力和思維能力的發展。觀察力是人智力發展的重要條件,要發展人的智力,就要重視培養人的觀察力。

㈡ 簡述常用的教育觀察記錄方法是什麼

①描述記錄法。

描述記錄法主要包括日記描述法、軼事記錄法和連續記錄法。日記描述法是指用日記的方法詳細描述,裴斯泰洛齊最早使用。軼事記錄法是指記錄某種有價值的行為,可以是有主題的,也可以是無主題的。隨時記錄感興趣的問題,不受任何時間和條件限制,事先也不需要做特別的編碼分類。

②取樣記錄方法。

取樣記錄方法於20世紀20年代後興起,足以行為為樣本的記錄方法,可分為時間取樣法、活動取樣法和事件取樣法。時間取樣法:以時間作為選擇標准,專門觀察和記錄在特定時間內發生的行為,包括行為是否出現以及出現的頻率、持續時間。

③行為核對表。

行為核對表主要用來核對重要行為的呈現與否,觀察者將規定觀察的項目預先列成表格,出現此行為時即在該項上劃「√」。表格上要列出一些具體要求,項目應有一定的順序性。

(2)快速記錄法是觀察材料的方法嗎擴展閱讀

教育觀察的基本特點

教育觀察屬於科學觀察,具有目的性、客觀性、能動性和翔實性的特點。

①觀察的目的性。

觀察是根據研究課題的需要,為解決某一問題而進行的。

②觀察的客觀性。

在自然狀態下,研究人員不幹預研究對象的活動,不改變對象的自然條件和發展過程。

③觀察的能動性。

觀察是在充分研究和准備的基礎上有目的地進行,因而是一種能動的活動。

④觀察的翔實性。

觀察能夠收集大量的事實信息,並且有翔實的觀察記錄。

㈢ 9種觀察記錄的方法

9種觀察記錄的方法如下:

1、兒童傳記觀察法

是指對於被試的長期的跟蹤觀察,描述性的記錄觀察對象的行為表現和行為變化的方法,最早應用這一方法的就是裴斯泰洛齊,他觀察其子三年之久,並寫出了著作《一個父親的日記》。日記描述法最大的優點在於長時間的追蹤記錄可以看出明顯的行為變化。

2、軼事觀察記錄法

對比日記描述法,它的不同在於,它只是研究特定的行為。例如研究者感興趣的,認為有價值的行為,又或者是一些異常行為。

3、連續觀察記錄法

連續記錄法對比前兩種方法可以看出,它指的是在一定時間范圍內,按照自然的順序,再進行記錄觀察記錄的時候,必須按照一定的事件起因,經過和結果來展開,記錄的更為詳實。

4、時間觀察取樣法

以時間為選擇標准,指研究者在特定的事件內觀察記錄所發生的特定行為,只是需要在預定確定的事件段內觀察記錄確定的行為發生與否發生的次數以及持續的時間。例如持續觀察3周,周一至周五的上午8到9點對每個學生觀察5分鍾。

5、事件觀察取樣法

強調對經常發生的行為和外顯得宜於觀察的行為,是對選擇特定行為的守株待兔。

6、行為觀察核對表

行為核對法又稱為清單法或查核清單法,主要先在表格內部,預先設定出可能出現的行為,在出現對應的行為後,在表格內部打√。

7、作品觀察記錄

主要是記錄幼兒的繪畫作品、手工作品、及數學課上的分類記錄練習等。例如,在《聽水聲》的藝術表現中,孩子們用各色水粉、各類線條及點構造了獨特的畫面,有趣而富有想像力,教師就邊聽邊記錄,這可是了解、分析每個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最直接的依據。

8、跟蹤觀察記錄

中班幼兒已具有一定的自主性,他有自己的一套行為方式,會為達到他的目的拐彎抹角,想方設法,會連續幾天來為之「努力」,情緒上反反復復。成人卻有時無法了解到孩子真正的目的,所以成人要學會對孩子的話多留一個心眼

9、口述式的觀察記錄

是指教師在和兒童進行交流或是兒童之間交流時對話的記錄。這種記錄可以體現個體兒童的思維狀態以及同伴之間和師生之間的互動,同時為教師提供對自己的教學進行評估的工具。教師可以從這類觀察記錄中了解孩子的興趣、需求和問題,對教育計劃進行調整。

㈣ 觀察法中的記錄技術主要有( )._a. 卡片_b. 符號_c. 速記_d. 記憶_e. 機械

原文:
觀察法的記錄技術 (1) 觀察卡片:觀察卡片或觀察表的結構與調查問卷的 結構基本相同。在製作觀察卡片時,首先根據觀察內容, 列出所有項目,合理編排;通過小規模的觀察來檢驗卡片 的針對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以修正卡片;最後,定稿付 印。 (2) 符號:用符號代表在觀察中出現的各種情況,在 記錄時,只需根據所出現的情況記錄相應的符號,或在事 先寫好的符號上圈寫即可,不需要文字的敘述, (3) 速記:這是用一套簡便易寫的線段,圈點等符號系 統來代表文字,進行記錄的方法。 (4) 記憶:這是在觀察調查中,採取事後追憶方式進 行的記錄。通常用於調查時間緊迫或不宜現場記錄的情況。 (5) 機械記錄:這是指在觀察調查中運用錄音、錄像、 照相、各種儀器等手段進行的記憶。這種記錄方法能詳盡 地記錄所要觀察的事實,免去觀察者的負擔。
所以:選 b.c.d.
(a) 觀察卡片(不是卡片); (e) 機械記錄(而不是機械)。

㈤ 觀察常用的記錄方法有什麼,什麼,什麼,什麼,標本等

觀察常用的記錄方法有文字描述、表格記錄,圖形記錄和標本。

觀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科學觀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藉助放大鏡、顯微鏡等儀器,或利用照相機、錄音機、攝像機等工具,有時還需要測量。科學觀察不同於一般的觀察,要有明確的目的;觀察時要全面、細致和實事求是,並及時記錄下來;對於需要較長時間的觀察,要有計劃,有耐心;觀察時要積極思考,多問幾個為什麼。在觀察的基礎上,還需要同別人交流看法,進行討論。

(5)快速記錄法是觀察材料的方法嗎擴展閱讀

觀察方法:

A.自然觀察方法。

就是對大自然中所存在的東西進行觀察。如在田野或植物園里觀察植物的生長情況;在森林和動物園里觀察動物的活動情況等等。自然觀察應注意選好觀察點和觀察對象,做好記錄,並應進行多次原地或異地觀察。

B.實驗觀察法。

就是通過做實驗的方式進行觀察。如解剖觀察或化學實驗觀察等。

C.長期觀察法。

就是在較長的時期內,對某種事物或現象進行系統觀察。如氣象觀察、天文觀察等等。進行這類觀察時要耐心細致,觀察點一經確定,不能隨意變更。

D.全面觀察法。

就是對某一事物的各個方面都進行觀察,求得對該事物全面了解。

E.定期觀察法。

就是在某一特定時間內對某事物或現象進行觀察。

㈥ 觀察記錄的方法很多,常見的有()、()和()等方法。

文字描述,表格記錄,圖形記錄。

用戶把觀察對象在某種場景下某段時間內所有行為動作、言語,包括其與環境及他人的相互作用和交往等情況全部記錄下來的記錄方法,是對自然發生的事件或行為在一段時間內作連續不斷的記錄,其記錄要求描述詳細精確並有足夠的情節。

(6)快速記錄法是觀察材料的方法嗎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教師應當學會觀察、善於觀察,基於觀察開展適宜、有效的教育教學,透過觀察提高自身的專業化水平,最終達成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目的。

通過觀察記錄的撰寫,深入解讀兒童,並形成系統文字,得以看見幼兒成長的軌跡及教師自身發展的脈絡,這是幼兒教育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

㈦ 觀察記錄的方法有哪些

(一)全面觀察與重點觀察
全面觀察是指對某一事物的所有方面都進行觀察,既要注意到事物比較明顯的特徵,又要觀察到事物比較隱蔽的特徵;既要把握住事物的整體,又要考察它的各個組成部分;既要觀察事物發展的全過程,又要了解事物發展某一階段的特點,從而對事物有一個全面而徹底的了解。同時,客觀事物是極其復雜的,要實現全面觀察,就必須調動眼、耳、鼻、舌、身等各種感官進行視覺、聽覺、嗅覺、膚覺、觸摸覺、動覺等諸方面的協同觀察。重點觀察是相對全面觀察而言的。它是指只對事物的某一個或某幾個方面作特別深入細致的觀察。著名作家楊朔在談到觀察人的特點時說:「我們要特別注意觀察那些性格上有特點的人。從他的外表、舉動、語言以及生活習慣上掌握他的性格。」重點觀察就是抓關鍵、抓重點,把注意力緊緊瞄準你要觀察的對象。
(二)比較觀察與解剖觀察
有比較,才有鑒別。比較是人們認識客觀事物的有效方法。比較觀察是把客觀事物加以對照比較,找出相同點和相異點,即認識事物的「同中之異」與「異中之同」,從而把握事物的本質與規律。解剖觀察是把被觀察對象的各種特性,各個側面及各個組成部分分解開,仔細地加以觀察。通過解剖觀察,可以加深對事物的了解。
( 三)順序觀察與側面觀察
順序觀察是按照事物的一定順序進行的觀察。客觀事物總有其順序,有其發展的過程。事物的順序主要有:時間順序(如事物的發展過程)、空間順序(如遠近、里外、上下、左右、前後等)、主次順序、邏輯順序等。觀察時必須遵照一定的順序,如由外到內、由遠及近、由整體到局部或由局部到整體。從心理學上講,順序觀察有利於信息的存貯、編碼和提取。側面觀察是對事物和對象的某一個側面進行的觀察。如作文中記一個人物在特定場合下的活動,攝影中拍攝一個特寫鏡頭等。
(四)長期觀察與短期觀察
長期觀察是指在比較長的時間內對某一事物或對象進行的較為系統的觀察。比如,氣象小組為了摸清當地的氣候特點及規律,進行數年的觀察記錄,並從獲得的氣象材料中概括出該地區的氣象特徵及規律。長期觀察具有時間久、連續性強等特點,這就要求有恆心和毅力,堅持不懈,直至獲得預期的觀察結果為止,切不能半途而廢,更不能「三日打魚,二日曬網」。長期觀察本身就是對學生意志力的培養過程。短期觀察是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對某一事物或對象所進行的觀察。例如作文課中,為了寫日出,一大早起來仔細觀察日出的景觀。短期觀察的事物往往稍縱即逝,所以,一定要抓住時機,認真仔細地觀察思考,並及時做好記錄。
(五)直接觀察與間接觀察
直接觀察是觀察者親自動手進行觀察,或者實地考查。間接觀察是利用別人觀察所得到的材料進行分析、研究、歸納和概括,得出相應的科學結論。
(六)自然觀察和實驗觀察
自然觀察是在自然條件下進行的,如學習植物學或動物學時,在大自然或動物園中,實地觀察那些活生生的植物和動物。實驗觀察是在實驗室的條件下進行的,如學習物理和化學時,在實驗操作的過程中,實際觀察那些具體的物理或化學現象。
上述各種觀察方法並不是孤立的,而是緊密聯系、相輔相成的。我們可以根據觀察的對象、時間和地點等條件,選擇某種或某幾種有效的觀察方法。 一般情況下,在同一時期內,可以以某一種觀察方法為主,另一些方法為輔,讓各種觀察方法取長補短,相互補充,觀察活動也應該有主有次,突出重點,以便收到良好的觀察效果。

㈧ 常用的觀察法有哪幾種

1、自然觀察法

自然觀察法是指調查員在一個自然環境中(包括超市、展示地點、服務中心等)觀察被調查對象的行為和舉止。

2、設計觀察法

設計觀察法是指調查機構事先設計模擬一種場景,調查員在一個已經設計好的並接近自然的環境中觀察被調查對象的行為和舉止。所設置的場景越接近自然,被觀察者的行為就越接近真實。

3、掩飾觀察法

眾所周知,如果被觀察人知道自己被觀察,其行為可能會有所不同,觀察的結果也就不同,調查所獲得的數據也會出現偏差。掩飾觀察法就是在不為被觀察人、物、或者事件所知的情況下監視他們的行為過程。

4、機器觀察法

在某些情況下,用機器觀察取代人員觀察是可能的甚至是所希望的。在一些特定的環境中,機器可能比人員更便宜、更精確和更容易完成工作。

5、函數值域觀察法

通過對函數定義域、性質的觀察,結合函數的解析式,求得函數的值域。

(8)快速記錄法是觀察材料的方法嗎擴展閱讀:

觀察法的優點

1、它能通過觀察直接獲得資料,不需其他中間環節。因此,觀察的資料比較真實。

2、在自然狀態下的觀察,能獲得生動的資料。

3、觀察具有及時性的優點,它能捕捉到正在發生的現象。

4、觀察能搜集到一些無法言表的材料。

㈨ 觀察記錄的方法有很多,常見的有什麼

觀察記錄的方法有很多,常見的有(文字描述)、(表格記錄)和(圖形記錄)等方法.例如,在觀察指紋的活動中,採用的是(描述型記錄)的方法;在酒精燈火焰的觀察活動中,採用的是(表格記錄)的方法.
以上純屬本人所想,

閱讀全文

與快速記錄法是觀察材料的方法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種植荊芥有什麼好方法 瀏覽:980
艾灸條的食用方法功效 瀏覽:78
電火花檢測儀的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500
最厲害的計算方法 瀏覽:519
狗不吃飯還吐簡單方法 瀏覽:98
投影儀連電腦安裝方法圖解 瀏覽:471
鋰電池電量顯示器安裝方法 瀏覽:814
墊腳石的鑒別方法 瀏覽:595
幼兒活動教學組織方法有哪些 瀏覽:57
用球怎麼做地球儀簡易方法 瀏覽:15
平滑移動計算方法 瀏覽:988
華碩手機電池校對方法 瀏覽:220
如何自製去除汗漬的方法 瀏覽:899
結構化系統分析方法主要特點 瀏覽:193
測量血清白蛋白的方法 瀏覽:25
鑒別茅台酒的方法每年不一樣 瀏覽:267
貂衣服怎麼保養方法 瀏覽:858
設置左邊距20像素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513
金枝玉葉怎麼養殖方法圖片 瀏覽:347
轉碼器正確使用方法 瀏覽: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