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結核的症狀表現主要分為兩大類表現:
1、全身性的結核病表現:結核菌素中毒表現,例如消瘦、潮熱、盜汗、顴紅這一系列,以及食慾不振這些表現。全身性的檢查往往可以發現患者有慢性貧血的趨勢;
2、局部的表現:根據所在部位的不同,假如發生脊柱部位的結核,表現出背痛、腰痛,當結核破壞的程度比較嚴重的時候,可能會出現局部出現畸形,當這些壞死物對神經組織造成干擾的時候,有可能會出現不全癱或者是神經的放射痛,這一類的患者早期的局部表現往往不太明顯,可能就表現出慢性的腰背痛,在這里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就是,如果有長期的慢性腰背痛,又有不明原因的消瘦,往往要考慮到結核的可能性,一定要到正規醫院就診,進行一系列的檢查以排除結核的可能性。
金冠醫師指出:骨結核發現後要及早進行治療,以免結核菌擴散,影響身體其他部位。
❷ 抽血可以檢查出肺結核嗎
肺結核的確診是痰中找嗜酸桿菌,如果有可以明確診斷。
驗血只是輔助診斷的一種方式可以化驗血沉、C反應蛋白等
肺結核葯鴨方建議首先行拍片檢查以了解肺部情況,如果肺部有影像學改變就需要行抽血查結核抗體、抗O、血沉等,並需要行PPD試驗以明確。
肺結核主要是靠檢查肺部ct還有痰培養確診。結核菌素試驗是一種檢查體內結核的方法。抽血是化驗肝功腎功看看。
因為很多結核葯都要肝腎損害所以口服前要檢查肝腎功。結核是一種慢性消耗性疾 病所以要增加營養。適量運動。室內空氣要經常流通。
❸ 骨結核:如何能查出是否得了骨結核
建議1:可以通過拍核磁共振看患部是否有骨質破壞或者膿液形成:;2:結合查血結果,血沉,c反應蛋白等指標是否偏高:;3:結核菌素試驗即ppd結果是否為陽性,結核金標檢查等。
❹ 怎樣才能查出骨結核
在臨床上,骨結核一般根據以下幾個方面來鑒別診斷:
1、有肺結核病史或與肺結核病人接觸史。
2、有低燒、盜汗、食慾不振、消瘦、全身疲乏無力等結核中毒症狀。
3、脊柱病變處疼痛、壓痛和叩擊痛。可出現後突成角畸形,脊柱活動受限,拾物實驗陽性。
4、可有寒性膿腫形成。頸椎結核常在咽後壁;胸椎結核多在椎旁;腰椎結核除有腰大肌部膿腫外,還可在腹股溝、股內側、腰三角或臀部出現。如寒性膿腫破潰,可形成竇道、長期不愈。
5、脊柱結核合並截癱,在脊髓受壓平面以下出現不完全或完全截癱。
6、結核病變活動期血沉增快。
7、脊柱x線正側位攝片,顯示椎體不規則骨質破壞,或有椎體塌陷、空洞,死骨形成,椎間隙變窄或消失。椎旁有寒性膿腫陰影。
8、CT檢查或MRI檢查可顯示病變范圍,椎管內病變及脊髓受壓情況。
❺ 骨結核如何確診
極有可能是腰椎和骶髂結核,伴椎旁膿腫及竇道形成,去專門的結核病防治機構檢查吧,做CT就能知道是否骨結核,你這個症狀已經很嚴重了,不要再拖了。
❻ 骨結核需要做哪些檢查
⒈血常規
病人常有輕度貧血(10克%以下),多發病灶或長期合並繼發感染者,可有較嚴重貧血。10%病例白細胞計數可增高,混合感染者白細胞計數明顯增加。
⒉血沉
在病變活動期一般血沉都加速,但也可正常,病變靜止或治癒者血沉將逐漸趨於正常,這對隨診有意義,但是本項檢查非特異性,其他炎症或惡性腫瘤也可使血沉加快。
⒊結核菌素試驗
未接種過卡介苗的15歲以下兒童,結核菌素試驗由陰性轉陽性者,說明最近感染了結核病,由非典型抗酸桿菌感染也可陽性,但反應較輕。假陰性可見初病期,或重症者無變應性。而由陽性轉為陰性。有報告骨關節結核14%病例本試驗為陰性,因此試驗陰性時不能完全除外活動性結核包括骨關節結核。
⒋結核菌培養
採用改良羅氏培養基培養約需時3~8周,其陽性率為50%左右。Bactec快速生長平均9天。聚合酶鏈反應(pcr)檢測經48小時可得結果,這方法有待進一步完善。
⒌病理組織檢查
採取病理組織標本時有報告認為在滑膜上取肉芽組織,骨骼上在x線片顯示囊樣病灶處取活體組織,其陽性率高。結核菌培養和病理組織學檢查同時進行,互為補充核對,可提高其確診率70%~90%。
影像學檢查
迄今X線常規攝片仍是首選的影像學診斷手段之一,但少數病例需要CT、CTM、MRI或ECT檢查,以提高診斷水平。
❼ 骨結核怎麼確診
你好。骨關節結核起病多較緩慢,全身症狀隱蔽,病人可有低熱、倦怠、盜汗、食慾減退和消瘦等。僅有少數病例除上述症狀外呈現急性發作,高熱39度左右,易於其他急性感染混淆。既往或現在同時有肺結核、胸膜炎、淋巴結核或泌尿系統結核等者,與結核病人有密切接觸史或者家族有結核病患者等,將有助於診斷。
❽ 查血能查到肺結核嗎
病情分析:查血不能查出肺結核
意見建議:驗血不能查出肺結核,只能驗出抗結核抗體是否陽性.查出肺結核主要方法還是要靠痰結核菌及胸部影像學檢查.
臨床上不能僅x線檢查確診肺結核,還需要查痰找抗酸桿菌、做結核菌素試驗、結核抗體檢查等檢查以幫助確診。
任立飛—威縣人民醫院
傳染科
醫師
❾ 骨結核有哪些症狀怎麼檢查
骨結核的症狀
全身反應:早期可無明顯的全身症狀。一般可有低熱、消瘦、食慾不振、乏力、盜汗等。病變活動期全身反應明顯,精神不振,胃納不佳,低熱或不規則發熱,夜間盜汗,體質下降,消瘦明顯,兒童夜間哭鬧,老年人可出現全身其他主要臟器功能不全的症狀。
局部症狀:疼痛、寒性膿腫、流注寒性膿腫竇道、畸形、截癱、功能障礙、姿勢異常
骨結核怎麼檢查?
1.觀察現病史:骨關節結核起病多較緩慢,全身症狀隱蔽,病人可有低熱、倦怠、盜汗、食慾減退和消瘦等。僅有少數病例除上述症狀外呈現急性發作,高熱39度左右,易於其他急性感染混淆。既往或現在同時有肺結核、胸膜炎、淋巴結核或泌尿系統結核等者,與結核病人有密切接觸史或者家族有結核病患者等,將有助於診斷。
2.影像學檢查:主要是通過X線、CT、核磁共振檢查病情的發展。通過影像學檢查,患者可以發現骨質破壞、關節間隙狹窄、周圍軟組織腫脹,除合並感染和修復外,骨質硬化少見;骨關節結核典型的CT表現:多發骨破壞,邊緣環繞骨硬化緣,冷膿腫形成,部分膿腫邊緣可見鈣化,增強後見邊緣環行強化;軟組織內形成鈣化及死骨;脊柱結核典型的MRI表現:椎體骨質破壞和椎體骨炎,椎間隙破壞,裂隙樣強化,椎旁及硬膜外膿腫,增強後膿腫壁呈環行強化,後縱韌帶呈線條樣強化 。
3.實驗室診斷:主要是通過血沉、血常規和結核菌培養試驗,診斷患者身體內是否具有感染的結核菌,來輔助骨結核的診斷。要是再不能確診,患者可以進行結核菌培養和病理活檢,有助於確診。
❿ 如何確診是否患有骨結核
骨結核是一種嚴重影響患者身體健康的骨科疾病,由於發生的不是很多,所以知道這種疾病的人也不多,這樣也造成了患者不能及時發現病情的可能。那麼,如何確診是否患有骨結核呢?下面是專家總結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
骨結核的症狀
1)功能障礙:通常病人的關節功能障礙比患部疼痛出現更早。為了減輕患部的疼痛,各關節常被迫處於特殊的位置,如肩關節下垂位,肘關節半屈曲位。髖關節屈曲位,踝關節足下垂位。頸椎結核常用兩手托下頜,胸椎或腰椎結核者肌肉保護性痙攣,致使彎腰困難而小心蹲拾物等特有的姿勢。
2)腫脹:四肢關節結核局部腫脹易於發現,皮膚顏色通常表現正常,局部稍有熱感。關節腫脹逐漸增大,肢體的肌肉萎縮,患病關節多呈梭形。
3)疼痛:初期局部疼痛多不明顯,待病變發展刺激或壓迫其鄰近的神經根,如腰椎結核的出現肋間神經痛;腰椎結核刺激或壓迫腰叢神經引起腰腿痛;單純骨結核或滑膜結核發展為全關節結核時疼痛加重,往往這時才引起病人的注意。
4)畸形:隨著病變發展,骨關節和脊椎骨質破壞,上述特有的姿勢持續不變且進一步發展,關節活動進一步受限而出現畸形,脊柱結核多出現成角後凸畸形。
骨結核的檢查
1.血常規:病人常有輕度貧血(10克%以下),多發病灶或長期合並繼發感染者,可有較嚴重貧血。10%病例白細胞計數可增高,混合感染者白細胞計數明顯增加。
2.血沉:在病變活動期一般血沉都加速,但也可正常,病變靜止或治癒者血沉將逐漸趨於正常,這對隨診有意義,但是本項檢查非特異性,其他炎症或惡性腫瘤也可使血沉加快。
3.結核菌素試驗:未接種過卡介苗的15歲以下兒童,結核菌素試驗由陰性轉陽性者,說明最近感染了結核病,由非典型抗酸桿菌感染也可陽性,但反應較輕。假陰性可見初病期,或重症者無變應性。而由陽性轉為陰性。有報告骨關節結核14%病例本試驗為陰性,因此試驗陰性時不能完全除外活動性結核包括骨關節結核。
4.結核菌培養:採用改良羅氏培養基培養約需時3~8周,其陽性率為50%左右。Bactec快速生長平均9天。聚合酶鏈反應(pcr)檢測經48小時可得結果,這方法有待進一步完善。
5.病理組織檢查:採取病理組織標本時有報告認為在滑膜上取肉芽組織,骨骼上在x線片顯示囊樣病灶處取活體組織,其陽性率高。結核菌培養和病理組織學檢查同時進行,互為補充核對,可提高其確診率70%~90%。